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走进去,就已经听见听嚎哭声,石桂受过灾,地里没粮全是蝗虫的时候,村子里头的人也没这样哭过,她吸一口气,闷头跟在春燕身后,不敢四顾,只得盯着鞋尖。

上头早已经打点过了,阎王好过,小鬼难缠,这会儿再来装着不知道,婆子伸手就是两块碎银子,人手不够,那狱卒也不过是京城里头衙门抽调了来的,见着银子拢进袖里,让出门边,春燕石桂往里去了,那两个便在后头啧啧出声,石桂一回头,便看见两个都歪着身子,眼睛盯着腰肢。

再往里去还得查检东西,把包袱一个个翻开来细看,说是要搜这些被子衣裳里有没有伤人的利器,却被子枕头都挑到地上去。

里头东西俱都是麻布葛布的,还不敢纳得厚了,真用了绫罗缎子新棉花,根本就落不到她们手里去,前脚走,这些东西后脚就被贪没了。

几个狱卒没搜到东西,脸上便有些不好看,捏了碎银子,这才放行,嘴里还嚼个不住:“刮得这许多民脂民膏,这会儿倒充穷起来了。”

那屋里堆着女人衣衫鞋子,衣裳盘金滚边的,桌上还有羊皮小靴子珠钏环佩,新来了一批人,上京的时候已经被剥过一层了,到他们手里没油,可不一个劲的折腾。

春燕一把扯了石桂:“别惹事儿,咱们走了,吃亏受罪的还是那些官眷。”一道压着的不独有叶家,一处处栏栅过去,里头有关得早的,有关的晚的,关的晚些的看着还有几分人色,关得早的衣衫都脏污了,春燕不忍看,石桂却看见有几个原是靠在墙上的,见有人来都仰了头看过来。

私盐这个案子,萝卜还没动,泥却快全翻出来了,从户部到盐运司一串拿了起来,案子还没判,挨不住的就已经先死了一批。

石桂眼见着那些个女人有的眼睛里还有希望,有的木呆呆动都不动弹一下,关得久了,心里早没了指望,倒不如早些判下来,是生是死都能脱出牢笼去。

关着叶家女眷的地方靠着墙边,也因着挨了墙,倒开了一扇窗,叶文心就坐在窗边,怔怔看着外头那一方天,春燕叫了两声表姑娘,她这才回过神来。

她是越发瘦了,原来只是纤细,这会儿却瘦成了一把骨头,脸色青白,嘴唇发干,一屋子里许多个丫头,挨着她一道取暖。

石桂从不是个眼浅爱落泪的人,可打眼瞧见还是没忍住,鼻子一酸淌下泪来,里头坐着的一半都是熟人,素尘六出玉絮,见着石桂俱都哭出声来,六出同石桂原来最亲近,挨过来隔着栅栏拉了石桂的手,抖着嘴唇就是说不出话来。

她们身上都还是夹衣,金陵城的冬天风刮着骨头似的冻人,又湿又冷,寒到骨头缝里去,挨在一

处还暖和些,石桂眼看着叶文心身上都是夹衣,立时解下身上的袄子,把衣裳塞进去,六出一接着就递进去,一个个把衣裳传给叶文心。

六出哭得出不了声,一个传了一个,素尘玉絮都捂了嘴儿哭起来,石桂来的时候就想着了,叶文心的衣裳叶氏预备了,这些个丫头却没有,里头穿了两件背心,厚裙子也多套一条。

可她身上这些怎么够分的,春燕见状也解了袄子,身上能穿的能用的撸了个干干净净,叶文心听见哭声渐盛,这才开口:“别哭了。”

她一出声,六出几个俱都收了声,春燕开了食盒子给她们东西吃,软饼子十来付,没一会儿就分光了,叶文心推一推,眼睛看看石桂:“文澜关在另一边,给他送些去。”

这情状哪个还说得出话来,玉絮咬着饼子还在问有救没救,春燕开口劝慰,说太太正在想法子,人有了指望,脸色都好看起来,只有叶文心还是一动不动弹,细雪飘进来,落在她半边头发上,看着一屋子人面露喜色,只她知道这回父亲必是死罪了。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漏了一小段

然而还在审核不能修改

对不住今天晚了

一晚就都晚

明天依旧有事

辞职之后竟然比之前上班还要忙…

爱小天使们么么哒

第215章 寒衣

石桂身上只剩下单衫,冷得直打颤,口里呼出一团一团的白雾,身上能给的全给了,可玉絮几个还是缩成一团,不说叶文心,便是她们也没吃过这样的苦头。

春燕捡出炭来,说要拱点火给她们取取暖,玉絮摇一摇头:“这东西点了也留不住,不如不点了,好过他们进来再搜刮一圈。”

叶氏还预备了妆奁,说是妆奁也就是一面小镜一把木梳一瓶香脂,这些个东西还叫狱卒拿去了香脂小镜,木梳子不出奇,便扔到了一边。

几个关在里头,一天连一盆干净的水也无,桌上一个瓦罐倒是干净的,下雨的时候就拿它接水,好歹能擦擦手脸,地上堆了草席子,却无人敢用,这儿原来是义庄,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是不是裹死人用的。

石桂恨不得多穿几件来,看着这几个丫头拿软饼子碰着雨水咽了,食盒底下的肉干也一并分了个干净,只叶文心一动也不动,春燕蹲在栅栏前:“表姑娘好歹吃用些,太太知道不定怎么心疼。”

叶文心哪里还听得进去,一路上的苦楚不必说,进了义庄,光那些个狱卒的打量便叫她胆颤,前头那一间间的,哪一个没被上下其手,到了她这儿,那些人也是一样。

都是犯官女眷,往后的路也只有一条,教坊司里转一圈,还有什么清白可言,那些收进去的官眷,不论是不是完壁,都难有赎出去的一天,比寻常妓子还不如,没有官府发的脱籍文书,这辈子老死都要呆在教坊司里。

狱卒也是打量得这个主意,栅栏里头关了这许多白羊,逮着一只啃上两口,他们半点干系都不必担,比花院里的小娘还生得更好些。

里头自然也有老实不敢惹事的,可也不会出手阻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他们去,得了手的,再给上一碗热汤热饭,过不得几时自然就有人肯了。

拎着棍子一间间屋子前打转,敲一敲栅栏,嘴里嚼个不住:“发水遭灾外头也是一样,不过为着一口热汤饭一样能卖身。”

有受不住的,一根罗带吊死了,这些人也不怕,畏罪自缢,现成的借口,一个案子两个月还没开审,这些人在这儿还不知道要住多久。

叶文心听见春燕这么说,看了她一眼:“我知道姑姑的心意,可这事儿不是她一人之力就能办到的,若是好,还有相见的一天,若是不好,求姑姑把我葬在母亲身边,我好陪着她去。”

石桂的眼泪就没干过,扒着栅栏劝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万不能这时候灰了心,姑娘便不想着太太,也想想舅太太!”沈氏一半是为着女儿死的,石桂说的话,只有叶文心能听懂。

她一直不曾落泪,听见这一句,想到母亲不惜身死也要救她,可到底还是没能保住,费了她这许多心血,临死之前不能阖眼,不过就是想她能周全,这时候存了死志,又怎么对得住母亲。

叶文心自扬州到金陵,一船上一声都不曾哭过,也没甚好哭的,母亲给她留了信,里头早就猜测着会有这么一日,她的身子难以支撑,也只求速死,总归宋家已经安排好了女儿的婚事,有小姑子在,放心的撒了手,哪会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叶文心身边有个眼生的丫头,扶了叶文心,又问石桂:“妹妹身上可有干净的绢子。”石桂赶紧拿出来,连着颈项里头系着的丝巾也一并也解下来给她,荷包三事全给了,身上什么也没能剩下。

这个丫头才刚一直不说话,几个丫头都在哭,接了东西胡乱堆着,她一样样捡出来,把小袄给叶文心穿上,两件暖背心分给了六出玉絮,两床薄被子一床垫一床盖,几个人挨在一处,互相搂着。

这会儿才十月里,后头两个月更冷,这屋子三面土墙,另一面是空的,风雪来时根本就挡不住,这才下点细雪,就已经落到栅栏上,等真个大雪,还不知道怎么个冷法。

丫头婆子,斗室里头关了十好几个人,石桂拿眼儿一扫,没见着冯嬷嬷,问了玉絮,玉絮摇摇头:“她在路上就没了,没烧没埋,扔到水里去了。”

冯嬷嬷的儿子俱是得用的,叶益清的事还没判,她那三个儿子便已经倒了霉,她自打叶氏的事上发了财,就没过过苦日子,哪里经得住挨饿受冻,客死异乡。

石桂想到琼瑛,再想到冯嬷嬷,有话说不出,纵主家犯事,可六出玉絮这些丫头却没犯过事,如今也被一道关着,真个抄家流放,她们又怎么办?

叶文心也不问父亲如何,春燕也不知该不该说外头换了三任主审官员,便是因为叶益清咬得太狠,他先还抱着饱着侥幸,等眼见换过三任主审官,自知圣人是必要他死了,既然不能活了,张嘴便把一串有干系的全咬了出来,这些个口供送到圣人案前,圣人的怒火一日比一日盛,还申斥了太子。

牵一发动全身,金陵城里也不是人人安稳,户部盐运司抓了几个人,盐引就是从这些人手里出来的,这一院子关着的便有这些人的家眷。

瑞叶拿了石桂的小梳替叶文心通头发,这时候还有什么花容月貌,押在屋里不见天日,在船上的时候还能讨着些水擦擦手脸,在这儿一应全无,人又瘦又干,哪里还有半分原来出尘的影子。

外头狱卒催促一声,春燕收了食盒,两个一步一回头,石桂眼见得叶文心又阖上眼靠到墙上,心里一阵阵的翻腾,冷风一卷,她身上的单衫哪里挨得住,抱了胳膊冻出一层鸡皮疙瘩。

她们还没走出去,就见有个丫环模样打扮的女子从狱卒房里出来,手上端了托盘,里头有一碗冒着烟的热水还有两个馒头。

领路的狱卒见着她就嘿嘿笑两声,她却充耳不闻,径直往一间门前去,把水给馒头递进去,里头半晌没有声息,那丫头抖了唇儿,低声求了一句:“姑娘,姑娘吃一点罢。”

石桂春燕绕了过去,这才听见里头一声呜咽:“见你这样,我不如死了。”石桂恻然,那狱卒咂咂嘴儿,春燕身上能给的全都给了,这会儿看着这样,心里不忍,把婆子耳朵眼里的银葫芦讨要了,银镯儿银簪子俱都拆了个空,使钱让他们一间屋子给一碗热水一口热食。

狱卒东西接了,嘴上却没停:“她们哪个可怜?吃穿的时候受用了,这会儿落大狱倒可怜了?依着我说,就该刮一层叫咱们受用。”

石桂拳头攥得紧紧的,忍着一口气,这些人生死荣辱都系在狱卒身上,不用私刑也有百来种法子折腾她们,她忍了气不说话,死死咬着嘴唇,到了门上车,也还没缓过劲来。

春燕忧心忡忡,叶氏若是知道这番情态,只怕病势更重,扫一眼石桂,她鼻头眼眶通红,要瞒也瞒不过去,自家怕也是这个模样,又再吩咐一声:“见着太太万不能露出来,表姑娘如今可就靠着太太了。”

要是叶氏真个病得起不了身,还有谁来替叶文心周旋,石桂咽了泪:“我知道轻重,表姑娘的事可还有转圜?”

春燕看看她:“但凡有法子,太太也不必如此,她心里才是真的苦呢。”

石桂不再说话,她缩在车里也浑身发寒,车帘儿一动,外头就灌进冷风来,到了地方下车,身上已经没了热乎劲,手指尖都是凉的,回了鸳鸯馆,淡竹石菊两个正等着,春燕身上还好些,石桂是从头到脚全是单的,淡竹“哎哟”一声:“这是怎么了?”

石桂摆摆手,一看就是哭过的,淡竹也跟着心酸:“里头,可是苦得很?”以她也想像不到,石菊取了件小袄出来,给石桂套上,跟着春燕往屋里回话。

叶氏屋里头坐着余容泽芝,见着春燕回来,张口就想问的,余容拉泽芝,这模样看着便不好,叶氏还在床上躺上,听见了怎么受得住。

春燕掐头去尾:“苦总是吃了些的,咱们送去的东西也正用得上,表姑娘人还精神,只天越发冷了,赶明再送些薄被席子去。”

这话再怎么婉转,也叫人心酸,叶氏怔怔半晌:“你去料理,再取两张银子来,里头这些人才要打点。”两张银票就是两百两银子,纵知道那里头的会狮子大开口,这时节也不能不给。

叶氏哪里还吃得下药,余容泽芝捧了药碗点心碟子,繁杏劝了她们出去:“两位姑娘回罢,太太这会儿怎么也吃不下的。”

春燕出了屋子,这才长出一口气,拿帕子按按眼睛,同繁杏道:“你没见着,那里头可不是人呆的地方。”

石桂回屋的时候石菊已经倒了姜茶来,石桂嘴巴才沾着,眼睛叫热气一熏又想淌泪,,淡竹想问又不敢问,嘴唇嚅嚅,想着里头境况很坏,又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帮得上忙。

看着石桂身上的袄子厚裙子都没了,把自家的旧衣也翻了出来,石菊也捡点一回,厚袄子厚背心,总能挡一挡风寒,石桂一口饮尽了急急套上旧衣就要出去。

淡竹问得一声:“这是干什么去?”石桂脚下不停:“我去厨房蜜些姜片,下回一道送了去。”光是衣裳怎么能够,叶文心体寒,嚼一嚼姜片总能御寒,挨过这个冬天,春日里说不得就有信了。

作者有话要说:说个毁童年的事

美少女战士19集有肉戏哟

深得我大晋江的精髓

含而不露

怪不得我这么多年都不知道…

谢谢小天使的地雷票,么么哒!

第216章 断雁

石桂腌了蜜姜,嫩姜也还罢了,蜜却是贵重的,厨房里收罗的叫她拿了一罐子出来,说是要腌了蜜姜,厨房里的婆子腆了脸儿笑一声:“总也得有个说头。”

石桂抬出叶氏来:“太太要的,春燕姐姐也知道。”

婆子立时无话,石桂把姜片切得薄薄的,手指头辣得麻了,一片片切薄了往青花罐头里铺开来,石菊替她浇蜜,又道:“我让淡竹去了,看看别屋里有没有不穿的小袄了,一并拿了来,说不准这两天就要下大雪了。”

再有几日就是小雪,木栅栏上头俱是缝隙,无有一处不透风的,里头这些个弱女,哪里能挨得过去,石桂蹙了眉头发愁,跟石菊两个捧了罐头回去,就进鸳鸯馆里头乱成一团,叶氏忍得半日,坐起来才要吃茶,对着茶杯,吐了一口血。

里头乱成一团,小丫头子都往门边凑过去,宋荫堂从外头一回来就听见这事,急得奔进后院里,在衣裳都没脱,赶紧寻问叶氏是因着什么受了刺激。

叶家获罪的时候他便知道同叶文心的亲事是不成了,他原来就是为着安母亲的心,这个表妹很得祖母母亲的喜欢,同他又道又不是张不开口,若是合适,两个便结了亲,往后好好待她,一家子都能高兴,可他再没成想舅舅会惹出这样的事来。

宋荫堂的同榜就有在三司的,他天天在外奔走,却甚都问不出来,只知道换了主审官,连主审官换的是谁都不知道。

宋老太爷也是一样,这些年里叶益清不是没想着要把宋家拉上船,船上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筹码,两家既是姻亲,肥水不流外人田。

宋老太爷怎么也不肯,两家十来年前政见相左,若是能够,一早就上了一条船了,哪里还用得上再等这十七八年?

叶益清一回回的来信,宋老太爷一回回的婉拒,说自己不过是个读书人,家里有田有宅足够过活,还劝了叶益清,叫他万不能只看眼前,也得留一只眼睛看看身后。

叶益清才上了颜家的船,正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哪里肯信宋老太爷的话,这一年年也确是做大了,这才摘不干净,也不是没人来问宋家,问明白了里头半点干系也无,这才作罢。

京里人人自危,这贪没案子牵太深,哪一个进京的外官没吃奉上些孝敬,有多有少,这会儿全扯了出来,查抄出了帐本,一笔笔记得极细,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官处所奉上多少茶钱水茶买花钱。

记得倒跟家里的帐房似的,可这东西越是细,牵扯出来的人便多,取证的活计也就更难办,里头哪些个官儿收了多少钱子,从十好和本帐本里头挑出来,分给二十来人,一册册的查点记录。

宋荫堂三番四次请了同僚,却没一个敢开口的,都冲他摇摇头,知道他母亲是叶家人,还劝一句:“这事儿还是别再管了。”

管也管不过来,盘根错结这许多人,连私盐矿都查出来了,四川那头两个盐矿,一年的盐产俱都中饱私囊,正在审点数目,盐矿都开了快有十年,十年盐产再加上抬高盐价,那是多大一笔银子。

怪道叶家能补上颜家的亏空,原是拿了这笔钱替自己拼了个官声出来,宋荫堂回回在外头叹息,回来还要劝解母亲,可叶氏也不是蠢的,翻来翻去就是那么两句话,颜家不动,叶家必是要抄的。

宋荫堂跪在她床边,叶氏吐了一口血,胸中倒好受了些:“你跪着作甚,外头这奔波,赶紧坐下。”

太医还没来,玉簪捧上茶,叶氏的眼睛怔怔盯着绿芙蓉花罗的帐子,半晌才道:“我早知道家里头是不干净的,还没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叶氏握住儿子的手,这两年间母子倒比原来亲近得多,宋荫堂仿佛又成了抱在叶氏膝上的孩童,眼看着她越来越瘦弱,宋荫堂便一天比一天更心焦,深恨自己无能为力,虽叶氏不许他替叶家去寻情托请,可他还是瞒着叶氏出去。

“你舅舅只四个字,罪有应得,可文心文澜却是无辜,若是流放发卖,好歹找人赎出来,就从我的嫁妆里头拿了钱,让她们过安生日子。”叶氏说了两句,气都接不上,宋荫堂拉了她:“我必替娘办到,娘歇一歇,太医就要来了。”

叶氏才刚吃了药的,这会儿竟昏昏有了些睡意,太医来了一摸脉,说是郁结之症,能吐出来就是好的,再吃些温补的药物,将养着就是。

春燕拿了银票换出钱来,又拿两个十两的银锭子全换成了碎银,她进进出出全带着石桂,叶氏已经这个模样,若是谁再往她跟前漏上个一句半句的,就是她的催命符了。

石桂开了妆匣子,这两年攒了许许多多小东西,银镯子银丁香,耳挖扁簪香珠串儿,央着石菊淡竹两个用粗布做了荷包袋。

宋老太爷旁的使不上力气,总还能让人去看一看,去的在勤落人眼,打点了十日去一回,都是些女眷,还能腋下生双翼飞出牢笼不可。

石桂理得许多衣裳,玉簪迎春也拿了些来,石桂看一回:“这料子太好了,怕送进去也落不到她们手里。”

玉絮六出几个在颜家总是住了半年的,两个院里又亲近,也一处吃过酒菜做过针线,听见里头日子这样不好过,一个个都红了眼眶,主家犯事,丫头也一样跟着倒霉。

还是石菊想了个法子:“拿粗葛布套上去,就跟做被套似的,总比拆了重做要便宜的多了。”葛布照着样子剪出来,缝在衣服上,里外都看不出是绸的缎的就成。

紫楼那儿也收罗了一批东西来,悄悄往石桂屋里头送,锦荔眼看着石桂屋里门庭若市,眼儿一翻,却也知道厉害,不敢出声。

这些个东西,一时也不能全送了去,摊饼子烘肉干,十天却是度日如年,日子还没到,金陵城就下起大雪来了。

石桂眼儿一睁,瞧见外头白茫茫一片,心里“咯噔”一声,除了惦记着叶文心她们,她还记着那个丫头,不敢往下细想,为着姑娘能喝口热的,她往狱卒房里头干什么去了。

石桂把事说了,淡竹搓了胳膊直掉泪,石菊红了眼眶,怔得半晌,开了自己的匣子,取出一付银耳环一对银手镯递给她:“我虽不识得她,可既有余力,就帮她一把。”

石桂正是这样想的,一样进去了,总归路过她门前,给她一件衣穿,许就能挨这个冬天了,她收拾了许多用得上的东西,防虫的药丸也预备了许多,犯了事的是男人,落到不堪境地的却是女人。

雪整整下了一日,地上积得一片白,上房里早早就烧起地龙来,怕叶氏热着上火,还开了窗户,炭盆里不时添着炭,连丫头房也一样有炭有火,挨着烤一回,脚尖手心都是暖的。

石桂打起来就一层层的穿着衣裳,两件袄子里头还有背心,外头再罩一件大的,脖子里缠着巾子,底下厚裤也穿了两条,上车的时候马夫都看了她一眼。

一回生二回熟,春燕不等着狱卒把包裹挑开来就先打开来给他看,嬷嬷又是一人一块碎银子,她们往里头去,围栅里头飘进一半雪,冷风像钢刀似的刮人脸,石桂半跪在雪窝里,把身上的厚衣,带来的被子一件件给她们递进去。

除了衣裳,她还给叶文心带了卷书来,是颜大家的仙域志,是她才刚出去的时候写的,颜大家作了两本仙域志,一本是梅氏仙域志,是三绝才子梅季明撰文,她配的画和小记眉批,另一本就是她自己的。

叶文心更喜欢后一本,此时看见石桂伸手递进来,接过去一瞧,里头还夹着签儿,是她的叶枚签儿,目光触及就是这么一句“江低云阔,断雁西风,余闺中逸想,今见矣。”

叶文心手都举不动书册,却忽的捏紧了书卷,抬头冲着石桂露出一点笑意来,送来的吃食立时就分了个干净,肉干裹着层层油纸,压在被子底下,防雨防风的布也一并挂了起来。

叶文澜也是一样,原来金尊玉贵的小少爷,哪里经得住这个苦,病过一回,也没医药,竟靠着自个儿撑了过来。

他那头的景况要好上许多,那些个狱卒不很欺辱男人,叶文心身边也有几个老仆,寻常跟着出去走动的,便比丫头婆子要说得出话来,揪了个狱卒骂:“如今没开堂没问审没定罪,不过一时看押,你便敢拿我们少爷当正常犯人看待不成?”

果然不敢放肆得狠了,一样是冷粥冷饭,虽还有些东西能垫肚,叶文心那儿一众妇孺还更惨些,石桂临出来时往那院里一间一间的张望,大冷的天儿,狱卒也不吹着冷风盯她们,被石桂觑着空,塞了一件小袄,一个荷包。

可她怎么也没看见那个丫头,眼儿转过好几轮,那间屋里已经空了,只当是被提审了,要么就是判了案,等回去了才知,那一家姓杨的,父亲是户口盐运司的,不是大官却有油水。

还没等到提审他,他女儿就一根绳子吊死了,连着那个丫头也一道触柱,临死之前捅伤了狱卒,这事儿闹大了,换过看守,再不许人进出。

作者有话要说:突然想到之前有妹子问我石头秋娘去哪了

我明明已经写了啊…

藏在字句里的去向,啦啦啦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217章 春寒

叶家的帐目全数查证用半年多,自冬又到春,帐查完了,叶家这些年得来的钱,自家余下三成,七成缴给了颜连章。

帐目是对的,一笔笔也核得上,可线到了颜连章这儿就断了,虽说圣人下过旨意,案情重大,该提审谁就提审谁,不过二品不必回报。

颜连章早就没了官位,被一把撸到底了,可要提审他,主审官还真不敢妄动,这事儿都已经审了这么久,牢狱里人都死了几个,总不到审一个糊涂的有头无尾案送上去。

结案写不得结案词,不结又得再去请示圣人,圣人头的上火性子冒得有三丈高,哪一个敢去撩他,为着这事儿已经撤了三个,不堪重任,连官都做不得了。

三个合计一回,到底说不明白圣人究竟想不想提审颜连章,若是上了折子,一传阅可不都看见了,圣人若是不想提审,他们就是捅了马蜂窝,这官难当。

可若是不提审,把这事报上去,圣人也一样会看帐,十年之利算出来,这三个咋了舌头半晌说不出话来,若是瞒下,由得圣人追询,这官一样到了头。

伸头缩头都是一刀,便由着里头年纪最轻的出面:“这事儿必得是我扛下,罢官免职,往后也还有指望。”年岁大的免了官,能不能熬到圣人气消还不一定。

年轻的站了出来,年老的便也叹息:“咱们三个能相差几岁,一根绳子上绑着的蚂蚱,一个好了,三个都好,一个不好,三个一齐受罚,推脱不干净的。”

总归都推脱不过了,不如博一个官声,想想上一回圣人罢免的官员,外头总还有人称一声“清流”,三个犹豫了几日,到底把核出来的数字送上了去,折子上写的是“兹事体大,不敢擅专,请圣人明示。”

这案卷送到御案前,圣人捏着卷宗看了许久,夜里便歇在了养心殿,坤宁宫的小厨房,那天夜里破例熄了火,灶上预备着的点心,也散给了宫人太监。

第二日圣人便下了旨意,提审颜连章,要密审细审,不许逃脱万一,接得这道口谕,三个主审又犯起愁来,原来三人领差还想争一争主审之位,这个案子磨了加起来有七八个月,早已经连成一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得着口谕,不住揣摩,圣人与皇后这许多年的情分,何况还有一个太子在,这时节提审了颜连章,也还得想着往后怎么办。

颜连章看人倒准,几个女婿哪一个不是得力能干的,三个人苦脸对苦脸,这事儿本来就是着锦衣卫协理办案的,管着锦衣卫的,可就是颜连章的女婿。

圣人下了旨意要细审,派来的人却是案犯的女婿,这事荒唐至极,把这三个弄得一头雾水,留是必得留的,扒了颜家的脸面,就是扒了皇后的脸面,皇后也还罢了,皇后还有三个儿子,圣人就只有这三个儿子,颜家板上钉钉就是皇帝的外家了。

主审接了这案子,头发都白了一片,颜家是必干净不了的,颜连章又滑不溜手,问他钱去了何处,他确是说钱在家里,再问他家里哪一处,他便笑呵呵道:“我兄长的书斋里。”

光这一句,就无法再查,皇后的亲父,太子的外公,这供词送上去,三个人不说乌纱总是难保的。头一天审这一句就又客客气气把人请回狱中,也不是哪个犯人都形容憔悴,叶益清关了七个月,早就不成人样,瘦得脱了形,两只眼睛却亮的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