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也想问一下席渡还会来找他吗?说实话,他现在是真希望人死就真能死透了,死了还能回来有天理吗?!

秦青哦了声,说:“刚好我抓到一个小鬼。”

陶斌听了一抖,不自觉用了敬语,“您抓了个小鬼啊……”

秦青让陶斌发个席渡的照片来,再把席渡的事给她说说。陶斌发了照片,讲了席渡,包括席家目前的结局,她就明白席渡是什么时间跟佛像扯上的关系。

席渡的照片上就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可变成小鬼的席渡就完全不同了,只能依稀辨认出跟照片上是同一个人。

陶斌想起被席渡趴在手上的情景还要害怕,“它一直管我要钱……”

秦青有点恶心,因为她由席家人的结局,联想到了一个可能。

席渡,可能就是变成鬼的它杀了全家。

【我的钱……】

【你们都想抢我的钱……】

碗中的席渡还在这么说。

这个抢钱的对象,应该就是它的家人。在它死后,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它留下的钱。而如果它当时还有意识,如果陶斌是在去过席家后才被席渡缠上的,那它当时应该就在席家,看着父母亲人们在分它的钱,它不愿意把钱给任何人。

陶斌听得毛骨悚然:“……真的吗?”他只是下意识的反驳,其实在梦中遭遇过席渡的疯狂之后,他完全相信它干得出来这样的事。而且,席家最后的下场也实在太倒霉了,太不正常,如果是席渡干的,那就能找到理由了。

“只是猜测。”秦青说,“那个佛头肯定也提供了帮助。”

应该说,这正是佛头需要的。从古到今,对神佛的献祭一直都有明文记载,在奴隶社会,用的就是人,封建社会其实也有,不过后来以牲畜为主,但归根到底,都是“生命”。以鲜血与生命献祭。所以在很多野史中,神佛不是救世主,而是以人为食的邪魔。

代入到这个佛头就能理解了,它只是肚子饿了要找吃的,为了找来食物,许愿只是诱饵。像席渡这样的,是佛头找的小兵,它需要小鬼替它取来食物。它利用席渡的贪-欲和恶-欲,收取席家人的生命。之后席渡又找上陶斌,它就顺便多吃一餐。

陶斌听得发抖:“那那那我以后……以后是不是都不能睡觉了?”

秦青说:“当然不是啊,你没发现吗?佛头并不能想吃人就吃人,它需要契机。”

陶斌立刻大松一口气,“那我以后就没事了吧!”

“理论上。”秦青故意这么说,“除非你再许个愿什么的。”

“我肯定不许愿!!”陶斌吓得大叫,如果说他现在最怕什么,就是许愿了。

“或者再对什么人表示同情啦、哀悼啦……”

“我……”陶斌有点犹豫,“这个,我肯定不会再同情席渡。但是……”

“不是说让你从此后就铁石心肠了,但也要看一看那人值不值得你去付出善意。”

陶斌下意识的点头,他这次也算受到教训了。最后席渡跑来找他的神逻辑也是让他无话可说,他算是相信那些电影电视里坏人的神逻辑了,原来真有这样的人。真遇上才明白,这种人就是不会承担责任,他们天性如此。幸好遇见一个席渡,他下回再碰到这样的人,肯定能认出来的,也算因祸得福了。

听陶斌这么说,秦青怔了一下,哈哈笑起来。

原来如此,原来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嘛。

“你以后一定会没事的。”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是个天生的好人。遇上这么一个人,让秦青的心情也跟着变好了。

“你这么一说,我突然就很有信心了呢!”陶斌听到秦青的话,顿时觉得自己头顶的乌云都散开了。

石碗在第十天才吞掉小鬼,干干净净,不留一丝阴晦。

而秦青的论文才刚写完第二章,她只是列大纲找资料完善内容决定主次就花了一周的时间,看来暑假也要赔进云了。

在石碗吞掉阴晦之后,她感觉到一丝让人不快的气在非常遥远又非常近的地方突然闪现又消失,等她再去感觉,又不见了。

等到要把石碗放回去后,她又有点舍不得了。因为她觉得这个东西很有用,如果放在仓库里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拿走怎么办?到时她又去哪里找这么一个东西呢?

她问方域,这是不是贪心?她觉得如果自己这次真的将石碗拿走——她能肯定施教授会把石碗让给她,她就会陷到另一个怪圈里。

“我可能会不停的收集这种东西,最后本末倒置,忘了初衷。”

“你不是想得很明白了吗?”方域笑着说。

他们坐在他的车里,他揽着她的肩,“然后呢?你把石碗放回去了?”

“对啊。”秦青看自己的手指,其实真的开口说出来后就觉得之前的想法太蠢了,“我本想如果你认为我应该拿在手里,那我再去找施教授要好了。”她看方域,笑着说,“不过我觉得你是不会让我去要的。”

方域问她:“那你想过如果石碗没了要怎么办吗?”

“没了石碗就想别的办法。”秦青说,信念坚定之后,差的只是做事的方式,“易晃将我赶出梦境后,我想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是活人,就该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对方的短处。跑到阴间去跟鬼打架是以已之短攻敌之长。”就像这次,她要是真在梦境中跑到陶斌那里就是跟那个小鬼打,听陶斌说那小鬼用刀扎头扎十几下都不会死;可在阳间,她只要泼水把陶斌叫醒就行了。上次孟灵没了呼吸,其实如果想办法立刻抢救电击什么的,人说不定也不会死。

当然,也有死的可能,不过她也不该认为自己伟大到能救所有人,还是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之处才对。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200章 石莲台

当听施教授说要去研究敦煌石窟时,她就真的以为他们要跨越大半个中国去甘肃,为此还特意买了各种保湿水保湿霜保湿面膜。

但是,最后他们却来到了隔壁市的河洛大学里的一间……美术博物馆。

“这里有很多抢救出来的艺术品,你们可以看一看,不要贪多,不要心急想一口气全都看完,不要走马观花,看到最后就只跟游客一样只看一个热闹,别人问你们去看了什么啊,你说看了好几面石板,画着一堆飞天……”负责接待的戴教授笑眯眯的说,“不对,是一堆上空的舞彩带的女人。”

下面的一百多个学生笑起来。

“认真看,认真看。”戴教授说,让开了路,“展馆里不许拍照,不能用手碰,让我看到谁用手碰了,让你手上的汗水、油、化妆品沾到陶器上,我就把你扣下来给我当苦工!”

学生们继续哈哈笑,跟着各自的教授走开了。

施教授跟戴教授笑着点点头,带着秦青他们进去了。

展馆相当大,一百多号人转眼就不见影了,馆内非常寂静,没有人说话。

施教授的声音也相当小,他把他们带到一个彩壶前,小声说:“你们可以找自己感兴趣的去看,可以查书,馆里有wifi。我就在馆里,有问题可以来问我,不要大声喧哗,让人家笑话我们是乡巴佬没见识。”

学生们嘻嘻笑一场,各自散开。

秦青跟许师兄在一起,他到目前为止还是施教授的学生,听说这次公费旅游的机会就过来了,看到她时还很惊讶,因为她还不算施教授的学生。

“施教授给我出了一半的钱。”秦青说。

“哦,那大概是教授把家属的名额给你用了。”许师兄说。这算是学校里的“潜-规-则”。教职员工们外出公干时,是可以带家属的,只有一个名额,算在随员当中,不过只有本校教职员工才能一起来。

像施教授这样的教授,最常带的就是自己的学生。许师兄说以前施教授每回出去都尽量带学生出去,他也沾过不少次光。

当然,一些其他的教授会带自己的学生情人一起出去也是公开的秘密。

“像施教授这样的人不多了。”许师兄叹息着摇头。

两人慢慢走到一个不起眼的展柜前,里面是一个三寸多高的石莲花。秦青看了一眼就站住了,惊讶的蹲下来看。

许师兄跟着弯下腰,“怎么了?这是什么?”

施教授在后面看到,加快脚步走过来,刚好听到许师兄的话,上去就在他背上拍了一下,“你个不用功的!”

许师兄夸张的啊一声让开了。

秦青站起来,施教授笑眯眯的温柔问她:“看出是什么来了吗?”

“教授,这跟咱们的石碗是一样的东西吧?”秦青吓了一跳,虽然这个石莲花要小一点,精致一点,但她在拿到石碗后特意找过资料,一眼就认出这个石莲花也跟石碗是一样的东西。

当然,它没有石碗的力量。

施教授满意的点头,他最喜欢秦青这点,虽然是半路出家,全靠自己的兴趣去学去研究探索,但看过的东西都记得,比那些跟他上课却跑神的学生强多了。

“没错。”施教授踮着脚尖往前看,见四下无人,从兜里掏出手套伸长手臂就把石莲花拿出来了!

这里的展柜都是半包围结构,玻璃柜只了一半或三分之二。

许师兄夸张的张大嘴,施教授“指使”他,“去,挡着点。”

许师兄只好摇着头挡在两人身前。

施教授弯腰示意秦青靠近,她也赶紧弯下腰凑过去。

“你说的不错,这个跟咱们的石碗具有一样的意义,你看,这里的花纹……”施教授开始现场教学,“这说明它的年代要比石碗要早上四百多年。你再看这里,这就是很明显的民族特征。小许,你来说下这是什么民族的特征?”还带提问的。

许师兄自认没有电脑般的记忆力,拿出手机准备现查一下。

施教授冲他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转头温柔问秦青,“青青来说一下?”

师兄,我对不起你。

秦青尽量用不确定的语气,免得许师兄更没面子:“好像是卫拉特蒙古族……”

施教授兴奋的说,“没错没错,你再看这里,这里的花纹是很典型的伊斯兰教文化特征,我认为在当时,这也是当地有伊斯兰教信仰的证明之一……”

在施教授的指导下,许师兄不服的悄悄问秦青:你是不是之前开过小灶?不然就是你脑子里装了个来自47世纪的系统!

不然怎么会教授问一个这么偏门的东西你这么清楚?这不科学!

秦青悄悄答:来之前的一个半星期我一直在研究那个石碗。

这就是答案。

许师兄心满意足了,不是他太废,是师妹“作弊”了!

由于他们“失踪”许久,戴教授找过来了。一眼就看到施教授“知法犯法”拿着石莲台在给学生上课,高兴的上来哈哈道:“可逮着你了!走,给我做苦工去!我正缺人手!”

施教授意犹未尽,“我老胳膊老腿的哪有学生好用?找你的学生去。”说罢把石莲放回去,“既然你来了,就给我的学生说两句。”

戴教授:“也没什么好说的,这是从外面收回来的。”也就是先被盗墓的人给敲下带走卖掉,他们再慢慢找回来,有买回来的,有警察抓住人带回来的,也有海关查回来的。

“这些石莲台全是当时的匠人在原地的石头上雕出来的。”戴教授也掏出一双手套戴上,小心翼翼的把石莲台端起来给他们看底部,“看,这是敲下来的。”

许师兄皱眉问:“他们就不怕敲碎了?”

戴教授笑着说,“怕什么?敲碎了他们就不要了。这种石莲台我们认为在原地至少有几千座,千年风沙之下,怎么也要存下几百座吧?但现在找回来的还不足二十座。他们也很聪明呢,知道东西越少越值钱。”

他转头看秦青,发现这个女生不但没有像她师兄一样靠近,而是退后半步,脸上的表情也不是可惜石莲台,硬要说的话,倒像是看到讨厌或嫌恶的东西,听到盗墓的敲碎石莲台,眉头皱紧,表情更是难以描述。

“你怎么看?”他对秦青说,挺好奇这个女生会给出什么答案。

秦青怔了下,实话实说:“这些人……简直是找死。”这些石莲台中哪怕有一个有石碗的力量,盗墓的人就完蛋了。

许师兄对秦青的能耐可是清楚的很,一听就迅速后退到几米之外,还把施教授和秦青一起给拖走了。

戴教授一愣,施教授笑哈哈的说:“不要迷信嘛。这些东西虽然是葬具,但只是石头雕的,没什么特别啦。”

许师兄干笑,“呵呵。”立刻悄悄问秦青,“有问题吗?”

秦青摇头,他才松了口气。

虽然知道了石莲台是块真石头,许师兄也对它没兴趣。秦青倒是有兴趣,可第一次见这个戴教授,也不知道他的性格脾气,不好直接开口借,就打定主意等没人时问问施教授看能不能借来石莲。

中午,学生们在食堂用饭,随行教授们都被叫去吃席了。施教授交待许师兄:“带好你师妹,她是要丢了,我就算在你头上!”

许师兄立正行礼:“保证完成任务!”

送走施教授,许师兄笑眯眯问秦青:“师妹,咱们吃什么?”

学校里已经开始放假了,食堂开的窗口不多,多数是凉拌菜和一些地方小吃。附近的居民、白领等倒是有不少在这里用餐。

秦青要了一份麻辣凉面,筋道的淡黄色面色浸在红油当中,碗里码着卤蛋、两块鸡肝、面筋、豆芽、黄瓜丝,洒满白芝麻。

吃上一口,倒是不算很辣,反倒鲜得很。

食堂里吃饭的人不多,坐得很散。

施教授带来的学生只有不到十个人,虽然这个活动是免费的,食宿都由学校出了,但施教授从不强制学生参加活动,为人也心软的很有名,所以他约谈的学生中有不少都舍不得将要到来的暑假没有参加。相比施教授,别的学校教授带队的学生都有二十多个,有一个教授甚至带了四十多人。

戴教授发愁的说:“这么多人,住起来都麻烦得多!”

他们在这里是借住在宿舍里,可借住学生的寝室,肯定会不太方便,不管是秦青他们还是学校,两边都觉得很麻烦,可又不得不住。

吃过饭后,下午就是自由活动了。施教授特意打了电话回来,说下午要开会,问秦青要不要来。

“可以去看一看他们的仓库,里面有不少好东西!”

老小老小,施教授有时会有很可爱的举动。像现在就把秦青当小孩子看了。秦青自觉哄哄施教授是她这个学生应尽的责任,而且她也确实很好奇。

许师兄一点兴趣也没有,他把秦青送到施教授那里后就挥别两人去自由活动了。

施教授也问许师兄了,听他哼叽就生气,见到秦青后拉住她,故意对许师兄的背影说:“我们自己去,不带你师兄,让他眼气!”

许师兄一点不害怕,对施教授说:“现在有师妹陪你,我们都解放了!”说完就跑了。

说是仓库,其实是在教学楼里,由教授带着学生小组进行修复的地方。

这里的东西当然没有展馆里好看。

不过秦青如愿以偿看到了石莲台,不过是半个的。

戴教授被施教授拜托过,知道秦青在写论文,把她带过去后说,“你可以戴上手套后拿起来看,也可以自己试着修复一下。”

这尊石莲台只剩下了半盏花瓣,剩下半盏已经碎了,底座也碎了一半,所以是放在木头架子上的。余下的花瓣只有三瓣,所谓修复,也只是在电脑中做出原图,然后复制一个,摆在原主的旁边。

秦青看着这石莲台,觉得不太对头。

她现在把阴气收拢得很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四下溢散。她看看周围,见人并不多,就凝出一线阴气,缓缓的靠近石莲台,在距离它还剩几厘米的时候,她感觉到了石莲台的气场。

果然,这是一个跟石碗一样的东西。

秦青看它新鲜的断面,不像是被历史的风沙侵袭的结果,悄悄对着天空翻了个白眼。她想,她能猜出这尊石莲台是在什么情况下被人砸在地上的。

她摸了下手腕上的八铃。

这世上的人啊,果然还是自找死路的多。

戴教授跟施教授说,“你那个女学生,手上戴的好像是个物件吧?”

施教授哦了声说,“是个石钟的复制品。”他忍不住想夸夸秦青,“不是我夸自己的学生,这个孩子很有想法!很用功的!”

戴教授点头:“看得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201章 故意的?

学这个的很多都有点神道,戴教授未能免俗,他非常信风水,自己家、办公室都摆风水局,连当时学校让他挑教室,他都要占卦,还要现场去看教室的方位什么的,连教室里的桌椅摆放都有讲究。

所以,他一眼就看出秦青手腕上戴的那个好像不起眼的铜铃是个风水物件。

现在听施教授说竟然是古钟复刻,更有兴趣了。

恰好施教授之前写过论文,直接跟他说:“在我的主页上,就是刚发表的那篇,去看吧。”

戴教授有点印象,但他们这些人平时发表的东西多了,他最多对标题有印象,听施教授这么说,当场掏出手机来拜读一番。

论文配图中就有八铃,戴教授啧啧道:“这种东西现在少见了。”

做研究的都知道,现在保存下来的古物多是王候将相的东西,可一个时代不可能只有金字塔顶端那一小撮人,平头百姓的事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但这些资料偏偏是最少的。古时的读书人偶尔有几个能留下非王候将相的笔墨,那一个个早被他们捧上神坛了。

别看八铃年代新,最多算是清晚期的东西,在文物界卖不上价,但在文化研究这方面,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施教授来了谈兴,跟戴教授就这么坐着聊起来。

仓库里的学生不多,就两个小组。一开始看戴教授挨桌看,还算认真,现在看教授在说话,就有人溜号了。

秦青这个外来人在这里更没人管了,她就借着机会把能进的房间都进了,能打开的柜子都打开了,生怕像石莲台这种东西再有一两个。

幸好,这玩意还不算常见,这里只有一个它。

然后问题来了,戴教授不是施教授,她没把握跟人家要这半盏破石莲能要来得。

可把它留下当然也不行!

秦青举着它,心想能不能假装“失手”把它砸地上。

施教授爱护学生爱护得厉害,眼睛就没离开秦青。刚才她“好奇”的跑各屋去转悠,他也没当回事,现在看她捧着石莲看,笑着对戴教授说:“我学生喜欢,给她吧。”

戴教授夸张的张大嘴:“你好大口气!我这里都是有登记的!”完了正色道,“不行啊,我一个学生正研究这个呢,上回我看都快倒模了,他做好之后要摆在展馆里的,算学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