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位份低,多升几次也无碍大局。”梅皇后淡淡地道,“若许氏,多升一次就能自己抚养孩儿;若贤妃,多升一次,难道要升她为皇贵妃吗?皇上是不会允许的,太后也不会同意。”倘若梅家真出了一个皇后一个皇贵妃同在宫中,那后宫岂不被姓梅的一手把持?如此,就是前朝的大臣们也不会坐视。所以,梅若婉升至贤妃,已经是尽头了,而袁氏再升,必会在她之前,这就是平衡之道。

捧雪怔了一会儿,低声道:“若是夫人知道,怕是又要闹了。”承恩侯夫人可一直盼着梅若婉能做皇贵妃呢。

梅皇后微微一笑:“所以有些话不必与母亲多说。倒是苏氏那里,既然皇上升了她的位份,也是一件喜事,赏些东西过去吧。”就算苏氏将来生子二次加封,仍旧没有自己抚养孩子的资格,她又何须在乎什么呢?

“另外,你也去查一查,苏氏究竟知不知晓自己有孕了…”该查的还是要查一下,苏氏毕竟与许氏有些交情,若是个不安分的,可不是好事。

捧雪连忙答应。梅皇后却又自许氏想到了梅若婳:“这丫头最近在做什么,也不见进宫来了。”

“眼瞧着也快年下了,大约在家里帮七太太理事罢?”捧雪笑道,“也不过一个多月没见,娘娘就想婳姑娘了?”

梅皇后叹道:“她说话还有趣。再说,也是见见亲人。不过,我本以为她还要我帮忙呢…”

捧雪笑道:“婳姑娘只是一时的念头罢了。年轻女孩儿家,总有些个情思…何况沈大人年轻有为,人又英俊,有些招人也是常理。”

梅皇后笑道:“你如何知道沈大人英俊了?”

捧雪笑道:“上回皇上不是说,沈大人在宫门外头等着接沈宜人么?就有些多事的跑了去问守宫门的侍卫,这不就打听出来了。”

梅皇后点头笑道:“原来如此。”

捧雪嘻嘻笑道:“可不是么。不过沈大人已经成亲,旁人再有什么想头也不成了,难不成还要去做妾吗?”

梅皇后往后一靠,漫声道:“是啊,总不能去做妾。别人不说,七叔就绝不会允的。”

捧雪道:“这是自然的。七老爷最重规矩的,何况家里两个儿子都授了官,还有个解元郎,难道让人说解元郎的妹妹去做妾吗?那不是丢死人了。”

梅皇后正要说话,外头就有小宫人来报:“袁昭仪又叫人去召佑王府的袁娘子进宫了。”

梅皇后唇角微微一撇:“这是急了。怕是又要什么新的求子方儿了。”

捧雪嗤道:“放着御医不用,倒去外头寻那求子方儿。倒是奇了,太后竟也不管的。”

说到这个,梅皇后其实心中也微微有些疑惑。按说袁胜兰虽抚养着皇长子,可论出身,皇长子却不如皇次子。尤其是,若袁胜兰自己不能生子,她的位份大约就会止步昭仪,便更无法与梅若婉相争了。

这事儿,袁太后应该最是积极才对。可是袁太后近来总说身子不自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宁寿宫里守着敬亲王,就连梅若婉生产这样的事,她都不曾过来,只打发了掌事宫人来听消息。至于袁胜兰,虽说也还隔三差五去宁寿宫请安,却往往坐不了多久就出来,远不比从前,在宁寿宫一呆就是好几个时辰的情形了。

捧雪低声道:“依奴婢看,怕是因为袁家罢。”她看看殿内再无别人,才在梅皇后耳边道,“袁家的事,奴婢觉得,太后未必就全然不知。只怕太后觉得,袁昭仪日后也没什么前程了,所以…”

梅皇后若有所思地道:“可太后也未曾想过自袁氏族中再寻女孩儿入宫…”对袁太后来说,总要有流着袁氏血脉的皇子才好啊。

捧雪唇角一撇:“明年不就又该选秀了么?到时候太后再挑人,岂不名正言顺?”

梅皇后想了一想:“你说的也有道理。罢了,由她去吧,横竖是她自己的妹子寻来的药方儿,好啊歹的都与人无关。若真能得子,是她的福气,若得不了,也是她的命。倒是佑王夫妻两个,还是这么不管事儿…”一个侍妾,行动竟能如此自由,可见府里并没人约束她。

捧雪笑道:“佑王爷和王妃不是一直如此么。”那两人只要平安罢了,如此,倒也好。

相比皇上得了皇次子的消息,苏阮有孕就没那么显眼了,但消息灵通的人,该知道也都知道了。比如说许碧,当然是很快就得到了第一手消息,不过还没等她替苏阮高兴完呢,苏家就有人登门拜访了。

来的人当然就是苏夫人,满脸堆笑,进门屁股还没坐稳,就先把许碧恭维了一番,从头上的珠钗一直赞到裙边的绣花,听得许碧都有点不耐烦了,赶在她没夸赞她的鞋子之前,先问道:“不知夫人有何贵干?”

其实许碧已经对苏夫人的来意很清楚了,果然苏夫人眉开眼笑地道:“听说我们家大姑娘跟沈少夫人是密友,原是早就该来拜访的,只是怕您刚到京城事务繁多,这不,拖到这会儿才敢上门呢。”

许碧在心里嗤了一声。若不是苏阮有孕,就是到了明年,苏家大概也不会登门吧。

果然苏夫人拐弯抹角说了一通,便提到了苏阮:“大姑娘进宫这转眼两年多了,宫里规矩严,想见也见不着。这回听说有了身孕——虽说宫里好东西不缺,可这出嫁的姑娘有了身孕,娘家哪有不去探望的?从前虽惦记,只是进不得宫,这回大姑娘有了身孕,听说也许家里人进去见一见的…”

许碧漫不经心地听了,淡淡道:“宫里的规矩,我倒不大清楚。既是有这规矩,苏夫人就等宫里传召就是了。”

苏夫人干笑了一声。她若是能等到宫里有传召,那就不来沈府了。

自打苏阮入宫,就跟苏家再没半点儿消息来往。初时苏老爷还盼着女儿得宠,家里也能搭着风光一番,谁知半点儿动静都没有。打听了一番,说是苏阮在宫里根本不出挑儿,就是混着过日子罢了。

苏老爷失望之下,也就息了这心思。谁知突然之间,苏阮竟有孕了!皇帝子嗣少,苏阮是第三个有孕的嫔妃,就算只生个公主,皇上也会喜欢啊。

这般天大好事,苏老爷听了,回家就催着苏夫人往宫里递了请见的牌子,又备了好些东西,准备着叫苏夫人入宫,跟女儿好好叙一叙这想念之情。

结果,这牌子递上去,如同石沉大海,半点回应都没有。苏老爷这才想起来,这几年他对苏阮不闻不问,这女儿大约是记恨他了。

女儿居然敢记恨生身父亲!在苏老爷看来,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不过他总算还没有昏了头,晓得如今是他要巴着女儿,若还想摆架子,那可真是脑残。故而虽在家里恨恨地骂了一回,也只得另想法子。

许碧入宫之事自是瞒不过人。人都知是皇后说的沈少夫人与苏美人从前相识,苏老爷也想起来苏阮那回惊马,救人的就是沈家少夫人,可不立刻就催着苏夫人来寻这条门路了么?

苏夫人心里颇为矛盾。她自是晓得自家得罪过苏阮,可倘能进宫去见见人,哪怕苏阮对她冷眼相对呢,只要见着了人,她再出宫来就能扯一扯苏阮这块虎皮来做大旗了。她的儿女,也都该说亲事了呢。

当然这话绝不能在这位沈少夫人面前说出来,能说的就是担忧啊挂念啊,想送东西啊,只是宫里头或许规矩大,请见的牌子递上去要很久才能有回复,可他们备了好多东西,急着给苏阮送去啊。

许碧没等苏夫人说完便道:“若是送东西,那也不难。我听说宫里的宫人每月都能在宫门口见见家人,你们把东西给清商不就是了。”

若是就这么白白把东西给个丫鬟,那有什么用?苏夫人险没给许碧噎死,干咽了口气才下决心扯了脸皮,苦笑道:“不瞒少夫人,当初为了大姑娘入宫的事儿,跟家里有些个误会,或许是她恼了我,才不肯叫我进宫的。我听说少夫人与我家大姑娘有交情,可否请少夫人跟她说句话,就说我们家老爷一直惦记着大姑娘——这可是亲骨肉啊。大姑娘不看我的脸面,只看我们老爷的情面吧…”说着,就来了个掩面而泣。

许碧对这种装哭的把戏实在不感冒,便点头道:“既这样,若我有入宫的机会,就给苏姐姐传句话。”至于什么时候传,传完了之后苏阮会有什么反应,那她可就不管了。

☆、第130章 林家

若说苏家来人在许碧意料之中, 那林家来人就在意料之外了。

来者自然是林太太,还带了女儿林抒一起,另带了一份礼——京城八宝斋的点心两匣, 万香坊的酱肉两盒。

“几年不见, 太太可好?”许碧客客气气点头, 招呼林太太母女坐,“这位就是林姑娘吧?生得与林太太真像。”

许碧一边说,一边从知雨手里接过一个荷包给了林抒:“头一回见面,拿着玩儿罢。”

说起来许碧跟林抒是一个辈份, 只不过年纪大她几岁罢了。林太太连忙就推却:“这怎么行——”按说,该是她这长辈给许碧见面礼才是, 这倒好,倒过来了。

许碧笑笑:“一点小玩艺儿罢了。您今日过来,不知有什么事?”

林太太便有些局促, 但还是细声慢语地道:“我家老爷在衙门里听闻, 说阮姐儿她有喜了。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少夫人晓得我们家,也没处打听去的,只好来惊动少夫人了。”

“是真的。”许碧笑笑,“我也听说了, 苏姐姐的确诊出了喜脉。”

“这,这可太好了。”林太太不由得惊喜起来, 眼圈都微微红了,“可熬出头了…”这样,即便明年再选秀, 苏阮有子女傍身,也不用怕了。

许碧笑道:“苏姐姐若知道舅父舅母这般惦记她,心里必定是高兴的。”

她这话一说,林太太倒微微有些红了脸,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许碧只装作没看见,笑问林抒平日在家中做什么,听说白日里绣花,晚上跟着哥哥念念书,便笑道:“林公子真是友爱。记得那年我来京城,林公子已是少年秀才,不知去岁有无下场?”

林抒才十四,到底难免有些稚嫩,脸上便带出来点又是高兴又是有几分恼怒的表情:“哥哥去年秋闱中了第十名,只是春闱未中。”

许碧道:“林公子才多大年纪呢,就已经是举人了,实在难得。春闱未中也不算什么,只当是练练手了。哪有那许多人一次就中呢?我在杭州的时候也见过,不少举人虽中了,却也要再磨练三年,有了把握才下场。林公子这般年轻,已是比别人出色得多了。”

林抒听她这样说自己哥哥,到底是年轻人,没忍住嘟囔了一句:“我哥哥原能中的…”瞥一眼母亲,把后头的话硬生生又咽了回去。

林太太听了女儿这话,脸色便有些不好看,勉强向许碧笑了一笑道:“这些年,我们老爷一直惦记着阮姐儿,可我家——少夫人也知道,便是想见见阮姐儿也是不成的。可这回阮姐儿有了身孕,我们老爷实在是挂心,想着,人见不着,能托人捎点东西进去也成的…”

对林家,许碧的印象自然是比对苏家好,但说实在的也强得有限。苏阮参选时,林家倒给她送过些不错的脂粉,可之后苏阮入宫,这几年里,林家也再未有任何动静。

自然,林家不过是舅家,亲爹都指望不上,自也不能苛求舅舅。所以林太太刚来的时候,许碧也是打算和和气气见一见的。就跟普通亲戚一般就好。可林太太这样子,许碧又觉得不大舒服了——林太太口口声声都说林老爷惦记苏阮,可一句都没提她自己呢。

当然,昨天苏太太来了,也是这么说的。但苏太太那是有自知之明,她一个继母,便是再说自己如何惦记苏阮,也根本无法取信于人。但林太太又不同,她是舅母,因此这样说话,就总让许碧觉得有点儿不自在。

“我听说宫里的宫人每月都能在宫门口见一次家人——”许碧把应付苏夫人的话又说了一遍,“林太太若想给苏姐姐捎东西,交给清商就行。其实只要林太太和林老爷惦记苏姐姐,苏姐姐心里就高兴了,有没有东西也不打紧。”

林太太显是并不知道宫人这回事,忙问道:“那,有什么东西都能给宫人捎进去么?”

“只要不是犯禁的东西都行。”许碧看林太太这急切模样,心想莫不是她误会了林太太,林太太还真是想给苏阮捎东西?想了想,便又补了一句,“入口的东西最好还是不要捎。余者,侍卫检查过后便能拿进去的。”

“还要检查?”林太太犹豫起来,“那,那信笺之类也要检查么?”

“这是自然的。总要拆开来看一看才好。”不然倘你要谋反,写个何时举事的纸条子,难道侍卫也不查看就让你送进去了?那皇宫岂不形同虚设?不过这种亲戚的信,无非是说说这几年的惦记,问问苏阮在宫里过得可好之类,便是侍卫看了也无妨的。这些守宫门的嘴牢着呢,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他们心里一清二楚。

林太太却迟疑了一会儿,又堆起笑容来:“可这信,叫人拆了总归有些不好。且我家也不晓得宫里规矩,万一哪句话写岔了,犯了规矩,倒是给阮姐儿添麻烦。我想着,少夫人跟阮姐儿素来有交情,能不能请少夫人——请少夫人帮着捎封信进去呢?”

许碧略一沉吟:“林太太虑的也是。这白纸黑字的,总归有些不大妥当。不如这样,林太太有什么事说给我听,我进宫去与苏姐姐转述,如此一来,便是有人想生事,也并无证据的。”

林太太听了她头一句话先是一喜,可听到后头,脸色又有些不大好了,勉强笑道:“这,这好些话呢…”

许碧微微一笑:“若是怕我忘了,不如林太太把信给我,我当着您的面儿背熟了,再进宫去背给苏姐姐听。”

林抒到底年纪小,沉不住气,道:“少夫人,我家写给表姐的信,给别人看不大方便。”

许碧越发肯定这信里有毛病了,淡淡一笑:“就是叫我带封信去,到了宫门口,我也得拿出来给侍卫检查。到时候我说不大方便给别人看,这封信大约也就带不进去了。”

林太太忙道:“少夫人是诰命啊。听说皇后娘娘都召见过少夫人的,还赏赐过。少夫人进宫,侍卫难道还敢搜身不成?”一封信,贴身放着,如今天气冷,衣裳穿得又多,谁会发现呢?

许碧轻轻一笑:“苏姐姐在宫里素来守规矩,依我看,林太太就是惦记她,也还是依着宫里的规矩办事才好。如今苏姐姐有孕,未必没有那眼红的盯着她想生事。侍卫是不敢搜身的,可若进了宫里便不好说了。”

林太太不死心地道:“有皇后娘娘照顾,谁敢动少夫人呢?”

许碧懒得再跟她多说了:“正因皇后娘娘赏我脸面,我才更不能违了规矩,否则岂不是给娘娘面上抹黑?林太太不妨回去问问林老爷,宫里的规矩可是这样的?”什么见不得人的信,还非要送到苏阮眼前去?

这话已是跟送客差不多了。林太太犹疑片刻,看许碧没有改口的意思,只得起身道:“既这样,我再回去跟我们老爷商议商议。打扰少夫人了。”

母女两个出了沈府大门,坐上雇来的马车,林抒就有些急了:“娘,这沈少夫人根本不想帮忙,她真的跟表姐有交情?”

林太太叹道:“当初她替你表姐来家里的,若没交情,你表姐不会托她。”

“可她这般,分明是防着咱们,好似咱们会害表姐似的!”林抒说着,想起自己还得了许碧一个荷包,便有些赌气地将荷包扔在座位上。

荷包口子本来系得不牢,被她一掷便散了开来,露出里头一点灿灿金色。

林抒本觉得这荷包轻飘飘的,也没指望有什么好东西,此刻见这金色不由吓了一跳,连忙拿起来,便见里头是一对赤金莲花耳坠子,份量不重,样式却极精致,正适合年轻女孩儿戴的。

这下,林抒又有些舍不得扔了,半晌才道:“沈家可真是富贵。”平辈之间,出手就是这样精致的赤金耳坠子。想想方才许碧的衣着,林抒再低头看看自己身上八成新的素绸袄子,不由得有些黯然。

父亲这些年也不见升迁,一年就那么几十两银子,便是加上母亲嫁妆,也不过将将够供哥哥读书罢了。她身上这绸面衣裙还是去年做的,只在节下或出门往别人家做客的时候才穿,这将近一年了也没穿过几回,只下过一次水。

但这绸缎料子,只消洗过一回就不那么鲜亮了。林抒当然也想穿鲜亮的新衣裳,可家里就是这样,有银钱也要留着给哥哥读书用。本来哥哥读书甚有灵性,学里夫子都夸的。若是这次春闱能考中进士,前程便会大好,家里也就跟从前不同了。

可——哥哥春闱落第不说,如今还病了…

林太太心里惦记着儿子,满面愁容,也没怎么听女儿说话便道:“既给你的,你留着戴罢。”

林抒便又有些恼怒起来:“我不要!娘看着融了,给哥哥买点补药也好。”

林太太叹了口气,摸了摸女儿微微有点发黄的细软头发:“是给你的,自然你留着。你哥哥——唉,那是心病。”为了供儿子读书,家里对女儿也是有些亏待的,好衣裳好首饰都没有,难得这一对耳坠子,如何还能再抢了她的去?

何况儿子那里,若是不遂了他的心意,就算吃什么仙丹怕也无用。可这事儿——若是苏阮肯出头,苏家那里多半会同意,可她连苏阮的面儿都见不到,要送封书信也送不进去,可有什么法子?

“不然,就交给表姐的丫鬟——”林抒道,“横竖那些侍卫也不认得哥哥。”

“不可!”林太太连忙摆手,“这样事哪里能让旁人知晓?你哥哥将来是要考功名做官的,若是这事被人传出去,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林抒急道:“那还能怎样?哥哥没考中进士,苏家是肯定不会答应的。下回春闱要三年了,苏家也不肯等这么久的。”

林太太愁眉半晌,叹道:“若不然,也只得我豁出脸了。就跟你表姐说,家里跟苏家定了亲,请她赏几样宫里的东西添在聘礼里好看。”

林抒睁大眼睛,不解道:“可咱家跟苏家根本就没…”要是能定亲,哥哥还会病吗?

林太太道:“待拿了宫里赏出来的东西,就跟苏家说,这门亲事是阮姐儿的意思,赏下来的东西就是凭证!”

林抒眼睛睁得更大:“这,这行吗?若是被爹知道——若是表姐知道了呢?”

林太太咬牙道:“就豁出我这张脸便是。若是阮姐儿生气,我,我就去庵里念几年经。横竖有你和你哥哥在,你父亲也不会休了我。”

林家母女在马车上怎么商议的,许碧自然不知道,但林家那点子事儿,许碧找了九炼,没两天就给打听出来了。

“林家公子看中了苏家二姑娘,只苏家不肯允亲。苏家姑娘说,若他中了进士,家里就会答应了。谁知——”九炼把手一摊,“林公子去年秋闱名次倒是不错,可春闱却没中。据说是上元节出去看了三天花灯,着了风寒。本是好了的,只是贡院里考试,他分的号房不大好,吹了冷风又勾起病来,便名落孙山了。这不,苏家的亲事不成,林公子至今还在床上病着呢。”

许碧疑惑道:“估摸着这封信不想让人看见,大约就跟此事有关了。但这样事,要告诉苏姐姐做什么?”

九炼嘿嘿笑道:“依小的看,没准林家是想让苏美人做媒,压着苏家定了这门亲呢。苏家这会儿正愁巴结不上,若是苏美人开口,多半就会答应了。”

许碧不由得沉下了脸:“这种事倒想到苏姐姐了。林家也是可笑,一个亲事不成儿子就要生要死,这家教倒也有趣。”上元节出去看三天花灯,没准儿是去约会了吧?看林老爷好像挺规矩的一个人,居然教出这样的儿子来。

九炼抓抓头:“小的瞧着,林老爷未必知道这事儿。只怕是林太太爱子心切,私下里来寻少奶奶的。”

“更糊涂了!”许碧把脸一沉,“若是这位林太太再来,我可真得问问这事了。苏姐姐才有孕,宫里不知多少人眼红呢,林家帮不上忙也就罢了,休想给她找麻烦!”

“谁给我们少奶奶找麻烦哪?”门帘一掀,沈云殊笑嘻嘻地从外头进来,瞪了一眼九炼,“是不是你小子?”

“不是啊。小的冤枉!”九炼真觉得自己要去敲登闻鼓了。不过他喊完这么一句,看沈云殊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他身上,便识趣地自己溜出去了——还杵在这里做什么哟,没看少爷都嫌他找麻烦了吗?不是怪他给少奶奶找麻烦,是怪他是个碍眼的麻烦吧?哎,他这差使可真不好干呢。

屋里,许碧倒有点惊讶:“今儿回来得早?”这几天,因为年下大比和明年武举之事,沈云殊回来得都很晚,今天这还没到下衙的时候呢,怎么就提前溜号了?

沈云殊把外衣随手一扔,就往椅子上没甚风度地一瘫:“哎哟,好累啊…”

许碧笑着过去给他捶肩膀:“沈大人辛苦了。大比的差事都办完了吗?”

沈云殊享受着妻子的小拳头在自己肩上没什么力气地敲打,嘿嘿一笑:“原是没办完的。可这不是京卫要推人大比吗?我原也想推举两个有本事的,可郑镇抚说我才到京卫没几天,哪里识得什么人。他倒是在京卫呆了好些年的,自有人举荐。吴佥事和李同知都偏向于他,我这一恼,就指了别的差事出来了。”

“你这坑儿才挖好,他们就往下跳了?”沈云殊也是狡猾,这会儿根本没说什么大比,只说各处驻军里举荐些有军功的,要在皇上面前露露脸呢。估摸着这些人还以为就是跟平常军中演练似的跑个马射射箭,能糊弄得过去就行。等真到了那时候,就有得丢脸了。

“这么好的坑,他们焉何不跳?”沈云殊半闭着眼睛哼哼,“京卫到现在用的居然还是那木头靶子——真要打起仗来,谁跟个靶子似的傻站着让你射啊?”

他近来时常抱怨京卫那些人,因知道他心里早有了主意,许碧也就笑吟吟听了。沈云殊抱怨几句,也舍不得妻子不停地给他捶肩膀——虽然其实也没多大劲儿,比挠痒痒强不了多少,可是妻子还要费力气啊——便坐起身,拉了许碧坐在自己腿上,笑问道:“方才跟九炼说什么呢?少理他。等大比结束,咱们到西山看梅花去。”

许碧忍不住直笑:“你叫他留在家里帮我打听消息的,这会儿又叫我少理他。遇着你这样的主家,九炼是也难做得很。”

沈云殊撇撇嘴,并不肯承认自己是在刁难九炼:“这是遇着什么事了?有什么消息叫他打听一下也就罢了,要商量事情还得找你夫君呢。”他也想在家里多陪陪美貌娇妻好不好?无奈近来事情太多,就总要轮着九炼那小子来献殷勤了。

许碧哭笑不得:“说林家呢。”遂把九炼打听来的事讲了讲,恨恨道,“当初林家不肯援手也就罢了,毕竟只是舅甥,先为自家着想也是人之常情。可既当初与人无恩,如今就别想着求人帮忙。这林太太倘就这么息了心思倒也罢了,若是敢来提这事儿,我非当面给她个没脸不可!”

沈云殊一撇嘴:“何必要你去与她当面理论,这事儿,先告诉那林老爷,看看他要如何。若是他明白,自家撕掳干净也就罢了,若是再生枝节,自有别的办法。”

“那就有劳沈大人啦。”许碧觉得这个法子也不错,便眉开眼笑,“既这样,就先看看林老爷要如何做。这个时候,我也不想叫苏姐姐知道这些事儿,若影响了肚里的孩子可就不好。”后宫之中,能有子女傍身实在太重要,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的。

“光是嘴上说有劳就行了吗?”沈云殊不大满意。

“那沈大人说怎么办?”许碧深觉沈云殊如今脸皮越来越厚了。

“居然还要我说,真是没诚意…”沈云殊哼哼了两声,正打算搞点儿闺房之乐,就听知雨在外头道:“少爷,少奶奶,杭州家里有人来送信了。”

许碧猛然想起来:“应该是弟妹生了吧?”算一算,八月里董藏月就该生了。当初离开杭州之前,她已经备了洗三和满月礼要用的小镯子小金锁之类,都留在那边了。结果来京城这一忙活,竟把这事儿都忘记了。要是算算,杭州早就应该有信过来,报知董藏月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了。

到内院来回话的是沈家一个管事媳妇,名叫迎春。按如今的习惯,原是该按她夫家的姓氏来称呼她。比如说她嫁的是沈四,就该叫沈四媳妇才对。但因沈一等人身份特殊,即使在沈家也不大露面,于是对他们媳妇的称呼,就仍旧是唤本人名字了。

迎春从前就是沈家的丫鬟,进了门自然先给沈云殊和许碧行礼,才说起杭州的事儿来。董藏月确实生了,生的还是男孩儿,可是她是七月里生的,也就是说,沈云殊和许碧才离开杭州不久,董藏月就生了。

“这日子不对吧…”许碧稍微一算,觉得这跟预产期也差得太多了。

迎春便叹了口气,垂下眼睛:“二奶奶是动了胎气,早产了。”生下第三代,全家人的称呼就都跟着往上抬了抬,京城这边还不知晓,杭州那边,沈云安已经当了二爷,董藏月也被称二奶奶了,都把那“少”字儿去了。

“怎么回事?”董藏月这一胎,全家都宝贝得不行,如何就会早产了?

迎春面有难色。沈云殊便重重咳了一声:“有什么话直说便好。”看样子这里头是有些事的,否则不会拖到现在才送来消息,也不会让迎春过来。

迎春原是坐在两人下首的绣墩上,这会儿便连忙站了起来,低声道:“都是剪秋那个不安分的,因见二奶奶有孕,就生了心思…偏二爷念书,没怎么理会她,她嫉妒二奶奶,就在二奶奶面前胡说八道,气得二奶奶动了胎气早产。生下来的哥儿身子弱,请了杭州城里最善治小儿的郎中在家里住着,这好容易养过百日才好些,可郎中说,日后身子总归是要比旁人弱。老爷和夫人想着,不知京城里有没有更好的郎中…”

许碧皱起眉头:“剪秋在二奶奶面前说了什么?”董藏月不是个沉不住气的,便是有什么事,也该看在孩子的份上保重自己,怎么就弄到小产了?

迎春眼睛垂得更低了,低低地道:“剪秋说,二爷那里留着个荷包,是,是当初大奶奶给的见面礼。”

☆、第131章 事发

杭州城那边, 沈府的气氛颇是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