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一切都好。”甘蓝笑着行礼,继而道,“奴婢的娘、弟弟白日里很是忙碌,晚间又要忙到很晚,不忍心再让他们抽空与我说话。况且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是依着他们的心思找了个营生,自己真是一窍不通。看着井井有条的,放心了,便回来当差。”其实,是太久的聚少离多、处境迥异,让她与两个亲人共同的话题太少。

裴羽指一指身旁的小杌子,“坐下喝杯茶,说说话。”

甘蓝笑着称是,先是一一答了裴羽关切的询问,继而,说了昨夜的所见所闻。到底还是小姑娘,说到末尾,已是脸色微红,“后来,崔四公子把蓝氏送回了酒馆,在门口站了片刻,便离开了。”

裴羽的语气不无愉悦:“看起来,两个人是有转机了?”

“奴婢是这样盼着的。”

“但愿,崔夫人不再从中作梗。”

甘蓝抿唇笑起来,“这样说来,夫人真的是盼着这对苦命鸳鸯成眷属?”

“这是自然。”裴羽颔首一笑,“让崔四公子这般在意的人,与崔夫人母女三个定是两路人——与其他娶个心术不正的女子,或是孑然一身独守寂寥,娶蓝氏最好。”

甘蓝想了想,“真是夫人说的这个理。”崔振若是娶个与崔夫人一个鼻孔出气的人,那么,婆媳两个明里暗里怕是会继续针对萧家的女眷,不断寻衅滋事,那样总归是一个负担;若是崔振的姻缘注定是黯然收场,他为人处世很可能会因为情殇变得阴险偏激,甚至没了底限——于萧错,亦是负担。而蓝氏,让崔振这般钟情的女子在,起码不是乱掺和门第之争的做派。

**

这一次,吉祥的小脾气动了真格的,在萧府一住就是好几日,并且一点儿回去的意思都没有。

皇后派红蓠来看了它两次。它瞧见红蓠就转头跑开。

红蓠没法子,又因让皇后敏感打喷嚏的小花还未除尽,便随它去——偌大的一个皇宫,安排的人手再多,也不可能在几日内将一种花全部查找完毕并清除干净。

三月十六,韩国公府传出喜讯:昭华长公主诞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对于夫妻两个及其亲朋而言,都是莫大的喜事。要知道,昭华长公主出嫁之前,曾卧病在床几年之久,若不是经由顾大夫悉心调理两年多,不要说生儿育女,便是身子能否痊愈都是未知。

当日下午,顾大夫来了一趟,先为裴羽把脉,笑吟吟道:“胎儿脉象沉稳有力,夫人就照这情形安心将养就好。”

“嗯,这是一定的。”

随后,顾大夫说出前来的另一个原由:“昭华长公主喜得贵子,洗三礼自是免不了的。前两日去韩府的时候,说话期间我没留神,长公主晓得夫人有了喜脉——是我之过。等人送帖子来的时候,您随意找个借口推辞掉就好——长公主说,请帖自然是一定要送来的,不管怎样,国公爷与侯爷的交情在那儿,但她是过来人,知道这时候您不方便出门。”

“那我要是想去呢?”裴羽诚挚地望着顾大夫,“去看看长公主,说几句话就回来。”她如实道出心绪,“长公主这样大的喜事,我怎么能不露面呢?况且,我这脉象出门的话,也没事吧?只是来回乘坐马车的工夫。”都为她着想,但她若是情形允许,便该前去贺喜。的确,长公主的身份听起来压人,但正如顾大夫所说,韩越霖与萧错的交情摆在那儿,京城皆知,于情于理,她都该走一趟。

说白了,如今是恰好皇后也有了喜脉,免了命妇每月初一十五请安,要是没这巧合,她在胎相安稳之前又不想请太医院的人来把脉、把喜讯宣扬出去,总不能又称病躲在家里——叫人一看,她成什么了?

顾大夫想了想,道:“脉象的确很好,夫人不要过于劳累便可。至于其他,夫人斟酌之后,随心行事就好。”她是想到了皇后怀着大皇子的最初两个月,平日也是带着吉祥在宫里转来转去,不曾有过不适。但是更多的她不能说——子嗣是大事,要看萧错是否同意。

裴羽也不难想见对方的心思,颔首一笑。

这日,萧错回到府中,听得韩府的喜事,很为韩越霖高兴。

裴羽跟他商量:“洗三礼当日,我赶早去,看看昭华长公主就回来。”

“等到满月酒再去也行。”萧错柔声道,“韩府送来的帖子,只是…”他语声顿住,没再说下去,因为她正眼巴巴地看着他。

他无奈,“不是说好了,要时时处处只为你自己着想么?”

裴羽牵了牵唇,“我就是为自己考虑,才想出去散散心。”她搂着他的手臂撒娇,“你帮我安排好跟车的护卫,我去点个卯就回来。好不好?”

萧错沉吟,只问她一句:“确定没事?”

“嗯!”她用力点头,“确定没事,只当我多处理了一会儿家务事,又坐青帷小油车在府里来回走了几趟。”

萧错只好颔首,“那就依你。”继而又用力吮了吮她的唇,“你给我记住,逞强害得自己受罪的话,我会恨你。”

裴羽逸出满足而喜悦的笑靥,“我又跟自己没仇。”

萧错没辙地拍拍她的背,轻轻叹息,“一日比一日有主意,真管不了你了。”

“是啊。”裴羽笑着勾住他的脖子,“妾身正处心积虑地要造侯爷的反呢,不然怎么会惹得我们家侯爷这样抱怨?”

萧错被她淘气促狭的神色引得哈哈地笑起来,“这小东西。”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这些日子,萧错看出来了,她将孩子与他区分的很清楚,由此很多时候并不愿意他无微不至的在意、关心,甚至是有些抵触的——类似母凭子贵的情形,因胎儿额外得到的,她根本就不稀罕。

小妮子的温柔体贴似是天性,傲气、执拗却在骨子里——想要的,会不遗余力的尽心争取;不屑的,哪怕是别人白给也不要。

他思忖之后,大抵明白因何而起:在她忐忑、孤单的日子里,应该已经想到最好与最坏的情形,最好是如今的两情相悦,最差是终究以心伤收场,守着寂寞度日,若是那样的情形下有了孩子,孩子便是她的全部支撑,与他息息相关,但也可以与他无关。

他倒是想跟她好好儿说说这其间的差别,又怕她太敏感,以为他为着孩子连刻意哄她劝她听话的事情都做得出。那就太要命了,怕是会更加抵触他的关心。

只有放缓步调,潜移默化,让她慢慢习惯,慢慢了解他更多一些:是因为她,才想要过上美满的时日,因为晓得她怀胎的辛苦,才更关心她。

那个分寸,很难把握,但是,心甘情愿。

比起她曾经并正在付出的,比起她给他带来的心海暖光、无尽欢笑,不过是微末小事。

**

翌日早间,萧错吩咐管家妥善的安排下去,命跟随裴羽出门的护卫明里暗里照看着。

水香在裴羽准备出门时上前道:“夫人,奴婢晓得一些药理,一早去请教过顾大夫——您带我和甘蓝一同前去韩府吧?”语声停了停,解释道,“管事妈妈在帮您寻找医婆了,但是眼下还没有妥当的人选。”

裴羽会意,笑道:“本就要带你前去的。”心里则是惊奇:如甘蓝、水香这样的女孩子,身上到底还有多少本事是她所不知的?也太出色了些。见到的是这两个,没见到的还有多少?转念就愈发心安,有这样的女孩子随行,到何处也不需担心什么。

水香笑着行礼,“那奴婢这就去换身衣服。”

“快去吧。”

辰正,裴羽抵达韩府,在垂花门前下了马车,已有一名管事妈妈满脸是笑的迎上前来:“萧夫人,您快请上车。长公主听说您来了,忙不迭的吩咐奴婢前来相迎。”

“有劳妈妈。”裴羽抿出温煦的笑容,取出事先备好的一个荷包打赏。这是她一个小习惯,打赏从来是喜欢用荷包装着小额银票或是金锞子,命府里针线房的人备下了很多个小巧精致的荷包。

那名妈妈恭敬而大方地谢赏,脸上的笑容愈发谦和,亲自服侍着裴羽赏了青帷小油车。

昭华长公主因着生产之故,现在身在正房东面的耳房。

三间耳房,正屋用做堂屋,纤尘不染,东间是昭华长公主的安寝之处,西间分给孩子与奶娘住。

裴羽走进东间,目不斜视,在距床榻几步之遥恭敬行礼:“妾身拜见长公主。”即刻便听到了一管柔和动听的声线:

“免礼,快坐。”昭华长公主倚着床头,笑盈盈地抬手,又指了指近前的椅子,“你可真是的,怎么还亲自来了?”

裴羽听得出对方语气诚挚,便含笑上前去,落落大方地落座,“长公主这样大的喜事,妾身怎能不前来道贺?”说话间,关切地打量着,见长公主面色有些苍白,许是头胎、体弱之故狠吃了一些苦头。

昭华长公主以手势示意丫鬟上茶点,嘴里道:“顾大夫来的时候,我问起她这些日子的动向,她便说去济宁侯府的时候不少。”笑了笑,继续道,“我便多事询问了几句,起先是想着,你要是不舒坦,我命人送些补品过去,倒是没成想,是喜事。是为此,才请顾大夫帮忙传话的。你可不要多心,我们就是太熟了,她又知道我们两家的交情。”

“长公主言重了。”裴羽忙道,“侯爷听闻府上喜讯,特别高兴,妾身亦是如此。加之脉象很好,便来给您道喜。若是情形不宜,妾身也只得告罪婉拒。”

“瞧瞧,这就见外了。”昭华长公主满眼的笑意,“先前实在是不宜多出门,你的情形我也晓得,不然早就去扰你了。等我日后身子爽利了,去找你说话。”

裴羽欣然笑道:“那可是妾身求之不得的。”

丫鬟奉上茶点,送到裴羽手里的,是一盏热腾腾的羊奶。

昭华长公主道:“喝这个有好处。”又由衷地笑,“可别嫌味道不好。”

竟是这般体贴,裴羽心里很是感动,“怎么会。妾身平日就喝这个。”

“那就好。”昭华长公主的笑意更浓,婉转道,“顾大夫真的是罕见的良医,只是偶尔性子霸道些,要是不照着她的吩咐将养,她是真生气。”

“但是她是一番好意,我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那就难怪了。”昭华长公主笑道,“不怪她总说你最是省心的,她最喜欢。”

说话间,奶娘将孩子抱过来。

昭华长公主坐直身形,把孩子接到臂弯,容颜焕发着初为人|母的人独有的光彩。

平心而论,初时见到长公主,因为有皇后珠玉在前,裴羽并没觉着是多漂亮的女子。但是,这女子是少见的十分耐看的女子,越看越有韵味,越是越是悦目,只消一餐饭的光景、几个瞩目的工夫,便会认定这是个美人——而这印象在再见的时候,全然不改,甚至于,会觉得她芳华更盛。

这般的女子,只要入了眼,便是独有的一份难得。之于男子,则是只要入了眼,便是此生的一份难能可贵。

韩国公慧眼识珠——不是所有男子,都会静心细品那样的一种美。

“快看看孩子。”昭华长公主对裴羽笑,有些羞赧,“名字早就取了不少,却一直没定下来。”

裴羽由衷地笑了。这恐怕是韩越霖与昭华长公主的分歧了,很甜蜜的一种分歧。她站起身来,敛目凝视着小小的孩童。

面颊粉嘟嘟的,正在酣睡。是初生儿,但已看得出毛发乌黑浓密,“好长的睫毛啊。”裴羽轻声说着,敲了敲昭华长公主,“要到满月才看得出像谁,现在只是知道是个很好看的孩子——妾身的小侄子就是在近满月的时候才能看出容貌到底随了谁。等到满月的时候…”

“到时候看情形。”昭华长公主腾出一手,握了握裴羽的手,似嗔怪地道,“我可不能纵着你乱跑。”

裴羽腼腆地垂眸一笑。也是啊,万一到时候她跟二夫人一样害喜呢?

昭华长公主正想让裴羽抱一抱孩子,有两名丫鬟相形入内。

走在前面的红色衣裙的丫鬟行礼之后先一步道:“奴婢拜见长公主,拜见济宁侯夫人。”

裴羽觉着这语声耳熟,转头望去,却是曾在萧府有过一晚停留的小宫女芳菲——宫女来了这儿,意味的是不是皇后来了这儿,或是亲自命人来看望?

昭华长公主语气透着些许无奈,“快起来吧。真来了?”

芳菲笑道:“是。此刻在外院。”

“没法子,真是个神仙也管不住的。”昭华长公主笑起来,又问后面那个自己府里的丫鬟,“何事?”

丫鬟恭声禀道:“崔夫人来了,说一定要当面向您道喜,人就在门外。”顿了顿,瞥一眼裴羽,委婉地道,“拦不住,说有一道要请皇后过目的折子请您转交。”

昭华长公主的笑意转凉,只是片刻,便神色如常,对裴羽道:“既然如此,要委屈你去西间稍坐。这会儿出门定会迎面遇见。”是考虑到了萧错与崔家的过节,加之裴羽又身怀有孕,万一崔夫人失心疯了怎么办?她瞧着可不是没有那可能的。

裴羽恭声称是,与抱着孩子的奶娘转到了西间。

奶娘将孩子安置好,便给裴羽搬了一把椅子,又低声吩咐小丫鬟取来茶点。

裴羽笑着落座,给了奶娘一个荷包。

奶娘双手接过荷包,笑着深施一礼。

孩子正睡着,席间又有不速之客,两人自是不会言语,如此一来,东间人的言语声,想听不想听的,都能听到。

其实,昭华长公主就是有意让她听到——不然的话,安排她离开而不与崔夫人遇见的话,并非难事。

东间的寒暄之后,言归正传,昭华长公主的语气里多了一点清冷、威严:“我虽然不曾住在长公主府,可这身份是谁都晓得的,哪一个不请自来的人,想要如愿见我,不易。你长话短说,我今日繁忙,你该知晓。若啰嗦不休,还是此刻就走的好。”

“是,是,妾身晓得。”崔夫人语声停顿片刻,缓声道,“妾身有要事禀明皇后娘娘,碍于皇后娘娘刚诊出喜脉,实在是不敢递牌子进宫。除了长公主能帮妾身传话给皇后娘娘,臣妾别无他法。”

“嗯,说原由。”

崔夫人衣裙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她跪倒在地,“妾身家门不幸,四子崔振不孝,竟钟情于先帝在位期间被贬为庶民的官员之女蓝氏。今日有人跟妾身说,那可是罪臣之女,如何要得?那般的出身,且已是有夫之妇…”

听到这儿,裴羽不由挑眉,觉着这事情蹊跷——萧错是崔家的仇家,韩越霖却是萧错的好友,崔夫人不可能忽然痴傻疯癫,为何要与仇家好友的妻子说这些?

自曝其短?

为着私怨连整个家族都不顾了?

怎么可能?这种事,只能是崔俪娘、崔容娘才做得出的,崔夫人么,不可能。

没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缘何而起?一定还有后招。

后招又会是什么呢?

裴羽敛目沉思。

昭华长公主也觉得事情蹊跷,反倒笑了,“旁人危言耸听罢了。贬为庶民,便是千帆过尽,功过相抵,旁的再不需计较。你若只为此担忧,大可不必。至于有夫之妇一说,待人和离不就得了?”她又何尝不明白夫君等同于是崔家的一个敌人,好听的话是给亲近的人听的,对崔夫人,她犯不着以礼相待。

崔夫人沉默片刻,随后语声略略拔高,语出惊人:“即便如此,那蓝氏亦是为王法不容之人!她嫁人本是假象,所谓缠绵病榻的夫君,原本是女儿身,并且,那女子可是真正的罪臣之女!如此行径的女子,有何资格嫁入京城任何一个官员府中?看中了这般的女子,妾身四儿不是鬼迷心窍是什么?”

裴羽听到这番话,此刻之前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蓝氏所谓的已经嫁人,是假的,与她装作夫妻的,原来是一女子。蓝氏与崔振的情缘中,从来未曾有男子介入,崔夫人所言,足证其清白。

至于什么罪臣之女,裴羽才不会相信,听听就算了——蓝氏上有母亲要服侍,心里有着意中人——若是移情别恋,何苦用这方式苦守到现在?她是看重亲情的人,所以特别能理解蓝氏,便愈发笃定,蓝氏根本不可能冒险行事,那女子至多是与她境遇相仿的苦命人。

但是…等等。

裴羽脑筋飞快地转动起来。崔夫人为何要跟昭华长公主说这些本不该提的事?甚至于,方才所说每字每句,都该是关起门来都怕人听到的崔府密辛,可她并未压低语声,甚至于还拔高声线——这还是那个以前人人称赞端方稳重的崔夫人么?

崔夫人是故意的。

崔夫人并不知道她已有喜,在这前提下,笃定她今日会前来参加韩府的洗三礼,要知道她何时出门、何时进到韩府,很容易——她是来道喜的,怎么会轻车简行?不要说崔家的人,便是一些街头百姓,都知道她几时离府去往何处。

崔夫人那番话,是说给长公主的,亦是说给她的。本意呢?要借她们之口宣扬出去,让人们都知道崔振鬼迷心窍看中了一个下贱且有罪的女子。

不,不应该是这么简单…裴羽按了按眉心,直觉告诉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由,只是,她想不出。

这是应了一孕傻三年的俗话么?她无声叹息,愁煞人了。沮丧之时,有清脆的充斥着欢悦的女子声音入耳:“姐姐,姐姐!我来看你和小外甥了!”

是舞阳公主。

昭华长公主悠然笑道:“快进来。”

裴羽在这顷刻间,想通了一切,唇角缓缓上扬,形成了至为愉悦的弧度。

昭华长公主喜得贵子,洗三礼这日,她与舞阳公主都是不论早晚一定会前来道贺的人。

崔夫人了解到她们的行程之后,选了一个最恰当的时机面见长公主。此刻看来,是完全相信舞阳公主倾心于崔振的说辞。

这才是关键。

唯有笃定这一点,崔夫人才敢冒着对长公主不敬的罪名急急赶来,例图得到一个她济宁侯夫人未走、舞阳公主到来的看似最恰当的时机。

很明显,她得到了。

在崔夫人看来,这一步险招,是进退皆可达到目的的天赐良机,不过时间长短的差别而已——舞阳若是为意中人斡旋,当即就会给出承诺、搭救意中人;若是舞阳优柔寡断,还有昭华与济宁侯夫人散播出自崔家人口中的流言蜚语。

舞阳若伸出援手,定会有激进之举,让崔振尚公主。相反,还有萧家、韩家落井下石——并不能造成多大的影响,不过是逼着崔振在流言重压下对蓝氏颓然放手。

若非不知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处在局外人的位置来看待崔夫人今日谋算,勉强称得上是算无遗漏了。

只是可惜,她将别人视为掌中棋子的时候,却漏算了人心,并且,不知自己那点儿格局,在外人看来,唯方寸天地而已。

韩越霖、萧错都是这京城消息最灵通的人之一,且都是年纪轻轻却已老谋深算之人,若是看不出崔夫人那点儿盘算,他们在朝堂行走岂非是笑话?明明知道,却并未阻拦崔夫人,意味的不过是笃定各自的发妻不会受到影响。

最关键的是,皇后就在外院书房。

81|081@

081

舞阳公主走进室内,看到跪在地上的崔夫人,微愣之后笑问:“这是怎么回事?”

崔夫人已是泪眼婆娑,不等昭华长公主出声,便膝行到舞阳公主跟前,言简意赅地说了说崔振的。

用意已是再清楚不过。

昭华长公主微扬了唇角,指了指近前的座椅,示意舞阳公主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