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人群中一声含糊不清的叱喝,以及李素一声暴喝“拿下”,摄人心魂的吼声在熙攘的集市中对撞出激烈的火花。

李世民和常涂,李绩等人一愣,身后的禁卫更是满头雾水,面前这二三十名难民却突然一改有气无力的颓丧模样,神情一变,露出杀气腾腾的面容,随即不知从身体哪个部位抽出一柄柄雪亮的钢刀,手腕巧劲一抖,挽出一朵刀花,接着刀刃前指,刀锋竟直指前方一丈距离左右的李世民!

常涂和李绩大惊失色,禁卫们更是惊怒交加,正待抽刀上前,却见斜刺里冲出两道身影,瞬间将二三十名难民拦在身前,刀剑相交碰撞,发出刺耳的金铁之声。

说来话长,变故从发生到现在仅只在眨眼之间,方老五和郑小楼毫无征兆地挡住了刺客们倾尽全力的一击,直到这时,李世民身后的禁卫才反应过来。

原以为只是一群躲避兵灾求生保命的难民,没想到竟然是一群刺客,而且这群刺客的目标非常明确,只取李世民一人的性命。

刺王杀驾,何其胆大!

禁卫们反应过来后不由大怒,却仍非常冷静地将刺客们团团围住,然后在刺客们左突右冲之时,禁卫们迅速在外围结成了一个合击阵式,随着为首一名校尉大声下令,数十名禁卫进退有据,攻守自如,一声令下刀剑齐出,一个回合便将刺客们斩杀九人,剩下的刺客们脸上却毫无惧色,反而有一种如同死士般视死如归的决然,他们迅速缩拢,背靠背缩成一个极小的防御阵,背朝内,刀朝外,冷冷地注视着包围他们的禁卫们,不时有刺客飞快将目光扫过包围圈外的李世民,脸上露出失落懊恼之色。

李素身后的部曲也没闲着,禁卫们发动阵式时,方老五等人无须吩咐,自觉地挡在李世民面前,而郑小楼则一手拉着李素,一手执剑,二人迅速朝李世民接近。

李素毕竟也是经历过生死战阵的人,虽然事发突然,却一点也不害怕,此刻他的注意力没在这群刺客身上,而是抬头不停地打量街边商铺和阁楼,被包围的刺客大抵已翻不起什么风浪了,可不能不防敌人留有更狠辣的杀招。

身处重重护卫之中的李世民面若寒霜,目光阴沉,盯着包围圈中那群刺客许久,从齿缝中迸出一句冰冷的话。

“留下活口!朕要知道源头在哪里!”

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审问(上)

刺杀发生得很突然,而且发生在闹市街上,直到此刻,所有人已发觉,这场针对李世民的刺杀完全是有预谋的,精心策划的,他们的目标只有李世民一人。

以李世民和他身后禁卫的反应来说,这场刺杀有很大的可能会成功,因为…李世民的禁卫根本没有反应,就在刺客们离李世民只有丈许距离时,在禁卫们的眼里,他们还是一群衣衫褴褛没有任何威胁的难民,如果没有李素的提前警示,李世民此刻的命运恐怕还真的很难说。

明眼人都能看到的结果和情势,李世民自然更能看清,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尤其觉得羞怒难当。

恼怒禁卫们失职的同时,也痛恨刺客的胆大妄为,居然敢公然行刺当今皇帝,多少年未曾发生过这种恶劣的事了,若不追究到底,将刺客背后隐藏的真正主使人揪出来,皇帝威严何在?

李世民的羞怒情绪直接影响了禁卫们,将刺客们团团围住的同时,禁卫们便发现了自己的失察和失职,眼见李世民龙颜大怒,禁卫们心中惶恐,再看向被自己等人包围的刺客,禁卫们满腔的惶恐化作了怒火和杀气,若非李世民突然下令要活口,只要再来一个回合的交手,这群刺客就会被禁卫们碎尸万段。

既然要活口,自然就不能痛下杀手,刺客已被围住,禁卫们的阵式却发生了改变。

杀人有杀人的阵式,活捉有活捉的阵式。

合围刺客的禁卫们终究是李世民的贴身护卫,名副其实的大内高手,警觉性虽然差了点儿,但身手却一点也不差。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禁卫们毫不迟疑地做出了反应,他们瞬间分成了两部分,一半扬刀狠厉地朝刺客们头顶劈下,另一半却忽然蹲下,原地一滚,手中钢刀横劈而出,刺客们忙着举刀横挡头顶的攻势,无法顾及从下盘突如其来的杀招,一阵凄厉的惨叫过后,被围住的刺客中近半被劈中腿,顿时鲜血横流,众禁卫合力一击的这一刀狠辣无比,刀光过处,刺客们的腿肉几乎被横劈而断,肉与筋骨的分离清晰可见,白森森的小腿骨就这样暴露在空气中。

李素眼皮直跳,心中不得不佩服这群禁卫的身手与算计,挥刀直攻下盘不仅能给刺客们造成极大的创伤,而且选择攻击刺客们腿部能够让他们无法遁逃,创伤无法致命,活口算是留下了,厮杀到了此时,刺客们除了就地拿刀抹脖子,已没有了别的选择。

大局已定,李素的注意力马上转移,扭头朝沿街商铺的阁楼上扫了一圈,皱眉沉声道:“五叔保护陛下,尤其注意头上的动静,郑小楼,上去查一查!”

李家的部曲们迅速将李世民围在中心,拔刀警惕地注视着街道两边的阁楼窗口,郑小楼一声不吭,身形却突然飞起,一个起落,然后在商铺门口的旗幡杆子上用脚借力一蹬,很轻易便飞上了阁楼。

听到李素的下令,李世民一愣,接着朝两边阁楼飞快扫了一眼,然后向李素投来赞许的一笑。

刺客们仍在殊死抵抗,郑小楼却已迅速检查了两座阁楼的窗口,大抵没什么发现,郑小楼从窗口飞出,双腿借力一蹬,飞向阁楼最后一个窗口,谁知没等郑小楼接近,窗口突然四裂而开,漫天的木屑飞扬时,漆黑的窗口里忽然伸出四具劲弩,黑幽幽的弩箭直指楼下的李世民!

李素大惊,暗自庆幸自己料敌于先,没想到敌人居然真的留了最后一记杀招。

“五叔戒备,保护陛下!”李素厉声喝道,说完李素身子一矮,然后一滚,滚到路边一辆贩货的牛车后面,避开弩箭的攻击范围。

皇帝的命重要,自己的命更重要,李素绝对不会干那种舍生忘死拿自己的身体当肉盾的蠢事。

方老五也紧张得不行,这时也顾不得冒犯龙体,揪住李世民的肩使劲往下一按,李世民猝不及防,被方老五硬生生按倒在地,接着李家十余名部曲在李世民和弩箭之间形成一道又一道的人墙,他们拿自己当了肉盾…

方老五推倒…按下李世民的同一瞬间,阁楼上的四具劲弩机括连响,四支弩箭闪电般朝李世民射去。

李家的部曲们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平日里嘻嘻哈哈没个正形,一旦上了杀阵,久藏于骨子里的真本事一点都没忘,在李世民身前形成人墙的那一刹,部曲们便将手中的刀舞得密不透风,激射而出的弩箭遇到这片刀林,只听叮当几声脆响,全部被部曲们的刀击落。

第一轮弩箭落空,阁楼上的机括声再响,嗖嗖几声,又有四支弩箭射出,目标仍是李世民,哪怕李世民被部曲们的人墙团团护住,弩箭仍毫不放弃地射向他。

李家部曲们仍旧拼命挥舞着刀剑,这四支弩箭总算没有完全落空,两声脆响的同时,部曲人群里传出两声痛苦的闷哼,李素躲在牛车后听得清清楚楚,心中不由一沉。

第二轮弩箭仍未达到目的,阁楼上的刺客却仍未放弃,机括声再次咔咔响起。

然而,他们的机会只有两轮。

第一轮弩箭射出时,郑小楼便飞身而上,第二轮时,郑小楼已飘然进了阁楼,刺客来不及再射第三轮,飞进阁楼窗口的郑小楼便已动手了。

没看到里面搏斗的过程,却听到阁楼内一阵桌椅倒地,还有几声凄厉的惨叫,随即很快便恢复了宁静。

窗口人影一闪,郑小楼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出现在窗口中,朝方老五淡淡点了点头,方老五大喜,挥手令几名部曲冲上楼。

与此同时,身陷包围圈的刺客们亲眼见到他们最后的杀招被化解,楼上四名使弩箭的刺客显然已被拿获,刺客们顿时脸色苍白,一脸绝望地互相对视。

完全没机会了,连逃跑都没机会了。现在他们能做的,只有拼命,或是直接抹脖子,否则若被活擒的话,不知会遭受到多少生不如死的折磨和拷打。

绝望之下,刺客们脸上的决绝之色愈发明显,禁卫们自然看得最真切,见刺客们脸上表情变化,禁卫们暗道不妙,为首一名禁卫忽然大喝道:“别让他们自尽,快!”

一声提醒,禁卫们也拼命了,李世民的命令是要活口,若让这些刺客当场自尽,禁卫们将会受到更重的责罚,为了自己的前程和性命,禁卫们也必须拼命了。

于是禁卫们忽然纷纷将手中的刀扔下,咬着牙冲进了刺客人群中,开始与他们贴身搏斗,刺客们已无斗志,他们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横刀自刎,却没想到禁卫们悍然不要命般冲了过来,弃刀改用拳脚,刺客们每每扬起刀要抹自己脖子时,禁卫们的胳膊和手便会恰到好处地挡住,或是将刀拍开,一边要自杀,另一边救命,一场格杀到最后,竟变成了如此奇怪的画面。

很快,刺客们被禁卫全数拿下,这是毫无悬念的结果。

直到这时,李素才从牛车后露出了头,小心地四下张望了一番,又招了招手将郑小楼叫了下来,让他护在自己身边,至于李世民,他仍被方老五和李家部曲们层层护卫着。

刺客们满身伤痕,被禁卫们用绳索绑得结结实实,禁卫们使劲按着他们的肩,欲使刺客跪倒,刺客们却一脸桀骜,始终高昂着头,目光仇恨地瞪着不远处有些狼狈的李世民。

李素皱眉,大着胆子走近他们,然后迅速打量了一番,眉头却越皱越深。

刺客们都是难民打扮,没什么奇怪的,可李素的眼睛毒辣,却发现刺客人群里有一个人似乎与众不同,此人脸上的容貌不太清晰,脸上糊满了泥土和灰尘,黑漆漆的看不真切,身上的衣衫和别人一样破破烂烂衣不蔽体,裸露出来的部分也是又黑又脏,看似与别人没区别,但无论身形,个头,脸庞等等,都比别的刺客小一号,尤其是那双没穿鞋的赤脚,娇小玲珑,纤细堪堪一握,那双清澈有神的眼睛如秋水一剪,皎如皓月。

这等容貌,这等身材,李素若还没明白就真是白活两辈子了。

“居然有个女的…”李素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轻笑。

伸手一指,李素很不客气地指向这名唯一的女刺客,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行刺?不说就杀了你!”

此言一出,女刺客毫无反应,别的刺客却急了,纷纷奋力挣扎,尽管禁卫们对他们拳打脚踢,仍悍不畏死地朝女刺客靠拢,似乎都打算用自己的生命保护这名女刺客。

李素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仅仅一句话便试探出这名女刺客的分量,显然这帮刺客身手不错,脑子却笨了点。

从刺客们的表现可以看得出,这名女刺客在他们中间的身份不低,不一定是为首的,但一定是身份最高的。

李素愈发有兴趣了,一双眼睛在这名女刺客身上来回打量,越看越觉得有趣。

为何一群刺客里面忽然冒出个女人?为何女人会干这种玩命的勾当?村里母猪为何半夜频频惨叫?九旬老太为何裸死街头…嗯,所有答案都会在这名女刺客身上找到,她可是块宝啊…

思忖间,李世民浑身狼狈地走了过来,脸色铁青地瞪着这群刺客,刚才方老五将他按倒令李世民有些没面子,当今天子何曾如此狼狈过?一肚子怒火不方便发在方老五身上,毕竟人家也是忠心救驾,于是只好朝刺客们身上撒。

“很好,很好!”李世民环视刺客,嘿嘿冷笑:“朕多少年没遇过行刺,今日倒是开了眼界,很好…”

目光阴沉地扫视一圈,李世民冷声道:“尔等受何人指使,为何要刺杀朕,此时招供,朕可留尔等全尸,否则将尔等诛尽九族,凌迟碎剐!”

李素暗暗撇了撇嘴。

这话说的,典型的胡汉三式的反派人物台词,这群刺客若能痛快招供才见了鬼。

等了半天,李世民当然没等到刺客们招供,活着的九名刺客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李素静静看着刺客们紧紧闭上的嘴,心中的猜测不由更确定了几分。

“陛下,阁楼上应该还有四名刺客…”

李素话没说完,旁边的郑小楼忽然淡淡道:“都死了。”

李素:“…”

游侠儿就是游侠儿,无组织无纪律,事先若未招呼,下手从不留活口。

李世民见自己的王霸之气对刺客们毫无作用,不由愈发恼怒,沉声道:“将这些刺客全部拿回大营,李素,你来审问他们!”

“臣遵旨。”

李世民狠狠一拂袖,忽然盯着唯一那名女刺客看了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当今天子在蓟州城遇刺,消息很快传开。

蓟州刺史吓得魂不附体,得到消息后马上独身来到城外大营,跪在营门外惶恐请罪。

刺史府的官差们也没闲着,立马开始大索全城,不仅将城内城外的难民们逐个清查,而且对城内所有百姓商贩和胡人都查了一遍,任何身份可疑,来历不明的人全被拿进大牢,蓟州城一时间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城外大营内。

被擒获的刺客们全交给了李素,李素找了几间营房,将刺客们分开关押起来,尤其是那名女刺客,更是单独关在一间营房内,不准任何人接近。

接下来便是审讯了。

这种活儿李素也是第一次干,没什么经验,辣椒水老虎凳什么的,这些刑具可以用,但落于下乘了,李素不屑用它们。

李素喜欢用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当然,说得不好听一点,这叫“先礼后兵”。

关押刺客的营房有重兵把守,李素领着郑小楼和方老五,靠刷脸通过了层层关卡,走近营房。

今日的刺杀发生得很突然,幸好刺客们被擒之后的表现让李素发现了弱点,这个弱点自然是那名女刺客。

所以李素决定首先从弱点突破,先拿女刺客开刀。

走近营房,里面的光线徒然一暗,李素眯了眯眼,片刻之后才适应了营房内的光线,然后便看到女刺客被五花大绑,横躺在地上,营房内还有几名禁卫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她,防止她做出一些比如逃跑,自残或自尽之类的事。

李素的脚下有一块草席,垂头看了看,李素皱眉,方老五了然,趴在草席上用袖子擦了又擦,确定草席干净后,李素才盘腿坐了下去。

扬了扬下巴,李素示意将女刺客扶起来,并且松绑。

手脚骤然失去束缚,女刺客终于好受了一些,可她仍然一声不吭,望向李素的目光充满了仇恨。

李素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道:“在我审问你之前,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名叫李素,大唐皇帝陛下钦封泾阳县公,既英俊又有才,实为大唐百年难遇的英才,皇帝陛下指名由我来审问你,而我呢,不大喜欢上来就严刑拷打,说实话,我很讨厌用太暴力的手段达到目的,大家原本可以一问一答和谐且愉快地解决问题,为何非要搞得血淋淋的呢?这位姑娘,你说对吧?”

女刺客抿唇,一言不发。

李素也不介意,自顾道:“所以,我建议咱们之间的对话最好友善一点,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没有必要用仇恨的态度彼此对峙,你应该清楚,你如今是阶下囚,根本没有与我对峙的资格,除了冤枉受一些皮肉之苦,你不会有任何收获,也不会对我产生任何伤害,此为智者不取,姑娘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女刺客仍不言不语,目光里的仇恨不曾消退半分。

李素叹了口气,道:“好了,该说的该劝的,我已说完,咱们正式开始吧,首先,告诉我你的姓名。”

女刺客无动于衷。

提完第一个问题,女刺客没有丝毫回答的意思,李素也不急,盘着腿在她面前悠然坐着,脸上带着莫测的微笑,戏谑般的目光不停地打量着她。

时间渐渐过去,李素居然很有耐心地等了她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里,营房内一片寂静,李素和女刺客都没开口,身后的方老五和郑小楼也一言不发地站着,小小的营房内安静得像坟墓。

寂静的空气中,李素忽然噗嗤一笑,朝女刺客竖了竖大拇指:“厉害,非暴力不合作对吧?嗯,我还是那句话,不想对你严刑拷打,血淋淋的太煞风景,不过嘛,你是个姑娘,咱们大营里最不缺的是男人,我倒是可以考虑一下选一百个精壮的男人在门口排队,一个一个轮着进来糟蹋你,你觉得怎样?这种方式不但不用见血,而且彼此都会很愉悦呢…”

话音刚落,李素眼尖地发现女刺客的身躯忽然颤了一下,接着恢复如常,颤抖的动作太快,令李素都不得不怀疑刚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审问(下)

审问犯人这种事通常都不会那么和风细雨吹面不寒,为了达到让犯人招供的目的,审问的手段都是非常激烈且残忍的。

从古至今不知发明了多少五花八门匪夷所思的刑具,所有刑具的目的都是为了极大的折磨犯人的肉体,从而摧毁犯人的心理防线。

道理李素都懂,不过李素并不是丧心病狂的变态,对折磨犯人的肉体并无兴趣,如果能用和平一点的方式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

当然,不用刑并不代表要把犯人当祖宗似的供着,适当的吓唬几句还是无伤大雅的。

果不其然,当李素说到安排一百个精壮男子糟蹋她时,女刺客的脸色变了。看来李素的这句吓唬对她来说很有威慑力。

在这个年代,但凡是女子,都是注重名节的,若被一百个男人糟蹋,她必然是死路一条,而且死法太糟践人,死后都无法投胎转世。

女刺客的变化看在李素眼里,不由微微笑了。

“我有很多种办法让你开口,让人糟蹋你只是其中之一…”李素说着,指了指营房外,道:“那些和你一起被擒住的人,是你的手下还是袍泽,或者说是同党,我知道你们都是死士,敢干这件事就没打算活下去,不过,死归死,死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你试想,我若下令在你面前将那些同党一个个凌迟碎剐,或是在你同党面前将你凌迟碎剐,让你们亲眼看着曾经的袍泽兄弟的肉一片片被划拉下来,心中会是怎样的感受?”

女刺客身躯再次颤抖起来,而且终于开始直视李素,目光里的仇恨愈发浓烈。

李素浑然无觉,淡然笑道:“别拿这种眼神看我,目光杀不了我,相反,你的仇恨眼神会激起我的怒火,然后拿你的同党出气,因为一记眼神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你觉得值吗?沦落到阶下囚的时候,我劝你最好懂得隐忍,心里默默记住我的模样,但脸上必须露出笑容,保住有用之身,留待日后报仇,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女刺客立马垂下头,李素看不到她的眼睛,但可以肯定,仇恨的目光仍旧在,只是不敢再直视他了。

李素和颜悦色地道:“好了,利害跟你说清楚了,咱们继续刚才的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你的姓名。”

女刺客依旧不发一语,洁白的贝齿紧紧咬住下唇。

李素静静盯着她,许久,缓缓点头:“看来你还是不愿说,我猜测一下你的心理,大抵你觉得落在我们手里反正都是一死,毕竟你们本就没打算活着,你们若死了,这件事便算是死无对证,不用牵连到背后指使你们的人,嗯,简单的说,你觉得自己手里还有筹码,对吗?”

李素没指望她答话,自顾道:“不得不说,你的想法很美好,你们的行动也很周全,若非动手之前露了马脚,恐怕今日的行刺真会被你们得逞了,至于你和你们同党的来历,以及背后何人指使,便是你现在最大的筹码,所以你有恃无恐,觉得没招供以前我们不能拿你怎样,嗯,那么,咱们继续往下猜…”

顿了顿,李素接着道:“从被拿获一直到现在,你和你的同党确实没说一个字,所以你觉得我肯定无从得知你们的来历,而且你很自信,以为只要自己不开口,我们就永远无法往下挖,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一言不发其实就是你们留下的最大的漏洞?”

女刺客垂头,咬牙。

“大唐数十万王师即将与高句丽开战,这里是蓟州,走水路可直达平壤,走陆路亦离高句丽不远,此时此刻想必高句丽国内已是群情激愤,准备殊死抵抗了。开战之前有人敢行刺我大唐天子,那么,幕后指使之人除了高句丽王族权贵,还能有谁?所以…”李素嘴角一勾,轻笑道:“所以,我猜你们是高丽人,对不对?从你们被拿获一直到现在,你们一字不说,怕的就是开口便暴露了身份,因为你们只会说高丽话,不懂汉话,不过,你可能是个意外,从你刚才表情的种种变化来看,你应该是听得懂汉话的…”

女刺客浑身剧震,情不自禁抬头看着李素,眼中的仇恨之色已然化作一片恐惧,仿佛不敢置信李素能猜得这么准。

不仅是女刺客,就连营房内看守的禁卫和方老五郑小楼等人也一脸惊愕地看着他,显然大家都没想到在刺客一言不发的情况下,李素居然能将这些人的来历和背后指使之人抽丝剥茧般猜了个八九分。

看着女刺客的表情,李素心中不由愈发笃定,笑道:“别这样看着我,你只要记住,大唐人永远比你们想象中的更聪明,就算你们咬死不开口,我也能一层一层把你们的外衣剥得干干净净,无论你说不说话,你们的秘密在我面前都将无所遁形。”

女刺客颤抖得愈发厉害,糊满了泥土的脸上看不出脸色变化,不过可以想象已是一片苍白。

李素笑道:“你们的来历大抵猜对了,那么,我们继续往下猜,你们究竟是受高句丽国中何人所指使,嗯…贞观十六年,高丽国大对卢泉盖苏文弑国主荣留王高建武,自封为‘大莫离支’,立容留王之侄高藏为高丽王,高藏虽为国主,但不过是傀儡而已,如今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尽握泉盖苏文之手,自泉盖苏文以下,高句丽国中权势最大者有三人,分别是北部耨萨高延寿,南部耨萨高惠真,以及拥兵自重不服泉盖苏文,但泉盖苏文却拿他无可奈何的安市城主杨万春三人,大唐王师数十万兵临国境,最紧张的人莫过于此三人,因为他们害怕国破之后权势尽失,而这位姑娘你背后的指使之人,恐怕就是这三人之一了…”

李素冷眼看着女刺客的反应,声音不知不觉变得冰冷起来:“那么,咱们继续往下猜,泉盖苏文,高延寿,高惠真,此三人为高句丽军政大权的实际掌控者,他们现在必须要做的是调兵遣将,考虑如何依托地形和城池抗击大唐王师的进攻,这种暗中行刺的小手段他们断然无暇顾之,至于安市城主杨万春…安市城位于辽东和高丽国境线之间,是高句丽抵抗防御的第一个堡垒坚城,也是大唐王师进军高句丽的必克之城,作为高句丽第一道防线的城主,与高丽掌权者泉盖苏文的关系又是亦友亦敌,杨城主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吧?想出这种行刺皇帝的下三滥手段应该不足为奇,所以…姑娘,你是杨万春派来的,对吗?”

仿佛被一道天雷劈中了一般,女刺客身躯剧烈颤抖起来,一双秀气的拳头狠狠握着,手指骨节已泛白。

李素看着她,轻轻一叹:“姑娘,你的底牌已被我掀出来了,此刻你筹码尽失,还有什么资格保持沉默?”

营房内,不仅是女刺客,所有人都无比震惊地看着李素。

犯人一个字未说,李素居然就这样将刺客们的来历全猜出来了,而且猜得无比精确,幕后指使之人落实到具体的人物上,这般推理能力,当今世上鲜有比者,难怪年纪轻轻便官高爵显,一个二十多岁便能爵封县公的人,他的成功终究不会是偶然的。

李素一口气将刺客们的来历剥得干干净净,说完以后,李素仍微笑看着女刺客,也不说话,目光充满了戏谑和自信。

不知过了多久,女刺客终于开口了,声音娇脆,透着几分绝望和疲惫,意料之中的是,居然说的是汉话,只是略显生硬拗口,发音不太标准。

“你们…唐人,都是恶魔!”女刺客咬牙切齿道。

营房内的人闻言不由再次惊愕地看了李素一眼。

简单一句话便能听出,这名女刺客不是大唐人,李素的猜测是正确的,她果然是高句丽派来的刺客。

李素笑了,语气温和地看着她:“两国交兵,胜者为王,只有失败者才会气急败坏地诅咒恶骂,这位姑娘希望你理智点,骂得再狠亦于事无补,咱们不如痛快点,也友善一点,好好的聊几句如何?好,现在,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你的姓名。”

女刺客咬牙,又不说话了。

李素叹了口气,道:“看来你还没看清情势啊,你要知道,你现在对我们而言已没有价值了,懂吗?你们只是一群莽夫,你们的来历和幕后指使是你们最大的价值,可现在,我已将这些问题全猜出来了,你们已失去了所有价值,杀不杀你们,只在皇帝陛下的一念之间,所以这个时候,你最好乖乖的配合,免得自己受无谓的皮肉之苦,也免得皇帝陛下大怒之下,攻破安市城后大开杀戒,屠戮全城无辜,你老实配合回答我的问题,说不定能救很多人的命。”

女刺客垂头,眼泪扑簌而下。

刺杀皇帝一败涂地,所有的底牌被眼前这个唐国大官无情地掀开,现在又拿安市城无辜百姓的性命为要挟,审问进行到此时,女刺客的心理防线已然崩溃殆尽。

李素的耐心此时已然快耗尽了,不耐烦地扭头看了看营房外的天色,语气渐渐冰冷道:“好,我现在再问你最后一次,如果你还不回答,那么对不起,我马上去皇帝陛下的帅帐,建议他攻克安市城后,先斩城主杨万春及全家老小妇孺,然后大军屠城,鸡犬不留,让安市城彻底变成一座鬼城,方圆百里无人烟!”

说着,李素突然厉声喝道:“现在,告诉我你的姓名!”

女刺客死死咬着牙,下唇已被咬出了血,似乎仍在坚守已经崩溃的防线。

就在李素失望地站起身,准备离开营房时,女刺客终于开口了。

“高素慧,我叫高素慧…”

说完,女刺客仿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气,虚脱般瘫倒在地上,然后伏地大哭起来。

看着高素慧痛哭的样子,李素瞬间有些心软,毕竟李素活了两辈子也没这样欺负过一个女人,然而一想到两国交兵,不能有任何妇人之仁,李素不得不硬起心肠道:“你姓高?难道是高延寿或是高惠真派来的?与安市城主无关?”

高素慧摇头,泣道:“不,我来自…安市城。”

“你与安市城主杨万春是何关系?”

高素慧低声道:“并无关系…我自小被他收养,他请了师傅授我杀人之技,艺成之后为他所用。”

李素皱眉:“你的那些同党刺客都是被他豢养的死士?”

“…是。”

“你们如何得知皇帝陛下行踪的?今日他只是临时决定出行,其行踪只有身边的禁卫才知道,杨万春是否在皇帝陛下身边埋下了内应奸细?”

高素慧沉默片刻,道:“…并无奸细,自从得知三十万唐军东征之后,我们便被城主指派离开安市城,乔装成辽东难民,混迹在万千难民之中一路西行到蓟州,终日在城外打探和等待,今日见唐军大营内走出一群人,为首者龙行虎步,相貌不凡,身边有许多人护卫,我们猜测必是唐军中的贵人,很可能是主帅李绩,或是…唐国皇帝,故而决定行刺。”

“除了今日被擒获的,城外难民中还有多少你们的人?”

“…不知道,我们是分批被指派出去的,互相之间并无联系。”

李素若有所思。

整件事串联在一起,真相渐渐露出了水面。

说起来并不复杂,一桩很简单的行刺而已,见到李世民耀武扬威出了大营,脸上就差写着“我是皇帝,快来杀我”几个大字,如此显眼的目标,人家不动手都不好意思了。结果这帮人杀人的手艺太潮,还没动手就被李素看出了破绽,终于功亏一篑,一网成擒。

可是,事情果真如此简单吗?

李素深深地注视着面前这位名叫高素慧的女子,回忆起今日那些刺客对她如此重视不惜以命相拼保护她的样子,若她真的只是被杨万春收养的女刺客,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所以李素怀疑这个女人隐瞒了某些真相,尤其是她的身份。

不过李素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他知道就算问了她也不会说,更何况,李素觉得这位女刺客的真实身份或许能利用一下,所以不追究她的真实身份更符合李素和东征的利益。

站起身,李素扭头看着她,笑道:“我们大唐有句话,‘投之桃李,报之琼瑶’,既然你如此配合,我定不会慢待折辱于你,高姑娘且在营房暂住,虽然没有自由,但保证不会饿着你,冻着你,你的那些同党也一样,放心,你既已招供,我便算你归降,大唐王师不杀降,杀降不吉。”

说着李素便准备往外走,谁知高素慧忽然叫住了他。

眼睛紧紧盯着李素的脸,高素慧低声道:“敢问大人,我们密谋的刺杀自问毫无破绽,你为何能提前预知?我们究竟哪里暴露了?”

李素愣了一下,然后笑道:“其实你们演得很完美了,真的,不得不佩服你们,将难民的模样神态演得炉火纯青,举手投足与真正的难民毫无区别,原本我对你们并无怀疑的,不过当我看到你们对巡街的官差避让行礼时,我才确定你们不是大唐人…”

高素慧的表情愈发困惑:“百姓见了官差不都是要避让行礼的吗?”

李素笑道:“所以说,你们的演技不错,但观察力还不够,你们以为做出了表示恭顺的模样便不会惹官差怀疑,但是你要知道,真正的大唐百姓只要在大唐的国土上,无论任何地方都不需要主动行礼的,尤其不需要行礼时表现得卑躬屈膝,大唐百姓的腰杆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软。”

高素慧茫然地道:“所以,我们是因为给官差避让行礼才令你怀疑了?”

“不完全是,还有一个原因,你们表现得太像了,太正常了,太平静了,在这个战云密布的蓟州城里,出现一群神情平静的难民,反倒不那么正常,我怀疑你们只是自己心里的一丝感觉,说不清道不明,毫无理由的,就是觉得你们可疑,这个答案你们满意吗?”

高素慧神情渐渐颓然,整个人无力地瘫坐在地上,糊满泥土的脸上抽搐几下,喃喃道:“原来真的暴露了,真的暴露了…”

李素见她神神叨叨的模样,也懒得劝慰她,摇了摇头,转身走出了营房。

方老五和郑小楼跟在身后,走出营房老远后,方老五朝李素投去钦佩的目光,啧啧赞道:“以往别人说公爷本事大,小人从未亲眼见过,今日却真的见识了,公爷果然名下无虚,小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审问高素慧之后,李素一直沉淀着心事,听方老五一声夸赞,李素不由心情大好,暂时将满腹心事抛之脑后,哈哈笑道:“连你都这么说,看来我果真很有本事…”

扭头望向郑小楼,李素期待地看着他:“你呢?你就不打算夸我两句?”

郑小楼眉眼不抬,淡淡地从鼻孔发出一个单音节:“嗯…”

“‘嗯’是啥意思?”

“嗯的意思是,你不错。”

第八百六十七章 卧榻养虎

李素突然觉得好幸福…

能被闷罐子棺材脸郑小楼夸奖一句,简直幸福得只想原地爆炸,尽管他只淡淡说了一句“不错”,李素也觉得这两个字比千言万语的马屁更直击心灵。

如此有力度的夸赞,李素真有一种抱他大腿感激涕零的冲动,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冒出如此抖M的情绪,真是费思量啊费思量…

“多夸几句…”李素兴奋地看着郑小楼,眼神充满期待和鼓励。

郑小楼一愣,然后冷笑,继续板着一张棺材脸。

好吧,做人要知足…

审出了结果,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面君陈情。

老实说,李素实在不太愿意去见李世民,尤其是今日,此时。

今日被行刺之前,李世民还陶醉在自己威服天下的天可汗的虚荣感里不可自拔,谁知得意的笑脸还没消失,现实立马狠狠扇了他一记耳光,居然有人敢行刺他,这记耳光扇得实在很痛,也很伤心。

可以想象李世民是多么的怒火冲天,李素这个时候很不愿意主动跑去触他的霉头,一个应对不妙,自己这颗脑袋可就不怎么稳当了,尽管李世民无数次标榜过自己是英明神武的帝王,绝非无道昏君,然而,李素的脑袋如此珍贵,怎会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帝王的一句标榜里?尤其是,帝王这类生物从来都是演技实力派,鬼知道他们说的话有几分真诚?

不想去,但不得不去。

李素不知不觉走到帅帐前,站在外面沉思了片刻,在脑海里组织好了措辞后,才请门口值守的禁卫进去禀奏。

没过多久,常涂居然走出来了,迈着老迈沧桑的步伐,一步一步慢吞吞地走向李素,李素愣了一下,然后赶紧恭敬行礼。

“李子正见过常伴伴。”

常涂面白无须,或许常年为李世民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整个人的表情显得特别的阴森,张嘴一笑,发出的笑声都如同夜枭般难听。

“李县公少年英雄,不得了呀…”常涂嘿嘿笑了两声,笑声如同裂帛般嘶哑。

李素陪笑,心下却疑惑不已,实在搞不清常涂这句话是语带嘲讽,还是他本来说话就是这德行,抬头看了看他的脸色,也看不出端倪。

说来也是李素心虚了,当初冯渡被刺一案,李素暗中布局,将整个案子搞得扑朔迷离,朝堂君臣被他牵着鼻子走了大半个月,作为直接隶属李世民的鹰犬常涂来说,因为李素的故意误导,常涂调查此案时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白挨了李世民多少痛骂,如果常涂对此案的真相隐隐有所察觉,此刻他这番话可以算是嘲讽了,而且他有足够的嘲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