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丽没想到姚若溪竟然那么轻易就哄住了难缠的王元培,直恨的跺脚。

王元荣带着王元培回家,“你那灯笼是自己碰坏的,却拿了人家两个小桔灯,也去还给人家一盏灯笼去吧!”

“哦!”王元培已经不喜欢花灯笼了,拿着王元荣给他的灯笼就出来给姚若溪,“这个给你的,别说小气!”

那灯笼不大,却是六个面的,上面画着各种吉祥图案,下面一圈穗子,底下缀着一对缨络,很是精致。姚若溪以为是他舍的,看小四喜欢的伸手要抓,就收下了,点给小四玩。

“小四又不会玩…”王若萍很想要那花灯笼,却看着姚若溪撇过来冷幽的眼神,没敢开腔要。

不过她没有说错,小四确实不会玩,第二天就给把那花灯笼给烧着了,还差点烧了炕上的被褥。

程氏骂着不让玩火,王玉花也没好脸色,所以所有的灯笼都被收了起来。

过了正月十五,王三全想趁着好天气,再往山上跑几趟,就和姚满屯收拾了家伙,背着姚若溪,带着王若霞又跑上了山。

这时候储存过冬的食物差不多就快要吃没了,偶尔会有小动物出来溜达。虽然没有之前的多,却也打了些。最后两天更是打到两只狗獾,这是个皮毛,肉都能卖上价的。

等卖了猎物回来,王三全拿出这几个月挣的银子,总共也有十五六两了。

“这些银子,你们就拿去盖房子吧!”王三全说着,点了上旱烟。

姚满屯受宠若惊,急忙站起来,把银子推到王三全跟前,“爹!家里也没有银钱了,这些钱都是跟着爹一块才打到的,我们哪能一口气拿走了?”

整个心提起来,刚要出嘴的程氏听了姚满屯的话,看他的表现,松了口气。不过还紧盯着姚满屯,也看着王玉花。这些银子可不能都拿走了!姚家那边都已经拿了她们三十两银子,凭啥还要让她给帮着盖房子!?添上二两银子帮衬帮衬不已经到头了!?

王玉花虽然想多要,却也知道她不能多拿,也不可能多拿了。

“你们一家几口,搬过去总要花用。再说盖房子也不是小玩的,我知道你们孝顺,也不在这一时。”王三全笑笑,让姚满屯把银子拿去。

姚满屯也知道,想了想,就拿了零头的六两,“爹!家里也要花用钱,活计多,光爹你自己也干不下来。我们拿这六两就行了,先盖两间屋子够住的,等以后有了银子再翻盖。”

“六两银子可是能盖三间房子了,紧巴点厨屋都能盖起来。你爹娘那边都不添一点?”程氏不满的沉着脸问。

姚满屯不知道咋说,家里是说了都分家,老宅留给大哥,等文昌成亲也搬出来,可具体的没说,他却是也不知道的。

“都说了咱家帮着盖房子,你还说那个干啥!亲家那边也不会一点不帮扶,毕竟不管咋说,满屯都是她们儿子的。”王三全横了程氏一眼。

程氏撇着嘴,不再说啥,却看着姚满屯拿着六两银子,有想夺过来的感觉。

姚满屯心里有些不确定,家里不单他要盖房子,三房也要分家出来盖房子,这一笔钱可不好出的。

王三全又说了些筹备盖房子的,看着王玉花和姚若溪几个,长叹一口气,不再说啥,摆摆手让大家都去睡了。

王玉花被王三全提醒了好几遍,不能因为银子的事儿跟姚满屯吵架或闹不愉快,摆脸子,心里憋着气火,也只得忍着。

次一天,她们都把各自的东西都拾掇好。

王玉花成亲,王三全也是打了几样家居的,她屋里的柜子,箱子和桌凳都是新打的,不过十年多下来,也磨损的有些不像样了。

当初程氏也是套了几床棉被和被褥,加上衣裳啥的,都拾掇装了柜子里。

姚若溪也和王若霞把各自的箱子收拾好。

王三全和姚满屯帮着把东西都搬到牛车上。

王桂香和王桂枝过来帮忙,给姚若溪姐妹一人送了一条手帕,王桂香又多做了两双绣花鞋垫给姚若溪,“本想给你做双鞋,我手没劲儿,做不好。大姐她在绣嫁妆,只能给你绣两双鞋垫了。”

王桂枝定了三月里要出嫁,虽然之前也做了不少嫁妆,可现在要给男方家人做鞋袜做衣裳,天天都不出门。

“到时候桂枝姑出门子,我们再回来。”姚若溪笑着收下鞋垫。

“那我帮你们收拾东西吧!”王桂香很是有些舍不得姚若溪。

其实东西都收拾差不多了,王桂香就搭把手的事儿。

吃了晌午饭,王三全看着姚满屯和王玉花欲言又止,俩人也都等着王三全说话。

最终王三全没说啥,别过头,挥挥手,示意她们可以走了。

姚满屯跪下给王三全和程氏磕头。王玉花也跪下磕头,拜别王三全和程氏。

王若霞抱着小四,和姚若溪,王若萍等在牛车旁。

一家人坐上牛车,等在门外。

王三全又揣上二两银子出来,“走吧!”也坐上牛车送她们。

一路上,大家都没有说一句话,路过张河里沟的时候,王金花也跟了上来。

苗氏听姚春桃几个报信儿,忙接了出来,拿着手帕就开始抹眼泪,“总算是回来了!”

姚正中也笑着请王三全进屋坐。商量分家都分了啥东西,“亲家老哥也看看可满意。”

王三全忙摆手,笑道,“这分家咋分是你们家的家事儿,我哪能插手管这个。”没让他说。

姚正中还是说了,“家里的地就总十七亩不到,有块三亩的地靠着溪边不远,那块地出粮食多,就分给老二一家。宅地基家里就那一块,不过凑合点也能盖两院,老二和老三住一块,也互相照应有个帮衬。”只说了地和房子,银子家里的用具和嚼用的粮食却都没有说。

“住…住一块!?”王玉花愣了,她就是为了摆脱苗氏,让她和许氏姚富贵做邻居,这两口子都一副刻薄相,好占便宜,还鬼主意多,她可不绝不愿意跟三房住在一块的。

王三全眸光飞快的闪了闪,横了王玉花一眼,制止她再说话,呵呵笑道,“你们都分好了就好,宅基划分好,我们也好早点动工。”

姚正中笑着和王三全出去看了宅基地,说是一分二,随便挑。

姚若溪也跟着出来,之前听王三全说那宅基地挺大,现在再一看,分成两份之后,也就只有盖三间屋子的空间大小,偏房子都得往里面盖,她皱起眉毛,眼神瞄到另一边靠着一块小山包的地方,“那边是谁家宅基地?”如果可以,两家换换。

------题外话------

肥章来啦~俺继续努力~\(≧▽≦)/~啦啦啦~

第066章:就是诬赖你

既然已经分家了出来,纵然摆脱不掉苗氏这些人,姚若溪也跟王玉花一样,绝不愿意跟三房姚富贵住邻居。一天到晚窥视她们。

王三全不看王玉花难看的脸色也知道三闺女心里有多不情愿,他背着手过去用脚丈量了一下,对姚正中笑道,“亲家老弟!这就是一套宅基地大一点的空儿,真要盖两院,那是两边都挤的啊!”

姚正中眼里闪过脑色,却面带难色的叹口气,“我们家的情况亲家老哥也是清楚的,看着过的似是不错,可外强中干。光供几个孩子念书,都要把家里掏空了。这再要分家盖两处房子…这处宅基地只好委屈点老二和老三了。”

姚若溪听他的意思,老三都吃亏愿意了,老二当哥的有啥好委屈的?姚富贵那不吃亏的滑溜性子,真要占个不宽敞的宅基地,那苗氏和姚正中肯定会在别的地方贴补他们三房。明面的地不可能,不能自打脸被人骂偏心太过。那就只有银子了。

她又拉着姚文昌问了一遍远处那小山包是谁家。

“那是二兴家的,不过那山包是无主的。他们家就是在那有块地片儿。”姚文昌见她好奇,就给她解惑。

王金花正低声跟王玉花叮嘱着啥,没有靠近这边听话。

王三全招手叫了姚满屯,就在宅基上规划起来,三间石基,土坯房,顶上盖瓦。厨屋就先用木板房,然后大门朝哪开,茅房盖哪,还能砌个猪圈养头猪啥的。

姚正中看他方方面面打算的精细,好像他是姚满屯亲爹一样,面色有些不好,上去请了王三全回家吃饭。

姚若溪她们的行李也都搬了下来,就在她们睡过一夜的屋里。

苗氏满脸歉疚道,“家里人多,房子少,你们就先挤挤吧!”

姚满屯当然应声,回家的喜悦让他看上去面带红光,笑容都不断。

王三全和王金花留下吃了晌午饭就告辞走了,让姚满屯有事儿再去找他,临来拿的二两银子又装了回去。

毛氏和许氏笑呵呵的跟王玉花说笑,啥三妯娌以后就能一块了。王玉花强笑着,应付俩人,把她正月里赶做的两双绸布鞋面的棉鞋拿出来孝敬给苗氏和姚正中。

苗氏当即就欢喜的穿上了,在炕上走了几步,看的姚满屯一脸笑。

大房和三房各两条手巾一条手帕是王若霞帮着绣的。姚文昌是一只湖笔,小孩子都是糖果瓜子,这些都是王三全安排王玉花准备的。

一家人都看似欢喜热闹,等王玉花和姚若溪一家回屋睡觉,苗氏立马就把棉鞋脱下扔在了一遍,沉着脸,“一来到就给我穿小鞋,还给我这婆婆下马威了!十年多了,连个儿子也没有,要不是看满屯,真不给她好脸色!”

“好了!满屯如今回来,你好好待他。他那媳妇儿也不是浑的,都一视同仁!”姚正中看了她一眼,钻进被窝,翻身睡醒。

一视同仁?怎么可能再一视同仁。十多年没在身边,原有的感情早就磨没变质了。只是这事儿苗氏知道,王玉花和姚若溪知道,只有姚满屯还看不清,认为爹娘当初没办法,现在对他心存愧疚,更加疼惜他这个儿子。

次一天是二月二,天还不亮苗氏就早早起来了,她年纪大了,睡觉少,起的也早。而毛氏和许氏也都形成了习惯,只要苗氏屋里一有动静,她们就得起来。

而王玉花虽然在三王岭也是包揽家中的活计,可亲爹娘生活在一块二三十年,都形成了习惯了,依然还在睡着。

姚若溪被对面的开门声惊醒,听着外面的动静,忙摇醒了王若霞,叫醒王玉花。

王玉花昨晚一夜都没睡好,快天明的时候才闭上眼睡会,这下天刚亮一点就又起来,十分不适应。

姚满屯热情满满的起床,出去挑水,劈柴。

“娘!最多一个月咱就搬出去了。你别忘了姥爷叮嘱的话。”姚若溪看王玉花一脸阴沉,提醒她一句。她们是刚来的,就算不表现出孝子贤媳,也不能这时候跟苗氏或毛氏妯娌冲突了。到时候外人定然会说她们一回来就搅合的家里不安生,不孝公婆,不睦妯娌。

王玉花咬咬牙,出门去烧热水洗脸。

“这都二月里了,还用热水洗脸啊?柴火可不多了。”许氏看见,笑着呦了一声。

“就温一把火,端给公婆洗脸的。”王玉花气噎,抿着嘴解释了一句。

毛氏那边转手就把热水舀走了,让王玉花再多烧点。

烧多了费柴火,烧少了自己没得用还被指责厚此薄彼,王玉花一大早起来就觉得日子不会顺了。

“二弟妹啊!这伺候公婆的事儿跟伺候爹娘是一样的,这十来年我们都不知道伺候多少个天了,你来了我们也就能让让地儿,让你们孝敬孝敬爹娘了!今儿个做饭我给打下手,也尝尝二弟妹的手艺咋样!”毛氏说着把手巾围在头上省的头发落灰,把围裙扔给王玉花,让她做饭来。

王若霞看着,洗了脸忙过来厨屋帮忙。小四还在睡,姚若溪叮嘱了王若萍看着,也到厨屋来。

王若萍一点也不想看小四,可想到赵艳玲因为掐了小四,扎了小四被姚若溪整的那个惨,就不敢反驳,老实留在屋里看着。

王玉花看王若霞和姚若溪都来了,心下稍微舒了口气,对毛氏和许氏笑道,“大嫂!三弟妹,你们给我指了调料啥的在哪地方就去忙吧!有若霞她们姐妹帮忙就行了。”

俩人一听,自然乐的不伸手,指了位置,就出去了。

王玉花不知道姚家的早饭平时都是咋做的,就按照在家做的方法,做了红薯粥,馏馍馍,一碗炸面丸子,炖了一个鸡蛋。

这时候的菜要么是咸菜要么是干菜,白菜也快吃完了,就还窖藏了些萝卜和土豆,葱蒜。做了一盆子萝卜炒细粉,一盆子清炒土豆丝,一盘子咸菜。

泡了过年留的馍馍,粉好了,加上两个鸡蛋,活成面糊,做了煎饼。

苗氏端了一早收起来的草木灰,用铁球铲着,站在原地转圈,撒成一个圆,一个圆套一个圆。墙根也撒上一层。这些圆是代表粮仓的意思,二月二龙抬头,吃煎饼,画穴子,五谷丰登。

饭快做好的时候,苗氏过来看了看,眉毛微皱,没有说啥。

小四睡醒了,王若霞忙去给小四把尿,换了尿布,用热帕子擦了脸。

毛氏和许氏过来帮忙舀饭端菜。

给小四炖的鸡蛋,眨眼的功夫,就被许氏端着给姚春杏和姚春桃了。

姚若溪看着姚春桃和姚春杏端着炖鸡蛋走的,她又凑到大锅里看了一遍,又到堂屋里找了一遍,一脸焦急的样子。

姚文昌果然询问,“若溪!你找啥?”

“给小四炖的鸡蛋不见了,家里是养了狗还是喂了猫啊?眨眼就没有了。小四断奶早,身体不好,天天都吃鸡蛋养着的。”姚若溪说着,还四处找猫狗的藏身之处。

姚文昌脸色僵了下,已经猜到有人偷偷拿了小四的炖鸡蛋。

“哎呀!咱家里可是没有猫啊狗的,难道是谁偷吃了吗!?这一个炖鸡蛋,被骂成了猫狗,这么打脸的话,谁拿了小四的炖鸡蛋也没脸吃了吧!”毛氏惊讶的笑道。

她声音大的很,许氏听的一清二楚,顿时心里气恨不已。

躲去旁边吃炖鸡蛋的姚春桃和姚春杏也停了手,小脸阴沉难看。

姚若溪眼中冷芒闪过,小脸却疑惑不解的看着毛氏,“大伯娘在骂人吗?家里原来没养猫狗啊!那小四的鸡蛋谁帮着端过来了吗?”

她一脸无辜纯真的模样,问的毛氏脸上的笑顿了顿。她和许氏做了近十年妯娌,面上看着和睦,私底下却斗争不停的。许氏经常叫着她就一个儿子上学,吃亏了,大房花钱多。现在又和老二家想走近,以后还住在隔壁,保不齐两家抱团对付她。这才说了刚才的话,没想到这死妮子一脸无辜纯真,倒显的是她心思恶毒,故意想坏别人。不由心下气恼。

苗氏阴沉着脸,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眼神犀利的盯了王玉花和姚若溪一眼。

许氏这时已经端着炖的鸡蛋过来,“哎呀!这炖鸡蛋是我端的!我想着就是给小若云炖的,怕哪个小孩子端饭打翻了,就送去了你们屋里。谁知道你们都在这边找,真是误会误会了!”

姚若溪微眯起眼,许氏反应倒是快。看了眼那炖的鸡蛋,已经被许氏捣碎,却也没有少多少,应该是还烫,没吃两口的样子。现在不是跟许氏翻脸的时候,她仰着小脸笑道,“三婶还想着小妹,真是个好人!”

“我也是带过孩子的,知道不容易。看你们娘几个在厨屋忙活,就端去屋里了。以后咱们两家住挨边,又是妯娌,互帮互助都是应该的!”许氏笑里带着两分讪然,气恨的暗自咬牙,又庆幸王若萍没在东屋里。

“三弟妹说的对。不劳烦三弟妹,我去喂四丫头就行了。”王玉花扯扯嘴角,接过鸡蛋碗。

王若霞跑去抱了小四过来。

“快摆饭吃饭吧!”苗氏吩咐一声,众人都忙活起来。

姚春杏吃着红薯粥,几次眼神都盯着小四的炖鸡蛋,只看她把鸡蛋吃完,鼻子里轻哼一声,扔下勺子,“我不想喝了,好难喝。”

“今儿个做的饭是跟咱们平常不一样,吃吃也就习惯了。”毛氏笑了声。

“不准剩下饭。”苗氏面色微沉。

许氏哄着她赶紧喝完了。

煎饼因为放了俩鸡蛋,又摊的薄,所以都吃完了,菜也吃的差不多,只还有剩下一些红薯粥。王玉花估不准确家里的人要做多少合适,毛氏和许氏也没说个精确,就多出剩下的。苗氏看着还有一盆子,面上还笑着,笑里却带了冷意。

“再给我倒一碗,早上多喝点粥,胃里暖和的。”姚正中高声喊了句。

王玉花忙把姚正中的碗洗干净,用抹布抹干净,倒了一碗红薯粥给他端过去。又回到厨屋刷锅。

这边还没拾掇好,天上轰隆一声撕裂的声音响彻耳边,没一会,哗啦啦的大雨就砸了下来。

姚若溪坐在东屋门口的小板凳上看着门外的雨帘,等着王玉花回屋,把手里的手巾递给她擦脸色的雨。

姚满屯在堂屋里跟姚正中和姚富贵几个商量盖房子的事儿,二月二过去,天渐渐就会暖起来,他们在商量行程。毕竟要盖两院。

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晌午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苗氏说下话,晌午要干菜豆面面条。

王玉花脸色有些不好,面条她们家虽然也常吃,可那才几口人?两剂子面也够一家吃了。这家里可是一大家子,大大小小加一块一二十口子人,这要擀到啥年月去?而且苗氏要吃面条还不提前说,眼看着晌午头了才吭声。

好在豆面要比白面的软和容易擀些,许氏听姚富贵说了两句,又因为炖鸡蛋的事儿,就过来帮着和了面。

毛氏拾掇了干菜,拾掇锅,叫了王若霞烧火。她大闺女姚春燕就在屋里做针线,不干活了。

王玉花擀完所有豆面条,累的出了一身汗,心里有怨气还不能发。

苗氏知道面是许氏和的,就没有说啥不好听的。好在家里喂猪喂鸡的活儿苗氏没让王玉花接手的意思。

晚上又是毛氏和许氏甩手,王玉花带王若霞和姚若溪做的饭。王玉花才知道,光做个饭,都能把人累的不想动。

第二天起来,苗氏又脱了一盆的衣裳放在院子里,没有说让王玉花帮着洗衣裳,那看王玉花的眼神,就是非洗不可的。

槐树村离溪流不近,所以洗衣裳都是挑到溪边去洗了再挑回来。

“二弟妹要去洗衣裳啊?正好我今儿个要忙,你帮着我家忠举和成材也洗了吧!他们破小子就知道胡跑乱窜,才洗一天的衣裳都给扑腾的不像样了。”毛氏笑着拎了几件衣裳过来。

王玉花只得应承,那边许氏才不会吃亏,也把儿子闺女的衣裳都拾掇来,按给王玉花。

姚若溪是准备跟着一块去的,现在姚满屯反倒有点不靠谱,她想换宅子的事儿得先给王玉花说好了,就歪着头,一脸不解道,“娘!姥爷教我们念书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这些衣裳有大伯的,有三叔的,还有小叔的,你又不是他们媳妇,洗他们的衣裳裤子,真的好吗?”

“你这死丫头!你姥爷教你的学问,才学会几句就卖弄起来了!”王玉花沉着脸喝斥了她一句,面色却比刚才好多了。

毛氏和许氏脸色都不好了。

苗氏皱着眉毛出来,站在堂屋门口,颇像巡视手下的领导一样,“老大家的,老三家的?”

“哎呀!许是拿错了!”毛氏不在意的笑着,上来把姚满仓的衣裳拿了回去。

许氏也把姚富贵的衣裳拿走,看看苗氏的脸色,扭身进了屋。

大伯小叔子可以推,公婆却是退不掉的,不过王玉花心里多少好了一点,挑着挑子出门。

王若霞也想跟着去帮忙,姚若溪想了下就示意王若萍留家里看小四。不过没有说绝对的话。

娘仨一出门就有人打招呼询问,有的还毫不避讳的打量姚若溪,“这么好个闺女瘸了腿,真是可怜,可惜啊!”

“你回家去吧!”王玉花被人说的心里堵气,面色不好的扭头看姚若溪。

“有事儿跟娘说。”姚若溪看了她一眼,不紧不慢的跟着。

王玉花皱皱眉毛,也不管她,一路到了溪边。

溪边洗衣裳的大姑娘小媳妇不少,见了王玉花娘仨又是一份交头接耳,打招呼认识的。

王玉花不想跟她们扯,觉得她们看她的眼神都不对劲儿,带着嘲笑和鄙夷,找了个偏一点的地方,没有别人的。

溪边的众人已经讨论开了。

姚满屯入赘三王岭,十年多后又举家回来,说是被撵的又不尽然,这里面歪歪绕的墨迹事儿,这些天已经成了村里的头号新闻了,这会见到王玉花这个招赘的核心人物,自然讨论激烈。

有新鲜事儿自然引的众人讨论,这也是人的天性如此。姚若溪只看了眼就跟王玉花说换宅子的事儿,“那边地听说是姚二兴家的,而且咱那宅基地旁边也是姚二兴家的半片宅子,正好咱们跟他家换了。那边还有个小土包,到时候开荒出来种上菜啥的,在里面养鸡。”

王玉花听的也顾不上生气的事儿了,“你说真的?那姚二兴能跟咱换吗?”想到苗氏和姚满屯,她皱紧眉毛,“再说家里那老婆子怕也不可能同意,你爹的心是全歪他爹娘那边去了,都看不见咱们娘几个了!”

姚满屯是有原则,有韧性毅力,心性淳厚的人,在三王岭给里正和王麻子家送牛杂也能看出他不是个没有一点脑子的人。他现在渴望爹娘亲情,但也不会看不见她们母女。这一点姚若溪还是放心的。不过她没逆着王玉花说话,“不是还有桌凳和一个柜子没搬,还有些别的忘记拿的零碎东西,给大姨传个信儿,让她去一趟三王岭,跟姥爷商量。”这事儿还得王三全出面。姚正中没有提给她们家分粮食和银子的事儿,王三全自然也知道的,这事儿跟他提了,他自然知道该如何跟姚正中说。反正她们家不落户安定下来,王三全就有插手的理由和话说。

“我明儿个回去一趟就行了。”王玉花想自己回去,她还有别的苦水想要诉。

“你要回去告诉姥爷,到时候爹不跟你离心,他心里也不会舒服了!”王玉花主动挑起这事儿,不跟姚满屯商量就去找王三全出头,到时苗氏和姚富贵一挑拨,姚满屯就会觉得王玉花跟姚家的人不一条心,处处看他们不顺眼,阻拦他们兄弟住一块。她们现在首要的把房子弄起来,也要拉拢住姚满屯不能斜了。就算以后能掰正,近前也会心里不舒服,多很多矛盾。

王玉花拧着眉毛,有些不赞同,“你一个小丫头片子知道啥?”

“娘!是不能直接找姥爷。爹会不高兴的!”王若霞虽然也只是隐隐察觉姚满屯跟在三王岭不一样,可她觉得三妹的话肯定有道理的。要不然爹娘都看不出来,三妹都能看出来当初姥爷逼姚家给儿子分家的事儿。

俩闺女都觉得这样才好,王玉花跟爹娘一块待了二三十年,不是个有主意的人,当下就点头答应了。有了事儿,她洗衣裳也麻利起来。程氏虽然留王玉花在家招赘,但该会的家务活儿,地里的活儿王玉花一样不少,基本都会,手脚也麻利。因为程氏留闺女也是为了伺候自己。

不远处洗衣裳的人看王玉花手脚麻利,那洗的衣裳不止一房人的,就窃窃私语,猜测王玉花被公婆妯娌拿捏干活。没有摔七拿八,干活干脆利落,看来也是个爽利的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