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年氏回答,就转头看那白嬷嬷:“白嬷嬷,你应当知道,为了年侧福晋这肚子里的孩子,福晋特意去求了德妃娘娘。也是德妃娘娘信任你,这才让你过来照看年侧福晋的,若是年侧福晋肚子里的孩子安好,德妃娘娘和福晋定是会记住你的功劳的,可若是孩子出了事儿…”

静怡意味深长的看白嬷嬷,白嬷嬷脸色一变,忙行礼:“是,多谢钮祜禄侧福晋提点,奴婢知道应该如何做了。”

“无论如何,孩子要紧。”静怡又说道,看白嬷嬷点头了,面上神色才略微舒缓了一些,笑着问道:“年侧福晋刚才是怎么回事儿?肚子怎么就忽然不舒服了?是晚饭吃错了东西,还是怎么回事儿?”

白嬷嬷细细想了一下才回答:“年侧福晋本来身子就有些弱,用晚膳之前,又听丫鬟碎嘴了几句,心气不顺,吃饭的时候就有些没顾及到,吃的有些多了…”

“明知道年侧福晋怀孕,身子不好,还要在年侧福晋跟前嘴碎的,是哪个丫鬟?”静怡皱眉问道,问完了忽然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胤禛:“也是我越俎代庖了,原本该是福晋来问这些事儿的。”

正说着话,就听见外面传来福晋的声音:“钮祜禄妹妹问的挺妥当的。”话音落,福晋就掀了帘子进来,给胤禛请了安,略有些无奈的说道:“我刚打算歇下,听说年侧福晋身子不舒服,担忧她肚子里的孩子,就过来看看。”

静怡都有些同情福晋了,年氏怀着的又不是福晋的孩子,这一出事儿,福晋就得赶紧过来。说起来,福晋这名头虽然好听,但管的事儿还真不少,当年弘昀生病也是如此,现在年氏还是如此。

“在年侧福晋跟前碎嘴的是哪个?”不等胤禛说话,福晋就绷着一张脸问道,白嬷嬷扫了一眼一个丫鬟,那丫鬟脸色煞白,噗通一声就赶紧跪下了。

年氏大急,忙要起身:“王爷,福晋,不怪丁香,是我自己要问的,丁香一个丫鬟,哪儿能违背了我的意思?我只是,只是…”

有些哀怨的看一眼静怡,静怡挑眉,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旁边福晋示意了一下,白嬷嬷忙按住了年氏的动作,让她安心的在软榻上坐着。

“听说王爷和钮祜禄姐姐出门玩耍了,有些嫉妒,吃饭的时候才没控制好。”年氏含羞带怯的说道,又坐在软榻上给静怡行礼:“姐姐,您别怪我,我实在是羡慕,这才耍了些小性子,您别和我计较。”

静怡还没说话呢,福晋就先说道:“大夫过来了,先让大夫把把脉?”

胤禛点头,他本来就不是很耐烦插手这后院的事情,福晋向来端庄贤惠,他是很信任福晋的。眼下又听年氏说是她自己嫉妒羡慕搞出来的事儿,更是不太想多停留了。

等听大夫说,只是有些积食,并无大碍时候,就冲静怡招招手:“既然无碍,咱们就先回去吧,元寿的事儿,还没说妥当呢。”

年氏原本是想展现一下小女儿情态的,毕竟男人嘛,对于妻妾,都是有些掌控欲的,有些甚至喜欢看见妻妾为之争风吃醋。胤禛虽说看着没这爱好,但若是有女人能为他吃醋,甚至宁愿伤害自己的身体,也应当是有些得意,进而是对她有些怜惜的。

却没想到,胤禛的反应,竟是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年氏心里有些着急,她生平所见的男人,第一是亲爹,第二是兄长,至于表亲什么的,实在是不能参考。所以也就只能照着这两个的喜好来。

阿玛喜欢的是娇娇弱弱的女人,二哥喜欢的是全心是他的小女人,大哥则是个奇葩,虽有妻妾,最喜欢的却是那一堆的书本。

她之前是照着第一个来的,弱柳扶风,一步三喘。偏胤禛看不见,每次过来也多是应付了事。甚至,都不经常过来。这次是照着第二个来的,可看来,胤禛还是不太喜欢。

眼睁睁的瞧着胤禛带着钮祜禄氏出门,福晋随意吩咐了白嬷嬷几句,也跟着走人了。年氏却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胤禛到底是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瞧着对福晋淡淡,对李氏不怎么喜欢,武氏和宋氏连个子嗣都没有,耿氏那儿十天半个月才去一次,钮祜禄那儿若不是有个孩子,胤禛定也是不放在心里的。

若非是看胤禛没有特别宠爱哪个女人,年氏怎么会选了娘家的女人来对比?

可现在想想,胤禛好像对钮祜禄氏,是有些例外的。会带着人出门玩耍,甚至连自己让人去请,也都记得带上钮祜禄氏,难不成,自己要学着钮祜禄氏那样子?

想着年氏就有些皱眉,胤禛喜欢的,是哪一点儿呢?

静怡可不知道年氏心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回去就换了衣服,和胤禛一起歇下了,这大冬天的,什么都没有被窝的吸引力大,她又是在外面玩了一整天的,早累了。

第二天胤禛上朝,静怡自己在被窝里暖和了一会儿,才不情不愿的起床,带了元寿去给福晋请安,顺便问了年氏的情况。晚上大夫给开了安胎药,后半夜年氏就没再闹腾了。

静怡就丢开年氏这事儿,专心为元寿准备起来。小书包是要有的,点心盒子是要有的,虽说永和宫不缺这点儿点心,但万一元寿吃不惯呢?多少准备一些,吃不了就赏赐了身边跟着的人就是。

对了,最重要的,伴读和哈哈珠子,还有侍卫。

若不然,伴读就选了娘家侄子?

下午胤禛回来,静怡就忙让人去请他。先说这哈哈珠子的事情,这个是不用静怡操心的,有弘昀的事情在前面,这次胤禛从年初就开始准备了,仔细衡量比较,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才选中了四个。

现下,正被苏培盛领着教导规矩呢。

“伴读我给元寿选了那拉家的人。”胤禛抿着唇说道:“福晋的娘家侄子,今年八岁。你娘家那个侄子,我打算选一个当侍卫,你觉得如何?”

静怡有些呆,她之前没想到伴读会选福晋的娘家人。但现在听胤禛说了,又觉得,这主意挺不错的。和钮祜禄家比起来,福晋家是真正的名门,福晋的额娘可是宗室女。

福晋在宫里,又向来得德妃的欢心。

若是得福晋的娘家侄子当伴读,元寿在宫里,福晋也是能照看到一些的。可若是换了自己娘家侄子,那可就不行了,一根手指头都伸不进去。

“好,我觉得这主意不错。”静怡忙笑着点头,“那还有三个名额呢,你是怎么打算的?”

“三个都是镶蓝旗的人,我掌管镶蓝旗。”胤禛顿了一下才说道,静怡这才反应过来,这样安排确实是很妥当,一个是她娘家侄子,剩下三个是胤禛的门人,这样一来,元寿的安全就算是安排妥当了。

不管是哈哈珠子还是侍卫还是伴读,胤禛自己都安排妥当了,静怡想了想,好像也没自己出力的地方了。但到底还是有些操心,就又问道:“那我能不能见见这些个人?”

“自然是能的,明儿我先让人将哈哈珠子给叫进来你看看,至于伴读,我再和和福晋商量一下。”胤禛笑着说道,静怡有些无语,原来是还没和福晋商量过!

就没想过,他在自己面前说的好好的,到福晋那边了,福晋却是没答应,回头要怎么周旋这事儿吗?

“今儿我前面还有事儿,就先过去了,你若是有什么事儿,只管让人去和苏培盛说。”胤禛笑着说道,静怡忙点头,过年事儿多,她早就知道了,每年都不例外的。

等胤禛走了,静怡就开始发呆了,大事儿没她插手的地方,小事儿…正想着就听见一阵哇哇的哭声,静怡拍了一下额头,有些无奈,这个小的,和元寿当年是完全不一样啊。

元寿打小就不喜欢哭,不管是尿了还是拉了或者是肚子饿了,都是哼哼唧唧的。可这小的,有事儿没事儿就喜欢哭两嗓子,吃饱了也哭,睡好了也哭。

静怡无奈冲外面喊道:“将阿哥抱过来吧。”

奶娘赶紧将孩子送过来,静怡接过来拍了两下,也幸好这小阿哥有个好的,静怡抱住了,他就好哄了。

果然,哼唧了两声,这小阿哥就止住了哭声,换上笑脸嘻嘻哈哈的去拽静怡的耳坠。静怡忙叫了丫鬟过来,先将耳坠之类的东西给她摘了,免得被小阿哥给祸害了。

“宝贝儿,吃饱了没有?”静怡笑眯眯的问道,小阿哥还不会说话呢,嗯嗯啊啊的算回答了,静怡转头看奶娘,奶娘忙回道:“刚吃了奶,应该是吃饱了。”

“吃饱了就好。”静怡笑眯眯的说道,抱了孩子到外面去转圈,小孩子就是要多看看外面的东西,这样眼睛才能长的好。正好元寿回来,忙过来自告奋勇的要帮忙照看弟弟。

“那我可就交给你了啊。”静怡挑眉,将小阿哥放到地上,示意元寿来扶着。

小阿哥虽然不会走,但腿脚也算是有力气了,一放到地上就开始蹦跶,当然,蹦不起来。

元寿笑哈哈的拽着小阿哥的腰带:“弟弟,往前走啊,快走快走,走两步让哥看看。”

静怡嘴角抽了抽,也不去阻拦,就站在廊檐看着。

冬天天黑的早,在外面玩闹一会儿,看天色黑沉下来了,静怡就领了两个儿子进屋。吃过饭先哄睡了小阿哥,然后再问元寿的功课。

她也就是随口问两句,比如说今儿先生夸奖了没有,阿玛责骂了没有。问完了再给讲个小故事,故事都是静怡瞎编的,偶尔会参考一下资治通鉴。

讲完了故事,元寿才会回自己的房间休息。

静怡则是有些发愁,不光是要准备元寿上学要的东西,还得准备元寿搬出去住要的东西。胤禛之前就说了,打算将元寿迁到前院去住了,过完年就搬。

首先是这伺候的人,按照份例,元寿是能有四个哈哈珠子,两个嬷嬷,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的。

哈哈珠子不用静怡操心了,但剩下的,还是要静怡操心。现在元寿身边伺候的,也就一个邱嬷嬷还有一个奶娘,丫鬟还是用的静怡身边的人手。

不如,将毛丫给了元寿?

还有之前提拔上来的两个小丫鬟,也调~教的差不多了,两个都送过去,自己再另外选人伺候?

这么想了半晚上,睡觉都没能睡踏实。

第二天中午,胤禛又带了四个小太监过来让静怡看,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七八岁,看着都是十分稳重的。其实,静怡觉得,小孩子用稳重这个词来形容,是有些诡异的,可这些个小孩儿给她的感觉就是如此。

“有名字了吗?”静怡问道,胤禛摇头:“原先有,不过,现在是元寿的人了,看元寿想不想重新取名字。”

元寿就在一边等着呢,听他阿玛这句话,忙摇头:“不要了不要了,就还用他们之前的名字吧,来,一个个上前,报上自己的名字,还有年纪。”

“奴才罗宝根,今年十二岁,给主子请安。”年纪最大的那个先上前回道,元寿点点头,他就又退一步回去了,然后是下一个:“奴才高德胜,今年十一岁。给主子请安。”

“奴才张金宝,今年九岁,给主子请安。”

“奴才胡世杰,今年七岁,给主子请安。”

元寿好奇的打量他们,然后略有些矜持的点头:“好了,我知道了,你们以后要听话,既然是当了我的哈哈珠子,那我说的才是第一重要的,哪怕是我阿玛和额娘说的,也得排在我后面,明白吗?”

还是罗宝根先应了一声,后面三个人才参差不齐的应了。

倒是胤禛和静怡,略有些哭笑不得,胤禛还抬手在元寿的脑门上敲了一下:“说这样的话也不说避着点儿,你阿玛和额娘还在呢。”

元寿回头做个鬼脸,抱着胤禛的大腿问他到前院要住在哪儿。

弘时现下住的是弘昀当年住的院子,元寿这个,就得另外安排了。

“住墨香斋,那边院子大些,将来你弟弟要念书了,也还能和你住在一起。”胤禛笑着说道,静怡想了一下才想起来这院子的位置,也笑着点头:“是挺大的,位置也不错,元寿若是想出门,那边是最近的。”

元寿面上立马露出笑容来,这哈哈珠子也见了,胤禛就摆摆手,示意他带着人下去了,先一道玩耍,看看能不能合得来,合不来的,也好尽早给换了。

等元寿跑出去,静怡又听到小阿哥的哭声,这才猛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忙笑道:“爷,小阿哥也有半岁了,你看,是不是该取名字了?和元寿那会儿一样,先叫个小名儿?”

胤禛笑道:“还用你提?我这两天已经在想了,叫福宜,你觉得如何?”

静怡有些呆,她再不了解历史也知道年氏有几个早夭的孩子叫福什么什么的,最长寿的那个,大约活到了□□岁?

这名字,实在是有些膈应。而且,她也觉得有些不吉利。

“王爷,我觉得吧,不太好,您看啊,小阿哥是您的亲生儿子,这天底下,说到这福气,哪个比皇家的更多?能投胎成你的儿子,本身已经是很有福气的事儿了,你说对不对?”

胤禛点头,静怡又说道:“可这人呐,一辈子的福气是有定数的,那什么,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王爷你比我有才华,定是有更多这方面的说法对吧?”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胤禛顿了顿,微微挑眉:“你是怕孩子福气太盛,所以不想用这名字?”

“是,我的意思呢,是因为咱们小阿哥福气足够了,所以不能张扬了,得给他从别的方面提一下,比如说,平安啊,喜乐之类的,王爷觉得如何?”

胤禛摸着下巴想了一下,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不如就叫安康吧。”

“也好。”静怡想了一下,好像没听说哪个阿哥有个这样的小名,而且,安康的寓意也算是不错,就点头应了下来,笑眯眯的摸小阿哥的脸颊:“宝贝儿,你有名字了哦,以后你就是安康阿哥了,喜不喜欢这名字?”

小阿哥咧着嘴笑,伸手要抓静怡的头发,静怡赶紧仰头,略有些抱怨的说道:“安康这性子,倒是活泼的很,看见什么都想上手抓一下,以后可得好好教才是。”

“性子活泼点儿好,元寿性子也活泼。”胤禛笑着说道,静怡笑眯眯的跟着点头:“对,能跑能跳的,身子也健康些,王爷不如教元寿打拳?”

“五禽戏,或者太极拳,王爷会哪个?”静怡问道,胤禛不和静怡的视线对上,底气有些不太足的说道:“软绵绵的拳法,学了有什么用?要学就学能制敌取胜的,回头我给元寿找个拳脚师傅。”

“王爷不如也跟着练练?”静怡笑着劝道:“这两年王爷太忙,早出晚归,吃饭也没个准时候,我觉得都比前些年瘦了些,练练拳脚一来强身健体,二来也能带着弘时元寿一起,你们父子也增加一下感情,不然每天见了孩子们就只是问功课,早晚孩子们得对你生出畏惧的心思来。”

“我是他们阿玛,畏惧父母不是应当的吗?”胤禛皱眉,静怡笑着摇头:“那可不行,太过于畏惧了,就想逃离了,慢慢的,感情就越发的淡了,畏惧和尊敬还是不一样的。”

胤禛没说话,静怡又说道:“再者,你给孩子们做好榜样,他们也会觉得自家阿玛很厉害啊,难道你不想让孩子们崇拜你吗?”

胤禛摆摆手:“回头再说吧,这两年我可能顾不上。”

“对,过两天我想带着元寿和安康到法源寺上香。”静怡忽然想到这个事儿,忙说道,胤禛点头应了:“你和福晋说一声就行了,不过,当天去当天回,安康毕竟年纪还小,不能在外面呆太久。”

静怡全都应了下来。

第二天静怡去给福晋请安的时候,福晋特意将人给留下来了:“王爷和我说了伴读的事情,我昨儿就让人到那拉府上传话了,让人送了我娘家侄子过来,说是一会儿就能来,你正好也见见。”

“好,我对福晋的侄子,还是很放心的,日后还要请福晋多照看一下呢。”静怡笑着说道,福晋摆摆手:“元寿也是要叫我一声嫡额娘的,在宫里得了什么好东西,也从来都没忘记往我这儿送一份儿,不瞒你说,我也是将元寿当亲儿子的,为元寿打算是我自己的事儿,你不用多说。”

静怡忙点头,又说起安康的一些趣事儿,像是昨天晚上又尿床了之类的。

说着话,听月过来请安,说是小公子已经过来了。福晋忙让人带过来,轻声和静怡说道:“是我最小的弟弟五格的嫡幼子,叫阿布凯,今年九岁。”

说着话,人就进来了,很是有礼貌的给福晋请安,又给静怡行礼。

静怡上下打量了一下,感觉特别满意,小孩子虽说才九岁,但长的特别壮实,虎头虎脑的,一看就知道能挡得住打,元寿若是惹祸了,也不用担心受责罚了。

这么想有点儿不太好,好像找了个伴读就是为了让他代元寿受过一样。回头可得好好交代了元寿,不能在宫里闯祸才是,到底是福晋娘家的侄子,若是真挨打了,福晋面上也不好看。

福晋很是和蔼的问道:“你玛麽身子如何了?”

“姑爸爸别担心,玛麽的身体很好,今儿早上还吃了两碗饭呢,干的,不带配菜。”阿布凯很耿直的说道,福晋有些尴尬的用帕子在嘴角遮了下,又看静怡:“这孩子性子就是这样直…”

“没事儿没事儿,我倒是觉得挺好,元寿心眼就够多了,再找个心眼不少的,哥儿俩还不知道要闯多大的祸呢。”静怡忙笑着说道,她确实是挺喜欢阿布凯这个性子的。

宁愿要个耿直的,也不要那能耍心眼的。

福晋又问了几句话,就示意静怡将人带走,先让阿布凯和元寿见见面再说。静怡也不客气,起身领了人往自家院子去。

元寿还在上学,静怡就让人拿了点心瓜果过来,笑着问几句闲话。

越问越是满意,原以为这小子是个耿直的,但没想到,一点儿都不傻。在福晋跟前说话的时候半点儿不遮掩,到她跟前说话的时候就很有分寸了。

虽然还是说大实话,但不该说的,就不张嘴。

“是个好孩子,日后你和元寿相处的时间长,他那性子,很是喜欢玩乐,你要多规劝他几分。”静怡笑着说道,阿布凯忙点头:“是,侧福晋,我以后肯定会照顾好元寿阿哥的。”

到午时,元寿才从前院回来,看见阿布凯还有些吃惊。等知道是自己的伴读,就上下的打量阿布凯,又凑到静怡身边说悄悄话:“是不是长的太高大了点儿啊?我站在他跟前,才到人胳膊那儿,以后都不一定能打得过他。”

“这是给你当伴读的,又不是给你找来打架的,你非得打得过他做什么?”静怡使劲在他脑袋上揉了一把,也压低了声音说道:“到底是你嫡额娘娘家的侄子,你也客气点儿,别闹出来什么难堪。”

元寿点头应了,跳下软榻,去拉阿布凯的手:“我叫元寿,我额娘说你叫阿布凯,你有汉名吗?”

阿布凯略有些紧张,身子僵硬不敢动:“没有,我还得取个汉名吗?”

端着茶杯竖着耳朵的静怡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元寿也忍不住笑,看阿布凯涨红了脸,忙摇头:“不用不用,阿玛给我找的侍卫,也有两个是满名呢,无所谓的,阿布凯哥哥,一会儿在这儿吃饭吧?”

阿布凯有些犹豫:“姑爸爸说让我去石榴院吃。”

“没事儿,让我额娘派人去说一声就行了。”元寿笑嘻嘻的说道,看静怡,静怡点头:“好,阿布凯,不用担心,你姑爸爸会同意的。”

阿布凯想了想,还是点头了:“好,那先让人去和我姑爸爸说一声。”

福晋那边肯定是不反对,胤禛听说,也赶过来了。用膳之后,还考问了阿布凯几个问题,倒是没想到,阿布凯的学识竟然还不错,静怡虽然听不懂,但能得了胤禛的夸奖,那肯定很好的。

再后来那四个侍卫,静怡就没有见了,只听元寿自己叽叽喳喳的说:“有个大块头,力气特别大,能举起来咱们院子里的石墩,阿玛说那石墩有好几十斤重呢,我都搬不动,阿玛说,一般十来岁的小孩儿也是举不动的。还有个射箭特别好,百步穿杨,额娘是没看见,挂在树上的铜钱,这么小一点点儿,我都快看不见了,他一下子就射穿了。”

静怡笑眯眯的听他说,手轻轻的在他后背拍着,小阿哥安康今儿难得安生,自己抱着磨牙饼在那儿吭吭哧哧的用劲儿。元寿说到兴起,这小子也不知道是听明白了还是没听明白,也傻乎乎的跟着笑。

元寿自己说着说着也觉得累了,慢慢的就闭上了眼睛,静怡也跟着打个呵欠,顺手将安康手里的磨牙饼拿开,给这臭小子擦擦,啃了一脖子的饼渣。

转眼就是年底,宫里对和康熙同一天出生的小阿哥是很有兴趣的,特意吩咐了让静怡带着孩子进宫请安。静怡虽然不怎么想去,大年初一,三更就得起床,对她来说,真是一种折磨。

可不去不行,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还得抱着孩子上马车。

幸好,这马车布置的倒是不错,有褥子有被子,她倒是能搂着安康眯一会儿。至于元寿,她照看不过来,就让福晋带着了。

弘时年纪大了些,可以跟着胤禛了,李氏也就不跟着进宫了。年氏身子不方便,耿氏也不想进宫,就将天申也交给了福晋照看。

元寿倒是挺喜欢天申的,哥儿俩就差一岁多,天申又得了耿氏交代,时常来找元寿玩耍,元寿也就对天申很不错。

给德妃请了安,德妃也是先招手:“将小阿哥抱过来我看看,胤禛说,取了个小名儿叫安康?”

“是,王爷说盼着小阿哥日后平安健康,所以就叫安康。”静怡忙笑着说道,德妃点头:“为人父母,都是这个心思,这明儿确实不错,你倒是个有福气的。”

“也是多亏了我们福晋照顾。”静怡很是谦虚的说道,十四福晋笑道:“四嫂向来贤惠,对了,还有个年侧福晋,不也怀孕了吗?听说怀相不太好?”

福晋叹气:“是啊,这年氏,大约是自己身子有些弱,三不五时的就有些不太舒服,我都恨不得让那大夫天天住在府里了。只盼着她日后能给王爷生个健健康康的小阿哥。”

德妃脸色沉了沉,想到了宋氏那女人,瞧着不也是健健康康的吗?可生那孩子,一个都站不住。

偏偏这年氏是皇上做主赐的,德妃虽然不太喜欢,却也只是黑了下脸,福晋有眼色,当即引开了话题:“年后元寿就要进宫念书了呢,十四弟妹,你们府上是哪个小阿哥进宫?”

十四福晋笑道:“自是弘暟了,他年纪比元寿大些,四嫂你且放心,回去我就叮嘱他,让他照顾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