“不是。是有些心气高的人被贬后很容易抑郁而终。”石舜华道,“妾身怕戴梓也是这样的人。”

太子:“戴梓不会的,他还年轻,孩子都还小,为了孩子他也会好好活着。”

“那我们……”

“不行!想都不要想。”

“爷都没听我说什么事呐。”

第47章双喜临门

太子嗤一声:“孤不是第一天认识你,福晋。你要干什么孤不用想也知道,无非是偷偷把戴梓弄回京,还有可能就藏在你庄子上。”

石舜华张了张嘴,很想大声反驳,不是!可她就是这么想的……

太子见状,收起嗤笑,严肃道:“没有汗阿玛的圣旨,戴梓哪里都不能去!”

“知道啦。”石舜华闷闷道。

太子:“孩子七个多月了,随时有可能出生,你纵然有天大的事也得给孤往后放一放。”

“知道啦,知道啦。”石舜华皱眉道,“我都说知道了。”

太子打量她一番:“少跟孤装不耐烦。阿笙,看住你主子,敢包庇她孤把你送去慎刑司。”

“嗻!”阿笙早就想这么干了。但石舜华不理她,还总吓唬她管太宽就把她送出宫。

如今得了太子的话,石舜华多看一会儿账册,阿笙都不许。

石舜华能听到太子的心里话,知道太子不是吓唬阿笙,不想一手培养出来的丫鬟遭罪,只能听阿笙的话。

腊月三十,除夕佳节,太医断定极有可能提前出来的双胞胎迟迟没动静,康熙坐不住了。

眼瞅着征讨准噶尔的大军万事俱备,只待康熙一声令下,可石舜华一直不生,导致想看到嫡长孙出生后再走的康熙见着太子就问:“你媳妇儿生了吗?”

从元宵节开始,短短半个月,康熙早晚必问一次。太子看到康熙张嘴,想也没想:“早呢。”

“爷,福晋生了。”晋江的声音突然传进来。

太子愣了一瞬,猛然转过身,看到晋江满脸兴奋,不禁眨了眨眼睛:“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福晋生了,是两个小阿哥。”

康熙霍然起身,手里的朱笔“啪嗒”掉在地上,张了张嘴,艰涩道:“……太子妃生了!?”

“太子妃生了?”太子重复一句,话说出口意识到他在说什么,拔腿就往外跑。

康熙想也没想,跟上太子。然而他太着急,砰地一声撞到御案上。揉揉大腿,康熙一瘸一拐到东宫就看到满院子奴才脸上都洋溢着喜悦,顿时不敢置信瞪大眼。

梁九功见状,抓住孙河的胳膊就问:“太子妃生了,两个阿哥!?”

孙河痛的跐一声,扭头一看到康熙,连忙点点头:“是两个阿哥。”

“两个阿哥?”康熙喃喃自语,突然想到什么,抬脚就往里面去,“太子?”

“汗阿玛?”站在东次间外间等着里面收拾好去看儿子的太子猛回头,惊讶道:“汗阿玛你怎么来了?”

康熙前一刻掰着手指算他最多还能在京城留几天,后一刻听到儿媳妇生了,又惊又喜又害怕,怕的自然是怎么突然就生了,毫无预警,当然得过来看个究竟。

“孩子怎么样?”康熙没心情跟他解释。

太子:“儿臣还没见到。”

“把两个阿哥抱出去给爷看看。”孩子来得太突然,生孩子比母鸡下蛋还快的石舜华听到太子的心扑通扑通宛如雷声震震,瞬间从不真实的梦中醒来,她的确把孩子生出来了,“跟爷说我没事。”

“嗻。”阿笙和阿笛各抱一个婴儿到太子面前,阿笙就说:“殿下,奴婢抱着的是大阿哥,阿笛抱着的是二阿哥。”

太子伸出手,想到满人讲究抱孙不抱子,顿时僵住:“你,你走近一点,让孤好好看看。”

“给朕看看。”康熙抬脚往前走一步,意识到那是儿子的卧房,儿媳妇此刻就睡在里间,便朝阿笙和阿笛招招手。

两人把孩子抱出来,身后传来一声惊呼。康熙扭头一看,四个从未见过的女子,观其穿着打扮:“她们是你的侧福晋?”问太子。

太子颔首:“你们先回屋。”

“福晋生了?”李佳氏没有动弹,而是盯着阿笛和阿笙怀里的婴儿。

太子眉头微皱:“你们不知道?”

“贱妾听说福晋生了,把弘皙安顿好,出来就看到殿下和皇上。”李佳氏总感觉她在做梦,怎么可能有人生孩子比母鸡下蛋还快。可确确实实看到多出两个婴儿,依然觉得难以置信。

康熙也觉得不真实,很理解她那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便挥挥手示意几人回房,走到两个孙子跟前,伸手戳一下孩子的小脸,软的,热的,嗯,是活的:“他俩多重?太医怎么说?”

“大阿哥六斤二两,二阿哥五斤八两。”阿笙道,“太医说两个阿哥很壮实,太医正在房里给福晋诊脉。”

太医听小顺子说太子妃生了,不紧不慢地去找药箱。小顺子催他快点,太医安慰他,妇人生孩子没这么快,勿忧,勿忧。

到东宫和晋江撞个正着,太医踉跄了一下,张嘴想说晋江两句,晋江先一步说,太子妃生了。

太医噎住,回过神,拔腿就往毓庆宫跑。门槛过高,摔个五体投地,太医爬起来顾不得看看哪里有没有摔破皮,像风一般往宫女嬷嬷最多的地方跑。

李佳氏正是看到太医这般失态,怕石舜华出了什么事,太子迁怒到她们,便躲在屋里没敢出来。即便隐隐听到孩子的哭声,李佳氏等人也没敢想,石舜华生俩比她生一个还快。

“好好好!”康熙抚掌大笑,为了确定两个孩子是不是真壮实,康熙掀开包着孩子的棉被,见孩子胖乎乎的,转身就说,“梁九功,传张英拟旨,昭告天下。”

“嗻!”梁九功前往文华殿找文华殿大学士张英。

康熙继续说:“保成,朕决定了,二月初四六师启行。二月初二,你替朕去祭扫方泽、太庙、社稷,回来再给俩小子办洗三。”

“儿臣遵命。”太子大喜,难得没掩饰神色。目送康熙离开,立刻跑屋里问,“太医,福晋怎么样了?”

太医看到肚子瘪下去的太子妃和刚出生的两个小孩,依然觉得跟做梦似的:“太子妃很好。”

“那,那她怎么生这么快?”太子问出一直想问的,“孤记得李佳氏生大阿哥的时候生了一夜。”

太医也想知道,可他当了二十多年御医,见多了阿哥和格格出生,可从未见过有谁一刻钟生两个出来:“大概太子妃的身体格外好。”

“什么叫大概?!”太子直皱眉。

石舜华叹气道:“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都不知道,爷别为难张太医了。阿筝,送太医出去。”

“嗻!”主子生太快,惊疑不定的阿筝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推一脸呆滞的谢嬷嬷一把,谢嬷嬷打了个激灵,跑去东厢房翻出早已准备好的打赏荷包。

阿筝看到站在门边的小孩,脚步一顿:“大阿哥怎么来了?”

“我听说弟弟出生了,是真的么?”石舜华发动,程嬷嬷怕大阿哥跑出去添乱,抱着她在屋里等着。

可是,没等大阿哥弄明白一刻钟前还问他早上吃的什么的嫡额娘怎么突然就生了,结果,东次间传来婴儿的哭声。

程嬷嬷手一哆嗦,险些把大阿哥丢在地上。抱着大阿哥出去,先后问四个人,确定当家主母真生了,程嬷嬷才敢放下大阿哥。

阿筝见他一脸懵懂,还夹杂着担忧:“福晋在里面,大阿哥去看看吧。”

“我可以去看看?”小孩说出口,人已钻进去。

石舜华听到小孩的声音,突然想到:“爷,大阿哥还没个名字。”

走到绣帘边的小孩猛地停下来,竖起耳朵等他的名字。

太子皱眉道:“你刚生产,好好歇息。”

“给双胞胎起名字的时候,大阿哥的名字也定下来吧。”石舜华道,“他再过两年就去上书房了,总不能大阿哥、大阿哥的叫。”

“孤知道了。”太子看了看两个刚出的嫡子,看着看着,猛地发现不对,“他俩怎么白白胖胖的,孤记得大阿哥出生时,跟个红猴子似的。”

听到有名字的小孩心中一喜,正想进来又听到他阿玛的话,再次僵住。

“听我额娘说大哥出生时就这样,民间有句话,外甥像舅,他俩可能像我大哥。”石舜华实话实说。

太子摇头:“不对,老大眉眼像孤,老二的鼻子嘴巴像你,怎么看都不像你大哥。”

“那爷说怎么回事?”石舜华问。

太子噎住:“…孤知道还问你。”

“噗!”

“谁!”

大阿哥连忙捂住嘴巴。

太子撩开绣帘一看是庶长子,“你怎么在这儿?”

大阿哥心说,我都来好久了,现在才知道太晚了吧,“我来看弟弟。”

“进来吧。”石舜华道,“爷,妾身刚刚听到汗阿玛叫张英拟旨,四弟他们收到消息该过来了,你去前院等着吧。”

“噗!”四皇子胤禛连忙擦擦嘴,“你说什么?太子妃?二嫂生了?而且还是两个阿哥?”

魏珠儿点了点头:“听说皇上令张英大人起草的圣旨,京城传遍了。”

“爷早朝碰到二哥,问他二嫂生了没,太子二哥说没有一点要生的迹象。”胤禛指着面前的包子,“爷从宫里回来,堪堪半个时辰,你告诉我二嫂生了?你以为生孩子是下蛋呢?”

“四哥,四哥,四哥在家么?”

胤禛走出去一看:“老五,有事?”

“我额娘派人来告诉我二嫂生了,叫弟弟准备两份礼物,四哥,太子妃她怎么就生了呢?”五皇子纳闷,“先不说这个,你打算送什么?”

啪!

大皇子胤禔府上一片狼藉,大福晋吓得猛地站起来,抬抬手示意来报信的丫鬟出去,“爷,您先消消气,额娘的人还说二月二洗三,叫妾身过去。”

“叫你去你就去。!”胤禔说着,一顿,“爷陪你一起去!老二他福晋再敢嘲笑你,爷,爷……”

第48章六师启行

九皇子翻书的手一顿:“你说二嫂生了?!”

众皇子齐刷刷看过去。

传话的太监不禁缩缩脖子:“是,是的。就是爷吃饭的那么一会儿工夫。宜妃娘娘派人来说,爷这两天别去东宫,东宫添了两个小阿哥正忙。

“宜妃娘娘还说,爷以前三天两头去东宫偷,不不不,是拿东西,如今东宫有喜,叫爷也给两位小阿哥准备些满月礼。洗三礼宜妃娘娘已经备下了。”

九皇子伸出胳膊:“八哥,你掐我一下。”

十皇子胤峨朝他胳膊上拧一把。九皇子痛的龇牙咧嘴,确定不是做梦,喃喃道:“女人生孩子还可以这么快!?”

“以前不知道,现在我是知道了,可以这么快。”八皇子眼角的余光瞥到延禧宫的太监,明白惠妃使人来告诉他,“是不是太子妃生了?”

“爷已经知道了?娘娘说她帮爷准备好了满月礼,爷放学后去延禧宫一趟,娘娘还有些话对爷说。”

太子地位稳固,太子妃又顺顺当当生下两个嫡子。凭康熙敢昭告天下这一点,世人都可以看出两个阿哥不是短命鬼。

正月三十日,虽然不是什么特殊日子,但皇家第一对双胞胎赶在大军开拔之前出生,对奔赴前线的将士们来说无意是个好兆头。

太子不作死,他日皇位必是他的。大皇子胤禔再找太子麻烦,无需太子出手,康熙也会敲打扯太子后腿的胤禔。

惠妃作为旁观者能看出这一点。在上书房的八皇子还没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中也能看出这一点。八皇子不用想也知道惠妃要说些什么。无非是叫他劝胤禔别再跟太子对着干,否则日后新皇登基,第一个被清算的就是胤禔。

十二点一刻,八皇子站在延禧宫里听到惠妃说出他早已猜到的那番话,八皇子本该点头,可一想到惠妃一向待他不薄:“惠额娘,九弟和十弟仗着太子妃大方,三天两头地去毓庆宫拿东西,他们每次都会分我一点。大哥不知听谁说的,觉得我用东宫的东西心就偏向太子二哥,认为我是个叛徒,他不会听我的。”

“去毓庆宫拿东西?”惠妃注意到这一点,“翊坤宫宜妃那里什么东西没有?!”

八皇子:“新鲜的瓜果蔬菜。”

惠妃呼吸一窒:“天寒地冻的的确最缺这些。”

“是的。”八皇子道,“黄瓜,茄子,生菜,还有些蘑菇,东宫这个冬天没断过。小九每次去也不多拿,刚好够我们几个敞开了吃的。您也知道堂堂杂货店有二嫂一份,二嫂不差钱,也就不跟我们计较。”

“太子妃的确不差钱。”说到银钱,惠妃不由自主想起纳兰明珠传进来的消息,“江南那些染上福/寿膏的官员和盐商恨不得吃了她,可惜没等他们动手,就被皇上摘去顶戴花翎,剥夺盐商的资格。”

八皇子:“那件事错在汗阿玛,是他不禁止洋人售福/寿膏,在太子二哥向他禀告时还把太子嘲笑一顿,他于情于理都得护着东宫。如今二嫂有两个嫡子,汗阿玛心里气二嫂的杂货店把他的心腹害得人不人鬼不鬼,看在两个孩子份上还会继续护着二嫂。”

“谁说不是呢。我这个整日里窝在后宫的女人都知道,胤禔怎么就看不清呢。”惠妃叹气,“你大嫂也是个不争气的,孩子生了四个,全是丫头片子。丫头片子也行啊,可她怎么就不能一胎生俩呢。”

“这,这生孩子全看天意。”八皇子没法接这个话,“惠额娘,大哥那里我会说几句,但您别全指望我,您也得跟他说说。”

惠妃心说,我儿子要是能听我的话,我也不至于找你:“行,我知道了。今儿就在这里吃饭吧,喊上你额娘。”

八皇子的生母住在延禧宫偏殿,八皇子每次来延禧宫都想直接去偏殿,可是他不能。有时候赶上惠妃心情不好,即便就看到生母站在门口,也不敢过去问安。端是怕惠妃觉得吃着她的饭,想着亲娘,再因此刁难他生母。

“谢谢惠额娘,我去喊额娘。”八皇子到偏殿就交代他额娘,别在惠妃面前提东宫有子的话。

八皇子在延禧宫陪生母和养母用饭的时候,十四皇子胤祯也在永和宫陪德妃用饭。胤祯怕亲娘借着太子妃做月子搞事,就故意夸大事实:“额娘,你知道汗阿玛今儿多高兴么,恨不得大赦天下。”

“大赦?”康熙一向偏爱太子,太子有嫡子,德妃能想到康熙会很高兴,但胤祯的话还是让德妃吓一跳,“夸张了啊,小十四。”

胤祯摇头:“没有。汗阿玛还叫太子替他祭祀,就在那俩小孩洗三当日。我估摸着下次太子妃再来个双胞胎或者龙凤胎,汗阿玛一高兴指不定能直接退位。”

“小十四,你可别吓唬额娘。”德妃盯着他,“是不是你四哥叫你这样说的?”

胤祯一愣:“四哥?我今儿没见过四哥。我是根据以往推断的。别的不说,就说汗阿玛给太子选嫡福晋,听我那里的老嬷嬷说,其实早年订了好几家。汗阿玛每年都会派人出去打听好几次,只有石文炳一家没有因嫡女可能被汗阿玛相中而张狂,汗阿玛才最终定下相貌平平的二嫂。

“你再想想大嫂和三嫂,是惠母妃和荣母妃定下来几个人选之后,请汗阿玛挑选的。汗阿玛如今可能连大嫂和三嫂的娘家都分不清,凭他这么重视太子,退位也不过是早一天把皇位让给二哥。

“说实话,如今看来汗阿玛没选错。二嫂不但贤惠,肚皮也争气,最重要的还能镇住你们。幸亏二嫂相貌平平,要是长得漂亮点,汗阿玛估计又该担心会出现第二个武则天了。”

“十四,什么叫能镇住我们?”德妃问。

胤祯心中一凛,娘啊,怎么把实话给说出来了:“就是,就是见你们四打一还能被二嫂碾压,毫无反手之力,猜到的。”

“我,我们那是看她是个孕妇,不跟她一般见识。”德妃做张做势道。

胤祯很是敷衍的点了点头:“是是是。那要不要儿子帮你打听打听,惠母妃、宜母妃和荣母妃都准了什么样的礼物?”

“你能打听到?”德妃当然想了,可她很怀疑不足八岁的小儿子的能力。

胤祯:“交给我吧。”

傍晚,小皇子们放学就聚到八皇子屋里,吃着昨儿从东宫拿的新鲜莲藕。八皇子先说惠妃准备的礼物,紧接着是九皇子。

九皇子说完,十四皇子开口把他额娘卖了,就问:“七哥怎么说?”

七皇子的府邸年初刚刚建好,嫌南三所拥挤的七皇子立刻搬了出去。而七皇子住在阿哥所时,离十二皇子最近,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俩人便走得比较近。七皇子那边是十二皇子负责的。

十二皇子住到阿哥所之前,七皇子跟三皇子关系最好,三皇子的额娘荣妃那里有什么消息,一般情况下三皇子都不会瞒七皇子。

十二皇子一脸抱歉:“据七哥说荣母妃今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天,连三哥都不见。”

“至于么?”胤祯夹一块牛肉在滚烫的锅里涮涮,“就算太子二哥废了,也轮不到三哥,她整天跟二嫂较什么劲。”

“太子二哥废了,还真有可能轮到三哥。”十皇子往嘴里塞一口羊肉,“爽!”

八皇子:“大哥有勇无谋,连咱们都能看出这一点,汗阿玛自然也能看出来。一旦太子二哥有个好歹,三哥就是第一人选。可惜啊,自从太子二哥娶了二嫂,一天比一天精明。福/寿膏那件事他居然能瞒五个月。说真的,出乎我所料。”

“我刚听说也吓一跳。”十三皇子胤祥道,“我虽然跟太子二哥不熟,可也见过他不少次,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真没看出以前受不了一点刺激的二哥是那么能忍的人。”

“所以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有个好福晋多重要。”九皇子开口,“将来我娶福晋,我可不能由着额娘选,我得自己挑。”

八皇子瞥他一眼:“宜母妃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她在后宫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你还是叫她给你挑吧。”

“额娘以前还说二嫂是个悍妇呢。”九皇子道,“事实上二嫂旺夫。”

八皇子噎住:“要不你叫二嫂帮你挑?”

“这个主意好。”十皇子赞同,“说句你们可能不爱听的话,那四位母妃能爬到今天这个位子,绝不是咱们平时看到的那般人畜无害,可她们居然败给二嫂,可见二嫂得有多厉害。虽然我没领教过。”

“你没领教过?”胤祥像听到个笑话,“这才过去多久,就把牛骨面给忘了?”

十皇子胤峨呼吸一窒。

八皇子:“二嫂的大哥和二哥是嫡子,她是嫡女,管家的又是她额娘,据说她阿玛和她额娘感情挺好,生在这么简单的家里,二嫂相对来说应该很单纯,没多大心机,起码没有惠额娘心机深。可是这才多久,东宫的奴才就被她收拾的服服帖帖。如果不是心机深,就是眼光独到。”

“什么意思?”只顾得吃的十一皇子没听懂。

胤祥:“八哥的意思二嫂能一眼看出哪个奴才能用哪个奴才不能重用?你也太扯了吧。二嫂又不是能读心。”

“那你们说怎么解释?”八皇子道,“二嫂家里可没机会让她练手。我觉得唯一解释就是二嫂天赋异禀,直觉超准。”

“我听到过一个说法。”十皇子道,“人小的时候心无杂念,能一眼辨出善恶。可能二嫂一直保留着这点,眼光才那么独。”

九皇子啧一声:“太子上辈子积了多少福啊。”

大婚前,太子总觉得他上辈子一定做了很多缺德事,打小死了娘,好不容易要成家,又死了岳父。终于把媳妇娶进门,又丑得惨绝人寰。

如今,看了看并排酣睡的两个白嫩团子,又看了看脸色蜡黄的孩子娘,太子打心眼里笑了,第一次觉得石舜华顶着麻子脸也挺美的。

石舜华生的快,毕竟是生两个孩子,虽然不累,但也很乏。一觉醒来,闻到淡淡地香味:“阿笙,晌午了?”

“天快黑了,膳房在做晚饭。福晋,爷叫两个阿哥搬去东院正殿。”阿笙道,“奴婢应了下来,但还没叫嬷嬷搬。”

毓庆宫本没有空房子,但膳房搬到东院后腾出几间房,石舜华就叫修建东院的工匠把那几间房里里外外翻修一遍。年前石舜华令吩咐宫人布置一番,留作两个孩子的卧房。

石舜华:“不搬,先住东厢房。对了,去告诉李佳氏,去东院给大阿哥挑几间厢房,大阿哥去上书房了就搬到东院去住。”

“嗻!”阿笙先见李佳氏,随后去见大阿哥:“阿哥,你的名字定下了。”

正在玩元宵节新得的百巧板的大阿哥猛地抬头:“我叫什么名字?”

“弘晋,晋国的晋。又通上进的进,殿下亲自选的字。”

大阿哥弘晋心中一喜,猛地想到:“三弟和四弟叫什么?”

“奴婢不知。听说皇上给两位阿哥取名字。”阿笙道,“他们的名字殿下也做不了主。”

“好吧,我知道了。”弘晋挥挥小手,等阿笙出去就喊刘嬷嬷,“快把我的帽子找出来。”

刘嬷嬷见状:“阿哥要出去?快吃饭了。”

“我到南三所就回来。”弘晋戴着瓜皮帽,迈着小短腿往南三所跑。

程嬷嬷想抱他过去,一想到当家主母不止一次说叫大阿哥自己走。程嬷嬷手一顿,除了提醒弘晋慢点,见他累满头汗也不说抱着他。

刚刚吃饱的十一皇子打算上床歇息,听到敲门声,眉头一皱,“天都快黑了,九哥不睡觉干么呢。”

“不是九叔,是我。”小短腿翻过高高的门槛,跑到床边,双眼亮亮的,“十一叔,我有名字了,叫弘晋。”

“弘晋?”十一皇子点了点头,“不错,不错,我还以为太子二哥会给你取个和你弟弟弘皙一样的名字呢。”

“嘎?”小孩眨了眨眼,“为什么啊?”

十一皇子:“你看,大哥叫胤禔,三哥叫胤祉,虽然字不一样,但读音很像。四哥叫胤禛,十四弟也叫胤祯,字不同读音也很像。太子二哥是下一任皇帝,继承汗阿玛的习惯才正常啊。”

“才不正常。”弘晋说着,往四周看了看,随后招招手。

十一皇子低头,弘晋趴在他耳边说:“我听嫡额娘说汗阿玛是生的儿子太多,不知道叫什么好,才这么给叔叔伯伯起名。”

十一皇子心中讶异,随即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没敢说。”

“不能说,不能说。”弘晋小声说,“我也是偷听的,阿玛还因为这个数落嫡额娘一顿。十一叔,我弟弟洗三你来不来?”

“不行,我得去上书房。”

弘晋很失望:“怎么每天都去上书房啊?嫡额娘说看书要劳逸结合,天天看书会像我阿玛一样的。”

“你阿玛怎么了?”十一忙问。

弘晋仔细想了想,小声说:“看着很壮实,其实很虚。我跟你说,我阿玛用过百年山参,嫡额娘说那是老人用的。阿玛年纪轻轻身体就那么不好,都是每天半夜起来去上书房的原因。”

十一皇子若有所思道:“我额娘以前说我小时候身体不好,以为等我长大了就好了,谁知不但没好还越来远不好,肯定也是因为我每日半夜起来去上书房。”说着,顿了顿,“我决定了,我明天歇一天。”

“师傅允许么?”弘晋好奇道。

十一:“我经常请假,没事的。”

“那你后天一早就去找我玩,我嫡额娘又送给我一副百巧板,我才拼一半,可难了,到时候咱俩一块拼。对了,还有个小蹴鞠。”

“什么叫小蹴鞠?”

弘晋皱眉道:“比蹴鞠小,就像我的拳头那么大,好像叫捶丸。咱们在我屋里就能玩。”

“那感情好,就这么说定了。”

二月初二,上午,太子去祭扫方泽、太庙、社稷,回来便看到毓庆宫里人头攒动,而位于最中间的是他汗阿玛。

大福晋担心太子妃借机嘲讽她,大皇子胤禔不想看到太子得意的嘴脸,却怕他媳妇又被欺负的毫无招架之力,依然跟了过去。

胤禔看到黄色龙袍,正想开口,再仔细一看,是明黄色,不是属于太子的杏黄色,心中讶异他那日理万机的爹居然来观礼,到嘴边的话连忙咽回去:“儿臣给汗阿玛请安。”

“大哥来了?”

胤禔回头一看,太子穿着祭祀时才穿的蓝色龙袍站在他身后,再看过去,太子居然没嘚瑟,表情还异常严肃,这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