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工作不需要威廉做,但他要负责监督,在相关的一厚沓的文件上确认签字,这是很担责任的工作,日后还要作为资料档案,一式几份的存档在不同的地方。

威廉和外联制片,分别带人在“黑乌鸦”和拍摄现场巡查了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犄角旮旯,以地毯式搜寻的方式,尽量寻找着有可能被遗落的东西。之前这里肯定是已经有人来检查过好几遍的,威廉和外联制片要进行最后的确认,然后一栏栏的签上两人的名字。最后,把已经收拾干净、物归原位的“黑乌鸦”的钥匙,还给了他外公。

剧组来之前什么样,“黑乌鸦”是什么样,走后归还时就也要保证“黑乌鸦”是什么样。

惠勒为此,在剧组住进去之前,还让人拍了不少的照片,比照着来物归原位,有因为意外破坏的地方,还会进行道歉和解释,然后付钱修好。

惠勒告诉威廉,这是拍外景时,对场地拥有者最基本的礼貌。如果威廉不想以后到哪儿都租不到外景,或者无法便宜的租到,那就一定要遵守这样的潜规则。最起码在惠勒从业的几十年中,还很少会听到有租了外景的原拥有者和他产生矛盾的,大家都是你好我好,说不定下次要用到哪里,对方还能帮着介绍。

这大概是老一派的人都爱做的事,礼数周全。

威廉发现,他从惠勒身上不仅是学习如何制作电影,也是在学习如何做人。在剧组里,惠勒是说一不二的暴君,在外面,惠勒是人人交口称赞的老绅士。

和租赁公司交接的时候,公司也会派人一一来检查,威廉提心吊胆的听着,任何损坏和丢失的字眼,都像是在挖威廉的心。这对于任何制片人来说都是灾难,前面千辛万苦省下来的预算,很可能会因为仪器的赔偿毁于一旦。

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惠勒宁可多花钱,也要雇佣有经验的副制片人。因为他们能在最后的这种关键时刻,用他们丰富的经验,为剧组省下很多不必要的赔偿。

托惠勒和一个专业负责的制片团队的福,这种失误被降到了最少,威廉基本没多付给租赁公司多少钱,只有一些维修费。

忙碌了整整一天的工作,最终以皆大欢喜的结局落下帷幕。租赁公司已人到中年的“少东家”也是个会做生意的,亲自来进行的交接,和威廉互换了名片、联系方式:“下次塞偌斯先生来纽约拍戏,请一定要再考虑一下我们家,折扣按照老客户来。”

这里面是有对方在捧威廉的痕迹的,不算太隐晦,就是恭维说,下次威廉就能自己制作电影,当个真正的制片人,而不是副手了。

“谢谢。”下次,威廉还真就打算自己拍部电影了,他甚至已经在私下里悄悄物色合适的剧本了,2b250在手,天下我有。

纽约的外联制片的工作到此便告一段落了,他非要请威廉吃顿便饭,可惜,威廉不能前往。

因为…“我晚上的飞机,要赶去伦敦参加一个葬礼,抱歉,下次来洛杉矶,我请你。”

6月3日,希区柯克终于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办了安魂弥撒。因为希区柯克的全家都是十分虔诚的信教徒,他母亲一辈子只有一个周末没有去教堂做礼拜,就是生希区柯克的时候。英美两国前后扯皮一个多月,最终还是英国赢得了胜利,皇室也派了代表出席这场声势浩大的葬礼,美国好莱坞的各界人世应邀出席,不远万里的飞去英国,只为参加一场葬礼。

威廉和希区柯克一家没什么关系,但惠勒老爷子收到了邀请函,他由于身体和剧组的原因,没办法前往,便派了威廉作为他的代表。

“一来呢,你就是英国人,比较熟悉那边的社交圈;二来呢,也是给你打开一下好莱坞的交际圈,去的都是大人物,要不就是大人物亲近的人,要好好把握机会。”惠勒老爷子做事,从来都是要能达到几个目的才肯罢休的,“我就不去凑热闹了,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只是表演给活人看的。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死后,绝不大操大办,只请家人和弟子。”

6月的伦敦,依旧是雾蒙蒙的,行人不少都拿着把黑伞,好像在预示着随时要下雨。

萨巴蒂诺和雪莉的妹子保镖团(几苗稀少存在的男保镖表示不服),跟着威廉一起飞往了伦敦。

萨巴蒂诺也有葬礼的邀请函,因为70年代的时候,勒森布拉家赞助了希区柯克几部当时不太被人看好,但如今已经封神的悬念惊悚电影。

威廉算是发现了,他也许根本不用2b250,只要照着威廉的投资名单看,就能凑齐大部分有才之人。

“运气好,上帝打来电话说,这是他上辈子欠我的。”萨巴蒂诺很“谦虚”。

葬礼在下午举行,威廉一行人从机场出来,就匆匆驱车前往了泰晤士河北岸,教堂就在那里,英国的历任君主,除少数几个以外,基本都是在这座教堂举行的加冕仪式,包括如今在位的女王,去世后,也会长眠于此,与他们作伴的是应该历史上的各界名人。可以这么说,死后能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就是对生前功绩的最大肯定。

伏尔泰在这里参加过牛顿的葬礼,他感慨:“走进这里,人们瞻仰的其实并不是君主,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添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对‘才能’的尊敬。”(引自史料记载)

丘吉尔、达尔文、牛顿…都在这里安睡。

威廉在伦敦生活了十八年,途径泰晤士河时,曾无数次远观过庄严恢弘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与其比邻的是英国最著名的景点,大本钟,大概有十四、五吨的钟,敲响时的浑厚声音,仿佛能传遍整个伦敦。

“真奇怪,我生活在这里这么多年,却一次都没来参观过。”大本钟倒是每年都去,在跨年的时候,一家三口和大本钟前无数的陌生人一起,倒数新年的到来,大家欢呼,拥抱,亲吻。

那些记忆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葬礼一如惠勒所料,变成了一场十分俗套的社交,威廉用惠勒的名义,也确实认识了不少人,可是总还是觉得怪怪的,也说不上来为什么。

大概是上帝怕威廉无聊,特意送了个人到他面前,他的本家堂兄詹姆斯。

谁家没个糟心的极品亲戚呢?

威廉一家三口在英国的时候就没有,因为在他们一家才是父族眼中糟心的“极品”亲戚。只知道花钱败家的纨绔爱德华,不知道底细的美国玛丽,只有被当时还是家主的祖父很喜欢的孙子威廉是个聪明,奈何被他的父母宠溺的不像样子,根本不许外人靠近,好像生怕谁会害了他们唯一的宝贝儿子。

在爱德华爸爸被剥夺了姓氏,从家族里赶出去的时候,大概不少人都要高呼哈利路亚,放炮庆祝。

堂哥詹姆斯明显不太想认威廉这个亲戚,威廉也很不想搭理他,于是他们只是在人群中远远的看了彼此一眼,然后就默契的假装没看到,侧身错开了。

威廉不在意亲戚的态度,萨巴蒂诺却不可能不在意。

“你就一点都不生气?”

“为什么要生气?詹姆斯很旺我的。”威廉很少和人讨论他的亲戚,因为他不觉得他们是他的亲戚,也不在乎他们的想法。

“旺?”萨巴蒂诺一愣,这是个什么奇怪的形容词?

威廉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如果等网络小说兴起之后,他看一些,大概就知道该如何形容了。主角运。每当主角遭到什么打击,被人看不起,或者侮辱后,主角就会遇到好事,之前压的有厉害,之后就反弹的有多厉害。

詹姆斯至于威廉就是这个一个特殊的工具,每当詹姆斯找威廉的茬,威廉就准会在不久之后遇到好事,这种冥冥之中的运数,真是说也说不清楚。

“威廉?威廉学长,真的是你!”代表皇室出席葬礼的大卫“王子”一脸惊喜的走到了威廉身边。

威廉虽然很不想给出一脸“你谁”的表情,但他是真的不认识对方,他的记忆很好,很少存在之前认识之后忘记的情况。

“我们一起在伊顿公学上过学,虽然我比大两岁,但你比高很多年级。”姜黄色头发的大卫“王子”如是介绍。

“你好,王子殿下。”

“我可算不上什么王子。”大卫爽朗的承认,他身上还没有爵位,“王子”只是别人的尊敬,哪怕真的封了爵,也只是个二流的“王子”。真正和皇室有关系的是他妈妈,玛格丽特公主,是女王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也是唯一的亲妹妹。

只能说,玛格丽特这个名字,真的是遍地都是。威廉想,怪不得我妈要改叫玛丽,好吧,玛丽更多。

“王子”在哪里,全场的焦点自然就在哪里。

堂兄詹姆斯看威廉的眼神,都快惊讶死了。威廉怎么可能认识“王子”?他们家是欧洲有名的隐形富豪,却不是贵族。

威廉表示,我哪儿知道,我真不认识这个自来熟的大卫。

第42章来地球的第四十二天:【二更】

威廉上学的时候,由于不断跳级,一直没什么同年龄的朋友,和比他大的同窗也基本没有共同语言,当公学里一片春心荡漾的时候,威廉的个头也就刚比课桌高一点。

所以,威廉一直觉得,他过去的学校里应该没什么人认识他,他总是独来独往。

但现实,往往和自我想象,有着很大的差别。

从大卫“王子”的角度来看,威廉上学时期,那就是典型的“他不认识大家,但大家都想认识他”的高岭之花。半燕尾服的校服外面,穿着国王奖学金获得者才能批的小披风,校服外衣里面是代表着校园明日之星的马甲,以及代表着最高级别优秀学生的纯银纽扣。

用服饰来区分地位,是伊顿公学的一大教学特色。而这样鹤立鸡群的特色,让普通学生总会心向往之。

个头不高,容貌最嫩,有着一头金子般发色的威廉,自然是鹤立鸡群中的鹤立鸡群。

大卫入学时,就被同一宿舍楼的高年级学长告知,对于威廉,这边有着不成文的规定,低年级的学生,不管你老子娘是谁,除非是威廉主动搭理你,否则谁也不许上前打扰。

于是,威廉觉得自己人缘不好的误会,就这么结下了,一直到今天,都没解开。

在大卫心中,威廉仍和多年前在公学远远看到的那般,众星捧月,高不可攀。不,从外形上来看,他要比过去高挑俊美多了,脸上带着浅浅淡淡的笑容,不过分热情,又不至于冷漠到有些不太礼貌,堪称英伦绅士的典范。

这种“过去的男神,如今变得更加男神”的感觉,是无法与人分享的隐秘激动,而更加激动的是,这一次,再没有层层阻碍,让他无法和威廉交流。

闪闪发亮的“王子”那天跟着威廉身边说了很多话,多到萨巴蒂诺都恶从胆边生了,他也没停止。

威廉总结下来,对方不过一个中心思想,他是来送钱的。

作为皇室一员,大卫也挂着个虚衔,英国电影协会名誉副主席。他在大学里有个好友,家里是开电影发行公司的,他们在大学里一见如故,狼狈为奸,咳,正准备官商勾结…好吧,严格意义上讲,大卫也不算是官,英国电影协会是慈善组织,按皇室特许状设立的,致力于振兴英国本土的电影事业。

如何振兴?不外乎推出去,引进来。

前段时间,大卫有个美国同学,给他介绍了个恐怖片。对,就是这么寸,大卫看了威廉挂名的《血红溅白纱》,那是又害怕又喜欢。刚好他和他朋友最近在搞外国优秀电影的引进计划,他就想着,反正什么都是引嘛,加塞个自己喜欢的,也不算是大事。

大卫当时没联想到威廉,毕竟威廉已经改了姓。在大卫还没联系米高梅公司的时候,他就在希区柯克的葬礼上,听到了别人提起今年的票房黑马,才发现原来那个威廉,就是他知道的威廉。

学长果然是学长!第一次参与制作,就这么厉害!

“爆米花电影而已。”威廉这不是谦虚,而是实话实话,《血红溅白纱》真没什么深度,现在在拍的烟枪,好歹好有点讽刺的黑色幽默,以及因果循环的报应道理,血红就纯粹是为了刺激人的肾上腺素。

“我一直觉得,好电影,最起码要让观众看着喜欢,不论是大哭大笑,总好过看到一半睡过去。”大卫虽然是个“王子”,但从小是在母亲极力让他过上普通人生活的背景下长大的,自认为是个大俗人,只会俗人的鉴赏方式。

一来二去,大家也算是“朋友”了,威廉痛快的把血红以买断的方式,卖给了大卫的大学好友。他其实本来没想过,血红还有出国赚钱的一天,所以不断买断价多少,都是额外的惊喜,老塞缪尔在电话里,更是对威廉直言,多少钱都卖,未免夜长梦多,直接就在英国把合同签了再回来吧。

大卫和他的朋友很有诚意,再加上有威廉光环加持,最终英国买断的成交价,他们给了威廉一个很不错的档位。

在听说了威廉最近正在拍摄另外一部电影后,大卫和他的朋友对烟枪也产生了兴趣。

“如果你们愿意等两天,我可以把一部分先拍好的素材给你们看。”

惠勒早就用已经拍摄好的素材,剪了个只有几分钟的样片,还准备了与之对应的宣传资料,主要服务的就是大卫这种有可能得到的国外预售的金主。

大卫和他的好友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事实上,在听到惠勒的名字后,大卫和他的朋友就已经对这部新电影充满了信心。电影圈子其实是个很迷信牌子的地方,著名导演,当红巨星,影帝影后,还有巨头公司,这都是牌子。

别的电影有真正的影业巨头作为支撑。

烟枪剧组有惠勒。

别的电影有千万级别的超高投资。

烟枪剧组有惠勒。

别的电影有奥斯卡影帝加盟。

烟枪剧组还是有惠勒。

只威廉.惠勒一个名字,就抵得上无数人加起来的总和口碑了。

大卫对惠勒的好感,还有另外一层渊源。众所周知,惠勒曾拍过一部经典的黑白电影《罗马假日》,里面奥黛丽.赫本演的公主,原型就是大卫的妈妈玛格丽特公主。玛格丽特公主一直很爱这部电影,因为她觉得它完全拍出了她所向往的那种“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感觉。

威廉在和惠勒打过电话,沟通完毕后,当晚,温蒂就带着所需的全部材料,飞到了伦敦,在成为威廉的助理后,温蒂就已经提前办了英国的长期签证,因为她相信早晚有天会用到。

温蒂:v就是这么未雨绸缪。

烟枪就不可能是买断这种形式了,从片子的质量到惠勒的名头,都不是血红能够比拟的。哪怕没有大卫,烟枪的海外代理也不愁卖,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这点威廉知道,大卫知道,大卫的朋友也知道。

比起血红的随性,在烟枪这件事情上,双方的郑重程度都高了一倍不止。带着专业的律师,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大楼里,反反复复、据理力争的商量讨论,三天后,以一个双方都还算满意的预售价格成交。大卫朋友家的发行公司,成为了烟枪的第一个海外代理商,也是英格兰及爱尔兰全境的唯一代理商,无论是日后在英国上映的票房还是在电视台的播放,以及录像带等数码产品的销售,双方都是按照一定比例的分成来合作。

萨巴蒂诺在后期也加入了谈判,如果这次合作愉快,双方自然是要考虑更远的未来,而这个时候,威廉代表的就是米高梅了。

“众所周知,作为电影制作公司的米高梅,在电影发行上面就是个渣。”私下里,萨巴蒂诺给威廉科普米高梅的过去,“曾经米高梅是全方面发展,一直都很强,但48年受到反托拉斯法,也就是反垄断的影响,米高梅作为靶子,只能忍痛放弃了发行和影院这两块的经营。后来就再没缓过来。”

“但是别的巨头,我看很多都是既制作,又发行。”

“那是两家公司。而且也是在米高梅栽了跟头之后,他们才学到的钻空子的方法。往往制作或者发行里,总会拉着别的巨头一起喝汤,不是他们真大方,而是本着风险均摊,和防着被告垄断。”这里面的弯弯绕很多,萨巴蒂诺只讲了很浅显的东西。

“那米高梅就一直这么放着发行不发展,处处受制于人?”威廉不太懂生意上的东西,但他也知道,如果连销售渠道都要依靠别人去卖,那米高梅离死也就不远了。

“米高梅现在算是微软的子公司,我自然可以再开一个米高梅发行公司。”萨巴蒂诺是有全盘的打算的,“不急,最迟后年,会有大动作的,现在我们还在和另外一个有发行公司在洽谈。”

萨巴蒂诺的管理理念其实也挺简单粗暴的。公司缺什么?那就买呗。竞争对手太强大?买了它!想要发展某个业务,没经验?买个有经验的公司变成子公司不就得了?

第43章来地球的第四十三天:【三更】

詹姆斯.吉祥物,旺威廉的旅程,明显并没有就此结束,这份幸运buff的加持,一直延续到了6月8日的欧冠决赛。

西班牙马德里的伯纳鸟球场,英国阿森纳vs德国汉堡。

威廉作为阿森纳的老板,无论如何,决赛都是不能再缺席的,他也没打算缺席。威廉和他现在的老板惠勒请假要去看球赛,请的十分容易与理直气壮,不用像其他翘班的球迷那样苦思冥想的找请假理由。谁让他的老板是个比他更狂热的阿森纳球迷呢?

在和大卫谈完合同后,威廉一看日历,得,不用回美国,直飞西班牙吧。

电话刚给惠勒打过去,都不需要威廉开口,那边就已经很体贴的表示:“要去看欧冠了吧?去吧去吧,多给阿森纳加点油!”

威廉挂断手机时,人都有点蒙。

“不相信假能这么好请?”萨巴蒂诺正在房间的跑步机上锻炼,身材好到…让威廉十分的羡慕嫉妒恨,同为男人,威廉目前对同性的好身材,也就只有嫉妒这方面的想法。

“不,我是不可置信,惠勒竟然没要挟我必须带上他一起去马德里。”

本来威廉都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他能退让的底线是,在英甲的赛季结束后,以请全队旅游为名,把当家球星和教练都带到美国,给惠勒过眼瘾。至于去伯纳鸟看现场什么的,想都别想,以惠勒那个身体情况,简直是嫌命长。威廉是不会同意的。

“大概是知道不管他怎么说,boss你都不会同意,所以他干脆就不白费口舌了?”温蒂猜到。

威廉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不像惠勒的风格。

等6月8日去了伯纳鸟的现场,看到惠勒出现在vip室,笑着冲他挥手的时候,威廉这才很不合时宜的想到,对嘛,这才是惠勒的风格。

对个鬼啊!

“你怎么跑过来的?!”威廉真的很生气,这种不在乎自己身体的行为,从来都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惠勒老爷子乖乖听训,一脸反正我已经在这了,你总不能不让我看比赛就把我撵回去吧的无赖样。

威廉…还真就不敢把惠勒直接撵回去,虽然他很想:“大爷,你是我亲大爷!咱们敢不敢不这么任性?!谁给你买的票?”

“别人送哒。人缘好,没办法。”作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大导,哭着喊着给惠勒送票的人不要太多,更何况他还不是不给钱。在外面随便吃顿饭,就能瞒着他全家,连着飞机票到vip席的球票一并拿走,直飞马德里,不给人留一点反应的余地。因为惠勒这段时间表现良好而疏于防范,都以为他放弃了的家人,此时悔的肠子都青了。

惠勒很得意:“他们都还太年轻啊太年轻。”

“…你是想让我们担心死吗?”对待性格就像是孩子的老人,硬和他对骂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虽然说是老小孩,但毕竟还是“老”在前。

“可也许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看欧冠的机会了呀。”惠勒也深谙哀兵之策。

又或者是真情流露,谁也说不清楚,大家只看到了一个生命正在渐渐流逝的老人回忆过去。

“我支持了枪手支持了整整五十年,有一屋子的正版球衣。人这一辈子又能有几个五十年呢?年轻的时候,我忙,没时间看现场,只能看转播,甚至是听一下比赛结果,想着以后总会有时间看的,不急。

“这样不急不急的,转眼就是五十年。等我有时间了,身体却不在允许我进行长途飞行。

“我一辈子都在盼着阿森纳能赢,能成为欧冠冠军。但年年进欧冠,年年不得奖,你说这是该笑还是该哭?我感觉我都麻木了,看着阿森纳近小组赛,看着它小组赛出线,想着大概也就多到此为止了,不是十六强,就是八强。

“结果,阿森纳赢了,得了冠军,俱乐部有史以来的第一个!

“我呢?却只能坐在电视机前看!你知道在看到现场欢呼的那一刻,我有多后悔吗?从1886俱乐部成立,1956年第一次举办欧冠,1979年俱乐部夺得第一个冠军。我就这样给错过了。天知道下次夺冠是什么时候,也许是又一个50年之后,又或者就是今年。我不是上帝,不知道结局,但我知道,不管这次是输是赢,我都不要在再电视机后面后悔了!

“赢了,我要在现场欢呼,输了,也要在现场流泪!

“人生苦短,我没有再一个50年可以等待了,威尔。”

人类的寿命只有短短不足百年,是短暂的绚烂,还是短暂的后悔说“如果当年如何如何”,这全看自己的选择。作为长寿族的威廉,还是不太能理解地球人的想法,可是他能明白那种不想留下遗憾的心情。在他父母骤然去世时,他才明白他有好多好多事情,都遗憾的未能与他们完成。

“想更近点看比赛吗?”威廉问惠勒。

“恩?”惠勒一愣,还要怎么近?

教练席!

抛下萨巴蒂诺,还有vip室,一众的汉堡和阿森纳管理层,威廉带着惠勒敲响了阿森纳更衣室的大门,对主教练布莱恩道:“我能有个不情之请吗?”

最后,惠勒,威廉,和威廉他爹爱德华…的照片,一起坐在了教练席上。

当草地上两队的球员们互相握手时,主教练布莱恩,不确定的小声问威廉:“我们能赢吗?”

“能!”

曾经,没有人觉得,教球队踢着短传配合的阿森纳,能在以长传冲吊为主的英甲上有所斩获,但是结果呢?

他们去年赢了欧冠,还得了联赛杯冠军。今年在欧冠上,也是一路高歌凯进,在半决赛的时候,还踢赢了曾连续三届获得过欧冠的阿贾克斯。

“我们注定是冠军!”

那样的笃定,就像是魔咒,迅速传遍了全部坐在教练席上的人。是啊,他们是去年的冠军,也注定会是今年的冠军。他们有什么好紧张的呢?真正该怕的对面的汉堡队,有今年的世界足球先生又如何?我们还有被誉为即将开始他传奇一生的主教练呢。

当然,真正让阿森纳得意的是,他们拥有前后两代慷慨大方的俱乐部老板。

“赢了去好莱坞旅游,输了集体去天堂给我爸谢罪!”

“…”少东家比之前的老板凶残多了qaq

第44章来地球的第四十四天:

“让我们把掌声共同送给场上的22名球员,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欧洲顶级赛事。

“汉堡小比分输给了阿森纳,但他们已经尽力,战到了比赛的最后一分钟,虽败犹荣!

“最后,恭喜英国的阿森纳俱乐部,再一次的获得了1979-1980年度的欧冠冠军,卫冕成功,在期待他们来年的表现之前,今夜,是属于阿森纳的,是属于阿森纳球迷的,是属于在天堂的爱德华主席的——他真是个很好的吉祥物,建议其他俱乐部来年也考虑一下。

“现在,尽情欢呼吧,庆祝吧~

“'caus!(因为我们是冠军,引自现场歌曲)”

八十年代初的体育比赛解说,各国名嘴们还在流行着四平八稳,尽量保持中立客观的解说风格,夸夸输家,赞赞赢家,没有痛骂嘲讽,也没有落井下石。

惠勒老爷子在比赛哨声吹响,确定阿森纳1比0赢得欧冠的那一刻,就乐疯了。他扭动着老胳膊老腿,直接激动的跳了起来,在草坪上又是跺脚又是吹口哨,然后便疯魔的开始与身边的每一个人拥抱、亲吻,不管他们是认识或不认识。

威廉还以为这个年代的地球人都挺反感同性亲吻的呢,如今再看,场上不少人都在这么干。

球场真是个带有魔性的地方。

威廉用抱着爱德华爸爸遗像的方式,拒绝了身边这群彻底疯了的生物。球员身上就像是淋了n遍水,球衣已经彻底湿透,好几遍,实在是让威廉不敢恭维。

别人也不太敢上前抱威廉这个传说中的大老板,如果是爱德华爸爸在的话,估计不管他愿不愿意,他此时都已经被抛上天了。威廉却对那份亲近敬谢不敏,他始终觉得,他们还是保持绅士之间该有的疏离距离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