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珞这才慢慢走出来,“爹这是不说我了?”

说你有用嘛,谢显看着总是穿着云祁衣服的小姑娘,心里叹息,不过师妹这才华要是被拘着了反倒可惜,师傅怕是心里也是进退两难。

云珞回去自然是一顿好脸色看,盛氏已经三十六了,脸上还是没有什么皱纹,到了山里面,环境好,最近这几年,丈夫得力,儿子个个孝顺听话,要说最烦心的就是小女儿了。小女儿从小就聪明,跟着丈夫的学生一起学,这长大了还总是走在书院里,要知道书院里都是男孩子,平日里也就和任家的姑娘交往比较好,可真是愁死她了。

“你说,你都这么大了,还和师兄们一起像话嘛!”

云珞讨好地递上一杯水,“娘,我这不是一直穿小哥的衣服的嘛!”

“我还想说呢,我把你小哥以前的衣服都扔了,你怎么还会有,云祁?”盛氏不悦地瞪着小儿子,几个儿子都不由自主地摸了摸鼻子,一看就知道在里面出了什么力。

云祁给了她一个自身难保的眼神。

“娘~~”云珞晃着她的胳膊撒娇道。

盛氏还是板着脸。

云仲全回到家里就看到几个孩子都在客厅里,妻子还板着脸,心里估摸着也知道了。

“已经很晚了,怎么还不去睡?”

云泽极有眼色地站起来,“对啊,娘,咱们明天再说吧。”

然后四个孩子一齐走了。

盛氏无奈地看了他一眼,“你就会唱白脸。”

“孩子都大了,唉,我们这姑娘啊,自己有主意着呢。”云仲全想起小时候还这么小小的一团已经长大了,出落至此,心里也不免有些惆怅,哪里舍得给臭小子啊。

“她都十二岁了,过了年十三了,也可以看人家了,这样子哪个人家敢要啊!”

云仲全安慰道:“随缘吧,咱们沅沅这么出落,哪里愁这个啊。大不了在我学生里挑一个。”

盛氏瞪了他一眼,“我就是担心总是和你的弟子混在一起,要是日久生情了怎么办。”

“大哥,你看,有这样一份信。”云珞看了之后面色为难,心里有些凝重。“这个人是来给我们报告走失儿童的信息,在信上说是一对年纪有点大的夫妻从人贩子那里买的一个男孩,当自己亲儿子养,夫妻两很不容易。他和那夫妻是一个村的,他和那对夫妻说了孩子的事情后,夫妻两还是决定把孩子还回来。”

这事情可真难办。对于孩子的亲生父母来说,丢了孩子,如果割肉。但对于这样的养父母来说,他们花了钱把孩子买回来也当成亲儿子一样疼,也舍不得这个孩子。

“先把这件事情告诉王大人和孩子丢了的人家。”

王大人听说之后,喜出望外,不过几天已经有了消息,这报纸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然后立即派人去请孩子的亲生父母。

云毅和王大人还有孩子的亲生父母说了事情的原委之后,给他们也看了信。

孩子的父亲是个做小生意的,家里有些小资,立即说:“真是太谢谢他们了,家里的老母因为孙子丢了已经病了。为了报答感谢我们愿意奉上一点薄礼。”

王大人也立即说:“咱们府衙也出点钱,权当感谢。阿毅啊,你们报纸好啊,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找到了一个,下一期你在报纸上说一下,若是找到孩子的下落,有赏金。”

云毅自然答应,“百姓会很感激王大人的。还有一事,这对夫妻因为大儿子早去,后继无人才想着买一个孩子,若是最好的感激,云毅觉得还是送他们一个孩子。”

那孩子的父亲立即说:“有有有,回禀大人,刚好我有一个堂妹夫去世了,堂妹生了个儿子,堂妹想改嫁,想给孩子找个好人家。”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本官先给庆州的府州通通气,到时候你们随本官去庆州,本官亲自去接孩子。”王大人第一次尝到报纸宣传的效果,这一期加了个王大人的访谈,立即王大人在民间的支持率上升了。

谢显也和王大人谈过政治宣传这一说,王大人也深深感受到了之后,很快就得心应手了。

孩子的父亲喜出望外,有府衙的帮助自然是最好的!“多谢大人,大人真是我们家的再生父母啊!日后必定不胜感激。”

“诶,哪里,本官是晋州的父母官,为了找回其他流落在外的孩子,本官一定要带个好头。”

很快庆州的府州也回消息了,愿意配合晋州。

王大人就和孩子的父母,还有谢显一起去了,谢显就是去做一点记录工作。

庆州偏西,位置不好,肯定是没有晋州繁华的。到达庆州用了五天,在庆州知府的款待下待了一天,然后就去孩子所在的县。

一共八天终于到了。

村子里的人看到知县带着一群人来,都敢来围观。

王大人看了看张家的院子,虽然有点旧,但干净整洁,应该是户好人家。

院子里的妇人正在给孩子喂饭,“唉,小磊啊,你亲爹亲娘很快就来领你了,你家在晋州,肯定过的比这儿好。”

孩子的父亲看到失踪了几个月的儿子,热泪盈眶,立即走进去,“壮壮!”

妇人抬头看见这么多人,立即就知道了这位是孩子的父亲,局促地站起来,“你,你是孩子的父亲吧,这,老头子,快出来,小磊的爹来了!”

一个头发已经半白的男人走出来,知县上前:“你是张大牛吧,这是孩子的父亲,那是晋州的府州大人。”

两个人都吓坏了,这么大的官!就要跪下。

王大人忙扶起他们,“别别别,不用多礼。唉,说起来也真是谢谢你们,愿意将孩子还回来,一点点薄礼,还望不要嫌弃。”

侍从把礼物放在边上。

张大牛涨红了脸,忙摆手,“不不不,不用的,大人,这孩子本来就是有父有母的,我们喜欢这孩子但也舍不得人家一家人分离。”

孩子的父亲也有些感动,用衣襟擦了擦眼角,“真的是要谢谢你们,这是我家里人准备的一点感谢礼,还请老大哥务必收下啊。真是多亏了你们,孩子的奶奶自从孩子丢了,就病倒了,听到孩子有消息才有个精神。”

张大牛真是不知所措了。

张嫂子抱着还三岁的孩子,孩子看到这么多外人,哭了起来。

孩子的父亲想要抱孩子,孩子早就不记得了,不要。

张嫂子有些尴尬,说:“小磊,这是你爹啊,来,快去。”然后就把孩子往孩子的父亲那边一塞。

孩子还是哭泣。

孩子的父亲从袖子里摸出一把长命锁,是孩子以前带过的,“壮壮,你看,这是什么?这是你小时候带的长命锁。”

孩子含着眼泪看着长命锁,似乎有些印象,玩把了起来。

张嫂子又是松了口气又是失落。

知县说:“也算是皆大欢喜了,王大人,下官在本县的XX楼已经设一好宴,还望大人赏脸。”

王大人摆摆手,“不了,多谢胡大人好意,只是晋州那边还在等着。更何况,现在还不是皆大欢喜的时候。”

孩子的父亲知道王大人的意思,“张大哥张大嫂,我也看得出来,你们对壮壮很好,也很疼爱。只是壮壮是我们家的独苗。”

张大牛:“我懂我懂。”

“唉,若是大哥不嫌弃,弟弟还真愿意赔大哥一个孩子。就是我一个堂妹的丈夫去世了,堂妹生了个遗腹子,堂妹想要改嫁,想给这个孩子找户好人家,就不知道大哥大嫂有没有这个意思。大哥大嫂放心,堂妹以后改嫁到别的州去,必定不打扰你们的。”

张大牛和张嫂子喜出望外,“谢谢,真是谢谢壮壮爹了。”这对夫妻买孩子而不是从别人家抱一个就是担心以后孩子的父母想要回去,晋州离庆州远,来一趟不容易,孩子的母亲还要改嫁,这样自是无后顾之忧了。

孩子的父亲:“哪里的话,两家人有缘,若是大哥大嫂不介意,不如两家结个干亲。”

谁都喜欢皆大欢喜,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谢显把这篇故事写成了剧本的形式。

已经找到了第一个孩子,晋州都在口口相传这件事情,原先没有登报的人家现在也赶来要求登报了。

衡山报社也抓紧这个机会,赶快写了几篇关于走丢儿童的报导,扩大了寻亲的版面。

在衡山月报出来之前,横岳月报倒是出来了。

衡山书院第一时间就拿到了报纸。

编辑部的人看到之后只能笑,这张报纸的质量差也就算了,还有印歪了的,字迹有的都糊了。

“噗,你看这篇文章。”

“这样的文章也还意思放上去,是凑吗?这空的也太多了吧。”一张报纸,四分之一都有空白。

看看就无趣得很。

王立文指着报纸的某个字笑:“还有错字,这句话他们是不是写错了啊,这句话好像不是XX写的。”

“我看看,我看看,哈哈哈!”

“他们书院就这点水平啊!”

“我们要不要给他们纠正一下。”

编辑部的人似乎闲的无聊,居然写了一遍文章,拐着弯说横岳月报的错误。

对于这一期的衡山月报大家还是很有自信的,因为报纸本来就是面向大众的,前面几期文学气息偏重,一些文学造诣不高的人怕是不喜欢。

因为云仲全也更希望贴近百姓,这一期还有通俗小说。书院里也是人才辈出,各种有特长的学生,小说就是书院里的一个人写的,云珞提出了连载的方式。

大家也觉得把报纸分为文学和通俗两个板块,内容越来越充实。

首先第一面是关于时事的,报道一下最近的事情,这一期的重点就是拐走儿童的事情。

“哎呦,被拐的孩子真是太可怜了。”任夫人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盛氏眼眶也有湿润,“就是啊,这做娘的就好比心被挖了。”

任蓁蓁和云珞是手帕交,任蓁蓁看了拐走儿童的报道,哭了好一会儿,问云珞:“都是真的吗?那些孩子这么可怜?女孩子就要被买到青楼?”

“差不多吧,长大好看的就被青楼买走,不好看的可能被牙子买了,然后卖给人家做婢女。好一点的就是给人家做儿子做女儿,或者童养媳。”

任蓁蓁从小就被家里保护得很好,脸都白了,“啊,好可怜啊!沅沅,你们好厉害啊,你们还能救他们。”

“我们只是宣传一下,毕竟报纸能传播的远一点。蓁蓁,你最近都在干什么?”云珞连忙转移话题。

任蓁蓁心思也很单纯,立即就接上去,“就是在绣花啊,我娘不让我出去。”

任夫人特别不放心任蓁蓁,因为她心思实在太单纯了。“这样啊,我绣的不好,我娘总骂我。”

任蓁蓁水灵灵的大眼睛弯了起来,“下次我绣一块手帕给你。”

“好!”

作者有话要说:祝我的父上大人父亲节快乐~~

第89章 089

五辆马车一起行驶在管道上,马车上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还有一天就可以到京城了。”云仲全看了看外面荒芜的郊野。

“前面可是衡山书院云院长?”

前面的阿高听到声音,拉了僵绳,马车慢慢满了下来,后面的几辆车也跟着满了。

老张问道:“来着何人?”

“在下晋王府侍卫!王爷在后面。”

云仲全和云毅下马车,后面一片尘土,马蹄声由近及远。

赵臻身穿便服,有些风尘仆仆,“云院长,这是上京赶考?”

“带弟子先去京城看看,王爷这是执行公务?”

赵臻看见马车的帘子被撩起来一个角,后又被扯下,传来轻轻的责骂声,有了些笑意,“正是,想来也不急,这边比较乱,便和你们一同进京吧。”

云仲全也受了他的好意,“麻烦王爷了。”

有了晋王府的保驾护航,大家也安全多了,速度放慢了一点,感到京城下面一个小镇上,大家就停下投宿了。

衡山书院这次京城赶考的人有三十个人,现在来的有二十几个,云仲全的几个大弟子都来了。

赵臻和云仲全谈了几句,目光又投向云毅和谢显,“你们这几期的报纸越来越老练了,倒是把王大人父母官的名声给提了起来。”

因为报纸也在京城发行,京城的上面也略有耳闻,圣上都对王大人的功绩称赞。

谢显知道他并没有不快,笑着说:“姑父现在是得心应手了,表哥,这就是所谓的宣传的效果,其实老百姓都是喜欢听风就是雨的,这样的事情一经渲染,大家也都信了,更何况的确是有这样的事情,成为一桩美谈岂不更好。”

赵臻点点头,似乎后世一有国家大事,报纸之类的都会报道一遍,只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京城也已经有人也开始要出报纸了,怕是对你们有些影响。”

“跟风是难免的,横岳也已经出现,但是毕竟我们最早,只要我们出的比他们都好,相信是没什么的。”云毅还是很有自信的。

赵臻看着这几个人默契的样子,心里也有些遗憾,衡山的时代,真是他们的好时机。但是,他会把这个时代变成全天下的时代!

“王爷,亦恺哥呢?”

今年过年盛亦恺也回来了,但就几天,很快就走了。

“他已被授予散骑常侍,近来任务较多。”

盛亦闵原本见不得兄长而阴沉的脸瞬间洋溢起来,眼中的崇拜无法忽视,嘟囔着:“哥哥也不告诉我们。”

盛亦闵也已经十六了,按着他自己的想法,也想和哥哥一样去西北锻炼。

赵臻朝他招招手,“亦闵今年也十六了吧,听你哥哥说,想去西北?”

盛亦闵兴奋地点点头,“对,我想成为我哥哥那有的男子汉!”

“现在西北不太平,现在怕不是时候,不若现在晋王府的侍卫队练一练。”

盛亦闵喜出望外。

云仲全蹙了蹙眉,这事情还没和盛齐铭商量,“这恐怕会麻烦王爷,还是......”

赵臻:“是我考虑不周了,盛大人还不知此事。”

盛亦闵失望地低头。

又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在傍晚之前,总算是入京了。

“云院长,本王还没有好好地款待过你们,还请各位一起去晋王府吃顿便饭如何?”赵臻邀请道。

“报!”侍卫骑快马赶来。

赵臻不悦地蹙眉。

侍卫在他耳边低语几句,赵臻脸色已经阴沉了。

云仲全想来他估计有事情,说:“今天想必大家也累了,多谢王爷的好意了,改日必定登门拜访。”

赵臻承了他的好意,面向谢显,“阿显,就麻烦你了。”

“是。”

本来谢家就安排好了,也就按照原来的计划去了谢家。

谢夫人早就往门口望了许久,小厮也派出去好几个了。

谢老太太也不免有些焦急,“怎么还不来啊!”

“来了来了!少爷和衡山书院的学生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