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离家门口近了,他还是觉得没脸见父母,就在咸阳停了下来四处打零工。

去年,他在街头救下了被地痞戏弄的赵氏,她丈夫亡故,家中又无公婆依靠,娘家爹也死了,继母不许她登娘家的门,一个人带着女儿艰苦度日,好在丈夫还留下两间旧房,才没有流落街头。

徐宝根救下她后,觉得她无依无靠的十分可怜,就经常上门帮她做些重活,因为思念自己的儿子,就把赵氏的女儿视为己出,两人渐渐生了感情,外面也传出了闲话,徐宝根干脆托人说和成了亲。

他想着自己终究要回京,就拿出全部积蓄,又说服赵氏卖掉了那几间房,凑钱在人来人往的渡口开了间小吃店,晚上一家三口就住在后面的厢房里。

小吃店也只能让他们一家温饱,还是攒不下几个钱,徐宝根发财无望依旧无脸回京。

好在这时赵氏有了身孕,他觉得不如等赵氏生子后再回家,虽然没有什么钱,也算是对父母有了交待,就这样一直拖到现在。

老两口哭过骂过后,就只剩下无限的欢喜了,儿子平安无恙的回来不说,再看到大着肚子的儿媳,还有平白得来的小孙女,简直是喜极而泣,直念菩萨保佑。

赵氏看着是个很懂事的女子,赶紧上了热茶招呼着,为了安慰两位老人,说徐宝根曾对她讲过,他刚到咸阳后,既不放心爹娘,又没脸回去,曾经掐着时辰去了徐大伯每天卖包子的地方,躲起来看到他一切安好方才放下心来。

又趁着徐大伯不在家,来到自家门外敲了几下,听到里面传出娘亲的声音,他确认娘亲安好后担心被人发现,赶紧偷偷跑了。

徐大娘想起确实有那么一回事,她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听到有人敲门,就问是谁,却没人应声,她擦干手开了门,却发现门口空无一人,还以为街坊邻居家的孩子调皮,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却没想到原来就是她朝思暮想的儿子。

徐大伯越听越难受,再大的气也没了,在明净的主持下,两人端坐在上面,接受了儿子一家的大礼参拜,又给第一次见面的儿媳妇和孙女给了价值不菲的见面礼,直让他们一家惊喜交加,徐宝根这才知道原来爹娘遇到了贵人。

见面礼是长生备下让明净带去的,她猜明净说的那个女人和孩子应该就是徐宝根的妻女,就替徐大娘提前准备好了。

一家人互诉了离情,徐宝根这才知道眼前这位俊美华贵的男子居然前段时间到处传扬的德孝公主的驸马,这几年爹娘居然和德孝公主结下了不解之缘。

听到这几年爹娘之所以平安无恙多亏德孝公主和驸马悉心照料劝慰,当即又和妻女一起大礼参拜了,发誓要好好为公主和驸马效力,一辈子忠于他们,还发誓以后一定好好守着父母和妻儿过日子,一家人再不离开。

赵氏又在外面叫了几个菜,再加自家店里的小吃,整整了一桌请大家吃了午饭,徐宝根说要等把店铺和家当全折卖了才能回家,就让妻子和女儿跟着父母带着一部分行礼先回京,他处理完琐事就回来。

就这样徐大伯老两口高高兴兴带着儿媳和孙女回了家,明净邀请他们去谢府,徐大伯说等儿媳妇生了再说,让街坊邻居一起跟着高兴高兴,家里现在还能住的下,等儿子回来后,就全家人过来见长生。

长生由衷地为徐大伯和徐大娘感到高兴,两位老人数次在她遇到困难甚至走投无路的时候全心全意地帮助她,和她们结下了不解不缘,他和明净照顾的再周到,再殷勤体贴,再送更多的财物,也抵不住两位老人思念儿子的心。

她打算明天派人上门探望贺喜,再带去两位接生嬷嬷,让她们看看赵氏的胎是否稳当,再确认一下临产期,到时过去帮忙接生,还给徐家每个人都送上了厚礼,连刚认下的小孙女都没落下。

至于如何安置徐宝根,长生打算等到徐家的宝贝孙子出生后再说,他的品性和能力还需要再观察,到时再给找个适合他的差事。(未完待续。)

第478章、逆流而上

明净去刑部库房把东西全部清点认领出来后,给明澈去信说明了此事。

告诉他皇后娘娘当初如何相护,还有那位与他有旧的将领,抄家时处处留情,不但没有打骂折辱谢家的人,郡伯府也没有遭受多大损坏,让明澈记着他们的恩情。

他把原来谢府别院的东西,除了少量金银器物其余的全部送回去,令管家照原样整理归置,他闲下来去查看。

然后他准备带着从郡伯府抄回来的东西返回武功郡,因为要停留好几天,有些舍不得有孕的长生。

就细细叮咛着:“等事情了结了我就回京,你安心在家养胎,小心不要累着,有兴趣了就和太姨娘一起给孩子做小衣服。记着要好好吃东西,我不嫌弃你胖。”

却见长生似乎并没有专心听他讲话,不满地搂住她:“为夫要走啦,在给你道别,人想什么呢?”

长生回过头,认真地看着他:“想跟你一起回去!”

明净吓了一跳,立即摇头:“不行,天寒地冻的,你受不了长途颠簸,还是乖乖在家等我,事情我自会料理停当,保证不让娘子费半点心,我保证快去快回。”

长生摇摇头:“我不是说笑的,我是真的想回去。也不过一天的路程就到了,这一路都是平坦的官道,车里铺厚些,我一向身体强健,哪里就会颠了我?再说我年龄已长,太医都说怀相特别好,不是十五六岁的小女孩怀胎不稳,有什么不可的?”

确定长生不是开玩笑后,明净无奈了。他深知长生的性情,她若做了什么决定,一定是深思熟虑或者情之所至非做不可的,他哪怕苦口婆心劝一天也是白费功夫。

索性不再出言相劝,而是低头沉思起来,长生有些委屈地说:“怎么呢?我不过想回去看一趟,就半天不理人!”

说完脸却红了,自己这付口气,听着怎么象是小女孩在撒娇呢?

自从穿过来那一天,她就没把自己当过小孩,一直在为生活和生存惮精竭虑,不敢松懈分毫,如今都要做母亲的人了,却竟然充着明净撒起娇来?一定是他把自己宠坏了。

她的神情让明净受用极了,原来那个冷静沉着聪慧大方的娘子也有如此可爱娇俏的一面,当下坏心大起:“娘子撒个娇我就答应!”

长生脸色通红,幸好这会屋里没人,啐了他一口伸手在腰上掐了一把,恨恨地道:“本公主不会那个,想看找别人去,反正是非回去不可,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明净知道她是非去不可的,索性拉住那只手,狠狠在脸上亲了一下:“好娘子,你若一直象刚才那样对我说话,让本驸马上刀山下火海都无怨无悔!

刚才我不是不理你,而是我深知娘子的脾气,你若决定要去,那就是一定要去,所以我在思考如何说服母妃和外祖母她们同意你去,还有路上怎么走才能少些颠簸,解决了这个问题,母妃与外祖母,还有太姨娘也好说服些,其实为夫巴不得与娘子同行!”

长生听完,忽然有了一种和明净心心相印的感觉,自己虽然早就认可了他是共度一生的良人,却对他始终没有什么太过热火和恋恋不舍的情意,今日好象不同了。

她眸光如水:“那驸马有什么好主意?”

明净感觉到了她与往日不同,心情十分舒爽:“不如这样,让长使和管家坐马车押着东西先回去,我们带上几个人,从府门口坐车到渭河渡口坐船,一直到离武功郡最近的渡口弃舟登岸,然后坐轿子就可到达郡伯府。

这会河面还没有结冰,也不是雨季,水势平缓,这一路又没有急弯险滩,肯定又安全又舒适,只是渭河不是大江大河,没有大船,只有普通的小画舫,而且不知娘子是否晕船?”

长生大喜,她自穿过来,从长安到晋阳再到云州,一直在北方活动,除了以前在宫里服侍主子时坐着画舫在太液池里游玩过,何时真正坐船出门过?

至于晕船,她前世在南方长大,想是能适应吧,而且以前主子太液池泛舟时,本来轮不到她这个司寝跟着服侍,但是好多宫女都晕船怕水,只有她如履平地,所以宇文昭仪只要上船就点名要她服侍,为此领了不少赏钱。

当即有些兴奋地说:“我不晕船,以前在宫中正因为不晕船不怕水,所以常随侍画舫,你就放心吧,我还没坐船出游过,这一次逆水而上,长长见识!”

明净看着她活泼又期待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欢喜,是不是长生终于放下了重重防备,真正的信赖和依靠他这个丈夫?

当即咳了一声:“娘子不晕船就好,那画舫虽不大,但也足够我们带上几个人舒舒服服地坐回去了,只是行程得推迟一天,只能明天走了。

我现在就去找母妃,得先说服她,然后再回府说服太姨娘和外祖母,这么困难的事还是交给为夫做好了,娘子就等好消息吧,别忘了晚上好好犒劳我!”

长生知道他嘴里没好话,就白了他一眼,明净呵呵笑着去了淮安王府,原来被自己心爱的女人依赖和信任是一件如此美好和令人开心的事。

长生看着他的背影抿嘴笑了,想到他晚痴缠着自己又不得不忍住的样子,脸一红,心里涌上一种甜蜜和踏实的感觉,原来有个人让自己可以依赖和信任的感觉如此美好,原来以后真的不用什么事都自己扛着。

这一次她去定了,就让满屋和满园先悄悄帮她收拾行礼,这一次就带上她俩吧,回去以后肯定要去庄子上,刚好让这姐妹俩与家里人团聚一下。

至于明净要怎么说服把她当三岁娇女看待的母妃和外婆太姨娘她们,那是他的事,她只需坐着暖炕上喝着杏仁奶吃着点心,指挥着满屋和满园收拾行礼就行,做个万事小操心的小女人感觉真不错。

明天得给宫里送封信告诉姝儿一声,免得她休沐日跑来找不到她,等他们回去把郡伯府收拾好,就带姝儿一起回去。

明净终于还是说服了纪王妃和太姨娘,还有外祖母,允许长生跟他一起回武功郡,当然,那是因为大家得知长生是坐船回去,而且渭河到这个季节既没结冰也没涨水,坐船平稳的很。

最后商量了半天,由他们小俩口带着仆从出行,他们俩坐马车到离长安最近的渭河渡口坐船,王府长使和管家押着东西坐车走,先行一步去和官府办理交接手续,然后收拾住处。

虽然郡伯府早就发还给长生,但是他们诸事缠身,再加上长生又有了身孕,他们一直没有办理交接手续,这一次由公主府的长使出面最合适。

大部分仆从都跟着长使和管家走了,就连菊香和小满也提前跟着回去提前整理安置,他们这几天用的被褥帐幔和炭盆熏香,还有各种吃食都要带回去收拾整理,还有锅灶厨具碗盘食材等,得把小厨房收拾出来,保证等长生到家时有一个舒舒服服的住处和热汤热饭。

长生和明净准备住听松院,那是明净的院子,如果他在郡伯府成亲的话,新房也设在那里,他们住那里最名正言顺。

与他们坐船同行的只有人,两个护卫,一个长随,满屋和满园,还有一个精通孕产之事的嬷嬷,没有惊动任何人,轻舟简从,悄悄地回家去。

因未到腊月,渭河尚未结冰,水流平缓浩荡,远远看去烟波浩渺,两岸一片冬日的萧瑟,垂柳的枯枝随风摆动,他们坐着一只两层的画舫缓缓逆水而上。

他们打算用两天时间回家,逆水行舟也快不了,就每到饭点就弃舟上岸享用美食,顺便游玩一番,倒也逍遥自在。

其他人都在一层,他们俩独占二层,仓房里收拾的十分温暖舒适,炭盆的火旺旺的,小熏笼上温着茶水,小几上摆着点心果子零嘴,两人对坐在锦榻上,把窗棂掀起来,看着河面上不时有摆渡的小船晃晃悠悠地摇着,岸边偶尔还有垂钓的人,冬日的暖阳斜斜的照进来。

长生在船仓里只穿滚了兔毛的银红洒花小棉袄,配上媚眼乜斜的样子,分外的妩媚,明净挪身和她挤在一张软榻上,恨恨地说:“明知道我快熬不住,还要做出这般勾人样,是不是想试试我的定力?”

长生捂嘴嗤嗤而笑:“你熬得住也得熬着,熬不住也熬着,反正休想本公主装贤良给你买几个年轻貌美的宠婢!”

明净却一把搂过她,托起那张因为将养的好越发红白鲜妍的脸,朝着那娇艳的红唇狠狠的吻下去,半晌才气喘喘吁吁地放开她。

得意地说:“嬷嬷说公主坐胎已稳,如果房事温柔小心些,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她还对本驸马说了几个不伤胎儿的姿势,今晚没有长辈盯着,我们刚好试试,不过公主可要好好配合我!”

长生顿时满脸羞红,想到嬷嬷就在下面一层,忽然有一种被人扒掉衣服的感觉,狠狠地瞪着明净羞愤地斥道:“真没脸没皮,这种事也问人!”

明净捉住她的手,神秘地说:“是王妃岳母见小婿在公主有孕期间规规矩矩,从不沾染别的女人,有人送美人上门也不假辞色,她有些心疼小婿,又不好开口,特意让嬷嬷主动告诉我的!”

长生哎呀一声捂住脸,心里对母妃一百个埋怨,这也太关心女婿了吗?咋不说女儿怀孕辛苦呢?

明净的脸却已经凑了上来:“食色性也,难道娘子就熬得住?我看也不用等明晚,今晚又不用弃舟上岸,我们夜宿渭河,晃晃悠悠的刚好,谁还以为水流急了些,反正二层就我们两人......”

长生已捏住他腰上的软肉用力掐了下去。(未完待续。)

第479章、重返旧宅

第二天下午,夕阳艳红的时候,明净和长生终于来到昔日的郡伯府门口,长使已经和官府办理过了交接手续,门口洒扫的干干净净,郡守和长使正领着一众人马在大门口迎接着他们。

周围曾经的街坊邻居和看热闹的远远地围着,不时指指点点窃窃私语,明净想起上次抄家时,曾经宛在云端的谢府忽然被抄,全家老幼被赶到大门口坐上囚车,十分难堪屈辱地押解进京的情景,心中十分感慨。

他翻身下马上前,向郡守及一众官员道辛苦拉交情,长生坐着轿子径直入了府,她没有带公主的仪仗,也没有下轿,明净也没有介绍她的身份,因此地方官员虽然猜测着她的身份,却没有一个人敢询问。

他们弃舟登岸快行至武功郡时,长使派人等在半路上,说是郡守大人亲自带着人在大门外迎接,晚上还设下了接风宴。

明净担心她累着,说好由他出面应付,长生不用下轿子,直接抬到听松院歇着,晚上也不用等他,早点用了晚饭去休息。

喝了热茶稍事休息,长生担心天黑了看不清楚,就急急到处察看,看看到底损毁的有多严重,特别是心怡院和锦姝院,其他地方她倒没有多在乎。

少使留下来陪她,一路边走边说,他说郡守和一众吏员刚才陪着他们在府里转了一圈,告诉他上次抄家时损坏本就不严重,上头又下令要严加看守不得污损丢失东西,就派了几班差役一直轮流看着。

后来接到把郡伯府赐给德孝公主的旨意后,还派得用的吏员雇了人把谢府的花草树木精心整理养护着,锁了门的院子和屋子他们没敢让外人进去,封条还都完好,院子都已经整洁如初,一直有人打扫清理,就等公主府来人办理交接手续。

长生到处看着,少使说的没错,整个谢家的院子整洁如初,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如旧,大部分花木都长长得好好的,耐寒的植株还是郁郁葱葱,有几株腊梅开的正好,并不是她们想象中那样杂乱破败。

如果不是到处门窗紧逼清静无人,廊下的红灯笼也因为好几年没有更换发旧脏污,还有一些窗纸破了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简直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仿佛抄家只是一场恶梦。

少使还说他们已经到处检查了一遍,宗祠和家祠果真一切完好,应该是抄家那天没有让人进去,直接锁了门贴了封条,长生松了一口气,她虽然最重视的心怡院,明净最重视的却是宗祠和家祠,他说子孙不肖,总不能累及祖宗先人。

最完好无缺的就是老伯爷住的正院福禧堂和大老爷住的心怡院,里面一切完好如旧,应该是当时也和宗祠一样直接锁了门封了,他和长使两个进去看过,里面一切完好如初,连一张纸都没少。

长生稍稍放下心来,其他地方她就不去查看了,等明净闲了慢慢看,心怡院她是非去不可的。

想是刚才交接过了,心怡院的大门上已经打开,推开门,院子因为长期无人打理,花圃里和石缝里都长了杂草,廊前阶下和秋千架上、栏杆上都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她不让人跟着,自己先进了存放姐姐旧物的屋子,里面一切如旧,只是积了灰尘,拉开到顶的衣柜,所有的衣物都好好地原样挂着,下面一层摆着她曾经穿过的各色绣鞋和麂皮冬靴,每一双都精美非常。

正堂、卧室,还有明澈的书房一切如旧,确实长孙皇后要求的那样,一根线、一张纸都没有少,那束大红的绢花还在,依旧用绸布蒙的好好的,没有一点灰尘。

至此,她才真正放下心来。从怀里掏出辛苦保存下来的画像,照原样挂好,又细细抚平,除了有些褶痕,也和以前一模一样,想是挂段时间褶痕就会消失吧,免得被人怀疑什么。

毕竟她一个外人,在官兵随时会闯进来的情况下,居然还能顾上藏起一幅画像,还辛辛苦苦保留至今,而且是一个与她没有多大关系的人,难免让人生疑。

她细细地端详了一番画像,连连嗟叹,幸好自己尽全力把姝儿保护的很好,她已经和正常孩子一模一样,还在母妃的帮助下再不受制于人,否则怎么对的起姐姐?

方才退出来令人锁了门,说是等驸马回来再做打算,然后转身进了锦姝院。

锦姝院的正房许是因为布置太过华丽吧,被翻的很凌乱,桌椅和摆件打翻在地的,帐幔勾帘也被扯掉了,被褥翻的不成样子,抽屉箱柜全部打开,就连床头的暗屉都被打开了,金银器物等一些值钱的东西都被拿光了,好在大部分都返还了,除了一些摆件,其余的她留在了公主府保存着,等将来再交给姝儿。

姝儿的玩具箱也被打翻在地,玩具凌乱地倒在地上,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她把马车拣起来放到桌子上,又拾起小兔子拍去灰尘放进车箱里,心里感慨万千。

她住的西跨院翻的也很乱,帐幔被褥扯了一地上,抽屉和柜门打开,衣物被翻的凌乱不堪掉了一地,攒下的私房和首饰被抄走了,桌子上还放着她的针线笸箩和几本书,里面放着做了一半的绣活,只是蒙了一层灰。

太姨娘的跨院也是,大概那些官兵进来后觉得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住的地方,不会有什么值钱东西,也只是乱翻一气,又带走了几件首饰。

其他地方大致看了一遍,到处都一样,除了必须抄走的金银摆件古董字画等值钱物件,整个谢府并没有被胡乱打砸哄抢,大件家俱也没有象别家那样被抄走,东西又大都还回来了,想恢复原样并不难。

只是到处都翻的很乱,花架杌子等物都打翻在地,帐幔也被扯了下来,看起来一片狼籍,其实毁坏的并不严重,想是为了掩人耳目吧。

明净说了,返还的东西都已全部入库,反正在库房里的东西都抄空了,地方大的很,明天他看过后就派人开始整理收拾。

这里的事情安排好后,两人就带着老夫人和林心慧的嫁妆回田庄,连同册子一起交给她们,再乘机提出太姨娘的事,也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

长生虽然不想看见明清,却明白这一次非见不可,因为前几天墨儿送信回来,说他最近与谢承忠见面有些频繁,听说有一次好象还吵了起来。

长生猜测是不是谢承忠身上的银子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对明清不再象以前那样大方,而明清心有不甘,所以才吵了起来,说不定她和明净回去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想到正在谢府别院锦衣玉食好好将养成紫玉,长生抿嘴笑了,如果林心慧的嫁妆送回去,成紫玉也一起送回去,会发生什么让人期待的事呢?

菊香担心累着她,就劝她去歇息,明天再看,听松院和厨房已经收拾出来了,能随时供应三餐和热水,昨天就已经开始做饭了,今天的晚饭她已经安排下去。婆子和仆从们就的耳房和后罩房也已经收拾妥当,昨夜就住进去了。

长生对菊香的能力一百个放心,当即连连点头,也觉得有些累,而对其他地方也没有什么兴趣,还是留给明净慢慢看吧,就回到听松院歇息。

听松院听说也和其他地方一些,金银器物古董字画和一些珍本书籍全被抄走,到处翻的一片狼籍,大件家俱却都完好,菊香已经带人收拾好了。

到处清扫的十分干净,石缝里的杂草也拔净了,廊下和栏杆的灰尘也擦的干干净净,从公主府带来的绸被锦褥、重绣的帐幔迎枕,还有摆件和器物全放归置好,坐榻上铺上了崭新的锦垫,一派富丽舒适的样子。

桌上还有一只粉瓷梅瓶插了几枝清香的红梅,炭盆熏的暖暖的,金兽里燃着纪王妃给的安胎静心熏香,十分的舒适宜人。

听松院没有暖炕,有用专门烘床的铜烘炉,又矮又扁,装上一种既烧不旺,又不起火焰的木炭,上面用罩子罩住,还另有带着四条腿的铜盖板盖在上面,两者之间有半尺的距离,使热气不直接烘到床上,不用担心起火。

冬季放在床底下,既暖和舒适,又不象暖炕太过燥热,睡着非常舒服,听说是隋炀帝一位来自南方的宠妃发明的。长生洗了热水澡,绞干了头发,用过晚饭,舒舒服服地躺在温暖柔软的被窝中,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

许是太累了吧,她的眼皮直打架,心想明净这厮今晚可能回来就晚了,不用等他了。

一觉醒来天色已渐亮,一旁的明净沉睡正酣,屋里还有淡淡的酒气,明净的身上却没有,想是回来洗浴更衣了。

她轻轻地翻了个身,面对着容颜俊美的明净,回想着两人相识的点点滴滴,忍不住轻笑出声,却惊醒了本就睡够了的明净。

他睁开眼睛看着身着淡紫色中衣,因为一夜好睡而神清气爽的长生,许是屋里温暖如春吧,她的双眸清亮如水,双颊粉艳,红唇越发的诱人。

忍不住心里一热搂进怀里,先用嘴唇捂住她的嘴,然后双手伸了过去:“娘子,好象又长大了些,前天晚上在船上感觉如何,不如我们再试试,还是嬷嬷懂的多......”(未完待续。)

第480章、再见故交

这一天两人哪都没去,虽然坐船比较平稳,明净还是担心长生会受到颠簸,就决定在家休息几天,顺便清扫整理,谢府要恢复原样,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长使被明净派出去向武功郡大小官员和世交送礼或道谢,这些事情以前他的父亲做的,后来是老夫人安排明清去做,现在则轮到他了,如今谢家就靠他支撑门户。

少使陪着他到处清点查看,丢失和损坏的要全部登记造册。

管事忙着安排人手从老夫人的鹤居堂开始,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开始收拾清理,摆放东西,尽量保持原样不动。菊香则要操心这么多的吃喝拉撒睡,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整个郡伯府有条不紊地忙起来,不时有故交旧友上门道贺,为了防止长生太过劳累,就一直对外瞒着德孝公主也在武功郡的消息,严令家仆不得泄露出去。

因此长生想出府转悠的愿望实现不了了,就天天窝在听松院,只在整理锦姝院和心怡院的时候亲自守着监看,其余事情都不操心。

明净的故友赵冰寒担心引起猜忌,暂时不便出面,就派人上门探望,邀明净晚上去家中做客,两人好好叙旧一醉方休,明净非常高兴,就是赵冰寒不说他也要上门拜访。

谢家被抄后,赵家也被革职贬斥,在风尖浪口两人虽然不敢往来,但是赵冰寒在明净出狱后最艰难的时候,把自己的几百两私蓄银子悉数相赠,关键时候帮了明净的大忙。

让他在举家落魄之后仍然能够做想做的事,比如寻找要找的人,比如把姝儿和长生安置在徐家,比如有余财与长生成亲后,还风风光光地回云州探亲,经过那件事两人已是真正的患难之交。

而长生不但与赵冰寒之妹赵冰清有师徒之谊,短短十天相处还对赵冰清印象很好,两人相处十分融洽,赵冰清还遗憾长生不能长期留下来做她的西席先生。

特别是在得知赵冰清就是李渊赐给安平的未婚妻后,长生觉得两人实在有缘,也为安平庆幸,在她看来,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却有许多难得共同点,是难得的良配。

只是现在李世民心中的怨气尚未全消,两家暂时不能提起这件亲事而已。长生也非常想和明净一起去赵府见见赵冰清,几年未见,也不知已是豆蔻年华的赵冰清长开了没有,她可是未来的淮安王妃,安平的正室嫡妻。

可是无论亲事成与不成,无论她是以安平嫡姐的身份还是德孝公主的身份,都暂时不方便去赵家,只好暂时压下心思,期待下一次有机会相见。

就让管家派了可靠的人送明净的赴宴,又提前备好醒酒汤和热水,自己则用过晚饭倚在床头和菊香她们闲聊解闷。

知交相见,明净和赵冰寒自是十分高兴,赵冰寒已提前安排好,明净不必拜见赵家长辈,直接去备下的清净雅室就行,除了赵冰寒的心腹在一旁服侍,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赵冰寒受其父牵连,被革去了功名赋闲在家,他不耐烦打理庶务,曾经的好友同窗大都在京中,基本已经不再往来,他只每日在家写字画画,闲时作几篇词辞请妻子和妹妹品评,或者逗逗幼子,过的十分清静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