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问问桂大夫,奇大人,您还用药吗?”林嬷嬷倒是跟奇瑞还有点感情,轻轻的说道。

“皇上,其实娘娘特想气死奴才吧?”奇瑞愤愤的看向了咸丰。

“是关心,朕和娘娘也在用药,好些东西都是不能吃的,毕竟活着才有希望。”咸丰还温柔的安抚着。

福清看着咸丰依然干瘦的脸,看看青妤并不健康的脸色,再看看奇瑞,他其实也干瘦,她想到了之前青妤说的,他们三个都是病人的话,为了活着,为了让他们能多做一点事,他们都在努力。

午饭还是分开吃了,青妤带着舒宁她们去了另一个小包厢,主要是她怕李永那个傻子真的会吓傻了。

舒宁和青妤都是喝白粥,福清也口味清淡,看看一桌子的菜,回头看着青妤,“皇家就是这排场?”

“点的菜,上双份就是这样。”青妤挑了几样口味清淡的给舒宁,随意说道,“李永赏了,这回看清没,觉得还看得过去,我就真下旨了。”

“我看行!”舒宁刚特意看了一下,看着比穿着官服的强多了。不过说完了,又看了一眼福清。

“行!”福清笑了,刚刚其实她看奇瑞的时间多过那个李永,但是咸丰最后一句话,她悟了,他们三个人的世界,自己还是别插进去了。

“哎,一个战争狂人,你真的觉得合适?”青妤想捂脸了,真心的觉得自己自作自受,就该自己先过个筛子。

“有梦想多好!我看挺好,对了他们家人口不多吧?”舒宁松了一口气。

“当然不多,家里就兄弟两个,弟弟也在军中,家里还有点小钱,因为皇上欣赏,他算是升官挺快的。”青妤忙说道。

“哎,真好,真好!”舒宁抚掌笑了。

福清也笑了,“您真是的,怎么挑出来的。”

“有点难,但也不是挑不出来。”青妤笑了,能做她的朋友,果然脑子不错,知道自己为了挑出这个人所想的。

而另一间,咸丰看向了李永,“你刚看了房间其它人没?”

“是,奴才得关注皇上和娘娘的安全。”这位说是不喜欢做保镖,但是跟着皇上一块出来,自然随时观注一切情况。一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房间的动态,三个人自然也着意看了一眼。

“除了娘娘、孕妇,还有一个姑娘看到没?”咸丰点点头。

“是,怎么啦?”

“你不是没媳妇吗?这是娘娘的朋友,家里守孝,过了花期,然后族人很不靠谱,要把她乱嫁。娘娘知道了,让朕给她挑个好的,朕挑你了。你感动不?”咸丰忙跟李永表着功。

“他族人要把她嫁给本官。”奇瑞是那好说话的,冷冷的说道。

“就是啊,你看,娘娘舍不得把自己的朋友嫁给他,支持你,感动吧!”咸丰点头,立刻说道。

李永有点凌乱了,刚刚那位姑娘很漂亮,站在娘娘和那个孕妇的中间,也不掩其色,再说了,能跟皇后娘娘做朋友,脾气得有多好啊!但是面对的是总理大臣奇瑞,这个有点惊悚。呆呆的看着奇瑞,不知道该说什么。

“别怕别怕,那姑娘对奇瑞没什么感情,是他的族人想利用她跟奇瑞扯上关系。姑娘若是乐意,娘娘早就让他们成亲了。所以你不用担心奇大人,他不是问题,他敢对付你,朕给你撑腰。”咸丰拍着他,表明自己还是说了算的。

第48章 五年长吗

第二更

“我也没说我乐意!”奇瑞哼哼着,他看了李永一眼,“不过你放心,我不找你的茬,要找也是找娘娘。”

“娘娘说调奴才去户部,是真的吗?”

“估计不会假,那个,朕调你去军部好了。户部管的钱粮税收,还是去兵部比较直观。”咸丰想了一下,纠结的说道。

“娘娘没说错,就是户部。让他看看现在国库有多少钱,还有每年咱们用在兵部的银钱往来,就知道,敢打仗不是英雄。”奇瑞喝了一口菜粥,点点头,味道还不错。

“再有五年,再有五年,我们若还活着,你这么喊,朕一定不拦你。当然,这些话,你也不能回去跟那些兵士们说,娘娘说,没有信仰的军队,是没有战力的。你的信仰是我们培养起来的,却又不得不打破,很抱歉。”咸丰还是一脸温和的笑容。

“皇上!”李永都快哭了,他是咸丰参加大营之后才参的军,他可以说是咸丰的嫡系,不然,咸丰也不会第一个就想到他了。

“去户部看看吧,每年娘娘为省点银子,真是费尽了心机。把钱留在民间,让他们有财产,然后为了自己的财产,也不会让人轻意夺走。而这些年,内库的钱也都用在买装备了。只怕,朕是历代最穷的皇上,也是惟一自己养活自己的皇上。”

“皇上和娘娘很了不起。”李永忙说道。

“是啊,皇上和娘娘很了不起。”奇瑞也点头,回朝之后,他真的理解了青妤为什么说这个国家没救的话了。

若是连一个小小教士做乱,都得他堂堂的总理大臣去处理,为了国体,青妤用了她的方法,用的是利益关系,让他们不得不自我解决问题。但青妤是皇后,她这么做难道就不失国体?

而这些日子,他接管了政务,他才知道这五年,咸丰有多难。他在东北可以说一切都是初创,没有那么多的官僚体系来制衡于他,他感受不深,而现在,他都不想上朝了,因为一上朝就得看到那些人,每每看到这些人,他都想把这些人全弄死。

这些年,咸丰已经陆续的换了不少人,当年道光任上的那些辅臣们,除了没有实权的端华,也就没其它人了。但是这又如何呢?面对庞大的体系,他们又能杀光多少人。每每他愤怒时,就用咸丰的话来劝自己,慢慢来。可是每每如此,他还是会暴跳如雷。

现在看看,咸丰坚持了最难的五年,他比自己有定力,一直等着自己在东北全定了,才招自己回来。而这五年,他们做的就是慢慢的一点点,不显山露水的慢慢的换掉了一些人。包括那个最有野心的那个肃顺,都莫名的自裁了。

不过他发现自己真的不如咸丰两口子了,至少这份在耐心,他就没有。

“娘娘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我不如她。”咸丰大笑起来,但没忘了正事,“所以怕老婆的男人会发财。你想不想成亲,你若不愿,朕就就去问问肥油陈。朕嫌他胖,不过娘娘说,胖子一般性子好。”

“不,不,不,奴才…”李永脸红了,偷看了奇瑞一眼,对着咸丰使劲的点着头。

“他觉得您的主意好极了,所以你去找那个肥油陈吧?”奇瑞故意说道。

“不是,不是,奴才乐意的。奴才想娶妻!”李永急了,忙说道。

“你想娶妻为什么没娶上?你家应该有点小钱吧,娶妻应该不难吧!”奇瑞又刺道,他虽说自己并不想成亲,可是看到青妤这么瞧不起自己,就有些气愤了。

“哦,我爹也才去了刚二十七个月,之前是我娘去,两个人一块就六年了。娘去世之前倒是想跟我相人家的。不过正谈着,娘就得了急病,也就不了了之,一下子就拖了下来。”

李永倒是老实的把前后一说。这跟他们调查的也差不多,就是个倒霉孩子,先死娘,又死爹。下头还有个弟弟,家里也没什么人,算是小有薄产。

当然,这点小钱,在座的都看不上。对他们来说,这点钱实在不入眼,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点钱也就只能让他们过上小康以上的日子,想大富大贵是不可能的。

奇瑞看着李永那憨厚的眼神,奇瑞有点懂青妤的意思了,他有种感觉,青妤一定在另一边表现出对李永的不满意,然后呢?他们真的成了亲,对于这个傻子李永,他自会开心,对着皇后娘娘的好友百般的呵护。而再转头呢,那位富察家的小姐下嫁难免有点不甘,被皇后娘娘再再一激,这可是她自己选的,回头也怨不着别人。

再看看咸丰和李永,他们之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他们一样憨厚,青妤为她的朋友特意的去挑了一个憨厚的丈夫。也许有点傻,但是他应该会给那个女孩幸福吧?

她知道自己是给不了那个女孩幸福的。所以她一但知道那个女孩是福清,她就立刻出手,把一切安排好。

“真是不可爱。”他低头轻轻的摇摇头。

“你在说什么?”咸丰看他突然说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有点奇怪。当然也有点不舒服,因为曾经,他当着自己说青妤不可爱。

“奴才在说这个小子真是不可爱。皇上,你还是找那个胖子吧!那个胖子说不定可爱一点。”奇瑞上下打量李永一下。

“朕找来胖子,你会不会说那人一身的油腻,让我再找个瘦子。”咸丰瞪着他,“别说了,娘娘说啥也不会把富察氏给你的,别捣乱了,你想娶媳妇换个人!”

奇瑞走了,觉得跟这位越来越没话说了,真是让人太气愤了。但下了楼,他却笑了,抬眼看着还挂在菜市口上的尸体,这就是青妤要的,也许她做不了太多,但是,这么吊死一个洋神甫,对京中那些怀着鬼胎的神甫们多少也有些警惕作用吧。

五年,好像时间不很长。咸丰不是说,再有五年,他们就有机会一战了吗?那就试试吧。五年,他也等得起。

第49章 又有人反

第三更

“黄河决口?不是六月的事吗?怎么现在又说!”青妤正给咸丰夹菜的,结果听他疲惫的说黄河决口了。黄河一个叫铜瓦厢的地方因为黄河改道而决口,当时青妤在决口之后,一查,发现这里原本就是黄河几险之一,从康熙年就开始治理,每代都有记录。青妤就那个去了,都治了两百年,竟然还年年决口。

不过这些年朝廷也有钱、有闲,河道总督对于这块也是花了些力气整治,当然重点在于现在各地汽轮运输十分盛行,而黄河积泥问题已经很大了,有些地方都是船在沙上走。黄河两岸也是有有钱人的,人家也想跟着朝廷的东风一块升级改造。没有河道,就没有汽轮,没有汽轮就没法把他们的机械运进去,把他们的货品运出来。

他们脑子是好,不用人告诉,他们就知道,要想富,先修河。但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争执不下,青妤知道了,请了一个洋水力学家去了,让他来指导,你们出钱就成了。有了这位的帮助下,也真的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治河一事,原本就非一日之功,他们修正河道,挖泥通河,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于是铜瓦厢还是决口了,不过正因为有之前的治理,这回虽说还是很严重,但比预想的好多了,那边有人有钱,朝廷的反应还很快,大夫,药品,粮食,还有军队都过去了。力争把灾后重建开展起来。这都过了多久了,怎么又是这一脸的死样子。

“河北又一批人反了。”边上坐着喝粥的奇瑞终于开口了。这是午膳,青妤还是叫他们进来吃。也能知道早上他们做了啥,她也好参与意见。

“这回又为什么?”青妤都快哭了,有钱,有粮,有人帮着干活,还想要怎么样?

“这个人,嘉庆十五年生,道光初年就算是无恶不作…”奇瑞拿几张写了字的纸给她,她放下筷子,自己看了起来,看完就‘呵呵’了。

道光初年,这位开糟坊、粮行、赌局,又结党贩运私盐做“盐趟主“。在贩运私盐时,常与官府发生冲突,遂集众成捻。还支持农民抗粮、抗差、吃大户。皖北民风强悍,其俗尚武,“刀剑以喜“、“聚众打降“为习俗,为了出人头地,于是形成了一伙一铺一捻。

道光十七年,张乐行率领捻众行侠仗义,清除地方恶霸侯永清。

道光三十年,张乐行在涡阳张老家与宋姓豪绅械斗,后被告至官府,与官府对峙。

咸丰元年,张乐行率领亳州一带捻军首次聚众起义。

不过咸丰二年太平军已经全部消灭,张乐行的捻军也就无疾而终。

“这个人为什么没抓回来?从道光年到咸丰一年发生的事,也够砍他一百回了吧?”青妤瞪着奇瑞,你好好的总理大臣,总能给我一个解释吧?

“小人去问了,说张乐行在地方横行多年,也颇有声望…”奇瑞也‘呵呵’了,咸丰一年,他还在生死线上挣扎呢,他哪知道为什么。他只能问问,问回的结果,他就只能呵呵了。

“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日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

由此也可以知道,这个自古有之,这些就是些地痞流氓组成的帮会。到了荒年,一些百姓就加入,聚众找口饭吃。等着荒年过了,他们回去务农。那看看那张乐行的生平,嘉庆十年生人,到道光初年,也就十多岁的大小伙,看看他干的事,

开糟坊,粮行,还有赌坊,这就是旧时黑恶势力的标配,糟坊,就是专为平民百姓提供一日不可或缺的“油盐酱醋”;粮坊不用解释了,加上一个赌坊,这位把开门七件事掌握了五项,加上一个赌!后头没点什么支持,谁信啊。对了,他还贩私盐!这样的人,就算在新社会,也不能留着他过年吧?

至于说道光年支持农民抗粮、抗差、吃大户。青妤就不说啥了,那会,也算是民不聊生。但是问题是,趁着乱,忽悠着百姓做那些会杀头的事,这些年,只怕跟着已经死了不少人了。所以在青妤看来,这个人算是坏到骨子里了,完全就该千刀万剐!

“这几年我就不信,他没做出格的事?当地父母官是做什么吃的?”青妤的脸色真的越来越差了。

“这几年,各地官员慢慢的在淘换,不过皖淮几地一直民风彪悍,外地的难做,本地的做难。”咸丰终于放下了碗。

“你再喝点汤。”青妤看他饭吃了,忙又给他一碗汤。不管怎么说,他得好好吃饭。

“奇瑞,你也喝。”咸丰对奇瑞笑了笑,说了半天话,他的饭都没吃完。

奇瑞忙端碗喝起汤来,也不搭理青妤了。现在他觉得要不要让他出去一块听政好了,每天这样,趁着吃饭的工夫说政事很烦呢!

青妤看咸丰喝了汤,又低头看那些资料,就算刚刚草草看过了,现在她还是要再看一次,她对外还可以,至少她在英国生活了那么多年,她受的就是英式的教育,她跟那些人沟通起来并不困难。

但是跟这些农民起义军对上,她还真的有点抓瞎。之前洪秀全和小刀会起码有点主义,造反总要有点诉求,可是这位的诉求在哪?

反正他做什么都是对的,别人不管别人就是了。想想都让人觉得难堪。

“他们这回的理由是什么?”青妤来回看了半天,决定还是问问好了,这些人的心思她的真的不太懂了。

“大水冲了一些人的土地。不过洋水力工程师说,这种自然冲刷的,最好不要复原。由着它们去…”

“能别啥都听人家的行吗?自然冲刷能变成河道吗?你把人家的土地变河道,人家不反才怪。皇上,这事…”青妤拍着脑袋,但是最终住了嘴,她不懂科学,真的万一人家是对的呢?

咸丰笑了,给她也夹了点菜,“你快点吃,半天就招呼我们了,都没之前跟我说这个好吃,那个好吃的好心情了。”

第50章 我们没人了

第四更

“还是得再找专家,这个事不能我们定,这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从前明起黄河水患就没停过,所以长治才能久安。能移民吗?土地没了,我们赔,这个是应该的。至于说这个领头的,得派人抓起来,公布其之前的罪行,一条条的印成大字报,贴到当地去,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怕人造反,但造反也请有点诚意。”青妤端着碗还是说道。

咸丰‘噗’的笑了,这话听多了,他也麻木了。现在看人造反,想的第一件事,也是看他们有没提点有用的。造反若都没诚意,还造什么反。他们不累,自己都替他们累。

“娘娘,这些年朝廷让步太多了。不能为了不打仗,然后就不断的让步。这不对!”奇瑞也放下碗,摇头。

“依着你怎么样?反正江南大营去也不远,大军一围,去把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弄一块杀了?你的工厂被大水冲走了,你会怎么样?我反正问过林嬷嬷,她的私房钱若是被人偷了去,她是会杀人的。我也是,谁要破坏我和皇上的心血,我也是会杀人的。”

青妤冷眼看着奇瑞,果然身份还真改不了。这用政治课本的话时,奇瑞代表的是封建的地主阶级。而自己还真没有阶级,她有些置身事外的感受。

“皇上!”奇瑞跟青妤说不通,只能看向了咸丰。不能这样,因为不是为了所谓的公平,去得罪大多数人。

“领头的可是不是什么倒霉的农民。这位就是地主,从小好勇斗狠。”青妤按住了咸丰,咸丰现别表态,有什么事,自己来。

“对啊,你把地主弄死,放了农民,你说,你是不是把地主们都得罪了?”奇瑞嘴唇都直抖了。

“想什么呢?地主造的地主的反,你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青妤吵架还真的没输过。

奇瑞怔了一下,也是,那位姓张的还真的身份上有可利用的。他本身就是地主,到时他得到赔偿是最多的。眯着眼想了一下,“来个人,去查一下,看看这回毁的土地有多少是那个姓张的?”

一个太监静静的退了出去!

青妤没看,她还在关注着咸丰,今天显然咸丰没吃够菜,每样给他夹了点,示意让他吃了。显然,刚刚他心情不好,于是一直在想着事,而自己说话去了,就没给他夹菜,于是他一直吃的白饭。

咸丰老实的又端起碗,乖乖的吃了。

奇瑞看着可怜的咸丰,真是无语了,觉得咸丰都被青妤管傻了。

奇瑞也就不说了,等着咸丰吃完。

咸丰终于吃完了,放下碗,对奇瑞点头,示意他说话。

“您没意见?”奇瑞就瞅着这位笑,这国家是他的好不!

早上他们在外商议的,咸丰也没表态,一直在看那些折子。回来马上跟青妤汇报,听着自己跟青妤说了半天的话,结果呢,这位老实的听老婆的话,乖乖的吃饭咽菜?

“娘娘说的,正是朕想说的,那么多土地,说没有就没有了,让他们怎么办?这都过了多久了,他们看不到希望,有所激烈,也是情有可源的。我们不是在妥协,而是在做该做的事。而对于匪首,我们追究的是以前他犯的罪,不是这回的叛乱。”

咸丰想了一下,慢慢的说道。现在他特别的稳,什么事,都是紧开口,慢开言,不轻易表态。这是青妤对他常说的,她是皇后,她在私下里可以随便说,反正都是私下的。但是他是君主,君无戏言,他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万一说错,就麻烦了。

“说得真好!”青妤对咸丰笑了,这段话总结得非常不错。

“当然这回各方都还不错,虽说决堤了,提前预防得好,死伤人数不多,下令嘉奖。还有护河的官兵也是,他们这回真的辛苦了。”咸丰在青妤的表扬下,十分很得意,又总结了一段。

“能说点有用的吗?”奇瑞有点想死了,这位总结的,能不能过会对群臣说,我们在私下,能说点有用的吗?

“你这回亲去,你是替朕去的。还有就是叫人去喊话,冲掉的土地,按着官府备案,会有赔偿,若是执迷不悟,朕定然不饶。”

咸丰慢慢的说道,回来半天,他也是想听青妤的想法,而青妤想的跟他一样,虽说没说解决之法,但是总归也是意思到了,他还是很开心的。

他这些年,跟青妤常期的议事,很多青妤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了,他的想法其实是跟青妤一样的,现在青妤说了,他很开心,他想的是青妤果然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这些想法都跟自己一样。

“皇上说得极是,奇大人,这回真的需要一位重臣去了!你自己带几个信得过的军官。这回去救灾的应该是从江南大营调的,把李鸿章也带上。”

青妤点头,她真的觉得咸丰越来越像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了。

“最近他不敢出门,你让我带他?”奇瑞一听李鸿章的名字都怔了一下,忙说道,说起来,他也是挺想为李鸿章说点话的。

之前他跟李鸿章没接触,而这回李鸿章多江南回来,俩人合作多了,倒是觉得咸丰他们真的挑了一个不错的人。可是没过两天,中央日报就登了个文章,说江南某官为了支持自己的同乡争取一个职位,用报纸抹黑另一位有力的竞争者。

李鸿章就请假回家了,奇瑞才知道那个没指名的官员就是李鸿章。奇瑞特意把报导细看了一下。好吧,李鸿章做得有点过,但是现在他要人干活,觉得特烦。

正好青妤说了,他立刻吐起糟来。

“我不该提这个事?”青妤瞪着奇瑞,她觉得自己已经很厚道了,没马上把李鸿章给打一顿,就已经不错了。不过,她心里也明白,李鸿章宁可被她打一顿。

“李鸿章那件事,朕也觉得过了。”咸丰必然站在自己老婆的这边。

“奴才没说他是对的,现在不是用人之季吗?觉得他做过了,叫人进来骂啊?这么公开说,好吗?”奇瑞终于说了他想说的了。

第51章 权术

第一更

“不是谁都值得我骂的!还叫进来骂?他谁啊!叫你进来骂,是当你是自己人。”青妤平视着他,他们仨现在可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咸丰坐正中,青妤和奇瑞是平视的。

“那我谢谢您了!娘娘,能不能帮个忙,别用你的道德观来要求所有人。比如刚刚说的,土地冲走了,朝廷赔!你知道那是多少钱吗?还有,不能开始先例。以后这种事,就得全照着这个来。还有这回对李鸿章的处理也是,不能用更好一点的办法吗?”

“这种国家赔偿,就是应该成为制度。按可恢复的程度来制定赔偿,这回万一那些水利专家说真的要把那片地改河道了,这就相当于征了人家的地,我们当然得赔偿。”

青妤从来就不觉得自己道德感高,这个原本就该是制度的事,为什么说自己是在给朝廷添乱?

“好了,吃个饭都吵,你睡一会,我们出去了。”咸丰真心的觉得下回要不要带奇瑞进来吃饭了,他现在不担心这两了,就觉得这俩真是见面就吵,吵得他都觉得活得好艰难啊。

“皇上,您觉得娘娘的处置之法,是不是可待商榷?”奇瑞看向了咸丰。

“啊!哦,林嬷嬷,给朕找点喝的。”咸丰忙抬头看向了林嬷嬷,这日子真是的没法过了。

“不是,我对李鸿章的处置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知道吗,他帮的那个是他的安徽老乡;跟曾国藩一样,曾挑的全是他湖南帮的,这位挑的就是安徽帮的。”

“若是您也会让皇上挑京营的人,因为最熟啊!”这个奇瑞不同意了。

“不是这个意思,你会因为自己的老乡,设计别人?这是品质问题!”青妤冷冷的看着奇瑞。

当初这事报到青妤这儿时,已经木已成舟了,但是这个事让青妤心里十分不舒服,显然,李鸿章人生太顺了,真的以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了,真的可以只手遮天吗?

青妤当时气坏了,谁手上没有报纸啊!她这么做是故意的。虽说隐去了名字,但也让人公开讨论,就是让李鸿章狼狈,官场谁不知道那是他干的。可是他还真的不能去封了中央日报,那是皇家办的。

青妤虽说没有把李鸿章叫进来骂一顿,但是她也让李鸿章感受一下,报纸的威力。没有人可以这么恣意的滥用媒体。

“你有证据,就给大理寺,没有这么做,跟李大人当初做的有什么区别?”

“公平,我要的是公平。他这么对别人时,可有说什么证据?你看我写的每一个字,可曾是我自己的观点?我就是中立的把这件事给采写写了出来,让大众评定。”

青妤当时也在想这个事,她知道自己不能真的把自己当皇后,然后凭着自己一己之私来评定这件事。

那篇文章她写了很久,甚至把李鸿章写在报上的那些都拿出来了,也放到了报纸之上。当然那报纸也不是李鸿章的名字,但有一系列的证据链指向了李鸿章。当然,这会的人也没想太多隐藏自己的法子。不然也不会暴露在人前。

“娘娘,你能让让小人吗?”

“不能,因为我吵架没输过。”青妤摇头。

青妤从现代而来,真的没有这种乡土宗亲观念,他也理解不了这个。对着晚清这几位名臣,现在青妤反而对僧格林沁的态度还好点。

僧格林沁刚入江南时,其实就是很能调试自己的心情。人家到江南就很尊重李鸿章和曾国藩。

在江南大营扎营之后,而那会儿,咸丰开始就把京营的心腹派到了各地军营。那会压力最大的就是僧格林沁了,他是蒙古王爷,东北的七王掌着那么大的军营,而京营是皇上亲自掌握着。

他一个人在江南,皇上派人来,他也只能接着。但是他知道问题在哪,于是给自己请了洋师傅,他开始接受,并慢慢的调适中。所以这些年,他江南大营坐得很稳,咸丰和青妤都没想过要给他换地方。

而相对于同在江南的曾国藩,就让青妤很气馁。到现在,还是死硬的脾气,对着洋人还是爱搭不理,有事说事,没事不用套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