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承南点点头,教训着口吻对苏锦绣道:“好好学,不许太叨唠刘姑娘。”

夫妻俩这一唱一和,把女儿给卖了。

苏老夫人却没了继续往下说这个的兴致,说讨教不过是场面话,为的是夸一夸刘莞儿贤良淑德,要儿子瞧瞧这对比,可儿媳妇装聋作哑,儿子还偏袒儿媳妇。

于是,苏老夫人很快将话题带了过去:“既然已经晚了也不差这几天,莞儿来了有一阵子,都还没带她出去逛逛,过几日华严寺下有集会,正好出去走走,届时人多,承南你也一道去。”

宋氏笑着建议:“那就二十四那天吧,正好休沐,蓁蓁和老爷都有空。”

苏老夫人见儿子没反对,脸上的神情这才舒展了些,苏锦绣将这些看在眼里,嘴角微扬,并未作声。

到此时,祖母今天安排的“鸿门宴”才算是达成目的。

回到如沁轩后苏锦绣让清竹找来了上都城的地图,摊开在桌上,城西严华寺附近的街市巷弄一览无遗。

严华寺外不远处就是西市,祖母说的集会就在严华寺外的万贯街,过了西市往西南就是娘娘庙,从娘娘庙往东是财神庙街,这一圈,集会那几日都很热闹。

祖母安排这一趟出行无非是要爹和刘莞儿熟悉起来,之前那次她去看了杂耍,也不知道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这回说什么都要跟紧了。

一旁侍奉的清竹和冬罄见小姐在图上写写画画不由好奇:“小姐,这是要做什么?”

苏锦绣一手托着下巴作沉思状:“战略部署。”

这么一说她们更不明白了,李妈捧着收好的衣服进来,瞧地图上作的标记打趣:“小姐您这是准备打仗呢。”

可不比打仗重要!

苏锦绣在财神庙街和北小巷之间画下最后一个标记,抬起手臂伸了个懒腰,拿起一旁碟子里的莲藕糕咬了口问清竹:“黔城那边还没下消息?”

“传了讯过来,再有几日可以回来。”

第8章 008

严华寺一带很繁华,临了休沐更是热闹,二十四这日恰逢集会,马车到了万贯街便进不去了,苏家的马车在北小巷口布庄停了下来,一行人下马车,隔着百米远的距离就能感受到西市那儿人声鼎沸的热闹。

宋氏扶着苏老夫人上台阶,布庄门口的伙计眼力劲儿足,忙将她们迎了进去。

布庄内客人不少,但都自顾看着,正记着账的掌柜见来了新客人,叫伙计去拿货柜上最新的布,亲自迎上来接待:“夫人看这些如何?”

苏老夫人看了一眼后没作声,眼底意思昭然,瞧不上。又看了一批后还是不满意,掌柜给伙计使了个眼色,从内屋搬出几匹布来热情推荐:“夫人,这些都是新进的,不是我自夸,这锦缎,满上都城都找不出第二家来,不信您摸摸。”

苏老夫人这才正眼瞧这几匹布,摸了摸朝刘莞儿身上比了比,笑道:“掌柜的,可别还藏着什么好的没拿出来。”

何掌柜看了眼刘莞儿后又飞快看了眼宋氏,脸上的笑意绽的更开了:“今儿早才进的彩锦,瞿州扬庄的货,夫人您可是要瞧瞧。”

瞿州扬庄盛产丝绸,其中的彩锦久负盛名,多用于上贡,量少,价格自然也不便宜。布庄内进的彩锦不多,寻常的客人掌柜的也不会拿出来,见苏老夫人一而再瞧不上眼这才开口,随即将她们请到了内屋。

掌柜亲自取来了几匹彩锦,颜色都是迎着刘莞儿的年纪,苏老夫人满意的点点头,转身牵过刘莞儿,笑着问她喜欢哪个:“先给你做两身,若到时还在府里,就合着一块儿再做。”

府里下次做衣裳就要九月迈过十月初了,听老夫人的意思像是要留表姑娘长住,宋氏便看了眼丈夫,更笃定老夫人是想为表姑娘在上都城里谋亲事,要不然,留这么长的时候岂不耽搁她。

“这太贵重了。”刘莞儿轻轻推了推拒绝,又让苏老夫人给牵了过去,挑起其中梅红的,“说什么贵重不贵重,都是穿身上的,你皮肤白皙,我看这个衬着正好,你们看呢。”

苏老夫人转过身要儿子和儿媳妇看,宋氏笑着点头:“娘说的没错,我看这几样都挺合适,不如都买回去。”

刘莞儿颇不好意思,听宋氏说要都买回去,连连摆手:“不用这么多,就这个吧,姨母挑的总是没错。”

见她这般顺从,苏老夫人心情更不错了,问完了儿媳妇还要问儿子:“承南啊,你看这些如何。”

宋氏对穿的并不挑剔,夫妻俩出门也鲜少去布庄,苏承南被这么一叫有些楞,未等他说话,站在一旁的苏锦绣迈了步直接站在了刘莞儿看向苏承南的视线中间,挽住苏老夫人揶揄道:“爹哪里懂这些啊,让他给娘挑他都挑不好,更别说表姨了,还是去外头等着的好。”

得了女儿给的台阶,对此并无兴趣的苏承南很快承接了去:“你们喜欢就好,我去外面等你们。”

见人出去的利索,苏老夫人脸上的笑微滞,很快掩了过去,也是有心替刘莞儿置办行头,就让掌柜把看中的布匹装起来送去马车上,离开布庄前去不远处的七宝斋看首饰。

从七宝斋出来已是半个时辰后,苏老夫人看了下天色,一旁的何妈提醒:“该是时候去寺里,再有一刻钟师傅就要讲经了。”

“瞧我这记性,险些给忘了,可这还没怎么走呢,西市最热闹的时候。”苏老夫人想了想后有了主意,“要不这样,你们去逛。”

说罢苏老夫人看向宋氏:“阿筱随我去寺里就行,蓁蓁你也…”

“西市我熟,我陪表姨去逛就行了,爹,您和娘一起陪祖母去寺里。”

苏锦绣一副怕了听讲经的神情,听先生讲课已经够让人昏昏欲睡的了,听寺里的僧人讲经岂不更无聊,苏老夫人也深知她的脾气,不勉强她去寺里,却要求儿子留下来陪着她们去西市,理由很充足:“你去了西市还不猴儿一样窜了没影,喧闹嘈杂的,还是让你爹照看些好。”

听祖母说的周全,苏锦绣心中一黯,倘若她这回还跟着陈怀瑾去看杂耍,那这孤男寡女的去西市,就算不惹出闲话来,人挤人的也难免碰触,爹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她不晓得,那刘莞儿,在这样的年纪岂会无动于衷?

要说目的,以往祖母往爹娘院里明着塞人不成,难道这回是要给爹下套,让他和刘莞儿近距离接触,降美人怀不成。

思及此处,苏锦绣反应也是极快,跃到了刘莞儿身旁挽住她的胳膊,撅着嘴一脸不满:“祖母您就这么信不过我啊,我就抓着表姨的手不放开,绝不会把人弄丢,再说了,西市那么多家铺子,爹哪里跟得住啊,要是让人认出他来少不了阿谀奉承,那我们还逛不逛了,有清竹她们在就成。”

“胡闹,莞儿她可是第一回 出来,在这儿人生地不熟的。”苏老夫人笑着啐骂,“你这丫头什么脾气我还不清楚,到时不见了人影,我问谁要人去。”

苏家上下众所周知,跟着大小姐出门,稍有不慎就会跟不住,苏锦绣说要照看刘莞儿,在苏老夫人面前站不住脚,在宋氏和苏承南面前也没什么说服力,可当娘的就得护着闺女。

“娘,蓁蓁也不是小孩子了,孰轻孰重她分得清,虽说她平日贪玩了些,但大事上可不会含糊。”

“可这人多杂乱的,万一遇上些什么事。”苏老夫人说了一半便没有往下说,要真遇上什么事,孙女的身手岂会比承南差,她要硬是让承南陪着去,只怕是他们会另作他想,到时心中有了提防可就不好办了。

不免的,苏老夫人有些心郁,可又没发作的理由,便皱着眉道:“那你们可得小心。”

“祖母您放心吧,回来一定好好的。”苏锦绣挽着刘莞儿下了台阶,指着西市兴奋的很,“这时辰那些摊儿还没收呢,我先带你去逛逛,再带你去西市最有名的铺子。”

刘莞儿看了眼苏老夫人,继而一笑:“好啊。”

“西市出去就是娘娘庙了,财神庙街那儿也好玩,要是走得累了咱们就坐会儿,你的女红那么好,到时可有的逛了。”

看苏锦绣拉着刘莞儿越走越远,再看儿子半点没有要去的意思,苏老夫人越发觉得气闷,不行,她得再想法子才行。

“娘,我们走吧。”宋氏和苏承南只当是苏老夫人不放心,扶着她往严华寺走去,一路也是安抚她不必担心。

走到严华寺时,苏老夫人又有了主意。

苏锦绣带着刘莞儿到了西市,如她所说,西市口的摊儿还没收,摆满了各种小玩样,还有女儿家用的胭脂水粉和首饰,其中不乏价格贵的,还有添在香囊内的各种香料香草,应有尽有。

黔城也有这样的集会,只是远不如这儿的大,也是图新鲜,刘莞儿饶有兴致的往里逛,瞧见那些未曾见过的,觉得十分有趣。

逛到一个巷子口的摊子时苏锦绣停了下来,周围并没有什么人,刘莞儿见她蹲下身子在摊子前挑着,仔细一看,神色微变,脚步跟着后退了一步。

夏至扶住了她,见她面色不佳轻声询问,刘莞儿摇了摇头,脸上还未褪去惧意,夏至见此朝苏锦绣翻看的地方看去,在那木盒子内看见了一只硕大的黑蜘蛛。

巴掌大的木盒子才堪堪容下那只蜘蛛,黝黑的身子凑近了瞧还能看到肢节上的毛,似乎是不甘于在这么狭小的盒子内,黑蜘蛛不断朝着木盒壁攀爬着,细长的肢节看得人毛骨悚然。

饶是胆子算大的夏至看的都浑身发毛,她也谨记着老夫人的吩咐,忙劝苏锦绣:“小姐,快别碰这些怪东西,小心被咬。”

苏锦绣手拿着小棍子逗木盒内的蜘蛛,未等她开口,那摊儿小哥先不乐意了,起身朝夏至和刘莞儿“呿”了声:“什么怪东西,别不懂装懂,这可是洋货黑珍珠,温顺的很,不信你伸出手来看它咬不咬你。”

夏至气的不行,又不能和他当众吵架丢份,眼看刘莞儿被吓的不轻,心下有些急:“大小姐,今儿出门是陪刘姑娘的,您刚才可是答应了老夫人。”

逗弄的手一顿,苏锦绣没有起身,而是笑眯眯的问摊主:“这得有三四岁了吧。”

“姑娘好眼力。”摊主小哥即刻换了张脸,乐呵呵说道起这黑蜘蛛,“莫说长途跋涉运过来多么不容易,千百只才出这么一只,可稀缺的紧啊,您瞧瞧这成色,这精神,不比恭王府的红将军差,也是您运气好,我这才出摊半刻钟,要是晚来一会儿,铁定让别人买走了。”

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抬价,苏锦绣也十分干脆,示意清竹付银子,起身看夏至,脸上笑意越浓:“偌大的西市,还得仰仗夏至姐姐多照看刘姨,否则依我的性子,怕是一会儿的功夫就没影了。”

当着老夫人的面答应的好好的,这才多久就破罐破摔了,夏至脸面挂不住,口气便冲了些:“大小姐这不是在欺瞒老夫人,若是老夫人知道了,可免不了责备。”

“我是答应了祖母不会把人弄丢…”

话音未落,人潮忽然朝前方的书局拥挤而去,连带着挤到了行人,往两侧倒去,苏锦绣手快拉住了刘莞儿稳住脚,不远处穿来了女子的惊喜声。

“快看!是崧泽书院的施公子和小世子!”

“真的是他!我听我哥说起过他,解除邺池水患的办法就是他想出来的,可真厉害啊!”

“还愣着做什么,我们快过去看看!”

第9章 009(捉虫)

刘莞儿见苏锦绣抓着自己的手是刚刚逗弄过蜘蛛的,脸色一白,站稳后就想挣脱开来。可她使了两次劲都无用,开口叫了两声也没反应,抬眼看去,发现苏锦绣正定定看着前方,眼神里的情绪难辨,十分的怪异。

苏锦绣看的方向正是人潮如海的书局门口,原本人就不少的西市在这一刻被挤的水泄不通,全是冲着此时被围堵在书局门口进退两难的几位少年。

舞象之年,颜丹鬓绿,加上他们才识匪浅,不是空有家世的绣花枕头公子,于是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其中当属漯河王府的世子和施尚书家的大公子最出名。

前者出身皇家,家世显赫,文韬武略,年幼时护驾有功被赐金牌,在书院中又是个中翘楚,画的一手好丹青获得了不少崇拜者,就没有他不会的;后者十二岁考入崧泽书院,十四岁就以水调的计策获皇上亲自接见,隔年又成功解决了邺池水患的旧病,眼看着秋闱将至,除去那些王公贵族,他可是大热门人选。

如此家世才识,模样又俊俏,自是良婿。

“锦绣?”

苏锦绣猛的回神,刘莞儿正关切的看着她:“你认识他们?”

“不认识。”苏锦绣敛了情绪拉着她转身,趁着人都往书局那儿挤,挤过几个人上了铺前的台阶朝不远处的几间绣坊走去,“黔城那儿的绣品肯定不如这里花样多,我带你去看看。”

前面苏锦绣走得快,后头夏至她们赶紧追了上去,还不忘让清竹把手里捧着的木匣子给扔了:“大小姐不该买这个的,若是让老夫人知道又得说顿,你在大小姐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也该劝着些。”

清竹抿嘴笑了笑,双手不着痕迹的把木匣子抱的更紧:“姐姐说笑了,小姐是主子我是丫鬟,我听她的才是。”

夏至自恃年长清竹几岁,资历也高些,便教训道:“这东西拿去府里伤着人怎么办,赶紧扔了它,到时老夫人责备下来你也逃不开。”

清竹下意识朝后退了步,这儿人多杂乱,只要掉下去肯定就找不到了,但又怕争执几句夏至会向老夫人告状害小姐挨骂,于是清竹佯装把木匣子朝她那儿递了下,忽然脸色一变:“夏至姐姐你快看,刘姑娘好像被人撞着了!”

说罢顺手把匣子往身后的冬罄手里一放,朝着苏锦绣那儿快步赶了过去。

夏至一听是刘姑娘被人撞了,哪里还顾得及冬磬手里的东西,转过身追了过去。

此时苏锦绣和刘莞儿正好走到如意绣坊门口,人来人往十分的拥挤,夏至赶到后见她并无异样松了一口气,忙站在她身旁护住来往行人的搡挤:“表姑娘,这儿人太多了,咱们进去吧。”

夏至扶住刘莞儿上去,苏锦绣自然而然的松了手,转头低声吩咐清竹:“叫冬磬去前面看看。”

“是。”

西市内有好几家上都城有名的绣坊,如意绣坊就是其中之一,比起东市的罗坊,这儿更受年轻女子的青睐,有不少闺中小姐喜欢来这儿看样,生意十分的好。

客人多了,东西更新也快,半人高的平铺柜面上摆满了绣品样式,饶是平日里有些研究的刘莞儿都看的眼花缭乱。

“不错吧,这家在西市的生意最好。”苏锦绣对这些毫无兴趣,带刘莞儿到了最新摆放的柜面前,见她多看了其中一样几回,就叫夏至先拿着,“记账就行,到时会有人来结。”

“确实比黔城的多,样式也新颖,这些我都没瞧见过。”刘莞儿拿着手上的绣样有些爱不释手,可一旁都写着价呢,单是这样薄薄一副就得二十两银子,未免贵了些,于是她放下手,“再看看别的。”

“就属这儿的最好,还有几家可没这么多样,说不定过会儿就没了。”

苏锦绣瞧出了她的犹豫,正要伸手去拿她放下的,这时柜面对面伸过来了一只白皙的小手,和苏锦绣同时抓住了绣样。

入眼的是一张小圆脸,扎着双角辫子,约莫十来岁的年纪,还要比苏锦绣矮上一个头。可她那气势却不弱,用力抓着绣样,鼓着脸瞪着眼,一副苏锦绣不松手不罢休模样。

“我先拿到的!”未等苏锦绣开口她便俏声抢道,“你快松手。”

苏锦绣乐了,十来岁的年纪是有女红做的出色的,可眼前这个怎么看都和自己是一路货色,这样的绣样买回来除了积灰之外别无它用,于是她用了几分力抓紧,揶揄她道:“你会绣么?”

小姑娘哼了声:“我不会难道你会。”

“我不会,但是她会。”

“我先拿到的!”

“我们先看到的。”

眼看着绣样被俩人扯的绷直,再下去买都不必,直接赔得了,刘莞儿开口劝道:“算了,锦绣,我们再看看别的,这个和我上次在黔城看到的也没差多少,相似的就…”

“外地来的你懂什么,买不起就别看呗。”话音未落就被这小姑娘给打断了,小小年纪嘴巴还挺毒,神情里满是瞧不起,“黔城是什么地方没听说过,既然没差多少就回你的乡下去买,别在这儿占地方。”

偌大的绣坊,这偏角附近霎时安静。

许多人朝着她们看过来,好奇的,看好戏的,众目睽睽之下,刘莞儿顿时涨红了脸,羞愤不已。

“你!”站在夏至身旁的红珠气的浑身发抖,“你是什么人,怎么可以这么说别人。”

“我啊,我是城里人。”小姑娘咧嘴笑着,得意的朝四周看了眼,扬声,“西市这儿多的是绣坊,这儿出去直走转东的巷子璃有家专门卖绣样的,那里的适合你。”

尽管不知道她说的是哪家,可光听这语气就知道是在侮辱人,刘莞儿长这么大没受过这样的难堪,身子一颤靠在了柜面上,努力稳着声:“姑娘,你一口一个城里人乡下人,如此瞧不起人,可是把当朝大学士黎大人都给说进去了。”

黎大学士是达官显贵眼中不折不扣的乡下人,许多年前他来上都城赶考时的模样至今都为人乐道,背着破书筐头戴破草帽,穿着一双草鞋就到了赶考的地方,若不是他手里崭新的文书和当时认识他的一个大人,他一准儿就被赶出城了。

因为深得皇上器重,少不得引人妒忌,有好事之人将他不修边幅的事拿出来说道,字里行间脱不开乡下人几个字,圣上就以贤不忌出身重罚了此人,自此之后,再没人说过黎大学士的出身。

而刘莞儿提到这个,无非是想给她扣个重帽。

“你还懂得挺多啊。”小姑娘笑了,全然不吃这一套,“不过我说不是别人,是你,你买不起就…”

“谁说我们买不起~”

话音未落,苏锦绣快速的把绣样从她手里抽了出来交给清竹,“记账去。”

小姑娘捂着发疼的掌心怒瞪着她:“你!你蛮不讲理!”

“哎哟喂,我们乡下人是不怎么讲道理的,你这么讲道理的话,让让我呗。”苏锦绣绕过柜面朝她迈进了一步,近距离下高她一个头就有莫大的气势,苏锦绣笑眯眯揶揄,“我看你还是去那儿看看比较好。”

苏锦绣指的方向是距离门口比较近的一个柜面,那上头放着的都是刚开始接触时所用的绣样,七八岁时会学。

小姑娘哪肯如意,抬手就有要打人的意思,苏锦绣脸一沉,目光凌厉的看着她:“你敢动手试试!”

“你!”

似是被苏锦绣震到了,小姑娘脖子微缩退怯了几分,一旁看了许久的丫鬟赶忙护住了她将她拉到了一旁,她瞪着眼心有不甘,但兴许是怕了她刚刚那声呵斥,冲着苏锦绣一跺脚放话道:“你等着!”

之后便气呼呼的走了出去。

这话听着莫名耳熟,苏锦绣笑了笑转身看众人,围在她们身旁的人自顾着都散了开去,夏至和红珠扶住刘莞儿安抚:“表姑娘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刘莞儿抚了抚胸口轻轻摇头,转而向苏锦绣道谢:“锦绣,谢谢你替我解围。”

苏锦绣将包好的绣样递给她:“谢什么,你我年纪相仿,换做是你弟兄在场也不会任由你受欺负的不是。”

刘莞儿没说话,倒是一旁的红珠还有些生气:“我们家小姐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欺负,要是大少爷他们在,非教训她不可。”

“红珠。”刘莞儿低声呵斥,红珠这才不情不愿的闭上了嘴。

苏锦绣借了个身,顺势朝门口走去,边说边道:“我听祖母说起过你家中有许多兄弟姐妹,那一定很热闹,我长这么大家里也只有我一人,确实不知道这是什么滋味。”

“旁的姐妹倒是有几个,家中只有两个哥哥三个弟弟,何止是热闹。”刘莞儿说着说着自己也笑了,“简直是鸡飞狗跳,闹起来没个正行,佛堂里的竹条都换了好几根了。”

“这样啊。”苏锦绣朝门外不远处的巷子拐角看了眼,回头拉住了刘莞儿,好奇道,“我们去坐会儿,你与我说说是怎么个闹法呗。”

这厢书局外,围观的人群还未散去,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享受被崇拜和围观的感觉,小世子季璟琛仪态大方的对着这些拥护者,转头朝施正霖和南药看了眼,啧了声,咧嘴轻语:“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

“我还想问你怎么回事,好好的来一趟书局,这些人都是你招惹来的是不是。”南药朝后退了步进了书局的门,“我要先回书院了,子凛,你怎么说?”

施正霖扫了眼书局外,眉眼间冷淡的很:“一起。”

见他们要溜,季璟琛朝后抛了个笑脸后快步跟了上去:“你们,哎,要我怎么说好呢,平日里也没少传授,做公子就该有做公子的样子,子凛,你这脾气太臭了,这么多人看着,你给个好脸色又能怎么样。”

几个人带着小厮到了书局的侧房,季璟琛推开窗户朝外面探了探,回头一脸正色教训,“你们这样将来怎么与姑娘好好相处。”

南药不理他,扶着窗框跳了出去,季璟琛跟着跃了出去,施正霖见此轻皱了下眉,一旁的小厮很快搬来了凳子搭在窗台下让他踩,已经站在窗外的季璟琛笑了:“你倒是真应了那句‘柔弱书生’爬个窗还如此斯文。”

“今天就怪你,东西也没找到。”南药伸手给施正霖搭了一把,对季璟琛屡屡公私不分的行为深恶痛绝,“今天要再找不到,晚几日看你拿什么交代。”

“别啊。”季璟琛赶忙拦住他们,神情高深莫测,“办法不是没有,你们别急,去茶楼坐着说。”

说罢又补了一句:“这回绝对不会有人跟!”

见他们闷着声没反对季璟琛示意小厮就牵马车过来,在转身之际忍不住嘀咕道:“真不晓得娇娇那丫头喜欢你什么。”

第10章 010

盛夏的正午时分,太阳热辣辣的,无风之下都能感觉到空气里卷着一股热浪,站一会儿就大汗淋漓。

可这也挡不住集会的热闹,如意绣坊斜对面不远处的斟斋楼里,苏锦绣托腮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的街市,耳畔是刘莞儿轻柔好听的声音。

“大哥和二哥如今随着爹和叔伯他们打理生意,几个小的还在书堂里,都是打发时间去的,捧着书就能睡。”

听到这里,苏锦绣转头,手握着杯子轻轻晃着:“那应该早早成亲了吧。”

“大哥刚成亲一年,二哥还没定下。”刘莞儿笑的几分腼腆,“大哥原本无心这些,爹娘催了许久都不点头,说来也有趣,我大哥来与大嫂过去有一面之缘,又恰巧说亲的就是大嫂家,事儿才顺利的定下,也是缘分。”

苏锦绣点了点头,将面前的糕点往她推了推:“尝尝,除了茶之外这里最出名的就是这几道点心了。”

刘莞儿捏起糕点咬了一口,瞧着普通的点心,入口似是细沙般,带着一股特别的香气在味蕾间弥漫开来,很快的,融化在了舌尖,令人欲罢不能。

“确实不错。”刘莞儿又尝了一口,见清竹给苏锦绣换了杯茶,闻着茶香有些意外,“这是苦茶?”

苏锦绣轻轻晃动着杯子,低头闻了闻,浅尝一口:“是啊。”

“我还以为你喜欢清淡些的,苦茶的味道有些重。”刘莞儿看她面不改色喝下一杯,略有些诧异,这么小的年纪就爱喝苦茶,看她的做派也不像是短时间内养成的,“这一趟过来我还带了些苏庄的花茶,若是知道你喜欢苦茶,我就再捎一些了。”

“习惯了也不觉得苦,花茶太清淡了,夜里忙碌时苦茶还能提提神。”

“训堂的课业如此重?”

苏锦绣微怔,只这一刹,仿佛听到了他的声音,嘴里的那一口茶水转瞬苦涩成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