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炼一字一字地道,掷地有声。

曹廷安冷笑:“你就知道她不是在外面吃苦太多受不了了,才回来重新投奔你,顺便赚个情深义重的好名声?”

曹炼第一次被自己的父亲气得想骂人。

但他必须忍着,否则这门婚事还要继续耽搁。

垂下眼帘,曹炼沉默片刻,忽的笑了下,问:“照父亲的意思,母亲这么多年安心为您生儿育女,也是贪图您给的富贵了?”

江氏可就在外面!

曹廷安大怒,气得站了起来,指着儿子骂道:“你放屁!你母亲心地善良再单纯不过,你们的事岂能与我们相提并论?”

曹炼讽刺道:“是吗?母亲真是这么想,还是父亲自欺欺人?当年母亲也是清清白白的良家女子,被您掳来直接做小,如果不是我娘死得早,她一辈子都只能做个姨娘,父亲凭什么认为她是心甘情愿跟着您的?再者,我喜欢季鸣凤,宁愿等待多年也要娶她为妻,父亲安排母亲做小,心里当真有母亲吗?”

这是挑拨离间!

曹廷安虎眸瞪得铜铃一样大,抬手就要打儿子。

曹炼后退几步,同时叫嚷道:“父亲打,就算您打死我,我也要娶她!”

说完,他又退了几步,才扑通跪到地上。

于是,等曹廷安追上来真的要打他时,恰好江氏也泪流满面地推开了门。

看到里面的情形,江氏浑身都在发抖,泪眼瞪着曹廷安:“你敢!你敢打世子,我就一头撞死在这儿!”

曹廷安已经知道自己上了儿子的当,想打不能打,不打又要气死了!

“嘭”的一声,曹廷安踹了一脚书桌。

江氏不管他,哭着去扶曹炼,她的泪也都是被曹炼与季鸣凤之间的深情感动出来的。

“世子先回去,我会劝侯爷的。”

曹炼看眼气得坐回轮椅背对他们的父亲,朝江氏苦笑道:“多谢母亲成全。”

说完,曹炼迅速告退了。

江氏目送他走远,这才关上房门,走到了曹廷安面前。

曹廷安见她眼圈红红的,压下怒火道:“你别听他胡说八道,我知道你心里有我,绝非贪图荣华富贵之人。”

江氏擦擦眼睛,试着去坐他腿上。

曹廷安立即抱住了她。

江氏看着他问:“既然你信我,为何不肯信季姑娘?算下来,世子与季姑娘认识也有七年了,季姑娘为了世子敢去战场杀敌,世子为了季姑娘这么多年都不近女色,您怎么就不信呢?”

曹廷安烦躁道:“我也不是不信……”

江氏:“你怕有朝一日季姑娘的身份被人拆穿,袁家找上门来?”

曹廷安冷笑:“我会怕袁家?”

江氏追问:“那是为什么?”

曹廷安无奈道:“她,她身份太低了,配不上老大。”

自己的儿子,曹廷安怎么看都好,季鸣凤一个改头换面的望门寡妇,儿子真喜欢,纳妾不行吗?

江氏闻言,眼中再次涌出泪珠,低头自嘲道:“我就知道,侯爷一直介意我的出身,季姑娘现在好歹是官家女子,我娘家什么都不是,侯爷借着季姑娘来指桑骂槐了……”

江氏哭得可伤心了,一边哭一边要走。

曹廷安头疼,按住人道:“行了,别装了,我知道你故意这么说的!”

江氏抬起头,泪眼汪汪地看着他:“是啊,我就是装的,以前只要我哭,侯爷什么都答应,现在侯爷不应了,是嫌我年老色衰了吗?”

曹廷安哪料到她这眼泪计还是一环套一环呢?

惊愣过后,曹廷安都被江氏的小聪明气笑了,惩罚地掐了她裙底一把:“老大又不是你亲生的,你至于为了他与我闹?”

江氏轻声哼哼道:“刚刚侯爷夸我心地善良,我若不替世子出头,岂不成了心思恶毒的继母?”

曹廷安:……

他彻底服了!

141大结局

好事多磨, 然而只有被磨过的人才根本不稀罕这四个字!

吃一堑长一智,曹炼再也不敢耽搁了,得知江氏帮他说服了父亲, 曹炼立即催继母快安排媒人去提亲, 并且直接将他选好的吉日一起交给了江氏。

这日是五月中旬,曹炼的红纸上用黑字写着“六月十八”。

江氏再偏袒这个继长子, 都头疼了:“这,是不是太急了?世子大婚,咱们得办得比二爷成亲的时候还要隆重,一个月不够准备的?就算咱们准备好了, 如此仓促, 季姑娘会不会多想?”

之前侯爷派侍卫去试探季姑娘的底细,季姑娘可能都不高兴了。

江氏是真的忧虑。

曹炼却不甚在意地道:“那些都是虚礼, 她都二十四了, 可能还嫌我日子订的晚。”

江氏:……

曹炼见继母似乎实在为难,他才低声道:“母亲, 皇上病入膏肓, 不定什么时候就去了, 若赶上国丧, 我们的婚事又要耽搁一年。”

这下江氏明白了, 并且马上站到了曹炼这一边。

一个二十七, 一个二十四, 年纪都太大了, 耽误不得!

时间紧促,江氏一边请媒人去季家提亲, 一边紧锣密鼓的筹备聘礼,幸亏因为曹炼年纪大, 江氏一直都在张罗他的聘礼以备不时之需,赶一赶还是能备得很体面的。其他宴请所需,三月里曹炯才成的亲,江氏与全府下人都熟能生巧了,事情做得忙碌又井井有条。

这个时候,阿渔也在忙着收拾各种行李。

徐潜告诉她,建元帝与徐潜打过招呼了,八月份会调徐潜去凤阳任职,也就是说,再过两个半月,他们一家三口就要离开京城了。

光是阿渔与徐潜的行囊倒是简单,关键还有阮阮。阮阮未满三岁,第一次出远门,阿渔非常担心女儿路上会水土不服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但让她将女儿一个人丢在京城交给老太君抚养,阿渔也舍不得。

行囊都好说,阿渔要挑个愿意随他们一家去凤阳的家养郎中。

五月底,阿渔终于聘了个在医馆小有名气的郎中。

最担心的事情解决了,趁月底徐潜休沐,夫妻俩带着女儿去了侯府。

阿渔担心母亲听到她要离京的消息会哭,没想到她刚到侯府,母亲先对她说了一件大喜事:“哎呀,阿渔是听到消息才过来的?瞧我忙的,都忘了派人给你送个信儿,你大哥要成亲了,下个月十八!”

阿渔:……

她才多久没回娘家,大哥居然要成亲了?

阿渔难以置信地看向徐潜。

徐潜竟然也不知情。

倒不怪徐潜对他的大舅子不上心,主要是季家门楣太低了,这桩亲事又办得急,女方家里没有四处炫耀,曹家这边江氏忙得团团转没空出门做客,男人们又不碎嘴皮,所以曹炼的婚讯还没来得及传开。

“谁家姑娘?何时定的亲?怎么这么快就要成亲?”

阿渔有太多问题想问了,将女儿交给徐潜看着,她挽着母亲的胳膊母女俩单独聊去了。

江氏将她知道的都告诉了女儿。

阿渔听得一惊一惊的。

季鸣凤,大哥居然与季鸣凤在一起了!

就算刚从母亲口中听到季鸣凤的名字时阿渔下意识地觉得两人似乎不太般配,但当她听完大哥与季鸣凤的故事,阿渔再回忆前世,忽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前世季鸣凤死后,大哥一直没有成亲,外人都道大哥偷袁家的望门寡妇逼死人家坏了名声,不好娶妻,阿渔也差点信了,现在看来,真相更可能是季鸣凤逃走后,大哥才发现他对季鸣凤已经动了情,又因为季鸣凤的死而自责,迟迟走不出来,才不肯娶妻。

果真如此,那这辈子大哥与季姑娘也算修成了正果。

季鸣凤那么好,能与大哥并肩而战,阿渔很替大哥高兴。

回府后,徐潜问她这门婚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阿渔母女说悄悄话时,招待徐潜的是他的岳父曹廷安。

曹廷安心里对季鸣凤并不是很满意,又怎么可能跟女婿说?

所以徐潜连曹炼要娶谁都还不知道。

阿渔当然不能将大哥的秘密告诉他,只说了季鸣凤现在的明面身份。

徐潜闻言,只是点点头。

曹炼娶什么样的妻子,他并不关心,看阿渔这么高兴,说明那位季姑娘品行应该不错。

.

半个月匆匆过去,六月十八到了!

不得不说,曹炼为了尽快成亲,什么都不顾了,没有考虑到夏日天气。

六月的天,天气说变就变,昨日还是艳阳高照,今日便下起了瓢泼暴雨,电闪雷鸣的。

暴雨带来各种不便,可请帖都发出去了,平阳侯府该待客还是得待客。

曹炼早早骑上高头大马去迎亲了,一手攥着缰绳,一手举着江氏半夜叫人找出来的红纸伞。

这种破天气,百姓都懒得出门瞧热闹,不过还是零星有些人走了出来,都以为新郎官会一脸晦气,结果百姓们往伞底下一瞧,却见新郎官嘴角翘着,一双黑眸里星光熠熠,似乎一点都不介意天公不作美。

看来新郎官是真的很满意新娘子啊!

披着闪电踩着雷声,迎亲队伍到了季家门前。

季家更惨,客人请了很多,但宅子太小,因为暴雨,现在宾客们都挤在屋里,把客厅挤得水泄不通。

就在有人忍不住嘀咕这门亲事是不是不吉利时,随着最后几声响雷,雨点居然越来越小,停了!

日头还没有出来,但那种雨后的清新与畅快还是让宾客们都笑了。

“老天爷都被世子的诚意打动,临时停雨祝贺呢!”

“是啊,否则怎么早不停晚不停,偏偏在世子爷到的时候停呢!”

宾客的嗓门不小,曹炼都听见了,他仰头看看,只见一片片乌云渐渐散开,日光又要跳跃出来。

雨停了,事情就好办了,曹炼顺顺利利地将蒙着盖头的季鸣凤接进了花轿。

要不说这雨停得妙呢,上花轿的吉时不能耽误,晚停一会儿,季鸣凤的嫁衣都得被雨水打湿。

侯府这边,来曹家喝喜酒的宾客们也都去院子里畅谈了。

江氏看着外面欢声笑语的客人们,轻轻点了点轮椅上曹廷安的肩膀,轻声道:“你看,老天爷也觉得世子这门亲娶的好呢。”

曹廷安哼了哼。

不过这吉祥的异象还是让他的心情晴朗不少。

众人边吃茶水边聊,等了半个时辰,迎亲队伍回来了。

阿渔牵着女儿去前院看新人进门。

院子里人山人海的,阮阮个子矮,只能看到一片背影。

阮阮不高兴了,大眼睛四处看看,忽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爹爹,爹爹!”阮阮大声地叫道。

宾客如云,但徐潜还是分辨出了女儿稚嫩的喊声。

他朝女眷这边看来,一眼看到了人群中的阿渔,女儿就站在她身边,一边跳一边朝他挥手。

徐潜立即走了过去。

“爹爹抱我,我要看大舅!”阮阮着急地道。

阿渔无奈地看着徐潜。她不敢抱,怕自己力气不大,万一周围谁撞到她,她没抱稳摔了女儿怎么办?

徐潜当然会满足女儿的这点小要求。

他递给阿渔一个“无碍”的眼神,然后轻而易举地将女儿抱了起来。

徐潜高高大大的,阮阮一手扶着爹爹的脑袋,一手无意识地攥着她腰间的玉佩,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后,随着风将门前的白色烟雾吹走,一对儿穿红衣的男女一人拉着一头红绸走了进来。

阮阮立即笑弯了眼睛,指着新郎官叫娘亲看:“娘快看,大舅回来了!”

阿渔微微踮脚,果然看到了她的大哥曹炼。

门外还在继续放着爆竹,爆竹声里,阳光终于穿透乌云,照亮了整个平阳侯府。

阿渔不但看到了意气风发的大哥曹炼、刚进门的大嫂季鸣凤,还看到了二哥二嫂弟弟炽哥儿,看到了厅堂里端坐的威严的父亲与温柔的母亲,看到了站在她身边沉稳清俊的徐潜,以及他怀中活泼可爱的女儿。

阿渔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了一口这雨后的清新空气。

真好,这样的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