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锦瑶听了之后,真是好半晌都说不出话来:“竟然就这样?皇后露出来这么多马脚,对你做了这么多恶毒的事,皇上竟然不管吗?”

秦沂倒没料到楚锦瑶这样生气,他奇道:“你这是怎么了,气劲这么大?”

楚锦瑶忍了好一会,还是觉得这叫什么事:“我替你不服。”

秦沂失笑,他突然想起许久之前,楚锦瑶被楚老夫人打手心,楚锦瑶这个当事人没什么,他反倒气得不行。大概这个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当事人不在乎,而关心的那个人却气不过。

秦沂这样想着,心底就柔软起来,嘴边的笑也更加柔和:“你就和一个小孩一样,都多大了,竟然还惦念着不公平。”

楚锦瑶疑惑地抬头,就看到秦沂微微眯着眼,就像一只狩猎的猛虎一般,笃定又危险地笑着:“只有小孩子才想着公平,政治场上只关心利益。何况,皇后她已经付出最惨痛的代价了。”

小齐后手脚确实做得干净,可能皇帝和秦沂找不出这一切都是她指示的证据。然而这就是小齐后的可笑之处了,一个帝王起疑,会和你讲证据吗?皇帝多年来把小齐后当知心之人,就是因为信任小齐后,这才有什么话都愿意和小齐后说。可惜,恐怕经此一事,小齐后在皇帝心中的信任就要打个折扣了。

越是亲密的人,越是无法容忍对方的欺骗。小齐后的信任根基被动摇,这才是此次最大的收获。即使小齐后毫发无损又如何,秦沂又不是小孩子,那里会说出做错了事情必须要受到惩罚这种话。皇帝欠他一个公道,既然皇帝给不了,那他不会自己取吗?

楚锦瑶看到秦沂的表情,就知道他完全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他不在乎公道自然是很成熟的想法,可是,楚锦瑶却莫名心疼。皇帝除了是君,他还是秦沂的父亲啊。

秦沂的少年时代,究竟是怎样度过的呢?楚锦瑶每想到这些就觉得心疼,秦沂飞快地盘算接下来的势力布局,不过一错神的功夫就发现楚锦瑶脸色低落。秦沂奇了,他把人拉过来,问:“你怎么了?”

“没什么。”楚锦瑶闷闷地说,“只是想若我早些认识你就好了。”

秦沂没想到她竟然在想这些,他不由愣了一下。过去那些经历他已经完全不在意了,没想到另一个人却铭记在心,甚至还为他低落。他慢慢把人抱紧,明明心中激荡,可嘴上却一句都说不出。秦沂静静抱了一会,楚锦瑶也不打扰,只是回手抱住他的腰身。

两人就这样坐了一会,秦沂问:“你这次可立了大功,我还没问,你是如何知道制那种异火颗粒的?”

楚锦瑶轻轻叹了口气:“还是皇后给我送来两仪膏,我想起小时候闹下的蠢事,这才联想起来。我五岁之前皮得很,整天在外面疯跑,有一次我和玩伴不知道想起什么,把尿液和砂石一起加热,最后竟然弄出一种蜡一样的东西。我试着点着,就发现这种东西的光很奇怪,把我们一群人都吓跑了,我因此记得特别牢。我总觉得舞姬衣裙上的火焰很眼熟,那天被人一提醒,我才想起,这正不是我们小时候玩的么。”

“等一下。”秦沂没有追问这种奇怪的物质,反而对另一件事更感兴趣,“你小时候为什么会想起玩这种东西?”竟然是尿液和沙子一起加热,她小时候到底在做什么?

第94章 东宫稳固

被人问到这个问题, 对方还是自己的丈夫, 当朝皇太子, 楚锦瑶难免超级尴尬。她妄图含糊过去:“这没什么好说的, 我们继续说下一件事…”

“我不觉得。”秦沂看着楚锦瑶笑,“我很想知道。”

楚锦瑶被逼问地恼了,没好气地瞪了秦沂一眼。秦沂这种人永远不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 非得把人惹毛了, 被瞪上几眼,他才肯转移话题。

秦沂忍着笑, 配合地问:“那下一件事呢,是什么?”

被秦沂这样一打岔, 楚锦瑶忘了自己原本要说什么,想了一会才继续说:“主要是这个火焰太特殊了, 见一次就忘不了。我靠着这个想到那天舞女起火的罪魁祸首, 但是我一直想不懂,这种东西虽然易燃, 但总要有个引子。后来你拿来了锦衣卫里的口供, 我拆开衣服,才发现竟然是贝壳粉。”

“这个又是什么道理?”

“殿下, 你料事如神, 在朝堂上举重若轻,没想到你也有不懂的地方。”楚锦瑶看着秦沂噗嗤一笑, 双眼亮如星辰, “这贝壳粉可有大用。它是用贝壳烧成灰, 放在洗脸水中可以让皮肤变白,只是它一碰水会发热,容易烧伤,后来姑娘们才渐渐用得少了。只不过这个方子依然流传,若说姑娘爱美,知道这个也不稀奇。”

楚锦瑶在乾清宫推说自己不知道,引着太医说出了贝壳粉遇水发热的禁忌。可是事实上,楚锦瑶却对这种美白偏方了解得很。楚锦瑶因为爱美,平时爱收集这些偏方,而小齐后也是个爱打扮的人,推己及人,楚锦瑶推测小齐后也知道这个。事实证明,她果然知道。

秦沂着实吃惊,他完全没有料到原因竟然是这样。秦沂和幕僚商议了许久,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起火。然而没想到,这最后的关窍竟然是楚锦瑶打通的。那种异火颗粒是方士才能接触到的,而后面靠美白方子来发热引火,这一看就是出自女子的手笔。按道理这两样相差太远,即便有人涉猎广博,了解方士之道,那他想到了前面一样,却未必能猜到贝壳粉。毕竟美白的东西,哪个男子会关心这些。

这两重诡计相生相克,简直是天然的圈套,可是偏偏楚锦瑶两样都占了,顺顺当当破案,简直如有神助。秦沂看着楚锦瑶亮晶晶的目光不由心神动摇,等他回过神后,故意笑着说:“看来女孩子淘气一点也好,说不定以后就派上大用场了呢。以后我们的女儿就按这个法子养。”

“殿下。”楚锦瑶羞恼地唤了一声,她听到秦沂说“我们的女儿”,心里轻轻一动,随即柔软的不可思议。楚锦瑶默不作声地抚到自己的小腹,这里什么时候会有小生命呢,一个属于她和秦沂的孩子。

秦沂也知道楚锦瑶的心结,其实秦沂是真的不急,他们俩才多大,为什么要急着要孩子?可是他也明白楚锦瑶是不一样的,她是太子妃,压力不可同日而语。秦沂握住楚锦瑶的手,说:“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嗯。”楚锦瑶点头,一提起这个话题就有些沉重,楚锦瑶不想破坏氛围,赶紧说道,“殿下,我这次是不是立了大功?”

“当然。”秦沂也笑道,“太子妃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你一个人,远比东宫一杆子幕僚都管用。”

在妻子面前,秦沂毫不犹豫卖了自己的一班下属,随便还要踩上一脚。楚锦瑶听了略羞涩,道:“我哪里能和东宫的智囊比。对了,还有我的簪子,你要一并赔我!”

秦沂被逗得直笑:“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一会我让他们另外给你打一套全新的。”

出了汪明赐这件事后,小齐后被收拾地老老实实,后宫的人察觉风头不对,也都安静的和鹌鹑一样。然而事情远远没完,秦沂在法事结束的第二天恢复上朝,之前义愤填膺弹劾秦沂的人,现在看了秦沂都不敢说话。

秦沂是何等记仇的人,现在恢复清白,重回朝堂,能让这些人得了好才怪。早朝上气氛诡异,而秦沂气定神闲地站在最前端,等早朝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秦沂上前一步,说道:“儿臣有事启奏。”

小齐后的事不了了之,秦沂什么也没说,就放这件事过去了。皇帝松了口气之余,心里也有些愧疚。他即便不通国事,但至少不瞎,这次的事情,明显是小齐后对不住秦沂。然而,小齐后是他的妻子,还比皇帝小了十多岁,皇帝不舍得,也不可能对小齐后怎么样。

因着如此,皇帝面对秦沂便有些亏欠,如今秦沂在早朝有话要说,皇帝便允了。

“前几日儿臣未能上朝,辗转从詹士那里听说,有肱骨之臣提出多留一个皇子在京城。”

秦沂此话一出,文武百官明显躁动了起来,站在最前面的内阁阁老们还沉得住气,可是后面年轻的臣子,难免就交头接耳,和身边的同僚交换惊讶。这件事显然是埋在东宫脚下的炸.弹,如今秦沂洗清嫌疑,被皇帝亲自起复归朝,前些日子意气上头的臣子现下也都冷静下来,俱识趣地不再提这件事。可是任谁都想不到,朝臣主动避开,而秦沂却自己主动提了起来。

皇帝明显也惊讶了。秦沂眉眼不动,没有理会身后的浮动,语气沉着的几乎让人不敢相信他在说什么:“儿臣觉得此提议甚好。如今宫中只有两位亲王,待二弟三弟就藩后,若京中发生什么变故,山长水远,恐怕一时来不及唤两位贤弟回来。所以,多留一位亲王在京,以保江山传承稳固,儿臣觉得甚好。”

最前面的阁老现在也都掀开眼皮,飞快地揣测着秦沂的意图。秦沂继续说道:“依儿臣看,二弟肃王恭谦有礼,礼贤下士,留他下来最好不过。不过潞王是中宫嫡子,似乎礼法上更合适。两位弟弟各有所长,儿臣不敢定夺,请皇上和诸大人商议。”

肃王听了这话再也站不住了,赶紧出来推辞,刚和肃王做了亲家的魏国公府也没法装作看不见。肃王和肃王妃娘家都表态了,镇北侯府这时候再站着不动就白活了这么多年,镇北侯也站出来,替潞王表态。

秦沂坚决要求,一干臣子又是陈情又是说理,最后内阁阁老也站出来劝。不知是不是日头太烈,肃王脑门上渗出来一层密密麻麻的细汗。他眼见一群忠贞老臣们又是下跪请命又是老泪纵横,肃王腿脚发软,实在扛不住了,只能咬牙站出来说:“太子之言实在让臣无地自容。太子既嫡又长,自入朝以来勤政端方,乃是与世不出的贤德储君,更是臣等典范。臣弟心慕太子高义,岂敢起不敬之心,坏了祖宗礼法?儿臣不孝,在此恳请皇上恩准,待臣完婚之后,立刻前去庆阳就藩。”

潞王还不到入朝的年纪,故而今日早朝他并不在场。肃王这番明确表态的言论一出,整个承天殿都静了静。随后,就是一群赞叹肃王明礼的声音。

秦沂这才满意,半推半就地“顺应民意”,“收回成命”。肃王和前段时间同意留人的臣子都被这一通闹得很没脸,便是之前没表态的,现在也都觉得老脸火辣,神态讪讪。皇帝因着对秦沂有愧,今日一直沉默,等下面讨伐完了之后,他才出来定调:“太子既嫡又长,顺应礼法,这些年来也并无错处,以后这种话不必再提。既然肃王想早些去庆阳,那等大婚过后,就让礼部着手准备吧。”

皇帝的话无疑给这件已经定型的事敲上最后一颗钉子,至此,肃王就藩之事已成定局。潞王的事虽然皇帝没有提,可是肃王的例子已经摆在这里,等潞王定下王妃后,便是潞王不想走也不行了。

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内起火案就此盖棺定论,一场莫名其妙的火牵扯到皇太子身上,最后竟然酿成大规模弹劾,以至于堂堂太子都得卸职以避风头。可惜前段时间的弹劾风波有多汹涌,之后东宫的反扑就有多猛烈。自认正义的文臣们被狠狠打了一巴掌,素有谦名的肃王不得不自请离京以示清白,天之骄子潞王也被打压得一句话都不敢哼。便是浸淫权力场多年的内阁也不得不承认,皇太子确实是个合格的储君,不止合格,现在更应该换成可怕。之前那么猛烈的弹劾风波,皇太子愣是一声不吭,直到最后关头才猛然发力,雷霆万钧,震慑全国。至此,别说官场,便是平民百姓也能看出来东宫地位之稳固。秦沂,已然是拍板的下一任国君。

楚锦瑶的感觉最为明显,以前众人诚然毕恭毕敬,但是这多是出于礼法,供着她这个太子妃罢了。可是现在,无论宫内宫外,无论是一品的国公夫人还是低微的宫婢,见到楚锦瑶越发恭敬不说,恭敬中还带着许多热切和巴结。毕竟秦沂的地位有目共睹,而太子妃和太子感情稳定,至今没有侍妾,如今诰命夫人看楚锦瑶的目光,简直是在看未来的皇后。

东宫扬眉吐气,相应的,其他宫气氛就要低沉。肃王因为之前留京的事闹了好大个没脸,婚礼自然也不敢太张扬,赵兰辉就在这种压抑别扭的气氛中抬入肃王府。皇室的这两场婚礼相差不过六个月,但是待遇却截然不同,楚锦瑶大婚时盛大张扬,整个帝国都殷切注目,而赵兰辉的就截然相反。

可是这还没完,赵兰辉不甘不愿地认了婚礼的差距,还没等她调整好心态,就要准备离京的事情了。庆阳和京城所去几千里,这一走,恐怕就再难看到京城的红砖绿瓦了。

赵兰辉自负是公主之女,背靠魏国公府,从小压着别人一头长大,然而现在却被全面压制,她心态如何能不崩。

好在皇帝也是凡人,肃王到底是儿子,在眼前养了十八年,感情哪能说断就断。肃王这一走,恐怕只有在他殡天奔丧的时候才能回来了,皇帝每想到这里都觉得痛心,越来越不舍得看肃王离开。然而就藩的事是皇帝亲口说的,天子一言九鼎,断没有反悔的道理,皇帝只能下令去行宫避暑,借此多留肃王一两个月,等从行宫回来后,再让他们两口子动身。

上头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去行宫避暑,这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挪窝,整个帝国机构都得跟着挪。

楚锦瑶对此倒没什么看法,反正秦沂在哪里她在哪里,没什么不习惯的。行宫的规模当然比不上紫禁城,宫殿的一砖一瓦不像皇宫那样壁垒鲜明,后宫森严的等级也随之弱化许多。搬到行宫后,无论是皇帝还是伴驾的人,背地里都偷偷松了口气。

规矩压死人,下面的人胆战心惊,上面被供着的人也累啊。

浩荡的依仗队到达行宫,楚锦瑶早被马车颠地浑身都疼。太子妃的銮驾都坐着难受,其他人更不必说了,车队里的人心里都叫苦连天,恨不得立刻扑到床里休息。可惜皇帝和皇后可以歇,他们还不行,楚锦瑶下车,先随着秦沂去皇帝、皇后的寝殿请安,履行了晨昏定省、伺候长辈的义务后,这才能回自己的寝殿。

楚锦瑶和秦沂请安的时候碰上了肃王夫妇,皇帝和小齐后都累的够呛,随便说了两句就放他们出来了。四人一起退出,走出帝后寝宫,肃王主动给秦沂和楚锦瑶问好:“皇兄,皇嫂。”

肃王都主动说话了,赵兰辉也只好半屈膝行礼,只不过她唤的是“太子”、“太子妃”,这一下就疏远了许多。赵兰辉面对楚锦瑶还有些别扭,而楚锦瑶却完全没有在意她:“肃王和王妃有礼了。”

肃王客气地寒暄了一会,就对秦沂说:“皇兄,今日时候还早,你可否要去围场转转?听说今日新送来一批猎物。”

既然来了行宫,围猎自然是重头戏,男人很少有不热衷打猎的,秦沂也不例外。楚锦瑶被路途折磨的一脸虚弱,但是秦沂却精神奕奕。他和皇帝不一样,不需要休养生息,趁日头还没落,正好去围场过过手瘾。这是今年第一批猎物,哪个男子不心动,不过抢在皇帝之前狩猎可谓大逆不道,也唯有几个皇子敢下场尝尝鲜了。

秦沂意动,说:“正好孤也有此意。不过女眷还在,先把她们安置了。”

肃王很明显怔了一下:“行宫有禁卫军看守,又出不了什么岔子,让侍卫婆子护送就够了罢。”

楚锦瑶也说:“殿下,你去围场吧,我自己带人回去。”

“这怎么行。”秦沂想也不想就否决了,他对肃王说,“你先带着人过去,我片刻就到。”

肃王朝楚锦瑶身后一大帮随众扫去,很是觉得秦沂小题大做,这么点路,还怕人走丢了不成?不过这是秦沂的事,肃王并不表态,而是笑道:“臣弟遵命,皇兄先请。皇兄皇嫂慢走。”

赵兰辉目送地楚锦瑶走远,她刚回过头,就听肃王说:“本王要去围场了,王妃便先回去吧。”

赵兰辉惊讶地挑起眉,她本来想说明明太子都送太子妃回去了,肃王竟然让她自己走?但是到最后,赵兰辉还是把口中的话咽下:“好,王爷慢走。”

肃王头也不回地带着一大帮人走了,赵兰辉看看相携走远的秦沂、楚锦瑶,再看看大步离去的肃王,沉沉地叹了口气。

赵兰辉走到半路遇到了齐蓉,她不想一个人面对冰凉的肃王府,于是就拉齐蓉过去。坐在寝殿中,赵兰辉对齐蓉诉苦:“以前随着母亲进宫只觉得宫廷威仪,这才是天家气象,如今真的嫁入皇家才知,儿媳妇难做,皇室的儿媳妇尤其难做。”

肃王马上就要去封地了,而去封地的缘由还格外尴尬,赵兰辉这个肃王妃在外行走时很是没脸面。外面地位尴尬,那就不出去,可是即使赵兰辉待在自己的王府里,眼前也依然不能清净。

肃王生母早逝,虽然后来有了一个高贵的养母,但也依然吃过许多出身不高的苦。肃王有一个陪伴多年的红颜宫女,一直陪着他从宫廷黑暗到封王建府,成婚第二天,肃王就把这个宫女领到赵兰辉面前,明确给这个宫女抬了身份。除了这个共患难的红颜不能动,淑妃娘娘也赐下几个美人,说是伺候赵兰辉,替她管理王府,可是赵兰辉哪能不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赵兰辉倒是也想效仿楚锦瑶,明面收下,实际上远远打发,可是淑妃只是和肃王提了提,肃王就把人抬举了。

赵兰辉这才惊觉,楚锦瑶给了她一个天大的错觉,让赵兰辉以为所有女子都能这样。说起来她和肃王还在新婚头一个月里呢,赵兰辉便已经有了好几个姐妹。赵兰辉心中酸涩,看今日的情形,明明楚锦瑶和太子比她更像新婚。

赵兰辉见了从前的手帕交,尽情倒起苦水:“说起来那位真是好命,都成婚六个月了,她身边的宫女还没人挽起头发,太子竟然也由着她!也亏是皇后娘娘性子好,同时是继婆婆也不好插手,若不然,别说是皇家,便是普通勋贵人家也容不得她这种善妒的正妻。”

齐蓉听着眼波动了动,不可置信道:“你是说,自去年成婚至今,太子表哥身边只有她一个人?”

赵兰辉轻轻点了下头,齐蓉越发震惊了。同时,她心底的嫉妒不可抑制地滋长起来。

她和太子是姑表兄妹,她甚至还比楚锦瑶更早认识太子表哥!若不是请小姑母下旨时迟了一步,太子妃本该是她!而今日听到的消息,无疑更是一把尖锐的刀,深深扎进齐蓉的心里,鲜血淋漓。

楚锦瑶凭什么呢?齐蓉她不甘心。

第95章 碰瓷纳妾

齐蓉心中的不甘就如熊熊烈火, 已经折磨了她许久, 就连面前这位曾经的闺中密友, 也一样让齐蓉不舒服。

明明之前同起同坐,可是成亲后就会慢慢拉开差距。齐蓉,赵兰辉, 还有宝庆郡主,她们三人是京城中贵女之首,一言一行都引领着京城闺秀圈的风尚。她们三自成一个小圈子,外人连羡慕都羡慕不着,可是现在,齐蓉却感觉到危机感,她的手帕交们还在这个圈子,而齐蓉却要被挤出去了。

宝庆郡主本就是皇族女, 她嫁给谁都没什么影响,而赵兰辉也做了王妃。赵兰辉和齐蓉诉说的这些烦恼, 在齐蓉听来分明是炫耀。

齐蓉一直都被家族当皇妃养,她自己也以这个身份自傲。然而后来太子冷不丁赐婚, 镇北侯府虽然意外,但也还稳得住阵脚, 之后齐老太太一直和小齐后争取另两位皇子正妃, 可是眼看着赵兰辉赐婚给肃王, 潞王虽然没说, 但看小齐后的意思也有主了。镇北侯府至此终于死心, 现在已经张罗着给齐蓉相看外面的男子了。

但是齐蓉自小出入宫廷, 她的两个姑母都是皇后,太子和三皇子是她的表兄,齐蓉看惯了皇室尊荣,如何能看得上普通官家的男子?就算读书好前程似锦又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要给帝王家做事,至于出身尊崇门第高贵就更可笑了,他们再如何家世好,能好的过皇家吗?

齐蓉深深的不甘心。她美貌不输小姑母,两个姑姑可以做皇后,为什么她就要嫁给普通人呢?而且宝庆本来就是郡主不必说,赵兰辉都能做王妃,凭什么齐蓉要嫁给普通男人,日后见了手帕交还得行礼?

齐蓉断然不能忍受这样的落差。至于赵兰辉说的这些苦恼,齐蓉表面上静静听着,心里却是嗤之以鼻。得了便宜还卖乖,齐蓉心里如是评价。

其实齐蓉心里还是最喜欢太子表哥的。镇北侯府出了两位皇后,齐蓉几乎算是在宫里长大,比起公主来也不差什么。她们这些皇亲国戚、宫廷伴读也是一个圈子,从小,秦沂就是圈子里最聪明、最耀眼的存在。只是可惜,秦沂很少参与他们的事,他似乎并不喜欢这些,饶是如此,圈里人对秦沂的一举一动都关心的很,并且远远地仰望着。

在校场学骑射,秦沂运动天分高,指点一遍就能上手,并且立刻成为所有人中最好。读书秦沂也记得快,不怎么用功就能遥遥领先。齐蓉这些人不敢接近,但背地里谁不向往着皇长子秦沂。后来,秦沂越来越远地走出他们的视线,他被单独授课,再后来,他成了太子。

齐蓉等人再也看不到秦沂了。然而即便如此,秦沂的消息还是不缺,他们时常能从家里大人的口中听到对太子的称赞。直到秦沂十六那年,他因为得罪小齐后被发落边疆,齐蓉为此还偷偷哭过。但齐蓉并不担心,她依然在小齐后膝下承宠,在京城里享受荣华富贵,因为她知道秦沂一定还会回来。

他确实回来了,但更先到一步的是请婚旨意。

齐蓉暗搓搓期待了许久的太子妃之位,就这样毫无预兆地易了主。若说齐蓉原来还能安慰自己,太子妃自古都是个苦差,吃力又不讨好,可是等她看到秦沂对另一个女子这样好,好到超出所有人的想象,齐蓉出奇地不平起来。

早知如此,她绝不会放过此等良机。赵兰辉又絮絮叨叨倒了许多苦水,她突然发现好友没有反应,赵兰辉奇怪地问道:“齐蓉,你怎么了?”

齐蓉回神:“没什么。对了,你这就要随着肃王去藩地了?”

赵兰辉一听到这里就叹气:“可不是么。庆阳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形呢,我从来没离开过京城,母亲和家族都在城里,我实在是一点都不想走。”

齐蓉完全可以理解,换成她,她也不想离开京城。不过齐蓉问这个并不是为了同情即将背井离乡的好友,她的目的还在别处:“既然肃王走了,那潞王过了年,是不是也要去洛阳了?”

“多半是。”赵兰辉感叹道,“皇上对太子倚重非常,东宫稳固,太子本人也不是好惹的,谁敢留下?”

齐蓉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她眼珠子慢慢转动,如果这样说,那再过几年,太子岂不就是板上钉钉的皇帝?到时候东宫的妻妾自然也全部跟着飞升。听说新帝继位,潜邸里的老人无论出身,至少都能封嫔位。若是官家女子,一举封妃再正常不过,这就是朝中官员不嫌丢人,也要送女儿给皇子、王爷做妾的原因。皇家的妾能叫妾吗?一个家族供一个宫妃出来需要多少资本和运气,可是若前期压准了,一举就能翻身。

宁做皇家妾,不做寒门妻。齐蓉的目光慢慢坚定起来,精美的衣袖下,齐蓉的手渐渐握紧,因为太用力,红色的指甲甚至戳进肉里去。

.

夏日寂寂,行宫中唯有蝉声。

麒德殿的下人偏房中,迩花正百无聊赖地做着针线,迩风掀帘子进来,看到她手里的绣样,笑道:“呦,你这蹄子是□□了不成,竟然绣起并蒂莲来。”

并蒂莲是出名的夫妻花,而在东宫里,有资格用这个的,只有太子妃。

麒德殿是太子和太子妃在行宫的住所。迩花听了迩风的话,砰地一声把东西撂下,骂道:“说谁□□呢,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跟我装什么腔啊。”迩风乜了迩花一眼,鄙夷道,“你有本事和迩雪摆脸色去,人家是太子妃面前的红人,甚得重用。你不敢得罪人家,就来和我抖威风。”

说起这个迩花越发气,她们四个都是一等一的品貌,被送来东宫当侍妾。可是都六个月过去了,她们连太子的衣角都没摸着,现在还是处子之身。迩花每日看着太子出入东宫,心里早折服不已,太子身份尊贵,手握大权,还年轻俊美,长身玉立,别说迩花这种出身平民的宫女,就是外面的大家闺秀、书香小姐见了太子,也都背过身脸红。能给这种风仪的男子做女人,即便没有名分也有大把的女子愿意,但迩花可好,顶着太子侍妾的身份,却迟迟没有被收用,太子每日只宿在太子妃屋里,她们四个美人越来越活成一个笑话。迩花气道:“你别和我提迩雪这个叛徒,她倒聪明,早早投了太子妃的好,抛下我们这群患难姐妹不管,甚至还要发过来打压我们。”

迩风笑而不语,看着迩花,说道:“你若是不服气,尽可以一起去,现在宫里上下,谁不晓得太子妃在太子面前份量甚众,太子妃说一句话,比旁人说一千句都有用。”

迩花当然知道东宫里许多人都在削尖了脑袋讨好太子妃,可是她明白归明白,就是拉不下脸面。她也是美人,虽及不上太子妃,可是也不差啊。迩风看着迩花的脸色,状若无意地提道:“太子妃也是命好,得太子宠爱,这才能有今日。只是可惜了我们,同是太子的人,却没有太子妃的命,反要受人轻贱。若是有太子妃十分之一的宠爱,恐怕也足以在后宫立足了。”

迩花揪着帕子坐了一会,不服气道:“未必是我们姿色不如人。如果不是太子妃善妒,拦着不让人亲近太子,我们也未必落于人后。”

男人对女子有征服欲,女人同样有。迩风听了笑道:“你倒是有野心,也不怕我将你的话告诉太子妃?”

“本来便是如此,和不让人说了?”

“那行,既然你心比天高,那我不妨告诉你一件事。”迩风示意迩花靠近,悄悄说,“我刚刚从外面回来的时候,看到太子殿下一个人在清和宫荷池后面的亭子里坐着,身边只带着几个公公,并没有太子妃身边的人。”

迩花吃惊地张大嘴,迩风轻轻推了她一把:“你若是真有打算,趁现在岂不是正好?太子妃现在在宫里安置箱笼,过一会还要去接见前来请安的命妇,一时半会脱不了身。你若是能趁这段时间被太子收用,那你的命可就完全改了!你也知道东宫是殿下说了算,只要太子收了你,太子妃无论如何都得给你名分。我们不敢和太子妃比,但只要太子对你有对太子妃的千分之一好,东宫里还有谁敢不给你体面?”

迩花得知了这个消息,一下子心都剧烈地跳动起来。她太过紧张,竟然都有些结巴:“可是,殿下料事如神,威仪疏离,我怎么能…”

“你傻啊!”迩风恨铁不成钢地怼了下她的脑门,“我们被皇后送过来之前,坤宁宫的嬷嬷教了你那么多,你竟然都忘了不成?太子再如何高高在上也是男人,你在自己的衣领里藏些香,到时再穿的轻薄些,还怕事情不成吗?”

这简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迩花喜上眉梢,迩风干脆送佛送到西,帮迩花打扮好了,又给她藏了特殊的香料,这才掩护着她离开。

迩风亲眼看着迩花走远,等确定再也看不到后,迩风冷笑一声,收拾好行迹,去麒德殿外偷偷见了一个人:“劳烦传话给齐姑娘,就说奴婢已经把人安排过去了。”

齐蓉接到丫鬟的传话,心里得意非凡。替罪羊已经找好了,接下来就该她上场了。

.

行宫回廊曲折,眼看不远处已经出现一大片荷池,秦沂突然停住了脚步。

传话的人心中一惊:“太子殿下?”

“你说太子妃在这里?”

“是。”传信的太监小心地说道,“太子妃在宫内游览,看到此地荷花万顷,十分壮观,故而前来请太子共赏。”

秦沂抬眼望向前方的荷田,眼中似乎笑了一下,但这一切转瞬即逝,传信太监还在疑惑是不是他看错了,就听到秦沂说:“既然如此,前方带路吧。”

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几乎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其中亭亭点缀着或火红或洁白的荷花。碧波中矗立着一方小巧的亭台,四周垂着竹帘,清风徐来,竹帘下的吊穗轻轻晃动。在这种地方临风赏荷,实在是风雅至极。

等秦沂走上石桥时,那个传信的人退让一边,不敢上前打扰太子和太子妃。随行的小林子看着有些不对,正要跟秦沂一起进去,却被秦沂挥手拦住:“既然她这样说了,你们暂且留在外面。”

小林子以为这个“他”是指传信人,那个太监也是这样想的。一堆人恭敬地退到一边,秦沂独自走到亭子里,单手挑开竹帘。

轻轻摇晃的竹帘里坐着一个清雅美人,正坐着烹茶。如此美景,再配上素手烹茶的美人,实在是赏心悦目至极。

齐蓉默默等了很久,她特意换了衣服,还精心打扮了好久,揽镜自顾,齐蓉也觉得自己美极。在这样风雅的场所,隐约窥到一个清新美丽的少女,那个男人不会怦然心动?齐蓉听到身后隐约的脚步声后,她心知秦沂来了,她既羞又喜地等了好久,良久没见身后动作。

齐蓉不明所以地回头,就看见秦沂好整以暇地站在亭台入口,眼神讥诮:“你这是何意?”

太子表哥竟然没有被她精心挑选的侧影惊艳?齐蓉吃了一惊,故意缓慢而优雅地站起来,低头娇笑道:“表哥。”

这一声表哥绵长婉转,明明什么都没说,却仿佛已含了无尽的女儿心思,任哪个男人听了都要酥掉半边身。齐蓉含羞带怯地低头,角度拿捏的特别好,确保将自己最美最温柔的低头侧影呈现在秦沂面前。可惜齐蓉的用心只能打了水漂,她还在微调角度,就听到秦沂冷淡地说:“叫我太子。”

齐蓉整个人都愣了:“什么?表哥…”

“没听到?”

齐蓉只能委屈地低了头,低声说:“是,太子殿下。”

齐蓉暗暗埋怨秦沂为什么这样不解风情,丝毫不懂得怜香惜玉。不过她记得自己今日目的,于是没有在这一点上纠结太久,她轻轻扶住袖摆,露出一截皓腕,轻轻柔柔地说:“太子表哥,我新学了烹茶,您尝尝。”

秦沂接过茶盏,在手里转了转,没有动。他看向齐蓉,说道:“你假传太子妃的口信,该当何罪?”

“表哥!”齐蓉嘟着嘴唤了一句,娇声撒娇道,“太子表哥,我们是姑表兄妹,青梅竹马,一直都是最亲近的人。现在长大了,反而比小时候还生分。”

青梅竹马,最亲近的人?秦沂眉毛都没动一根,冷淡道:“我怎么不记得有这种事?”

齐蓉连续被怼,现在噎得话都说不出来。她干脆横了心,鼓足勇气喊道:“太子表哥,蓉儿心慕于你!”

秦沂万万没想到,他只是浪费一会时间,想搞清楚齐蓉搞什么把戏,结果竟然听到这么一番话。秦沂是真的被恶心到了,扭头欲走,齐蓉急了,抢到秦沂面前,急切地说道:“我知道太子表哥已经娶妻了,可是男子都三妻四妾,蓉儿愿意和太子妃一起侍奉表哥!只要太子妃容的下我,蓉儿就绝不争风吃醋,不和太子妃争宠。只要能留在太子表哥身边,蓉儿愿意受委屈。”

秦沂冷笑了一声,真是觉得滑天下之大稽:“受委屈?你是什么人,孤为什么要为了你委屈太子妃?她是你的表嫂,你却动这种心思,你自己也不害臊。”

齐蓉听了泪都要出来了:“太子表哥,你怎么能这样说我?蓉儿自小就心慕与你,现在我不求名分,只求能侍奉在你身边。表哥,我就这么一点心愿,你都不愿意答应我吗?”

齐蓉长相肖似小齐后,巴掌大的小脸,落泪时更是楚楚可怜。她姿色出众,现在更是情深义重地表白,再联系上青梅竹马的情分,齐蓉实在想不到哪个男子能忍心拒绝这样的痴情。她见秦沂的衣摆动了动,她满心以为秦沂要过来抱她哄她,立刻破涕为笑,低头等待。可是她低了头,却看到秦沂的衣摆从她身边掠过,那速度仿佛怕沾到什么一般。齐蓉愕然抬头,就看到秦沂拿着她刚刚烹好的茶,直接掀开香炉,一股脑倒了进去。

香炉小巧精致,放在这里自然是为了雅致。秦沂毫不留情地把一杯茶都浇进去,香炉里轻轻滋了一声,袅袅熏烟立刻灭了。

齐蓉看到这里,脸色彻底变了:“太子表哥…”

“你也是镇北侯府的嫡出小姐,我看着母亲的份上,一直给你们颜面,而你们就干出这种下作的事情?”秦沂把添了特殊佐料的熏炉浇灭,回头再看齐蓉时,目光里满是失望和讽刺。

真是无知得可怕,竟然跟在他的面前玩这种下作把戏。这香里添了催.情成分,高门大户里不乏有人用这个做闺房情趣。可是,齐蓉竟敢把这些用在他的身上。

秦沂看着齐蓉,宛如在看一个死物:“真不知该说你勇敢还是愚蠢。真该让镇北侯过来看看这些东西,瞧瞧他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女儿。”

齐蓉被吓得倒退一步,她不怕秦沂叫镇北侯,秦沂毕竟是大姑母的独子,他不会真把这种事闹开。真正让齐蓉心颤的,乃是秦沂看她的眼神。那种轻视的,没有一丝感情的眼神。

齐蓉也是自小娇惯,怎么能忍受得了这个。她气不打一处来,不顾一切扑上去,死死拽住秦沂的衣袖:“为什么?我一片痴心对你,你为什么不接受我?”

秦沂没料到齐蓉竟然这样没皮没脸,他也彻底怒了:“放手。”

“不!你为什么不接受我,我们青梅竹马,你不可能不喜欢我!对,一定是太子妃,一定是她在背后挑唆。表哥,你是太子啊,怎么能被她的花言巧语迷惑呢?女子就该贤惠大度,她还是太子妃,越发要以身作则,她这样善妒,你怎么能容得下她呢?”

“住口!”秦沂震怒,他眼眸黑如穹宇,在不知名的深处仿佛潜藏着足以毁天灭地的旋涡,只需要一眼就能让人惊骇到灵魂里,“你有什么资格提她的名字,你不配。”

齐蓉被这样的眼神吓得后退一步,手也不知不觉松了,待她反应过来之后,她彻底崩溃:“为什么!我哪里不如她,为什么她可以,我就不行?”

这种问题在秦沂听来简直可笑,他拧着眉抖开方才被齐蓉抓过的衣袖,冷脸朝外走去。他刚要掀开珠帘,突然听到外面穿来脚步声,听足迹不止是一个人。

秦沂脸色一沉,目光不善地朝齐蓉看去。果然见她狠狠擦了泪,挑衅地看着他。

第96章 自食恶果

楚锦瑶指挥人把从皇宫带来的箱笼放好, 又安顿婢女准备她和秦沂明日的衣服,等一切安排好后, 下午已经过了一半。

楚锦瑶坐下, 玲珑连忙过来端茶。迩风进来时,正看到一堆丫鬟围在楚锦瑶身边,有说有笑, 生怕太子妃累着。

迩风眼神动了动, 然后毫无异样地笑道:“给太子妃请安。太子妃, 奴婢在前面看到一大片花田,像是什么野花,长得又浓又密, 好看极了。那个地方离这里也不远,太子妃要不要去散散心?”

“花田?”楚锦瑶眼睛朝下瞥了一眼,不动声色地问,“你在哪儿看到的?”

迩风忙不迭说了一个地点。众人皆知, 楚锦瑶特别喜欢花, 不拘清雅还是浓烈, 生于富贵还是遍于山野,楚锦瑶都喜欢, 而花这种东西, 自然是开成一大片好看。迩风偶然发现一片花海,立刻便过来告诉楚锦瑶, 一看便知是想讨楚锦瑶欢心。

楚锦瑶似乎真的被说动, 站起身就往外走去。临出门时, 她突然问迩风:“迩花呢,怎么不见她。”

迩风心里哆嗦了一下,随后笑道:“许是出去办差了吧,太子妃您也知道她,是个坐不住的,一瞅空就往外跑。”

楚锦瑶轻轻点了下头,慢悠悠说道:“她去哪儿了?叫她回来,我有事问她。”

迩风的脸色慢慢僵硬:“太子妃…”

玲珑跟楚锦瑶这么久,现在已经看出不对来,她沉住气不说话。迩雪却没什么顾忌,她的定位本就是嚣张跋扈的“刀”,于是迩雪瞥了迩风一眼,道:“太子妃问话,你吞吞吐吐作何?迩花究竟去做什么了,为什么不说?”

被迩雪抢白,迩风的脸色越发难看,她还想辩驳什么,而楚锦瑶已经不想听了。

“胆子真大,竟敢糊弄我。”楚锦瑶只是轻轻扫了一眼,旁边的太监婆子立刻上前把迩风押着跪下,“来人,去搜她和迩花的屋子。”

迩风听着想要挣扎:“太子妃,奴婢做错了什么,无凭无证的,怎么能搜奴婢住处?”

凭证?她的身份便是凭证。楚锦瑶懒得搭理迩风,很快,桔梗就从迩风和迩花的屋子里拿出来一个用布抱着的木匣,玲珑当着楚锦瑶的面打开,楚锦瑶用手拨了拨,认出来这是齐蓉的首饰。

竟然是齐蓉。齐蓉是皇后的侄女,而迩风也是坤宁宫出来的,她们俩搭上线倒不意外。迩风看到首饰后格外激动,几次想要挣脱。可是东宫这么多人又不是摆设,迩风稍有动作就被死死扣着,楚锦瑶神色冰冷,说:“押她下去,听候发落。没我的旨意,不允许任何人探望。”

宫女们低头应诺。楚锦瑶吩咐完后就继续往外走,玲珑快步跟上,问:“太子妃,您怎么知道迩风话语有异?”

“她说她是从北边围场过来,可是她的裙角却沾着白色的碎花瓣。这种花只在清和宫附近生长,迩风必然是去过清和宫,而她却故意说了相反的方向。”楚锦瑶眼神冰凉,一张俏脸也沉了下来,“反常必有妖,她若不是自己有鬼,为什么要骗我?我出门前故意用迩花试探,她和迩花是同屋姐妹,理应相互照应,可是她竟然在我面前说迩花出去偷懒了。呵,真当我不知道她的心思吗。”

竟然是这样,玲珑想明白了迩风的露馅之处,之后却陷入更深的迷惑中:“太子妃,迩风收了齐姑娘的东西,还想把您带到外面去,她们想做什么?”

“她想做什么,问问镇北侯府就知道了。”楚锦瑶停住身,示意小钱子上来。小钱子还是在太原府时秦沂留给她的人手,为人机警伶俐,也算是她的亲信。楚锦瑶低声吩咐了几句,小钱子了然地应了一声,然后就弓着腰快速退下。等小钱子走后,楚锦瑶在原地站了一会,随便拉来一个路过的宫女,问:“镇北侯府的世子夫人在何处?”

齐大奶奶是镇北侯的长媳,小齐后的侄子媳妇,她的丈夫甚得小齐后喜爱,已经被立为世子。镇北侯府的背景可了不得,有宫里那位得宠的小姑母在,齐大奶奶在外行走也很有脸面,众人见了她,总是恭敬客气地喊一声“世子夫人”。

不过今日齐大奶奶却有些心神不宁,她默默算着时间,估摸着差不多该行动了。她刚刚走了两步,突然被身后的一个声音叫住:“世子夫人,你要去哪儿啊?”

齐大奶奶回头,看到对面的回廊上,一个宫装美人正隔着一丛芍药静静而立。她乌发雪肤,眉眼黑且浓丽,似乎天生就适合盘富丽堂皇的发髻。她身后站着许多宫女,俱垂眼恭立,她这样被人簇拥着站在芍药花后,竟然丝毫没有被艳丽硕大的芍药夺去颜色,反而越显精致,仿佛是晨霭中的海棠芍药,有一种安静的热烈美丽。

齐大奶奶不知为何心里一咯噔,身后的侍女悄悄提醒她,她这才发现自己竟然还没有给对方行礼:“臣妇参见太子妃,太子妃万福。不知太子妃大驾,实在失礼,只是不知,太子妃唤臣妇何事?”

“世子夫人客气,我也不过是四处看看罢了。”楚锦瑶笑着慢慢走近,皇帝搬来行宫避暑,行宫的前朝后宫分界并不明显,许多随行的官眷来后宫朝见宫妃皇妃也方便很多,不必像紫禁城那样束手束脚。齐家的夫人小姐是宫里的常客,如今到了行宫,也能自在出入禁庭,四处行走。楚锦瑶走到齐大奶奶身边,扫了眼齐大奶奶的穿着,笑道:“想必世子夫人刚从皇后娘娘宫里出来,既然如此,世子夫人也不急着出宫。我还是第一次来行宫呢,世子夫人不如陪着我走走?”

太子妃发令,齐大奶奶怎么敢推拒,她自然赔笑着应了。陪楚锦瑶四处游览倒也没什么,反正齐大奶奶也闲暇无事,可是,今日她却有事情在身。

想到这里齐大奶奶心中一动,小姑子托她这件事,或许把太子妃拉到现场也是好事。让楚锦瑶亲眼看到,她就不得不给个说法,省的她再玩文字游戏推脱。

小齐后送给太子四个美貌宫女的事齐大奶奶也知道,要不是听小姑子说,齐大奶奶都想不到,太子妃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婆母赐了人下来,她还敢不明不白地拖着,就是不给开脸。别说太子妃,就是寻常的侯门公府,也没媳妇敢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