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当县长都不容易了,还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南平县趁着这股东风,在全县号召搞养殖场。

知道一些公社没钱,搞不起来,苏曼对他们挺大方,县里先给他们提供饲料和良种,等以后牲畜出笼之后再用这些养成的牲畜折算给县里。

这要是换了别的县长,那可不敢有这么大的口气,县里其他领导也不会同意。毕竟是这么一大笔钱。

可现在县里赚回来的很多钱都和苏曼有关,又有老赵无条件支持,这事儿自然是直接拍板了。

这可让公社这些领导们兴奋不已。对苏曼敬畏之余又由衷的敬佩。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办事的好县长啊。

因为入秋了,这会儿倒是不适合挑选良种了,最好是在来年开春。所以这会儿各公社先交付好需求清单,然后做好准备工作。

养殖场都是之前老早就规划好的,现在也就是按照北河这边的第一养殖场再进行进步一的修缮。

很多公社领导都跑去北河公社第一养殖场那边进行参观学习,可让北河的领导们骄傲不已。

除了养殖场之外,县里的饲料厂也出了名了。

外地的养殖场都来下订单了。

而很多家里养了猪的社员同志知道哪些吃饲料的猪确实长的更肥之后,也从公社这边提交饲料申请。

一时间,整个南平县养殖工作搞的红红火火的。

华州地区领导还特意请了苏曼和赵书记过去,谈养殖场普及的事儿。

苏曼开着车子就带着赵书记过去了。路上两人商量着,这次肯定是让他们分享经验的。

赵书记是个小气包子,心里知道是为老百姓好,可好歹有些气不平,“都是说风凉话,还捡便宜的。”

苏曼边开车边道,“咱到时候就告诉他们,便宜不是那么好捡的。想学经验,那就交学费。”

赵书记有些担心,“地区领导肯定是大局为重。”

“所以在那得会哭,会哭的孩子才受重视。老赵,你可是老江湖了,这事儿交给你了,我在一边为你摇旗呐喊。”

赵书记:“……我不大行吧。”

“咋不行呢,我还记得你上次为了南平家具之乡,在老董那儿演的有多好呢。这次咱搞起来,咱得把南平搞成湖江天然养殖基地。咱得让地区拨款,省里拨款。反正咱要钱。”说到钱字的时候,苏曼咬牙切齿。“想想咱们当初搞养殖场的时候,下了多大的血本,几乎是老本压上了吧。你就甘心被这么学走了?”

当然不甘心,赵书记顿时下定了决心。

两人到的时候,就看到其他县里领导齐聚一堂了。

看到苏曼他们来了,还凑过来打听养殖场的事儿。

赵书记对他们爱理不理的。

海书记笑着道,“如今南平的第一养殖场成功,预示着他们的方法是正确的,我觉得这个完全可以借鉴。”

之前南平家具之乡的时候,就是说可以让其他县里借鉴的,结果等南平家具之乡完成之后,他们发现这个借鉴有困难。因为其他县里缺少一个苏曼这么能折腾的人。

但是现在养殖场还是可以借鉴的。毕竟肉食和家具不一样。这年头,只要是吃的东西,那就不担心卖不出去。有多少抢多少。供不应求。也不存在什么竞争。关键是要会养。

现在南平养成功了,这就可以让其他县里借鉴了。

赵书记道,“海书记,我们南平当初为了搞这个,可是顶着很大的压力啊,还要同志背后打小报告呢,我们真不容易。”

其他县领导:“……”

海书记道,“地区一直都是支持你们的。”

赵书记点头,“是的,所以我们才能够这样坚持的做下来,就是为了能够不辜负地区领导的支持。但是其他县里同志,让人寒心。”

“老赵,你也不能这么说,大家也只是提个意见而已。”小冶县县委书记反驳道。

赵书记道,“我们比不上你们县里有矿,我们啥都没有,只能自己一点点摸索。你们当初那不是意见,就是风凉话。”

“老赵你说的太过分了。”又有县委书记道。

苏曼这才开口 ,“你们也不能光说老赵,当初我们确实很伤心,差点就放弃了。现在想想都害怕,如果当初我们放弃了,哪里还有如今的成功。”

海书记道,“现在咱们也不是抱怨的时候了,咱们还是要以大局为重。”

赵书记不乐意,“领导,我们当初那真是以大局为重。压力很大啊。为了这个养殖场,我们还特意进口了一条饲料生产线,买了那么多良种,下了那么大的血本。我们还安排人出去学习养殖技术。苏县长自己都到处找资料学习,熬白了头发。我们付出了很多啊。”

苏曼道,“老赵,你别说了,地区不会亏待我们的,各个县里同志们也不会亏待我们的。”

海书记听出来了,这是要好处呢。

他安抚道,“你们县里的功劳,地区都知道呢,奖励会有的,你们都是优秀的干部,档案上面会记下这一笔的。”

赵书记道,“其实个人成就我们并不在意,主要还是集体荣誉。”

苏曼道,“老赵说的对,这次县里都出力了。从上到下都为这事儿搞的特别大。为了这次搞养殖场,我们还狠抓县里的治安问题,从上到下可谓是付出良多。如今我敢打包票,整个湖江省,南平绝对是最适合搞养殖的地方。”

赵书记道,“我觉得我们都可以成为湖江养殖基地了。”

苏曼紧接着道,“这么一说,我们还不如搞个项目呢,湖江养殖基地项目,湖江省所有的县城都可以来找我们学习。”

海书记和林专员:……

小冶县县委书记又开口了,“你们男南平项目还不少。之前一个家具之乡,如今又是养殖基地。”咋不上天呢?

苏曼笑着道,“过奖了,我们南平就是这么积极努力,寻求发展之路。”

“……”

海书记正准备说话,苏曼又道,“其实我这么提议也是为了整个华州地区想。这么零零整整的搞养殖,搞不出名堂来。只有搞出一个养殖基地来,才能具有代表性,让华州地区的同志都重视养殖。而我们也有这个资格作为地区养殖基地,我们有饲料厂,我们有养殖场,我们有良种,有技术。”

这下子会议话题就变了。从养殖普及,变成了南平是否可以成为养殖基地。

对于其他县里来说,只要能学技术就好,对于这个事儿倒是无所谓,反正到不了自己头上。

而海书记和林专员也觉得没什么不合适的。

但是他们也知道南平的目的。人家这哪里是为了什么基地,这就是为了钱。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下午三点见。

☆、第 268 章

南平这要钱的决心虽然不小。但是海书记和林专员也都抠。实际上, 这会儿的干部就没有不抠门的。谁让这会儿都太穷了呢。口袋里钱太少了, 就得捂得紧一些。

所以海书记和林专员就想着私下里给苏曼他们做一下思想工作,要有奉献精神。

“其他同志先想想如何开展养殖工作, 南平这边的同志去我办公室。”海书记交代了一声,就率先走了出去。

林专员对着苏曼笑了笑,也跟着出去了。

苏曼则和赵书记对视一眼, 知道领导这关还得继续过才行。

等他们都走了,其他县里领导都嗡嗡的猜测起来,觉得南平这是要接受批评去了。

办公室里,苏曼和赵书记两人一副宁折不弯的样子。

海书记道,“我知道你们的想法, 可是地区其实也不富裕。”

“我知道,省里有钱。省里现在搞出口搞的特别好,他们富裕着呢。”苏曼道。

也不知道湖江从詹姆那边搞了什么好东西了, 反正如今上面对于湖江的出口是带着一种赞同的态度的。所以湖江的出口事业干的很不错。

海书记:“……”

苏曼道:“领导,这里也没外人,我就直说了吧。咱南平现在是要搞大动作的,可不是一两个养殖场,而是全县养殖, 光是县里,就要搞一个占地数百亩的养殖场,然后各个公社还有养殖场,生产队也会搞养殖场。这一算下来,要不少钱。咱需要资金。”

海书记和林专员惊呆了。他们是猜测苏曼要铺摊子, 但是没想到搞这么大,“这么多养殖场,你们不担心出问题?”

苏曼道,“担心也没用啊,咱不能因为担心就不去做。现在南平也是在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这次这条路比家具之乡更好普及。只要我们把养殖技术完善了,其他地区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了。所以我们需要支持。而且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激励的手段,激励其他县里也自己寻求发展之路,不至于担任等着坐享其成。只要努力了,上面就会给与支持人,别人才会更有动力。”

赵书记点头附和,“就是,您也知道,他们那些人之前还说风凉话。一点进取心都没有。”

苏曼又接着道,“其实地区完全可以当做是投资咱们。就和那些研究所搞研究需要研发资金一样。咱华州地区探索新的发展之路,那不也得需要研究资金吗?再也没有一个县里愿意像我们这样顶着压力做这些事儿了。咱南平就是最好的实验基地。”

海书记和林专员:“……”

“要是实在不行,算我们借的也成。”

话都说这份上了,还能咋拒绝。

抠门是要抠门,可南平这样是搞正事儿,也确实可以支持一下。

毕竟有家具之乡的例子在前,南平办事还是很靠谱的。这次又是苏曼主持南平大局,还是可以试试的。

不过这事儿比起家具之乡风险要大,家具之乡就是失败了也没啥损失。可这要是失败,就损失很大。所以海书记他们也不准备惊动省里。所以什么湖江养殖基地是不行的,倒是可以成立一个华州养殖基地。

至于钱……可以先批个三十万给让他们。

这也算是一大笔钱了。赵书记当即拿起海书记桌上的算盘打了打,勉勉强强能搞几个养殖场。

苏曼就笑了,“多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对于华州地区其他兄弟单位过来取经,我们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再回到会议室的时候,海书记就宣布了华州养殖基地成立的事儿。

养殖基地就在南平。

以后各地区想要搞养殖,可以去南平取经。

其他县里领导一脸吃惊的看着苏曼和赵书记。

这两个不是去挨批评的?这回来了咋就变了个口风呢。给领导灌了啥**汤了?

甭管啥状况了,反正人家南平真的把这事儿办成了,地区要给他们拨款了。

可把大伙儿给酸了。

等散会之后,有人还酸几句,“南平可真是有本事。”

赵书记道,“那必须的,我们南平一向是勇当先锋的,主席同志都夸过我们呢。”

“……”

苏曼道,“老赵,走了,去办大事儿了。”

赵书记立马跟了上去。

他们可是要去地区财物那边拿批条的。可没时间和他们扯些乱七八糟的。

两人回到南平的时候,就带上了地区财物盖了章的批款条子。交给老钱的时候,老钱惊呆了,看到上面的数据,差点喜极而泣。

南平现在虽然有钱,可是抵不住两位顶头老大会败家啊。赚了一点钱就开始花钱买。

这花钱的速度都要超过赚钱的速度了。厂子是一家一家的开,养殖场还要大规模的搞。前几天还说要扩大食品厂规模。

老钱都开始掉头发了。

当然,这三十万也没捂热,苏曼就开了个县委会议,要给花出去了。

“同志们,到了我们南平大干一场的时候了。之前那都是牛刀小试,现在才是我们正儿八经搞发展的时候。首先,关于全县养殖计划,请赵书记给各位作指示。”

赵书记拿起计划表就给宣读了。一大堆的内容读完之后,大伙儿就知道一件事儿了。

南平这是要以畜牧业为主了。

农业也还是搞,化肥厂也是照样供应化肥。但是现在南平是要上上下下的搞畜牧业了。

“饲料厂还要再搞一条生产线。到时候整个华州地区都需要咱们供应,这个钱肯定会赚回来的。另外各地公社生产队那边不富裕,头年的良种和饲料肯定都是赊欠的。还有食品厂扩大规模,我们这么多牲畜,到时候全部供应出去也不现实,还是要自产自销,加工一下外销。不要心疼钱,你们也能算到了,这钱花出去是暂时的,后续收回来的时候,你们就能看到是亏了还是赚了。”

她边说,老钱在下面边打算盘。从开始的心疼,到后面都开始咽口水了。

有了钱了,也不用等来年开春去抓良种了,趁着现在还没下雪,还不至于太冷,可以先抓一批回来养着了。

于是农业部门又开始忙碌起来。好在因为饲料厂的事儿,他们已经与一些养殖场之间有了友好往来,所以一部分良种可以用饲料抵债。而之前南平的第一养殖场也留下离开一批良种,所以倒是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虽然不能马上将南平上上下下都开上养殖场,但是南平第三、第四、没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养殖场都陆续开始了。

整个年底,大伙儿都在忙忙碌碌的搞奋斗,一点儿也没有深秋萧条的感觉。

而其他县里看到南平动作不断,也按捺不住了,安排了人过来南平学习经验。

南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畜牧帮扶部门,专门负责接待这些外地来取经的同志。顺便和他们签订一个协议,在南平学经验,以后也在南平购买良种。只要在南平购买的良种,南平就会在以后定期进行技术维护。

这样一来,南平以后不止可以对外提供肉食,还可以通过良种赚钱。

按照老钱算的账来看,这卖良种似乎比卖肉还要赚钱。

南平上下越发觉得这养殖场是个生钱的宝贝疙瘩了。

不知不觉,时间就迈过了六六年的元旦。

苏曼看着日历上面的一九六六年的时候,有些恍惚。

她打了个电话到了首都崔家。想要邀请公婆来南平过年。

想着趁着这个机会,让两老退休养老,来南平过养老生活算了。

如今的南平在她和老赵的治理下,铁桶一般,加上当初主席同志给她的那句夸赞。她觉得自己还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家里人过安稳日子的。

李淑华接到电话很是高兴,听到苏曼邀请他们来南平,心里也很感动,“知道你工作忙,我们去了耽误你事儿。而且你爸现在也不乐意离开他的这些老战友们,整天就待在参谋部里面和他们搞什么沙盘战争。他去别的地方待不住。”

“可我觉得那边太冷了,而且崔向北也不在家里,你们来这边热闹。”

“别担心我们。我们在这边过的挺好的。现在谁家的孩子还整天陪着父母呀,我们大院里面好些家里的孩子几年都不回来呢,都在外面奋斗事业。你和小北做出成绩,我们心里高兴呢。你之前搞的那个南平家具厂,你爸现在逢人就和人吹牛。倒是小北干的事儿咱也不知道,你爸说现在就指着你给他长脸了。”

苏曼心里挺不是滋味,“可我心里挺想你们的。”

“等天气暖和了,我和你爸说说,请几天假去看你们。”

苏曼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她对于具体几月开始,并没有很详细的记忆。以前她并不是很关注这段时期的历史。

她就是觉得,老崔同志那个个性,挺容易得罪人的。

而小崔同志呢,又是搞研发工作的。

她总觉得没法放心。

也不知道崔向北啥时候回来,等他回来了,自己肯定要嘱咐他注意点。

最好还是待在湖江。要真有事儿,自己也能照应。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下午六点半见。

开始收尾了。

☆、第 269 章

苏曼到底还是不放心崔家那边。

毕竟他们在首都, 万一有个什么事情, 她鞭长莫及。所以还是得和他们好好说说。最好是让老崔同志心平气和一些。

想了想,干脆就和李春花说了, 今年过年要去首都那边过年。

李春花一听就道,“是该去那边过个年的。小崔几年没回去,你好歹也是人家儿媳妇, 该回去陪陪老人。我和你爹你也别担心,你哥他们都在这边,还有你姐。回头我一吆喝,咱家热闹着呢。就是这么远的路,你一个人成吗?”

“没事人, 我到时候买卧票,卧票人少,睡一觉也就到了。”

苏曼做了决定, 晚上就在房间里收拾东西。想着未来的事儿,心里有些迷茫和烦躁。这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想着自己还有个系统,可除了买一些生活用品和一些不怎么重要的东西之外,也没什么大用处。

收拾好东西之后,苏曼第二天又去了县里给老赵那边嘱咐一下。她要请一阵子假, 反正开春之前肯定会回来的,这阵子县里让他盯紧了,任何小偷小摸的事儿都要抓牢了。可不能让小人可乘之机。

“咱开春县里就要大干一场,这是很重要的。可不能让一些宵小之辈破坏我们南平的发展大计。”

赵书记一脸坚定道,“看谁赶来搞破坏。你就放心吧。不过你得赶紧回来, 这南平还是少不了你。”

苏曼点点头,想着一去一来也就几天的时间。她也不准备在首都那边长待。

出发之前,苏曼还给老崔家那边打了个电话。

李淑华一听儿媳妇要过来过年,可高兴坏了。“这雪天出行不方便,要不你等开春之后再过来。”

“妈,没事儿。我找顾叔帮我买卧铺,路上挺舒服的。开春之后县里忙,担心抽不出时间。”

“那成,回头我去接你。”

挂了电话之后,李淑华兴奋的赶紧去和崔卫国说了这事儿。

崔卫国也高兴,要说平时怎么可能不惦记呢。可这不是都忙吗。难得儿媳妇要过来呢。这可是他们两口子结婚之后,儿媳妇第一次上门呢。

“赶紧把小北那房间再好好布置一下,看看要添置什么东西。这边冷,可别让小苏给冻着了。菜也要准备着,那些肉票都拿去用了,多买一些肉菜回来。还有我那些补品,让小吴去后勤处给我拿回来,给小苏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