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闻那一线声响,梁语陶的瞳孔忽然跟开了光似的,亮彤彤的。她快速将手机从琴盒内袋里取出,划开屏幕,在看到屏幕上的短信后,内心的喜悦掩饰不住,走路都是连蹦带跳的。

等情绪稍微平静些,她才不紧不慢地转过身去,抱歉地朝曾亦舟挠了挠后脑勺:“曾亦舟,真不好意思,今天不能跟你吃午饭了。我待会晚上有一场交响乐演奏会要排练,乐团经理已经发短信来催了。你瞧我现在这模样,估计还得赶紧回去洗漱,所以…不能陪你了。”

“交响乐演奏会?”

“是啊。”

“指挥是谁?”曾亦舟蹙眉。

梁语陶有一瞬间的错愕,片刻后,才低垂了眉眼,脸颊上还有一丝不自然的晕红。她语气轻慢地吐出那人的名字,咬字停顿,字字谨慎,大约是因为含了情的。

“谢绍康。”

“原来如此。”曾亦舟的嘴角,夹带着些若有似无的讽刺。

沉浸在兴奋中的梁语陶显然无暇顾及曾亦舟的情绪,她扬着大大的笑容,说:“演奏会定在下个月十八号,在久江市音乐厅的场次,如果你想去的话,我可以免费送你一张vip门票。当然了,如果你有女伴的话,我可以慷慨大方地送你两张。”

回应梁语陶的,是曾亦舟语气微凉的冷漠。

他说:“不用了,你知道我不懂音乐的。”

“那好吧。”梁语陶有点扫兴,但也并不失落,毕竟相对于她来说,谢绍康这三个字,才是致命的诱惑。她笑笑,提起琴盒就要走:“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先走一步了。”

她转了个身,刚准备迈开步子,身后却倏地有一双手,盈盈不堪地攥住了她的小臂。

梁语陶条件反射似的回过脸,而此时,曾亦舟也正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所以…你回国也是为了他?”他问她。

她一如既往地朝他笑,笑得天真浪漫。末了,还不忘白了他一眼,说:“废话,难不成还是为了你啊。”

语毕,梁语陶微微使力,就挣脱了曾亦舟的手掌,头也不回地离开。

等梁语陶走后,曾亦舟才终于抬起手,开始观察自己那一只没有力气的左手。手心内掌纹清晰,可偏偏心掌中央,嵌了一个明显的刀疤。

于是,所有的生命纹理,被那条刀疤颓然切断。

第三章

第三章

起源于西欧的古典音乐,与高档优雅的西餐厅堪称绝配。刀叉的运用之间,清脆作响,如同是纯天然伴奏的打击乐。三十三层的空中餐厅,只消轻轻一瞥,就足以俯瞰整个城市的风景。

曾亦舟将切细的牛排送入口中,慢条斯理地开始咀嚼。落地窗外华灯初上,曾亦舟也不知怎么地,就突然想起白天梁语陶连午饭都没吃就急匆匆跑回去的背影,心里不由地开始担心,她午饭吃了没,又或是乐团排练太匆忙,连晚饭都没吃,饿了一整天。

“曾总?”对面的中年男人声线低沉,无端将曾亦舟的思绪和现实剥离开。“现在都下班时间了,难不成曾总还在想工作的事情?”

“只是一些私事罢了。”曾亦舟笑笑。

晚间的会餐,大多说得都是些摆不上台面的事。或是个人私事,又或是某些工作上需要暗通款曲的事。曾亦舟自然也深谙其中的道理,便开腔问道。

“陈经理今晚找我来,不知道所为何事?”

对面的陈经理得了台阶,就忙不迭地从公文包里揣出一份策划书,递给曾亦舟:“这是我们华威关于新的投标案做的策划书,曾总可以先看看。我们华威的建筑物料,在久江市都是领先的。如果曾总能够认可我们的话,关于建筑物料的提供,我方甚至可以给出比对方公司更低一乘的价格。”

陈经理话音落下许久,却也未见曾亦舟有任何动作。那份策划书还依旧摊在餐桌上,纹丝未动。

曾亦舟取过一旁的红酒杯,抿了一口酒:“陈经理入这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关于建筑物料的提供,会有专人评定。我事先看谁的那一份,都是对于对方公司的不公平。”

他将酒杯放下,弯着唇,笑:“而且,我并不喜欢在用餐时间讨论公事。”

陈经理也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私下里的小动作,对于对方的拒绝,也都是司空见惯了的。因此,当曾亦舟表示不愿的时候,他也没有立刻耷拉下脸,而是十分淡定地将策划案从桌上取回,重新塞进公文包里。

陈经理起身取策划案的时候,曾亦舟正用左手叉取食物,动作显得有些吃力。

正常人在使用叉子叉取食物时,为了让力道集中,往往五指都是蜷缩着的。然而,曾亦舟的左手却显得尤为异常,他仅是靠着拇指与食指的力量在运作,另外的三指,则像是摆饰似的舒展着。距离看的时候,陈经理甚至能看见他手背上的伤疤,有些突兀的可怕。

陈经理好奇地问道:“曾总的左手,是受伤了吗?”

闻言,曾亦舟也不解释,只是拿起一旁的纸巾,从容地擦着唇角:“十八岁的时候不懂事,受了点小伤。”

“我爱人是做外科医生的,结婚十几年也就耳濡目染了。只是,照曾总手上的伤疤痕迹来看,应当是刀伤,而且伤的不轻吧。”

“陈经理如果哪天不做企划部经理了,当个外科医生也是不错的。”

“曾总谬赞了。”陈经理被夸得笑了起来:“不过话说回来,曾总要是需要治疗的话,可以随时找我,我爱人好歹也是久江市外科的女国手呢。”

“不用了,我这手是治不好的。”

“怎么会?”

相比于陈经理的惊讶,曾亦舟倒是显得从容淡然许多。他将左手摊开在面前,望着那毫无动弹的三指,轻描淡写地笑着,仿佛这些都不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就如陈经理所说,是刀伤所致。刀子贯穿了手背,直接将整个左手的肌腱都损毁了。不过所幸的是,大拇指和食指都还能勉强活动,但其余的三指,除了摆设,似乎已经没有其他用途了。”

“那倒是可惜了。”陈经理低低地叹了一声。

之后,曾亦舟又和陈经理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才各自准备离开。

空中餐厅布局错落有致,大厅中央是舞台,以舞台为中心点,如圆规画圆似的摆开四周餐桌的阵仗。而要离开餐厅,势必也要走过舞台边缘。

彼时,曾亦舟刚站起身,舞台中心便开始响起钢琴声,伴同而来的,还有如流水般轻盈的小提琴音色。曾亦舟只稍稍一听,便听出是《春天奏鸣曲》的乐声。

十分钟,第一乐章结束,第二乐章开启。

女提琴师摆正姿势站在舞台中央,身姿曼妙,足以让人忘却她的曲子演奏的是否完美。她将琴弓按在弦上,但开弓的第一个音,却让曾亦舟忍不住地皱了皱眉。

待四个乐章全部演奏完毕,陈经理也终于整理好东西,准备随曾亦舟一同离开。

临路过舞台的时候,曾亦舟忍不住停顿了脚步。女提琴师大约是意识到了曾亦舟的来意,以为又是个来搭讪的,还摆好了姿势,仪态万千地笑着。

曾亦舟走过去,冷静且淡漠地说:“小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春天奏鸣曲》第二乐章,开弓的第一个音是re,而非la。无论任何场合,对待音乐的态度都必须严谨。任何一个谱子,拉错一个音,都是对听众以及谱曲者的不尊重。”

这句话,是梁语陶时常挂在嘴边的。她每次拉错一遍谱子,总会从头开始重拉,直到能通顺的演奏一遍。曾亦舟以前总是笑她不知灵活,爱钻牛角尖。现在,却不想自己也变成了另一个爱钻牛角尖的她。

一同走出餐厅的时候,陈经理忍不住在一旁调笑道:“没想到曾总不仅在建筑领域里是一把手,在音乐方面,也是深藏不露啊…”

“陈经理误会了,我也不过是耳濡目染罢了。”

“难不成曾总的夫人是做音乐的。”过了会,陈经理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挠了挠后脑勺,笑道:“不对,似乎曾总还没有结婚。难不成女朋友是做音乐的?”

曾亦舟的眼神黯了黯,像是有星火在熄灭:“只是…有个朋友很喜欢而已。”

第四章

第四章

是夜,远江市忽然下起了大雨。

冬日里的雨不如夏季清凉,雨丝裹挟着寒意,从西北方向吹来,冻得人遍体生寒。

望着餐厅外狂风骤雨的天气,曾亦舟不自觉地停顿了脚步,将腕表从衬衣袖口处捋出,端详着指针的方位。近晚间十点整,他想,梁语陶应当还在久江市音乐厅排练。

曾亦舟对梁语陶的作息时间表如此熟悉,不过也是源于高中时期的形影不离。

那时候由于梁语陶父母久居远江市,梁语陶因为专业缘故必须参加各大各小的演奏会积累经验。梁家父母担心女儿的身体,于是,作为小竹马的曾亦舟就主动扛起了作为男孩子的责任,陪着梁语陶排练,替她拎琴,看她演出。有时候赶上期末,老师布置的课业太多,他就一个人趴在音乐厅的座椅上做作业。那时,他总觉得梁语陶的琴声令他烦躁极了。然而,当五年之间,他再也没听过梁语陶的琴声之后,才发觉,有时候有人烦,也是一件好事。

雨越下越大,以曾亦舟对梁语陶的了解,她那么迷糊的性子,出门一定是没带伞的。心里这样想着,曾亦舟就径直告别了陈经理,开着车,往久江市音乐厅去。

刚抵达久江市音乐厅,曾亦舟却被工作人员告知,音乐厅已经关门了,今晚排练的乐团人员也全都离开了。

曾亦舟无奈,只好重新回到车上。他轻踩油门,刚准备离开,却意外地在久江市音乐厅的公交站台前,发现了一个瑟瑟发抖的身影。

曾亦舟走下车,靠近那个模糊的身影,低低了叫了一声:“梁语陶?”

躲在角落里的梁语陶,听见有人叫她的名字,吓得一个机灵,夹在指尖的东西,也蓦地从手指缝隙里掉了下来,零星的火苗在潮湿的地面上垂死挣扎了一会,最终熄灭。

她抬起脸,惊讶道:“曾亦舟,你怎么来了?”

曾亦舟直接回避这个话题,撑着伞径直走到她的身旁,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你躲在这里干什么?”

“我没带伞。”她娇娇地朝他笑。

“走吧,你现在住在哪里,我送你回去。”

“不要。”她双手抱膝,整个人蜷进长椅里,一副打死她也不走的模样。

梁语陶向来是吃软不吃硬的主,曾亦舟深谙其中的道理,便也不着急,陪着她一起在长凳上坐下。等近距离地坐到她旁边时,他才发觉,雨水已经将梁语陶的整个肩膀都打湿了。

曾亦舟顺手将自己的外套脱下,盖在她的肩膀上:“先把衣服披着,要不然以你的抵抗力,估计待会就得冻感冒了。现在还在排练期,要是你生病缺席了,保不准正式演出那天,谢绍康就不让你上场了。”

“能上场又怎么样,无论我怎么光鲜亮丽地站在他的面前,他永远都看不见我。”她偏过脸去看他,眼底有显而易见的失落:“曾亦舟,你知道吗?今天赵子妗回来了。”

曾亦舟是记得赵子妗这个人的。

爱情如同食物链,一环扣一环。梁语陶花了整个高中时代,以及出国的五年去追逐谢绍康的脚步。不过很可惜的是,谢绍康的目光,也仅仅停留在赵子妗一个人的身上。

“今天赵子妗回来了,他连乐团最重要的第一次演出排练都没顾上。明明在美国的时候,他答应我的,等回国之后,他事业稳定了,就给我一次和他开始的机会。”梁语陶的眸子里有水光在泛滥:“明明说好的,他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

梁语陶不落痕迹地将肩头的外套拽了下来,扔在地上。之后,忽然跳下长椅,往大雨里奔。

幸好曾亦舟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她,“你到底要干什么?”

然而,梁语陶却毫不动容似的,只是呆呆地朝着曾亦舟笑,说:“你说,要是我感冒了,学长会不会偷偷去看我。”

“梁语陶,你是不是疯了?!”他怒道。

“我确实是疯了。”梁语陶大声吼:“曾亦舟,你有尝试过像我一样,喜欢一个人喜欢了整整八年,但他的目光永远都不属于你吗?”

曾亦舟沉默。

梁语陶的愤怒变成了啜泣:“因为你没有,所以你根本不懂我的求而不得。”

说完,梁语陶就直接转过身去,静悄悄地从兜里掏出一支烟,塞进嘴里。之后,又按开打火机,咔嚓一声,点燃了烟头。干燥的烟草浴火即燃,在她的指尖唇间发光。原本极为疲倦的目光,在深吸了一口烟之后,变得清醒。她开始愈加放肆地吮吸,像是个贪婪的吸毒者。

曾亦舟在公交车站旁看见那一圈烟蒂的时候,起初还不相信是梁语陶的作为。毕竟,梁语陶有严重的肺病,她应该比任何人都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是,当她这样堂而皇之地在他面前抽起烟时,曾亦舟才发觉,自己竟是愤怒的。

他压抑着怒意,皱着眉问她:“你什么时候学会抽烟的?”

“从出国之后就开始了,没事抽一根,总能让自己开心点。”她抬起手,将唇贴近烟蒂,正打算再吞云吐雾一口。

曾亦舟猛地一把抽走她的烟:“梁语陶你是想自杀吗?”

“抽几口烟而已,何必大惊小怪。”她不以为然。

“你忘了你的肺病是不是?你小时候梁叔和岑姨为了你的病花了多少功夫,你现在这么做对得起他们吗?”

闻言,梁语陶忽地冷笑了一声,从鼻腔里发出的声响极尽讽刺:“呵,从小所有人都提醒我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干。为什么?因为我有肺病。因为我有肺病,所以就剥夺了我所有的喜好。这到底是为我好,还是在毁了我?”

曾亦舟反驳:“梁语陶,你到底懂不懂别人的用心。难道喜欢谢绍康,已经让你喜欢到是非不分,连别人是保护你还是在害你都分不清了吗?”

“对,我就是个白眼狼,是非不分行了吧。”说完,她一把拽住曾亦舟,挣扎着想从他的手里将烟抢回来:“把烟还给我!”

不消片刻,曾亦舟当真摊开了手,将燃着的烟送到她的面前。

梁语陶毫不留情地拿走,正当她将烟塞进口中,正打算再次吸一口时。曾亦舟震怒的话语,却蓦地在她身后响起。

“梁语陶,你他妈再抽一口,我就立马找人撞死谢绍康。”

她转过身,怒瞪着他,条件反射似的回应道:“你要是敢找人撞他,信不信我先找人撞死你。”

不经大脑思考的话,从嘴里脱口而出。然而,刚一说完,梁语陶就后悔了。如此无情的话,伤人也伤己。梁语陶连烟也不想要了,正踌躇着怎么跟曾亦舟解释,他却忽然开起口来。

曾亦舟站在公交站台的顶檐口,一半肩头已经被大雨淋湿。他问她:“梁语陶,你就那么喜欢谢绍康吗?”

“明明是你先威胁我要撞死他的。”说着说着,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衍变为一句:“曾亦舟,对不起。”

曾亦舟没有回应。

梁语陶是知道轻重的,也知道那句话的分量。人的感情最是脆弱,往往一句轻微的话语、一个薄凉的词,就足以毁掉一切。而梁语陶,现在就做了那件不知轻重的事。

她只好放下一切的小脾气,腆着脸勾住他的胳膊,端起笑脸:“曾亦舟,我知道错了,你原谅我好不好。”

或许是觉得道歉不够诚心,她又给了十足的诚意,将口袋里的烟悉数扔在地上,低眉顺眼地说:“你看,我现在把烟都扔了。我对天发誓,下次再也不抽了行不?”

她又把仍在地上的外套捡起来,披在身上,继续厚着脸皮卖笑:“外套我也捡起来穿上了,裹得紧紧的,不会感冒了。看在我这么乖巧的份上,你就说句话嘛?”

“小舟,你理我好不好?”她凑到他跟前,亲昵地叫他的小名。

他绷着脸,好不容易吐了一句:“梁语陶,我比你大。”

闻言,梁语陶才拍着胸口,大舒了一口气:“要命,你可终于说话了,我还以为你这辈子都打算跟我绝交了呢。”

“我没你那么小心眼。”

梁语陶娇娇地朝他笑,“没有就好,你身上都淋湿了,赶快回家换件衣服吧。”

“那你呢?”

“我啊…我住酒店,待会我打车回去就行了。”

曾亦舟将伞撑开,将梁语陶一同罩在了伞下,他从容笑道:“别骗我了,你要是有钱也不至于去做街头表演。走吧,我带你回我家。”

梁语陶有一瞬间的迟疑,不过也仅仅是片刻而已,几秒后,她就随着曾亦舟的脚步,一同往雨里走。

她说:“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恬不知耻地去你家留宿一宿啦。”

狭窄的伞下,她和他仅有一步之遥。

他唇角微勾,弯起的弧度好看至极。他说:“你十六岁孤身一人跟我来久江市的时候,我就答应梁叔岑姨要好好照顾你的,现在…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有那么一刹那,梁语陶忽然觉得,冬夜里的雨,似乎也不是那么寒凉,那么漫长。

甚至锐利的雨丝打在身上的时候,还有些发暖。

第五章

第五章

曾亦舟的公寓在市郊,临近中环高架,少了市中心的喧闹,多了几分安宁。大约是做建筑出身的,连房子的选址都是恰到好处的。

曾亦舟买的是一套复式公寓,一层是客厅,二层则是卧室。

梁语陶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典型的单身公寓。所有的家装都是极为简约的风格,丝毫不拖泥带水,符合曾亦舟的一贯简洁利落的作风。

梁语陶还没来得及细细打量这座公寓,已经被曾亦舟塞进了浴室里。想起刚才两人在公交车站的冲突,梁语陶也不好意思再耷拉下脸,只好乖顺地走进浴室里,将自己洗了个一干二净再出来。

等她从浴室里出来的时候,曾亦舟正坐在沙发上,抱着笔记本电脑,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来回运作。

“大晚上的还工作,你也不怕天天盯着电脑屏幕早衰?”她从沙发后面窜出来,撑着脑袋盯着他的电脑屏幕。

他合上笔记本,键盘自带的灯光,在屏幕的起合中归于昏暗。

曾亦舟笑道:“我哪像你梁大小姐,只需要干站着,就有一大堆人眼巴巴地,恨不得把什么宝贝都捧到你面前。”

“切。”她不屑地瞟了他一眼:“曾叔好歹也是富一代,你实在不济,也算是个富二代吧。”

“我爸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服装行业,典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迟早都是要被淘汰的。”

曾亦舟父亲的事情她确实略有耳闻。梁语陶十六岁的那年,曾亦舟的父亲险些宣告破产。但幸好那时有一家公司及时融资,令他父亲力挽狂澜,才幸免于难。

人类总是擅长规避不愉快的事,梁语陶也是同样。她故意调转了话题,问道:“对了,这些年曾叔的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

“那…姜瑶呢?”

这个名字从梁语陶口中吐出来时,两人俱是一愣。梁语陶几乎是脱口而出的,问到曾亦舟的父亲,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曾亦舟的养妹--姜瑶。

曾亦舟揉了揉太阳穴,问道:“怎么忽然想起姜瑶了?”

梁语陶绕到沙发正面,在曾亦舟的旁边坐下。她低着眉眼,像是沉浸在遐远的回忆中:“姜瑶好歹也是你的养妹,虽然她十三岁才搬到你家。但说起来,相比于你这个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我还是更喜欢她。不过话说回来,我前几天刚回国的时候还打电话给她,但怎么打都打不通。”

“她回远江市了。”曾亦舟说。

“怎么想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