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送男人到门口,也看到了他,两人相视一眼。

  长发男人说:“那你今晚早点睡,明天送你个惊喜。”

  他倒想知道是什么惊喜,可惜她没问。她跟对方挥了下手:“晚安。”

  人走了,她重新看向他。

  他把手机放回口袋,注视着她说:“还以为你睡了。”

  “我说了有事,没这么早睡。”她问,“你住这儿?”

  “6012房。”

  “哦。你这几天都待这儿吗?”

  “应该是。”

  她点了下头:“很晚了,我先进去了。”

  他上前一步,两人距离瞬间缩短。

  她已经卸妆,穿着休闲的毛衣和牛仔裤,洗发水味道香浓。

  皮肤状况不是很好,脸上泛着红血丝。

  他低眸看着她:“脸怎么了,过敏?”

  “不是,是季节问题,也可能是没休息好。”她顿了一秒才回答。

  他沉默片刻,手机又响了起来。

  她朝他口袋看了一眼。

  他没接电话,她扶着门框说:“你接吧,我进去了。”

  过了会。

  “嗯,”他低声,“晚安。”

  “晚安。”

  电话是公司打来的,之前的信息也是员工发的,说拆伙的合伙人在搞事。

  他在房间修整一夜,第二天没碰上沁姐,给沁姐打电话,沁姐说她们先办点事,晚上的飞机离开,中午可以一起吃饭。

  他看了眼时间,道:“我公司有事,现在得走了。”

  沁姐似乎欲言又止,半晌才说:“啊,那好吧,一路顺风,有时间再聊。”

  他只听见呼呼风声,她们似乎在户外。

  摊主做成一单生意,送走客人后,又回到孟冬一行人跟前,极力推销:“老板好眼光,这是最近正当红的青年画家吴悠悠大学时期的期末作业,虽然只是份作业,但价值绝对不容小觑,你看,这儿还有她的亲笔签名。”

  蔡晋同嫌摊主碍事,打岔道:“后来你就走了?”

  孟冬沉默半晌,说:“本来是要走的,但我后来又取消了机票,等到中午,我给她朋友打电话,她朋友手机关机,我又等了大概一两个小时,她朋友才给我回电话,说她们刚刚下飞机。”

  说到这里,他看向身边人。她双手还插着口袋,隐约有点窸窸窣窣的声音从口袋里传出来。

  一双带着点棕色的眼睛露出帽檐,静静地回望着他。

  他看着她的眼睛说:“她朋友以为我走了,所以她们办完事,也很快离开了。我没告诉她们我还在酒店。

  我找到她的房间,还没新客入住,工作人员正在打扫。”

  风吹起画作,纸张汩汩地扇响。

  “我记得那个男人是谁,以前我见过他,他大概不记得我。我知道那天晚上她的房里还有一个女性朋友,里头有声音,我听见了。

  我也没告诉她,我是顺路出差,演唱会上其他的歌我没兴趣听,她走了,我才跟着走的。”

  他把手里的画作放回摊位,低声说了句:“本来就是想见她。”

  谁都没再说话,连蔡晋同也安静下来。

  他抠着口袋里的手机,微微倾着身,觑向站在孟冬另一边的喻见。

  喻见始终是那副全副武装的装扮。

  他真想把视频也看一遍,钢化玻璃膜都快被他抠下来了。

  摊主一心生意,见他们没再聊天,忙接着推销:“老板有没有看得上的画?要不就吴悠悠的这张吧,毕竟是她的作业,所以价格不贵,一千五就够了。”

  孟冬过了会才问:“作业也能卖?”

  “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有市场,当然能卖。”摊主一副商人口吻。

  孟冬看向边上,问:“有兴趣吗?”

  等了一会儿,喻见才把手拿出口袋,手指揿着画作一角,开口道:“你怎么拿到的作业?”

  摊主神秘地笑笑:“我们就是干这行的,自然有渠道,保证是真品。”

  孟冬问喻见:“你看呢?”

  喻见垂眸赏画,没吭声。

  摊主见有戏,再加把劲:“这幅写生不论构图还是色彩都非常出色,画里的风景也少见,这边是建筑,这边是悬崖,像不像是在说,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戏剧?画里的人物也生动。你们再看角落里的日期,2014年11月,十二年前就有这画功,可见再过一个十二年,吴悠悠的作品能达到一个什么价值。”

  摊主口若悬河,蔡晋同却受不了今天户外的阴冷,他心里还有事,于是催他们:“走吧,该回了,别站这儿吹风。”

  风越来越大,接连三天大雾,这刻雾气倒被风吹散少许。

  但南方冬天本就湿冷,风一吹,像冰锥在刮骨头。

  孟冬往喻见背后站了站,和她一道低头看画。

  蔡晋同见他们都在流连画作,也去瞄了眼。他看不出这幅风景画作业有什么价值,

  “这画好看?”他不解,但也知道摊主狮子大开口,一幅作业怎样都要不了一千五。

  他还价:“便宜点儿就跟你拿了。”

  摊主说:“那不行,一千五是最低价。”

  蔡晋同说:“一口价,二百。”

  摊主把头摇成拨浪鼓。

  还价声不绝于耳,先是一千五、二百,再是一千四、二百,接着一千四、二百一……

  这幅画的价值成了一道波浪线,起伏弧度像波翻浪滚的黄河。

  喻见低头凝视着画作上的山景。

  夏天过去,再没人会进黄河戏水,树叶逐渐泛黄,芜松镇的秋末,已经需要换上厚实的冬衣。

  她之后又吃过一次同款水晶饼,是特意坐车去买的,一来一回耗时颇久。

  买饼是因为要上山秋游,总要带点吃的喝的,她心血来潮,想起了夏天的味道,所以在秋游前的那个周六,她才跋山涉水去跨了一回省。

  秋游地点就是曲阿姨家附近的小山,当年因为她和小阳春半夜捉贼,没来得及游览的那处景。

  不过这点水晶饼没能熬到秋游那日,在买饼回来的第二天,也就是周日,她亲自把饼送人了。

  倒带三回(1)

  周六晚上,她原本要拆第二盒饼吃,曲阿姨在家里转了一圈,及时按住她的手,说:“正好,加上水晶饼,礼物就够了。”

  她的手蠢蠢欲动:“曲阿姨,那是行|贿受|贿吧?”

  “胡说,这叫礼貌。”曲阿姨把饼从她手底硬拽出来,“谁叫你不提前跟我说你明天要去方老师家的?时间这么赶,上哪买合适的礼物。”

  “水果不就够了。”

  “你要去麻烦人家,礼多人不怪知道吗?”

  “那她也不差一口饼吧。”

  “那你也能忍一忍馋吧?”曲阿姨又拍了一下小阳春的膝盖,“你明天去那儿,别影响见见办正事。”

  小阳春斜靠着沙发扶手,一腿曲躺,一腿支立,腿被拍得一踉,他噔一下又竖回来,脚伸向前,朝着人晃了晃,边打着手机游戏边说:“你绕着我走。”

  她往一旁倒,挥掌将小阳春的臭脚拍回去,不过拍的是他小腿,摸到了一手心的腿毛。

  客厅暖气太足,小阳春一身T恤短裤,他还在过夏天,只差去院子里冲凉了。

  明天要去拜访的方老师是她的音乐老师,恰巧也是方柠萱的小姑姑。

  方柠萱的父母和小阳春的父亲同在英国工作,方柠萱和爷爷奶奶住,她姑姑也住家里。

  第二天上午,小阳春把礼物系在车把手上,她低头将她的那辆自行车来回推了推。

  小阳春跨上座催她:“走了。”

  她说:“我的车链坏了吧?”

  车把一拐,小阳春滑到她边上,按住她的自行车,俯身看了看,说:“别管了,你上我后面。”

  车型不同,小阳春的自行车特别高,连带着后座也高。她没试过坐人后面,按住座椅,她屁股往上蹬,两脚不能着地,她抓住小阳春的衣服。

  小阳春抖抖肩:“别拽。”

  “你想摔死我?”

  “哪那么容易摔,”他蹬起自行车,故意往石子上过,“你死了吗?”

  “诶诶——”她抱住他胸,“我脚没地方放,你别晃!”

  “你手放哪?”

  “你豆腐做的?”

  “手拿开!”

  她退而求其次,只能搂住他的腰。

  去方柠萱家需要过桥,沿着黄河边骑了一路,半道上她拍拍小阳春后背:“还有枣树!”

  “废话。”小阳春蹬着车。

  “我说还有枣,红枣!”她又开始拽他衣服,“你停车。”

  小阳春脚踩地,烦道:“你蝗虫啊?”

  她跳下自行车说:“我跟你可是亲戚。”

  小阳春把自行车停一边,跟着她走到树下,往上一瞄,说:“这几颗不好吃。”

  “长得这么珠圆玉润呢。”

  “你语文老师怎么没被你气死?”

  她撸袖子说:“吃了就知道好不好吃了。”

  “十月中旬的最好吃,现在十一月了。”

  小阳春拎着她外套帽子,把她拽开,垫脚摘了两颗低的,在手上擦了擦再递给她。

  她质疑:“你手干净吗?”

  小阳春把一颗红枣直接塞她嘴里,剩下那颗他没擦,自己吃了。

  看小阳春的模样,他应该觉得味道还行,所以他又摘了几颗能够着的,同样擦了擦再给她,她没再多问,免得被他塞一嘴。

  枣核被她投掷到了路边的泥地里,她妄想也许有一两颗能在将来开花结果。

  过桥后又骑了十几分钟,他们终于到了方柠萱家。

  苟强已经等得不耐烦,冲他们喊:“我还以为你们是爬来的,原来你们有车呀?”

  小阳春跟苟强方柠萱有约,她则进屋去找方老师。

  方老师的房间很大,书房和卧室连一起,房间的边边角角是一堆购物袋,还有一只格外抢眼的红色行李箱。

  她问方老师:“这是结婚用的箱子?”

  “对,我淘宝上买的,昨天刚到货。”方老师说。

  “你下学期真不教我们了?”

  “不教了,教你们多累啊,有福自然要先享。”

  方老师年纪不大,才二十六岁,未婚夫是美籍华人,这学期结束她就要结婚,之后会跟随丈夫去美国。

  她觉得她夏天时写的那首歌很不错,自娱自乐有些可惜,所以问过方老师后,她今天才会来这里录歌。

  方老师热爱音乐,房里有一套录歌设备,教了教她怎么用,就让她随意。

  她也不会用太高档的,就想把歌传到网上让别人听,所以她很快就抱着方老师的吉他弹了起来。

  初弹一遍,方老师轻轻鼓掌:“自学能学成你这样,真是了不起。”

  她说:“我不是在上你的音乐课吗。”

  “高中的音乐课能教些什么,我倒是想教。”方老师说,“我也写不出你这样的歌。”

  正说着,小阳春从门口进来,不客气地往卧室沙发一坐。

  方老师是看着他长大的,跟他自然熟稔,于是说:“你进来干什么,我们这儿录歌呢。”

  “你们录你们的,我坐坐。”小阳春掏出手机。

  “柠萱他们呢?”方老师问。

  小阳春说:“在下棋。”

  刚提起方柠萱,方柠萱就出现了,她找到小阳春后,过去拉他手臂:“你下一半就跑,也太缺德了!”

  小阳春甩开她:“你去跟苟强下。”

  “他棋太臭!”方柠萱摇晃小阳春手臂,“你去下完嘛。”

  小阳春用力抽出手臂,往沙发另一边坐,方柠萱索性往他空出的位置一坐,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很快就把苟强也招来了,方老师头痛:“以前怎么没见你们这么喜欢我的卧室?”

  她倒抱着吉他浑不在意,警告那三位小伙伴:“你们别出声!”

  方柠萱往嘴上拉上拉链,可爱地点点头。

  她开始第二遍弹唱,房间里连呼吸都变轻了。晚秋的阳光照进窗,斑驳的树影落在她脚边,她在秋天唱着夏天,忽然,她就想写一个四季。

  收起最后一个音符,她有些发愣。

  方柠萱迫不及待地跑上前,说她也想学。

  她回头的时候正好看见小阳春举着手机,和她对上视线,他也没把手机放下。

  因为方柠萱求知欲旺盛,这一上午她没能录制成功,午饭就留在方老师家吃,下午继续。

  吃的是面,各种面食随意挑,秋冬季节喝汤暖,所以他们几个都要求吃热乎乎的汤面。

  成年人不和他们一块儿,他们四人自成一桌。面上齐,苟强先来一大口,边嚼边问方柠萱要醋。

  方柠萱去厨房把醋瓶拿来,等苟强倒完,方柠萱自己也倒了些,又问她:“你要吗?”

  她觉得鲜汤美味,所以摇头:“不要。”手擀面很香,她继续埋头吃。

  方柠萱最后往小阳春的碗里倒了一些,才把醋瓶放回厨房。

  小阳春回来吃面,她放下面碗,换她去厕所。从厕所出来,她重新坐下拿起筷子,一开始没发现问题,吃下一口,她才察觉不对,拧眉抬头,看了看另外三人。

  方柠萱和苟强都没在吃,小阳春倒吃得起劲。

  她问:“你们给我添面条了?”

  苟强忍不住说:“你才发现啊?不是添面条,是他跟你换了一碗面。”

  他指着小阳春:“他不喜欢加了醋的,吃了一口恶心地跟什么似的,就直接跟你换了。”

  她张了张嘴。

  小阳春吃干净筷子上的面条,抬头看她。

  苟强继续说:“方柠萱说厨房还有面条,他跟饿死鬼投胎一样听都不听。”

  她仍张着嘴。

  苟强一脸嫌弃:“他恶心吧,吃你的口水?”

  她终于阖上嘴巴,然后开口:“那你们为什么不给我换一碗面条?”

  苟强:“啊?”

  “不是说他吃了一口了吗?”她道。

  苟强嘴角一抽。

  小阳春凉飕飕地看她一眼,继续低头吃面。

  作者有话要说:  四舍五入,今天就是三更了呀,从来没试过入V三更,我好骄傲!

  ——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在水一方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考试加油鸭、猜猜我是谁 3个;奶香炸鸡柳、吃了吗?、rambler075、纯纯的冰糖雪梨、月半妞XL、叶昔、倩倩、没完没了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五月s 50瓶;在水一方、云淡风清 10瓶; 鹿港小镇、shusu、不正常菌 5瓶;超小的小鲸鱼 3瓶;王大陆现女友、神秘阿猪、不知名角落的陌生人 1瓶;

第16章

  她眯眼观察小阳春。

  方柠萱原本一直在垂着头拨弄面条, 吃也不吃,声也不吭,这会她忽然说:“那我帮你换一碗吧。”

  她一听, 示意方柠萱等一下。她问小阳春:“你刚吃的那一口面咬断了吗?”

  小阳春大概不太愿意搭理她。

  她问方柠萱和苟强:“他咬断了吗?”

  两人都摇头:“不知道。”

  小阳春捏着筷子没再吃,歪坐在那瞅着她。

  她一本正经地说:“据我刚才观察, 你有两口面是咬断后没扔进碗里的, 有两口面是咬断后扔进碗里的。你要是刚那口吃得挺干净没扔进碗里, 那我就没必要浪费一碗面。”

  小阳春扯起嘴角,悠悠地说:“不巧,我咬断的那口, 你刚才已经吃了。”

  她深呼吸, 大概率是木已成舟了,她重新拿起筷子,边瞪小阳春边狠嚼。

  她原计划今天总能把歌录完, 没成想下午的时候方柠萱还缠着她继续上午的教学,好不容易等到方老师把闲杂人都轰出去了, 她最后录制的两遍又不够满意。

  这一耽误, 直到秋游那天,她还没把录歌计划实施完成。

  高中不是小学, 原本并没有秋游这样的福利,上学期末高三年级有两个学生学习压力过大闯了祸, 学校才决定插入几个调节沉闷学习气氛的活动,秋游就是其中一项。

  那座山离曲阿姨家不远, 她之前也跟着小阳春爬到那儿玩过, 风景她很喜欢,可是山上那些路她至今无法接受。

  百年前那里是个山寨,上山的路都是当时的人用石头铺凿的, 台阶陡峭不说,宽度只容一人过,最关键的是,路的一边就是没任何遮挡的悬崖,据说这样设计是为了“易守难攻”。

  她觉得有道理,换做她,保命要紧。

  她不恐高,但走在这种山路上,她总觉得自己在玩命,所以来过一次后,她再没上过山。

  这次学校组织秋游,自然安全第一,带着他们绕远路,从盘山公路进,走完半程她气喘吁吁,走到最后还是要踩上那几段玩命的石头路。

  小阳春从他们班里出来,跟她一道走,她把自己的书包摘下来:“你帮我背。”

  小阳春挎到肩上。

  走石头路的时候她紧紧贴着一边,小阳春回头嘲笑她:“出息。”

  她故意一跺脚:“嘿——”

  她等着小阳春一个踉跄,然后一脸惊魂未定。

  但小阳春面无表情,岿然不动,显然她没能吓到他。

  过两秒,小阳春突然作势扑她。

  她“啊”地一叫,人往后退,小阳春一把将她捞回来,她气愤地推了他两下。

  后面的同学还等着走,他们没再妨碍交通,小阳春将她手一抓,依旧在前,牵着她走完这段陡峭的路。

  最后上了平地,她脸蛋贴着小阳春三角肌的位置,手还拽着他的,把自己的重量全托付给了他的胳膊,她沉重地说:“我想学习了。”

  小阳春拖着她,仿佛拖了个麻袋。

  山上建着各种高低错落的窑洞,他们一行人进入一处院子参观歇脚,她和小阳春才呆没多久,苟强和方柠萱也找了过来,边分零食边找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