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听了这话,越发不怒反笑,道:“新罗小国,尚能精通我中国话,我堂堂中国,反而找不出能精通他们话的?人倒是礼尚往来,倘若国人都似你这般傲慢自大,固步自封,只怕国将不国!”当下便叫人拖下去打!

是以先前那几日,小唐夤夜回府之时,才每每地心怀恼怒或者面有不愉之色。

只因培养一名译者,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仓促里哪里能寻到那言语流利之人?虽然那主事之人该死,只是小唐也自省自责:他接手礼部虽然还不过几年,其他众事向来繁忙,分神不暇,又因也知新罗不过小国,不免便也有些怠慢大意了,果然一时的疏忽,竟果然出了这极大的纰漏。

小唐思及此事,便不由懊悔,然而只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警醒自己:以后行事更要谨慎小心,半分儿的马虎都不可,一切皆要以此为鉴罢了。

是以前些日子,礼部才张榜召那会新罗言语之人。

而自榜文出了之后,果然也来了许多会说新罗话的人,只是面目可憎者不能取,来历可疑者不能取,另外就是异族之人亦不能取……如此一来,便竟刷掉了大半儿。

这一日,却忽地又有一个人来到,底下那些把关的诸人一一都通过了,众人都十分赞许,便推他来见小唐。

小唐这一关,却也是最后一关,但凡是他首肯了的,自然便是取了。只是底下人把这来者的档案给了小唐,小唐低头看了一眼,觉着名字有些眼熟……又仔细瞧了会儿,心中一震!

原来,这上头写得名字竟是王曦,身份,却是王克洵的长子,也是现如今应兰风的义子王曦。

小唐忙命人传进来,顷刻,果然有道人影在门口出现,小唐一眼扫过去,略觉异样,只不做声。

那人低着头走了进来,至案前行礼,道:“小人参见唐侍郎。”

小唐端详了“他”一会儿,心中虽惊,面上却仍毫无表情,只道:“你便是王曦?”

来人点头称是,小唐问道:“你会新罗语?你且说几句来听听。”

小唐因也会几句新罗话,不过是彼此招呼,日常惯用的罢了,然而听对方说话,却也能明白大概。这王曦见他如此吩咐,沉默片刻,便果然张口说了几句。

小唐挑了挑眉,听他的字正腔圆,果然是正经的新罗语的口吻,且难得的并无杂音,声儿却也动听。只不过……

小唐微微冷笑,道:“你说的是什么?”

王曦身子一抖,却仍是不敢抬头:“小人说的、是新罗语。”

小唐道:“本官难道不知的?只问你所说的新罗语,译成中国话是什么。”

王曦顿了顿,终于说道:“他单枪匹马,与敌交锋,左冲右突,势不可挡,傲慢之众纷纷退避,只杀至暮色笼罩大地,而冰雪必将在冰川上,铭刻他绝世之战绩。”

这几句话,小唐一听便记起来了,当年他送清弦公主和亲回来,路上那土人领路,曾唱起这首他们本族的民谣,说是献给小唐的——当时小唐自不知情,谁知道此后,竟果然应验。

此刻小唐凝视着王曦,复又冷笑:“你自哪里听来的?”

王曦仍是垂着头,恭恭敬敬道:“曾有个在西南行商的客人,说是西南之地甚是风行,若是走夜路怕了,便会唱起这首土歌,能够驱退邪祟,让虎狼也都远避。”

小唐默然无声,嘴角微动。

王曦深吸一口气:“然而小人也知道,这首歌原本是说唐大人的。”

这时侯,小唐左右两名侍者温平陈基听了,都是啧啧称奇,又都觉着这王曦果然是难得的奇才,且又急变,竟能这般“投其所好”,拍马也拍的这般高妙。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都觉得此人不留在礼部,实在是天理不容。

忽地听小唐淡淡道:“你可知礼部招译者,最要紧的一条是什么?”

这个却是闻所未闻,连侍者也面露疑惑之色,王曦却也机变聪明,便道:“身为译者,最要紧的便是要忠信本意,文辞通达。”

小唐道:“你且抬起头来。”

王曦垂着的双手握紧了些,终究慢慢地抬起头来,却见是张极清秀的容颜。

小唐凝视着他的双眼,微冷笑说:“以你的行径,哪里称得上一个‘信’字?”

王曦闻言,双眸慢慢睁大。

小唐敛了笑,眸中只有漠漠冷意,淡声道:“出去!”只是两字,却如一柄无情利刃,斩的人丧魄断肠。

王曦脸色陡然雪白,往后退了一步,却几乎走不动,只撑着踉跄出了门口,两名侍从在旁目瞪口呆,至此竟是十分意外,却又不敢贸然插嘴。

第257章

且说小唐喝退了“王曦”,把手头相关的卷宗一拍,拧眉冷哼道:“当真是岂有此理,毫无体统。”

侍立的温平跟陈基两人面面相觑,浑然不解,温平便大着胆子道:“大人,方才那位王公子……言语流利,应答机变,以下官之见,竟是这许多日所见众人中的佼佼者,如何大人竟把他喝退出去?”

小唐扫他一眼,却只是冷冷一哼,温平便忙低了头道:“是下官多嘴了。”

小唐把王曦的卷宗往旁边一扔,道:“烧了去。”

温平无法,只好拿了卷宗往外,谁知才出房门,就见先前的王曦呆立在门口,失魂落魄,面如土色。

温平一怔,忙把他往旁边拉了一把,因心中有惜才之意,见王曦又是如此,不免有些怜惜同情,因小声说道:“唐大人今儿许是心情不佳,我们也不知是何缘故,倒也没有法子,你且好生去罢。”

王曦见他握着自己的手臂,便往后一躲,却并不肯就离去。

温平诧异说:“你还不走么?若惹怒了大人,不是好耍的。”

王曦抬眸看他一眼,温平却见他双眸黑白分明的,竟带有几分楚楚之意,心下怔忪的当儿,王曦却撇开他,又往小唐房中而去。

温平惊了一跳,忙拉住他道:“喂,你做什么?”只是却有些晚了,只稍拉了一把王曦的衣衫,未曾拉住,竟给他到了门口上。

温平瞠目结舌,却又有些心惊,他们在小唐身边儿伺候惯了的,知道小唐素日虽是个极温和的菩萨模样,怎奈若发起怒来,却又是个金刚性情,霹雳火动处,真真儿地寸草不生。

只是如今拦着王曦却已经晚了,温平咬牙战战,在旁看着,却不知这王曦到底是要如何。

却说小唐本正烦心,忽地听外头略有些吵嚷声,正诧异,见门口人影一晃,却是“王曦”去而复返。

小唐当即眉头紧锁,双眸含恼,不悦地望着此人。

这会儿陈基也忙上前,便欲将王曦赶走,口中道:“如何又回来了?还不好好地离了这儿呢?”嘴里说着,又向着王曦打掩护使眼色,自然是示意他快快地“走为上策”。

怎奈王曦仿佛毫无察觉,竟不领受陈基好意,反只是看着小唐,道:“小人还有几句话要同大人说明。”

陈基闻言,暗暗叫苦,此刻温平也探头探脑出现,向着他露出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小唐听王曦说罢,却并不曾立刻喝令赶走,因默然端详他片刻,终于对温平跟陈基道:“你们先出去。”

两人见小唐并未发作,各自稍微松了口气,因躬身行礼,果然便退出门来。

此刻那王曦便重又迈步进了里间儿。

且不说温陈两人狐疑掂掇,不明所以。只说王曦迈步入内,小唐微微抬眸,道:“你倒是好大的胆量,竟还有何话说?”

王曦听到这里,并不出声,只是一撩袍子,双膝一屈,跪在地上。

小唐见状,依旧面不改色,道:“这是何意。”

王曦道:“我早就知道瞒不过唐大人,只不过仍想搏一搏运气罢了。”

小唐淡淡一哂,不置可否。

王曦抬手在头上一抹,把发钗跟束冠摘下,顿时之间满头青丝倾落,覆在脸颊边上,而她双眸垂着,柳眉微蹙,透出几分女子的娇弱秀丽来。

原来这王曦,并不是真的王克洵之子,却是王家的二小姐王浣溪。

小唐早在她进门的时候就看出端倪,毕竟男女有别,王曦身形高挑修长,王浣溪却有些娇小,礼部其他众人先前并不曾见过王家的子女,倒也罢了,小唐却是有名的过目不忘,何况男子跟女子的举止毕竟也是不同,虽然王浣溪已经竭力掩饰,毕竟也有破绽,而小唐先前也见过她两回,因此只扫一眼,就认出是王浣溪。

小唐本以为王浣溪是来胡闹的,然而若只是胡闹,又怎会经过底下众人的考核?故而才又叫她说几句新罗语,不料她所说的,竟是那日在翻过大雪山的时候,当地土人所唱的赞颂他的民谣曲子。

小唐虽有些意外王浣溪的新罗语说的倒是不错,应答也颇为机变,但毕竟识破她是女子,自忖闺阁中人只当好生留在内宅,她却乔装改扮,到礼部登堂入室,如此惊世骇俗,在小唐看来,自然是不成体统的。

何况身为译者,最要紧的便是忠信原意,这“忠信”二字,却又不仅是译文的能力,而是为人的品格,倘若任用那奸诈不实之徒,只怕干系非同小可,闹不好,便是国与国之间的纷争纠葛了。

故而王浣溪以女子之身,女扮男装已经是大为逾矩,冒名顶替更是涉及忠信品格,这在小唐看来,自然是处处也不能忍的。

只是小唐没料到,王浣溪被他喝退出去,竟还有胆量回来,倒要看看她尚有何话说。

如今见王浣溪自曝身份,小唐便冷笑道:“你既然知道我会看穿,如何又要明知故犯?倘若不是我看破你的行迹,被别的任何一人看穿,你以为,这会是你一个人之事么?”

王浣溪听了这句,便缓缓抬头,凝视小唐道:“我知道是我冒失了,若是事情败露,只怕于义父身上有碍,然而却也知道唐大人十分维护义父,因此才斗胆……”

小唐闻言,越发动怒,便忍着怒意,冷道:“自古有挟恩图报,你这却是恩将仇报之意了……你果然好生放肆。”

王浣溪看了他片刻,眼中便流下泪来,道:“小女自知道罪无可赦,只不过,当初家父入罪,我跟兄姐都成阶下囚,后来承蒙义父相救,来到京中……自然知道义父品性高洁,只恨自己是一介女流,竟无以为报。”

小唐以为她要求饶,只冷漠不言。

谁知王浣溪拭了拭泪,又道:“姐姐曾劝我,只安心留在府中,一切听凭义父主张便是最好,我本来也是这样想法,更不敢异想天开,只是……因听说礼部出了招贤榜文——浣溪年幼之时,有一名新罗女子为乳母,因此自小便会新罗语,于是心生此念;又因知道唐大人心胸见识,皆在常人之上,故而才斗胆前来一试,浣溪……不想一辈子只是罪臣之女,也不想庸庸碌碌嫁人度日罢了,倘若能尽微薄之力,做出一点事来,也不辜负义父相救之恩,或也可以为先父所犯的罪过赎罪一二……求唐大人体谅宽恕。”

王浣溪说罢,便俯身下去,以头磕地。

小唐听完这一席话,倒是略觉意外,见王浣溪伏在地上,他竟半晌无语。

顷刻,小唐才道:“好一番歪理邪说,只是本朝自古以来,便不曾有女子抛头露面,何况在礼部!倘若容你如此,只怕为天下耻笑,你竟还敢在我跟前强辩?”

王浣溪道:“本朝虽不曾有女子在礼部,然而在平靖夫人之前,本朝也并不曾有过女将军……大人……”

小唐见她竟又说出平靖夫人来,便道:“你竟敢自比平靖夫人?”

王浣溪又磕了一个头,道:“浣溪自是不敢,只是想一尽绵力罢了,求大人体察。”

小唐默然无语,看了她半晌,终于说道:“今日之事,我只当从未发生过,也望你自省,收了这许多痴念邪说,若还有下回,或叫我知道你又作出什么不何体统之举,我必不会再行姑息!退下罢!”

王浣溪听了这冷冷漠漠的一番话,那颗心才复又冰凉,因抬起头来,含泪看了小唐半晌,终究抬手,匆匆挽起发髻,踉跄起身往外去了。

只待王浣溪出门,小唐才复抬眸看了一眼,此刻眼底的恼色却退去大半,取而代之的,却是一抹忧虑沉思之色。

却说王浣溪趔趄出门,廊下,那温平陈基正袖手等着,见她跑了出来,两人忙迎上来,温平打量她的脸色,便道:“果然是不成的罢,咱们唐大人定了的事儿,等闲是绝无更改的,不过,你倒是该庆幸并未触怒了大人才是。”

陈基细看王浣溪,忽地觉着……便道:“怎么哭成这样儿?堂堂男儿……”

王浣溪听到这里,便将他两个人推开,拔腿快步离去。

陈温两人面面相觑,温平若有所思道:“这小子有些古怪,怪道大人不要他。”

陈基笑道:“除了有些儿娘娘腔儿,爱哭鬼,又哪里古怪了?他的新罗语却说得无可挑剔,不要倒是怪可惜的。”

温平噗嗤一笑:“不错不错,就是有些儿太像是女孩儿了。”正说笑着,忽地见小唐从屋里出来,两人一见,忙都屏息静气。

是日,小唐自礼部回府,见了唐夫人,请安欲去,唐夫人却拦住他,道:“你不必忙着回去,可知道今儿怀真不在家里?”

小唐一路想着正事回来,因也没留意其他,闻言大为意外,忙问道:“为何不在家里?却是去哪儿了?”

唐夫人道:“去了你姑奶奶府里,陪她住两天。”

小唐道:“好端端地如何又去了?”

唐夫人唉声叹气,道:“你这些日子,隔三岔五地连家也不回来,倒是想叫她一直都在家里呆着不成?”

小唐便陪笑说:“委实是因近来部里头事多。”

唐夫人因看着他,便说道:“你别跟我只是这般推搪的,我且正经问你,你成亲好歹也一年了,如何你们竟还是没有……”

小唐半晌才明白过来,因笑道:“母亲怎么又提起此事来了?”

唐夫人不便说今儿鲁姨妈来说的那些话,只道:“你倒问我?若不是你年纪大了,我又急个什么呢?”

小唐只道:“母亲安心,我须也不是七老八十了。该得的迟早会得。”

唐夫人叹了口气,便不言语,小唐瞅了母亲半晌,心中忽地一动,本想要问,却又罢了,只又略说几句,才退了出来。

因知道怀真不在家中,小唐也不回房,只去敏丽房里,见敏丽正斜靠在椅子上做针线,小唐笑道:“不是说不叫你劳神?如何又忙这个?”

敏丽缓缓坐起身来,道:“哥哥回来了?我也是闲着无事罢了,并没正经做。”

小唐道:“我才见过母亲,听闻怀真去了姑奶奶府上。”

敏丽闻言,便点头道:“哥哥大概不知道,今儿姨娘来过了,只怕又横七竖八说了些什么,她去了后,怀真才去了姑奶奶府上。”

小唐正是为打听这事儿而来,听敏丽说了,便道:“我就猜呢,先前也不说一声儿,怎么忽然就去姑奶奶那边儿了,必然是这丫头听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不自在了。”

敏丽瞥了小唐两眼,便道:“哥哥可要过去看看?”

小唐思忖了会儿:“罢了,且让她自在住一夜,明儿我再去,顺便给姑奶奶请安。”

次日早上,小唐早朝过后,便自回礼部,正出宫门,忽见熙王走过来,问他道:“你如何有些恍惚之意?”

小唐淡淡道:“是么?”

熙王越发诧异:“又有什么心事?好不好同我说?”

小唐看他一眼,似想要说,却又一笑,摇了摇头往前而行。

熙王拉住他道:“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因近来新罗派使者来的事儿烦心?”

小唐止步,虽然熙王猜的不全对,却也的确有些儿关系。

熙王见他面带踌躇之色,便索性说道:“这些日子我见你委实忙碌劳累,纵然是铁打的也熬不住呢,不如且随我去安闲半日?”竟不由分说拉住了。

小唐笑道:“殿下既然知道我公务繁忙,就不要相扰。”

熙王见他有心事,便想要扯住他,好仔细打听,不料见他只是不肯,便退而求其次道:“横竖将中午了,你且赏光,只陪我吃了饭便罢,如何?”

小唐本欲拒绝,心念一转,便答应了,熙王大喜,当下竟弃了轿子,只陪着他骑马,前回王府。

早就有王府的随从先行回府禀告,两人进了厅内后,极快之间便奉了中饭上来,小唐见菜色丰盛,且多合自己的口味,便笑道:“必然又劳烦王妃用心了。”

熙王笑道:“可知盼着你天天来劳烦也不能够?”

两人举箸,吃了片刻,熙王便说:“这会子没别人,你总该把你的心事同我说了罢,当真是为了那新罗国的事儿?我却也知道了,父皇自然还是最属意你去的,只因先前那一次闹出笑话,这一番势必要个长脸的人才好,因此你竟是个最出类拔萃、再合适不过的,然而你放心,我自懂得你的心事……”

小唐不由笑问:“殿下又懂我什么心事了?”

熙王笑道:“你才跟怀真新婚燕尔多久,如何好就叫你们分开?你自然也是不愿的,这几日郁郁寡欢,必然是为了此事了,我说的可对不对?”

小唐见他这般笃定,因笑说:“什么也瞒不过殿下的眼。”

熙王听了这话,又看他淡笑之态,却蓦地一惊,道:“难道我说错了?”

小唐含笑不答,熙王拧眉想了许久,摇头道:“除了这个,我却是想不到其他了,对你而言,难道还有别这个更要紧的?”

小唐凝视熙王半晌,喝了口酒,才说道:“果然是殿下你想错了,我虽然也曾为出使之事忧虑过,然而我从不曾为此事犹豫过。国之所指,臣之所向,夫复何言?何况新罗虽然是小国,千百年来也只附属我中国,然而我朝臣民若每每以老大自居而不思进取,便是危殆之象了。”

小唐说到这里,便想到同文馆那疏忽之责,因放下酒杯,又道:“何况近来我收到消息,言说扶桑之地,暗中派人前往新罗,所图为何虽无法臆测,却自然不能等闲视之。百年前跟扶桑的一场海战,才叫他们熄了觊觎我国之心,这百年眼看将过,只怕彼贼心不死,如今又暗暗勾搭新罗,只怕真真儿地有死灰复燃之意……故而这一次的新罗之行,不管如何,一定得是我去才成。”

熙王举着杯子,怔怔地听完小唐这一番话,虽然拨开了眼前迷雾,然而心头却复沉甸甸地,竟有些涩然难言,因望着小唐道:“你、你竟……想的这般周全。”

小唐一笑,道:“是以殿下该知道罢,此事于我来说,是势在必行,义不容辞。”

熙王垂眸,慢慢地也放下杯子:他本以为小唐贪恋儿女之情,这自也是人之常理罢了,不料如今,新罗使者尚未抵达,而小唐却已经顾虑周全,做好决定了,如此一想,这许多日子来礼部连番忙碌的原因,也有了答案。

熙王竟是满心无言,只垂着头。

小唐见他仿佛有些愀然不乐,便又笑笑,说道:“故而这两日我所思所想,并不是为了此事,殿下可愿再猜一猜,是为什么?”

熙王抬眸看他,默默说道:“你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总是出人意料,玄妙莫测,我又如何猜得?你倒是痛快说给我知道罢了。”

小唐点了点头,才道:“这件事殿下果然是猜不到的,只因我心中也正拿不定主意,虽觉着想法有些颠倒常理,近乎癫狂,然而总是会不觉想起……”

熙王这才又好奇起来,问道:“到底是什么?”

第258章

却说熙王府上,熙王因猜不到小唐心事,便虚心请教。

小唐不言,又吃了一杯酒,才道:“先前,詹民国的骋荣公主前往礼部见我,同我说了一番……很有些荒诞不羁的话。”

熙王挑眉看他,小唐道:“她们詹民国的民风同我国不同,尤其是女子……可以抛头露面,任意出入,亦可如男子一般行事。”

熙王笑道:“原来是这个,这是当然,我便看见过好几回,这位公主纵马横行,委实地不输须眉呢。你为何忽然说起这个?”

小唐闻言也是一笑,道:“只是被她一席话,叫我有些乱了心神,她偏又提起我姑奶奶的事迹……她竟问我,倘若我国多十个姑奶奶一般的女子,又会如何。”

熙王一震,乍听这话,觉着甚是荒唐,然而仔细一想,却又叫人心中震动。

小唐道:“当初跟扶桑那场大战,咱们这些做小辈儿的都也知道,姑奶奶的所作所为,委实称得上一个’巾帼不让须眉‘,也委实地让众多的七尺男儿拜服称叹,是以近来,我时常思量此事,只是又觉着确是有些惊世骇俗,竟不好对人言,今儿殿下既然问起,索性便同你说了。”

小唐说罢,便缓缓吁了口气,问道:“殿下意下如何?”

熙王喉头微动,目光闪烁,却说不出什么话来,半晌方道:“你果然也问倒我了,怪不得你先前不肯说,这些话……必然不能说出去,倘若从别人口中说出来倒也罢了,只当是笑谈而已。但若是给人知道了是你说的,只怕要好一场轩然大波……”

小唐微微一笑,熙王又颔首道:“我却明白你的意思,你所思所量,甚高甚远,然而如今世人,所见所知有限,多半无法体察你的苦心好意。是以倘若此话泄露出去,又恐怕你会不容于世,或者反而被世人诟病……”

小唐点头道:“我自也知道,常常也觉着这念头很是不智,但总是按捺不住会想。”

熙王道:“目前看来虽然不智,但长远看来未必无理。”

小唐双眸微微一亮,熙王举杯示意,两人各吃了一杯,齐齐缄口。

正在此时,熙王妃郭白露抱着安康公主出来相见。

小唐起身见了礼,彼此说了几句话,熙王因在旁看着,忽地便问熙王府道:“白露,那詹民国的骋荣公主你也见过的罢?”。

郭白露果然是见过数次的,因笑道:“是,王爷为何问她?”

熙王道:“听说她们詹民国,女子可以跟男子一般行事,在外任意走动,倘若我朝也这般,你觉着如何?”

郭白露愕然,不解他为何问出这般荒诞不经的话,便笑道:“王爷说哪里话,自古以来女子便只当在内宅,出外抛头露面又如何使得?只怕平白生出许多伤风败俗之事,且我见骋荣公主镇日在外头走动,虽是他们国的民风,只私心觉着,她竟很该入乡随俗才是。”

熙王挑眉道:“既然如此说,你是不赞许她们这般所为了?”

郭白露笑道:“自是万万不可。何况女子天生娇弱,如何好在外头奔波,又有何等能为在外出头?似如今这般恪守规制,才是常理正经。”

熙王跟小唐对视一眼,向着他笑了笑。郭白露问道:“王爷为何这般问臣妾?”

熙王道:“那你……如何见平靖夫人?”

郭白露一怔,旋即笑道:“臣妾何德何能,如何敢置评平靖夫人?要知百年才得一个平靖夫人呢,难道女孩儿个个儿都能做平靖夫人不成?倘若是那样,只怕……”

郭白露蓦地停口,便只笑着低头道:“臣妾一时兴起,多话了。”

熙王只道无事,郭白露便自回了内堂。

熙王因对小唐道:“你听见了?白露也算是个聪明伶俐的,又身为女子,她尚且这般想呢,不必说别的人了。”

小唐点头,一笑不语。

熙王道:“然而虽是如此,你且别灰心,虽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平靖夫人,只是我朝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只怕仍有的是。今儿你的想法虽使不得……但假以时日,恐怕也是未尝不可……只慢慢地来罢了,你总该明白,不管如何……”

熙王说罢,便举杯,凝视小唐道:“不管如何,我都是站在你这边儿的。”

四目相对,小唐眸中隐隐有光,连日来他每每浮起这般念想,但理智又觉着甚为可惧,毕竟太过离经叛道了,因此竟自疑起来。

如今说给熙王,难得的他竟并没有斥为不经之谈,反有些赞许之意,不由不叫人心中欣慰。

小唐举杯,同熙王的酒杯轻轻一碰,两个人各自饮罢,相视一笑。

至夜,派去打听的人回来禀告,原来怀真果然未回唐府,小唐料理了手中之事,便自往平靖夫人府上而去。

入内拜见了平靖夫人,却并不见怀真在侧,平靖夫人见他打量,便笑道:“你是在找怀真?她因惦记着我后院那一棵夜丁香,先前便去花园里摘花儿了。”

小唐诧异:“天色都暗了,这会子去,倘若磕磕绊绊的也是不好。”

平靖夫人道:“我自也是这样同她说的,只她说这夜丁香正经是晚上摘了最有效的,故而竟去了,你若不放心,便去看看罢,两个丫头都跟着呢。”

小唐因才来,倒不便立刻就走,于是只笑道:“若是磕着了,正好儿给她长个记性,只是姑奶奶的话她都不听,姑奶奶也太纵容她了。”

平靖夫人道:“我倒是想多纵容她些,只是怀真从来懂事,又过分知礼的,除了这花儿草儿上上心,别的事儿上,也难得见她多行一步多说一句,只在我跟前儿,倒还使得,也能说能笑的,你可不见年下那次,在你哥哥家里跟你嫂子他们坐在一处,竟是那等敛眉肃容,规矩的像个小老奶奶了。”

小唐便笑道:“怀真待姑奶奶也跟别人不同……不比对着别人,因此我也喜欢她多来跟姑奶奶亲近,姑奶奶高兴,怀真自个儿也得自在。”

平靖夫人因也笑了两声,垂眸思量半晌,便对小唐道:“当初皇上赐婚后,我曾想过,你的性子太过深沉了些,偏怀真又是多心可人疼的,我只怕你们相处不到一块儿去,因此十分担心了一阵子,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小唐道:“姑奶奶原本也是为了怀真跟我好。”

平靖夫人点了点头,说道:“我是为了怀真多些,至于你,毕竟是个在外惯经风雨浑然不怕的,魔王似的,只有你欺负算计别人,也只有别人敬你畏你,故而我并不担心你如何……”

小唐哑然失笑,道:“姑奶奶……竟也太偏心怀真了。”

平靖夫人本想提上回拿拐杖打他的事儿,心念一动,却又罢了,只道:“你在这儿干坐着,只怕魂也飞到花园里去了,你且去看看怀真罢了。也尽早把她好生带回来,叫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