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驷已然动怒,陶骧这才驻足。

“你别同我讲,除了你,还有谁谁可取而代之。哪怕数月前或许这句话不虚,到今日西北军中名望,还有哪个高得过你?不准废话,连我在内,仲成敦煌都愿代你成行。我们都是与你同进退者,扣押我们又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容易成事…”

“我不去,让人讥笑我贪生怕死么?”陶骧淡淡地问。

陶驷眼睑抽搐,道:“放屁!”

陶骧看着二哥。

“贪生怕死,谁还走到这一步?”陶驷怒道,“为人子婿,这一趟我必是要同你二嫂回北平的。不然我都不必与你多费口舌。”

陶骧说:“

二哥就放心去吧。你也说西北军中名望无人能高过我,那么谁要动我,也得想想后果吧?”

陶驷皱着眉,边走边说:“此事等下与仲成敦煌再议…那个孟冬儿,你预备怎么办?今日在医院,你二嫂和静漪可都撞上了。再这么下去,别的不说,家里难免生事。前次因为晴子的事,你二嫂没少犯嘀咕。她几次问起孟冬儿,我都给混过去了。她凡知道点什么,不会瞒着静漪的。”

陶骧摘了军帽,抚了抚发顶,说:“我之前还怀疑她是南京的,后来看着像是日本人的,现在看来都不是。”

陶驷简直笑出来,道:“也难怪你行事越发谨慎。你这里真是妖孽会聚之处,哪一路的都有。我看他们彼此也都还提防着,好处倒是此消彼长。不过这孟冬儿,你若是不及早除掉,还是同静漪说一说的好,省得她多想…晴子嘛,哪怕是真的,算起来也是你们成婚前的事儿。晴子从前对你也是有情意的,只是…”他说着,两人已经进了两道院门,听见书房里有人在高声争论,便刹住了话。

丛东升正带人送茶点出来,看到陶驷和陶骧,提着长衫便下台阶来迎接,道:“给二爷、七爷请安。马将军他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陶骧刚点了点头,门一开,逄敦煌从里头出来,高声问道:“陶司令,开完会给酒喝不给?丛叔小气,说你不发话不给酒喝。”

丛东升笑眯眯地看着逄敦煌。逄敦煌被他瞅着,悻悻地道:“这回不会喝多了乱来的了…那次砍花是你家七少爷干的,可没我什么事儿呢。”

“什么砍花?我们老七酒品从小就好。老七?”陶驷莫明其妙地问。逄敦煌似笑非笑地望着陶骧。

陶骧则对丛东升道:“丛叔,预备酒菜。”

他请逄敦煌他们进去坐下。大家落座的工夫,逄敦煌瞅着他的脸色,悄声道:“唷,上回那样就已经喝醉了砍花,瞧你这颜色,这回不是得把这宅子给点上?不成,这酒今晚不能给你喝!”

陶骧拍了拍身前的座椅,让逄敦煌坐了。

静漪回了下头,果然看到一辆黑色的轿车跟着他们。是陶家普通式样的车子,看不出什么来。她问:“是送二少爷的吧?”

“并不是。那几辆跑的快,早就不见影儿了。是护卫队的车。”张伯踩油门,车子加速。后面的车很快又跟了上来。

“就让他们跟着吧。”静漪。

静漪用过早点之后便预备出门去送雅媚。昨天刚送尔安去往太原。尔安很从容,雅媚回北平的心情则是凄惶。

静漪更能理解雅媚的处境。曾几何时,她如此这般踏上回家的路。好在陶驷与瑟瑟相伴,旅途中总有些安慰。

她手扶着女儿的摇篮,却没有看她。

尔安昨晚来看过囡囡,走时和她说些话。相处数载,她与这严肃的大姑子处于同一屋檐下的时候并不多,像昨晚那般听她推心置腹的说一番话,也是极少的。尔安说同为女人,她是很欣赏她的;而作为姐姐,她则是非常希望她和陶骧都能够幸福…她明白尔安在担心什么,也期望着她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可是她沉默了。尔安并没有勉强劝她,离开时神色间却未免有些遗憾。

“少奶奶,囡囡睡实落了…您不是要出门送二少奶奶么?”张妈过来跟静漪说。

静漪点点头,说:“要的。”

她查看了下手袋里的东西,说:“秋薇今天出院,我送过二少奶奶就去探望她。许是会回来晚些,囡囡醒了要找我的话…”

静漪说着,顿了顿。囡囡其实并不怎么粘着她。比较起来,反而是她更离不开囡囡…她手指拨着手袋里的东西,来回查看了好几遍,都没数清楚出门要带的都齐了没有。

她抬眼看张妈在看着她,轻声说:“你好好照看她吧。”

“少奶奶,要不要我跟着?我也该去看看秋薇。”张妈虽迟疑,还是说。

静漪望了她,说:“改天吧,让人送你去。”

静漪穿了大衣出门。

月儿偷偷看了眼张妈,脸苦了一下,说:“少奶奶这两日脸色不

好看。一坐就是大半晌,看着可真怕人…张妈妈,少奶奶这是怎么了?”

“家里这阵子事情多,少奶奶有些烦心

张妈让她上去看着囡囡。沉吟片刻,她拿起话筒来,拨了个号码…

静漪出来并没有让人跟着,吩咐张伯直接去恪园。抵达时陶驷一家已经预备好出门,行李都搬上了车,陶夫人正牵着瑟瑟的手和她说着什么,看到静漪来了,点点头,问道:“去机场么?”

“是,母亲。”静漪轻声答应。

“送到大门口就可以了,何必跑那么远呢?”雅媚拉了她,道。

静漪微笑,弯身看看瑟瑟,说:“舍不得瑟瑟呢。”

“瑟瑟舍不得小婶婶,还有囡囡。”瑟瑟松开陶夫人的手,扑过去抱住静漪。

瑟瑟力气有点大,静漪被她冲的身子晃了晃,险些没站稳。她扶着瑟瑟,顿时觉得腹中绞痛。

雅媚看静漪脸色一阵发白,拉过瑟瑟来,责怪她没轻没重的,伸手搀住静漪、问她有没有事。静漪忙说没关系,雅媚还是瞪着瑟瑟道:“以后可不准这么冒冒失失的,这幸而是小婶婶,若是奶奶和太奶奶,还不给你撞的倒地?瞧你,只顾跟小婶婶撒娇,快和小婶婶说对不住。”

“二嫂,别吓着瑟瑟。”静漪拦着雅媚。

“对不住,小婶婶。”瑟瑟仰脸对静漪道。

静漪摸摸她的脸蛋儿,又说了声没关系的。瑟瑟这才甜笑着抱住她。

雅媚见状无奈地说:“可舍不得你了。昨儿夜里还嚷着要带囡囡一起走呢。”

静漪歪头看瑟瑟,瑟瑟说:“不对,是我要妈咪也生一个小妹妹给我,她说让我跟小婶婶要囡囡就好了。”

“咦!”雅媚掐着腰,微笑着望了女儿。

陶驷和陶夫人在一边看她们说着话,提醒她们时候差不多该走了。雅媚这才与陶夫人告别上了车。静漪和瑟瑟坐了张伯的车子往机场去。一路上瑟瑟缠着她说这说那,总不住嘴。静漪很有耐心地听着她的童言稚语。听着听着,她不禁开始想象,不久之后,她的囡囡也会想瑟瑟一般伶牙俐齿吧…张伯今天开车格外慢。慢到她发觉,催促他开快些,他才提速。可等他们到了机场,陶驷他们的行李都已经被送上去了,正在舷梯边等着了。

静漪亲亲瑟瑟,和雅媚陶驷一一道别。

陶驷先带瑟瑟登机,雅媚又耽搁了一会儿。她看着静漪,却并没有说什么。小旋风刮起来,甚是寒冷。静漪看了眼机舱门——陶驷已经出来两次,都没有忍心催促…她只好说:“保重,二嫂。我会给你写信的。”

雅媚眼圈儿发红,抱了抱静漪,说声保重才登机。

静漪回车上坐着,直待飞机起飞,她才吩咐张伯返回。

不过半日工夫,她已觉得累极。

车子刚刚进城,她对张伯说:“先去万香斋,我要买点心带过去。”

后面车子滴滴作响,张伯从后视镜看了一眼,说:“还跟着我们呢。”

——

抱歉地通知大家,周日晚间更新。谢谢。

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十三)

静漪回了下头,果然看到一辆黑色的轿车跟着他们。她看不清车牌号,问道:“是送二少爷的吧?”

从那年在机场遭劫,陶家出入的安全保护总是很周全。因也习惯了,她出来时并未在意。

“是府里护卫队的。”张伯说着,又抬眼看了后视镜,再看看静漪的脸色,“少奶奶,不用他们跟着么?”

“随他们吧。”静漪轻声道。

后面的车子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们,到了万香斋门前,也停了车辂。

“少奶奶还是在车上吧,要什么点心我去买。”张伯就问静漪需要什么。

“我自个儿去选吧。也下车去透口气,有点晕车呢。”静漪说着,待要开车门,看到街对面卖冰糖葫芦的老汉。她从小银包里抽了张钞票给张伯,“麻烦张伯去买几串冰糖葫芦吧。”

张伯笑眯眯地说:“少奶奶,冰糖葫芦才值几个大子儿呢?我去买来好了。骊”

他跟着静漪下了车。

静漪看他锁了车子往街对过走去,挽了手袋往万香斋走去。边走,边看了一眼后面的护卫车——车上下来的陶府护卫远远地对她行了个礼——她略一点头,从容地上了台阶。

身旁的人群熙熙攘攘,她走的慢些,躲避着行人。

前面走着一位老太太,左右都牵着三四岁的男童。是对双生子,蹦蹦跳跳的,很是可爱。往日她见了这样的孩童,必定是要驻足多看两眼的,此时却没有这个心思。偏偏那孩童回头望了她,忽然就笑了…静漪怔了下。似乎是有道强光直射进眼中来,她眼前被晃了这一下,顿觉眩晕。仓促间她还对那孩子微笑了下,继续上着台阶…那个孩童挣脱老太太的手,在台阶上蹦跳着。

静漪还没来得及说一声小心,那孩子一脚跳空,便朝她跌了过来。台阶有五六级,眼看小孩子要滚下来,静漪紧跨了两步,把那孩子拦腰截住——她一声低呼,忙把孩子放稳,看他是否安然。这孩子被她抱在怀里,还瞪着大眼睛在对着她笑…静漪一时失神,也没顾及自己为了抱住孩子,膝盖着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膝盖处钻心的疼。

忽有人就冲到她身边来,说了声少奶奶小心,便将她扶住,替她把孩子抱了过去。

静漪转脸看时,并不认得,但看服饰,也是陶府护卫。她点点头,看孩子无恙,松口气。

那老太太慌忙过来,拉过孩子去,对静漪连连道谢。

“不谢。”静漪微笑。这一对约莫三四岁的双生儿,看上去健康活泼的很。一模一样的打扮,一模一样的虎头帽和虎头鞋,十分的招人爱。她一时之间都要辨不出到底哪一个才是她刚刚抱过的了,“快看看伤到哪里没有?”

“没有、没有。多谢这位太太。”老太太拉了孩子,歉意地望着静漪,“都是我没看好他…您衣服都脏了。”

“少奶奶,”护卫也不方便搀扶静漪,只小心提醒她慢些起身。

静漪点点头,扶了下台阶才勉强站起来,果然身上沾了点尘土,她微笑道:“没关系的。”

她说着低头拂了拂尘,示意老太太带孩子先走。

老太太一再道谢才离开。

“少奶奶,您还好吗?”护卫有些紧张地看着静漪。

静漪点头,摆手让他们不用跟着,“我马上就出来的。”

护卫看着她被伙计迎进店里去,便守在店门口,偶尔转头看看铺子里。

张伯买了冰糖葫芦回来,仰脸看了看日头,又看看点心铺门口守着的护卫,干脆上去问道:“少奶奶还在里头?”

他说着往铺子里瞅了瞅,并没看到静漪的身影,便咦了一声,进了铺子一看还没有人,呆了一下,抓住一个伙计便向他形容静漪的样子,问有没有见过这么位年轻的太太。

那伙计打量他两眼,摇头。

张伯抬手擦着汗,说着坏了坏了,出来叫了护卫便说:“坏了坏了…少奶奶不见了…”

护卫也是一呆,进了铺子一看,脸都青了,抓着伙计问道:“铺子是不是还有后门?”

那伙计

被他吓的呆若木鸡,指着东边说:“是,那边临会贤街,的确还有一个门…爷您别这么着,吓死我了…有什么事儿您开口,没有不说的…刚那位太太进门买了好些东西,让送去城西…然后给了钱也没等找钱就走了…哦对了,倒是用了我们铺子里的电?话…”

张伯也不等伙计说完,把手上冰糖葫芦一扔,奔东门就去——会贤街上车水马龙,哪里还有七少奶奶的踪影?

“这怎么办?”护卫瞠目结舌。

“我哪儿知道怎么办?你是护卫还我是护卫?”张伯吹胡子瞪眼。

一个司机敢骂耀武扬威的府中护卫,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事。可这时候护卫是阴沟里翻船,还得仰仗张伯提供信息好找七少奶奶,敢怒不敢言。

张伯不等他开口问,说:“我不知道七少奶奶去哪儿了,我只管开车,人丢了,你们去跟太太和七少爷交待…”他说着,手一背转身便走。

那护卫跺了跺脚,返回铺子里大声叫道:“掌柜的,借电?话一用!”

他打电?话的工夫,张伯已经出了铺子…

陶骧回到西北军司令部,听机要秘书汇报完这一日的案头琐事之后出去了,他才坐下来。

栖云大营的骑兵团眼下正驻扎在城郊,有一批从蒙古运到的马匹刚刚运抵,他特地过去巡视。除了视察马匹,还跟逄敦煌和骑兵团的将士们一同赛了赛马。以往无论如何,他骑马跑一跑,心情都会好一些。可是这次却不奏效。底下人以为他是赛马输了觉得不快,连逄敦煌都取笑他久疏战阵,都赢不了骑兵团的新兵蛋子了…他倒也愿赌服输。

回城时和逄敦煌一道。敦煌看他情绪不佳,路上瞅空儿问了问为什么。他只说没事。逄敦煌当然看得出来他不会没事。不过他也没追问,就说了句这两日要喝酒只管找他,也是气闷的不得了的样子。

逄敦煌这次回来是要去相亲的。逄老爷子数次要敦煌回城都被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推脱。老爷子没办法,跑到司令部找他,拜托他召儿子回来。逄敦煌脸上尴尬,说老爷子电报里就一句话,若是他不回去相亲,就等着看他上吊吧…可要不回去,老爷子上吊;回去,他可得上吊。总之父子俩这回准得有一个上吊的呢。

逄氏父子同样的幽默风趣。

他受逄老爷子所托,微微露了劝敦煌成家的意思,敦煌则直截了当地说自己眼下根本就没有这个打算…

忽然有人敲门,陶骧说了声进来。

机要秘书进来说刚刚忘了一个留言,是家里来的。

他点着烟,问是谁打的。

秘书说是太太身边的张妈,但没有留话。

陶骧让他出去,马上拨了家里的电?话。转到琅园去时,就是张妈接的…

陶骧将话筒放下,手里的烟卷微微抖动。

他将烟卷碾碎。

“李大龙!”他叫道。

“在!”李大龙从外头进来。

“给我查…”他正说着,桌上电?话铃响起,他抓起来,话务员说司令稍等电?话马上接进,“我是陶骧。”

李大龙就看陶骧的脸色变了下,话筒一扣,说:“把兰州城内地图给我。”

“是。”大龙从一堆地图中翻找出陶骧需要的那一张,给他铺开在办公桌上。

陶骧手指一划,迅速找到了其中一点,他的目光定在那里。片刻,他拎起外衣就走。

李大龙忙跟上去,问道:“七少,刚刚您说要查什么?”

陶骧迅速地下着楼梯,边走边解着身上刚刚戴好的枪套,回手一甩,李大龙忙替他收了。

李大龙抱着陶骧的枪,顿觉若是七少不解下枪来,怕是等会儿会用到的…这么一想,他一身冷汗。他简直要跟不上陶骧的步子了。出了司令部大楼,看到司机停车在楼前,就听陶骧命令司机退后,自己上了车关好车门。李大龙眼疾手快,趁着陶骧发动车子,也顾不得绕道、直接开了车门跳上车,没等他坐稳,车

子出膛子弹般冲出了司令部大楼…李大龙一头冷汗,也不敢问开车的陶骧。他抓着车内把手,扒着车窗看着外头,能辨认出周围的环境——没用多久,车便拐进了闹市区的会贤街…他猛醒:刚刚司令在地图上找的就是会贤街——果然车子慢下来,他坐稳了,想要问司令这到底要去哪,一低头看到怀里抱着的司令的枪套,决定还是闭嘴的好…

陶骧开车经过两个十字路口,便停了下来。

他看到了前方一个小小的门脸,白底红十字,是家西医诊所。

在这个城市里西医并不算多,这条街上更是只有这一所。他看过地图了。那是详细的作战地图,描述精准到从每一栋建筑的位置、用途到内部结构。他此时甚至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位于二楼的诊所每一间房间…他果断的下了车。

李大龙跟着下车。他看到陶司令高大的身影在走出两三步之后站住了,原本想跟上去,却在一抬眼之间,也跟着站住了——前方那白底红十字的诊所牌匾正下方的楼梯口,穿着白袍的护士正搀扶着一位年轻的太太走出来…李大龙看清楚那位太太的相貌,失声叫道:“七少…”

在他身前的陶骧一动未动,前方的程静漪却定住了似的。

她似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能转过脸来看向刚刚那一声发出的方向——她看到了陶骧。

护士刚刚还在一旁问她要不要送她回家、自己可以不可以、乘黄包车要当心些…她面前已经停了一辆黄包车,再走两步跨上去就好了。她站下,远远地望着陶骧。

他似乎并不想马上过来。

她看不清他的表情。他直立的身影,仿佛是这条热闹繁华的街道上唯一静止的。她也不知为何,看着他静止不动的身影,竟瞬间心如刀绞…她转脸对护士说:“麻烦你了。”

她说着往前迈了两步,正准备上黄包车,忽然间手腕就被人握住了。她双腿早已酸软,只勉强支撑。他掌心灼热,握住她的手腕,似乎能在瞬间将她的骨肉烫化了…她听见护士迟疑地问她这位是谁。她还没有回答,他已经开口。

陶骧说:“我是她先生。”

他只说了这句话,四周便静了下来,她只能听到这几个字在她耳边不住地回响…她头晕目眩。

陶骧握着她手腕将她拉近些,看着她的眼睛,只有一瞬,没等她看请他眼里都有些什么,他已经将她抱了起来。

她还能听到四周围开始吵嚷嘈杂、听到护士嘚嘚嘚的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和她着急的追问他究竟要带她去哪里…但是他一句不答。

他的步子很快,于是她耳边有着呼呼的风声。或许不只是风声,还有他的呼吸声。像风暴,像海啸…像她在伏龙山被他扣在马鞍上,听到的风声。

“回青玉桥。”这是他说的第二句话,与往常一样的沉稳有力。

他不知从哪里拿来的毯子,裹住了她的身子。

她还是觉得冷。

“回去之后,除非我让你开口,不然一个字不准说。”他低声在她耳边说。

她眼珠转了转,冷和疼痛让她神智有些不清。他大概也知道,于是没有再说什么…

车厢像只冰窖,冻的两个人似冰块。

而琅园里此时也好不到哪里去。

陶夫人坐在楼下客厅里等着陶骧和静漪回来,已经等了有两个钟头。

张妈垂手侍立,看着陶夫人在沙发上坐着,闭目养神,犹如雕塑。

陶夫人午后忽然到来,说是探望囡囡。看了在午睡的囡囡一眼之后,出来便开始问有关静漪和陶骧的事。

照例也是问不出什么来的,张妈一贯的不该说的绝不说,月儿则是确实不知内情,其他人自然更不了解。但她也不动怒,极有耐心地等待着…直到大门外出现声响,白狮第一个跑到门边去,陶夫人才睁开眼,说:“终于回来了。”

她静等着,看着张妈和月儿屈膝行礼便开门出去,过不久便听到杂乱的脚步声。她的使女珂儿弯身在她耳边说着什么,声音越来越低。陶夫人的眉一扬之间,便看到陶骧进了门。

陶骧见母亲在这里,并没有将静漪立即放下。反而是静漪强

挣着要让他放手,他望着陶夫人,说:“母亲,静漪病了,我送她上楼。”

他并没有等陶夫人说什么,转身疾步上楼。

除了跟着上去的张妈和月儿,余下的陶夫人等人都有些发怔。

陶夫人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李大龙。

大龙立正站好,一言不发。

陶夫人心知问他也无用,干脆提了裙裾上楼去——此时陶骧已经从卧房出来,看到母亲上来,他面上有歉然之色,道:“母亲,恕儿子失仪。”

陶夫人看他,问道:“严重吗?请大夫来…”

“刚刚看过大夫回来的。”陶骧说。

“什么病?”陶夫人问。

陶骧说:“母亲,请先回去休息吧。”

陶夫人睁大眼睛盯了陶骧,一挥手屏退左右,追问道:“什么病?”

陶骧到此时才显出一点疲色来。他一时没有答话。

陶夫人忍耐半晌,仍说:“我倒是听闻她要同你离婚的。可她此时尚且身为陶家人,居然如此恣意妄为!”

“是我同意的,母亲。”陶骧低声道。

陶夫人听了,勃然变色,指向陶骧的手都发了颤,道:“好!好一个你同意的!你这叫大逆不道…你!”

“母亲,”陶骧低了头。虽然低了头,声音却丝毫不软弱,“母亲,这是我和静漪之间的事。还望母亲体谅。母亲这些日子也劳累,不如先回去歇着。此中事由,我晚些自会向母亲交待。”

陶夫人几乎从未被陶骧如此忤逆,但是她也知道以陶骧说一不二的性格,说是让她体谅,其实就是不让她插手。

她气极,对陶骧道:“为了她,你是一再破例。她这是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