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得到消息的太夫人在谢娴儿的搀扶下来了,她们赶紧给顺王见礼。

顺王爷过来给太夫人深深施了一礼,红着脸说道,“本王疏忽,让奴才下人差点把显哥儿害了去。谢谢老太君了…”

话没说完,却听见显哥儿的嚎叫声。显哥儿搂着谢娴儿的脖子哭嚎着说,“林哥儿怕怕,林哥儿怕怕。天黑…有狼…要吃林哥儿…不离开娘亲…呜呜…”

林哥儿哭得直打嗝,谢娴儿只得把他抱到一边哄,真哥儿也包着眼泪紧紧拉着谢娴儿的裙子念叨着,“不让弟弟走,不让弟弟走。”太极也跟在他们后面。

太夫人把顺王爷等人请进了院子,朱得宜则跟着谢娴儿和两个孩子去了旁边的竹林。

谢娴儿坐在石凳上轻言细语地哄着朱士显,显哥儿才慢慢安静下来。抽咽着说。“娘亲,我要当林哥儿,不要当显哥儿。”

真哥儿纠正道。“弟弟说错了,你就是林哥儿,不是显哥儿。”

谢娴儿叹着气,这孩子本就乖巧懂事。这么几个月来已经带出了感情,她当然一万个不舍。但孩子能任性。她却不能任性,人家的孩子她也没有理由扣下不给,何况顺王爷的腿比马府的腰都粗。

不过,即使要把孩子交给他们。她也得把话说清楚,说透,看他们有没有保护孩子的措施。

她一边安抚着显哥儿。一边想着怎样跟顺王父子谈判,却见一个青年男子走过来。腿还有些跛,正是在圆空大师那里见过两次的朱公子。

刚才在游乐场的时候,谢娴儿先只注意到了顺王爷,后就被显哥缠住,所以她到现在才知道原来朱公子也来了,竟然还是显哥儿的父亲朱得宜。

朱得宜先跟谢娴儿作了个揖道,“大恩不言谢,二少夫人救下显哥儿,这个情我记下了。”

之后,向朱士显伸出手,“儿子,来,爹爹抱,这么多天,爹爹可是想你得紧。”

显哥儿先还不想理爹爹,但当日思夜想的爹爹向他伸出了手,他还是扑了过去,趴在朱得宜的怀里大哭起来。

朱得宜抱着显哥儿,眼睛也泛了红,喃喃说道,“都是爹爹不好,让儿子受惊了。”

谢娴儿道,“何止是受惊!若不是我们家的太极发现他手里拿着的猴子玩偶,连夜跑回来报信,这孩子或许早就没了。”

朱得宜已经听马四郎说了救显哥儿的过程,当然知道显哥儿一个人在野林里呆了一夜,可谓是九死一生。叹气说道,“本来已经安排好了,找了个仇家的孩子顶替显哥儿在马车里。我们的人把显哥儿提前抱走了,谁知在躲避那些人搜查的时候却出现了状况,以致于显哥儿出了意外…”

显哥儿一听他们说起当时的状况,又吓到了,大哭道,“爹爹,显哥儿不想回家,显哥儿要住这里,跟娘亲、哥哥、太极,还有太爷爷、太奶奶在一起。显哥儿想当林哥儿…”

真哥儿也急了,拉着谢娴儿的袖子说,“娘亲,不让坏银把弟弟抢走。”

太极也在一旁急得大叫。

上房里,顺王爷让人把礼单送上,感谢二少夫人救了他孙子,感谢太夫人收留了他孙子,连通风报信的太极都没拉下。

吃完了晌饭,朱得宜把顺王爷拉到一旁商量了一阵。

之后,顺王爷提出,想在这个庄子里住一天。

显哥儿他们都欢迎,但奢侈无度的顺王爷,阴郁让人琢磨不透的朱大爷,太夫人和谢娴儿都不喜欢。但也没办法,太夫人强装笑脸,赶紧让谢娴儿去安排住处。

张氏和秦氏领着几个孩子本就打算住两天的,也得给他们安排住处。

当天下晌,只有二老爷回了京城。虽然明天休沐,但前方还在打仗,他这个管马的官还是很忙的。

谢娴儿跟太夫人商量了一番,把顺王爷祖孙三代、马四郎安排在新建的东跨院,张氏和秦氏带着三个孩子住旧院子的西厢客房。

结果,顺王爷却住上了瘾,凉爽的气候,安静的村庄,别有滋味的美食,还能跟孙子培养感情,这些都让他赖在这里不想走。

最最让他吃惊不已的还是玉铁,这里的生产过程跟他之前看到的炼铁作坊和打铁铺完全不一样,没想到两种不一样的生产竟能完美地结合起来,直接出成品。而且,生产出来的铁器更是令他震惊不已。

凭他多年做生意的经验,直觉这些东西若是推广开来,将大大提高大夏朝的冶炼技术,甚至提高大夏的国力也未可知。

好在他嫌那里脏,并不愿意久呆。否则凭着他的聪明劲,或许就能提早窥探出一些秘密来。那么,就不会有之后的xxx的什么事了。

谢娴儿早就吩咐了王石头,工场的一切保密,不管谁,一丝一毫也不能透露出去。L

ps:上一章秃瓢,清泉只得厚着脸皮再吆喝一句,新书月票榜文文快被挤出前十了,亲们若是手里还有票,就请支持文文吧。而且,那个千呼万唤的讨人嫌的马老二,也快出来了。

第76章 延长合同期

现在的玉溪庄,简直成了老公爷和孩子们的乐园。平哥儿、安哥儿、方哥儿、真哥儿、显哥儿,再加上村子里的几个孩子,在老爷子的带领下,玩着冲锋陷阵的游戏,并且乐此不疲。

马四爷不可能一直陪着顺王爷,第二天就走了。朱得宜忙忙碌碌,虽住在这里却早出晚归,经常半夜才回来。即使这样,朱得宜还是暗乐了好久。陪着父王在庄子里避暑,这里没有那个女人的爪牙,出去办事没有尾巴,回来吃住也不需要防这防那,还能天天看着儿子,这应该是他长这么大最惬意和轻松的日子。

顺王爷一个人或是到处转转,或是坐在伞下喝茶看老公爷和孩子们耍宝,倒也住了下来。一点也没有别人家的庄子里没有正常的成年男子,一个外男早就该走的自觉性。

其实,他厚着脸皮住着不走,不完全是嘴上说的原因,是因为他一直在观察,他心底深处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知最后能不能实现。

三伏的尾巴最是炎热,背靠玉岭山的玉溪庄却是清凉一片。往年一到这时候就要生病的太夫人,也平安渡过了这个季节。

除了这里的气候宜人,关键还有谢娴儿偷回来的翠叶青茶,隔两天煮一片,专供老两口喝,连谢娴儿自己都舍不得喝一口。这叶子不仅安神,也有助于睡眠,才让老两口在这个最炎热的季节吃好喝好睡好玩好。bn

这天谢娴儿又端着茶盅去上房,这是最后一次的翠叶青茶了。她走上台阶还恨了两眼东跨院,一家三代人,除了那个最小的受欢迎,剩下两人也是赖皮得让人醉了。

屋里只有老太太一个人在。看谢娴儿苦着脸,笑问,“孙媳妇,听说玉铁工场既能炼铁,又能直接打出铁器,铁器还比其它铺子打得好,连顺王爷都不住地夸奖你。咋还愁眉苦脸的?”

谢娴儿唉声叹气地说。“奶奶,人家只有两双手,要孝顺您和爷爷。还要带孩子,现在又多了两个——”她把嘴凑到太夫人的耳边说,“大神,还要打理工场。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呀。”说完,又向二门瞟一眼。

老太太了然道。“孙媳是看上了马二总管吧?你喜欢,让他跟你就是了。他做过我们誉国公府的二总管,别说京县的县令,就是京兆尹。也会给他几分薄面。玉铁以后有他出面,许多事都好办的多。”

谢娴儿的眼睛亮了一下,又黯淡下来。

老太太人老成精。自然知道她顾虑什么。说道,“孙媳妇是怕他身在曹营心在汉?”

谢娴儿诚实地点点头。“有这个原因,还有就是怕他不愿意。她可是誉国公府的二总管,连那些官老爷都要买他的面子。现在却让他去我的嫁妆工场当工头,他能愿意嘛。”

等铁器专卖店一开张,谢娴儿充分相信玉溪牌铁器的需求量会巨增,这又涉及到改扩建的问题。谢娴儿实在不想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况且有些事她也不能出面。她迫切需要一位有能力的总经理,帮她打理这些事务。马守富就是她想要的,不仅能力强,关系网也宽。

老太太让王嬷嬷拿了一个匣子过来,交给谢娴儿说,“马守富是府里的二总管没错,但他也是奴才,自然是我们让他干什么,他就要干什么。这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奴契,都给你吧。你再不放心,就把他们一家子都调到这里来服侍。人我交给你了,至于怎样让他心服口服跟着你,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谢娴儿真的有些被感动了,眼圈都有些发红。她低下身坐在老太太的脚榻上,头枕在老太太的腿上哽咽着说道,“奶奶,您对孙媳真好。孙媳让马家蒙了羞,您不仅没嫌弃,还如此待我。奶奶,不管以后我还是不是您的孙媳妇,您的好我都会永远铭记在心底。”

老太太嗔道,“傻话,以后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我的二孙媳妇。奶奶知道你是有本事的孩子,把玉铁打理好了,不止你能赚大钱,还能利国利民。玉铁虽是你的嫁妆,但你是马府的媳妇啊,这也是奶奶的私心。”

听了老太太的这个话,谢娴儿更感动了。日思夜想的延长合同期,终于快要实现了。虽然这只是大领导私下对自己的一个许诺,正式任命还没有下达。但是,这已经够让她欢欣雀跃的了。看来,她订的近期目标应该快实现了。而且,她现在没权没势,玉铁也必须要背靠大树,否则还没走多远,便会被人惦记去。

谢娴儿又抱住老太太的腿用脸蹭了蹭,嗡声嗡气地说,“谢谢奶奶。”

老太太呵呵笑起来,又轻轻捋着谢娴儿瀑布一样垂下的头发说,“别看奶奶老了,眼睛可好使着呐。知道你孝顺,心眼好,对真哥儿也好,还知道你能干。二郎那个傻小子,他是不知道你的好,等他知道了,自然就舍不得你了。孙媳妇也多给他些时日,将来才好合合美美过日子。”

一说到马老二,谢娴儿对未来又有些不确定起来。前世就有嫁给这个人就是嫁给这个家的说法,在古代就更是如此了。通过几个月的相处,虽然婆婆的态度不明朗,还有个随时想挤掉自己的表姑娘,但老两口与马公爷真心待她不错,兄弟妯娌也算和睦。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应该比那些重礼教或是为了一点利益就手足相残的封建大家庭要好得多。只要马老二人品尚可,也就马马唬唬ok了,这日子也过得。

通过前世的教训,谢娴儿痛定思痛,觉得男人还是不要太精明了,否则什么时候自己被甩了都不知道。

她直觉马老二应该不算很精明,或许还有些“二”,看看他的现状就知道了:原来的媳妇不受待见,儿子不被重视,自己也因亲娘老子的偏心而娶了“赖”上兄弟的女人。

“二”她不怕,自己聪明就够了。L

ps:谢谢夏天的依兰、tom94、熠熠莹、ellie0816、谁是我家的太后、青花辞、我是天上一片云(2)、197067、最烦想名字、看看何妨(2)、上下5000年(2)、一掬清泉、书友130213132323742、twinkless、书魂入雪梦的月票,谢谢浅忆依人颜、闲来无事?的平安符。谢谢亲的鼎力支持,感恩!

第77章 感兴趣

谢娴儿不怕“二”,想着只要自己聪明就够了。她前世读了十六年的书,当了那么多年的职业女性,还能压倒一帮男人当了个科长,她相信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应该不算差。

但是她怕“混”。

人混帐了,就没有道德底线,这种人寡廉鲜耻,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她自忖没有本事对付太混的混蛋。

不过,她又直觉马老二应该不属于“混”的那类人,否则“睡”一年便宜媳妇,一年后再和离就是了。若碰到这样的混蛋,她还真是无计可施。

想想应该庆幸,好在马老二只是丢下她,而不是“睡”了她。

正想着,突然听到张氏和秦氏的声音,“哎哟,奶奶,您只疼二孙媳妇,都不疼我们了,我们不依。”

谢娴儿抬起头来,张氏和秦氏带着几个孩子进来了。

老太太呵呵笑道,“三个孙媳妇都好,老太婆都疼。”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真哥儿跑过来咧着嘴大声说道,“我娘亲是在跟太奶奶撒娇呐。”不说显哥儿得意地笑着,连太极的三瓣嘴都咧得老大,一根银线又从嘴里滑落下来。

谢娴儿暗自好笑,这些小东西都是人精,自己喜欢的人受到大家长的宠爱,他们也与有荣焉。

下晌,马守富被老太太找去谈了话后,又来东厢给谢娴儿磕头。

像马守富这样得脸的下人,年青的主子都是非常尊重他们的,就连世子爷马嘉仁见着也要礼貌地叫他一声“富叔”。

他非常正式地给谢娴儿磕了头,“太夫人让奴才以后跟着二奶奶做事,并说。以后奴才就是二奶奶的人了,只需听您一个人的示下。”

马守富被送给谢娴儿,属于被下放了,相当于从中央直属部门直接贬去了边远山区。

但看到马守富并没有被下放的垂头丧气。

谢娴儿直接问道,“你跟着我觉得委屈吗?若是委屈或者不愿意,我不勉强,直接把你们的奴契还给奶奶她老人家便是。”

马守富马上又跪下说道。“二奶奶折杀奴才了。奴才一点都不觉得委屈。奴才这段时间跟着二奶奶看到一些事情,觉得二奶奶是女中丈夫,是干大事的。能被二奶奶看中。是奴才的福气。”

谢娴儿点点头,说,“你能这么想,我也很高兴…”

马守富被贬给二奶奶当奴才的消息顷刻间便在下人中传扬开来。想着他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二总管了,很多人都替他惋惜。知道他进东厢叩见新主子去了。一些婆子丫头便时时在院子里转着,一些男人护士们也在二门处打转。

但看到马守富从东厢出来的时候,不仅没看到他有一点沮丧的神情,平时沉稳的脸上竟还带有抑制不住的喜色。

不说下人们纳闷。连张氏和秦氏都有些不解。心道,那谢氏小小年纪不仅把老太太和老公爷哄得开开心心,竟然还能把马府二管家弄去她的小作坊里当工头。真是本事不小呐。

还有三天就到中秋佳节了,之前马公爷派人送信。他和二老爷因为中秋要进宫吃御宴,便想让其他的家庭成员来这里陪老两口过节。老太太也想儿孙们了,但想想天气凉快自己也要回京了,而且两个儿子没人照顾她也不放心,便让人回去说不用来了,二孙媳妇照顾得很好。顺便也让张氏和秦氏带着三个重孙子明天回京过节。

中秋节顺王一家肯定也要进宫陪太后。想着他们终于要走了,不说谢娴儿松了口气,连老太太都念了几声佛。

不知何故,顺王居然愿意让显哥儿继续住在这里,让他等谢娴儿一行回京的时候再回王府。

今天晚上的酒菜很丰盛,因为明天他们都要走了,既是提前过了节,又算是给他们送行。谢娴儿心情也舒畅,还亲自下厨做了两样小月饼出来。

不用说,蛋黄小月饼和鲜花小月饼最受女人和孩子们的欢迎。

酒足饭饱之后,顺王爷父子回了东跨院。平哥儿不想回房,说道,“二婶,我们好久没听你讲故事了,给我们讲个故事吧。”

他的这个提议不仅得到了孩子们的赞成,也得到了张氏和秦氏的附合。张氏还提议说,“既然今天是过节,咱们就把月饼和水果都拿到院子里边吃边赏月,还能听弟妹讲故事。”

这个提议又得到了大家的赞成。老太太笑道,“你们玩去罢,我们就不凑热闹了。”

于是三妯娌带着五个小子去了院子里。今天虽然是八月十三,但天上的月亮已经有些圆了,而且极亮。桂花也开了,星星点点的小花缀满树枝,芬芳四溢。

月光融融,晚风习习,桂香阵阵,还有远处的蛙鸣声和蛐蛐的叫声,乡村的月夜美极了。

为了应景,谢娴儿讲的是“后羿射日”和“嫦娥飞天”两个故事。虽然这两个传说在这个时代也有,但也是寥寥几句。而谢娴儿讲的却是经过后世人们加工整理并且揉入了许多内容进去的故事,丰富好听得多。再加上谢娴儿嗓音轻柔,语速和缓,偶尔还会用些“好词佳句”,很快便把人们带进了故事中。

太夫人也坐在窗边听得起劲,看老爷子要闹腾了,她还轻声说,“别闹,别闹,耽误我听故事了。”

老爷子看花儿急了,就老实下来。

很多婆子丫头们也来到院子里,或坐在石阶上,或倚在树旁,都听得津津有味。

另一侧院子里,朱得宜也站在院墙下听得入迷。月光下的蔷薇花美丽而芳香浓郁,那清缓的嗓音从花儿的另一侧飘过来,讲的又是美丽的月宫仙子,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朱得宜一动不动地站在墙下,一直听到那边再没有了动静,他才意犹未尽地向正房走去。进了屋,看见顺王正坐在那里。

顺王笑道,“听完了?你对那丫头像是很感兴趣。其实,父王也很感兴趣。父王的眼光可是准的,这丫头,是个宝藏。”L

ps:呵呵,今天马老二还没出来,明天吧,明天应该出来了。清泉也是近乡情怯,万一马老二出来了,讨了亲的嫌该咋办涅???~~很没节操地求票票!

第78章 争执

“所以呢?”朱得宜问道。

顺王很是兴奋,并没看出儿子已经沉了脸。继续说道,“虽然为父跟这丫头没打过几次交道,但以为父阅人无数的眼光看,她的本事大得超过了为父的预料。谢洪辉是被面子蒙住了双眼,否则以他的聪明劲,定然不会那样对待她。你姑姑曾经说过,马家不喜这丫头,之所以娶了她,完全是抹不过马谢两家的情谊。他们已经达成了协议,一年后马老二便会跟她和离。等她回了谢家,父王让她给你当贵妾怎么样?”

“贵妾?”朱得宜冷笑道,“亏父王说得出,她是显哥儿的救命恩人,也就是儿子的恩人。难怪父王的生意做得这么大,当真时时都在想着怎样逐利,连孙子的救命恩人都算计。儿子却不会那样做。别说让她当贵妾,就是给儿子当正妻,儿子都觉得会害了她。”

顺王气得老脸通红,但想到死去的婉儿,还是把气压下,劝道,“她是和离过的,又是庶女,生母又是那样不堪,即使咱们都知道马老二没有碰过她,但她这样的身份也不够资格给你当正妻。为父看重人品和本事胜过身世,但你皇祖母和皇伯父却不会这么想。你可以先纳她当贵妾,以后再扶正就是了。”

朱得宜道,“您的眼光那么老道,应该看出来马老夫人和孩子们有多么喜欢她,马老公爷也离不开她。那老太太多精,您都看出来二少夫人本事大,那太太还能看不出?马家怎么可能会放人!”

顺王摆手道,“这些不是重点,长辈晚辈都喜欢有咋用?关键是马老二不喜她。这丫头一看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主。让他们和离的办法太多,宜儿只说想不想要她。”

朱得宜摇头道,“儿子不敢要她,也要不起她!就儿子院子里那十几个被硬塞进来的女人,儿子怎么忍心把她放进这里面?只要把她接进了顺王府,儿子就是恩将仇报害了她。她进了咱们那个家,能活多久?显哥儿的娘还是正妻。连两年都没活过。”说到这里。他的眼睛都有些红了,“即使活下来,用不了多久。她的眼神将不会再清澈,笑声也不会再清亮。最可怕的是,为了自保,她或许也会双手沾满鲜红。再为了活得更久些。她说不定也会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我不愿意她变成这样。更不愿意让她死…”

顺王气坏了,就着手里的茶碗向朱得宜砸了过去,骂道,“你这个混帐东西。我们府哪有你说得那么不堪!”

朱得宜掸了掸身上的茶叶和茶水,又说了句,“方姨正因为出了府。才能够活下去,并且继续当着好女人。”

顺王气道。“害你们和显哥儿娘的人为父都打死了,府里也已经太平了。为父知道你对娆娘颇有怨言,对你的弟弟妹妹也有所不满。但害你的人真的跟娆娘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父王专门派了多人察访过了。你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草木皆兵,看所有的人都觉得要害你。”

朱得宜又摇摇头,讥讽地哈哈大笑几声,扭头回了卧房,气得顺王站在那里直喘粗气。

突然,房顶上哗啦响了一下。

“谁?”顺王大呵道。

就听见“喵”的一声,接着就是瓦片从右向左哗啦哗啦地响了起来。

外面的护卫禀报说,“回王爷,是一只猫,已经跑进西院去了。需要把那畜牲弄死吗?”

“一只畜牲,管他作甚?”顺王爷摆手道。说是猫,他就知道是太极,这也是显哥儿的救命恩人。这次,还专门给它送了个赤金璎珞圈。

顺王重新坐回圈椅上,又是一阵胃疼。这个傻小子,自己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他好,他怎么就不明白?他的腿残废了,是不可能当世子的,顶多给他请封个辅国将军。

但他是自己的嫡长子,是婉儿留给自己的儿子。哪怕他再忤逆自己,也不忍心撒手不管。

顺王闭上眼睛,那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又浮现在了眼前。婉儿,是自己硬求着娶进王府的,可惜年纪轻轻就去了。想着那双美丽明亮的眼睛,顺王无论如何也不能无视朱得宜,必须要把他的后路安排好。

他看出了谢娴儿心善,又有些异于常人的本事,若是儿子把她娶了回去,儿子和孙子都不需要他操心了,也对得起婉儿了。

可那个傻小子咋就不能体量自己呢?

而隔壁的院子里,太极跟谢娴儿讲述了它听到的壁角。

谢娴儿听了咬牙切齿地骂道,“那个老不要脸的东西,十足的老渣子。救了他的孙子,竟然还要来算计我。让我去当贵妾?那我还不如出家当姑子!真是想得美。把我弄进顺王府,我有本事活下来了,他儿子、孙子跟着享福。哪天我被人害死了,玉铁自然而然就成了顺王府的产业。咋算他都不吃亏。好在朱得宜还算有些良心…”

谢娴儿嘟嘟囔囔地咒骂着,夜深了才睡着。

第二天,顺王父子和张氏、秦氏带着几个孩子走了。显哥儿如愿以偿地留了下来,同时还留下了专门服侍他的卫嬷嬷和一个叫彩儿的丫头,及四个护卫。并说好,等他们回京城的时候显哥儿再回王府。

知道顺王打了那个主意,谢娴儿并不想跟顺王府再有过多的交集。可当显哥儿哭兮兮拉着她的裙子喊娘亲的时候,拒绝的话谢娴儿怎么都说不出口。

那些人一走,玉溪庄又宁静下来。谢娴儿和老太太很高兴,老公爷就不开心了,因为他的士兵少了。

周大叔就去村子里弄了几个六、七岁的孩子来。别看这些孩子小,也是要帮着家里干些活的,或是捡柴火,或是割猪草。所以,把他们弄来给老太爷当士兵,不仅要管顿晌午饭,一天还要发五文的工钱,被选上孩子的家里都乐疯了。后来,陆续又有几家自动把孩子送了来,谢娴儿也让人收下了。

谢娴儿吃饭的时候跟老公爷开着玩笑,“爷爷,您的士兵要吃要喝,可花了孙媳不少钱呐。”

老爷子不糊涂了,一本正经地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正该的。孙媳还要记着按时发军晌,克扣军晌是要砍头的。”

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L

ps:谢谢srrsrg、六月青梅(2)、蝴蝶岚澜(2)的月票,非常感谢!

第79章 拍花子

等人走后,老太太专门把谢娴儿叫到了上房,拿出一张礼单说,“这是顺王爷送的谢礼。救了那孩子是太极和你的功劳,奶奶赚个名声也就知足了。不过,我还是把两斤极品血燕窝和一支昆仑灵芝留下了,里面还有个墨玉笔洗就给四郎吧。剩下的,你都拿去。”

谢娴儿知道顺王有钱,送的谢礼肯定贵重。想着老太太能分她一半就不错了,没想到绝大部分都给了她。

她心里极高兴,表面还不好意思要,蹭到老太太身后,边帮她捏着肩膀边撒娇道,“奶奶,您把这些好东西都给了孙媳,孙媳咋好意思都收下呢?”

老太太呵呵笑道,“奶奶的眼睛可亮着呐,知道你这段时日缺银子。”

王嬷嬷也在一旁笑道,“顺王爷没送礼之前,太夫人知道二奶奶缺银子,还在跟老奴说要拿她的私房银子出来呐。”

谢娴儿听了更感动了,搂着老太太的胳膊反复说着“奶奶您真好”之类的话。

她现在是真缺钱,厂房建好了要大量购买或是自制设备,要大量招收工人。以后销路打开了,需要大量的产品上市,光靠几个点收些废铁肯定是不够的,这就涉及到要多处设点大量收废铁和购买生铁、燃料。啥啥都要钱,管钱的周嬷嬷心疼得五官都皱到一堆了。

老太太又笑道,“每家的父母都是看重大的,疼爱小的,中间那个是最被忽略的。二郎就是如此。大郎是世子,四郎是老小读书又极有天赋,你公公和婆婆就把心思放在这两个孩子身上多些。其实他们还是心疼二郎的。奶奶因为要照顾你爷爷。心思就更没在孩子们身上了,以致于真哥儿被下人算计都不知道。大郎以后要承爵,四郎不管娶谁都会是高门贵女,长房就二郎要势弱些。奶奶先还想着,到时偷偷给二郎和真哥儿贴补一些私房银子。谁知二郎机缘巧合下娶了你,你能干,心又善。以后。你们的小日子也定不会差了。”

谢娴儿和老太太絮絮叨叨一阵子。老太太就让王嬷嬷领谢娴儿去库房看礼物。礼物装了小半屋子,有钱的超级富豪送礼还真是大手笔。里面的珍奇异宝琳琅满目,有玉石、珊瑚摆件。小紫檀苏绣屏风,双耳粉彩瓷大花瓶,还有几匹宫缎,一些首饰和药材。竟然还有一条半米高的赤金帆船模型,真是只有财主才会送的礼。

谢娴儿抿着嘴直乐。俗不俗气无所谓,只要值钱就行。她一回去就让周大叔领着人去把金帆船及几尊玉石、珊瑚摆件卖了,她急等着银子用。

中秋节一过,天气也渐渐凉爽下来。庄子里的玉米在中秋节前就收了。十月份就要播小麦。谢娴儿已经让周大栓跟佃户们改变了租佃形势,就是自己付月钱请他们种地,而种子和收获的粮食则属于自己。

那些佃户更喜欢这种形势。月月拿现钱,还不怕天灾*。

八月二十八日。不仅是这个朝代的大吉之日,也是前世的大吉之日。“玉溪牌”铁器专卖店就订在这一天隆重开业。

专卖店的前身是王石头的铁匠铺,这个铺子在镇东头,虽然不是正当街,但也在街道的尾巴上,而且够大。

为了把铺面装修得别具一格,博人眼球,谢娴儿之前把头发都抓乱了,才想到一些设计方案。又把修房子的师傅请来,反复商量了一番。

把原来的建筑都拆了,建了栋两层楼房,楼下卖农具,楼上卖厨具。店面采用明快、醒目、大胆的设计风格,整个外墙用青砖和红砖砌成,并运用两种色差勾勒出类似各种农具和厨具的图形。房顶上立着“玉溪”两个大字金碧辉煌,这两个字足有一米高,离老远就能瞧见,也是“玉铁”锻造出来的。铺面门口还立了个玉铁工场浇铸出来的巨型锄头。

这个另类的建筑,很快成了青江镇的标志性建筑,凡是到青江镇的人都要到此一游。

这个店面也很投了些银子。开业的时候据说引起了整个青江镇乃至京县的轰动,谢娴儿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青江镇离京城和京县都十分近,又是南方来往京城必经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若玉溪铁器在这里打响了知名度,那么在京城乃至南方多个城市也会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