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四娘喜欢到姥姥家走亲戚,每次都有好吃的,即使是一个鹅蛋。窦二娘也跟着经常来。窦传家和梁氏抱养了她,她也是梁氏的闺女,每年走亲戚也都到梁家来。

见的多了,梁二郎就越来越喜欢这个不是亲生的表妹。其他姊妹都亲近窦四娘兄妹,他就偏对窦二娘好。

窦清幽看他这样,八成是在学堂里听说了玉佩的事,没下学就跑回来了。还想哄她自己承认,是她打坏的玉佩,不怪窦二娘。

“是不是你?人家二娘可不像会干这事儿的人。”梁二郎不相信窦二娘会平白无故打坏人家那么贵重的玉佩。肯定是四娘这个死丫头,不敢承认诬赖二娘。要不然她为啥吓的跑到洺河边投河自尽了!?

他觉的那些说窦二娘打坏玉佩的都没看破,就他看破了,是这个好表妹干的坏事,又是窦二娘这个当姐姐的出来顶罪的!

“那我像?”窦清幽冷眼看着他。

“我可是知道你给杜家的少爷杜启轩送过东西的。”梁二郎的眼里,她就是像!比二娘像多了!

“你说窦二娘绣的汗巾?”窦清幽眼里闪过嘲讽。

梁二郎一怔,明显不相信,“玉佩是你打坏的吧?三姑都认了还债了。”避开汗巾的事。

“窦二娘是爹娘抱养的闺女,她闯了祸,我爹娘理应给她这个闺女擦屁股。”窦清幽嗤了声。

梁二郎还是不相信。二娘不可能会干那种事!她也不可能像四娘这死丫头一样不懂事,不知道那玉佩的价值打坏它。种种蛛丝马迹都表明,是四娘干的!

窦清幽懒得跟他再说,“谁打坏的,你可以去问雷家小姐和她的丫鬟,还有当时在场的目击证人!”

玉娘拉了拉他的袖子,“二郎哥!你偷跑回来的吧?爷爷和大伯看见,又要打你了。”

那边梁贵和梁大智已经知道他回来了,让五郎来叫他。

梁二郎还不甘心,他三姑那个人的脾气他很清楚,玉佩要真是二娘打坏的,她也不可能乖乖认账还债,还这么积极的到娘家来借银子。盯着窦清幽,“你不说我也会知道的。”

窦清幽懒得多理他,问玉娘,“我睡了多久?”

“大半个时辰了,这会也快晌午了。”玉娘笑笑。

窦清幽起来,循着记忆去厨屋里舀了水洗脸。

那边堂屋里梁贵正在考校梁二郎的学问,他背的坑坑巴巴的,梁大智沉着脸,面色难看要打他。

梁二郎解释的是,听说了玉佩的事,四娘表妹还掉进洺河里差点淹死,欠了杜家八十两银子,这才担心回家来看看的,“窦大郎也回家了!”

梁贵没有骂他,而是用考校学问来警示他。

梁大智看他背不出,本就心情郁愤,张口就开训,“让你去学堂里是念书科考的,一年交那么多束脩,你看看你学的啥!?连书都背不出来,还给我逃学!?”

被训了一顿,梁二郎再看窦四娘眼神更不好了。

梁氏就劝别骂,“他也没多大呢!这也是关心四娘!”

窦清幽抿了下嘴。

她都这样说了,梁大智也不好再训。

梁氏催着做饭,“四娘在家都很少做饭的,今儿个给爹娘哥嫂子做来尝尝咋样!”

梁贵刚跟三个儿子儿媳妇商量了借银子的事,拿二十两银子出来,自家紧巴点,帮衬梁氏他们一把。看几个人的神色,梁氏也清楚他们借的不太情愿,一口气借的实在太多了。就这么说,想让几人觉的窦清幽重视姥姥家。

梁二郎低哼一声,嘲讽的看着窦四娘。在家里怕都是二娘做饭干活儿的!帮她干活儿,还帮她顶罪!三姑这个后娘…

樊氏舀了两大瓢白面,梁氏添上水和面。

“加一点盐进去,面会更劲道点。”窦清幽在一旁道。

梁氏疑惑了下,就应声,让樊氏拿了盐加了一小勺。

面和好,窦清幽看了下有点多,她之前下厨也就做她和母亲俩人的量,都是那边水烧开这边再削面。现在面多,人多,就先拿了锅排撒上点面,拿起菜刀在碗底磨了磨。

“看着还怪像个样子。”马氏看她磨刀笑道。

樊氏却担心她切着自己了,“看你这小细胳膊拿个菜刀都吓人,还是我来吧!?”

“我来!没问题的,姥姥!”窦清幽说着,把刀擦干净,面剂子拿好,开始削。

梁氏也是头一次见,都是刚听说的,在一旁提着心,怕她把菜刀拿掉,或者面剂子拿掉了。这可是白面,平常难得吃一顿,今儿个还费了那么多。

马氏和黄氏,赵氏,凤娘和玉娘一堆的人都在厨屋里看着。

刚开始几刀形状不太好,这个身子太小,不太习惯,十几刀下去,窦清幽慢慢掌握了巧劲儿,顺手起来。削出的面厚薄均匀的长条。

“这就是刀削面啊!?”黄氏说的有些不以为意,不过就是和面不擀面条,用刀削成面片,这就是偷懒的做法。

樊氏看着却很是高兴,“我们家四娘真是长大了!还能做这刀削面了!”看了一会说是她也会了,给她试试。

窦清幽猜她看面剂子多,怕她累着手,“没事儿!这一会就好了。”

樊氏还是削了两个面剂子,就是看着厚些宽些,自己看的笑,“反正都是白面,都好吃的!”

窦清幽在一旁看着,让梁氏把肉切片,和辣椒菌子一块炒的嫩嫩的,水烧开,刀削面煮好捞出来,把炒的菜连同汤汁一碗碗的浇上去,一人一大碗。

樊氏又炒了个鸡蛋,炒了菠菜和萝卜。

五郎和六郎都很稀罕这样的吃法,积极的帮着摆桌子拿筷子。

“都尝尝咋样!今儿个这刀削面可是四娘做的!”樊氏拿了筷子道。

一家人都端起碗吃起来,说是这做法没见过,吃着好吃。

梁二郎眼神不善的看都夸赞窦清幽,心里冷哼。怕这也是二娘的想法,她来冒充卖好儿!小小年纪就不顾脸皮!

第十六章:留证

察觉他不善的敌意,窦清幽直接无视,吃自己的面。农家土灶大铁锅做出来的饭,很有一番滋味儿,白面虽然不如后世的精细,也比杂面好太多了。

家里的娃儿都吃的很是新奇满足,喊着好吃,也主要没有这样吃过。

等吃完马氏笑着夸赞着窦清幽的变聪明,帮着黄氏娘几个收碗送去厨屋,让梁氏窦清幽娘几个待堂屋歇着说话,跟黄氏一块进厨屋低叹一声,“这刀削面的确还算新奇,就是那两大瓢面,擀面条可用不了这么多。”

她们经常做饭的,都知道量。婆婆肯定也知道,却笑呵呵只顾着外孙女会做这刀削面了。

黄氏更加郁愤,二十两银子借出去,大闺女今年的陪嫁是咋置办!?

马氏看她脸色,正要再说,外面赵氏也进来。

黄氏就问她,“三弟妹!爹娘要把银子一口气都借给娃儿三姑,你和三弟就不说一句?”

赵氏无声笑笑,“爹已经说下话了。”舀了水洗完手,又回了堂屋。

黄氏刷着碗脸色难看,“这是他们三房没有大事,用不上银子,才在爹娘面前卖好呢!”

马氏无奈的笑,“老三那个人那么…倒是啥都听她的。”

堂屋里樊氏已经开箱子,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

梁贵让梁氏和窦三郎拿着银子回去给窦传家,“去杜家先把这笔银子还上,就又少欠一份了。”

樊氏接着道,“四娘这丫头就留在这,这几天让郎中给你扎针。”

窦清幽想了下又默默头上的包点了头,扭头跟梁氏和窦三郎道,“哥识字吧?那欠条上写了谁还的钱谁签字画押,你看着娘画押。”这笔钱是他们还上的,自然要留个证据。

窦三郎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点头,“好!”摸摸她的头,“你乖乖在这扎针,过几天再来接你。”

窦清幽应声。

梁氏拿到银子就和窦三郎带着窦小郎一块回去。

樊氏在后面叫,“小郎要不也留下吧?”

窦小郎眼神转着,笑嘿嘿道,“不了!姥姥!四姐留这,我要回家了!”他要回家看着呢!

梁贵不放心他们拿着银子,还让梁大智和梁二智送的他们,所以窦清幽倒是放心,有他们俩跟着,到时候还账肯定是梁氏签字画押的。

几个人回到家,窦翠玲和赵成志一家三口还没走,见梁氏真从娘家借了二十两银子,脸色都僵的难看无比。窦翠玲捂着脸就想哭。

梁氏听窦清幽的,没有理会他们。直接从家里拿上欠条,让窦传家跟着一块,到镇上杜家还了这二十两银子,重新换了一张四十两银子的欠条,下面写着一次还债窦传家画押,二次还债梁氏画押,并一张收据。

再回来,窦翠玲一家已经不在窦家了。

梁大智和梁二智招呼过就回了家。

刁氏看窦清幽没有回来,刚才没有多问,还了二十两银子之后,就问窦传家,“四娘咋样了?咱家还有鸡蛋,实在不行杀只鸡。又留在她姥姥家了!?”说的梁氏和窦四娘嫌弃家里没好吃的,才留在了梁家。

窦传家解释,“这几天要在梁家沟的郎中那扎针,家里要准备种棉花了,来回不方便,就住那了。”

刁氏一听要扎针眼神闪了闪,不相信窦清幽真的这么严重,就算敲到了,也不过一个小鼓起来,两天还不就下去了!?又没啥大碍,瞎矫情!不过却没敢再接旁的话,说起多佃两亩地种棉花的事,“这几天就要种棉花了,这地还是赶紧的佃下来好。”

窦传家应声,也跟梁氏说一声。家里本来是二亩半地的棉花,要是再佃两亩地,今年会忙很多。

“欠那么多银子要还,不忙指望谁还!?”梁氏没好话。

窦传家知道她这是怪窦翠玲没像梁家一样拿银子帮着还债,叹口气劝她,“翠玲家的日子很不好过,这银子…咱慢慢还。”

“我又没说她,你这是觉得我在抱怨她了!?”梁氏不善的质问。

窦传家看着她不善的样子,就不知道说她啥了。

梁氏哼了声,扭身不再理他。

窦清幽借二十两银子砸下来,换来了家里暂时的安静。

村里人也都说梁氏有个富有的娘家,既然娘家有,帮衬一把也是应当的,欠这么多银子,真是天塌下来了,没有亲戚帮衬,除非卖地卖儿女了。

窦翠玲和赵成志回到家,就放出了话,要卖两亩地,帮着娘家还债。

窦清幽住在梁家,因为梁二郎被赶去了学堂。凤娘虽然因为借钱的事不太给好脸,其他人都还算友善,樊氏天天给她煮个鹅蛋,还杀了只鸡炖汤。虽然她没全喝,不过也喝了两三天。

扎针加上汤药,她头上的包也很快的下去了。

樊氏听郎中说的严重性,拘着她在家里待着。

梁贵也又佃了二亩地种棉花,到处筹买了棉花苗回来。

家里人都开始忙起来,樊氏让窦清幽在家里带五郎和六郎。

梁五郎和窦四娘同年生,也是九岁,比窦四娘还大俩月。六郎今年也五岁了,是三房唯一的娃儿,被赵氏教的很懂事,根本不用她看。

窦清幽看着就跟下地。她小的时候住过几年乡下,见过她们种棉花的。结果到地里一看,这里种的棉花并不是她想象的那样。虽然也育苗了,但却是直接预留了二亩地空地,一趟子一趟子把棉花苗移栽到地里。

和后世更实用合理化的棉花种植并不一样,窦清幽想了下,也没有瞎指挥,过去帮忙搬棉花苗。

樊氏让她坐地头玩,“别往溪边去啊!”

梁家的地靠着清水溪,虽然不如清水湾那边水深,小娃儿摔进去也能淹死。她又是差点淹死在洺河里的。

窦清幽应着,眼神却瞄向了不远处的山上。这个时节,山上应该长出不少东西了。扭头看梁五郎,“我们去山上玩会吧!”

梁五郎看看她,跟梁贵樊氏和他爹梁二智说了声,领着她和六郎到山上去玩。

“你想要看啥?奶奶说了,不让你乱跑!”梁五郎很是有些没耐心,他想自己去玩儿的,还得看着她,连带跟着六郎。

窦清幽伸手指着山窝那边,“去那!”她看到了好东西。

------题外话------

收藏啊~收藏啊~你快快上涨啊~

第十七章:春耕

如果不是四娘掉河里差点淹死,还天天吃药扎针,梁五郎才不耐烦带着女娃儿一块玩。看她指着去哪,小小娃儿脸上带着无奈,“那边太远,去一下就回来。不然回家要挨打!”

“好。”窦清幽应声,跟着他一块翻闪过去。

等到了地方,窦清幽看了下这一片的山坡,长的一片片的野葡萄,笑起来,“这片野葡萄有人家吗?”

梁五郎看了看,就道,“这个哪有人家,酸的不行。除了小娃儿过来玩,会摘些。你没看地上落了好多都烂了!”

窦清幽已经看见了,还有些野山菌,弯腰采了,“在附近看看,哪还有这种野葡萄。顺便采些野山菌和野菜回家吃。”

“别的山头还有,太远了,没法去。”梁五郎不想干,他愿意带着她和六郎出来山上玩儿就够好的了。

梁六郎倒是乖巧,听话的跟着她采一样的野山菌。

窦清幽又在附近逛了逛,采了一兜兜的野山菌和一捆的蕨菜。

回到地里,已经快晌午了,今儿个轮到三房做饭,窦清幽就跟着一块回家帮忙烧火做饭。

五花肉炒野山菌,蒜蓉蕨菜,又加一大盆子炒菠菜。

赵氏见了樊氏就笑着夸赞,“这野山菌和蕨菜还是四娘和五郎在山上采的呢!六郎也跟着去,就只顾着玩儿。”

樊氏看着菜笑起来,“六郎还小呢!”

“做饭都是四娘帮着我做的,真想四娘是我闺女好了!”赵氏温柔的摸摸窦清幽的头。

黄氏看她这么卖好儿,就忍不住接话,“秀芬可就这一个宝贝闺女,谁要是敢咋地四娘,秀芬可是会跟她拼命的!”眨眼都不眨眼的来娘家拿二十两银子,都不看他们家要办事,急着要用钱。

樊氏也听出她语气里带着嘲讽,知道她因为借银子的事儿心里不满,并没有多说,笑着招呼窦清幽坐她旁边吃饭,“咱家的要赶紧种上,腾出人手来去给秀芬家种。”

“再有两天也就种完了。”马氏笑着接话,给窦清幽夹了一块肉。

窦清幽谢过,听着她们说话,吃了饭又帮着赵氏收拾碗筷。

“四娘变懂事了。”梁大智笑呵呵道。

马氏斜他一眼,说她之前不懂事,婆婆又要给脸色。

樊氏也觉的外孙女变得懂事很多,倒是笑着没说话。

又扎了两天针,窦清幽头上的包就下去了,梁家的棉花也种好了,梁贵樊氏,带着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妇过来清水湾帮忙。

窦传家和梁氏他们也正在种着,看梁贵拉来了棉花苗,就先栽挖好的棉花苗。

梁氏算着娘家来人,特意割了二斤肉。刁氏也拿了攒的鸡蛋出来,面上一派大方。

闺女家啥情况,梁贵和樊氏都清楚,来的时候就拿了一兜鸡蛋十个鹅蛋,还割了肉,拿两条鱼。

窦清幽跟着梁氏回家做饭,把她昨儿个山上摘的香椿芽拾掇好,炒个鸡蛋,鱼都切成片拌上鸡蛋淀粉做了麻辣水煮鱼,笋子烧肉更是做了半锅。

“娘你炒青菜,我来做南瓜粥。”窦清幽腾出手,就去大锅里捞蒸好的南瓜。

“好!”梁氏看她动作利索的样儿,再看外面摘菜的窦二娘,暗哼一声,一股自豪油然而生。

烧锅的窦小郎两个大眼看着窦清幽滴溜溜的转,闻着香味儿,时不时咽下口水,“四姐!啥时候吃饭啊?”

窦清幽看他笑了下,“一会。”

她做的南瓜粥不是直接煮南瓜,而是南瓜蒸过打成蓉,再加糯米粉煮成粥。不说窦家,梁家也没有糯米粉这种东西,她直接加了点白面淀粉,煮出来虽然差了点,不过卖相也非常不错。

摘完菜就没事儿的窦二娘站外面看着她在锅台后忙活,眼神阴了又阴。这小贱人像变了个人一样,回到家连饭都会做了。她都主动找她搭腔了,竟然不理她。

外面下地的人回来了,窦二娘立马低眉顺眼的打水给梁贵他们洗手洗脸。

刁氏已经心疼坏了,梁氏割的二斤肉,连同梁贵拿的也有三四斤,全被窦四娘给一顿造败光了,还有鱼,一点都没留!鸡蛋造败十几个,还一口气又造败一个南瓜。所以见窦传家他们回来,就咧着嘴笑着道,“奏了大半锅的鱼,大半锅肉,鸡蛋也炒了一大盆子。罐子里的油都快用完了。又做啥南瓜粥,最大的那个南瓜一下砍光了。”

樊氏哪还不知道她,当即假笑着回她,“老亲家快别忙了,让秀芬和四娘她们忙就行了!她们年轻的有力气,小的灵活跑得快!快上屋准备吃饭吧!”讽刺她啥也没干,反倒叫个才九岁的娃儿去干,还嫌做的多。东西都是他们拿来的!

刁氏气的心里梗塞,也只能笑着把樊氏和马氏几个都往屋里让,“要不是你们来帮忙,还不知道得忙活几天呢!”

“秀芬是我们亲妹子,二娘又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来帮忙也是应该的!”马氏呵呵笑。

刁氏瞥了她一眼,继续笑着把她们往屋里让。

樊氏到屋里坐下,马氏和黄氏,赵氏妯娌到了厨屋里去端饭帮忙。

窦占奎和窦传家也让着梁贵和梁大智爷几个坐了另一桌。

所有菜都分两份端上来,还没上桌马氏就夸了起来,“这菜做的,比过年也比得过了!”

几样菜吃过,两桌都响起称赞声,夸菜做的好吃。

窦二娘低着头啃肉,不以为意。放这么多肉,这么多油,能不好吃!?

等南瓜粥端上来,就连不喜欢吃甜食的梁贵都喝的笑眯了眼,“没牙口的喝这个好!”

眼看着几样好菜都下去了,刁氏恨不得抢过来留下。

梁氏一直让菜,吃了个干干净净。

“剩下的今儿个一下午就种完了。”梁贵吃了饭,就催着又下地。

人手多,干活儿也都麻利,不到傍晚,就全部种完,浇水浇一遍。

窦传家和梁氏都留梁贵一众人吃饭,梁贵不愿意,带着儿子儿媳妇们回了家。

晚饭梁氏随便做了点吃的,就把一家人都招到一块,“我准备出去摆个面摊,卖面条。”

窦占奎一听就拉了脸,“摆啥的摊!妇女出去抛头露面!?”

------题外话------

俺现在心里装着十五个桶~(⊙o⊙)~

第十八章:低头

窦四娘也时常去镇上赶集,镇上摆摊的也不全是男人,也有很多妇人出去营生糊口。现在窦占奎一听梁氏要出去摆面摊卖面条,立马点着就骂抛头露面。窦清幽冷冷看他一眼。

刁氏没有像窦占奎一样立马反对,也皱着眉看梁氏,“你出去摆啥面摊?又挣不几个钱,还要搭进去本钱!”

“那从我娘家拿,挣了钱也给我娘家吧!”梁氏说话也不好听,骂她抛头露面,她要不干,欠的几十两银子谁还!?就指望老不死和窦传家干杂活儿挣那点?

刁氏一听这话就哭起来,“是我没有本事!没有给翠玲找个富贵的人家,要不然也不会要卖地帮我们还钱了啊!”

梁氏张嘴就要呛回去,窦清幽悄悄拉了她一下,扭头看了眼闺女,梁氏抿了嘴,“谁也没说这个提这个,婆婆哭这个是啥意思?”

“是我没本事!是翠玲没本事啊!不能帮着还钱,都快没有一点脸面了啊!”刁氏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窦清幽看着梁氏别呛她,都不吭声,就看着她在这哭。

窦三郎和窦小郎几个也都直着眼睛看着刁氏。

见梁氏娘几个都不说话看着她,刁氏也有些哭不下去,看向窦传家,让他赶紧上台阶。

窦传家想说话,可小儿子在一旁拽着他,不让他吭声。

他不给台阶,自有一旁的窦二娘,可这次窦二娘也在一旁跟着低声哭泣。刁氏只能自己找台阶下来,“家里现在一点钱都没有,哪还有本钱做生意啊!”

窦清幽却没给她揭过去,“奶奶以后还是不要再哭小姑家穷,没有帮着还债的事,我娘没提,我们兄妹不提,偏生奶奶哭一遍又一遍,倒像是我们说了啥一样!”

刁氏骂了句该死的丫头和她娘一样嘴尖利,擦着眼哭声道,“是小姑没有钱,没法帮着我们…”

“你想多了!小姑没帮着还债,是小姑家条件不好,这不是事实吗!?”窦清幽冷眼嘲讽的看着,瞥了眼窦占奎又接着道,“别人都出去摆摊了,我娘又不是夫人太太,出门摆摊抛头露面给夫家掉脸。怎么不能去?”

窦占奎看她敢反驳,瞪着眼,拍着桌子,“妇人出去摆摊露脸,丢人现眼!”

“你和我爹出去干活儿加上家里收成,一年能挣几两银子?”窦清幽问他。

窦占奎阴着脸,“小丫头片子!要不是你起头,会闯这么大的祸!”

窦清幽目光阴戾一闪,冷声道,“那就让窦孝直辍学,回家干活儿还债吧!”说完起身就直接回了屋,不再多管。

留下窦占奎和刁氏,窦二娘几个脸色都难看的不行了。因为窦占奎和刁氏都指望窦大郎念书科考光耀门楣,风光富贵呢。要是不让他念书,窦大郎自己也坚决不会同意。

虽然窦二娘是亲外孙女,但窦二娘也不敢明面上跟窦大郎对着干。以后窦三郎他们肯定是靠不住的,爷奶年纪大了,她不光要靠亲爹娘,还要靠这个念书科考的大哥提升身份。

梁氏冷哼一声,也跟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