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乾坤间,年轻的帝王黑袍加身、威仪不凡,发着光一般,让她目眩神驰垂下头去。

众人见礼,山呼万岁。

48.第 48 章

胡亥扫视下底下列队静立的三百宫女, 油然而生一种“校长”之感。

他一眼看到了刘萤, 笑着招手,道:“你和叔孙通这阵子教学辛苦, 与她们才是真正有师生之谊。你们俩先说两句。”

叔孙通倒也不推辞。毕竟怎么能上来就让皇帝讲话呢?最重要的人物自然是最后总结发言的。

于是叔孙通先出列, 说了些恭维皇帝与大秦的套话, 便引刘萤出场。

刘萤没想到皇帝会来这么一手, 刚知道自己要讲话时,脸都涨红了,好在有叔孙通在前面垫了一垫,给了她时间组织心情和语言。

她那面上绯色未消,好在声音已经恢复了镇定, “咱们做宫女的能返乡,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恩典。诸位姊妹回乡之后,能与父母亲人团聚,欢喜之余, 不要忘了陛下的仁德。祝愿诸位姊妹都能平安顺遂, 珍惜这难得的一统盛世。”她说到激动处,声音微颤,住口停下来。

好在胡亥接上来。

“好一个一统盛世。”胡亥索性走下台阶,踱步走到第一排宫女前, 微笑道:“刘萤的话,你们都听到了?这样的日子要珍惜。你们就是朕的眼睛、朕的耳朵, 若有人意图破坏, 你们就告诉朕。朕已经准了, 返乡宫女递的状子,不管是什么府衙,不管是什么品级的官员,一定要接。有不接的,朕办他!”

戚瑶因为年龄小、身量未足,站在第一排,见胡亥踱步走过来,正停在自己面前,激动地呼吸急促,眨着一双天真的眼睛瞅着皇帝看。

胡亥下意识低头看去,微微一笑,问道:“你看着年纪小,多大了?”

“…十三。”戚瑶简直不敢相信皇帝跟自己说话了。

胡亥昂首笑道:“瞧瞧,才十三岁,已经能读会写。”

戚瑶早听刘萤说过皇帝是个好人,此刻见他形貌俊美、言语带笑,不知怎得,冲口而出道:“陛下,奴不只能读会写,还能歌善舞呢。”

上首刘萤一惊,为她提了一颗心。

好在因她年纪小,胡亥也不在意,只笑了笑,道:“你们都是大秦的人才呐。”

他并不停留,走过戚瑶身前。

“朕知道你们返乡心切。朕的话说完了。明日你们叔孙大人和刘姑娘一起,送你们出城返乡!”

是夜,刘萤回屋,却见戚瑶包袱收了一半、正坐着发呆。

“还没收好么?明日一早马车便出宫了。”刘萤走上前,帮戚瑶收拾。

“萤姊姊。”戚瑶拖住了她的手臂,一双眼睛里带着梦幻的光彩,“陛下今日跟我说话了。”

刘萤无奈笑道:“你还说——吓了我一跳。你可真大胆。陛下还在说话呢,你就敢插言。”

戚瑶托腮回忆着,带着梦幻的微笑,“萤姊姊,你从前只说陛下是个好人,却没说过陛下原来生得这样好看。”

刘萤心中异样,劝道:“小心说话。陛下怎是我等能品评的。”

戚瑶忽然飞来一句,“萤姊姊,你说,若是我不返乡留在宫里,会不会做了陛下的爱妃?”

刘萤愣住,半响,道:“你…不返乡了?”

戚瑶攀着她的手臂,仰脸望着她,笑道:“那可是陛下诶,全天下最尊贵的人。他问我多大了,自然是不讨厌我的。而且他又生得好看…”

刘萤停了给她收包袱的手,“你可真是孩子气。”

戚瑶嘻嘻一笑,道:“我也就是想想。好不容易考过了,我当然要回乡见爹娘的。”

刘萤笑着敲她脑壳。

戚瑶笑着躲,又道:“不过萤姊姊你还在宫里呀。我替你瞧准了,做陛下的爱妃美得很!”

刘萤羞恼,只闷头帮她收东西,再不理她了。

等到第二日,天方破晓,刘萤与叔孙通送众宫女出城。

戚瑶拉着刘萤的手,哭出声来。

从前在咸阳宫中,大家同食同寝,可是此一别,山南海北,不知此生是否还能复见。

“萤姊姊,你若能出宫,记得来定陶找我。”

“好。”

“萤姊姊,你若是出了宫,会去哪里?”

刘萤道:“我原是泗水郡的人,多半会回去寻家人。”

“那我去泗水郡找你。”

“真是孩子气。你可知道泗水郡离定陶有多远?”刘萤止住鼻酸,抚着戚瑶额前碎发,柔声道:“好好回家,咱们有缘自会再见的。外面不比宫里,你是个耳根子软的,可不要只听别人甜言蜜语上了当。”

“谁有我机灵呢?”戚瑶咯咯一笑。

刘萤见她仍是一团孩子气,不禁更是放心不下,久久才松了手,背过身去揩泪,却见叔孙通也在那里抹眼泪。

原来返乡宫女中,很有几个叔孙通的红粉佳人,离别之际,一个个哭得梨花带雨,把香囊荷包等物丢到叔孙通怀中。

叔孙通此刻空有满怀定情信物,却是一个佳人也不见,岂有不悲的?

见他落泪,旁边有郎官调侃道:“叔孙大人既然舍不得,何不请陛下玉成美事?”

叔孙通抽着鼻子,道:“你不懂的。我和诸位佳人之间的感情是很纯粹的。”

那郎官失笑道:“纯粹?”

“纯粹。正是这种朦朦胧胧、欲说还休的感情最动人。”叔孙通擦干了眼泪,“一旦真做了夫妻,不知有多少次想掐死对方呢。你道我为何跑来咸阳做了待诏博士?家乡的佳人们便是不解此意,非我要娶她们不可。”

刘萤在旁边听了,先是摇头笑,忽然心中一动,笑容便消失了。

昨夜戚瑶的玩笑话,对她不是没有作用。

若是果真留在陛下身边,是否也能做得一名姬妾?

可是若果然做了陛下的姬妾,如那深宫美人般,日日盼着帝王的马车声响起,还有此刻这般自由快活么?

说来荒唐,她竟于“情”之一字,与叔孙通达成了共识。

刘萤与叔孙通回宫复命。

胡亥正与李斯商讨政务,听到传报,笑道:“李卿,今儿巧了。”于是让两人入殿。

胡亥指着刘萤,骄傲道:“李卿,瞧瞧,朕的巾帼英雄。朕跟你说,这女人的事儿啊,还真就得女人来管。朕看这内政呐,很该设几个女官,仿照着朝廷的班底来。”

刘萤吓了一跳。

李斯却已经逐渐习惯了皇帝时常的突发奇想,好在皇帝通常只是出个点子,完善周详都会听大臣的意见,倒是不慌,抚了抚白胡须,看刘萤一眼,附和道:“果然巾帼英雄。”

第一批返乡宫女放归,胡亥有点兴奋,当着李斯的面,把刘萤狠夸一顿。

刘萤面红耳赤听着,一种奇怪的自豪之感,压过了此前心中那些缱绻柔情。

比之任何其它的身份,做一个让陛下骄傲的好部下,让她更快活。

刘萤入殿时,心中还掺杂着女儿情思;出殿时,目光已澄澈明净。

可见这种把异性都处成哥们儿的天赋技能,不只是部分女性拥有,胡亥也点亮了。

照例调侃了一番叔孙通的红眼圈之后,胡亥便让他俩先下去歇息了。

他自己与李斯接着议未完的政务。

“此前郎中令赵高找臣,说是陛下授意,要让这批归顺者考一次算术。不知陛下用意为何,老臣也要择人拟定合适的题目。”

胡亥也不遮掩,道:“章邯做了大将军,这少府的位子就空出来了。朝廷用兵打仗,后勤忙得朕要死——你也累得不轻?朕这是要给朝廷找个新少府。”

这下子,连李斯都难掩愕然了,“从这批归顺者中找?”他们不都是些跳梁小丑吗?

胡亥微笑道:“你还别不信。朕选出来的这个少府,包君满意。”

49.第 49 章

“少府备选者们”对皇帝的打算一无所知, 都还活在梦里呢!

真草莽们是活在一步登天的梦里。

张耳是活在联合反秦的梦里。

至于萧何, 他的梦稍微有点不同。

从进入咸阳开始,他一直有种这才是他原本人生的错觉。

从前在县里, 熟人们都叫他“萧功曹”。他管着一县官吏的评定, 快五十岁的人了, 直到推举沛公起事之前, 日子无好无坏;衣食无忧,在当地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是太平淡了。

平淡到他几乎忘了自己也有过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在他成为这样一个平淡的中年男人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机会,一个去咸阳做官的机会。

当时大秦御史来泗水郡督查, 那是比郡守略低一等的大人,比肩郡丞,但因为是咸阳委派来的官员,所以又凌驾于当地官员之上。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

萧何被选拔出来, 去协助这位大人做事。

他做事一向是细心缜密的, 又被任命为泗水郡的卒史,而后更是在考评中,获得了十名全郡卒史中的第一名。

后来沛公总是夸他“优秀”。他萧何的确优秀呐!

监御史大人对他大加赞赏。

有一天两人一起工作到深夜,大人笑问道:“你愿意去咸阳做官吗?我打算推荐你。”

惊喜来的太过突然。

哪个为官的, 不想去咸阳看一看呢?

更何况,他已经听监御史大人讲了太多的咸阳风光。

那里不只有六国宫殿, 更有天下藏书与律令。

可是, 后来他怎么就给拒绝了呢?

萧何记不清了。

或许是因为回家说起时, 父母担忧不舍的目光。

或许是因为他第一个孩子还没长大,而妻子又已经有孕。

或许是因为郡中友人的劝说——宁**头,不做凤尾。到了咸阳,万一出事儿了,咱们都不知道该找谁打点。

或许是因为他天性中的谨慎…

总之,他拒绝了监御史的好意。

也拒绝了一段本可能波澜壮阔的人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似乎刻意忘记自己的人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但是内心深处,另一个他不能放过自己。

那青年时期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心,历久弥新,蠢蠢欲动。

最终使得他在临近五十岁的时候,竟然做出了造反这等骇人大事。

今时今日入咸阳,萧何触目惊心。

咸阳越是壮阔神圣,就越叫他不能不去想,如果当初他没有拒绝…

那位监御史大人若是推举自己,定然是向他的上司御史中丞大人举荐。那么他如果去了咸阳,最可能的就是做御史中丞的属吏,掌管帝国的档案,尽阅天下藏书与律令,甚至还有三十六郡的地图户籍。

他将会成为帝国命脉的守护者!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他已经从沛公起事,阖家老小都在丰邑。

为今之计,多想无益,若来日能辅助沛公入咸阳,是否也算偿愿。

萧何朦胧到半夜才睡去。

梦里影影绰绰浮现的,是白日学的《新政语书》,和多年前深夜烛光下监御史大人含笑期待的眼神。

到底还是辜负了那位大人一片提携之意呐。

次日萧何醒来的时候,天还没全亮,可是隔壁书房已经响起背诵声了。

那草莽三人也当真用功。

“第一则,凡是领朝廷粮食的,不管是做官为吏还是当兵的,绝不能拿黔首一粒粟。”

翻来覆去,他仨背着昨儿才学的新政。

毕竟这是与他们能拿到的封赏息息相关的。

据说,朝廷会根据最后考核的优劣,来决定封赏的等级。

于是连最头疼背书的草莽之徒,也成了最勤学的人。

“萧老弟,你醒了?”张耳走进来,甩着手上残留的水珠,他年纪最大,觉也最少,“我早起来绕着宫殿逛了逛。据我观察啊,这周围像咱们这样的五人小队,至少还有七八组。”

甩过来的水珠打在萧何脸上,带着深秋清晨透心的凉意。

萧何一激灵,慢吞吞坐起来,穿着衣裳。

张耳凑过来,神秘低声道:“我今早偷听到那俩谒者的对话。”

“他俩在那儿商量,到时候入章台殿,咱们组当在第几排。”

“萧老弟,章台殿可是皇帝理政事住处。这《新政语书》的核定,是咱们背诵给那刘姑娘,可够不上章台殿。我看啊,皇帝是要亲自召见咱们。”

萧何彻底醒过来了,想了一想,道:“皇帝亲自见咱们,赐予封赏,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萧老弟,若只是走个过场的召见,我会这样当成一桩大事儿来跟你说吗?”张耳看了两眼门窗处,确保没人偷听,这才悄声道:“那俩谒者说,上一批没见像咱们这样,还加了一道考试的。他们又道,说这七八组人同时入殿,真叫人悬心,可别出了纰漏叫郎中令大人责罚。我看啊,是皇帝要亲自殿试。”

萧何一愣,“皇帝考咱们?”

张耳给他一个眼神叫他自己体会。

萧何心中稍定。

既然皇帝真心实意考察,看来封赏当是真的,他只要不出错,多半能安然回乡。

与萧何想的方向不同,张耳却是用力抓住了萧何的手,激动道:“萧老弟,这是咱们的机会来了啊!”

“张兄的意思是…?”

张耳早已经想好了,此刻和盘托出,“咱们来了这几天,被编入五人小队,出入都有谒者跟随,根本没机会跟别的归顺者打交道。可是既然要一起参加殿试,有皇帝出现,负责的官员必然要让咱们先演练礼节。这其中,我们不用额外想办法,就能接触到其他归顺者了。”

“萧老弟,只是这样一支五人小队中,就有你我二人。若是其他七八组中,每组也有一二人如此,我们都结识交好了。那么,等咱们出咸阳之时,便是暴秦气数将尽之日。”

张耳讲得激情澎湃。

萧何到底谨慎,低头细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