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今儿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贾敏出门散步的时候,正好在花园里有个婆子多嘴,说起了京城的事儿,说什么大舅老爷准备换了荣国府的门匾,是不是咱们家太太,从今以后不能算是国公府的姑奶奶什么的,听的贾敏心中起疑,不由的多问了几句。虽然那婆子也不知道什么真实的情况,可是这史家分家什么的还是知道的,老太太被关也是清楚的,这都成了这两年最大的八卦了,几乎是个大户人家都知道的大事儿,那里能一点都不清楚!

听到这些,贾敏立马就瘫软了。快要九个月的身子,这个时候倒下可不就是要生产了嘛!这下子那是整个林府都乱了。林如海为了这个已经确定是个男孩子的儿子,那是操碎了心,自然也知道所谓的七活八不活的俗语,心里更是担忧的不成,生怕这胎儿没有到九个月,卡在这不上不下,九死一生的八个月出生会有什么不好。

大夫,稳婆什么都齐全的情况下,林如海还是不放心,又让人去请了刘供奉过来,生怕有个万一,那个多嘴的婆子更是被直接关到了柴房,他如今没有功夫和他们啰嗦,就等着孩子出生再说,他如今神经高度敏感,可不敢相信这真的是巧合。

正院偏方,那个被当做产房的地方,正进进出出着丫头婆子,有的端着热水,有的拿着白布,还有几个在一边红泥小炉上熬着参汤,林如海就在这院子里不断地度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这时候从后面的院门传来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林如海一个回头,就看到匆匆而来的刘供奉。

“老太医,你可来了。“

看到刘供奉,林如海就像是看到了救命的稻草,快步上前,一把就拉住了他的手臂,只是才说了这么一句,接下来他居然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好在刘供奉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不用林如海说什么也知道他的意思,所以只是叹息了一声,半是责备,半是无奈的问道:

“怎么是这个时候发动了,不是还有个把月上下的时间嘛。这也太不是时候了,还没有出八个月呢!“

林如海能说什么?只能丧气的摇了摇头,自责道:

“是我的不是,让她不小心听到了娘家的事儿,这才。。。哎,也是我管家不严,才有了这样的劫难,还请老太医千万努力,好歹保住他们母子。“

看着这林如海不到四十,就已经有了一丝的白发,刘供奉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心下也知道他的难处,更别说那个糟心的岳家了,就是他远在扬州,也听到了京城那边传来的流言,这样的岳家,只有添乱的份,也是难为了他了,所以刘供奉只能点着头,说了一句:

“尽力而为。“

然后立马招呼婆子收拾产房,他要去先给贾敏把脉,看看情况。

情况很不好,阵痛已经开始,羊水也有了破裂的迹象,可偏偏产道没有开,这要是一个不好,很容易就是一尸两命,刘供奉二话不说立马就下金针,准备催产,还让手下的学徒开始熬催产药,又让嬷嬷扶着贾敏在屋子里站着走上几圈,用尽一切法子帮着开产道。

为母则强,贾敏虽然让娘家的消息弄得心神大乱,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不是想这些的好时间,很是配合,虽然这站起来走,每一步她都觉得疼的撕心裂肺的,甚至浑身无力的很,可是还是咬着牙坚持着,整整走了一炷香,才回到床上躺着,又逼着自己喝下了催产药,和一碗肉粥,保持体力,在舌头下含上了参片,开始用力。

身体好也是资本啊!若是以前的贾敏,这个时候别说走路了,就是躺着估计也没有几分力气,可是如今她却能坚持着听大夫的话,用力的撑着,眼见着天色开始发暗,催产药的作用也开始了,贾敏疼的大喊了起来,又被稳婆快手快脚的在嘴上塞了一块软木,死命的咬着,直到第二天一早,天色开始发亮,这才艰难的生出来一个浑身通红的男婴。

“生了,生了,太太,是个哥儿,太太,是个哥儿。大吉大利啊!“

稳婆这一声大喊,算是把贾敏从无尽的痛苦中给解救了出来,听到自己真的生下了儿子,贾敏嘴角终于泛起了笑容,只是这时候她再也没有了力气,眼睛不过是看了那孩子一眼,就直接昏了过去。

婴儿响亮的啼哭不仅屋子里满堂的欢喜,就是屋外已经等了一天一夜的林如海也总算是松了口气,等着婆子出来恭贺他林家有后的时候,林如海已经是泪流满面了,他终于等到了儿子,终于有后了。

接下来的事情不用林如海吩咐,其他人也知道怎么办,刘供奉第一时间让稳婆整理了产房,好让他去诊脉,确认了贾敏只是累晕,没有大碍,这才松了口气,又检查了孩子,确认很是健康,没有出什么岔子,也没有什么天生的弱症,这才满意,而林家的管家则是招呼着人去门口挂小弓箭,去准备稳婆,大夫的赏银,原来这不该是他做主的,可是看着自家老爷那送了一口气,只顾着傻笑流泪的样子,他也知道这主子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作主。

等着林如海清醒过来,这事儿基本全做完了,这个时候傻子一样的林如海才有功夫想起别的,比如亲手报一下自家新生的儿子,比如寻问媳妇身子是否无恙,比如招呼着给赏银,比如想起了还有个闺女,这一天一夜都没有照看了,让人去安抚,等等的一切。啊,对了还有取名字,自己该给自家的儿子取一个最好的名字才是。

已经欢喜的有点神神叨叨的林如海在一杆子林家下人诧异的快要掉下巴的神色中,不管不顾的又快步往自己的书房跑,一脸的兴奋,真是太打击他在下人中英明神武的形象了。

好在还有林管家在,他跟着林如海几十年,很是明白自家老爷的心思,看着这去的方向,立马就明白了老爷要干什么。忙不迭的吩咐人给老爷做点吃的,然后快步跟去。

“老爷,咱们家大爷可是六斤三两重呢!虽然不是六斤九两重的好数字,可是也是很壮实了,一定是个健康的。“

管家看着林如海不断地翻动书本,把一个个寓意不错的字写在一张纸上,忙在一边说起林如海这个当爹的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忽视的大问题,当爹的连着自家儿子出生多重都没问,这也太不靠谱了,难不成在林如海的眼里,只要是个男孩子就满足了?好歹也要提高点要求不是,要健康,要站的住,长的大不是!

听到管家这么一说,林如海一愣,显然也想起了自己刚才忽视了什么,也是这么一打岔,总算是把林如海兴奋的神经给压制了一下,总算知道了自己状态的不合适。

“确实不差,恩,管家,找人给亲戚们报信吧,还有族里也找人去送信,告诉他们咱们嫡支有了子嗣,让他们给祖宗上香的时候说一声,好保佑孩子健康长大,对了请刘供奉在客院住着,耽搁了人家一天一夜,怎么也要招呼好了,另外准备四色礼物,外带一百两银子,一会儿等他休息好了,我亲自送去。“

总算是想到要给亲戚报信了,真是不容易啊!管家心里泪流满面啊!老爷,连着挂弓箭都是老奴干的,要不是老奴,这时候都没人知道咱们家添丁了。

“老爷,您也歇着吧,老奴已经挂了弓箭了,只怕在过一会儿,各家都该来贺喜了,到时候您可就没了休息的时候。身子要紧。“

身体要紧啊!这一晚上没睡,太耗神了,可不符合您这几年的养身的意图。

“知道了,你说的是,身子要紧,终于有了儿子了,我怎么也该多养养,好歹要在活上二十年,好等着看孙子。“

这儿子才出生,就想着孙子,这想的实在是太远了,不过看看林如海那兴奋的有些发红的脸颊,闪着神光的眼神,好吧,这是想儿子想的快要发疯的老男人难得疯狂,他也不劝了,让老爷也松快一回好了。

“对了,让人好生看着大姑娘,等着大姑娘醒了就带过来,这一天一夜都没人搭理她,这孩子还不知道心慌到什么程度呢!也不知道吃好,睡好了没有。“

终于想到了闺女了,林如海突然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名字,飞快的写了下来,

“硕,林硕,取自何晏《景福殿赋》:宏儒硕生,取其博学的意思,又有左思《魏都赋》:硕画精通,中的深远之意,最要紧的是,还有‘忍绝王命,明弃硕交’中坚固的意思,这孩子将来必定是多才又健康的孩子。“

林管家听不懂林如海口中那些什么赋,什么文的,只是听到这健康,坚固,立马笑了:

“可不是,咱们家的孩子才学是不用想都知道的,必定是好的,唯有这健康,站得住才是最要紧的,最要祈福的大事儿。“

林如海一听,立马笑了起来,那声音从没有过的大,从没有过的畅快。

“好,说的好,快,把哥儿的八字,送到庙里去供奉着,对了我也要写,写了给祖宗看,管家,准备了我要给祖宗上香,林家有后了,有后了,叫林硕。“

最终林如海也没有休息成,因为这林家有了儿子的消息一传出来,作为扬州最大的官,最有权势的官,最让人想要巴结的官,这来客已经成为了大问题,林如海整整一天都没能空下来,脸都笑僵了,并且收获了整整一间屋子的礼物,好吧,这孩子生来还是带财的,让林家家产又增加了不少!

第39章 来人

林家有了儿子这个消息不单是扬州的人知道,就是在金陵的薛家也一样知道了,这么些年薛蟠可是从来没有断过和林家的联系,好不容易搭上这么一条线,薛蟠怎么可能放过,几年来不说三节两寿那是必不可少,每月一次的信件也从没有断过,从读书上的困惑道为人处世的请教,反正他是怎么亲热怎么来,还有时不时给贾敏和林黛玉送些小东西,那是正紧的把林家当成近亲一样对待的,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不是什么冷心冷肺的,怎么也能捂热了不是。

所以当林家有了喜事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忘了给薛家也送个信,告知一声,当然就是他们不告知,薛家在扬州的店铺也不是吃素的,总能得到消息,好让薛蟠及时的知道,不过如今这薛讯和林如海关系还是不错的,也用不到薛家遗留的这一条线,林家的下人已经很快的直接往金陵送信了。

信送到得时候,薛蟠正参加完他最后一次的比赛,没法子,他太小了,象棋虽然以前也常玩,也算的上熟悉,可是要说好手,国手,那是肯定没份的,好容易挤进了前五十,薛讯已经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整个薛家都感到脸上有光,谁让薛蟠小呢。

要说这次大赛,由于是薛家最早开始弄这个象棋买卖的,薛家子嗣中也有不少喜欢,并且还能下几回合的,这次也一并参加了比赛,可是这么写大人,居然还没有薛蟠争气,一个个都没能取得什么好成绩,最多进了一百名,这让薛家也有些丧气,当然也不是没有收获,好些薛家子弟通过这一次的比赛倒是结交了不少的士子。还有一些淡泊名利,喜欢些闲情逸致东西的名士,金陵城里那些秀才,举人对于能涌现好几位象棋好手的薛家也有些刮目相看,虽然这象棋看着似乎没有围棋斯文,可是好歹也是能归入棋一类的文器,薛家这样的商贾能在这个上面下这样的心思,有这么些子弟有这样的水平,很能看出薛家和一般商户的区别,还是有些档次的。

不管怎么说,名次虽然不尽如人意,可是薛家太高身价,提升地位,和亲近士子的目的在这里还是很有些结果的,而薛蟠,这个才不满八岁就进入前五十的孩子也让一些人对于薛家的未来有了新的看法。有些眼睛尖,心眼活的在联想一下薛家这几年的作为,又是族学,又是藏书楼,如今又是提供象棋大赛的彩金,立马就明白了,这薛家是想着往书香人家的路子上拐。在想想这些年薛家的其他方面,比如做人,比如做事,比如嚣张的程度,和同样金陵四大家族的其他三家的表现一比,这些人立马觉得,薛家那是好人家啊!

也是,薛家那些个子弟们,不是送进了族学上学了,就是放到了铺子上开始做事儿了,真的还能空着没事干,玩纨绔把戏的人基本是没几个了,就这样的几个,还常常闯祸后背抓回去关祠堂,抄族规,外头自然没有了给薛家拉仇恨值的猪队友。名声自然是好了。

所以当薛蟠最终得了第四十七名的时候,来道贺的人比薛讯原本想的还要多些,就是知府也派了人给了薛蟠送了些小玩意,作为鼓励,并称赞薛蟠是薛家千里驹这样的夸耀之言。

“黄大人可别宠坏了孩子,小儿不过是个顽童,对于玩器多上了几分心罢了,那里值得您这般夸奖,这孩子能多读几本书,就是幸事了,要是能在得个什么微末的功名,那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当不起,当不起啊!“

薛讯得到知府派人送礼的信,立马准备了一份回礼,亲自送去了府衙,薛家要转变形象,薛讯就是头一个要做出转变的人,不仅是心态上,更是行动上的改变,这是很有必要的。没法子,当初那土老帽的天老大,地老二,金陵他们四家老三的想法那是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如今想来,真是蠢的可以,为了自家以后的前途,为了薛蟠今后科考仕途的顺利,他只能拉下脸来,开始想着怎么弥补和拉拢。早几年就开始慢慢的和这些官府的大人们亲近起来,礼尚往来也精心了很多,礼节上也很是妥帖,生怕不经意得罪的谁。当然更不会是当初那种不怎么上心,甚至觉得若是不和他们几家交好,大不了找老亲们把人换了就成的那种想法。甚至想着要争取着把这些金陵四大家族,不对或者说只是贾史王三家官场人脉亲近的官员拉拢到亲近自己家,想着给薛蟠以后铺路呢!

薛讯的改变自然也不是没有效果的,最起码这知府就觉得薛家人不错,不说送礼很是上心,平日里有些需要地方士绅们出面的事情也做的很是妥当,修桥铺路的,名声也好,像是如今这象棋大赛之类能提高政绩,显要名声,给自己仕途多些臂助的事情也知道让自己沾光,给自己争脸面。薛家毕竟是金陵四大家族,名声,地位,人脉在那里放着,只要薛家不是太过分,明白上下尊卑,给与官府官员们尊重,能维持和官府之间的默契,这些官员们根本就不会找他们的麻烦,甚至还会给与一定的帮助,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事情,自然大家都乐意给彼此面子。

像是如今这薛蟠有了好名次,知府就投桃报李的给了好评,还是五星好评,算是回报薛家这次给他长脸,让他在金陵士子间名声大好的奖励。而薛讯的及时亲自上门回礼,更是给足了他脸面,听到薛讯这么一说,立马眉开眼笑的说道:

“薛世兄这是那里的话,要我说,你家这孩子天资聪颖,那里是什么玩器就能满足的小儿,我也是见过几回的了,谈吐,礼节,那真真是大气,言谈间对于书本的理解也很是有些见地,若不是你拦着不让他先下就参加科考,我看着,县试,府试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若是在学上几年,那铁定就是秀才了,这个我都能拍着胸脯保证的,对了,明年新的大提学就要来了,听说是和史家也算的上有些亲源,你家薛蟠也过了八岁生辰了吧,明年可就是能算是九岁了,怎么,后年让他下场试试?就是不成,好歹也弄个童生的名头不是。再不成,你薛家如今这么多读书的子弟,弄出来几个考试还难?知道你想着改变门户,好歹努力了这么些年,也该试试了。“

在没有再这么明白的暗示了,薛讯耳朵都要竖起来了,听得心里欢喜的不行,薛蟠是五月初三的生日,如今是八月,足岁七岁出头,虚岁确实是过了八岁,到了明年,说是九岁也是可以的,那么后年就是虚岁十岁。这知府三年一任,已经连着第二任了,后年正是任满的时候,按照规矩,有了这两任,怎么也要挪地方,或是高升,或是调任别处,听着这意思,那就是说在他任满走人之前,知府准备让薛家占个大便宜,县试在知县手里,这个不愁,他们薛家这点子打点还是做得到的,到了府试,就是在知府手里了,这是告诉他们,他这里也没有问题,至于院试,人家把这即将到任的大提学的老底都告诉你了,难不成薛家自己还摆不平?好歹人家可是和史家也有关系的,属于你们自家一脉的人脉呢!

想到这里,薛讯若是在不知道怎么说话,那真的就是个傻子了,他忙不迭的回答道:

“那是不想,那些孩子好歹也读了几年的书了,也是该试试了,薛家虽说是皇商之家,可是这读书上还是看重的,如今也有几个还算是可造就的,本就想着明年就开始让他们陆陆续续的试试,哪怕是再不成,多些考试的经验也是好的,只是我那个儿子,哎,不是我说,考不考的,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也不知道到底这孩子学识能不能成,要先问了他先生才好,您也知道,这先生原本就是举人出身,做了二十多年的师爷,很有些本事,故而教导的颇杂,不单单是读书,还有些算学,农事,律法,甚至连着刑名上的东西都教,如今连我都不知道这孩子到底学了多少,您说说,我哪里能做主。“

看着这俩个是在闲话家常,说着孩子教育的事儿,可是这话里头却内容很多,比如薛讯这个时候说的,就是说这两年薛家会有子弟科考,只是不一定是自家儿子,还有一个就是说自家儿子学习的程度,学习的范围。一个没有科考的孩子学习范围告诉知府干嘛?很简单,这是想要让这知府有一个印象,想着哪天有人问起这薛家孩子怎么样,除了说他诗书对答还算不错之外,还能让知府在其他人面前说些别的,多说些好话,最好是这大提学来的时候能说上几句,要知道明年这大提学来,那么就是说要到薛蟠十二岁时才离任,这三年里说不得薛蟠就会遇上了,或者要是这大提学多干一任,那铁定薛蟠就会在这大提学手里科考了。哪里能不体现打点好。这是打着先入为主的主意呢!

“哦!这孩子居然学这么多?我记得这夫子才来了两年吧!果然是大才!不过这样也好,如今学的多了,今后做了文章更能言之有物,对于考试也是极为有利的。比那些不事生产,不懂世事的书呆子强了好些,只是薛世兄,你不要对着孩子太过严苛了,他还小呢!“

知府听过薛讯的话,眼里闪过一丝的诧异,他倒是没有想到,在自己暗示能防水的情况下,这薛讯还能坐得住,不让自己儿子提前参加科考,难不成这孩子真的是个人才?听听这学的东西,若是真像他说的,这样教导的孩子,只要过了乡试,怕是直接做一任知县也能胜任了。不过这不是他该关心的,他能想着在离任之前,多给些薛家好处,让他们薛家也多几个童生之类的,已经算是对的起薛家了,也算是回报了这几年薛家对于他的支持,至于他们来的是谁,是那个薛家子弟沾了光,那是他们薛家的事情了,反正他是准备还了情了的。

“那里是我要逼他,薛家也是历经几代,延绵近百年了,这时候正是太平盛世,如今若是还不想着好生筹谋了转换门户,再过几代,只怕孩子们都被铜臭侵蚀了心性,在没有了科举上进的心思,他好歹也是长房长子嫡孙,是未来的族长,家主,总该做些表率才是,也是他出生的晚了,若是早上几年,我也不用这般发愁,这样苛求了。“

说话间,薛讯还透露出一丝的落寞和无奈,还有对于书香门第的渴求,倒是让知府心下暗暗的赞同起他的话多了几分认同,谁都想和自己一个圈子的人玩不是,薛家想要进入读书人的圈子,这对于知府来说就是像他靠拢,是想着成为同一个阶级的意思,于此同时对于薛家又多了几分同情,为什么?贾家的笑话啊!金陵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自然在这知府的心里,这薛家孩子出生这么晚,那也是被那个贾王氏给害的,是被害者。

看看薛讯头上已经隐约可见的白丝,想想如今薛蟠的年纪,他心里也忍不住为薛家抱不平,这叫什么事儿啊!自家大姨子给下药,真是千古奇闻,薛家也不容易啊!想到这些,知府忍不住安慰起薛讯来:

“好事多磨,可见这好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得的,如今你得了这么一个聪慧的孩子,那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这样的本事,听说这孩子书画上也很有天分,这样你还不满足?“

这样一说,薛讯也笑了,

“那臭小子练字倒是也有几分恒心,且看以后吧,对了大人,明儿就是最后几轮的大赛了,到时候可是要请您亲自到场了,也好给那些士子们鼓鼓气。“

“该去,该去,金陵文风大盛,也有你薛家的功劳,这一次的大赛,等着结束,本官还要上奏圣上,到时候,必然也有你薛家的荣耀。“

话说到这里,两人都满意的笑了,薛讯也借机告辞,转身回家。

而此时,薛蟠正在外院书房接见林家的来人,听到林家有了儿子,立马高兴的跳了起来。

“好,太好了,真真是大喜事,这样,你且下去歇着,先不忙着回去,明儿呆上一天,我准备准备,后日,和你一起去扬州,大爷我也给姑父贺喜去。“

薛蟠那是真心的高兴,半点不参假的,怎么说也是他积德行善的一个实例不是!要不是他努力的扇动翅膀,这会儿林家有儿子那里轮得到他薛家知道消息,还是人家林家自己派人送的信,这说明什么?说明薛家和林家的关系好啊!在一个,听着这林家下人说的这个婴儿的重量,他就觉得这绝对不会是个瘦弱的有早夭之象的,这也是他的功劳。

至于他去扬州,那更是想着亲自去看看那个原著中注定早夭的孩子,想看看自己的努力成果,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已经两年没有见到林黛玉了,他不知道那个小小的女孩子是不是已经忘了他,他想着去刷一下存在感!顺带再喝林如海拉拉关系什么的,让自己和林家靠的更近些。这是他能攀上的最厉害的文人,就是缠也要缠紧了。

林家的下人看着薛蟠这样,对着薛蟠的印象那是越发的好了,对于他们来说,能真心的为他们林家有后高兴的那全是好人,薛蟠就是好人。只是这么一个孩子能做这么大的主?这可是出门,是去扬州!关系再好,看着再顺眼,他也觉得有些不可能。

“薛大爷,您让奴才等那没什么,那是让奴才休息享福呢。只是这去扬州。。。您看是不是先和薛老爷说一声才是!奴才一个下人,可不敢做把您带出去。这一路上可不消停,您身子那里受的住。“

这是真心替他想,薛蟠也不是不识好歹的,只是他自有主意:

“你且去歇着,这事儿我爹必然是同意的,去扬州,正好也请教姑父些功课,也好看望姑妈,妹妹在一个快要中秋了,正好也该送节礼了,那里会只要你带着。罢了,不和你说这个,你等着就是了。“

听到是送节礼,林家下人立马不好说什么了,忙行了礼去了,留下薛蟠在房间里折腾。

等着薛讯回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个乱七八糟的书房,薛蟠在里头正翻着什么东西。

“这是做什么?搬家不成?“

听到薛讯的声音,薛蟠从一堆书画中抬头,那胖嘟嘟,白皙的脸上沾满了灰尘,鼻头还有一点的墨汁,看着就像是一个沾了芝麻的汤团一样,看的薛讯都有些发笑,而薛蟠呢,则是咧着嘴,笑嘻嘻的快速站了起来,几步就走到薛讯的面前,也不行礼,一把抓住了薛讯的下摆,一边往里头拖,一边说道:

“爹啊!林家来人了,林姑父有了儿子了,儿子想着这时候林姑父一定很高兴,儿子正准备礼物呢!有了儿子了,自然是要送些寓意好的东西,儿子记得,有一个银制的长命锁,好像还是前几年舅舅送来的,说是什么西洋花纹的,什么长寿,什么,啊,是常春藤的,很是漂亮,因为儿子大了,又太胖,带不下,就放在这里了,你给看看,在哪里了,找出来送给林家表弟。“

薛讯其实在进门的时候已经知道了林家来人的事儿,自然也有人已经告诉了他是因为什么事儿,对于林如海有了儿子他也是很替他高兴的,不管怎么说他们两个都是一样的受害者,有点同病相怜的味道,如今林如海得偿所愿自然他心里也觉得是感同身受的。只是没想到自家儿子对于这事儿如此的上心,还想着亲自找东西做礼物,心下倒是有了一些微微的酸意。儿子居然对着别人这么好,都没有给自己这个爹这么上心过,好在他到底是大人,心下不过是那么一转眼的小心思,立马就消失了,反而好心的帮忙起来,一边翻着那些大大小小明显放了好些时候的旧盒子,一边问道:

“你也真是,这些事儿你妈自会安排,那里要你这样折腾,便是一时找不到,也不是没有了别的好东西,倒是你,我听说,你刚才嚷着要去扬州?“

耳报神真多啊!薛蟠心里真想叹息一声,他不过是在书房里说了几句,老爹人才回来就知道了,这本事,都能赶上锦衣卫了,真是浪费人才,当然这样的感慨是不能让薛讯知道的,不然他屁股蛋又有遭殃了。

“可不是,儿子想去呢!象棋儿子才得了这么一个名次,后面也没有什么事儿了,就想着去林姑父那里再多请教请教,儿子至今记得林姑父说史书的那些故事,想着借着这个功夫再去听听,先生什么都好,本事也大,可是到底不是林姑父那样的进士出身,更不是什么探花,儿子想着多学学总是好的,在一个,爹,您也该去刘供奉那里复诊一次了,都两年了,也不知您这病好了多少,需不需要换个方子,咱们怎么说,也该走一趟才是。“

心花怒放啊!刚才那什么妒忌,什么酸意,这时候烟消云散的不知道去了哪里,儿子这是为了我啊!为了我这个老爹呢!去扬州也是想着我的身子,果然是孝顺儿子,实在是太可心了。

薛讯把薛蟠那几句话的前头几句全忘了,只听得进后面的为了他身子的话,心里甜的都快要堵到嗓子眼了。很是欢喜的点着头,顺带还稳了心思,虚空里看了一会儿,调整一下表情,不让自己傻笑的像个呆子,这才像是思虑周全,满脸严谨的说道:

“恩,很是,还有你二叔,也该复诊一下才是,你这次想的算是齐全周到,且带着你出门一次,算是奖励了。“

薛蟠的大眼睛别看是向着那些东西看,其实眼角一直盯着他爹呢,看着薛讯脸色发红,又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翻着白眼,咬着牙在心里吐槽:

“装,装样,醋爹还是蛮可爱的!哎,我真是辛苦,哄老娘,哄妹妹,现在连着爹都要哄,果然,天才都是寂寞的,都是责任重大的!“

第40章 妹妹

要去扬州了,不管薛蟠嘴上说的有多动听,为了谁,他心里更看重的却是林黛玉,顺带还有那个据说已经到了林家的贾琏,已经要十七岁的贾琏,他很期待,在经历了贾家这么多事儿以后,贾琏会变成什么样,这次贾琏过来,不单单是贾赦为了让这个唯一的嫡子避开京城的流言蜚语,应该还有其他的目的,虽然薛蟠不知道有什么,可是有一点是很确定的,那就是贾琏的婚事。

贾珠已经毁了,身子不好,家里名声不好,家产又少的可怜,还被退婚过,想要娶媳妇那是太难了,贾琏倒是好些,可是也有问题,那就是受了整个贾家的拖累,还有他爹那疯魔的影响,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人选,再一个最初的时候,史老太太和贾王氏当初是准备让王熙凤配给贾琏的,只等着他们到年纪而已,邢夫人则是根本没有说话的份,所以家里对于贾琏的婚事从来没有做过准备,如今到了这个地步,贾家和王家是不会有接亲的事儿了,最起码贾赦是不会再和王家有什么联姻的意思,有一个王氏已经够他膈应半辈子了,那里还想着再来一个,所以一下子贾琏的婚事就成了大问题,这次来,必定也是有这一方面的考虑,或者是想着把这事儿托给林家。

想来,不管怎么说,对于相同是受害者的贾赦,无论是贾敏还是林如海,都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更不要说贾琏确实是无辜的孩子,被二房养废,被夺了监生的机会,又被耽搁了婚事的孩子,还是个没有了生母,失去了大哥的可怜的孩子,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林家,想来,林如海也会多上心一二分,好歹那也是岳家,一个有用的都没有,对于林如海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对于刚出生的林家大爷也不是什么有利的消息。

薛蟠心里默默的分析着即将见面的那些人的情况,暗暗算计着到了扬州自己该怎么出事,这时候门口传来了福寿的声音:

“大爷,大姑娘那里的喜鹊姑娘来了,说是大姑娘请大爷去花园凉亭,有事儿找您呢!“

恩,妹妹找我?薛蟠一时有些发蒙,这是怎么说的?往常可从来没有啊!如今虽然说已经分了两地居住,一个内宅,一个外院,可是两兄妹还是很亲近的,不说早晚请安的时候能见到,就是读书的时候,薛宝钗也常带着薛蝌一起和他在一处读书,一天到有半天的时间能看到,那里需要特意的请他去什么地方说话,莫不是有什么大事儿?恩,一个五岁的孩子的大事儿?

薛蟠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既然是妹妹来人说了,他自是不会拒绝的,忙回答道:

“知道了,一会儿就去,福寿,给大爷我把昨儿买回来的泥人找出来,正好一会儿带去给妹妹。”

“知道了,大爷。”

八月的气候在金陵绝对是舒适的典型气候,凉风习习,草木兴盛,果树上更是硕果累累,薛家的后花园很美,不是那种精雕细琢的美,而是带着一种田园风貌的美,这是薛蟠的功劳。这几年他总是折腾,一会儿嫌弃假山太贵,放着不划算,一会儿又说种花没有收成,是亏钱,所以弄到最后,这薛家的院子里原本那些观赏的草木都换了,不是中了能做桂花糕,桂花糖的八月桂,就是各种的果树,什么樱桃,什么碧桃,什么梨花,连着梅花,石榴也有,就是竹子,也要求是那种能挖出竹笋的才好。反正就是一句话,就是没有闲着的树。按照薛蟠的说法,那就是既能看景,又能得果,这才是双份的便宜。薛蟠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薛家的改造是全面的,所以如今的薛家花园绝对是整个金陵的一绝啊!就是那些来薛家做客的女眷们有时候都看的眼热起来,伸手就能自己摘个果子什么的,果然是很有爱的游戏呢!

扯远了,如今薛宝钗就在花园子凉亭坐着,托着自己的下巴,愣愣的看着外头,那凉亭的边上就是两株八月桂,嫩黄的花朵纤巧又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在过去就是三颗已经结果的石榴树,硕果香花,怎么看怎么美,只是这一切似乎都没有被薛宝钗看在眼里,她的眉头微微的簇起,脸上带着一丝的微怒,也不知道是那个人惹了她。

薛蟠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景,心下也有些疑问,不过他自认为是个很不错的哥哥,自然这哄妹妹还是很有些心得的,忙不迭的从福寿手里拿过了他准备的泥人,走上前去,对着薛宝钗眼前一递,讨好的说道:

“看,妹妹,喜欢不?最新的式样,锦鲤福娃。”

满心以为只要这个东西一出手,立马就能看到妹妹笑容的薛蟠失算了,因为薛宝钗在看了一眼之后,斜着脑袋又看了薛蟠一眼,然后很是傲娇的转头,不理人了,这怎么说的?今天情况不对啊!难不成惹妹妹生气的是自己?

要说如今的薛宝钗,那和原著里的绝对不是一个人,也是,原著里薛宝钗世故,隐忍,沉稳,大度,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她有一个不争气的哥哥,所以她被迫快速的长大,为了家族,为了哥哥,从小被引导着教养,想要用入宫博出身的法子,阻止家族的没落,恢复往日的辉煌,以一个女子之身,用她柔弱稚嫩的肩膀帮着寡母支撑起一个家,而此时的薛宝钗却没有这样的顾忌,薛蟠狠得薛讯的看中,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已经有了章法,还能给家里带来新的财路,薛讯对于这个儿子是满意的,甚至隐隐的有着不一样的期待,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掌上明珠,唯一的女儿,自然不会去想着送到宫里做些个伺候人的活计,故而什么隐忍,什么周全,都不放在这小小的女孩子的教养范围之内,如今的薛宝钗只是一个呗娇养在家的娇小姐而已,性子自然更活泼些,又有着哥哥的宠溺,虽不至于成了小性的,可也有不小的脾气。

看着妹妹不理他,似乎是恼了的样子,薛蟠很是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是哪里得罪了这个小祖宗,忍不住挠了挠头,凑到薛宝钗边上,很是疑惑的问道:

“妹妹这是怎么了?可是哪里哥哥做错了?好妹妹,快些告诉哥哥,好让哥哥改了可好?”

看看,薛蟠对着这个妹妹那是低声下气啊!这样哄着,宠着,你说说,这薛宝钗能性子隐忍?笑话了不是!

薛宝钗听到薛蟠这话,微微回了回头,看着薛蟠,见他似乎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心下倒是也有些气平了,低头想想,自己什么都不说,似乎也很是不好,随即就抬起了薛家招牌似的圆圆的大脑袋,眨着大大的,水水的眼睛,很是严肃的说道:

“哥哥,我恼了。”

“恩,是,妹妹恼了,哥哥看到了,都不理人了,这次可是恼的厉害了,只是哥哥那里错了?妹妹说了,哥哥才能知道不是!”

薛蟠认错很快,态度绝对上佳,就是不知道错在哪里 ,这话要是让别人听见,只怕一个个都要笑了,这不是边上的丫头婆子,一个个都捂着嘴,转头不敢直视了。

而薛宝钗看到薛蟠态度不错,还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才严肃的说道:

“哥哥要出门,去扬州做客,可是没有说带我去,太坏了,亏得我总是想着哥哥,哥哥有了好事儿却不想着我,太坏了。“

连着两个太坏了,这让薛蟠很是不甘心,这怎么是自己的不是了?你哪里听说过让五六岁的小女孩跟着出门走亲戚的!还是那么远!就是自己想带着,也不可能通过不是!这家还不是他能做主的时候呢!可是这话不能和薛宝钗这么说,这要是说了,这丫头说不得能用幽怨的眼神射死自己,再然后找爹,找妈告状去,最后还是自己倒霉,所以只能就地解决了,才是最有利的。

薛蟠知道问题在哪里了,这脑子动起来就快了很多。一边想着一边说道:

“这可不是哥哥不带你去,而是这次不是做客,而是有事儿呢!那些人说做客,那是不知道情况瞎说的。“

一听不是做客,是有事儿,薛宝钗眼神立马黯淡了下来,出门做客她想着跟去那是有理的,她长这么大,在金陵也是跟着妈总去一些人家里做客的,有小姐妹玩,有见面礼收,她很喜欢,可是做事儿,她不懂,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自然知道这不是她能去的,她是个懂事儿的孩子,自然知道轻重。只是对于这个说法她不是很相信,所以依然疑惑的看着薛蟠,想要薛蟠给个解释。

“妹妹想来也知道,扬州林姑父家里有了一个弟弟,咱们家事要送礼贺喜的,只是这样的远处,一般都是派人送去就是,那里需要亲自去,对不对?可是这一次爹却要去,还要带着二叔,还有我,是不是很奇怪?“

薛蟠这样一问,聪明的薛宝钗自然也听出了问题,确实,不是金陵本地,有什么亲戚有喜事,丧事的,大多都是派人去,那里有亲去,还去这么多人的,果然是有事儿吗?

“你想想,这几年,除了京城送宫里的事儿,爹和二叔几乎都没有出过门,是不是!这和以前是一点都不一样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爹和二叔身子不好,需要调养,这才成了这样,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而已,爹一直瞒着,不是为了别的,就是生怕外头有人知道了,会趁着这个时候,抢咱们家的生意,给爹和二叔看病的就是扬州的刘供奉,那是宫里的太医出身,很是本事,这一次去扬州,明里是为了贺喜,其实还有一层就是爹和二叔去复诊的,只是两件事放在一起,把贺喜当成了幌子而已。“

薛蟠知道这个妹妹很聪明,所以哄着归哄着,有些事儿却从来不瞒着她,这也是为什么一有什么事儿,薛宝钗第一时间想着的就是找哥哥的缘故。

薛宝钗听到薛蟠的说辞,脸色都变了,小嘴张得老大,眼里也带着泪花,满面的惊慌。也顾不得什么生气,什么出门了,一把抓住了薛蟠的衣袖,急着问道:

“爹病了?怎么了?怎么病了?你怎么能瞒着!这样的大事儿,哥哥,到底怎么了。“

看到薛宝钗这样,薛蟠立马安慰她道:

“没事儿,看病很是及时,没什么大碍,只是调养上要精心些,只是这药用了两年了,如今也是到了该换药方的时候,所以扬州是必去的,就是没有林家的事儿,爹只怕也要找个理由去一趟,至于带着哥哥我去,是因为那里林家来了个人,是京城贾家的表哥,林姑妈的内侄,爹带着我是想着好应酬一二,帮着缓解人家初到的不适应,毕竟林姑父对我是有恩的,这两年可是教导了我不少功课。算的上半个师傅了,怎么也该尽心才是。“

薛蟠的理由很好很强大,说的也在理,薛宝钗听了自然无话可说,只是原本想着能出远门做客的想法破灭了,自然很是不高兴,心下又记挂着爹爹的身体,脸上不由的带出了几分丧气,看到这样的妹妹,薛蟠心下也很是心疼,只觉得自家妹妹就该是欢快的,不该有这样的表情,忙绞尽脑汁的想着法子,想引开薛宝钗的注意力。

“妹妹,虽说你不能跟着出门,不过你也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呢,还是只有你能做的事儿,哥哥可是全指望你了。“

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比得到重视,得到信任更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没有了吧!反正按照薛蟠上下两世的经验来看,这一招那是绝对的抓住了核心的,果然,他这里话一说完,那边薛宝钗的眼神就晃悠过来了。扑闪扑闪的眨着大大的眼睛,一脸的疑惑,还带着一丝丝的惊奇。

看到已经成功的引起了薛宝钗的注意力,薛蟠信心恢复了,立马又变得口若悬河起来,表情也丰富的不行,那胖胖的招牌圆脸都要挤在一起了。

“妹妹是不知道,前儿哥哥出门见客的时候可是被比下去了,知州家小公子身上有一个荷包,青色的,看着很是好看,我原本是想看看,是什么花样的,回来要给妈说说,也做一个,都没有见过的新花样,必定是好的,不想才问了一句,就被打击的,却原来是他们家妹妹,就是知府家姑娘自己做的,专门做给自家哥哥和父亲的,一人一个呢!你是不知道,说起这个的时候,他那脸色,得意的不行,看的我都牙酸,这事儿若是到了这里,倒也没有什么,谁让他家姑娘都八岁了,比我都大些,女红上有了些章法也是常事儿,可不想,那小子居然还嘲笑我,说是一样都是妹妹,我这身上一件妹妹做的东西都没有,可见是不受待见的,只怕和妹妹也不亲,我当时就气坏了,我们兄妹最是相亲,哪里有什么不受待见的话,可偏偏,我什么都没法子回嘴,谁让他说的在理,我这身上确实一件妹妹的针线都拿不出来呢,没有证据,生生让他得意了很久,太憋屈了,如今想想,恐怕不仅是我,只怕爹爹那里也有过这样的事儿,明明有个乖巧的女儿,只因为没有女儿做的针线,便比不得他人,也不知道爹爹心里是不是有失落的时候。“

薛蟠不但是扯到了自己,还把薛讯也给扯下水了。听得薛宝钗一脸的羞惭,低着头,对着手指头,脸上红红的一坨,怎么看怎么可爱。

“都是我的不是,让哥哥被人笑话了,爹爹,爹爹,爹爹是不是也不喜欢我了?我,我真是没用。“

完了,下雨了,薛蟠分明看到低着头的薛宝钗泪珠子滴到了手上,这可不好,这要是让妈知道了,还不锤他,薛蟠忙不迭的补救。

“那里是妹妹的不是,妹妹几岁,那些人又是几岁,那里能这么比较,妹妹小又不是妹妹的错,那里用的着这样,哥哥说这些只是想着,这些日子哥哥和爹爹不在家的时候,妹妹能想着多学点,你年纪小,力气更小,拿着针线有些不得劲,可是打个络子应当也是可以的,好好的学上些日子,等着我们回来,你做个好看些的,我也好带着出去显摆显摆,九月爹爹生辰,你也好亲手做了当成寿礼给爹爹,让爹爹欢喜。妹妹说可好?“

薛蟠的主意还是很靠谱的,薛宝钗听了也觉得这是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儿,还真的能做到,想到哥哥拿着自己做的东西去显摆招摇,虽然还没有送出去,没有做出来,可是薛宝钗已经能想象出这样的场景,立马高兴了,再想着爹爹的生日若是能收到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又该是怎么样的欢喜,只觉得这是个了不得的好主意,立马拿着帕子开始擦脸,嘴角还带着微笑。

“好,哥哥且等着,一定做个最好看的,恩,给爹爹也做个好的,还有妈,都有,蝴蝶的,如意的,嬷嬷上回给我看了,有好多样子可以学呢!“

谁说瘦美人梨花带雨看着娇娆美丽的,要薛蟠说,自家这胖妞美人哭哭笑笑的也看着很是可爱,看到,妹妹笑了,他是怎么看怎么满意。虽然对于自己转移话题的本事有点退步很有些不满,可是好歹这事儿都过去了,自己也不算是失败。至于这什么络子,要是实在做的难看,他不拿出去也是可以的,藏起来总不为过吧!

“妹妹笑了就好,正好,我今儿有空,咱们摘石榴吧,一会儿给妈送去,妈最喜欢石榴了。恩,对了,咱们自家种的石榴,送礼也是好的,妹妹可有想送的手帕交?算算要多少个,哥哥一并给你摘了!“

话还没有说完,薛蟠就开始行动了,把下摆往腰带上一塞,袖子一撸,他就想要往树上爬,这下可好,差点没有直接把福寿他们给吓着。

“哎呦,我的好大爷,你可饶了我们吧,若是让老爷太太知道,咱们这胳膊腿可就要遭殃了,那里用的着您亲自上去,我们难不成都是摆设嘛,吉泰,安平,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的,爬树上去,大爷,你就在下头看着,看着那个好,就让他们摘那个不就成了。“

福寿差点没跪下来,一张脸都皱起来了,生怕这自家大爷一个任性,让自己受罚,凑到薛蟠的跟前,死命的拦着,让其他两个小厮加紧速度先抢了活儿,爬上去。

薛蟠也不是没有分寸的,原本也不过是为了讨妹妹喜欢罢了,如今看着有人代劳,他也不会自找没趣,立马仰着脑袋,下巴对着那最大的一颗石榴树一努嘴,说道:

“得,你们两个速度倒是不慢,既然这么着,你们摘吧,赶紧的,把熟了的都摘了,放着也是放着,送了出去,还见个情呢!妹妹,你先算,给妈的之外,把你的都送了,在给各分家也送些,还有那些掌柜的,赏几个,看看还剩多少,我有用。对了,还没熟的别碰掉了,好歹放着,这东西可以长到九月呢,到时候又是一茬,吃着也甜。爹过生日的时候正好做果盆子。“

薛蟠这话一说,一边的人全笑了,心下都暗暗感慨,看看这还是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的大爷呢,连着这么几个果子也算的这样的精道,又是送礼,又是省钱的,这样会过日子,怪不得人家都说,等这大爷大了,薛家的家业只怕又要涨上一涨了。还真是有理呢!

第41章 失落的妹妹

家中的石榴确实让薛蟠用的很是灵活,这不是,连着去扬州他都不忘带着几个当做贺礼之一,看的薛讯眼角一阵的抽搐,这都什么孩子这是,抠门到这个地步,最要命的是就是他自己,想到这石榴送给林如海之后可能得到的赞赏,他也忍不住为儿子这一手叫好,用自己种出来的石榴送给新增了子嗣的人家做贺礼,多贴心,多及时,多有诚意,特别还是对着那个快四十了才有了嫡子的林如海来说,那更是妥当的不行啊!难道说他们才是属于同一个类型的?薛讯薛老爹郁闷了,自家儿子居然有喝别的老男人一样的属性,他真是妒忌。

不管他怎么想,反正扬州还是到了,虽然他们这次来还要复诊,可是好歹是把贺喜当做大目标来的,所以一来除了当日进城后的必要整理和休整,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林家。

“薛兄,二位,好久不见,真没有想到你竟是亲自来了,那里用的着这样麻烦。哎呀,蟠儿已然这么大了,长得越发的好了。“

一进门就看到林如海在二门口等着他们,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和几年前那是不能比啊!果然有了儿子的男人精神状态都是不一样的,似乎背脊都挺直了好些,薛蟠还没有观察完,就听到了林如海那中气十足的招呼,忙不迭的行礼。

“姑父可好?姑姑可好?妹妹可好?小弟弟可好?“

一叠声的可好,显然很是愉悦了林如海,满意的摸着薛蟠的脑袋,拉着他的胖手,很是欢喜的点着头:

“好,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