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前女驸马/驸马在下上一章:第 39 章
  • 御前女驸马/驸马在下下一章:第 41 章

她与他们攀谈起来。得知他们五个分别叫做李敬,王素,孙莽,赵凡,杨峥。都是什么景家军中的兵丁。因为景家军败给海叶人,自己和他们都当了海叶人的俘虏。结果到了平城没几天,那什么梁王殿下“陈朝临”带领奇兵破了城门。俘虏营陷入一片火海,他们五个就趁机把她带了出来。逃到了这个小山村里。

中途,她一直在昏迷。好像是海叶人给她灌了什么*汤。鬼知道这汤里掺了什么毒,让她连续发烧烧了十来天。一觉醒来,什么都忘了。

云缨很真诚道:“虽然我不记得了,但是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赵凡笑道:“都是吃皇粮的,甭客气!话说,我以为什么花木兰替父从军,都是戏里演的。结果杨峥告诉我们,你是个女人。原来还真的有女人从军的!话说,你长得委实像个男人。杨峥说你是个女孩时,吓了我们一跳!”

她也笑笑:“我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不过你说的花木兰我听说过,是乐府中说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王素哎呦一声道:“你还是个读书人!哎,好好的姑娘家。跟我们大老爷们打仗。当了俘虏,又没命地想要逃走。你也真的是…胆子大!”

她笑了一笑,觉得跟他们说话很舒服。于是问道:“那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说完,五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却是最沉默的杨峥开了口:“郑云,你本来是左平将军麾下的参谋。左平将军牺牲了,景家军大败,如今已经全部散了。剩余的人都投奔了梁王麾下的军队。我们哥们几个厌倦了出生入死,不想再打仗了。马上就要动身回家了。”

她愣了一愣:“那我怎么办?”

李敬道:“不瞒你说,你本来写了一封家书。但是逃走的时候匆匆忙忙的,没带上。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你是谁。这样吧,先跟着哥们几个去武陵。等到了武陵之后,哥们几个帮你打听家人。现在梁王殿下在外召集景家军打散的兵丁。被梁王殿下抓到了,免不得又要去参军!”

她想了一想,答应了:“好的。谢谢你们了。”

孙莽叹道:“不用谢。说来也是不好意思,你一个女人有胆子逃,我们几个大男人还龟缩当人家的俘虏…幸亏梁王殿下打进来了!”

她心头一热。这群人与自己素不相识,却愿意帮人帮到底。不仅收留自己,还帮忙打听家人。个个是好人啊。

有了依靠,虽然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也不害怕未知了。

第88章 桃源

七月流火,五个人租了一辆马车,从襄城赶回武陵。

“要我说,早该让梁王殿下来山海关打仗。你看,景将军六年都没打败海叶。梁王殿下只用了一个多月,就把哥舒昊那老不死的赶出了大陈。还俘虏了那个什么海叶公主,作为人质…”孙莽在车上滔滔不绝。

云缨缩在马车角落里看着一本《鬼谷子》。这几日,他们五个人不停地唠嗑什么梁王殿下陈朝临。把他形容得像是个天神,一会儿呼风唤雨,一会儿未卜先知——这他娘不是成了妖怪?

从襄城赶回武陵的这段日子里,她和这五个人称兄道弟。因为这张脸着实像个男人,他们也就让她做男人的打扮。麻烦是,这帮孙子太爱谈论那个梁王殿下了。

老实说,她不太关心国家大事。只想知道自己是谁?结果,却被动着,听说了那个梁王殿下的不少事——

六月二十日,景家军兵败谢家庄。晌午,突围之后,两千人马只剩下一千人不到。全部退到了终皇山上。傍晚,所有幸存的人马在襄城城门下集结。由景裕带领着进入了襄城。而哥舒昊也率领部下回了平城。经过此役,景家军彻底被打散了。

翌日,六月二十一日清晨,梁王殿下提前一天,率领了五万大军赶到了襄城。梁王到达襄城的当晚,就将“谢家庄之围”中守城不出的襄城县令马行远给就地正法了,听闻是梁王殿下亲自动的手。隔日,马行远的人头高悬在城门楼上。吓得其余人不敢不听梁王指挥。

显然,梁王殿下是个很有魄力的人物。

梁王不仅正法了马行远,而且正法了景家军中三名副将级参谋。理由是:通敌。然后又发了二十万两白银犒劳军队。还有凡是景家军前来投靠者,都有十两银子可以拿。关于这点,赵凡,孙莽都后悔不迭。说是晚几天走,就可以去领银子了。

解决了内外矛盾之后,梁王殿下就忙着收服人心。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除了景家军残部,大汾、冥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九塞的驻军都被收编进了麾下。接着,突厥可汗那边,也派出友军增援他。短短三天之内,梁王的军队,从他自己带来的五万人,突飞猛进增加到了十万多人。

可能是为了替景家军报仇,梁王殿下亲率十万大军逼近了平城。时年元启十七年六月二十五日辰时,攻城开始。

六月二十七日卯时,梁王殿下亲率大军攻克平城。听闻这一仗打得很是惨烈。尸骨遍野,血流漂杵。而那梁王殿下身先士卒,不仅率先杀上了城门,还手刃了守城士兵五十多人。彪悍得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听闻,这战大胜之后。有人看到梁王殿下一身血色银甲,屹立在百丈城墙之上,便这么形容—他是,从夕阳中,走出来的修罗。他张扬,狂狷。浴血而生,顶天立地。苍穹之间,唯独他烈火般的气焰,可以燃烧一切…

王素绘声绘色说着那帮风骚文人形容梁王殿下的话,还未说完,云缨就笑倒在地:按照这个形容来想象,梁王绝对是个妖怪。

王素还道:“哎,可惜了那大美人公主哥舒娅,那可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儿…”

对此,她难得好奇了:“梁王殿下抢了海叶的公主做什么呀?难不成是抢回去做小老婆么?”

杨峥道:“不是。听说是殿下麾下的将领在这场战役当中失踪了。殿下扣押了公主,威胁海叶把这个人找出来。否则就杀了公主。也有人说,云大人在他们手上,殿下是威胁他们交出云大人。不然的话,踏平突厥。”

她问道:“云大人是谁?”

杨峥道:“云大人本是武陵的县令,后来调来当督军的。他是个好官,在武陵那边很有名望。这次突围谢家庄,云大人的侍从落进了陷阱。大人独自上了终皇山。却没了消息,有人说大人是被老虎吃了。总之大人现在下落不明。”

哦。她想,这是个倒霉的大官。若真是被老虎给吃了,那也是…够惨的。

马车辚辚,经过两个月的奔波,到达了武陵。

杨峥是武陵县城人,家里做药材生意的,比较殷实。她就先在杨峥家住下来了。闲暇之余,开始帮着李敬整理那一百三十八封家书。

每一封信的背后,都是一个征人未还的故事。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一百三十八封信,全部送了出去。但是云缨自己的家属还没打听到消息。总是呆在杨峥家中,白吃白喝,那是不行的。就算杨大哥待她很客气,但是杨大哥的爹娘已经对她说三道四了。

人要脸,树要皮。而且自己四体完好,总会有办法养活自己的吧!不如出去找点营生做做。攒点小钱之后。再亲自去外面寻找自己的亲人吧!

总之,打定了主意,她就要搬出杨家。杨父,杨母嘴上挽留道:你多住会儿,脸上却满是催她离开的笑意。杨峥却有些担心她。

思来想去,杨峥跟她说:“我在绿水村认识两个朋友,他们都是善人。不如你先跟他们住吧。他们的宅子很大,平时也没什么用处…”

她问道:“我想要在县城找份活儿干,那绿水村离县城远不远?”

杨峥道:“不远。两年前,绿水村的人闹衙门。只跑了半个时辰,男女老少就从村子里一路跑到了县衙门口。”

她好奇了起来:于是让杨峥详细了这件事。没想到,这件事的主角就是那个叫做“云缨”的,还有一个钦差叫做“郑君琰。”事情大概是郑君琰抓了绿水村的活菩萨——乌信他和容婉儿。所以整个村子的人都出动来闹衙门了。

杨峥讲完了,告诉她:“乌大哥和容小姐都是我的好友,你跟着他们住,绝对没问题。”

云缨却默默在心里念叨这个名字——“郑君琰。”好像…在哪里,听过。不行,完全记不得了。

翌日,杨峥带她去了绿水村。

进了村子,先看到村口有一株巨大的榆钱树。枝叶繁茂,三人合抱粗。上面一片活泼的绿意,看起来令人好不舒坦。她驻足看了片刻,在杨峥的催促下,才继续向前走。路过一个老大爷,杨峥打招呼道:“张老伯好。”

那张老伯扛着个锄头,笑道:“是杨家的小子啊。外出打仗回来了?仗打的怎么样?突厥蛮子赶走了没有?”

杨峥将海叶的战事跟他说了。说到督军云大人失踪。张老伯叹息道:“云大人是个好官。不是他阻止了乔平的李县令,我们武陵人都喂鱼了…”

送别了张老伯,云缨颇有感慨道:“那个云大人,真的是深得百姓爱戴啊。”

杨峥点头道:“武陵县城里还有人想为云大人立生祠的。百姓们都知道,他是个好官,清官,能官。都过去四个月了,大人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正说着,到了一处大宅子前。杨峥敲了敲门,走出来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子。云缨眼前一亮:这女子秀丽明艳,身姿曼妙。真是一位佳丽。接着,又走出一位公子,也是面如冠玉,儒雅温文。二人站在一处,真是一对璧人。

“容姑娘,乌兄。这是我在军中认识的小兄弟郑云…”

杨峥说了一遍郑云的遭遇,这一对璧人听得也是面面相觑。然后,杨峥对郑云道:“这是我的至交。容婉儿容姑娘,和乌信他乌公子。”

郑云拱手一揖:“乌公子,容姑娘好。”

容婉儿却是“啊!”地叫出声来,不住地上下打量她。郑云非常尴尬,刚想问,你看我做什么。却被乌信他咳嗽一声,掩饰了下去。道:“既然是杨兄的好友,郑兄弟你不妨在我家住下。”

送别了杨峥。容婉儿却是一把把她拉到了屋子里。乌信他关上门,也是目光炯炯地打量她。郑云莫名其妙道:“你们看着我做什么?”忽然意识到什么,反问:“难道你们认识我吗?!”

容婉儿激动地摇着她的手,道:“她是易容了吧?她一定是易容了。你听,她的声音和…两年前的那个人一模一样。”

“是的。这是换皮术,除非用石墨水…她怎么会变成这样?她做什么要易容?”

但是云缨她总算听懂了,双手抓住容婉儿的袖子:“你们认识我吗?我是易容了吗?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到底是谁?”

容婉儿和乌信他对望一眼。接着,乌信他给她切了脉。顿时,面色阴沉如水。容婉儿小心翼翼地问道:“她是真的失忆了吗?”

乌信他叹了一口气道:“是的。假不了。她被人灌了*汤。体内还残留了一点天竹草的余毒。两者都是火毒,加在一起足以要人命。她挺过了毒发,但是*汤的烈性已经被天竹草的余毒所激。只怕日后会越来越痴呆…”

云缨问道:“那怎么办?那*汤有法子解吗?”

乌信他想了想:“先在我们这里住下来吧,以后的事情慢慢说。”

于是她乖乖在这宅子里住下了。

夜晚,圆月一轮。安静的绿水村外,碧绿的溪水绕着村落,缓缓地流淌。

乌信他和容婉儿如往常一般,沿着河水漫步。

二人走了许久,还是容婉儿先开了口:“老乌,云缨她不是做官做得风生水起吗?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

乌信他缓缓道:“她肯定是云缨。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我也不知道。”又道:“婉儿,不能让云缨在这里的消息传出去。去年,若不是云缨阻止了李继胡来。我们桃花源的居民,也都做了水鬼。因此,我们要护她的周全,报答这个恩情。”

“云缨是个好人,我知道。不过把她交给郑君琰…不,梁王殿下不行吗?听说,二人的关系很好。”婉儿蹙眉道。

“不行,云缨和萧陌也有往来。她到底是哪方人,只有她自己知道。若说,送云缨去当督军,是梁王为了杀人灭口。也说得通。我们把她送还给梁王,岂不是送了她的命。”乌信他语气一转道:“而且,云缨她…和我们大楚遗民有关。”

“什么意思?”

乌信他面沉如水:“两年前,因为武陵赈灾,我们偶遇云缨。当时,我觉得云缨的容貌非常像是诸葛夫人。夫人带着大楚的遗老遁入武陵桃花源避祸。十年之后,夫人重出桃花源,从此一去不复返。没想到,两百多年过去了,还可以见到夫人的后人。”

容婉儿也知道:在这群山叠翠的武陵,山之深处,水之滥觞地,有一处秘密的村落。正是前秦遗民避难之所——桃花源。

后遇到汉朝太平盛世,桃花源作废。族人大都搬出。但是四百年前,汉朝覆灭。朝代不断更迭,又陷入乱世。大楚灭亡之际,诸葛夫人找到桃花源,再次将大楚遗民送入其中避乱。后十年,诸葛夫人听闻大陈崛起,便从桃花源中出去。却不知去向。

传闻,诸葛夫人和诸葛先生遁世的地方。就是寻龙县中的卧龙坡。而云缨正好是寻龙县人。经过了一番调查,乌信他确信寻龙云氏一脉就是诸葛后人。

此时此刻,距大楚覆灭,大陈崛起,已经过去了两百七十多年。两百多年,多少物是人非。能找到诸葛夫人后人,乌信他也很是意外。

不过,当事人云缨并不知道这件事。她被容婉儿,乌信他瞒得是滴水不漏。搞得她成日胡思乱想一个问题:我是谁。

这个问题往深处想,就是哲学问题了。不过她只想知道,郑云的爹是谁,娘是谁,出生八字,可否有家室。

容婉儿,乌信他对她不可谓不好。养着她白吃白喝的,而且脸色很好。王素,孙莽,赵凡,杨峥,李敬五个也常常来看她。她觉得,自己快被一群人养成一条米虫了。除了吃吃吃,就是睡睡睡。又白又胖,又不爱运动。

…简直是*啊。

但是这*的日子没持续多久。

一个月之后。大家一起步入了元启十七年。新旧年交替之际。外面下起了小雪。云缨一边扇着炉子煮茶,一边想,我是谁。我的亲人,朋友,或许还有丈夫。他们好吗?他们肯定不知道自己还活着吧…她掐指一算,差不多,在这里住了半年了。

正想着,乌信他,容婉儿二人是不是忽悠我,其实根本没有中什么毒?

忽然,眼前模糊了起来。扇子也从手中滑落,她觉得眼前一黑,脑海中一片空白。就倒了下去。

容婉儿刚好走了过来,大吃一惊:“老乌你快来看看!云缨她昏过去了!”

“…*汤的药性发作了,恐怕她会丧失神智…哎,若是早一些送来。也不不至于如此。眼下,我也没有五分把握救得了她。”

“老乌,现在怎么办?你那些草药都没有用吗?!”

“*汤一旦烈性被激发,无药可治…送她去本家吧。本家那些个长老,有起死回生之术。让他们来救她,才有把握。”

“可是,云缨是外人。送入桃花源,长老们会救她吗?!祖师爷说过,不得将外人带入桃花源的!”

“云缨是诸葛夫人后代,也就是大楚皇室后裔。看在她血统的份上,长老们不会见死不见。如果救不了,那就是她的命数。”

他们所说的云缨…是谁?郑云想,我是郑云。不是什么云缨。

最后,失去意识前,她闻到一阵淡淡的桃花香味。奇怪,明明日子步入了寒冬。怎么还会有桃花香?

第89章 流年

桃源.本纪

元启十九年,大年初四。若是换成桃花源内的天干地支,便是熙和二百七十九年,大年初四。

熙和,熙,是繁荣热闹之意。和,是和平和谐之意。这是前朝大楚最后一位皇帝的年号。可惜,熙和帝楚昭清使用这个国号五年后,便被灭了。因为在桃花源内居住的,都是大楚的遗民。所以,遵循的还是前朝的纪年法。

桃花源内的社会制度,和外间大陈没有二样。每隔四年,会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取前三十名左右的进士,替换入三省六部。

现在,是云缨进入桃花源的第二年。过去的两年,过得平平淡淡。她似乎生过一场大病,然后忘却了自己是谁。但是这桃花源当中的遗民,说她是大楚皇室最后一位传人——虽然大楚已经灭了两百多年。

病愈之后,她就来到太学读书。因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被保荐为秘书监的秘书令。管理大楚的古籍。明年,待她满二十岁,四位长老还有意推荐她接替乌信他,成为新一任的桃花源主——也就是整个桃花源的主人。

多半,还是归功于血统的原因吧。虽然她连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何人,都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是谁,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闲暇之余,她开始探古寻幽,试图还原大楚亡国的那段历史。

有一天,她翻阅大楚的野史卷帙,看到这么一段记载:亡国之君楚昭清,本先皇第二女也。因先皇无子,英年早逝,邃楚昭清女扮男装。登基称帝。陈王陈瑾瑜,楚昭清之竹马也。然陈王助三家分楚,楚昭清与其决裂。后楚昭清被处死,死前指天为誓:若天地有灵,大楚皇室后裔必灭三国,必灭陈王后裔。

这个陈王陈瑾瑜,就是大陈的开国第一帝——陈太.祖陈瑾瑜。她来了好奇心:这么说,楚昭清是个女扮男装的皇帝?而陈瑾瑜本来是小皇帝的情郎?这就有意思了。

于是,她又翻阅了许多史籍,弄清楚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要从楚昭清的爹说起,小皇帝的爹只留下两个女儿,就撒手人寰了。楚家没有其他旁系的子弟。为了楚皇室不落入旁人之手,楚昭清的娘和祖母——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就想到一个馊主意:对外宣称先皇的遗腹子楚昭清(她才出生一个月,皇帝就驾崩了。)是个男儿。等到楚昭清八岁的时候,就扮成男儿登基。

但是小皇帝有个青梅竹马的好友,陈世子陈瑾瑜。陈家是帮助大楚开国的有功之臣。历代都封王拜侯。十分显贵,二人从小认识,两小无猜。

好像楚昭清是喜欢这个陈瑾瑜的。史料记载:楚昭清在朝堂上,还对陈瑾瑜“暗送秋波”。宫女太监,还看到小皇帝和陈瑾瑜“联袂出行。”就是手拉手,一起走。这个关系可以说是好得不得了了。但是陈瑾瑜长大了,就变坏了。

三家分楚,就起源于陈瑾瑜他爹的挑唆。说小皇帝不能当好皇帝云云。陈瑾瑜也在其中掺和,最终把小皇帝给坑死了。

三个大臣一起发动了政变,把小皇帝楚昭清拿下了。楚昭清的亲姐姐——赫赫有名的长公主诸葛夫人楚昭漪本来想救她的。但是陈瑾瑜很坏,把进出宫的通道都堵死了。于是长公主只好抛下了幼妹。护送着太后,皇太后以及一批忠于楚国的大臣,进入了桃花源。

诸葛夫人楚昭漪虽然是长公主,却喜欢习武,嫁给了虎贲将军诸葛玦。后来夫妻二人成为了保护楚皇室的中坚力量。二人也是桃花源的创立者。

楚昭清被三个大臣抓住了没多久,就被处死了。据说,楚昭清被处死的时候,要求见陈瑾瑜一面。想要当面质问他为什么要毁她的故国。但是陈瑾瑜没有理会她。于是,年仅十三岁,却登基了五年的小皇帝怒了,指天为誓——

“如果天有灵,就让朕大楚的后人,灭掉这三个逆臣贼子。如果地有灵,就让朕大楚的后人,灭掉陈瑾瑜的后代!假如得偿所愿,朕愿意永远堕落地狱!”

听闻,楚昭清发誓的时候,白日忽然出现了数道惊雷。而三个大臣怕她再胡说什么,一道旨意下来,小皇帝人头落地,血溅三尺。

从此,大楚覆灭。但是楚昭清的毒誓却被史家记载了下来。

后来,诸葛夫人和诸葛将军出桃花源。试图把三个逆臣贼子给杀掉。他们也真的做到了。只是三个逆臣贼子死了之后,陈王陈瑾瑜上位成功。还大施仁政。宽待前朝子民。天下人都说陈瑾瑜是个好皇帝,甚至不愿意大楚复立。

想想也是,楚昭清时代的大楚,已经是穷途末路。官场*,起义层出不穷。苦了人民。

后来,诸葛夫人看没人愿意复立大楚。也就淡了这份心思。这是个极有智慧的长公主。她觉得,不能让万千百姓牺牲,只是为了大楚一个皇室的复立。既然百姓已经臣服了大陈,那么大楚不复立也可以——只要天下太平,永无战争。

于是,诸葛夫人选择了放弃故国。他们的所作所为,遭到了当时桃花源人的不理解。夫妻二人回不去桃花源,就在诸葛玦将军的老家——寻龙县安顿了下来,改了名字,当一对遁世的夫妻。二人双双消失在史书的记载中。

也不知道他们的后代叫什么,据说已经改了姓氏。

看完了这段记载,云缨长叹一口气。这么说来,自己只可能是诸葛夫人楚昭漪的后代了。其实楚昭清真的是个悲剧人物,她喜欢错了人。落得那么倒霉的下场,但是发毒誓,也的确自私了点。归根到底,她是个政治的牺牲品。

不过,如果楚昭清,楚昭漪是亲姐妹两个,自己作为楚昭漪的后代…想到这里,云缨忽然想看一看楚昭清长什么样子。

于是她又去了秘书监,翻阅了许多箱书,终于找到了一幅卷轴。

打开卷轴,画中的小姑娘身穿龙袍,明眸皓齿,一派天真——

眉眼之间,与她别无二样。

----------------------------分隔线--------------------------------

同一天,山海关驿站的驿丞发现一封奇怪的信。

这个驿站常常用来分发边疆的将士寄回家乡的信件。还有战死士兵的死讯,也通过这个驿站发出去。如果百姓捡到了战死士兵的遗书,也会送到这个地方。毕竟人死为大,谁都不希望这些可怜的兵丁,连遗书都发不出去。

两年前,景家军大败,死亡了不少兵卒。从月牙河一直到钟皇山。陆陆续续有百姓发现阵亡将士的遗体和信件。只要发现了,都会来这里通报。朝廷会给举报人一些补贴——这是梁王殿下设立的制度。极大地宽慰了将士们的军心。

如果发现的信件是未署名的,就会被积压下来。再慢慢鉴定是出自何人之手。只有署名的信件,才会第一时间被寄回家去。

这天,驿丞像是往日一样,随便从未署名的信件中拿出一封,阅读起来。

但是他越读下去,越是心惊胆战!这是一封绝笔书。第一句是:如果见到此信,代表写信者已经死去。烦劳寄给梁王殿下。

这信没有署名,却提到了很多人物:比如陆海楼。陆海楼是吏部的侍郎。去年刚刚晋升的。整个大陈最年轻有为的官员。写信的人,让陆海楼照顾自己的父亲!比如长公主陈朝阳。如今大陈最尊贵的女人,是写信之人的至交好友。

更惊悚的是,这人与梁王殿下…驿丞翻来翻去,这封信的送信人,以及发现的地方都无处寻觅了。或许有记录,但也焚毁了。驿丞不敢耽误,赶紧把这封信用八百里加急传到了平城——如今梁王殿下与他的亲兵就驻扎在那里。

接信的人是梁王殿下的亲卫青龙。由于事情蹊跷,驿丞也没有附上什么说明性的文字。只是说:此信可能事关重大,一定要送到殿下手中。

但当时的梁王殿下正和手下商量着怎么打突厥的另一部——图勒部。这一部与海叶部暗中勾结。当年海叶偷袭景家军得手,就是因为图勒运送了大量的精良武器到海叶部落当中。而且图勒部还派遣了数位军师去帮海叶人。

梁王殿下一向对月牙河偷袭那件事耿耿于怀。凡是牵扯到这件事的,他都要亲自过问,调查到底。所以当时并没有太注意这封信。

直到晚上,梁王殿下才有空审阅各地送来的信件。青龙把这封没有寄信人的信就夹在他的文书当中。

梁王一封封审阅着,他思虑极快,一目十行。直到看到这封奇怪的信。还未拆封,只封面上的“与梁王殿下”五个大字。就让他浑身的血液,都要停止流动了。

熟悉的钟王小楷,清秀端丽。

他感觉眼前一黑,心脏跳动的几乎要冲破身体。全身都在发抖,克制不住的痛苦与思念。几乎把他湮灭,以至于不敢看这五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