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秦春沛回去皇帝面前告状,这在行军期间就没少发生过,当年跟着秦春沛的那些士兵将士们为什么最为服帖,只因为这家伙大方的很,手底下的东西也分的痛快,每年的粮饷绝对准时,要是他给的晚了,呵呵,没话可说第二天就得面临赵文睿的质问。

如今秦春沛与皇帝的关系还是那么好,赵挺也就只能憋着气答应下来了,原本就是应该给的东西,不必要为了这种事情跟这家伙过不去。

等轻轻松松从户部出来的时候,吴侍郎看着秦春沛的眼神已经带着几分佩服了,他曾经也跟着工部尚书去户部要过钱,虽说最后通常都能给,但户部的习惯就是能拖就拖,能少给就绝对不多给,像是这般痛快的绝无仅有。

吴侍郎一度产生了自家尚书大人与那位户部的赵大人可能是故交好友的可怕想法,当然,在之后某一日朝堂之上,看着打成一团的大人们的时候,他才对自家这时候幼稚而天真的想法嗤之以鼻。

秦春沛看了眼懵懵懂懂的吴侍郎,心中有些无奈,总觉得这是一只掉落在狼窝里头的兔子,不过看着胡子老长的吴侍郎,他为此对兔子表示了愧疚。

“你听着,以后要来银子,要不到就坐在他们大堂里头等,他们要是回家,你就跟着回家继续坐着等,吃他们的,喝他们的,直到他们给银子为止。”

吴侍郎喏喏答应下来,但对于这个办法实在是想象不出来自己耍赖皮的样子,眼看着秦春沛走出去好长一段路,他才匆匆忙忙的追了上去。

“大人,这,这户部好几个大人呢,我要跟着哪一位大人回家啊?”得,没救了!

第八十五章到了

随着秦春沛对工部的事务越来越熟悉, 他的工作状态也开始变化, 一开始是吴侍郎做事情他在旁边看文书, 现在变成了小事吴侍郎做主, 大事秦春沛出面。

得益于吴侍郎的性格,秦春沛在工部润物细无声, 悄无声息的就融入了, 当然, 这一点跟工部右侍郎空缺,他手底下那些人一门心思的想要讨好新上司上位也有关系。

秦春沛并不急着挑人担任右侍郎的位置, 毕竟吴侍郎现在一个人就能做的很好, 有这么一个胡萝卜在, 下面的人反倒是能勤勤恳恳老实一些。

相比起其他的五部,工部的人已经算是脑门里头弯弯道道少的了, 但即使如此, 一段时间下来,秦春沛也大致了解这些人的小心思了。

理清了日常事务,秦春沛倒是将眼光放得长远了一些, 既然他担任了工部尚书的位置,在其位谋其职, 总不能就这么庸庸碌碌的下去。

工部看似在六部里头没地位,却是最关于民政的部门了,老百姓的吃喝穿用都离不开工部, 秦春沛的脑袋里头闪过无数心思, 最后将自己的目光落到了吃上。

上辈子的末世生涯已经让他忘记了太多的知识, 再有一个,现在也不是战火纷飞的时候了,他就是捣鼓出□□来也不过是增强了大周的军事力量,对百姓的生活改善用处不大。

秦春沛倒是有心海航,但如今新朝刚立,皇帝也丝毫没有这个概念,并不是提出来最好的时机,劳民伤财不说还不一定能实行下去。

相比起来,先解决老百姓的吃倒是眼前的大事。

大周朝的国库空虚的很,经历过两任皇帝的作威作福,国库里头能存下好东西才怪了,即使皇帝有心轻减赋税,但一点税收都不交的话,户部的赵大人估计要哭晕在金銮殿了。

这般一来,刚经历过战乱和天灾的老百姓们可就受了罪,即使税收不像是之前那么沉重,但日子却照旧难过的很。

秦春沛是从农民一路走过来的,自然知道底层老百姓的辛苦,当下就把这事情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来,他不是农学专业毕业的,但他手底下的人手足够多。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古代匠人的地位了,士农工商,说起来商人的地位似乎更低一些,但挡不住商人有钱啊,匠人就不同了,在前朝的时候匠人一般都是家仆,到了大周朝地位略微上升一下,但在衙门里头绝对也是垫底的份儿。

所以在秦春沛提出来对水稻和麦子进行优选饱满的种子,甚至还要弄什么人工授粉的时候,一群种地的好手虽然面面相觑,但也听着他的话去试验了。

甚至还有几个心思灵活的分外的用心,琢磨着若是做得好的话说不定能得到一些赏赐,不就是种田吗,他们都会啊,难道还怕晒太阳吹风雨不成。

吴侍郎对此是不看好的,觉得自古以来大家伙儿都是那样种田的,从来也没听说过这些奇奇怪怪的做法,再说了,稻子种下去自己不就会结种子吗,还用人授粉,那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瞎折腾吗!他这么想,但他不敢说。

秦春沛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是十分来劲儿,没有试验田,他就去问皇帝要,皇帝避暑的庄子空着也是空着,一时半会儿用不着,给他也是废物利用不是。

要是没有钱,他就去户部门口守着,左右他们的钱使用的也不多,户部不想跟这位煞神作对,索性就给了,相比起狮子大开口的兵部,工部已经可爱的不行。

秦春沛一门心思想要弄出杂交水稻来,最好分分钟亩产千斤,但他心底也知道这事儿急不得,他对水稻的杂交优选过程一知半解,这会儿主要靠他天马行空的想,然后手底下的人乱七八糟的实验,这就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

幸好也没人指望他能弄出多厉害的种子来,反倒是让工部的压力减少了许多。有些跟秦春沛同僚过的将军闲着无聊,还吐槽他去了工部还不如在家待着玩耍!

秦春沛在感慨这些人没有远见的同时也松了口气,若是人人都盯着这一块的话,他的压力必定得倍增,现在连皇帝也不觉得他能弄出来,他反倒是轻松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工部的人反正是忙的热火朝天,秦春沛更是恨不得天天盯着地里头的那些水稻麦子,看的那些匠人越发的用心,更是征召附近种田能力出色的老农来。

这一日工部里头照旧忙碌,但左侍郎吴大人却有些奄哒哒的,旁人一开始不明白,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的劳模秦大人请假了,连休沐都赶去城外看进程的秦大人一连请了五日的“长假”,这不,他的跟班吴大人就有些心情低落了。

他们眼中的劳模秦春沛却已经溜溜达达的准备出城接亲人了,这家伙之前不去休沐是故意的,古代当官的累啊,大周朝的官员一个月才一日的休沐,简直比老黄牛还老黄牛,他积攒了小半年才有五日。

是的,秦春沛把所有的休沐日子攒到一起,就等着亲人进京的时候可以用,他甚至开始盘算着要不要跟皇帝进言,咱不图双休日,但单休还是需要得有的吧!

撇开这话话题不论,秦春沛收到家人进京的消息的时候,秦家人都已经到了城门口了,他匆匆忙忙的骑着马赶去,半路上就遇到了秦家的队伍。

原本秦家人与其余人是一块儿上京的,但秦春沛琢磨着自家爹娘这辈子出远门的机会估计也就这次了,一路上不吃吃玩玩实在是浪费,就让去接人的侍卫带着他们到处走走。

一开始秦家人肯定是不答应的,但他们唯一一次远行还是逃难,哪里有过这种悠闲的时候,慢慢的在侍卫的安排下就忍不住多走了一些地方。

且不说几个小辈有些乐不思蜀,就是老郑氏都觉得自己一路走来涨了不少见识,心里头对大孙子的安排又是满意又是得意,看看别人家的儿子孙子,哪一个有他们家的贴心。

在看见骑着高头大马朝着自己过来的大孙子,老郑氏忍不住撩开帘子喊道:“阿沛,我的乖孙,奶奶可算是见着你了!”

前后算起来,秦春沛也有快两年没见过家人了,这会儿见老郑氏虽然有些风霜,但精神头却十分不错,心底也是高兴的很,伸手握住老人家的手喊道:“奶奶,你们可算到了,一路上可是辛苦了?”

老郑氏一边抓着秦春沛看的没个够,一边笑着说道:“不辛苦不辛苦,奶奶和你爹娘一路走一路玩儿,好吃好喝的,这哪里是赶路啊,有钱人家踏青游玩也就这样了。”

这时候钱氏也忍不住说道:“可不是吗,还真别说,有些地方真的好看的很,东西也好吃,要不是惦记着你,娘怕是都想要留在那边了。”

几个人笑盈盈的说着话,老郑氏和钱氏怎么看儿子都觉得瘦了黑了,倒是秦春沛发现这辆车里头还有人,还是个熟面孔:“这位是…明小姐?”

老郑氏这才想起来车里头还有一位姑娘在呢,顿时反应过来说道:“瞧我,看见孙子就乐晕头了,阿沛,这位是明家大姑娘,一路上多亏了明姑娘照料,我们才没闹了笑话。”

秦春沛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位明姑娘为何会一块儿上京,还坐在自家奶奶和亲娘的马车里头,但看着两人都十分喜欢她的样子,也就说道:“既然如此,不知道明姑娘可否找到了落脚的地方,若是没有的话,可以暂时去秦家修整几日。”

明心还未说话,老郑氏却先帮她答应下来:“这样也好,明姑娘,这一路来你对我们多有照顾,还不得给我们一个报恩的机会,不如就去秦家住几日,也好趁机去归置房产。”

明心一想若是不答应的话,自己也是得找客栈居住再买房子,只得厚着脸皮说道:“秦奶奶,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那我就厚着脸皮借住几日。”

因为有明心在,秦春沛倒是不好在这边久留,索性让人将马车往秦家赶,自己去后头跟秦家的男人们打招呼,略说了几句,国公府就到了。

老郑氏等人一下来就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虽说他们都知道秦春沛如今出息了,但听说和亲眼所见还是差距甚大的,尤其是国公府那高大的门槛儿,小孩老人跨过去都得人搀扶着。

“这,戏文里头王爷侯爷住的地方,也就这样了吧。”说这句话的人是王氏,她看的眼花缭乱的,恨不得将眼珠子贴在那牌匾上。

另一头秦峰家的就立刻笑着说道:“咱们家阿沛可不就是裕国公了吗,国公爷可是比侯爷还要大,上头就只有皇家人了!”

等走到里头,一家人更是惊讶了,这座府邸是皇帝御赐的,实际上他们这群被封赏的人基本都拿到了宅子,毕竟京城这边杀了一批人,空余的宅子不少,这些宅子都是官宅需要品级才能入住,根本无法买卖,于是就成了皇帝用来奖赏最好的东西。

当时皇帝问过秦春沛的意思,秦春沛想了想就要了这一栋,论位置靠近宫廷,处于京城达官贵人的聚居地,虽不算富丽堂皇,但有一个好处就是面积够大,足够人折腾。

如今一看,老郑氏等人果然喜欢的很,一个个看着大院子喜不自禁。

第八十六章农家人的大院子

裕国公府御赐下来之后,秦春沛除了收拾出一个二进的院子暂住之外其余暂时都没动, 一来是他实在是忙的没有时间, 二来是也想等着老郑氏他们来了按照自己的心意收拾。

国公府内原先唯有的几个下人都是随着宅子一块儿御赐下来的, 秦春沛想了想,在秦家人到来之前将跟着自己走南闯北,最后却没混出来的几个人抽了过来。

这些士兵通常没啥大本事,上战场的时候拿不到功劳,最后封赏的时候能有一些银子就不错了。他们之中有些早早的回了原籍与家人团聚, 有些却孤家寡人一个,甚至身体还有些伤残, 可想而知回去之后日子肯定艰难。

秦春沛心中早有打算,只是之前国公府内都没主人在,叫了他们过来怕他们多心, 觉得是看他们可怜的施舍。

现在秦家人都到了, 这些人过来不但能看家护院, 外头的事情都能交给他们来做,秦春沛对这些人的人品是十分放心的。

秦家人走进门, 便看见一群粗壮的男人站在院子里头, 他们一个个气势不凡,浑身都带着煞气,但衣服却穿戴的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若是一般人看见的话, 或许会对这些人产生怀疑, 但秦家人在蒙山那边看习惯了彪悍的汉子, 这会儿反倒是觉得亲切。

秦春沛笑着说道:“奶奶,爹,娘,这位是张叔,以前是我的得力手下,这段时间都是他帮我看着宅子,张叔原本是京城人士,对这边熟悉的很,以后有什么事情也可以交给他来处理,这是李大发,如今跟着我身边做事情…”

他三言两语将这些人介绍了一遍,等秦家人熟悉起来,张叔才说道:“老夫人,老爷夫人,您等的屋子已经收拾好了,请随我来。”

对于这位秦春沛身边的老人,秦家人自然也客气的很,等进了大屋只剩下了自家人,老郑氏忍不住说道:“阿沛啊,咱家有那么多仆人啊,这月钱也得不少吧?”

她可是打听过了,大户人家的佣人都是有月钱的。

秦春沛无奈解释道:“奶,这才哪儿到哪儿,咱们这么大的宅子,光是伺候院子就得不少人,只是前些时间我忙得很,一时半会儿都忘记了买人。”

“现在你们来了,到时候我让张叔去换了牙婆过来,总得买些人回来伺候你们,收拾院子的。”秦春沛笑着说道。

老郑氏连忙摇头说道:“我哪儿用得着人伺候,找些人照顾院子就成啦。”

这事儿不急于一时,秦春沛知道等他们住几日就会知道,这么大的宅门里头没有人是不行的,他一开始倒是也想过雇人而不是买人,但雇人不说知根知底,大宅门里头事情太多,后续控制也麻烦,反倒是封建残余的买人对于贵族阶级十分友好。

“奶奶,先不说这个,你们看看这几个院子可还行?我没让人仔细收拾,想着等你们来了再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收拾。”秦春沛拉着老郑氏看了看院子问道。

这是国公府最核心的院子,原本应该是给地位最高的国公爷的,但秦春沛觉得自己在前院的院子就不错,一来出门方便二来距离演武场也近,这边就让出来给老人家住。

老郑氏看着那青砖铺成的路就满意的不得已,笑着说道:“这就很好了,还要收拾什么,都够咱们这些人都住下了。”

秦春沛愣了一下,才解释了一句:“奶奶,这是给您住的院子,爹娘的院子在隔壁,您现在要是不累的话,咱们倒是可以一路走一路过去看看。”

说完这话,他看了一眼一直乖巧的站在老郑氏身边的明心,笑着说了一句:“明姑娘一家的院子也安排好了,就在奶奶院子的右边,院子不大,但风景是极好的。”

老郑氏一听,惊讶的问道:“啊,咱家一家人还不住在一块儿吗?”

这时候明心十分乖巧的在旁边解释了一句:“老太太,京城这边都是如此,宅子大了,各房各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子,住着也舒心一些。”

秦春沛多看了她一眼,心中明白老郑氏的担心,笑着解释道:“奶奶放心,我挑的院子距离很近,走过去也就是十多步的路,喊一声都能听见。”

停顿了一下,秦春沛还是说了一句:“若是大家伙儿想要住在一起也是可以的,只是以后有了伺候的人,住着就会挤一些。”

老郑氏却反应过来了,她看了一眼媳妇钱氏,心底也知道若是分开住媳妇心里头也能松快一些,便说道:“你安排的很好,奶奶也不累,不如大家伙儿趁着兴头上去看看。”

自然没有人不答应的,大家伙儿兴致勃勃的往外走,就是明智也是如此,连他那位姨娘也兴奋的很,左看右看一脸新奇的模样。

秦春沛自然不会带着他们走遍整座裕国公府,这边的占地面积可不小,真要从头至尾看一遍的话别说是老郑氏了,秦大山这些壮年男性都吃不消。

这座宅子虽然粗狂,但好歹是官宅,也分前院和后院区别,秦春沛自己住的雅竹院就在前院,那边还有一些客房和演武场。

后院的面积是前院的三倍有余,除了院子之外还有一个大花园,甚至还有假山水池和一个善堂,秦春沛拿到手之后觉得善堂没必要,他们家也没有喜欢礼佛的人,索性就弄成了亭子。整体并未大动,但有主人之后的裕国公府变得朝气许多。

之前秦春沛自己也没有好好逛过院子,他对前院比较熟悉,主要是演武场那一块,后院大花园那边还时不时去走走,这些院子就少有来过。

这一看才知道古代人会享受,比如老郑氏的仁寿阁宽敞大气,大厅尤其大,即使是大户人家四世同堂的估计都能坐下,屋子里头直接开个五六桌席面都没问题。

他安排给秦大山夫妇两的院子叫梧桐苑,但里头并没有梧桐反倒是有一棵大大的银杏树,这时候正好是秋天,那棵估摸能有百年树龄的银杏树黄色的树叶洒落下来,美不胜收。

当然,秦大山夫妇俩没有这个审美眼光,两人看了一眼倒是也乐呵,纷纷说道:“这棵树老大了,明年一定能打下好多银杏果来吧。”

安排给秦小山夫妇的院子叫牡丹园,这个倒是院如其名,里头有各种各样的牡丹花,只可惜现在大部分都谢了,若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怕也是美不胜收。

牡丹园比梧桐苑还大一些,就算是住下秦小山一家五口也还有多余的,一家人倒是并没有什么不满的,反倒是两个孩子听说这是给他们的院子乐滋滋的冲了进去。

秦来娣因为年纪大了,秦春沛给他安排了这栋宅子里头唯一一栋秀楼,这栋秀楼是难得的三层楼建筑,面积虽然不大,但胜在一个精巧。

秦来娣看着这毓秀楼也欢喜的很,一想到自己能住在里头高兴的不行。

相比起其他人的屋子来,秦峰一家的惠安阁是除了仁寿阁之外最大的院子,一来是考虑到他们家人口多,二来也是这地方靠近前院。

秦峰一家倒是没想到秦春沛还记得给他们分了院子,顿时也高兴的很。

至于明心等人住的院子,却是最靠近老郑氏仁寿阁的地方,那个院子叫香雪邬,不大不小,是之前秦春沛怕来人太多住不下特意让人多收拾出来的院子。

如今香雪邬也没有什么风景,但它的位置靠近花园,据说一下雪也是美不胜收。

一家人院子看的欢欢喜喜,秦春沛还说道:“原本还给大姐他们安排了地方,是靠近前院那边的院子,是个二进的地方够大,足够羌家一块儿住下了。”

钱氏一听也高兴,但还是笑着说道:“你姐姐都是嫁出门的人了,哪儿能回家常驻,羌村长那边有讲究呢,他们比我们先到,说要在这边置办一些产业。”

秦春沛也早知道这件事,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羌家人,只能等他们安顿好了找上门来再说,这些日子太忙,以至于他都没去找过羌仲明打听消息。

只是走了这几个院子,几个人便有些累了,秦春沛就说道:“不如大家伙儿今天先歇一歇,咱们明天再叙旧,若是屋子里头有什么不方便的,尽管去找张叔就是。”

等人散了,老郑氏却把秦春沛拉住了,低声跟他说:“阿沛,我知道你如今是发达了,但不说你二叔一家,就是秦峰家也离得远了,你总不能让他们一直住在这里吧。”

秦春沛一听就笑了,感情他家奶奶是担心自己烂好人,把一家子的生计都揽在手里头呢,他解释道:“奶奶,我是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吗,这些地方暂时安排给大家住,不过二叔一家和秦叔一家我都有计较。”

老太太一听这话才略微放心了一些,还是嘱咐了一句:“你二叔那边也早就分家了,他脑子清楚,你二婶却是个小心眼的,到时候可别被她糊弄了去。”

秦春沛对老太太几十年如一日的偏心十分享受,笑着说道:“知道了奶奶,放心吧,谁都不能占了你孙儿的便宜,您啊,就等着享清福吧。”

第八十七章各有心思

照顾到大家活儿舟车劳顿, 这一天晚上的晚饭都是送到了各个院子里头, 秦春沛不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套,虽说比起乡下的时候精致了一些, 倒是并不会让人不适应。

等吃完饭,秦春沛与老郑氏一块儿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说好了明日再带着家里人出去玩一玩,想了想, 他又去秦大山夫妻俩院子坐了一会儿才回到前院。

这一夜, 原本平静的裕国公府注定是要起波澜了,虽然秦家一行人赶路也累, 但躺在陌生的高床上,一个个反倒是失眠了。

老郑氏是唯一一个睡得好的, 有大孙子的话在, 她就真的不担心思了, 吃嘛嘛香一闭眼就睡着了,为了照顾老人家而留下来的那个女仆都没派上用场。

隔壁的秦大山夫妻俩却有些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主要是钱氏睡不□□稳, 满脑子都是儿子女儿的事情,一会儿拉着丈夫问:“咱家阿沛这般有出息,你说媳妇得找什么样的才好?”

一会儿又问:“咱家来娣长得一般般,只能说是清秀, 但她哥哥出息了, 婚事还得好好挑一挑, 哎, 一路上也没看到合适的,京城这边我也是两眼一抹黑。”

秦大山被她闹腾的没办法,直接说道:“你瞎操心什么,阿沛的性子你还不知道,他自己有主意着呢,再说了,皇帝老子说不定还能给赐一个媳妇下来。”

钱氏一听更加激动了,比当初听见秦春沛封了国公爷还要激动,抓着丈夫的手臂问道:“真的,官家还能给分媳妇的,你说咱儿子不会娶一个公主回来吧?”

秦大山忍不住吐槽道:“你想啥好事呢,皇帝老子的公主听说还不到十岁,行了行了,你儿子改天就会给你娶一个仙女回来,成了吧?!”

钱氏没好气的推了一把秦大山,好一会儿,她忽然说了一句:“哎,要是阿沛他姥姥姥爷还活着,看见他这般出息了该有多高兴啊。”

一说到这话,秦大山也沉默了下来,他们在蒙山一带安顿下来之后,也不是没有打听过青山那边的情况,但一来是距离太远,二来当年青山一带贼匪作乱,实实在在的毁了许多村子,竟是这么多年都没有老家人的消息。

秦大山有些心疼的搂住妻子,他们秦家失去联络的不过是一些村人,他尚且有时候想念,更别提妻子失去的是一群亲人了,想到对自己一贯不错的岳父岳母和几个大舅子小舅子,秦大山安慰道:“现在大周也安定了,到时候咱让阿沛派人去找,只要活着总能找到的。”

钱氏微微叹了口气,终于不再说话了,她心底其实是知道的,以当年动乱时期父母的年纪,怕是早就已经不在了,只希望几个兄弟能活下来,还有那些侄子。

梧桐苑慢慢安静下来,外头只剩下银杏飘落的窸窸窣窣声音,夜色之中夫妻俩相互依偎着,显然这些年下来,他们的感情越发好了。

相比起来,秦小山夫妻俩却没有这么和谐了,虽说因为三丫的死夫妻俩重归于好,但疤痕在了,就算是过了再久偶尔想起来还是会疼。

看在儿子女儿的份上,再加上王家已经消失许久了,秦小山不再提起当年的事情,但王氏显然觉得自己给秦家生了三个儿子就是大功臣了,偶尔便有些咄咄逼人。

就如现在,原本对牡丹园还算满意的王氏看完了一圈院子,反倒是有些心生不满起来,私底下对秦小山说:“当家的,你说阿沛这是什么意思啊,这么多人,就咱们的院子里头风景萧瑟,说是牡丹园,但一朵花都没有。”

秦小山跟秦大山的关系极好,对这个十分出息的侄子也是喜欢的,当下冷哼一声说道:“两进的院子白给你住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现在都要入冬了,你看大哥来娣他们的院子,就是咱娘的院子也没啥风景啊。等过几天咱们搬出去,你想住这么好的地方还没有呢!”

王氏却忽略了其他的话,一把抓住秦小山追问道:“什么叫过几天咱搬出去,咱要搬到哪里去,当家的,这阿沛都是国公爷了,咱们可是他的亲叔叔亲婶婶,住在这里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还是他跟你说什么了?”

秦小山有些不耐烦起来,瞪了一眼王氏,没好气的骂道:“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阿沛是出息了,但咱们两家早就分家了,十天半月还好,天天住在这边白吃白喝还挑刺的话,别说阿沛了,我娘先不能饶了你。”

想到老郑氏,王氏脸上露出几分尴尬的神色来,要说大嫂钱氏的话,王氏其实是一点儿也不怕的,但婆婆老郑氏她还似乎有些畏惧。

但想到自己要搬出这么大这么好的地方,王氏这会儿也不嫌弃地方不够好了,忙不迭的说道:“那是以前,我们也是娘的儿子媳妇,娘还能真的那么绝情?”

秦小山心底十分不耐烦,但看着王氏跃跃欲试的样子,还是忍着性子解释道:“娘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全家上下她最疼阿沛,别说是你我了,就是大哥大嫂做了什么碍眼的事情,她都能给撅回去,别到时候吃力不讨好。”

再有一个,秦小山给她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跟你这辈子就这样了,没啥出息,一辈子都能看到头了,但咱们还有春云、春雨和春海呢,尤其是春云,以前就是阿沛的小跟班,阿沛去镇上之前他们俩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要不是你拦着他不许从军,这会儿说不定也能混一个爵位当当了,多好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提起这事儿王氏确实是有些心虚,那时候战场打的正热闹,当家的起了心思想让自家大儿子去从军,正好秦春云的年纪和体魄都合适,但她哪里舍得,当年小女儿没了,她是真的把儿子当成了命根子,死活拉着不让去。

再加上秦春云的性子老实,向来都听爹娘的话,挺大的一个小伙子性格确实蒙山村那边少有的温吞,所以最后这事儿也没成,秦小山都没去秦春沛面前提起过。

王氏讷讷的说不出话来,但转念一想,又问道:“那咱们搬出去,阿沛就能给咱儿子求一个爵位来不成?”

秦小山都想唾她一脸了,看了看自家媳妇说道:“你脸倒是挺大的,我大哥都没办法封爵,春云又是阿沛的什么人,还直接求一个爵位。”

王氏也知道自己想错了,支支吾吾的说道:“那你刚才说那么多是什么意思,总不能是糊弄我来的吧?”

秦小山叹了口气,闷闷说道:“我的意思是,咱们搬出去做的痛快点,那点亲戚情谊就还在,有娘在,大哥大嫂也都是厚道人,阿沛跟春云的关系也不错,就算春云读书不成器,他总也不会坐视不理,怎么样都比留在这里碍着人家的眼强。”

还有一点秦小山没说,王氏看不清,他却是知道这个大侄子的为人的,当年逃难路上都还没到十岁呢,秦春沛就敢动手杀人,可见这孩子的心性有多厉害。

他们仗着亲戚身份固然可以占便宜,但要是把这点情分耗完了,等娘一死,大哥大嫂还能顾念他们不成,总不至于为了他们跟儿子对着干的。

羌家人为什么随着他们走了一路,最后到了京城却率先走了,还不是想把关系用到刀刃上,不然的话他们家媳妇是阿沛的长姐,儿子是阿沛的下属,住进来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秦小山从小精明,为人处世看的透彻,他这一点大概是像了老郑氏的,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却知道怎么做才不至于讨人厌。

见王氏还有些心动的样子,秦小山下了最后通牒:“反正我跟儿子们是要一块儿走的,你要留下就一个人留下来。”

王氏一听,见他是真的打定了主意要走,连忙说道:“这,这我肯定得跟着你们走啊。”

秦小山这才放了心,又说了一句:“行啦,你看好了,等过几天秦峰大哥他们就会告辞,秦峰大哥也看的明白,知道在这儿住一段时间可以,但住久了就讨人嫌。”

王氏对此不太相信,她觉得在这边住着挺好的,白吃白喝的难道还有人嫌弃时间长不成!

但王氏注定要失望了,事实上一开始秦峰一家是不打算住进裕国公府的,他们的关系毕竟是远了,虽说这几年来守望相助吧,但自家其实没帮上什么忙。

不过秦春沛和秦大山热情招待,他们也不好直接说走,就跟秦小山似的,秦峰看的更清楚一些,他琢磨着自家这些年攒下来的银子,在城郊还是能买下一些田地的,以后有裕国公府在,他们在京城安顿下来肯定容易。

相比起大人们,孩子们倒是光顾着兴奋了,大一些的类似秦来娣,秦春云还琢磨了一下心思,再小一辈的白天在院子里头瞎玩,嘻嘻哈哈的一顿闹腾,晚上不用人催自己就睡着了。

香雪邬里头,明心看着已经熟睡的弟弟,看了一眼外头的夜色,更加坚定了在京城定居的心,这里与明城截然不同,却更加适合他们明家。

第八十八章真大方

第二天一大早, 秦春沛照旧早早的起来先去了演武场,先是暖身,然后一番大开大合的锻炼之后浑身是汗,也幸亏他现在地位高了,随时随地都能用热水,不然一大清早浑身是汗也不太好受, 秦春沛偶尔觉得,古代人不喜欢锻炼崇尚文静之美, 是不是因为洗澡太麻烦。

等他洗完澡收拾干净, 时辰也不算晚,原本秦春沛应该就在前院看会儿书,吃完早点就该出门办公了,不过如今他请了长假, 早餐自然得陪着家人吃的。

走到仁寿阁外头, 秦春沛原本还想着老郑氏会不会累了还在睡,谁知道人还未靠近,就听见里头热热闹闹的声音, 走进去一看, 呵, 这些人居然起的比他还早。

老郑氏原本正被哄得高兴呢,看见秦春沛更是乐呵,招手说道:“阿沛来啦, 快过来坐。”

秦春沛笑着走了过去一一叫人, 这才顺势坐在了老郑氏的身边, 一坐下来他才发现明心居然坐在老郑氏的另一侧,这样一来倒像是他们两人一左一右的簇拥着老人家了。

心中的微妙一闪而过,秦春沛笑着问道:“大家伙儿怎么都这么早过来了?”

王氏抢在所有人之前回答道:“这不是想着娘一个人吃早点也孤单,想着早点过来一块儿吃热闹,谁知道大家伙儿都想到一块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