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后,双方依然如同昨日般对峙,只是少了阵前檄文。

大安这边军队砍了大量的竹子,打算搭竹桥过河。筇都遗客的军队则用砂石装在麻袋里往厘河中投,打算涉水过河。

然而,大安的竹子刚加上,就被筇都遗客从这边砍折,筇都遗客的麻袋刚丢进河里,就被河水冲得无影无踪。

一个低估了对手的人手和砍竹子的速度,另一个低估了河流湍急的程度。

说来也是好笑,交战两日,双方竟没有面对面互搏的机会。

季箬坐在马车里面,看着外面的战局,知道双方这是刚开战,就陷入了胶着的状态。

大安朝太祖设厘河渡的时候,只怕也没想到今日之战。

这场战斗,总得有一方渡河了才行!

季箬忽然心里一动。

等到傍晚鸣金收兵,回到营中,卢行舟亲自护送季箬回到帐篷,季箬忽然开口叫住了卢行舟。

“卢使者是要去和丁长翼商量渡河之策?”

“回公主的话,正是。”卢行舟转身看着季箬,应答道。

自从叶二和柳三娘将季箬带回来之后,卢行舟在季箬面前,就把表面的恭敬做得十成十的足,仿佛真的把季箬当作小主上在尊重。

季箬抬了抬下巴,说道:“你跟他商量,不如来跟我商量。”

“公主这话是什么意思?”卢行舟皱了皱眉。

季箬含笑道:“我有一个渡河之策。”

“什么?”卢行舟吃了一惊。

然后他很快反应过来,冷静道:“复国的成败就在这一战,公主莫要说些玩笑话。”

“我没有跟你说玩笑话。”季箬面色不变,说道,“我有些小聪明,你是知道的。”

难道她真的有渡河之策?

卢行舟见她这个态度,心里渐渐生了疑。

然后他兀自摇了摇头,怎么可能,瑞昌公主比她的父亲重明太子还要倔强,她尚是幼童,就开始谋划着要推翻他这个辅政臣子,她又是自己让人掳来的,不看他们的热闹就罢了,怎么可能帮他们想渡河之策!

季箬看出卢行舟的思虑,忽然脸色一肃,正色对卢行舟问道:“我是大夏的瑞昌公主?”

“是。”卢行舟不明季箬此话的用意。

季箬又问:“将来我要登基做女帝?”

“是。”卢行舟说道,“下面的绣娘已经开始为您绣制衮服。”

“但是我不信你会拥我登基。”季箬忽然语气变得严厉。

“公主您多虑了。”卢行舟恢复了往日的神色,面带笑意的说道,“这是大夏的江山,公主是大夏唯一的皇族,属下不拥您登基,又能拥谁登基呢!”

他想,瑞昌公主被自己困住,没办法逃出去,也没办法联系她的心腹,更没有办法启动她当初留的那些后手,心里着急了,所以故意来跟他胡搅蛮缠,寻找破局之法。

“那好,那你写一份保证交给我,保证拥我登基,保证复国之后绝不摄政。”季箬说道,“你若是写了,我就告诉你渡河之策。”

季箬这话,很出乎卢行舟的预料。

“你说的真的?”他猛的上前两步,忘了对季箬的尊称。

“我当然说真的。”季箬看了卢行舟一眼,哂笑道,“卢使者怕不是心里有鬼,存了反我之心,所以不敢写吧!”

“好,我写。”卢行舟忽然神色一松,说道,“我本就是公主殿下最忠心的臣子。”

他吩咐茹玥好好陪着瑞昌公主,自己借口去取纸笔,跟丁长翼说了这件事。

卢行舟有些得意,他对丁长翼说道:“她到底是太年轻了,要卢行舟给她写保证书,焉知这天下根本不必有卢行舟。”

他本来就不该姓卢,因为父辈隐姓埋名做重明太子的谋臣,所以改姓了卢。

卢行舟不欲走父亲的老路,所以除了陆梅飞之外,他给自己准备了两个身份游走在筇都遗客中。

一个是卢行舟,被大家称为卢使者,重明太子留下来的辅政臣子,专做培育凤女、暗杀、安插奸细这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另一个则是赵庄义,是重明太子的妻弟,瑞昌公主的亲舅舅,专做收买人心的活儿,名声在筇都遗客中智计无双且光风霁月,因为他,筇都遗客几次夺过朝廷的追捕。

卢行舟本来就没有打算留着卢行舟这个身份。

阴暗的事情做得太多了,卢行舟这个身份必须随着大安朝一起沉埋地底。

“你在营帐中且等着我,我这就去给她写保证书,她若是真的有渡河之策,倒是帮我们省了不少力气。”卢行舟对丁长翼笑言。

丁长翼笑道:“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季箬吃了一盏茶,卢行舟就拿着笔墨纸砚来了。

他非常的爽快,做出一副对瑞昌公主之心,日月可表天地可鉴的样子,利落的按照季箬的要求写了保证,违誓的惩处,五雷轰顶不得好死永不超生这些词汇,卢行舟眼睛都不眨一下,可劲儿的往保证里面砸。

季箬虽然不信卢行舟的保证,可看到卢行舟这认真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在心里觉得高兴。

“写吧,写吧,写完了,我就可以傻乎乎的助你们渡河了。”季箬在心里冷笑。

卢行舟写好了保证,季箬拿过来,前前后后看了三遍,才小心翼翼的收起来。

等收好了这保证,季箬清了清嗓子,对卢行舟说道:“有你们这群连厘河都奈何不了的蠢货助我复国,本公主真的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你听好了,本公主这就教你渡河之策,好早日结束这烦人的战事。”

季箬很少这么颐指气使的说话,可说完这话,看到卢行舟强忍怒意的样子,她觉得心中十分快意。

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花香时有人来

“请公主赐教。”卢行舟说道。

季箬看了一眼茹玥。

卢行舟对茹玥点了点头,茹玥下去了。

季箬和卢行舟谈了足足一个时辰,等他们谈完,营地里已经弥漫了饭菜的香味,到了晚膳的时间了。

卢行舟满意的起身跟季箬告退:“有瑞昌公主在,实乃我大夏国之幸!”

他离开了季箬的营帐,去找了丁长翼。

在和丁长翼商议可行性之前,卢行舟先将话放了出去。很快,整个军营就知道了,瑞昌公主给丁将军提了渡河之策。

“如此,成与不成,盖是公主之过。”卢行舟对丁长翼说道,“那是一个小姑娘,胜利之前,咱们只管纵着她便是。”

这是既要瑞昌公主出谋献策,又要在士兵们面前捧杀瑞昌公主的意思了。

“还是你想得周到。”丁长翼忍不住问道,“渡河之策到底是什么?可用吗?”

“你我二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样的计策。”卢行舟闻言,叹了口气,说道,“我自己心里仔细想了想,这渡河之策是堪用的,现在说给你判断一下,是否有疏漏的地方。”

然后,丁长翼便听卢行舟复述了瑞昌公主的渡河之策。

听完之后,丁长翼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计策可行。

不过,他很有几分慎重,说道:“如此渡河,损耗也太大了一些。”

“要渡河,怎么可能没有折损。等到了厘河的那一边,便可长驱直入京城,覆灭大安朝不过是眨眼间的事情。”卢行舟说道。

在他看来,慕容殷就算是边关杀神,也守不住一马平川的京城的。

“既是如此,或可一试。”丁长翼说道。

老是过不了河,这对他的军队的士气很有影响的。

于是,卢行舟和丁长翼就决定下来,明日用瑞昌公主的渡河之策。

他们将这件事决定下来之后,军营中就热烈的讨论起来了。

“你知道吗,听说公主殿下想出一个渡河之策,明日,咱们就要用新法子渡厘河了。”

“公主殿下不过是十几岁的小娘子,她想出来的法子有用吗?”

“应当是有用的,不然丁将军也不会采纳。”

“你知道什么,丁将军采纳,是因为她是公主殿下,丁将军不能不给一个公主面子。”

“那不是拿我们兄弟们的命开玩笑么?”

“丁将军不是会拿兄弟们命开玩笑的人,他今晚大约会通宵打到跟军师和副将们商议,如何完善公主这个渡河之策。”

“这样说来,咱们很快就能打进慕容氏的皇宫了!”

季箬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她也没有知晓的必要,她只要知道,卢行舟会按照自己的法子去行动就够了。

“等着我。”季箬看着自己的手,轻声说道。

在她的记忆里面,她从来没有害过什么人的性命,如今,她为了早日去对岸找冉殷,竟不把这么多兵士的命放在眼里了。

他们是罪人,她也有罪过。

“公主殿下,用晚膳吗?”茹玥在一旁开口问道。

“用吧。”季箬收回思绪。

第二天一大早,卢行舟照例来“护送”季箬上马车。

刚出营帐,季箬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有些熟悉的香气。

“卢使者,你闻到什么香味了吗?”季箬开口问道。

卢行舟闻了闻,说道:“莫不是公主身上香粉的味道?”

“大约是吧。”季箬失去了兴趣,垂眸走向马车,“走吧!”

她已经闻出来了,不是她身上香粉的香气,而是桐花的香气。

锦桐院里面的几树桐花开得又多又好,院子里弥漫着很浓烈的桐花香。刚刚闻到的香味比之前淡了许多,所以季箬才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是桐花的香气。

这军营中怎么可能有桐花!

季箬盯着地上的几朵白瓣红蕊的花,一颗心剧烈的跳动了几下。

军营中没有桐花,这桐花是冉殷带来的。

昨天晚上,冉殷来了军营!

他是来探听消息的,还是来找自己的?

季箬拿不准,却又忍不住去琢磨。

“殿下,请!”卢行舟虚扶着季箬,让她上马车。

季箬抬脚上了马车,等茹玥一起跟了进来坐下,她还没有回过神来。

昨夜冉殷来了,他们相距如此之近。

“冉殷昨夜一定听说了我献计的事情。”季箬心里琢磨道,“他跟我也有过默契的时候,又是愿意相信我的,一定能明白我此举的用意。”

“他会跟我配合起来对付卢行舟,这个计策,将变得更加完美了。”季箬心里有些激动,脸上也带出欢喜之意来。

“公主很高兴?”茹玥在一旁问道。

季箬抿了抿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笑意,说道:“要过河了,自然是很高兴的。”

茹玥不疑有他,听了季箬这话,也跟着高兴起来:“希望公主的渡河之策真的有用,咱们今日就能过河。”

茹玥心想,要是今日能够渡河,打进大安朝皇宫指日可待,或者明日,或者后日,又或者大后日,公主就要成为新的女帝了,而她,在公主身边伺候,将由一个小婢女,荣升为女帝的贴身女官!

过去历史上也曾有过女帝的,她们身边的女官都威风八面名垂青史。

想到这个,茹玥心里激动起来。

“我得趁着公主身边没有其它女婢,好好讨好公主。”茹玥心里这般想着,殷勤的为季箬沏起茶来。

直到临近厘河布好了阵,丁长翼这才将渡河的计策宣扬下去…他和卢行舟是真的很重视这个渡河之策,怕军中有慕容殷派来的探子,所以一直没有将具体怎么渡河告知大家。

卢行舟早就安排自己的心腹准备好了渡河用的工具,分发给众人。

“渡河!渡河!渡河!”丁长翼手下的兵士都士气高昂,仿佛对面的京城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季箬掀开车帘,站到了车辕上。

她跟着众人喊:“渡河!”

兵士们的士气更加高涨,甚至有几分疯狂,恨不得立马就扎到了河对面去。

第二百三十三章 渡河之策起修罗

卢行舟的心腹准备的是猪皮和猪膘做的筏子,找了平越府所有的裁缝,一夜之间赶制出来的,有一百多个。

筏子用麻绳连起来,只要有人过去了,绷直绳子,后面的人就能够拉着绳子直接淌过河去。

为了不让大安朝的军队阻止他们上岸,丁长翼吩咐弓箭手压后,用箭雨掩护渡河的将士。

说实话,这还算不上一个好计策,因为河水湍急,就算乘上筏子,将士们也没办法分心将筏子划过河。

所以,卢行舟按照季箬的建议,让人挖来了几百斤的生石灰,在筏子离岸之后,将生石灰倒进了水里。

生石灰一进水就会翻腾发热,这股推力会将筏子推向对岸。

等筏子上的人成功上岸之后,他们会拉着绳子跑到厘河上游,没有被生石灰沾染的水域,让后面的将士们淌水过河。

当然,若是筏子上的人不小心落水了,铁定就要丢了性命了。

这个计策的好处在于将士们只靠水沸腾的推力就能到达对岸,自己只管专心稳住身子,对付敌军的攻击就行。坏处在于这般过河,伤亡太大。

可卢行舟和丁长翼不会在意伤亡太大。

再不渡河,耽搁下去,大安朝各地的驻兵赶来助阵,他们占领的平越府就要腹背受敌了。

季箬巴不得他们伤亡大,他们伤亡大了,就算过了河,也不是大安朝将士的对手。

前提是,冉殷真的明白了她的用意,只阻拦人上岸,而不是让人跟筇都遗客抢渡。

第一批上筏子的将士都被大安的弓箭手给灭了,第二批上筏子的将士勉强离岸两臂远,就全军覆没。

大约是筇都遗客这边的弓箭手终于回过神来,终于朝对岸射出了箭雨。

在箭雨的掩护下,第三批上筏子的将士离岸四臂远的时候,尚幸存大多数。

卢行舟吩咐将士将几百斤的生石灰倒入了河水中。

河水瞬间就沸腾起来,这沸腾之力推动着筏子,飞快的冲向对岸。

季箬看着看着,却觉得有些不对。

是她看错了么?大安朝的将士们竟然冒着箭雨冲到岸边打算和渡河的敌人近身搏斗!

他们甚至想要抢渡!

这没道理啊!

难道冉殷不在军中?

如果冉殷在军中,以他对自己的信任,应该能够看出自己此举的用意才是。

季箬心里着急起来,她甚至想要有神话中妖神瞬移的能力,让她立马出现在冉殷面前,好好问问他是怎么指挥作战的!

这分明是很好的一个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的机会!

然而,不管季箬心里怎么着急,战场上的情势也不以她的想法转变。

这是一场血战!

双方将士死伤无数,将这战场生生变成了修罗场。

这一仗,血浸染土地,只怕有两掌深。

季箬脸色发白。

她心里想道:“这上万人的鲜血,上天和青史,都要算在我的头上了。”

夜幕来临,渡河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