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铭夕想了想,还是开口喊了他,说:“爸爸,你找妈妈有事吗?”

“嗯,我有点事想和她商量。”

顾铭夕立刻就想到了一年前父亲找自己谈话的内容,他的语声不禁拔高:“爸爸!你去年和我说的事不用去和妈妈讲,你又不是不了解她,她绝对不会答应的!何必还要再让她生气!”

顾国祥面色阴沉了一些,说:“我知道,我是有其他事和她说。”

顾铭夕戒备地看着他,顾国祥神情缓和了一点,换了个话题,问:“铭夕,有没有想过考哪个学校?”

“没有。”他冷冷地回答,“成绩下来再说。”

顾国祥认真地说:“其实你应该早一点考虑,然后拜托你的学校,把你的残疾情况和高中的历年成绩单告诉对方的招生老师,提前询问人家,我的成绩足以报考贵校,就是不知道贵校能不能接受我的身体状况。”

见顾铭夕陷入了沉思,顾国祥又说:“你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出了成绩再填志愿,如果没有提前和那些学校讲,到时候很容易被退档,所有的学校都可以以你无法自理这个理由来退档,你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顾铭夕大声说:“我能自理的!”

“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自理。”顾国祥说,“冬天,你都没办法自己穿脱衣服,去食堂,你也不可能自己打饭啊,还有解大便,你怎么解决?”

顾铭夕答不出来了。

“爸爸劝你,还是想一下要报哪个学校,提早去咨询,要做到万无一失,第一志愿不被退档才行。”说完,顾国祥起身出了顾铭夕的房间。

李涵回来的时候,顾国祥正坐在客厅里抽烟,两个人视线相对,心里都是起伏不定。顾国祥先开了口,问:“去开家长会了?老师怎么说铭夕?”

李涵轻声说:“铭夕现在成绩很稳定,不出意外,肯定能考上重本。”

顾国祥欣慰地笑了一下:“我就知道铭夕不会叫我失望的。”

李涵看他一眼,走到顾铭夕房门口看看他,说:“铭夕,爸爸妈妈在外面谈点事,你先不要出来。”

顾铭夕点点头。

为了防止他偷听,李涵干脆把顾国祥叫去了主卧的阳台上,说:“别在屋里抽烟,臭死了。”

顾国祥和李涵足足谈了一个半小时,听到顾国祥离开的关门声,顾铭夕走出了房间。

他问母亲:“妈妈,爸爸找你什么事啊?”

李涵表现得很平静,她在厨房给顾铭夕煮点心,说:“没什么。”

顾铭夕才不信,走到她身边看她,李涵的眼睛红红的,顾铭夕说:“妈——你别把我当小孩子了,心里有不开心的,就和我说好了。”

李涵在锅子里烧水,转身去冰箱里拿速冻饺子,顾铭夕跟在她身边:“妈妈,你别觉得说,我要高考了,你不告诉我是怕影响我考试。其实你们这样藏着掖着我心里才会胡思乱想,妈,你告诉我吧,爸爸到底对你说什么了。你放心,我一定是站在你这边的。”

听到他最后这句话,李涵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她抬头看顾铭夕,伸手摸摸他的脸颊,哽咽地说:“铭夕,爸爸妈妈决定离婚了。”

这几年,金材大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来,四幢房子里,几乎全是金属材料公司的职工,但是经过厂房搬迁和改制,有许多人买断工龄下岗了,那些人都像庞水生那样,把房改房买了下来,然后又转手卖了出去。再加上那些交掉房子、搬到了城西金材新苑的老职工,如今的金材大院里,绝大部分都是新搬进来的陌生面孔。

但是,这里依旧有金材公司的员工,比如金爱华、钟小莲、张佳琦的爸爸,很快,钟小莲的大嘴巴就把顾国祥在公司里的事宣扬得人尽皆知,顾铭夕也终于知道,他的爸爸马上就会有个健康的小孩了,他的梦想终于实现。

他很努力地不让这件事影响自己,但总归还是有些影响,有时候,他和庞倩在一起时会发呆,庞倩知道顾铭夕心情不好,在食堂吃过晚饭后也不找他问题目了,干脆拖着他去小公园逛一逛。

她老气横秋地对顾铭夕说:“你都19岁了,又不是小孩子了,别担心你爸妈离婚的事,说不定你妈妈离开你爸爸,还能找着一个更好的男人呢。”

这安慰人的方式叫顾铭夕哭笑不得,庞倩还在叽叽呱呱说个不停:“你爸爸都46岁了,现在生个小孩,小孩上幼儿园时你爸爸都50了,到时候他去接孩子,别人说不定还以为他是孩子的爷爷呢。”

顾铭夕笑了:“你想得可真远。”

庞倩拍拍他的肩:“我是想对你说,顾铭夕,你爸妈离婚咱们也没办法,你真的没必要为了他们的事弄得自己不开心。他俩吵架又不是吵一天两天了,这都吵了多少年了,你爸爸以后会组建新家庭,和咱们也没啥关系,你要做的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然后多陪陪你妈妈就是了。当然了,如果你妈妈再交男朋友,你也得大方点儿,别轻易反对,你妈妈是个特别好的人,她才40多岁,我小外婆60多岁时还二婚呢,你妈妈可比她年轻漂亮多了。”

顾铭夕怔怔地看着庞倩,完全没想到,这女孩现在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她真的懂事许多了,也许,在不知不觉间,她早已长大。

但是接下来庞倩的一句话又叫他失笑了,她看着不远处的一个小摊贩,拍着手说:“呀!那个卖萝卜丝饼的大叔来了!我最喜欢吃他家的萝卜丝饼了!我要去买,你要不要吃?”

顾铭夕微笑着摇摇头,庞倩掏出口袋里的1块钱,屁颠屁颠地就跑了过去,挤在一堆小学生中间买饼。

顾铭夕遥遥地看着她,庞倩盯着那大叔在锅里炸饼,还舔了舔嘴角,这细微的小动作叫顾铭夕唇边的笑意更加明显,他真的太喜欢庞倩了,喜欢她善良纯洁的天性,喜欢她简单快乐的性格,喜欢她乐观积极的心态,喜欢她爱吃爱闹的小孩子脾气,也喜欢,她偶尔会流露出的那一抹温柔。

顾铭夕知道有许多女生喜欢他,但是他无法自然而然地与她们相处,她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肖郁静、蒋之雅、厉晓燕、罗馨…顾铭夕与她们交谈时,总能从她们的眼睛里看出一些特别的东西。

她们装作不在意他的残疾,可是事实上,她们很在意。她们的眼睛总是不经意地在他空荡荡的袖子上打转,有时候,他并没有提出帮助,她们已经会自作主张地帮他的忙了。

顾铭夕知道这种在意将陪伴他的一生,年龄越长,这样的在意会越来越明显,他想,在他的人生中,能够完全不在意这回事的,大概只有庞倩一个人了。

但是有时候,他也会怀疑,庞倩,是真的不在意吗?

2003年6月7日,高考如约而至,庞倩和顾铭夕已经准备得很充分。

这一年全国各地*肆虐,考场里也是如临大敌,很多人都戴着口罩,进考场前,还要被测体温。

穿着短袖衬衫的顾铭夕走到考场时,飘动的空袖管很是引人注目,庞倩一直陪在他身边,走到两人考场的分别点,她对他握拳,说:“顾铭夕,加油!”

顾铭夕笑了起来,对她点点头:“庞庞,你也加油。”

窗外的天空碧蓝如洗,万里无云,知了在树上唱着歌,铃声响了,顾铭夕坐在为他特别准备的低矮考试桌前,左脚翻开试卷,右脚夹起了笔。

他心中极为平静,看着卷子上的题,他轻轻地笑了一下。

就是这样几张白色的纸,也许,就会让一个人的人生变得截然不同。

庞庞,他在心里说,祝你好运。

两天后,高考结束,顾国祥和李涵去了民政局,结束了他们长达20年的婚姻。

第69章人海茫茫

李涵和顾国祥签下了离婚协议书,顾铭夕已经成年,不需要判定归属,关于两个人的财产,顾国祥提出,因为他还需要在金材公司上班,所以那套120方的房子,他希望写到他名下。作为补偿,他另给李涵和顾铭夕在市区买一套房,再给他们20万元现金。

“铭夕四年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也由我来负担。”顾国祥说。

有很多人都劝李涵,顾国祥如此无耻,一定要和他闹得鱼死网破才行,把他和客户、官员之间贪污受贿的那些龌蹉事都说出来,让他身败名裂。至少,也要以此为威胁,让他净身出户。房子、车子、钱,李涵就该毫不犹豫地开口,毛都不给他留一根。

听到这些话,李涵都只是笑一下。

如果是在刚得知顾国祥出轨的那一年,李涵也许会同意她们的意见。那时她多恨顾国祥啊,她觉得自己为这个小家辛苦了这么多年,为了儿子呕心沥血,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想和顾国祥同归于尽的心都有了。

可是现在呢,她和顾国祥已经分居一年半,顾国祥每个月都会往她银行卡上打3000块钱生活费,顾铭夕还交给她1万元,说是顾国祥给他的零花钱。

很多个孤独的夜里,李涵躺在床上想着自己和顾国祥的过去。在别人看来,这所有的事就是顾国祥不对,但是李涵知道,夫妻之间产生裂痕,不可能只是一个人有问题。

有一个很客观的事实——顾国祥始终接受不了顾铭夕的残疾,无论别人怎么劝他,无论顾铭夕如何地努力,他就是接受不了。

人的思想是很难改变的,李涵无法理解顾国祥的这种偏执,顾国祥也理解不了李涵的坚持。他有着父母那边的压力,经年累月,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已经变成了他的一种执念。

李涵记得几年前的一天,她去了医院,医生判断她以后很难再怀孕。那天晚上,顾国祥在阳台抽了好久的烟,回来以后,他抱着她哭了。

那时,她就该想到,他们的婚姻,完了。

只是,最无辜的,就是顾铭夕。

李涵知道,顾铭夕从小到大,都是仰望着父亲的背脊的,他也继承到了顾国祥勤奋、努力的好品德,虽然顾国祥与顾铭夕并不亲近,但是在顾铭夕的心里,父亲的位置一直都在。他那么刻苦地学习,说到底,也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同。

李涵决定和顾国祥好聚好散,不想在儿子面前,让顾国祥变得那么不堪。有些事就好比一块遮羞布,不去扯它,大家和平共处,有事好商量。真的扯下来了,对方颜面扫地,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何况,顾国祥马上要有孩子了,李涵是个善良的人,她想,小孩子总是无辜的,顾国祥并没有亏待过顾铭夕,她又何必要让那个未出世的孩子,遭遇窘迫的生活境遇。

所以,她接受了顾国祥的提议。

********

结束了高考的顾铭夕和庞倩一身轻松,尤其是庞倩,她估了分后,有点不敢相信,抓着顾铭夕大呼小叫:“顾铭夕顾铭夕,我觉得我考得超级好!”

见她如此高兴,顾铭夕也很兴奋,他问她估分是多少,庞倩又害羞了,死命摇头说:“不告诉你,我大概有些题记错了,哪有这么高的分。哎呀,等成绩出来就知道了。”

顾铭夕没有再逼问她,毕竟,自己的估分的确做不了数,反正要等成绩下来才填志愿,他也不着急。

在等待出成绩的日子里,顾铭夕带着庞倩去找鲨鱼玩。因为*的影响,烧烤店几个月都没生意了,蛤蜊和生蚝去了附近的小厂打工,鲨鱼也干脆在家里休息。

晚上,蛤蜊和生蚝下班回来,他们依旧住在鲨鱼家,看到顾铭夕和庞倩都很高兴,一起吃晚饭时,鲨鱼问顾铭夕大学的志愿打算填哪里。

顾铭夕微微有些沉默,几个月前和顾国祥谈过话后,他和母亲商量了一下,把这些想法转告给了戴老师。戴老师也觉得这是个问题,于是让顾铭夕列了几个心仪的学校,她提前去和对方的招生老师联系。

看成绩和所获得的荣誉,顾铭夕无疑是个优秀的学生,但是,很多学校在得知他没有双臂后,都回复,要等顾铭夕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再说,无法立刻给出回应。

所以,这个时候的顾铭夕,内心是有些忐忑的。

和庞倩一起从鲨鱼家里回来后,顾铭夕说:“庞庞,我们在外面散散步再回家,好吗?”

庞倩点点头,两个人在街上慢悠悠地走着,庞倩叽叽喳喳地说着几个好朋友的动向:“郑巧巧打算填e大,外语系,分数估计够。孙明芳给我打电话,她说考得还行,分数可能够二本,但是她不想去外地,所以大概会填这里好一点的三本。前几天我和王婷婷一起去逛街,她没考好,大概只能念大专,她说大专就大专,到时挑个好专业,不打算高复了。孙明芳说胡添力没考好,如果成绩出来没上三本,就再高复一年,还有章蔚…”

顾铭夕一直笑着听她说,没有接腔。庞倩说着说着就停了下来,她仰头看着初夏的夜空,伸了一个懒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呼…总算是解放了。”

她转过头来,笑眯眯地看着顾铭夕,说:“顾铭夕,两个多月后,我们就能一起去上海了。”

顾铭夕问:“你想好考哪个学校了吗?”

“想好了。”

“是哪里?”

庞倩吐吐舌头,说:“等出了成绩,各批次分数线公布,我再告诉你。”

顾铭夕笑了:“上海很大的,要比e市大得多,你可千万不要和我隔着一个城市,在上海的两个角落啊。”

庞倩摇摇头:“不会。”

他深深地看着她,轻声喊她:“庞庞。”

“嗯?”

看着她细腻红润的脸颊,纯净的眼神,顾铭夕一时间噤声了,他在鲨鱼家里喝过酒,脸微微地有些烧,他突然很想在这一刻吻她一下,但又觉得也许会吓到她。

关于一年前的那个吻,他们再也没有提起过,顾铭夕的喉结滑动了一下,声音哑哑地说:“没什么,就是叫你一声。”

他想,来日方长。

回到家,李涵在看电视,顾铭夕喊了她一声,洗过脚想要回房,李涵却出来叫住了他。

这段日子,李涵每天都是心事重重,沉默寡言,顾铭夕知道她有心事,但一想到她和父亲刚离婚,肯定心情不好,便也没有多问她。

李涵把顾铭夕叫到餐桌边坐下,说:“铭夕,妈妈有事和你商量。”

顾铭夕怎么都没有想到,李涵要和他说的,居然是他填大学志愿的事。

“妈妈知道你想考上海财经大学,但是现在,那个学校一直没有给我们回音。”李涵坐在顾铭夕面前,盯着儿子的眼睛,“妈妈要跟你说一件事,戴老师今天给我打电话,说是z城的b大给了回音,说只要你的成绩够他们的分数线,他们不会顾虑你的身体,一定录取你。”

“b大?”顾铭夕觉得奇怪,“我没和戴老师说过b大啊。”

李涵说:“是我和戴老师说的,我让她向b大的招生老师转达了一个意思,你也算是半个z城的孩子,如果你读了b大,我会和你在学校旁边租个房子,全程陪读,不会给学校造成负担。”

顾铭夕愣住了。

z城是北方的一个小城市,是李涵的老家,她在那里出生长大,念到中专毕业,进入了e市金属材料公司在z城的分公司,工作两年后被调到了总部。

b大是一所211工程的大学,在北方名气不小,算是全国重点大学,顾铭夕报给戴老师的志愿全是上海的学校,他没想到李涵居然额外加上了b大。

顾铭夕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一下子就猜到了李涵的意图,问:“妈妈,你想回老家了?”

李涵伸手按着自己的额角,点了点头,语气疲惫:“你爸爸说要给我们在这里买一套房子,我让他暂时先别买。儿子,你长大了,有些事妈妈不能一个人做决定,需要参考你的意见。妈妈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你也知道,我不是这里人,在这里20多年,身边也只多了几个朋友。亲戚、同学全在老家。你马上要上大学了,要是去了上海,我就真的是一个人留在了这个城市,就算有套房子,又有什么意思?”

她哭了,眼泪缓缓地流下:“你外公外婆年纪也大了,我20多年没在他们身边尽孝,心里也是很愧疚的。现在,我婚也离了,也已经办了内退,你又要上大学了,真的是没什么可牵挂的了。所以,我想,不要你爸爸买房子了,直接让他给我们一笔钱,我们回老家去,买一间房子,还能陪你外公外婆几年。”

顾铭夕:“…”

李涵看着他:“我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铭夕,所以就瞒着你把b大的信息给了戴老师,我也是碰碰运气。真的没想到,上海的学校一个都没给答复,b大倒是很明确地同意录取你了。所以,我才想要和你商量一下,儿子,你能不能考虑下去b大读书。”

顾铭夕默了一会儿,说:“妈妈,我和庞倩约定了一起去上海念书的。其实,如果你不放心我,你也可以和我一起去上海,我们一样可以在校外租一个房子的。”

李涵摇头苦笑:“那四年后呢?你是留在上海找工作,还是和倩倩一起回到e市来?我想,如果倩倩要回来,你一定会跟着她回来的,对不对?”

顾铭夕的心事被母亲说破,脸一下子就红了。

李涵说:“铭夕,我和你说实话,我是真的不想再待在这个城市了,如果你将来确定会在上海发展,我会跟着你去,但是,呵…”

她掠着头发摇头,“你是我儿子,我太了解你了,你一定会跟着倩倩回来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子到底有什么意义。倩倩对你,我是真的没看出来有一丁点的意思,她就是把你当哥哥、当朋友在看,你俩从小一起长大,这么多年了,你要她进了大学后改变主意,喜欢上你,妈妈真的不是在打击你,儿子,基本不可能的呀!”

“妈妈!”顾铭夕喊了一声,声音又低了下来,“我只是想和她在一起。”

有些话,他没有说出来,他想:妈妈你是不知道,我和庞倩现在已经有些不一样了,她还曾经给过我承诺,说有些事,等我们考上大学再说。

李涵叹一口气,说:“儿子,你这就是在钻牛角尖了,你就算和倩倩念一个大学又如何?她要交男朋友,谈恋爱,你还能挡着她呀?倩倩以前是年纪小,喜欢粘着你,你们一起念中学,视野也不开阔。等到她念了大学,她会见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性格的男孩子,不排除有些人特别优秀。谁都是喜欢出色的人的,铭夕,妈妈知道你很优秀,但是妈妈也和你说过,在别人眼里,你是有很重的残缺的,你要有自己的骄傲,但也得有自知之明。妈妈不是说你配不上倩倩,相反,妈妈还觉得倩倩配不上你。妈妈的意思是说,你在选择一些事情的时候,不能都以庞倩的选择为前提,你必须要更多地为自己考虑,这不叫自私,这是对自己负责。”

顾铭夕抬头看着母亲,后槽牙紧紧地咬着,连着身子都有些颤抖,他说:“妈妈,庞倩从来就不介意我没有手臂。我做的选择,都是在对自己负责,我想考上财,是为了以后的就业考虑。我想和庞倩在一起,不是钻牛角尖,而是…我是想和她谈恋爱的,甚至,我想和她结婚,我不觉得这是很天方夜谭的事,我也不觉得,庞倩对我一点感觉都没有。”

李涵凝视着顾铭夕的眼睛,很久后,她站起来,叹了口气:“果然是有了媳妇就忘了娘,只是这媳妇心里有没有你都还是个未知数。呵,随你吧,你要去上海,就自己一个人去,我反正是打算回z城了。”

这是赌气的话了。

其实,李涵的心思,顾铭夕是理解的,也知道母亲是为自己好,毕竟b大也是一所优质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名气不相上下,最关键的是,b大给了愿意录取的回音。而z城,又是李涵的娘家,他们回去以后,各方面都有个照应,于情于理,对顾铭夕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是,年轻的男孩怎么舍得放下心中的人,他跟在李涵身边,着急地说:“妈妈,你相信我,等我和庞倩读了大学,我们会在一起的。”

“你要我怎么相信?”李涵猛地回头瞪他,“是不是要等到你被上财退档,被庞倩拒绝!”

“不…”

“那你证明给我看!”李涵仰着下巴怒视着顾铭夕,“现在高考已经结束了,儿子,你证明给我看,你去问庞倩,问她喜不喜欢你!只要她说她喜欢你,愿意和你交往,我就同意你们一起去上海!”

顾铭夕毫不退缩地看着她,一会儿后,他坚定地点头:“好,妈妈,我一定证明给你看。”

出成绩的那一天,庞倩待在顾铭夕房里,一直熬到凌晨12点,12点一过,他们兵分两路,庞倩去客厅打声讯电话,顾铭夕在网上查询。

几分钟后,庞倩欢天喜地地奔进了房间:“喔!顾铭夕!你考得好棒啊!641分!”

顾铭夕的双脚也刚从键盘上放下,他起身走到庞倩面前:“你也考得很好,572,绝对超过一本线!”

两个人激动地互相望着,庞倩有些有劲没处使的感觉,她好想跳起来和顾铭夕击个掌呀,闷了一会儿后,她也不管了,直接扑上去就抱住了他。

“天啊天啊!顾铭夕!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居然考了这么高的分!”

她紧紧地抱着他,又蹦又跳,仰头看他时,只看到他一双黑漆漆的眼睛。顾铭夕突然低下头,在她的额头上印了一个吻,庞倩愣住了,一下子就松开了怀抱,摸着自己的额头说:“顾铭夕你干吗呀!”

“我…”他愣愣地看着她,随即就笑起来,说,“我就是替你高兴。”

庞倩撅着嘴瞪他,说:“我得回去了,明天就公布分数线了,到时候,咱们再看看怎么填志愿。”

分数线公布下来后,庞倩成了7班的一匹大黑马,她足足超过了省理科一本线60多分,是从来没有过的好成绩。

很多同学都说她超常发挥,运气好,只有顾铭夕知道,庞倩是真的下了苦功的。这一年来,她每一次模拟考都在进步,所有的努力都在高考时爆发,良好的心理状态又帮助了她,所以,能取得这个成绩,是必然。

顾铭夕甚至觉得,要是再给庞倩半年时间,说不定她能考过600分。

他一直都没有对庞倩表白,他试探过,总是得不到好的反馈,顾铭夕突然觉得自己胆子也挺小的,不就是对她说句“我喜欢你”么,怎么感觉比解一道奥林匹克数学题都难。

分数线公布后,过两天就要填志愿了,戴老师把顾铭夕的高考成绩传真到了上财的招生办公室,一直都没得到回复,顾铭夕焦急地等待着回音,同时,他也在寻找着和庞倩交流的好机会。

填志愿的前一天,顾铭夕鼓足勇气去了隔壁501,金爱华给他开了门,顾铭夕问庞倩在不在家,金爱华说她去奶奶家玩了。

顾铭夕说声谢谢阿姨,刚要走,金爱华叫住了他,她问:“铭夕,倩倩和我说,你和她打算一块儿考到上海去?”

顾铭夕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