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声低低笑着,最后说了四个字:“你真恶心。”

就是这样简单的四个字,却好像雷霆一样几乎将韩素打击得当场寸碎。

你真恶心——

你真恶心…

韩素烟雾状的神魂原本就已经淡得不成人形,到这一刻,更是在一阵剧烈翻腾后淡得只剩下细微一缕。

怪声不遗余力,将言语化成刀剑,字字诛心:“信义?原则?道理?瞧瞧我都看见什么了?哈哈!你是被这些东西束缚?还是这些东西不过是你掩盖自己软弱的借口?什么狗屁!”

淡到极致的烟雾轻轻一颤,怪人得意地大笑起来:“不如将你的身体给我,让我来替你报仇,我来替你纵横天下,至于你…就歇着去罢!”

每一个字都组成一个奇异的符号,结合着已经蔓延到韩素整个泥丸宫中的灰雾,化出重重锁链,将她整个识海包括神魂都一齐绞住。这些锁链不停扭动,发出只有神魂才能听到的尖锐咔嚓声,一点点将韩素整个泥丸宫中的世界和神魂一齐绞到粉碎。

有那么一瞬间,静到了极致。

当所有的意识都被绞碎,此前拖住韩素剑意、侵入她神魂核心的那些灰雾自然也就连同这种破碎一起被归于寂静。

无边的寂静与空灵中,忽然生起一点意识,这点意识已经微弱到了极致,却也纯净到了极致,如同每一个灵魂的初生,不含丁点尘垢。

这一点纯净到极致的意识,也就是韩素的真灵!

如同韩素此前在灰雾空间看到的那些数也数不清的修士真灵,此时韩素神魂被炼化,留下的这点真灵与那些真灵在本质上其实已无不同。真灵无垢,没有记忆,自然也就没有爱恨,没有情绪,哪怕还存在着微弱的意识,却根本不懂得如何主宰自己。当一个人只剩下真灵的时候,其实已经可以说她是死了,然而真灵既然仍就存在,她又等同于没死。

虚空中,韩素的肉躯仍然静立不动,在她泥丸宫中,神魂居所处,却有一个丑陋的灵魂扭曲着面容沉浮其间。

这灵魂有手有脚,头颅俱在,五官却扭曲得像是被无数碎片拼凑而成一般,每一根线条都透着奇异的违和之感,组合在一起则更显得这灵魂丑恶狰狞。然而最古怪的却还不是他的头颅,而是他的身体。他躯干鼓圆,上大下小,分明竟是一尊圆鼎模样!这圆鼎一般形状的躯干正中则生着一张黑洞洞的大嘴,此刻这大嘴正不停咀嚼着什么,嘴里发出艰难地嘎吱声。

仿佛是因口中的东西太过坚硬难以咀嚼,这才有这样的声音发出。

这怪异灵魂的双眼却紧紧盯着面前漂浮的真灵微光,眼中流露出的欲念几乎将这整个空间淹没。

他犹豫了片刻,终究是贪婪占据了上风。他腹部中间的大口忽地一闭,就将口中物事囫囵咽下,然后他那大口又猛然一张,就生出一股巨大吸力,向那漂浮在半空中的真灵吞吸而去!

那正是韩素的真灵!

这一刻,仿佛本能地感应到了灭亡的危机,韩素一直无意识漂浮的真灵居然剧烈颤抖,并且挣扎起来。

空茫的世界中,一点意识的微光亮起。

她自问:“我是谁?”

“我为何在此处?”

“我要向何处去?”

原本她并不能得到答案,然而恍惚中她却依稀记得自己曾经似也这样自问过自己。

“我死了吗?”

“我还活着?”

她茫茫然,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仍然存在,可是心底却依稀有个声音回荡着,告诉自己的确存在着。

那声音飘渺而又浩荡,仿佛给幼童开蒙一般轻轻吐息。

“我。”

她朦胧的意识跟着重复:“我?”

“我。”

那声音无比坚定,再度开声,没有犹豫,没有茫然。

她朦胧的意识顿时大力高喊:“我!”

随着这一声高喊,仿佛春雷震响,轰隆之间天地开阖,万物复苏。

无数雄奇壮阔的景象在韩素这点意识微光之间如同长河奔流一般高速掠过,逝者如斯,是时光,是岁月,是山河乾坤,是宇宙洪荒!

天地浩大,宇宙无穷,还有什么比这自然更能令人膜拜的?还有什么比这生命更能令人感动的?

不!有!

那是生命本身,那是存在本身,那是“我识”!

这一瞬间,一股无比宏大的意念在韩素最后那点纯净真灵之中生起。

混沌之中意识的微光轰然大亮,曾经响彻在心间的声音再度唱响。

她自问,亦自答。

生?什么是生?

死?什么是死?

我?什么是我?

他?什么是他?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者是我,死者亦我。

不论过去,不论未来,“我”即是“我”,本我,真我,无他,无一切所有,唯“我”而已!

如何能够否决自己?如何竟然动摇?

天地生我,倘若就连“我识”都将不存,那这天地再如何浩大,于“我”而言又还有何意义?

韩素一片荒芜的泥丸宫中,怪人丑陋的灵魂忽然同时将脸上与腹部的两张嘴一齐大大张开。他震惊地看着眼前一切,一时之间竟不能动弹。

面前原本正茫然漂浮着任他宰割的那点真灵之火居然渐渐拉伸起来,一个身形修长的女子从中缓缓走出,她的动作分明并不快,可她身上那种携带着天地洪荒之威的恐怖气息却令得怪人灵魂不但不能动弹,在这一刻甚至连逃离的念头都不能生起。

他眼睁睁地看着,眼前女子渐渐成形,削肩素腰,眉目宛然,不过片刻间,那模样已与真人无异!

女子静静将目光投射过来,张开仿佛欲言,她口中却并未发出声音。

她的神情仍旧沉静,却不知在何时,泪水已濡湿了她的面颊!

怪人震惊难言,只知仰望,一时也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他不知道,那是因为在这一瞬间,韩素看到了真我,看到了本我,看到了自己的“道”!

当年她曾苦苦追寻,那时还未曾以武入道,在东海的剑岛之上,她被小老虎一口吞去头颅,那一刻,她以为自己死了,可是事实上她却又没死。当时的她并不能真正明白那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玄奥,可是这一刻她却发现自己终于真正触摸到了那层门槛。

那是她的“道”!

不是生死轮回之道,也不能简单归于剑道,而应当被称为“我道”!

因为“我”的意识太过强烈,才触摸到了这一条道。

因为有“我”,所以就连生死都要在这强烈的意愿面前让道!

“我”!

太想成为自己的主宰,太过坚定,太过偏执,当这意念强大到一定境界,触及天地,“道”便生成。

“我”!

第193章 绝壁饮风雪(二十四)

一片荒芜的识海世界中,韩素缓缓迈前一步,一指点出。

没有浩大声势,没有剑光席卷,她平平常常点出这一指,就好像只是掸去灰尘一般轻轻一点,一点便触及到对面不能动弹的怪人神魂。

然后,这前一刻尚且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凶魂在韩素这一指之下就如同一尊被烈火炙烤的冰雪雕像,不过瞬息之间,便即点滴消融。

消融之前,怪人仍旧维持着瞠目结舌的面目情态。他神态生动,却既不能动作也不能出声,就连他眼中的震惊恐惧之色都在这一刻凝固,直到他整个儿彻底消散在韩素泥丸宫中。

“我道”!

这就是韩素的“我道”,除我之外再无其他。尤其是在她的泥丸宫中,这本来就是她的意识世界,因她的存在而存在,因她的意识而延伸,在这里,她就是主宰,是一切!既然如此,在这片心的世界中,她要使其荒芜这世界就只能荒芜,她要使其繁华这世界便能有无边繁华,同样,在她的世界中,她要使谁存在谁便能够存在,她要使谁灭亡谁便只能灭亡!

可笑这样简单的“道理”她从前却懵懵懂懂,悟之不透。

荒寂的泥丸世界中韩素轻轻探手,仿佛一把抓住了冥冥中那条看不见摸不着的“道”与“理”之线。

三千大道,勿需太多,我取一条,胜过所有。

我道!

这一刻韩素心境通透,再无分毫滞碍。

何为“我道”?本我之道,真我之道,主宰之道!

既然如此,我之所欲便是我道,我之所愿便是我道,我之所念便是我道!随心所欲,快意恩仇,我坚持我所愿,我坚持我所欲,又如何能被称为束缚?

束缚人的其实不是那些信义与道理,而是人心。心之所指,便不算是束缚。

正如甲之砒霜,我之蜜糖。我心所见,何人能懂?

只那怪人有一句话倒是说对了,能打败剑修的永远只有他们自己。否则即便身死,但凡剑心不死,那人便算不得真正的死亡。而对韩素而言,哪怕是身死,甚至真灵泯灭,可只要她剑心不死,她就永远都有可能无限复活!

杀死她的心,才能杀死她的人。

每一个以武入道之人都有一颗独属于自己的“大道种子”,不同的大道种子代表了不同的道,而韩素的大道种子所代表的正是“我道”!

这是一种极为霸道的“道”,“我”之存在主宰一切,只要心的力量够强,哪怕是生死与轮回都要在“我道”面前让道。

而这也正是韩素的大道种子最强最可怕之处,剑修的强大在于剑意无穷,韩素的强大则在于心不死则人不死!而以她强大的心志,要使她心死又该何其不易?

冥冥中,韩素已觉心动,她明晰感觉到,经过这一次所悟,她已经真正触摸到凝结元神的机缘了!

而眼下此处,正是一个闭关突破的好去处。

这里是虚空,如果说一开始韩素只是隐约猜测到这空间位于千心窟岩浆池底下的话,在灭掉那怪人神魂之后,她就真正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正如此前怪人吞噬她神魂,从而翻阅到她的记忆,她如今将怪人的神魂击灭在自己的泥丸宫中,自然也就读取到了这个怪人的记忆。真正读取到对方的记忆以后,韩素才知道,这怪人其实并不应当被称之为人。此物应当被称为“半器灵”或者“伪器灵”才更为恰当。

而她此刻所处的空间虽然的确是在千心窟深处的岩浆池底下,却又不简单只是如此。

更正确的说法是,她此刻正处在一仙器的内部空间中。这仙器名为虚天鼎,不知道从多少年前起就深埋在千心窟地底,后被一大能修士发现,这大能修士想尽办法却既不能带走虚天鼎更不能炼化虚天鼎,索性就在地下设置了一个无比庞大又邪恶的阵法,这阵法日复一日吸取着千心窟中每一处争斗而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又经过不知多少年,终于在虚天鼎中诞生了一个类似于器灵的意识。

虚天鼎应当是一件半残破的仙器,仙器本身并无损坏,可器灵却早就缺失不存,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位神秘的大能修士才能借用那样邪异的阵法强行在仙器中凝结伪器灵,从而借此控制这座虚天鼎。

而韩素此前以为的怪人则正是那通过阵法强行凝结而出的伪器灵!

既然是伪器灵,那怪人自然是可以操纵虚天鼎一部分威能的。

这也正是这里的虚空这样容易被撕裂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在真正的、拥有完整的“道”的世界中,要想撕裂空间,最低也是需要返虚期修为的。而不论是韩素还是此前那只伪器灵,都并不具备这样的修为。不过那伪器灵既然能够操纵虚天鼎的一部分威能,那要想撕裂鼎中空间当然不是难事了,而韩素紧随着那伪器灵的脚步,借机跟进,自然也是可以的。

更何况对方其实从一开始得知她是以武入道修士的时候,就已经存了要将她夺舍的心思。那时候那伪器灵存心引导,甚至不惜一再示弱,更罔顾同阵营的姚丹的性命,其实就是在一步步引导韩素步入心魔陷阱。这虽然是一场临时起意的捕杀,然而反过来说,倘若对方不是想要灭她心志夺她法躯,而从一开始就拿出仙器的威风来,那个时候的韩素又不曾真正悟透自己大道种子的真义,只怕还真是难逃一死。

正是对方的贪婪才使它设下重重陷阱,从而给了韩素反败为胜的机会。不能不说是因果循环,别有意味。

只可惜对方身为一只诞生不久的伪器灵,本身来历又那样邪异,其记忆到底是不够完整。比如它记忆中的那位大能主人,它就从头至尾不曾真正见过对方的真面目,又比如身为“器灵”,因其特殊性,对方从诞生伊始就是不曾离开过这虚天鼎,更不曾离开过千心窟的。

而更有意思的地方则是,一般来说,器灵的存在由于是依附器物而生,往往将对自己守护的器物拥有极深感情,也根本不会更不敢生出夺舍人类修士、脱离主人独自存在的心思。可偏偏这个“伪器灵”却在听闻韩素是以武入道的一霎那就生起了那样堪称是惊世骇俗的妄念,可见它对自己主人的忠心也不过如此。

韩素认为,这大概也是因为这器灵的诞生本就来得邪异,因此不可以常理度之。不过虽然未能得悉对方主人的真面目,但通过对这器灵记忆的阅读,韩素也还是得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对方那位神秘主人在此设置大阵的真正目的,比如对方在天外天修士群中隐藏的其它一部分眼线,又比如那位主人来此的规律,以及最重要的,对虚天鼎的操控!

第194章 绝壁饮风雪(二十五)

茫茫虚空中,韩素盘膝而坐,隐晦的灵光在她身周环绕。

她双手掐诀,手决不时变换,每一次的变换都必有一道隐约的规则线条律动在虚空之中,从虚无处而来,最后牵扯到韩素身上,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玄奥符号。

南斗星辰鼎(虚天鼎改名南斗星辰鼎),又名南斗天鼎,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这本是一座批注生死,主管生机的仙器,却被神秘人以邪恶的六欲魔心阵来炼化。多年下来,这座原本正气浩然的仙器中甚至诞生了一只邪恶诡异,通过吸收负面情绪炼化修士真灵来成长的伪器灵。而仙器本身也受到污染,变成了一只擅能采集负面情绪,炼制血煞丹等一类魔物的邪器。

当然其实器物本身并无正邪之分,正邪都在人心之中。韩素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这个时候来炼化这南斗天鼎有什么不对,机缘已至,不取有罪。那怪物虽然只是一个后天强行生成的伪器灵,可毕竟占据南斗天鼎多年,已经熟知其中一部分规则,此刻伪器灵被韩素灭杀在泥丸宫中,即便韩素并未吸收掉其中散逸掉的灵魂力量,却也可以通过这场神魂的搏杀直接与南斗天鼎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如果不是借着这个联系,以她个人的能力,在真正炼虚合道以前根本就不要去想炼化仙器的事情,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毕竟就连那位神秘的大能修士都无法真正炼化南斗天鼎,而只能借用阵法,通过制造伪器灵这样迂回曲折的法子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仙器的目的。

当然,同样的,那位大能修士做不到的事情,以韩素目前的修为是更加不可能做到。不过她此次的目的也不是要使南斗天鼎认主,她只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住南斗天鼎的气息,使内中伪器灵已死的信息不会在短时间内泄露出去被那神秘人知道,并且借用南斗天鼎的防护,使自己能够顺利在其中闭关突破到化神期便可。

化神最难的地方一在感应到冥冥中那点凝结元神的契机上,第二点则在于要在凝结元神的同时凝结金丹——所谓金丹大道,这颗金丹将是修士往后修行进阶的根基,元神固然重要,金丹亦不可随意对待,而要想在同一时间凝结元神和金丹,那难度可想而知。这其中但凡哪一处稍有偏差,那修士最后的结局轻则是修为倒退且终身不能再进,重则是真元暴走,当场灰灰而亡。

炼气化神自古艰难,元神一成,修士等于拥有仙格,金丹一成,修士便等于拥有仙体。

仙格仙体俱全,方才是人仙。

所谓人仙,凡人当中的神仙,虽未能飞升,可已能被称之为仙。

为仙者,有清净无垢之体,可以辟谷,能吸风饮霞而生,有悠长寿命,甚至在遭遇到重大灾难时能够保留住一部分记忆而转世重修,一世为仙,世世为仙!

因而方才有人说仙凡有别,仙凡之别便在此处!

然而虽有这许多好处,可其中的凶险却还是使得许多炼气大圆满的修士不得不终身却步在化神的门槛之前,甚至就连尝试都不敢,最后寿元耗尽终老而亡。

韩素却没有这样的顾虑,当她感应到化神契机的时候,她甚至是想都没想过是否要在此时化神——这个问题完全不用思考,须知一旦错失这一次的感悟,若不及时凝结元神和金丹,要想在往后再等到下一次的契机降临,其过程必将比此刻更艰难千百倍也不止。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修剑者本当有锐意进取之心,又岂有因危机而退缩之理?

韩素所要思考的并不是要不要在此刻化神,而是应当如何在炼气化神之时结成最强的金丹和元神!

她如今也不像是初来修真界的时候那样没常识了,知道金丹和元神在质量上也分品级。

金丹分九品,元神分三等,其中一品金丹最差,九品金丹最强,下等元神最差,上等元神最强。

若同样是化神初期,一个拥有九品金丹、上等元神的化神初期人仙甚至可以同时横扫数十上百个一品金丹、下等元神的人仙。当然,如同九品金丹和上等元神一般只在传说中出现,同时拥有一品金丹和下等元神的化神期修士也同样是极少见的,毕竟能够修至化神的都算杰出人物,差到此等地步还是少见。

虽然总的来说修真者的实力计算极为复杂,并不能单纯以修为、法宝或是金丹元神的品质而论,但金丹和元神的品质却决定了修士的前途。

相传,要想突破化神而至炼神期,至少需得拥有三品以上金丹,以及下等元神;要想突破至返虚地仙期,则至少要有五品以上金丹,以及中等元神;而要想突破至炼虚期,则至少需得有六品以上金丹,以及中等元神。

至于炼虚合道,渡劫而成天仙,那若是没有七品以上金丹,以及上等元神,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有传说,倘若修士能够同时拥有九品金丹和上等元神,则飞升天仙必然可成。因此若是能够在突破时同时修出九品金丹与上等元神,则被称为完美化神。

韩素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完美化神,可不论如何,总要全力以赴。

以最快的速度将南斗天鼎初步炼化,韩素也没有改变鼎中的各种设置,一弹指随意选了一处虚空便放开灵觉,开始全力蕴养元神!

她已经快要压制不住了,道的感悟在心中生长、发芽,与天地间的灵光互相碰撞,又反射出更多的感悟。

虽是身处于封闭的仙器空间中,可即便是仙器也不能阻碍住道的存在。充沛的天地元气源源不断地通过仙器壁垒从外界灌入虚空,洪荒宇宙中古老的大道气息从冥冥中传入此间,一时虚空震荡,精纯的元气缠绕在韩素身周,甚至形成漩涡。千心窟,地底岩浆池旁,忽地一阵风起云涌,沸腾的岩浆被元气的暴动掀得横冲直撞。原本一直暗中守护在一旁申屠彦面色微微一变,现出了身形来。

第195章 绝壁饮风雪(二十六)

一晃已是两月过去,距离六月十五已经越来越近了,殷灵山已经数次发来传书,询问韩素状况。申屠彦如实告知,殷灵山则直言自己并不看好韩素的这次突破。

虽说以武入道之人的修行速度往往快得出奇,可像韩素这样接连突破的还是少有,她这样做就算最后能够突破到化神期,可一旦金丹和元神品质稍欠,她今后的前途就必然受到影响。殷灵山直斥:“年轻不懂事,她这是自毁前程!”

申屠彦哈哈大笑:“师父嘴硬心软,口是心非。”要是当真这样看不起韩素,又何必再三传书来问?

一边调侃殷灵山,然而就申屠彦本身来说,他对韩素的这次突破其实也是不看好的。他不知道这岩浆池底究竟存在着什么,也不知道韩素具体在其中经历了什么,以至于竟然引动天地异象,就在那未知的险地中就地突破起来!申屠彦其实尝试过几次想要进入岩浆池底,然而岩浆池上空沸腾的元气使他不得不数次止步于前。

要不是明确感应到这些沸腾的元气中充盈了剑意,且此刻的异象分明就是修士突破元神前所能引动的异象,申屠彦都要怀疑韩素是不是在下面遭遇了什么不测了。

对这个新得的小师妹申屠彦虽然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感情,但还是看得颇为顺眼的。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他们以后肯定还要做上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师兄妹,时间一久,情分自然也就深厚了,从申屠彦的角度来说,他当然希望韩素能够顺利突破,若是对方能够修得七品以上金丹和上等元神那就更好了。

可惜对方突破得如此匆忙,却不知是否会浪费掉以武入道的大好机缘。

出于害怕自己的强行介入会打扰到韩素突破的心理,申屠彦到底并没有强硬地尝试去打开岩浆池下的通道,他所能做的到底也只是在外围摆下大阵遮掩韩素突破时散逸出来的气息,以免韩素突破的动静太大,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修行是一场一个人的逆旅,每跨一道关卡都只能依靠自己,旁人纵使相助也是有限。

申屠彦放下阵盘,布好阵法,默默地盘膝坐到岩浆池边,静思近来所见所闻,一股山雨欲来的忧虑充盈在他心间。

对手太过神秘,以三清宫的强大数年之间却只能被动挨打,浩劫之下也不知道这天外天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愿此次韩素突破出来以后能够带来一些得用的消息,对申屠彦而言,他从不惧怕战斗,却实在厌烦战斗之外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而韩素那边,她根本就料想不到自己一场突破居然会需要用到这样长的时间,如果她对修行的认知再深刻一点,她一定会在突破之前就传书通知申屠彦,同时做好更加万全的准备。但“无知”也有“无知”的好处,正所谓无知故无畏,韩素初步炼化南斗天鼎并未花去太多的时间,她也并不是真的要炼化这仙器,只是需要在仙器内部几个关键的部位烙上暂时的印记,并且借用仙器本身的特性为自己做简单的防护。

突破的过程不能受到外界打扰,这点常识韩素还是有的。

而事实上,由于道的感悟来得太过凶猛强烈,韩素在这个过程中也并不能有太多其他的思考。一旦初步的防护做好,她立即就全心地投入到了突破当中。

泥丸宫中,韩素的神魂不断生长。她原本神魂被吞,已只余真灵,她能复活,是真正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易》云:乾坤屯蒙需讼师,字字珠玑,深入宇宙之演变,万物之生长,哪怕这只是卦名的排列,也自然存在一种独特的道理。韩素从前读《易经》也只是“读”而已,然则自从真正深入地踏上“道”的这一程路,从前许多不经意忽略过的东西却在偶尔的回刍中自然彰显出格外深刻的韵律来。

方寻说,如《连山》、《归藏》、《周易》之类的经典便是放到仙界也是大道之书,内中蕴含道理无数,由浅而深,凡人可读,天仙可读,真仙可读,金仙可读,便是高高在上的仙帝,也未必就不读《易经》。不同位置,不同修为,不同境界的人看《易经》,往往能够看出不同的解答。而这些深究起来都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道”本来就不分高低贵贱,不论是雅是俗,“道”本来就存在那里,你去解,便是你的道,旁人去解,便是旁人的道。

因此凡人才能有机会以武入道,因此有些人一朝悟道甚至可以白日飞升!

相比起传说中一朝悟道白日飞升的那些人,韩素的以武入道放到偌大一个仙界来看,便不算什么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易经》如此深奥玄妙,这一部在凡间人人可读,流传甚广的经典放到仙界却反而被大能们秘而不宣,藏之高阁。韩素出身凡间,出身在这一界,反而是她的幸运。

此刻韩素神魂不断生长,大道之音亦在她耳边不停响彻。

空荡荡的泥丸宫中再度衍生万物,春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