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天气,已经是很冷了。这种天气下要哭丧,那真是一件儿十分痛苦的事情。静怡心疼元寿和安康,却又不敢乱动手脚,万一被发现,那可不光是会被康熙厌弃。

十四阿哥也匆匆赶回京,连带着胤褆和胤礽,都暂且被放出来。这两个人都出来了,那八阿哥胤禩,也能跟着进宫了。

十三阿哥胤祥,也被允许进宫了。

静怡带着元寿和安康,跟着福晋跪在人群中,有太监拿着白色的魂幡,喊一声哭,众人就都跟着开始哭,安康哭不出来,静怡就使劲在他身上掐了一把,掐的安康哇哇叫。静怡趁机将帕子往安康脸上盖,擦过洋葱的帕子,当即让安康眼泪直流。

弘时年纪大了,就跟在胤禛身边。耿氏不能进宫,就将天申交给了福晋照顾。

看时间差不多了,那小太监再喊一声停,众人就又收声。

说实话,头两天确实是挺伤心的,皇太后是个很和善的老太太,对小孩子也非常好,经常赏赐一些东西下来。可任谁被喊两天哭喊两天停的,都会有些麻木。

而且,哭丧也是个体力活儿,嚎一会儿就觉得整个人都要虚脱了。中午还不能出宫,那小太监会领大家去侧殿坐着,然后上点儿点心饽饽之类的,这个就当是饭菜了。

吃完了,下午就继续哭。

哭到天黑,众人才能各自回家,然后,第二天再接着进宫,一连七天,静怡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废掉了。

三阿哥府上有个侧福晋,哭丧哭到一半儿小产了。十四阿哥有个侧福晋,哭了两天就病倒了,又坚持了两天,回去就整个人都昏迷不醒了。

大冬天的,若不是皇上让德妃安排这宫里的事儿,怕是静怡他们也会坚持不住。

好不容易七天过去,礼部也定下了皇太后的谥号,终于,选好了日子,皇太后下葬。

康熙在棺材被抬出之前大哭,甚至都昏厥了过去。幸好这丧事是有固定的流程的,该定下来的,都已经定下来了,之后的事情都照着规矩来就是了。

静怡等人也跟着棺材出宫,跟到宫门口,最后一次跪拜。然后,各自散开回府。

“安康有些发热。”一进门,王嬷嬷就迎过来了,静怡皱眉说道,又伸手摸了摸安康的脑袋:“你和福晋说一声,请个太医过来看看,小孩子发热不能耽误了。”

王嬷嬷忙应了一声,元寿乖乖的趴在床边看安康,看一会儿又转头:“额娘,人死了是不是以后都见不着了?”

“是啊,人死了,就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以后就再也见不着了。”静怡顿了顿,伸手拉了元寿:“人有生老病死,生,就是出生,就像是你和安康,从额娘的肚子里出来,然后慢慢长大,直到变成你阿玛那样,再然后就会慢慢变老。”

“人活这一辈子,总要做点儿事情,等你老了,你才会觉得,你没有白活这一辈子,等你死了,这个世界也还有很多人会记得你。”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死了,也没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在意。”

静怡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说的都是些什么,反正,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元寿年纪还小,对生老病死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正好她借着这个机会,也能说一些道理。

太医很快就过来了,说安康只是有些着凉和疲惫,开了方子,先让喝一副,明儿早上若是降温了,那就另外换方子,若是没降温,就再喝一副。

胤禛晚上留宿宫里,静怡怕元寿也受惊,索性就将他留在自己这边睡觉。

元寿还有几分兴奋:“我都好些年没和额娘一起睡了,额娘额娘,安康晚上会不会尿床?”

“不会,赶紧躺下,时候不早了。”静怡一边放下床帘一边说道,快过年了,一切不好的事儿,都带不到明年去。

然而平静了不到十天,河南那边送来加急密折,因宜阳知县张育徽横征暴敛,苛虐百姓,该县民人亢珽等联合起义,并劫了永宁知县,围困三个县城。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百姓起义不是头一回,但像是亢珽这样连攻下三个县城的却也不多。康熙大怒,命河南巡抚张胜佐查明事由。

随后要派兵去镇压,胤禛趁此机会,将静怡的弟弟文浩给塞了过去。文浩也不负胤禛期待,竟然亲自捉拿了亢珽亲弟弟亢珩,立下大功。

康熙随即下旨晓谕大学士等人,说此次百姓起义,是因为贪官横行,预先征收明年岁粮,又加派赋税,这才引发百姓暴动,要彻查河南官场。

河南巡抚张胜佐率先被免职,李熙亭等人则是被判死刑,宜阳知县更是被判绞刑。

又令内阁学士前往河南安抚百姓,亢珽等人被押送京城。但大抵是知道进京就没命了,半路亢珽等人就自尽了。

此次前往参加剿匪的多是立了功,尤其是文浩,有胤禛在背后操持,文浩在征西大军中,也谋了个从五品的千户职位。

过了年,康熙就打算用兵西藏,西征军就是为此做的准备。十四阿哥被封为抚远大将军,统率此次西征军。

静怡自然是舍不得的,但也知道,弟弟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

她生怕阿玛额娘伤心,还特意和胤禛说了一声,带了元寿和安康到钮祜禄府上玩耍了一天。幸而钮祜禄凌柱夫妻都是通透之人,也知道自家儿子的志向,虽然担忧,却也是开始为文浩准备东西。

干粮药材,水囊棉衣,样样不落,最后就是收拾出来一个一辆马车都装不下的大包裹来。文浩是哭笑不得,忙亲自拆开:“阿玛额娘,每个人就只能带一个小包裹,要不然马儿驼不动的,军队里什么都有,你们不用太操心了,等着我立功回来就是了。”

钮祜禄夫人在文浩脑袋上拍了一下,强忍着笑道:“都听你的,你想带什么就带什么,大不了,我们再让人送过去。”

文浩的手立马顿住了,好一会儿才嘟囔道:“好吧,我试试看,尽量都带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清朝真的很危险啊,到处都是人民起义~~~~为什么呢?因为贪官多。为什么贪官多呢?

第 73 章

最终还是都带去了, 军队是有运送物资的马车的, 以文浩的身份, 再加上胤禛的面子,还是能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儿的特权的。让人将那大包裹拿出去, 文浩红着眼睛跪在地上, 使劲的磕了几个头,然后才转身大踏步离开。

钮祜禄氏拿帕子揉眼角,凌柱则是飞快的背过身去, 不让人看到自己的眼睛。

静怡扶了钮祜禄氏,给元寿使了个眼色, 元寿就忙奔着凌柱去了:“郭罗玛法,我额娘说你下棋特别好?我想学下棋呢, 我阿玛忙, 没空教我,郭罗玛法教我下棋?”

凌柱忙点头:“好好好,我教你,走,咱们去书房。”至于安康, 年纪还小呢, 跟着表哥去玩耍就行了。

“额娘, 快别哭了,二弟必定能平安回来的,这两年二弟的本领可不是白学的,连王爷都说, 他那骑射功夫,在一群八旗子弟里面,遥遥领先,比绿营的那些人都强呢。”

绿营是所有军队里面最强大的那个,多是汉人。这年代,出身上,汉人是比不过八旗子弟的,所以就只能比八旗子弟更加的努力了。而八旗子弟多好逸恶劳,很少出有名的将领。

康熙前期倒是还有,毕竟那会儿满清刚入关没多久,可康熙后期,汉人将领就越发的多了。胤禛用人倒是不太拘束,本领高强就行。

“我就是…”钮祜禄氏说了一半儿忽然顿住,不敢说不吉利的话,静怡笑道:“二弟吉人天相,额娘忘了当初有道士给二弟算卦,说二弟是极好的命吗?”

钮祜禄氏想了想,也跟着露出个笑容:“也是,你们兄弟,都是极好的命,额娘得好好照顾好了你二弟妹,等你二弟回来,就有儿子抱了。”

二弟妹刚怀孕,也是凑巧了。

静怡引了钮祜禄氏往别处说,钮祜禄氏也知道自家闺女的心意,再者,若是哭哭啼啼的,倒是晦气了,还不如高高兴兴的说。钮祜禄氏是坚决相信,她这会儿有什么情绪,儿子也都是能感受的到的,所以,她得让儿子放心才行。

“元寿前两天说被王爷责骂了?”钮祜禄氏忽然想到这个事儿,忙问道。静怡忍不住笑,摆手:“额娘你是不知道元寿这孩子多气人,他前两天带他的去庄子上除草,他把麦子都给薅掉了。”

钮祜禄氏忍不住笑,但还是要为外孙辩解一句的:“他小孩子家家的,从小富贵,哪儿能分得清麦苗和野草?你们可别为难了他。”

“他分得清的,就是那会儿着急出去玩儿,走神了。”静怡笑着说道,胤禛偶尔带他们到园子里或者庄子上,都是要装扮成老农到地里走一圈的,哪次元寿没跟着去了?

要真是不认识,胤禛才不会责骂他呢。

“我看着元寿聪明机灵,也难怪宫里皇上喜欢了。”钮祜禄氏笑着说道,静怡摇头:“整天的调皮捣蛋,他阿玛天天恨不能打他一顿。”

“你可要多劝着王爷一些,小孩子不能打,身娇肉贵的,打坏了可怎么办?小孩子嘛,哪个不调皮?你小时候不也是很调皮的吗?一个女娃子,比男娃都要调皮,撺掇着你大哥到荷花池里去游泳,偏他金鱼能吃,和你二弟往你阿玛的鞋子里放虫子,恶心的你阿玛一整天没吃下饭。”

那鞋子穿上去,吧叽一下,再将脚拿出来,袜子上面全是黄绿水,凌柱当时没吐都算是给面子了。

旁边大夫人妯娌俩大约是没想到小姑子小时候竟然还有这一面,两个人嘴巴张的比眼睛都大。静怡忙窝到钮祜禄氏的脖颈上:“额娘快别说了,给我留点儿面子,大嫂和弟妹都还在呢。”

钮祜禄氏笑眯眯的拍了她两下:“好了好了,我不说了,时候不早了,你是不是该回去了?”

静怡看看外面天色,摇头:“不着急,王爷这两天忙,他回府都比较晚,我晚些回去也是没事儿的。”

“到底不太好,府里又不是只你一个人。”钮祜禄氏笑着说道,拍了拍静怡的胳膊:“回去吧,额娘知道你心意,放心吧,额娘会好好的照顾好你阿玛和我的身体的,就等着文浩凯旋归来了,你早些回去吧。”

静怡一脸哀怨:“额娘是不想给我晚饭吃吧?”

钮祜禄氏佯装正经的点头:“是啊,咱们府里也没有余粮啊。”逗的静怡忍不住笑,眼看着时候真不早了,就起身打算告辞。

钮祜禄氏虽说是没留饭,但也给静怡准备了不少东西。

元寿上了马车还有些依依不舍:“郭罗玛法的棋术可真好,我都学会了!等晚上回去和阿玛下棋,要是下赢了阿玛,我是不是就能给阿玛提要求了?”

元寿这么一说,静怡忽然想起来个事儿,当年青春年少,她和胤禛赛马,她赢了还有个要求在胤禛那儿存着呢,这些年都没提起来,胤禛该不会是忘记了吧?

“额娘,额娘,你说我提个什么要求好呢?”元寿见她不回答,就性急抱着她胳膊晃,静怡伸手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没好气的说道:“等你赢了再说吧,小小年纪,还挺狂妄的啊,才学了一天就想赢你阿玛了吗?”

“额娘,我年纪小,今天不行还有明天,明天不行还有明年,明年不行还有十年后呢,总有一天,我会赢了我阿玛的。”元寿握着拳头说道,静怡冷笑:“挺有志气,那你慢慢的赢吧。”

自家额娘一点儿都不给面子,元寿有些气呼呼的,安康伸手摸摸他脑袋:“哥哥吃点心。”

元寿伸手搂住安康:“弟弟,还是你对我好。”安康傻乎乎的笑,这点心他刚才尝过了,放一天了,硬邦邦的不好吃了,等回府就能吃新鲜的了。

静怡还在想事情,这个要求要怎么用呢?想了半天还是没想起来,索性就扔到一边去了,另外还有个重要事情等她做决定呢,那就是开铺子的事情。

要不然,就开个绣品铺子?这个她熟啊,知道什么布料什么绣纹的。京城里也有好几家的绣庄,生意好像都挺不错的。

不过,绣娘到哪儿去找呢?总不能她亲身上阵吧?若是被人知道,那胤禛的脸可就丢大了。静怡不是没想过照搬一些现代的经商理念。

但是,她发现,都行不通。

最简单的,就说超市吧,现代超市为什么赚钱呢?因为便捷,选择余地大,商品种类多,吃食东西够新鲜。可在这古代,用的东西,杂货铺就能满足。吃的方面,未加工过的,有钱的有庄子上送,没钱的自家种着有。加工过的,百年老店的生意她抢得过吗?

还有什么服装店,内衣店,静怡一一想过之后,又都给排除了。

“要不然,开个杂货店?”静怡自己嘟囔道,元寿耳尖,在一边听见,忙转头问道:“额娘要开铺子?”

“是啊,你也快长大了,额娘得给你攒钱娶媳妇儿呢。”半大不大的小子,说懂不懂的,听见娶媳妇儿也会不好意思,扭捏了一下才说道:“有汗玛法和阿玛呢,额娘不用掏钱。”

“大的不用额娘掏,可还有小的呢,比如说,给你媳妇儿买个见面礼什么的。”静怡忍着笑逗弄元寿,元寿皱眉想了一会儿,一拍手:“这个不用着急,等我长大了,我给额娘赚钱。”

“你将来是干大事儿的人,可不能只顾着给额娘赚钱,额娘自己能想办法,你别添乱了。”静怡笑眯眯的揉了一把元寿的脸颊说道,安康在一边凑热闹:“哥哥要娶媳妇儿?娶媳妇儿是做什么的?能吃吗?”

元寿捏他爪子:“你就惦记吃,媳妇儿就是冬天给你暖被窝,夏天给你扇扇子的人。”

安康呆了一下,转身抱着静怡:“额娘,我娶你当媳妇儿。”

元寿在一边哈哈笑,静怡拍了安康两下,也不去搭理他,继续盘算开铺子的事情。

元寿自己笑了一会儿,凑过来给静怡出主意:“不如开个卖西洋产品的铺子,九叔之前开的铺子不是挺赚钱的吗?现在关门了,正好咱们能将他们家铺子盘下来。”

静怡有些吃惊:“关门了?怎么回事儿?”静怡记得,九阿哥胤禟,那可是做生意的好手,开铺子从来只有赚钱的,没有赔钱的,咱们好端端的就关门了呢?

“能怎么回事儿,就是供不上货了呗。”元寿笑嘻嘻的说道:“自从八叔…然后九叔也受到牵连,若非是宜妃娘娘求情,九叔怕是也不能进宫了。但进宫也见不着汗玛法的面儿,这人都是势利的,眼瞧着九叔失意,可不就想要换个上家了吗?”

静怡皱眉:“你哪儿知道这么多弯弯绕绕的?”

元寿叹气:“额娘,你别总是拿我当小孩子啊,宫里的消息多着呢,该知道的事儿我都知道。”见静怡皱眉看他,元寿赶紧做了个捏嘴的动作:“我知道额娘担心什么,放心吧,这些个事情,我肯定不会说出来的,额娘放心就是了。”

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只和阿玛说。”

“乱七八糟的,宫里的事情,你也别瞎打听,前些年,宫里有个太监,往外送了个消息,不是什么大消息,惹的你汗玛法大怒,彻查宫中内侍和宫女嬷嬷,最后处死了三十多个人。”

静怡皱眉说道:“连二阿哥都被训斥…”

元寿飞快的接上去:“我知道这事儿,那是二伯自己往外面传递消息,我听阿玛说的,二伯用一种特制的纸写了消息让人传递出去,那纸非得用白矾水泡一泡才能看见上面的字迹。”

静怡还真没元寿知道的清楚,抽了抽嘴角,索性暴力镇压:“反正你就是不许瞎打听,有什么想知道的,只管问你阿玛就是了,你阿玛肯定比别人更清楚,问完了也不许拿出来胡说,除了我,谁也不许告诉,明白吗?”

不等元寿回答,静怡就又说道:“你要是不听话,回头我就告诉你阿玛了,你阿玛肯定和你说过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对不对?”

元寿赶紧点头,伸手往嘴巴上捏了一下,就再不吭声了。

倒是静怡,想着之前元寿说的洋货铺子的事情,就有些心动了。她倒不是想出海,这个虽然赚钱,但就连胤禛都不会轻易去插一脚的,她更是不敢了。

她是想自己弄一些洋货,比如火柴啊羽毛笔之类的,好歹她一个理科生,火柴的成分又是初中就学过的。实在是不行,她还能让胤禛帮忙,找几个能人出来啊。

中国的工匠,那向来是不能小瞧的,只要给他们一个方向,再给一点儿时间,什么东西研究不出来?当然,电啊网啊之类的,可能一二十年内是没戏的。

当然,四五十年也不一定有戏。

但像是一些小的生活用品,应该是能行的吧?

到了王府,胤禛竟是已经回来了。元寿今儿是好不容易能有一天假期,这会儿见自家阿玛在,也不敢进来说话,生怕被抓住考校功课,于是,悄摸摸的就偷溜走了。顺便,将安康也给拎走了。

静怡笑眯眯的给胤禛倒茶,又很是殷勤的给胤禛捶肩,胤禛眯着眼睛享受了一会儿才问道:“可是有什么事情要求我?”

“王爷英明,一看就看出来了,可见我这辈子,是别想在王爷面前耍什么心眼了。”静怡笑嘻嘻的说道,坐下来正要开口,又想到之前元寿说的那些东西,忙问道:“之前元寿说,二哥往外面传送消息了?”

“嗯,汗阿玛已经处置了那些人,朱天宝上了折子将二哥夸赞了一番,重提立太子的事儿,赞二哥人好聪慧,体恤属下,汗阿玛就问他,是如何知道胤礽人好的,又是如何知道胤礽聪慧的,问的马大人冷汗淋淋。”

胤禛今儿估计是心情好,竟是开了几句玩笑:“当场跪下来说是听他阿玛和姐夫说的,于是,汗阿玛让人捉拿朱天宝的父亲朱都呐和姐夫戴保。”

胤礽在咸安宫也没闲着,知道康熙责骂了胤禩,又听说康熙说胤禩的罪名的时候,是包括了一项谋害太子,就觉得这是个机会,认为是和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一样,康熙心软了。

那会儿就是先圈禁了胤褆,然后复立的太子。现在,定是要先除掉胤禩,然后再次复立太子的。有一就有二,胤礽当即派人送出了消息。

太子虽然被废,但太子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子,手上也并不是半点儿人脉都没有的。

于是,朱天宝就上了折子求重立胤礽,康熙连番问话,最后朱天宝供出了朱都呐翁婿,还有新泰,常夲等人。

经此一事,胤禛是觉得,胤礽是再不可能被重立了。

今儿听静怡问起来,这事儿也不算什么隐秘消息,就开玩笑一样讲解了一遍儿。静怡就当是听说书呢,这可别说书好听多了,一波三折的。

连胤礽是怎么写的密信,又是怎么送出咸安宫的,又是如何联系到新泰等人的,都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儿,比那话本有意思多了。

静怡听完都还有些不舍呢,居然这么快就结束了。

“对了,还有九阿哥的事儿。”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听故事,而是自己开铺子赚钱的事情,静怡当即一拍手:“听元寿说,九阿哥有个西洋铺子,打算关门了?”

这年代,能开的起西洋铺子的都不是普通人,能给西洋铺子供货的也都不是普通人。所以,胤禟落魄之后,自然是有供货商敢断了胤禟的货物的。

胤禛忍不住挑眉:“元寿那小子,给你说了多少事儿?”

“也没多少,就这两件儿。”静怡伸手:“自己说起开铺子的事情,元寿就给我出了个主意,爷,你说,我开个西洋货物的铺子如何?能不能赚钱?”

胤禛挑眉:“你打算从哪儿进货?”

“我不进货。”静怡笑嘻嘻的说道,胤禛有些无语,但看静怡一脸你猜你猜你快猜的表情,就问道:“那你打算卖什么?卖咱们大清自己的东西?”

“当然不是了,我打算自己找人研究一下,看我们能不能自己制造一些洋货。”静怡笑着说道,胤禛抬手去摸静怡的额头,好一会儿才说道:“也没发烧啊,怎么就开始说胡话了呢?”

“王爷,我没说胡话,我认真的。”静怡严肃着脸说道,“但是呢,我有事儿求王爷。”

胤禛嗯哼了一声,静怡凑过去给他捏手臂:“王爷帮我找些能干的道士什么的,能炼丹的。”

胤禛更是摸不着头脑了,皱眉看静怡:“你到底打算做什么?”

“就是让这些道士们研究一下怎么制造洋货啊。”静怡笑嘻嘻的说道:“道士们可有用了,你看,火药这种东西就是道士们先发现的。他们既然能炼制出炸药,那说不定也能造出来火柴?”

“什么是火柴?”胤禛问道,静怡立马顿住了,她完全不知道,这年代到底有没有火柴这东西。听胤禛的意思,是没有了?

“就是火折子的简化。”静怡好一会儿才解释道,火柴只能取代火折子,说明肯定是有其优点的嘛。选定了道路就要鼓足勇气走下去,不能瞻前顾后的。

“你自己给取的名字?”胤禛又问道,静怡尴尬的点头,不对,她记错了,现在不是有洋火的吗?记得元寿以前还从西洋铺子里面买到过,不过是和火柴的样子不一样。

反正,不是现代人常见的那种火柴。

那自己其实还是有改进的方向的嘛,静怡立马又振作起来了:“嗯,就像是点燃柴火一样,所以就叫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