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放下手中茶杯端坐于前,看了看顾小小意味深长的笑着。

“小小你别听你爸的,我和你母亲安琪有数面之缘,她精通玄学天数今日见你果真是青出于蓝,既然来了,不妨也看看我的面相。”

“李姨一出来我就看过您面相,您神色深奥,目光清澈,不容易看透,算出来的也不知道准不准。”顾小小听完想都没想回答。

“没关系,但说无妨,你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李姨的面相浑然天成,额骨中央隆起,形状如日,可谓贵不可言,其他地方不用说,单就眼睛和眉毛,世间少有。”顾小小看着李照一本正经的说。“李姨眉清而长,此眉之人家世丰厚,手足众多,名声远场,相眼,看眼形与眼神,李姨眼如凤目龙睛日月分明,所谓目秀而长贵比君王。”

李照笑而不语,浅饮一口看看清扬。

“这丫头嘴甜,该不会是因为在我们面前拘谨,尽说好听的吧。”清扬笑着问。

“当然不是,我是根据李姨面相而说,并非信口开河。”顾小小极其认真的摇摇头沉稳的说。“李姨的面相的确贵不可言,而且李姨龙眼、凤颈,这是伏羲的面相,男子有此面相,将来的富贵可以达到所有人中最高的程度。”

“小小,你说是男子有这个面相才好,李姨是女的,女的有这个面相会怎么样?”我好奇的问。

“天下之主!”顾小小很肯定的回答。

“天……天下之主?!”我一怔,抬头看看李照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照嫣然一笑,不以为然的喝了一口茶。

“命理天数而已,权当今天故人重逢说着高兴,不必放在心里。”

李照看向萧连山若有所思的说。

“当年……当年你也在,他给我和清扬看相,说的和小小一样,一晃都过了还这么久想不到竟然你女儿又说出相同的话,连山……小小你要好好栽培,将来这孩子在玄学方面的造诣不可限量。”

“谢谢李姨和清姑姑。”顾小小抢在萧连山开口之前乖巧的笑着。

我其实更想知道李照口中所说当年为她们二人看相的是谁,本想问下去,清扬给我们倒上茶,漫不经心的说。

“知道你不想回来,能来看我们当然是高兴,不过除了来叙旧想必你还有其他事吧。”

“是有一件事想打扰两位,事关重大所以才会唐突到访。”萧连山点点头回答。

“你这敦厚的性子到了这里就给我收起来,还指望看见你能高兴一下,来了这么久也没见你轻松过。”李照瞟了萧连山一眼,语气中有些嘲讽,而萧连山的头埋的更低。

我实在看不出对面的清扬和李照到底有什么厉害的地方,萧连山这样大义凛然的人在她们面前如此拘谨和恭敬,即便是李照嘲讽他一句,他竟然没有半句怨言。

“你来就没小事。”清扬淡淡一笑平静的问。“这一次又是什么把你给难住了?”

“我想开启成吉思汗陵。”萧连山面色坚毅。

清扬和李照顿时相互对视一眼,脸上的微笑收了起来,郑重其事的看向萧连山。

“那陵墓里放着什么难道你不清楚?”

“当然清楚。”

“那你还要开启?”李照表情凝重的问。

“不是我要开启,是那群余孽死灰复燃,千方百计想要进入那陵墓,我原本打算阻止可现在看来已经为时已晚。”萧连山义正言辞的回答。“若是让那群余孽得到陵墓中的东西,后果……”

我在心里再次一愣,萧连山说的是开启陵墓,而并非找寻陵墓,从他言谈可见他是一直都知道这陵墓的存在,而且李照和清扬知道的甚至比他还要多。

他们交谈中并没有提及陵墓中的宝藏,分明和扶桑人一样,关注的不过是陵墓中一件比那旷世宝藏还重要的东西,但从萧连山和李照还有清扬的表情看,那件东西非但重要而且还不祥。

想必到现在萧连山还是对我们隐瞒了什么,至今他都不肯说出来,他并不是为了帮我们才去找成吉思汗陵,他开启那个陵墓的原因和扶桑人其实是一样的,也是为了陵墓中那件神秘的东西。

“成吉思汗陵你已经找到了?”李照沉默了片刻口气缓和下去。

“有一些眉目不过目前掌握的线索指向伊金霍洛,我们已经去过那个地方,在草原发现了一处石碑,如果我们没估计错的话,成吉思汗陵的线索就在那石碑上。”萧连山点点头沉稳的说。“可惜那石碑早就毁坏,上面的文字也遗失,所以……”

“所以你来找我们,想知道那石碑上的内容。”清扬给李照续茶淡淡一笑说。

“李姨,我们在石碑上就发现了两个蒙古文,翻译出来的意思是成思,难道您们知道石碑上的文字内容?”顾小小听萧连山这么一说很兴奋的插话。

“那石碑估计损毁了几百年,知道的人应该都已经不在世上,如果连您们二位都不知道上面的文字内容,我想怕是没有人会知道。”萧连山诚恳的说。

“成思……”李照在口中反复念着这两个字,表情很轻松的喝了一口茶。“清扬,连山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来了咱们总不能让他空手而归。”

清扬笑着点点头,一边给我们倒茶一边漫不经心的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后人一直十分惊奇而不解,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统大漠、一服四海,只是略知他“善于假以大唐余威”,即善于借助、利用大唐所留下的无比强大的影响力,但不知他威霸天下的秘密。

成吉思汗善于用人,尤其是善用各族贤能之士,如契丹族的耶律楚材、维吾尔族的塔塔统阿等等。但是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一服四海,主要得益于唐太宗兵法,即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这部兵法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卫国公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该兵书论题非常广泛,内容非常富瞻,见解非常深刻,人称兴废得失,事宜情实,兵家术法,灿然毕举,皆可垂范将来,为成吉思汗所崇拜之至。

在成吉思汗看来,唐太宗兵法要远比孙子兵法适用治军作战,曾一再深有感触地谆谆告诫蒙古将领,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可这兵法和成吉思汗竖立在草原上的石碑有什么联系?”萧连山疑惑的问。

“之前不是告诉过你,成吉思汗知人善用,传授他这部兵法的是一位汉人谋士,成吉思汗每次行军、宿营、布阵、作战等,都随时命令随问谋士,根据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唐太宗兵法上帮他一起找对策。”清扬不慌不忙的继续说下去。“而这位汉人谋士的名字就是李成思。”

“李成思……”我一怔猛然抬起头兴奋的说。“我们在石碑上看见的那两个字成思,难道说的是李成思!”

李照笑而不语默默的点点头。

“成吉思汗既然想把陵墓的线索留在石碑上,为什么要刻下李成思的名字,那些被损毁的文字全文又是什么?”我急切的追问。

“兵法!是兵法!”顾小小忽然从椅子上站起身兴高采烈的说。“哥,你怎么这么笨,成吉思汗既然对那部兵法如此看重,既然石碑上有李成思的名字,那刻在石碑上的当然是那部兵法。”

“小小说的没错,那石碑上的原文正是记载的兵法。”李照很确定的点点头回答。

我眉头一皱细细想了片刻,即便李成思和唐太宗兵法有关,可仅仅是一个人名,也不能就完全肯定那石碑上的文字就是兵法全篇。

“可惜石碑已毁,我们只能从李成思这个人名上推断出石碑文字的内容……”

“推断?谁告诉你这是推断?”李照很高傲的打断我的话。

“……”我一愣不明白她话中意思,犹豫了半天支支吾吾的说。“李姨,毕竟没有人看过那石碑,上面的文字到底是什么当然只能推断。”

“那如果我告诉你……我曾经亲眼看过那石碑呢?”李照意味深长的看着我淡淡的说。

我眉头皱的更深,一时间我都反应不过来,那石碑损毁了几百年,李照的年纪不可能见过那石碑,可看李照的样子她绝对不像是信口开河的人,我恍惚的不知所措,旁边的萧连山却笑颜逐开,似乎在他心中只要是从李照和清扬口中说出来的话,他不会有丝毫质疑。

第六十二章 兵法

不关是萧连山不会去质疑李照和清扬说的话,就连顾小小也对此深信不疑,如果石碑上的文字真是唐太宗兵法的话,那事情就简单的多,顾小小说这部兵法一直流传于世,只需要找来兵书研习上面的内容定有斩获。

萧连山应该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我始终认为事情怕是没这么简单,至少如今在李照和清扬两人眼中分明还有未说完的话。

“兵书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后世虽有流传可多为修订更改,上面的文字怕早不是最初的原本。”我皱着眉头忧心忡忡的说。“何况从唐到成吉思汗中间又间隔了几百年,我还是那句话,即便石碑上的内容是唐太宗兵法,可也只有真正见过那石碑文字的人才知道兵法的详实和全部。”

萧连山一愣估计是也认同了我的疑虑,脸上的喜悦之情渐渐收了起来,无助的看向对面的李照和清扬。

“容彦说的还真没错,唐太宗兵法历代修订更正,到如今早已不是原本内容。”清扬说

“这么说,石碑上的兵法是根据那部兵书原文所篆刻?”萧连山急切的追问。

李照笑而不语的点点头。

“不……不对啊。”我揉了揉额头迟疑的说。“那石碑是竖立在草原上的,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在上面铭刻一部并不是自己撰写的兵法?”

“对啊,我也是这样想的,而且还有一点,既然成吉思汗是靠这部兵法一服四海,那说明这部兵法相当适合实战,难道他就不担心对手同样可以揣摩和研习这部兵法?”顾小小也很疑惑的说。

“哈哈哈。”李照放下手中茶杯开颜一笑,对着萧连山淡淡的摇摇头。“连山,你这性子敦厚想什么都是一根筋,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一双儿女都能想到,你却想不明白。”

“……”萧连山一愣仔细想想苦笑着回答。“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成吉思汗无论如何也不会将破敌的兵法一五一十公之于众。”

“李姨,可您之前不是说您见过石碑上的文字,记载的的确是兵法吗?”顾小小诧异的问。

“我只说记载的是兵法,但我从来没说文字上面的内容就是兵法的原文。”李照心平气和的回答。

“您就别卖关子了,我笨您又不是不知道,之前这些事都是我哥在琢磨,他不在了您也别指望我能通透。”萧连山挠着头憨憨一笑。“那石碑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

李照应该是被萧连山的话给逗乐了,旁边的清扬给她沏了茶,恭敬的说。

“瞧把连山给急的,您还是告诉他真相吧,他那性子心里哪儿能发的下事。”

“成吉思汗结合唐太宗兵法再根据实战和自己的心得,总结出一本他自己的兵法,而雕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记载的就是这部兵法,不过文中并没有提及兵法的内容,只是记载了这部兵法的撰写过程。”李照漫不经心的回答。

“这样说起来才是对的,成吉思汗留下那石碑真正的含义或许并不是石碑上的那些文字,是在暗示他自己的那部兵法。”我恍然大悟的点点头。“他极有可能将成吉思汗陵的秘密留在了那部兵法之中。”

“成吉思汗的兵法……”顾小小抿着嘴诧异的看看我。“哥,我好想没听过有成吉思汗的兵法流传于世啊?”

“您们两位见多识广,我也没听闻过成吉思汗的兵书,不知道您二位可有耳闻?”萧连山看向李照和清扬诚恳的问。

“兵书原本早已失传,当然就没有流传于世。”李照平静的回答。

……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我们终于了解到石碑上文字的内容,可真正暗指的成吉思汗兵书却已经失传,这就意味着寻找成吉思汗陵的线索彻底的中断,如果没有这部兵书我们手中目前掌握的那些东西根本一点用处都没有。

萧连山脸上刚泛起一丝失望,忽然把目光看向李照和清扬二人,慢慢在嘴角挂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兵书失传无非是年代久远,不过这对二位来说却算不得是什么事,看清姑姑和李姨气定神闲,莫非……”

“跟我来,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李照笑而不语的站起身,清扬跟着后面对我们浅笑着说,萧连山嘴角的弧度变的悠长,似乎来了这里就没有找不到的东西,我和顾小小茫然的跟在后面。

走到沉香亭北深处的一处院子里,这里的人明显比外面要多很多,不过一看就知道,这些在院里来回走动的人都是经过训练的警卫,个个全神贯注如临大敌的警觉着任何一切细微的变化。

院子里只有一间房间,我们从进到沉香亭北后就发现,这里的任何一间房间都没有锁,想想也觉得正常,能到这里来的人屈指可数,根本不需要门锁,何况在这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沉香亭北里,多了几把门锁反而大煞风景。

想必这个房间平时除了李照和清扬任何人都不可能进去。

房间里的摆设极其普通,和外面的富丽堂皇比起来甚至还有些寒碜,清扬随手关上门,走到书架上旁扭动一处机关,房子的地板竟然左右分开,露出几节台阶一直通向幽黑的地底。

李照和清扬走在前面,等到下达到地底的密室,当清扬打开电灯,我瞬间僵直的站在地下室里,目瞪口呆的环顾着房间里的一切。

这个宽敞的地下室简直就是整个沉香亭北的缩影,完全一丝不差的保留出唐代建筑风格,里面的陈设摆放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个地下的房间里面所摆放的任何一件东西,如果拿出去恐怕都是稀世孤品,甚至连博物馆里所摆放的那些唐代珍品和这里的东西比起来都黯然失色自惭形愧。

萧连山钟爱秦朝的器物,他的书房摆满了各色各样的秦代文物,而这个房间里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和唐代有关,对于文物我从小受到萧连山和顾安琪的熏陶,耳闻目染虽不精通但多少也懂一些,这方面顾小小远比我在行的多,她在我耳边小声说,看起来这李照和清扬对唐代文物情有独钟。

房间正中放的是一套棋具,由紫檀木制,呈盒形棋盘线路由牙质精工镶成,在十九道的盘面上嵌有十七个星位,棋匣状如抽屉呈龟形,棋子玉质上绘有鸟形,制作精良。

棋具的右下角依稀可见一个媚字,我大吃一惊,唐高宗李治曾赐武则天棋具一套,武则天珍爱有加,除和李治对弈才将此棋具取出,眼前这套棋具竟然是唐代两个帝王博弈之物,而且保存如此之完整另我瞠目结舌。

墙上挂着的是一把琵琶,虽然和现在见到的琵琶大同小异,但我走过去看了看,竟然有些笑不出来,这是紫檀木因为木质坚实,纹理细致,被唐代的工匠选为制作琵琶的上好材料,而这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分明是唐代之物,也是世界上唯一被完好保存的唐代五弦琵琶,足以堪称国宝。

“清姑姑,您这房间里每一件物品都价值连城,而且都是不可多得的稀世孤品,我今天算是开眼界了,这么多旷世杰作聚集在一个屋里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顾小小有感而发的说。

“这丫头嘴甜的像喝了蜜。”李照浅浅一笑回头看向萧连山。“这些东西怕是难入你眼吧,明十四陵中奇珍异宝堆积如山尽归你一人所有,我这里的东西怕是难和你相提并论。”

“那些东西在我手中就是钱财而已,可李姨这满屋器物件件精美绝伦而且意义非凡,又岂止连山能领悟的。”萧连山憨笑着回到。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你这张嘴如今也油滑的很。”李照欢笑意气风发。

清扬从旁边拿出一个木盒,放在我们面前的桌上打开,里面是黄娟包裹的东西,清扬缓缓打开包裹其中的赫然是一本书。

成吉思汗兵法全篇。

“这是唯一的孤本,我当年看那石碑就隐约猜到其中暗指这部兵书,所以千方百计收藏一本,没想到真有用处。”李照把兵书交到萧连山手中。

萧连山小心翼翼收好,忽然李照脸上和颜悦色的表面慢慢变的严峻,威严的对萧连山说。

“倘若成吉思汗陵的线索真在这部兵书中,那就是机缘造化注定要由你开启那旷世帝陵,不过里面那东西至关重要,此去凶险你一路珍重,万万不可让那东西遗落到那群余孽之手。”

萧连山收好兵书沉稳的点点头,大义凛然的说。

“李姨和清姑姑放下,连山还有一口气,绝对不让那东西落在他人之手。”

第六十三章 线索

回去的路上我问萧连山关于李照和清扬两人的来历,萧连山总是含糊其辞支支吾吾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看的出萧连山并不想我和顾小小知道李照和清扬的身份。

可我总感觉那二人来头不小,特别是她们的年龄和言谈,还有那恍如隔世的沉香亭以及地下的宝库,站在她们身边我总有一种梦回大唐的错觉。

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太小,在我眼中萧连山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当然除了固执这一点我改变不了他,他同样也无法左右我,但是这一次他回来我才慢慢意识到,我对眼前这个人的过往了解的实在太少,或者说我从来都没有真正去知道过他到底有过怎样的经历和故事。

回去后我归心似箭的去看云杜若,这几天在顾安琪的细心照料下云杜若似乎有了些起色,至少她脸上开始慢慢有了些血色,整个人也精神了不少。

“你眼睛怎么样?”我刚坐到她身边,还没来得及问她身体状况,云杜若比我还焦急的抢先问出口。

“你都这样了还担心我干什么。”我痛惜的摸摸她的头笑着说。“我眼睛没事你不用担心。”

我虽然口中这样说,可心里很清楚离开这几天,眼睛明显又开始模糊不清,隐隐伴着些刺痛,想必是我这几天没喝那药的缘故,但不敢让云杜若知道怕她担心耽误了身体。

云杜若伸出手在我眼前晃动,她分明是不相信我宽慰她的话,太子刚好从寺庙回来,手里还拿着我一直不知名的药,云杜若目光落在太子手中的药上,吃力的站起身想要为我熬药,我看她都虚弱成这样让她别再操心,她固执的摇头走到太子身边,我留意到她去拿太子手中药时,太子许久没有放手,两人默不作声的来回拉扯,太子表情黯然的想要说什么,可云杜若最终还是从他手中夺了过去。

我看着云杜若离去的背影,刚想拉着太子问出实情,韩煜和南宫怡从外面走进来,南宫怡手中拿着我们从李照哪儿得到的成吉思汗兵法,全书都以蒙古文撰写能看懂的只有她。

为了万无一失南宫怡亲手抄录了一本,然后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如果成吉思汗把线索留在这书里,一定用了很隐晦的办法,否则这兵书虽然已经失传可是曾经应该也有不少人看过,至今为曾有人找到成吉思汗陵,说明一直都没有谁参透书中的秘密。

南宫怡说书中的内容她反复研读过,从里面的文字上看仅仅是一本兵法而已,并没有什么蹊跷和线索,但从文字上似乎看不出端倪。

韩煜说古人传递秘密的办法有很多种,比如用白醋在纸张上书写,干了以后什么也看不见,遇火升温字体会慢慢出现,再有就是用明矾水书写,字体同样也看不见但置于水中,上面的文字就会出现。

按照韩煜的思路我们小心翼翼慢慢将兵书拆开,一张一张先放在火上加温,然后再放入水中浸泡,折腾了大半晚上整个房间摆满了书页,可我们在上面却一个字也没看到。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对,首先如果是用这样的办法,时间长了兵书上面不管是白醋还是明矾水都会挥发,那些线索也会随之消亡,成吉思汗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从他授命十八赤狼带着帝陵秘密离开草原就不难看出,即便他想到有一天会有人开启陵墓,但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南宫怡坐到椅子上沉稳的说。

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成吉思汗千方百计要留下线索,这些细节他不可能不考虑到。

“另一点就是,用这样简单的办法来隐藏秘密似乎太过儿戏,要知道这可是关系到一座旷世帝陵的线索,倘若成吉思汗真用这样的方式留下线索,这几百年来难道他就不担心有人会无意中发现书中的秘密……”

“我们如今寻找线索的方向都是错的。”太子坐在一边心如止水的说。

“错的?”我看向太子疑惑的问。“什么是错的?”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顾安琪和萧连山从外面走进来,看着这满屋的书页诧异的问。

“我们在找兵书中成吉思汗留下的线索。”顾小小一脸认真的回答。

“你们就这样找线索?”顾安琪哭笑不得的环顾四周。“成吉思汗即便把帝陵线索留在兵法书中,你们怎么就能确定有线索的就是你们手中的这部兵书呢?”

我一愣顿时呆滞的站在原地,其他人也跟着明白过来,看来满屋的人都太过执念,唯独太子一人明朗,李照给我们的兵书只说过是孤本,可想必曾经这样的兵书应该还有其他的,我们根本不知道线索到底留在哪一本之中。

“就你这样的脑子还想找到成吉思汗陵。”萧连山一脸苦笑的看着顾小小坐到一边淡淡的说。“从目前我们已经得到的线索看,从未有任何东西指向过兵书,如果成吉思汗真把线索留在兵法之中,那一定会有一本至关重要的原本。”

“还有一点你们也没考虑清楚过,如果成吉思汗把线索留在兵法之中,那就意味着谁得到那本书谁就能洞悉其中秘密。”顾安琪很平静的对我们说。“可这几百年来并没有谁找到过成吉思汗陵,要么记载秘密的原本失传,要么就是没有谁获知其中奥妙,成吉思汗一服四海雄才伟略又岂是泛泛之辈,你们能想到的他在留线索的时候一定也会想到,他也会考虑原本一旦失传的后果。”

“那麻烦就大了,就是说我们现在拿到手的这兵书并没有什么用。”顾小小嘟着嘴失望的说。

“哎……你这傻丫头,怎么还不明白,线索的确就在兵书中,但不是你们之前想的那样,线索其实就在这兵法的文字中。”顾安琪无奈的冲着顾小小笑了笑。“只有这样才是最妥当的传递秘密的方式,找不到窍门的人即便得到兵书也一筹莫展,成吉思汗帝陵的秘密就在这些文字之中。”

“顾姨,兵书中的内容我反复研读过,可在字里行间并没有什么发现。”南宫怡一本正经的说。

“真那么容易让你们知道,那还能叫秘密?”顾安琪和蔼可亲的笑着回答。

云杜若刚巧从外面端着药进来,满满一碗药她应该是怕滴落,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目光全专注在手中的药碗上,进来的时候根本没留意脚下全是书页,一脚踩上去韩煜大惊失色的提醒。

云杜若一惊手抖了一下,碗中的药滴落在书页上,云杜若下意识把脚收回来,因为地上的书页都被水浸泡过,加上年代久远稍微用力便被损毁。

我连忙走过去从云杜若手中把药碗接过来,韩煜和太子蹲在地上拾起被云杜若踩坏的书页,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不能复原。

“对不起,我刚才没看见。”云杜若知道事关重大歉意的说。

“没事,南宫怡就是担心有闪失提前抄录了一份,对比一下就能找回损毁的文字。”我拉着云杜若坐下宽慰的说。

云杜若这才松了一口气,比起那满地价值连城的兵法,她似乎更关心我的眼疾,催促着我赶紧把药喝了,我端起药物忽然发现云杜若刚有些起色的精神又变得萎靡,脸色又如同白纸一般苍白,我刚想说什么她不由分说推碗到我嘴边,我讲那碗难咽的药一口喝下去。

“怎么说这本也是成吉思汗的兵法,失传这么多年如今重见天日其价值不可估量,要是毁在我们手里就真是罪过。”太子一边说一边看向南宫怡。“对比一下你抄录的那本,看看到底被损毁的字是什么,我标注在旁边等书页干了之后重新装订起来,这可是弥足珍贵的文物。”

南宫怡点点头让韩煜帮忙对比原本和抄录的文字。

“第三页,下行第十五个字。”韩煜一边认真核对一边说。

“第三页,下行第十五个字是……”南宫怡翻看抄录的兵法说。“是囤字,全句是围城囤兵以粮为重……”

……

我刚喝完那碗药,忽然一怔僵直的站在原地,口中反复念叨着韩煜刚才说的那些话。

第三页,下行第十五个字……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我,应该是不明白我为何突然反应这么大,我放下碗走到桌前,拿起抄录的兵书虽然我看不懂上面的蒙古文,可我细数了一下上面的文字和页数,李照给我们的兵书每一页是有编号的,我翻到最后一页时眼睛突然一亮。

吉田半藏留下的人皮纹身地图,是由十八赤狼后裔胸口纹身组成的,在每个人纹身下方都有两个数字,我们至今不清楚那数字是干什么用的。

“人皮纹身上的数字最大的一个是多少?”我急促的问。

太子和韩煜连忙展开人皮纹身地图,看了一眼后确定的回答。

“七十五。”

第六十四章 秘密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