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柱自觉没脸见人,又没有办法继续在姚仙镇上求生,只好只身一人,身上带着朋友给的两百块钱,离开了家乡。

  这一走就是十年。

  这十年,李国柱没有往家里捎过只字片语,只是每半年邮寄一次汇款。

  楚大娘从一开始的生气到担忧,年复一年,这担忧又重新变成了生气。

  李国柱走的时候连一件衣物都没有带走,可以说除了朋友借得两百块钱,他是两手空空,她担忧他在外边的生活。

  可是后来,李国柱汇回来的钱越来越多,可见在外边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是他就是不回来,连一封信,一个电话都不肯打。

  楚大娘觉得李国柱是因为被赶出门而怄气不回来。

  也有人闲言碎语,说李国柱是在外边有了人,有了家庭,楚大娘和他们的三个孩子被抛弃了。

  楚大娘没少跟传闲话的人吵架。吵完架,楚大娘心里也苦,也动摇,不知道李国柱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在去年,她的最小的一个孩子也考上了学,去了外地上学。三个子女大的已经大学毕业,春节都回到桃溪村,而这一个春节李国柱回来了。

  楚大娘又惊又喜,又怒又气,抡起扫帚就把李国柱又打出了门。

  “为什么又打出门了?”胡晓雯问。

  “大概是还没有消气?”霍红霞也不懂。

  现在全村说得上话的人都在劝楚大娘,李国柱都已经回来了,两个人重归于好,好好过日子。

  李国柱过完十五没有再走,反而是在亲戚家里边住下了。

  他除了自己回来,还带回来一个二十多的小伙子,据说是在外边收得徒弟。

  李国柱整天在村子里边转悠,没事儿就去桃花小筑吃个饭,在中院里客房部晃一晃,在楚大娘跟前刷个存在感。

  楚大娘经常不给好脸,李国柱也不在意,硬是顶着冷飕飕的眼光,跟楚大娘说话。

  田桂英从来也不说李国柱妨碍工作什么的,特别体贴的给俩人制造机会。

  这一天,李国柱走到了胡晓雯的桃园。

  现在的三道弯,第一湾的两个山坡上种满了桃树。新种的那个坡面,山脚下有一块凹下去的地方,现在那里一片薄冰覆盖,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地方是一个面积不小的水塘。

  李国柱在水塘周围走了走,若有所思。

  “李国柱找我?”胡晓雯不解,“他找我有什么事情?”

  田桂英说:“好像是为了水塘的事情,他在前边大厅等你。”

  胡晓雯正好也要过去吃早饭,于是就去了用餐大厅。

  田桂英给胡晓雯指了一下:“那位就是李国柱。”

  李国柱已经五十来岁了,他在外边工作了十年,完全不像是一个农村人。倒是有几分城市人的样子,皮肤白净,人也有一点富态。

  “你就是胡老板吧。”李国柱看见田桂英陪着人过来,就知道这年轻的姑娘是胡晓雯了。

  听说桃园的主人是个年轻姑娘,却没想到这么年轻。他心里吃惊,脸上不显,站起来客气主动的向胡晓雯说话。

  “我是,你找我有什么事?”胡晓雯态度并不热略,甚至可以说有一些冷淡。

  楚大娘毕竟是桃花小筑的老员工了,李国柱这么些年不回来,让楚大娘一个人照顾家里,胡晓雯自然没有好感。

  李国柱察觉了她的冷淡,暗自苦笑。他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的说:“我想要承包你桃园里的水塘。”

  胡晓雯吃惊:“你要承包水塘?做什么?”

  李国柱说:“我想要养在水塘里养一些鸭子。”

  胡晓雯一口回绝了:“不行!”

  她水塘里边是养鱼的,每年都会诞生一批小鱼苗,这鸭子下了水,这些鱼苗就遭殃了。

  李国柱明白她的担忧,他说:“我知道你在水塘里边养了一些鱼,我听说你用的是贴近自然散养的鱼类。正好我也有这样的打算,想要养一批自然散养,吃小鱼和小虾长大的鸭子。这鸭子吃了水塘里的鱼苗,也不白吃,等到成熟,这些鸭子五五分。”

  胡晓雯惊讶:“五五分?!”

  李国柱点头:“你出场地还有鱼虾,我负责购买鱼苗和管理鸭舍。”

  胡晓雯凝眉,不解的看着李国柱:“你这是图什么?”

  这样一个鸭场办下来,虽然节省了场地租赁和饲料的钱,只有最后一半的数量,能赚什么?

  李国柱笑了笑:“我只是为了养出好鸭子。实不相瞒,这些年我在外边,开了一家店,卖得就是相关产品,主打就是鸭血粉丝汤。”

 

第101章

  “鸭血粉丝汤?”胡晓雯眨了眨眼,这个不是他们这边的特色小吃,胡晓雯别说吃了,见都没有见过。--

  李国柱点了点头,说:“是,我在外边经营的店,就是主推这汤。用秘方特制的汤底,再加上卤制的各种鸭胗、鸭肠、鸭血为料,主材红薯粉丝。”

  辅料丰盛的超出胡晓雯的想象,她不由的吞咽了一下。

  李国柱说:“其他的就外卖一些卤制品,像是鸭心、鸭肝、鸭血糕、鸭肠。我那家店卤制的鸭肠鲜辣口的,在附近也算是小有名气,很受欢迎。”

  田桂英给胡晓雯端过来一份早餐,田桂英让胡晓雯先吃。胡晓雯坐到旁边的桌子上,田桂英则好奇的跟李国柱谈了起来。

  “你回来养鸭子,你那边的店面怎么办?”

  李国柱抬头望了望中院的客房部,声音平静的说:“我外出打工只是为了赚钱供孩子们上学。我家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出生的年份太近了,同时供三个学生上学,压力一直很大。我那个时候丢了工作,在本地又没有了名声。实在没办法,才只能去了外地找工作。现在老二只剩下最后一年,小女儿也只上三年,我就把店面关了,回来了。”

  胡晓雯嘴里喝着香喷喷的肉粥,手上还拿着一个包子。她心想楚大娘家里三个孩子不是上大专就是上大学,学的专业还都挺不错,其中有一个还是挺烧钱的艺术生。要不是李国柱这些年一直往家里汇款,这三孩子是绝对不可能都上了大学的。

  像是楚大娘家里这样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学的家庭,可以说是很少有呢。

  这么一想,李国柱也不算特别差劲,至少养家这个责任他完成的很好,没让楚大娘过的很辛苦。

  “你是想要回咱村来开店吗?”田桂英很快就明白了,她点了下头说:“现在咱们村的情况挺好,每年都能来不少的游客。你要是开一家和以前一样的店,虽然比不上你在城市里的营业额,维持生活却是不成问题的。”

  李国柱没说话,只是沉默的点了点头。

  他也是这样想的。

  原本他是想要回来和妻子一起种地的,她不是一直想要让他回来种地吗?

  现在最小的一个孩子也去了外地上学,她的身边在没有一个亲人陪着,家里只剩下自己,太孤独了。

  李国柱这才下定决心把店面结束,回来和妻子团圆。

  他这个徒弟是个孤儿,这些年一直跟着他过年生活。这一次跟着一起回来,一是为了送他,二是过来认认门。

  本来他是决定要留在家乡种地,徒弟就只能自己出去闯荡了。

  他回来之后发现桃溪村彻底的大变样了,村南村北的道路都修的平整,两旁也特别的干净,甚至现在还在安装路灯。

  好几家都在翻修房子,听说是要开办家庭旅馆。

  村里的好多老房子都翻新过了,还在村东的位置起了一个院子,开了个桃花小筑。

  他回来的时候正是一年当中最为冷清的时候,他没有亲眼看到过,同村的人却跟他显摆似得说过这里游人如织的情景。元旦庙会的时候,就只是那些小吃摊就轻易的赚了两三万块钱。

  李国柱就改了主意,打算在村子里边开家店。

  他种地只是为了回到桃溪村有事情做,既然能干老本行,还不用再离开楚大娘,李国柱自然是乐意的。

  一开始他打算是直接批发一些活鸭子自己处理,这边的卫生状况实在是堪忧,处理好了的李国柱不敢直接用。他就想着不行就自己养一批鸭子。

  桃溪村多山多水,只不过没有池塘之类的,全都是小河沟、小溪流。

  这样就只能每天赶着鸭子去溪流里,麻烦又花费时间。

  李国柱闲逛的时候正好发现桃园里的水塘,顿时心中一动。这里的位置特别的理想,周围环境也很不错。

  他可以在这边养鸭子,开的店面让徒弟主持,这样养出来的鸭子品质有保障,也能节省一部分进货的成本。

  楚大娘现在还没有消气,没有想跟他和好。李国柱就想着赶紧做出点样子,让妻子看看,他这回回来是真的不打算再走。

  胡晓雯吃完了,她站起来说:“承包水塘给你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还要在里边养鱼。不过你说的事情我很感兴趣,你让我回去想一想。”

  李国柱闻言也没有很失望,至少对方是在考虑,不是一下就说死了。

  “好。”

  三道弯的第一弯两个坡面全都已经种植好了桃苗。

  原先南坡是桃园所在位置,今年已经是种植的第二年,树龄达到三年,开完花就可以挂果了。

  北坡这边种植的直接就是三年树龄的桃苗,胡晓雯用灵雾精心照顾了一下,争取让这面山坡的果树也一同开花结果。

  水渠情况比较良好,大舅和表舅两个人趁着冬季又把水渠两旁加固,把多余的石头清理掉了。

  大舅表舅手底下带着的人已经给胡晓雯干了一年多的活,胡晓雯没有让这个队伍解散,而是继续垦荒。

  第一弯的两面坡是干完了,后边还有两个弯呢。

  开荒队伍继续整理剩下的一千多亩地。胡晓雯不打算再种桃树,而是打算种一些别的果树,跟桃树成熟的时节岔开。

  她打算在二道弯的地方种柿子树,三道弯还没有想好。

  这三道弯向阳面积的很大,光照充足,非常适合果树的生长。至于那些位置不太好,不能大规模种果树,不利于管理的地方,胡晓雯也没有打算浪费。她打算到时候把玉坠空间里边的成材树都种到这里。

  胡晓雯今天过来是为了招工。

  桃园的面积现在有一千一百亩,足足有七万多棵果树。这么多树苗,原先的人手又不够用了。

  好在今年桃溪村回乡过年的人有很多留下,不打算再出去打工。几天前胡晓雯在村委外边的宣传栏那里写了招工的告示,让有意在桃园工作的人在这一天到工房这里来报名。

  来的人不少,有二十多人,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劳力。

  出面负责接收的是蔡胜,赵大军做他的副手。

  蔡胜跟着胡晓雯已经干了有两年了,是桃园的第一代员工,资格最老,条件也最好。胡晓雯有意培养他,果园招过来的工人都让他管理。

  蔡胜好歹当了多半年的领导,现在说话做事已经有模有样的了。

  他跟赵大军两个人,一个人坐着填表,一个人站着发表,两个人严阵以待的样子,很是能镇住人。

  胡晓雯在后边看着给两个人无声的鼓励,让他们心里虽然发虚没底气,却一点差错也没有出的完成了这次的招工。

  桃园这边的待遇很好,一个月给两千的工钱,中午还管一顿饭。据说以后效益好了,还有红包拿。

  他们在家乡工作,晚上下了工可以直接回家睡觉。剩下了花销最大的住宿和吃饭这两项,两千块钱就是纯挣的。

  比起他们在外边累死累活挣个三四千,却要花掉一多半在生活上,最后剩下的跟现在纯挣的相差无几。

  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家乡,在亲人的身边,心里边踏实。

  这一年回来的人们除了二十多个来桃园这边应聘,绝大部分的人都跑去了白龙谷干活。

  没办法,白龙谷那边是属于村集体的事业,将来收益算是全村的。在村民眼里,公家的、集体的才是铁饭碗。

  陈子嘉也够狡猾,他到现在还没有宣布招人的事情,只是找了两个二十多岁的人做他的副手,一起监督工程。

  引得这些百姓们争先恐后的在他面前表现,卖力的不行。

  让胡晓雯不得不感叹,这家伙真是有做奸商的本事。

  这一天胡晓雯跟黄哲陈子嘉几个游发委的人开完碰头会,刚刚回到桃花小筑的101号房间,楚大娘就来了。

  “找我有事?”胡晓雯意外的看着这个几乎没有什么私下往来的大娘。

  楚大娘抿了抿唇,眼睛看着胡晓雯,不安的飘逸了一下视线。

  她说:“我最近有一个想法,想跟你说一说,看看行不行。”

  胡晓雯点了下头,让楚大娘进屋。

  俩人坐在沙发上,楚大娘理了理鬓角的整齐的头发,开口说:“我想咱们的房号可不可以改动一下,现在前院中院后院的房间号码都是从101开始,有的时候不只是客人搞混了,就连我们员工自己也都弄不清楚。”

  胡晓雯愣了一下,内心升起一股微妙的感觉。

  她点了点头说:“是应该区分一下,你有什么想法直说吧。”

  楚大娘说:“这样每个房间号码的数字前边加一个代表院落的数字。前院是一号院,前院101就是1101号。这样一次类推,现在这个房间就是后院3101.”

  胡晓雯心领神会:“明白了,中院二号院,后院三号院。行,主意不错,就这么办。我这就找人定制一批新的门牌号码牌。”

  楚大娘见胡晓雯采纳了她的意见,高兴的笑了笑。

  哪想胡晓雯说完疑惑的看她说:“这种事情按理说你应该找桂英嫂子才是,我虽然能说的上话,管得了事,但是我只是个股东。田桂英才是桃花小筑的直接领导人。”

  楚大娘的笑脸一下僵掉了,随后窘的面红耳赤。

  她深吸一口气,极力克制内心的羞耻感,对胡晓雯说:“我其实是想跟你说说,就是…我家国柱想要在桃园的水塘养鸭子的事情。”

  “哦~~~”胡晓雯眉毛扬了起来,顿时忍不住八卦心思,看来楚大娘也不是冷酷到底,还是有跟李国柱重归于好的心思的。

第102章

  楚大娘是来给丈夫说情的。

  打从李国柱回来,楚大娘多年的郁气早就一扫而空。

  其实楚大娘心里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生气,毕竟当初是她不由分说的把李国柱给扫地出门。

  本来她家男人就糟了委屈,她还这么不给他颜面,害的他连家里也待不下去,不得不背井离乡。

  李国柱这次回来,给楚大娘的感觉很不一样。

  历经十年的磨练,她的丈夫完全变了。要说以前还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乡下人,现在则是一个胸中满是自信和底气的成功人士。

  大器晚成,有些人青年时期庸碌无为,反倒是因缘际会在人生的后期才开始奋发上进,迸发出耀眼的光彩。

  现在的李国柱在楚大娘眼里就是如此。

  她不过是当初扫帚挥舞得有点狠,发作地有点过,自己下不来台拉不下脸,主动说出和好的话。

  还好他们的三个子女极力撮合双方,偷偷把李国柱放进了家门,藏在卧室的大衣柜里。等到楚大娘晚上下班回家,再发现他的时候已经落了院门的锁。

  楚大娘给吓了一跳,李国柱为了不被再打出去,扑上去就抱住媳妇不撒手。

  这边闹出的动静这般的大,三个孩子偏偏全都装聋作哑,蒙着脑袋装睡。

  李国柱抱着媳妇,一鼓作气的把憋在心里,没机会说的话全都倒了出来。

  楚大娘一开始还有点惊怒,听到后来啼笑皆非。

  这才知道俩人分别十年,全都是因为误会。

  当初那姑娘和她的家人做的是个局,只是楚大娘自己因为相信李国柱而猜测的。

  李国柱因为醉酒的太厉害,记忆模模糊糊,反倒是不敢肯定,一直以为自己真的做下了错事。

  他心里愧对妻子儿女,所以被楚大娘打出门,并不知道妻子是因为他喝酒而生气,还以为她是因为他做下的错事而不肯原谅。

  李国柱当时非常的伤心,觉得没有脸面再出现在家人的眼前,这才远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