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馨今天打扮的特别漂亮,容阿姨特意为她盘了发,真像从城堡里走出来的公主。

陶婧从楼上下来,小东西早就等不及了,跑上楼梯牵陶婧的手,催促,“妈妈,你快点!我和爸爸都吃完饭了!”

陶婧弯腰提陈雨馨的裙裾,“慢点走,小心绊倒。”目光转到楼下容阿姨身上,“容阿姨,没有短一点的裙子吗?”陈雨馨整天蹦蹦跳跳像个男孩子,穿这么漂亮的长裙子实在太难为这条裙子了,陶婧想说不定还没整一天这裙子得拖脏。

容阿姨回答:“这条裙子是她自己挑的,说要穿的漂漂亮亮去看太公,难为她小小年纪有这份心。”

陶婧没说什么,上楼取了一条丝绸带,将裙子稍稍修改了一下,在后面打上一个蝴蝶结,既作为腰带起到美观收腰的效果又略略往上提拉减短了裙子的长度。但陶婧还是搞不明白,明明有那么多美衣,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条绊着脚的,实在无法理解小孩子的脑回路。后来在车上忍不住问她,结果回答说因为这是她叔叔生日的时候给她买的。

她叔叔,当然是许峥青。

哦,原来是许峥青送的,陶婧好像有点明白了。怪不得裙子这么成、熟!

陶婧不由好奇:女儿生日,作为叔叔的许峥青送了一条裙子,陈启送了什么呢?

谁知问话刚一出口,陈雨馨竟“哇”地大哭起来。弄得陶婧措手不及,将她抱到膝盖上心疼道:“好好的怎么哭起来了?”

陈启一手扶着方向盘,捞起右手边的纸巾盒递到后面去,陶婧迅速抽了两张揩陈雨馨小脸上的泪珠子,轻声细语地安慰起来,小东西紧紧抱着她的脖子,整个身体缩进妈妈的怀里,一双黑白分明的水汪大眼楚楚可怜,黏黏糯糯的声音说道,“妈妈,我想要你永远陪在我和爸爸身边,我不要爸爸给我找新妈妈。”

陶婧愣了一下,大脑似短路一般。

缓缓向驾驶位方向望去。

☆、第四十章

作者有话要说:修bug,可不看。

第四十章

童言无忌。

有一瞬的震惊。

难以置信地望向陈启。

和他的目光在后视镜中相撞。

陶婧很快避开去,几乎与此同时,“陶婧。”

陶婧没应,也没看他,将女儿紧紧搂进怀里,“谁说爸爸要找新妈妈的,妈妈回来了,永远永远不会走了,妈妈要看着寒梅一点一点长大,长大了和喜欢的男孩子结婚,做最漂亮的新娘,小傻瓜,你是爸爸和妈妈最大的幸福和希望,我怎么舍得离开你呢?”她的声音低低的,有如耳语般,带着对简单小幸福的渴望与未来的向往,轻轻拍着女儿的背脊。

这些话,像是说给女儿听,更像是安慰她自己。

车厢里安静如斯,她的轻语声分毫不差地钻进陈启的耳朵里。

小姑娘扭头看看陈启,对陶婧勾勾手指,“妈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说着贴到陶婧耳朵边,“我不喜欢奶奶。”

陶婧愣了一下,“为什么不喜欢奶奶?奶奶对你不好吗?”

陈雨馨低头玩陶婧的手指,一脸不高兴:“我不喜欢她把不认识的阿姨带到家里来!叔叔说奶奶是想让爸爸给我找新妈妈,今年我生日,我向爸爸要礼物,奶奶说爸爸送给我的礼物是一个新妈妈。我只要我自己的妈妈,不要新妈妈!”

陶婧心里舒服了些,心想到底是自己亲生的娃,暖心娃。突然体会到了做妈妈的幸福感,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幸福感。她的宝贝,真想用尽全部的生命去爱她、疼她!

说起这次去许家参加许老爷子的寿宴,要面对那么多陈启家里的亲友,陶婧内心很不安很没有底气。

许家,这幢位于海滨的气派别墅,陶婧记得,很久很久以前来过一次。

那一次,印象深刻的,到现在都没法忘怀。

那个有着漂亮的大花园、游泳池的精致的欧式别墅……一切都没有改变,一切都还如曾经当年一般。陶婧还记得那年她和陈启双双跪在许迈清面前的情景,那个威严的老人,至今难忘。

车子开进花园里,马上有人上前恭敬地打开车门。

下了车,陈启揽过陶婧,陈雨馨蹦蹦跳跳走在前面。

下人见他们进来,将他们领到楼上。

坐在轮椅上的这位老人,清瘦,精神抖擞,红光满面,气色特别好。

陈雨馨见到太公,别提多高兴,一张小嘴甜甜的,黏起了许迈清。孙子辈里许迈清就陈雨馨这么个宝贝,疼的不得了,任由她像猴子一样在身上上蹿下跳。

“外公,这是小婧。”陈启向许迈清介绍道。

陶婧叫了许迈清一声外公,带着一丝怯意。

“小婧什么时候回来的?回来了怎么也不来看看外公?”

陶婧为难地看向陈启。

“回来了就好,过去的事情都让它们过去吧,”许迈清朝她伸出手来,“来,小婧,你过来。”

陶婧朝陈启看了一眼,陈启回以一记鼓励的目光,低声道,“去吧。”

陶婧走过去,“外公。”两手握住老人的手,那手粗糙,手背上布满皱纹,却温暖。老人让人拿两张椅子过来。

椅子拿过来,陶婧坐在许迈清跟前,手还牢牢握着。

许迈清又伸手,半空中向陈启招了招,陈启走前两步,握住许迈清的手。

别看许迈清年纪大,力气却大的很,捉着陶婧的手和陈启的手,左手右手一上一下放在一起,陈启和陶婧的手也叠放在一起,两人互看了一眼,陶婧有些尴尬,别开眼去的一瞬间,覆在她上面的大手抓住她的手,温暖安全,陶婧心里一惊,抬头看向他,目光撞进他的眸光里,带着微微的缱绻笑意,宠溺的看着她。

许峥青拍了拍他们的手,“小婧啊,从今天开始,外公郑重地把陈启交给你了。”

两人皆是一怔,对视一笑,齐齐跪下,对许迈清一个深叩,“谢谢外公。”

许迈清一手一个,让他们起来,旁边站着的下人见状忙上前扶起两人。

因是家庭聚会,只请了一些交往密切的宾友,这会儿时间尚早,宾客未到齐,陶婧留在书房陪老爷子聊天,陈启去楼下接待客人。

回想当初许亚平竭力反对陶婧和陈启的结合,陈启带着陶婧回家,跪在许老爷子面前,恳请他首肯。许峥青对陶婧最初的印象全通过许亚平的口述,许亚平不喜欢陶婧,把这人描述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这其中最让许迈清介意的是她的家世,和陈启结婚的对象,不论条件怎么样,首先门当户对,这是最基本要求。所以一开始他的反应也同大女儿一样,他对陶婧没有好感。

但是,当陈启拉着陶婧跪在他面前的时候,真心诚意地期望外公谅解他们、祝福他们的时候,许迈清深受感动,从孙儿望着这个女孩的眼神中,他相信那就是爱情。老人逐渐熄灭的感情的火焰开始复苏,他想到了老伴,陈启的外婆,仿似触及到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那层厚实的世俗的硬壳软化、脱落——原来他也曾年轻过,遇到过美好的爱情,这些,都在风吹雨淋匆忙奔波的日子里被他丢弃了。

这感动,让一颗惨淡寂寥的心重新着上了五彩色,让他找回来那些年轻时候的绚烂,许迈清有一瞬间的震动,亲口应允了他俩的婚事。

书房桌上的相框里是一张全家福,陶婧以前从来没见过,把它拿过来放在掌心仔细地看。

“外公,她就是外婆吧?”陶婧指着坐在许峥青身旁的女人问。

许迈清从桌上取过老花眼镜戴上,小心地用手抚着相片里那个女人,认真又留恋。

陶婧想外公一定很爱外婆吧,不然怎么会流露出这样深沉浓厚的感情?让旁人看了不舍又心酸。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陈启还很小,十三四岁的年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神气十足,唇角微微翘起带点倨傲的神情,他的旁边站着许峥青,一手插兜,一手搂着陈启的肩膀,衣服和陈启穿的一样,两个人差不多高,活像一对双胞胎,但是陶婧一眼就认出谁是谁,至于为什么,她也说不上来,大概出于一种感觉吧,又或者是对另一半的灵敏性?

“爸。”许亚平走进来,看见陶婧,脸色陡然一变,立在门口,怒视着她,厉声道:“谁准你来的!”

陶婧不知所措地站起来,拿着相框的手缩到身后去,“许董……”

许迈清说道:“我让她来的,怎么了,你有意见?”

许亚平完全忽视陶婧,走过去推许迈清的轮椅往外面去,“爸,客人都到齐了,我推您下去。”

许迈清:“让小婧推,你忙你的去,对了——你二妹来了没?”

“还是我推您吧,这丫头笨手笨脚的,您说二妹啊,我听峥青说她晚上到,不知道搞什么,连爸爸的寿宴都迟到,我看啊……”

许迈清头疼,打断道:“峥青到了?”

许亚平不情不愿地“嗯”了声。

许迈清说:“我先不下去了,你叫他上来一趟。”

许亚平敏感道:“爸,你找峥青有事?”

许迈清极不满地看了她一眼:“我有什么事还得向董事长批过。”

许亚平听出许迈清这话里头的意思,连忙改口道:“哪里,我这董事长还不是担着爸您的名分嘛,我是觉得耽搁了客人们不太好。”

许迈清不愿再同她废话,手撑着额头,微微露出一丝疲倦的神情,右手朝外挥挥,示意许亚平叫人去。

陶婧想既然把许峥青叫上来,肯定有正事谈,心想自己不如出去避一避,刚准备说,许迈清开口道:“小婧,你去楼下倒两杯水上来。”

陶婧知道许迈清的意思。

反正他们的谈话她不感兴趣,于是下楼。只是一想到许亚平,头皮发麻,亚历山大。

她轻轻吁一口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办法,面对咯。

楼梯口碰上正好上楼的许峥青,两人没说话,对望了一眼各自走路。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楼下很热闹,陶婧经过客厅时往里看了一眼,四五人围坐在一起聊天,陈启侧对她坐着,他脱了外衣,着银灰色衬衫,穿着一双拖鞋,长腿交叠,慵懒放松的坐姿,一派男主人的架势,大多时候都是倾听状态,时不时侧头和人交流几句。

陶婧拿着放茶杯的托盘竟有些看呆,挪不动脚去。

那边有人朝陶婧看过来,陶婧愣了愣神,对方朝她挥了挥手,“陈夫人!”

这一声叫把一圈人的注意都带到她身上。

陈启略微倾了倾身,侧头看过去,只轻淡一瞥,无声的目光中似含了万千情愫般,与此同时放下交叠的两腿,迈步向她走来。

只她怔愣的几秒钟,人就到了面前。

陶婧举高了一点手里的托盘,隔在两人之间,“我要送茶给外公。”

陈启低头看了一眼,白瓷杯子里茶叶碧透,浮起在晃荡的水面上。他单手捏住托盘,“叫他们送上去吧,你陪我过去坐坐。”

来不及反应,手里腾空,托盘被陈启转到一个下人手里。

他勾着她的腰走过来,在座的几个起哄道:“陈总,不介绍一下吗?”

陈启笑道:“我老婆。”

妥帖自然,简洁明了,那是不需要解释的事实。

陶婧觉得这三个字有魔力,尤其是陈启说出来的时候,特别有味道,特别的安定,也特别的温暖。

陈启拉着陶婧坐下,旁边两位识趣地坐到对面的空位上去。

几个人笑呵呵:“陈夫人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百闻不如一见啊。

有人问最早叫陶婧“陈夫人”的那位朋友怎么知道她就是陈夫人的,莫非他一早就在私底下见过面了。

高甸麒低头抿一口茶,微微笑意:“我哪里见过陈夫人,只凭律师的判断力而已。”

一众人哈哈笑起来,赞道:“不愧是高律师啊,判断一向都是最准的。”

陶婧不由多看了对面那位青年男子几眼,觉得眼熟,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年纪似乎在二十六七岁之间,一张娃娃脸,两边嘴角自然翘起,一双桃花眼,便是没什么表情的看着你时都觉得暗送秋波,生就这样一张脸,女人缘大概不会差到哪里去。但那双眼眸带着似笑非笑的隔膜,冷静疏离,此刻他坐在这里,仿佛又不在这里,让人抓不住,不知怎么的,陶婧想到了许峥青。他也有这样的笑容,淡漠冷静。

这是陶婧对高甸麒最初的印象。

陶婧的担忧没有成行,许亚平忙着,根本没有时间搭理她。

这里的聊天话题有点无聊,陈启半靠在扶手上,有一茬没一茬地听着,和上课的学生似的做做小动作,一会儿玩她的手指,一会儿手从后面横过来摸她的腰,陶婧瞪他也不理,那里有人谈到今年市场行情惨淡,意思是想从陈启这里弄点生意,几个人绘声绘色的,陈启只笑笑:“今天不谈生意。”

几个人悻悻闭了口,连忙切换到其他话题。

聊天的间隙,陈启回头低声问陶婧:“外公在楼上招待谁?”

陶婧回答:“表哥。”她看见陈启轻拧了一下眉。

似乎不太高兴?

许迈清和许峥青谈话进行了很久,下人上去叫他们才下来。

一桌人都在等许迈清,他不到不敢开饭。

吃完饭已半下午,许迈清让陶婧和陈启陪着在花园里散步。

陶婧推着许迈清的轮椅,陈启走在旁边。

走到一对石桌椅前,许迈清说:“在这里歇一歇,你们俩陪我聊会儿天。”

许迈清关心了一下陈启生意上的情况,对于现阶段的情况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经验和建议,陈启深受启发。继而又将触角延伸到他们的生活,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许迈清有他自己的一套,但是他对陈启并不强制干涉非让他听自己的不可,只是建议性,就像对他的工作一样,老人的包容和开放,以及他的行事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陈启,是陈启最敬重的人。

提到孩子,许迈清问有没有计划再要一个。

陈启和陶婧相互对望一眼,陈启答,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准备。

许迈清笑说:“和你外婆结婚那时候,我跟她说啊,以后我们要生一支足球队,代表国家踢足球去,呵呵,后来看她生孩子那么苦,又舍不得。你们现在的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趁年轻,多生两个,男孩女孩都没关系,我也没有几年了,阿青那孩子老大不小了还没处对象,我也不指盼他了,你们呢,只有雨馨一个小家伙,可以再考虑考虑。”

陈启说:“好的,我们会考虑的。”

陶婧怔了怔,看向陈启,不知他这话是安慰老人家还是真有此打算了。

许迈清说道:“许家人丁单薄,陈启,外公想你们第二个孩子出世,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跟我许姓。”

这次陈启犹疑了。

“怎么?”许迈清笑道,“不肯了?”

陈启看着许迈清:“孩子和谁姓不都是我陈启的根,如果外公想让他姓许,我没意见,但是我不太能理解外公的意思。”

许迈清点了点头,看向陶婧,“小婧,你也不理解外公的做法吧?”

陶婧没点头也没摇头,不知怎么的,她想到在书房里看到外公抚摸着照片里的外婆时透露出来的浓厚的思念和感情,她觉得能理解。

她说:“外公,我理解。”

有风吹来,许迈清闭了闭眼睛,一丝笑漾在嘴角。苦涩亦或无奈。

他最疼爱的孙儿,他无计可施,只能用这种方式来保护他。

晚上,许亚迪姗姗来迟,许亚平下午吃完饭就走了,两姐妹完美“错过”。

许迈清早已习惯,倒也没说什么。

陶婧算是第一次见徐亚迪,比起许亚平,徐亚迪是另一个极端,对陶婧那是一百个称赞都不够的,夸她漂亮、皮肤好、懂事、温柔……总之能用到女儿身上好的形容词统统放上来,这样的过头弄得陶婧很不习惯,她自己没有那么好她知道的,甚至骨子里还藏着自卑,被人夸到天上去,实在不习惯,对于这种人第一反应便是不真诚不喜欢,所以无论是许亚平还是徐亚迪,没有一个让人舒服的,她想,下次若再来看外公,非避着她们两姐妹不可的。

吃完饭,陶婧走到外面透气。

花园有人工的特殊护理,花草树木没有枯萎,草坪仍然绿意盎然,她走在鹅卵石铺就而成的小路上,鼻息间浓郁的草木芬芳,月光洒下来,惨淡阴冷,冷冽的空气里,她觉得心情非常好,像一只获得自由的鸟。

前面有脚步声,有人也同她一样在散步。

她慢慢走着,并不打算上去攀谈,却不想那人停下了脚步,转身过来,嘴角淡淡的笑:“陈夫人。”温润如玉色的音色,凉薄疏离。

月光下,陶婧看清了那张脸——白天她在客厅里见到过的。

陶婧对他礼貌点点头,并没有打算走上前去与他同走,“你好”

她以为他会走掉。

没想到高甸麒没有打算走的意思,他可能觉得无聊,站在那里和她攀谈起来。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陶婧自己都没有意识,脚步竟随着他一起移动起来。她喜欢和高甸麒聊天的感觉,除了陈启之外,她从来没有和一个男人这样聊过天,他的绅士和教养让陶婧很有好感,刚开始的那点戒备淡了。

两人走完一圈,陶婧意识到出来有点久了,看了看时间的确不早了,打算回去。

高甸麒同意了。两人往回走。

半路上,手机响了,陶婧看了一眼,是陈启。

她对高甸麒说,“不如你先回去,我接个电话。”

高甸麒说好的。他先走了。

陶婧边走边接电话。

陈启问:“在哪?”

“在花园里散步。”

她听到高甸麒的声音在话筒里,“陈总。”在安静的夜里很清晰。

陶婧一怔,转眼,看见陈启迎着月华,向她遥遥走来。

恍惚间,隔着一层朦胧的薄纱,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她把手机放下来,挂断,静静站着等人走近。

“寒梅呢?”陶婧问。

“睡下了,让奶妈抱到楼上去了。”

两人慢慢走着,很久没有说话。

隔了一会儿,陈启冷不丁问:“刚刚和高甸麒在散步?”

“嗯,路上碰到他也在散步,一块走了会儿。”

陈启没接话,似乎有些吃味,但又不说,胶着,过了会儿似乎忍不住,语气却平静:“大晚上和一个男人走路,你不觉得危险?”

陶婧觉得这逻辑讲不通:“他是你律师。”

“律师就一定是好人了?”

“这倒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我相信你的眼光。”

陈启这才露出一点点笑,“这话我爱听。”他摸过去,抓起她的手往大门口走。

“去哪儿?”

“海边。”

☆、第四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