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大房的产业大部分是在省城,京城里靠大老爷的俸禄,哪里够用?说不定每年大**都要给京城送银子呢,那些可都是给大老爷和那些女人花的。

齐琰也知道小桥对那些小妾之类的很讨厌,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大哥,他不能说大哥的不是,对小桥说道:“大**知道你这么心疼她,肯定很高兴,不过你放心,在咱们家,是不可能有这个事儿的。”

小桥道:“我当然放心啊,你要是真的有了别的女人,那咱们就一拍两散。”她可不是那种忍气吞声的主儿,齐琰真的要纳妾,她绝对不会说男人嘛,三妻四妾很正常,只要你是大老婆就成了,而且你还有儿子呢,怕个啥?她绝对是会立马走人的,到哪里不是活,她又不是离开了齐琰就活不下去的。

“又胡说了!”齐琰道:“不过你说这话,也是心里有我才这样说的,我就不计较了。”要不是在乎自己,哪里能讨厌自己有别的女人?

小桥心道,我可不是这个意思,真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怎么就理解成我很在乎你呢?真是个自大的男人!

三月份的时候,二哥立秋那边传来了消息,二**王氏生了个闺女,吴氏很高兴,见小桥过来,说道:“你二哥终于当爹了。你二**的娘还过来了的,我看她那个样子,是想看看我有没有不高兴,觉得你二**生了个闺女我会不喜欢,其实干啥那样想啊,这闺女和儿子还不都是立秋的骨肉,我都同样喜欢。”

这话要是别人说,小桥还有些不信,但是自己的娘说,她肯定是信的,她对自己的儿女都是一样喜欢的,何况是儿女的儿女?要是真的只想着抱孙子的,那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二**的娘真的是不用担心的,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初姐姐小凤生了妞妞,娘是不是也这样担心过呢?

但是那边姐夫是和姐姐青梅竹马,且自己家比姐夫家好,娘倒是不担心这亲家母会给小凤脸子,而现在二哥是一县的县令,比他们家有本事,心里有些担心也是正常的。

想到这里,小桥也理解了王举人娘子的举动,“娘,二**那边多送些药材,还有补品,给您孙女那边也送些衣服去,这样二**的娘就能放心了。”说的再好不如做的好,用行动表示对孙女的欢迎,这比啥都有说服力。

吴氏听了点头,小桥说的对啊,这倒是个好方法。

王举人娘子知道这亲家母给闺女那边送了好多好东西,还有给外孙女的衣服鞋子帽子都是上上等的,这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她就是怕人家嫌弃自己的闺女生的是丫头片子,以前是好久没有动静,现在生了,还是个闺女,人家大儿媳妇生了两胎都是儿子,相比较起来,这二儿媳妇实在是有些。

王举人说自己的妻子,“都让你不要瞎操心了,这不是好好的,咱外孙女,是亲家的第一个外孙女,能不喜欢,你就是会想东想西的。”

“知道了,我这不是怕吗?要是你,你喜欢孙子还是孙女?”王举人娘子问道。

王举人被问住了,他当然是喜欢孙子啊,孙女迟早是别人家的人了,到时候还要给嫁妆,想到这里,对亲家能这样做,真的是心里感激啊,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结了这么亲是最正确的,以后对亲家更是要客客气气的。

“你以后也别老是想着亲家和亲家母是乡下出来的,要从心里和人家好好相处。”王举人对王举人娘子说道。

“知道了,经过了这些事儿,我还瞧不起亲家他们,那我就是个浑人了!”王举人娘子最开始不同意这门亲的一个理由,就是觉得叶家是从乡下过来的,骨子里还是乡下人,不过这么多事情下来,她早就不那么想了,现在丈夫还说这个,是想羞死她吗?真是的!

“我想着,秋天除孝,咱们趁着刚入夏过去,也不会太热。在省城呆个两个月,也让天旭和明玉和大**那边多待一段时间。”齐琰和小桥商量。

小桥点点头,齐老太爷的除服礼,他们是必须到场的,到时候还要请道士和尚来念经,然后就正式出孝,表明齐大老爷可以起复了,他们也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了,婚姻嫁娶生孩子,都是不被**了。想着大**那边肯定也需要自己帮衬一段时间,小裴氏是怀孕了,早点过去也好。不能只等着大**给弄好了,自己去沾光——

作者有话要说:再求一次鲜花!

237、即将到来的除孝

收拾完东西,小桥和齐琰带着孩子们就慢悠悠的朝省城出发了,这次时间很充分,倒是一点儿也不着急。

他们两个都认为,让孩子们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好处,不然只拘泥与院子里,是会目光短浅的。

“娘,我们是不是有个很大的侄子?”明玉问小桥。

明玉说的是小裴氏的儿子大郎,小桥看了齐琰一眼,说道:“是啊,不过你们是他长辈,到时候要有长辈的样子。”

明玉点点头,说道:“我会给他见面礼的。”

看这小大人的样子,小桥觉得好笑。明玉又问道:“为什么我们这么小啊。”

天旭在旁边说道:“因为爹和娘成亲晚呗,我以后一定要早早成亲!”

明玉就道:“哥哥不知羞!”

对于他们来说,这成亲就是很羞人的事情,哥哥还说的这么大声。

天旭的脸蛋红了,“我才不是!”

小桥道:“好了,好了,别吵起来了,看你们,一点儿事都能斗起嘴来。”小孩子真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多大点的事儿,就能吵起来,唉,同一天出生的孩子伤不起啊。

看看,开始还绷着脸呢,这见到外面的好看的,这不,又手拉手的笑起来了?

“哎哟我的小乖乖!”齐大太太看到天旭和明玉都忍不住把两个都给搂起来,天旭和明玉给咯咯直笑,倒是旁边已经六七岁的大郎在旁边很稳重的站着,小孩子都能感受到大人们的善意,齐大太太是真心喜欢他们,所以见了面,对齐大太太的亲近,他们都很是喜欢。

齐大太太道:“这小孩子还是活泛点好,看看大郎,都成了他祖父一样了。”

齐大老爷在一旁说道:“这么大了,还天天嘻嘻哈哈的成何体统?大郎是长子长孙,该当如此!”

不过齐大老爷也对天旭和明玉很是喜欢,虽然面上很严肃,但是齐大太太却知道他也是想抱抱自己的侄儿和侄女的。

七大太太也不戳穿自己丈夫的这种别扭的小心思,对天旭悄悄的说了会话,天旭就跑去缠着他大伯父去了。

旁边的大郎看着很羡慕啊,只不过还是要绷着呢。身为长子,就该这样啊,不然就不像话啊。

接风宴大家都吃的很开心,小裴氏因为有了身孕,所以齐大太太免了她在身边伺候,只要好好的安胎就成了,吃完饭,男人们自然去书房商量男人们的事儿了,小桥陪着齐大太太聊天。

“我是喜欢天旭他们不成,这次你们别住在你们自己的院子了,就跟着我们住,也没有几个月,到时候除服了,我和你大哥他们就要去京城了,说不定就见不到几面了呢。”

小桥道:“都听大**的。”这次二哥他们没在,不搬出去也成。

“大**,这次你去京城?”真的和齐琰说的一样啊。

齐大太太看着小桥高兴的表情,笑道:“是啊,你大哥让我去的,说是现在这边老宅也没有长辈了,让我和他去京里享享福去。”

看着齐大太太高兴的样子,小桥想,大**虽然宅斗厉害,但是对大哥还真是很有感情呢。

小裴氏看三婶给自己带了很多补品,也亲自过来小桥的院子道谢,小桥忙道:“不用这么多礼,你还有着身孕呢,好好养胎是正经。”孙子辈的孝期就是一年,所以这个时候怀孕也不是不成的,小裴氏和天赐就只有一个儿子大郎,所以有这么一胎,也是大家喜欢的。

不过小桥也知道这小裴氏在自己怀孕期间,给了天赐两个丫头伺候,大家都觉得很正常,大户人家的女人真的是太贤惠了,小桥也不想问问这小裴氏到底是怎么想的,心情有没有不好之类的哦,毕竟说那些话,是没事儿找事儿,不过要是让小桥自己这么干,她绝对办不了,凭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的怀孕,说不定生产的时候,还可能没有了性命,在这期间,还让别人抢自己的男人?

隐忍什么的,都一边去,她要自己心里舒坦才是。幸亏自己嫁的是齐琰啊,不然这肯定鸡犬不宁的。

夏天在省城里倒是还好过,因为去年冬天,这边就取了足够的冰,在地窖里藏着呢,如今真好用上,从进入了九月份的时候,齐府里就开始忙碌这除服的事情了。

齐老太爷的灵柩还在家庙里停了这二十七个月,现在孝期满了,就要抬到山上入土为安了,这边大家族都是这个风俗,如果是那特别孝顺的,还要在灵柩旁边搭草棚,然后住上三年才算是**

呢。

这边齐大老爷也是搭了草棚,不过是过一段时间才过来住,毕竟家里一大摊子事儿,不可能真的天天住在这里。

所以这除孝了,首先就是要给齐老太爷念往生咒,还有做水陆道场,请了族里的人,都一起过来,各种规矩,一一的都要用上,除服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小桥这边就和齐大太太忙个不停,因为小裴氏是怀孕,根本用不上她,而齐天宏和齐天民的妻子,这个时候,也被叫了过来,那些不太重要的事儿,也可以让他们安排。

毕竟齐老太爷也是他们的祖父,就是齐天民和齐天宏,也是跟着齐大老爷在外面忙活,这给老太爷选那坟地的位置,请阴阳先生,都是重中之重,虽然齐家有那么一大块祖坟,但是这到底埋到哪里,也是个问题,说起来,齐老太爷的坟埋得好,到时候子孙后代的风水就好了。这个时候的人很重视这个。

而族里人呢,齐大老爷是族长,且为族里做了那么多贡献,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跑腿的人也多。

另外齐大老爷还要办理起复的事情,总之是忙得不可开交,小桥看齐琰都能天天白天不着家的。

一个大家族的除服竟然这么的折腾人啊。

外书房里,齐大老爷,齐琰,齐天赐,和齐天宇都在,齐大老爷对大家说道:“老太爷的除服礼,看来是有人不想安生啊。”他现在要起复,但是有些人就不乐意他起来了,肯定会在这个事儿上做文章。

提前准备是必要的,对弟弟和儿子们,他也已经交代了。

齐天宇忍不住,说道:“是不是周家那边又弄什么幺蛾子了?”周家以前是他的未来岳家,但是现在却是仇家了。

齐天赐道:“周家又搞什么鬼了?难道上次没有把人给全部弄完吗?”那京城里的贵人不倒台了吗?这周家不是跟着一起倒霉了?难道还有漏网之鱼?

齐琰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见机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