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死,亨利都没有认同威廉作为伯恩斯坦家族的一份子,但也是到死(坐上电椅),亨利都没从自己的嘴里对警方提过威廉的名字。

这些都是经过萨巴蒂诺上辈子的认证的,所以这辈子虽然亨利还是那么讨人厌,但萨巴蒂诺却也是忍了他,没有下狠手怎么收拾。

——亨利表示,萨巴蒂诺和我对“狠手”这个词的理解一定不一样!我可没少挨打,青一块紫一块的那种真打!可疼可疼啦。

回到《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上映之后,闹腾的飞起的伯恩斯坦家族。

亨利第一时间看了威廉的电影,这次他没骂,直接青着脸,在伯恩斯坦家族掀起了一场“革命”,直接找上老伯恩斯坦表示:“他为了钱,能这样篡改家族历史,大伯,您可不能再惯着他了。电影故事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位大爷不想和咱们当一路人,他从血统上嫌弃咱们。”

“故事发行前,我看了初稿,是我拍板决定的。”老伯恩斯坦如是说。

“…”亨利的表情都裂了,之后就是激起了他内心深处更加的愤怒,“您偏心也该有个尺寸吧?就因为他是玛格丽特?”

“就因为他是玛丽的儿子。以后不要叫玛格丽特这个名字了,威尔不喜欢。”

亨利一脸“你怎么能这么无情,这么冷酷,这么无理取闹”的样子,然后就控制不住脾气的掀桌而走。

但亨利并没有放弃,他使用了大召唤术,召了他爸爸拜耳。

当然,拜耳带儿子来见老伯恩斯坦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儿子为当日对老伯恩斯坦的不尊重道歉:“还有没有长辈尊卑了?又是吼又是掀桌的,是我没教育好孩子。”

拜耳对老伯恩斯坦这个亲哥也算是“真爱”了,为他失去过一只手,虽然平日里有点挟恩图报,却也从未过分,一直在维持着老伯恩斯坦家族第一人的不可能动摇的地位,谁挑拨离间他第一个弄死谁。

不过,这些并不妨碍拜耳看不惯除了老伯恩斯坦以外的其他人,好比萨巴蒂诺和威廉这两个外孙,也好比伊莉莎白。

“初稿是利兹通过的吧?你就别为她背这个锅了。我一早就和你说过,女儿不能教的太野,嫁了人也不安生。看看她如今像个什么样子嘛。哥,孩子真的不能这么宠,早晚会出事的。就像是那个丧门星。”

老伯恩斯坦仅有的两个孩子里,拜耳虽然也讨厌伊莉莎白,但最讨厌还是当年抛弃了家族的玛格丽特。这在他看来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连带着威廉也被讨厌的特别彻底。

“他今天可以为了钱,为了奥斯卡而胡编乱造,明天指不定就是上天。我嫂子在天堂里,能看得过去?”拜耳这话,站在他这个角度也算是合情合理了,毕竟,没有哪个女人能够容忍自己的丈夫被自己的外孙给添个真爱,自己被形婚了。

老伯恩斯坦在屏退众人之后,对拜耳道:“如果电影是真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希望大家还记得拜耳和亨利_(:з」∠)_

感谢“夜行”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

感谢“楚昭羲”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

感谢“白羽浅浅”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

感谢“我已”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

感谢“叶”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

感谢“阿离”亲扔了一个地雷

WwW.lwxs520.Com第160章乐文小说网来地球的第一百六十天:

老伯恩斯坦和拜耳这对兄弟的关系,就是一处活生生的豪门恩怨、狗血大剧。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谁对谁错,最起码对于老伯恩斯坦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这样没错。

欧洲受基督教影响,那是连国王都在坚持一夫一妻制的。但是,与此同时,欧洲也在流行着一个名词叫“情妇”。准确的说应该是情人,不管有钱有权的是男性还是女性,都爱养那么一两个玩一玩。老伯恩斯坦和拜耳就是这种畸形社会现象下的受害者,老伯恩斯坦是妻子生的,拜耳是情妇生的。一般人都会觉得他们是天生的对立体,注定要互撕三百回合,来迎合造成他们这种悲剧的源头——渣爹。

但欧洲曾经的法律和传统,一直以来还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意识——非婚生子没有继承权。

准确的说,为了防止家族财产被越分越少,所有的财产只会被大儿子继承,其他子女只可能分到少量的遗产,未来如何就要靠自己拼搏了。

所以,作为一个性格有些懦弱的情妇,拜耳的母亲在对他从小的教育里,就从未给他生成过要和他大哥抢夺家产的意识土壤。

老伯恩斯坦在他母亲的教育下,也一直没把拜耳当做过竞争对手。再加之,拜耳和他的情妇母亲一直生活在意大利,兄弟俩很少见面,这让老伯恩斯坦对拜耳的感官其实还算不错。最起码比那些胃口大到想要弄死老伯恩斯坦的母亲,让自己母亲上位,使得自己获得和老伯恩斯坦一样继承权的野种好,老伯恩斯坦根本就没把那些人当做过是自己的兄弟,哪怕只是口头上。

拜耳是这一殊荣的唯一获得者。

可惜,好景不长。

意大利作为法-西-斯主义的发源地,是最早开始变得极端古怪的欧洲国家。拜耳因此早早的就和德国这边的父兄失去了联络,后来也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不为人道也的心酸代价,才逃到了美国。性格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胆小懦弱,变成了冲动易怒。

前面说过了,拜耳和老伯恩斯坦失散后,又在美国奇迹般的重遇了。

而拜耳和老伯恩斯坦失去联络前,互相写过的最后一封信,便是老伯恩斯坦即将和一个教养很好的犹太女孩结婚的消息。

拜耳没被邀请出席婚礼,所有的非婚生子都不被允许出现,老伯恩斯坦特意写信来的目的就是和拜耳解释:我是拿你当兄弟的,也很想邀请你来参加我的婚礼,可是一旦我开了你这个口子,其他人就也会理直气壮的来要求参加,但我并不想让那些野心家参加,所以希望能征得你的意见。

作为知情识趣的好弟弟拜耳,他自然是回信表示了请不要让他参加的决心,因为哪怕他想去,他当情妇的母亲都会阻止他的,甚至会责骂他。

“我当年因为贫穷,被迫跟了你的父亲,然后生下了你。仁慈高贵的夫人知道后,不仅没有责怪我,还亲自上门询问我的生活。我已经够对不起她的了,你明白吗?她那么好,我无以为报,只能尽量不要添堵。当夫人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出现,懂?”

拜耳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

拜耳其实也曾委屈过,但后来经过二战那样的混乱,在美国混的走投无路,被逼的就要去死的时候,被哥哥像上帝一般从贫民窟找到了他。那一刻,拜耳觉得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母亲。

他母亲真不知道,夫人对她抱着利用的心态吗?

怎么可能?!

但来自夫人的关心和帮助也是实实在在的,在她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夫人伸了手,她便一辈子都不会忘。

拜耳也是一样的。在他濒死的时候,他哥哥找到了他,给他了如今的富贵身家,不要说是牺牲一只手了,哪怕需要他这条命,他也绝对不含糊。哪怕拜耳很清楚的知道,老伯恩斯坦有利用他的地方,也有很多事情从不会告诉他。

“你就没从来都奇怪过,为什么信中你名叫莎拉的嫂子,到美国之后改名叫玛格丽特?”

“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我当时其实根本不记得你给我的那封信里具体写了什么。”只记得他因为身份的问题,没办法出席自己大哥的婚礼。

“抱歉,我年轻的时候,做的那么混蛋。”什么征求意见,明摆着就是让拜耳表态,以此来不让其他婚生子出席。意思一点都不委婉,手段一点都不高明,明晃晃的以自我为中心,这让老伯恩斯坦有些羞愧,“其实我该恨的是咱们的父亲。如果可以选择,谁会想要成为他的儿子呢?”

“我。因为那让我成为了你的弟弟——”

好利用的忠心打手,在那个经济危机人命不值钱的年代遍地都是,但是他的哥哥最后还是选择了拉他一把,只因为他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

“——我知道怎么做了,哥,别担心,我会让亨利闭嘴的,保证不让你为难。”

拜耳拄着拐杖蹒跚着离开后,老伯恩斯坦注视着弟弟离去的背影,想了很多。嫉妒是原罪,一个人心中的嫉妒就像是魔鬼,始终处在不可控的范围,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嫉妒心驱使下,去做出什么自己平时不会做的糊涂事。拜耳这么多年来,能一直安生的待在家族内部当二把手,没有造反也没有整出这么幺蛾子,这与老伯恩斯坦细水长流的洗脑是绝对分不开的。

这些都是老伯恩斯坦和他心思深沉的母亲学来的,她母亲一直把拜耳的母亲哄的很好,让她心存感激,却不知自己只是被夫人用来缓和夫妻关系顺便攻讦其他情妇的棋子。

老伯恩斯坦也把拜耳哄的很好,这就是他的帝国比其他家族显得更加无坚不摧的制胜法宝之一。他从未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什么错。直至今天,看着已经不再年轻的拜耳,他突然有些心软了,大概是人老了就会变得心软吧。

老伯恩斯坦给萨巴蒂诺打了一通电话。

“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我修改遗嘱,给拜耳一家留五分之一的遗产,但不许再插手伯恩斯坦家族的任何事;二,你答应我在我死后绝对不会动拜耳一家,除非他们想要篡位,否则你就要荣养他们到死。”

“这不像是您做事的风格。”萨巴蒂诺在电话里的声音意外极了。

“我自己也很意外。”;老伯恩斯坦从小到大的打算就一直很传统,他只会把他的财产留个一个孩子。哪怕是有了威廉一家这个意外的后来,老伯恩斯坦也没变过他的打算,只是逼着自己努力为威廉一家多赚了一份财产,顺便潜移默化着下任家主和威廉保持良好的关系。

没想到,到最后,老伯恩斯坦却还是动了改遗嘱的心思。

“你的选择呢?”

“只要他们不给我惹太大的麻烦,我会养他们。”不是萨巴蒂诺贪图伯恩斯坦家族那五分之一的财产,而是他觉得这是老伯恩斯坦所希望看到的。

“我保证会在我咽气之前,□□好他们的。”

放下电话的那一刻,老伯恩斯坦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其实也没有完全的把握,会让萨巴蒂诺答应照顾拜耳一家,毕竟他们互相对彼此的厌恶实在是太过明显了。

于是,一直到威廉的电视剧在9月底正式于NBC播放,老伯恩斯坦都在家里教弟弟一家重新做人,整的作为幺子一直被溺爱过头的亨利哭爹喊娘,头发终于恢复了正常的颜色和尺寸。

但哪怕如此了,亨利也不忘准时收看《成长的烦恼》。

哼,对,没错,就是这么讨厌威廉.塞偌斯!

周五晚上的黄金档,由收视率的保证《饮胜》的第四季牵头,紧接着《饮胜》一连放送了第一季的前两集,这占了很大的便宜,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九月上新的美剧中的收视率领头羊,虽然短期内是不可能超过《饮胜》的,但至少有了个不错的开门红。

所有看了《成长的烦恼》的威廉的粉丝,其实都是不太能够理解他们的男神为什么突然转型整了这么一个合家欢的电视剧的。

但媒体却觉得威廉大大的狡猾。

《成长的烦恼》作为一部反映中二期少年少女的电视剧,很显然是能够被威廉一直以来的青少年拥泵者所接受的;与此同时,这部反映父母与孩子之间斗智斗勇的电视剧,也正好吸引了这些拥泵者的家长;哪怕是家中的老人呢,都能从电视剧里看到自己当年教育孩子的影子。

在不失去原有粉丝的基础上,又彻底的扩大了自己作品的受众群…简直心机-婊啊!

不用怀疑,最后这句心里话,来自于亨利。

但是,当亨利注意到的时候,他父母和已经有了自己孩子的兄长,已经坐到他旁边的沙发上,与他一起当了《成长的烦恼》的忠实观众。

老伯恩斯坦是最高兴的那一个,他觉得自己的教育成果有了初步的体现。

外面负责长期跟踪老伯恩斯坦的FBI行动组组长,在想办法收到线人的消息后,大脑呈现了好几秒钟的空白。

他没看错吧?

教父一家最近频频会面的真相不是要有什么大动作,只是聚在一起追自己家人拍的电视剧?还是情景喜剧?

上帝逗我!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是好久没用的存稿箱,大家好,么么哒【喂

第161章来地球的第一百六十一天:

1985年秋,威廉首次担当制片人的电视剧一炮而红,收视率爆表,成为了金秋美剧中一匹闪亮的黑马,甚至还是媒体曝出,NBC电视台的高层已经和威廉续订了《成长的烦恼》的第二季。

普通观众对电视剧界新人的威廉,能一入行就做出这样一番成就,很少有觉得奇怪的。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那可是威廉.塞偌斯。”

“为什么?因为他是威廉.塞偌斯啊。”

威廉网上的脑残粉就更加的不得了了。这伙以玛格丽特和莉迪亚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从一开始只单纯的饭颜,到如今已经爱上了这种只要跟着威廉就一定能赢的铁律。这个群体的规模不大,和好莱坞光鲜亮丽的明星的粉丝团是不能比的,甚至比不过刚刚获得奥斯卡风头正劲的米格,但群员却是最长情、流动性最小的,也是…最容易成为“洗脑邪教”的。

格拉斯作为gossipgirl网站的三大负责人之一,自认为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因为在玛格丽特和莉迪亚身边这么多年后的今天,他也开始觉得威廉男神无所不能了。

哪怕威廉不可能真的无所不能,哪怕威廉…甚至并不是他的男神。

粉丝的洗脑就是这么可怕!

格拉斯曾陪着玛格丽特看青春校园片时,看到过这样一种言论——什么是最好的男人的呢?就是所有的女孩都想拥有他,而所有的男人都想变成他。格拉斯如今想了想,觉得这话套用在威廉身上,真是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甚至可以更夸张,所有男人和女人都想拥有威廉,也想变成他,最起码是在北美娱乐圈混的人肯定都会这么想。

只从威廉拍的这一季电视剧请来的客串嘉宾名单里就能看出来,威廉的人缘有多好,认识的当红大咖or想要上赶着和他攀交情的大咖有多少。只是拍个情景喜剧,来了半个好莱坞里只上大荧幕的演员大腕…谁敢说自己不想要这样的待遇呢?

“哦,有了,明天的头条,咱们网站就通过威廉的电视剧,来818他在好莱坞里的人脉关系吧。”格拉斯对玛格丽特和莉迪亚道,“这样一来,你俩要的毫无植入痕迹的广告也算是打上了,怎么样?”

“准了。”

威廉的电视剧剧组确实请了不少大腕来客串,不为别的,只为对方的经纪人主动打来电话时,那几乎不要钱的友情价。

很显然《成长的烦恼》这个刚开播的剧没有这么大的魅力,那些演员和经纪人看上的都是这个千载难逢和威廉交好的契机。毕竟他们这样也算是一种…雪中送炭?最起码是表明了对这部新剧的看好。

威廉自然是开心的,无论是别人的祝福看好,还是他们不用白不用的价格和名声。

电视剧第一季最后一集压轴的是奥斯卡的新晋影帝尼尔,最近尼尔真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说1985年是尼尔年都不为过。

娱乐版的报纸上不是米格就是尼尔,要不就是米格和尼尔在“闹矛盾”…

“不少狗仔都在想方设法的打听,为什么米格的新电影没让我继续担任男主角,反而请了个之前并没有什么名声的小生。”尼尔在电话里这样对威廉道,“明明我和你才算是一直在搭档吧?”

“理解,当初我和汤姆.汉克斯没在一起合作电影之后,也有媒体这么捕风捉影过。和米格也是。”威廉捏了捏自己的鼻梁。

“米格不会是有什么招黑体质吧?”他们这一批一同红起来的人里,谁都没有米格的黑子多。

“是他最近风头太盛,拍完《壮志凌云》公关团队会安排他低调一段时间的。”

米格手握一个票房保障的电影系列(回到未来三部曲),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最近又在和国防部合作,可谓是名利双收,又政治立场正确…这样的他,又怎么可能不被人眼热?

连和米格的关系没到那个份儿上的斯皮尔伯格,都对年轻的米格有些不服气。只不过斯皮尔伯格不是那种因为嫉妒就不顾一切要搞垮对方的人,他只会想尽办法的让自己拍出更优秀的电影,然后超越对方。斯皮尔伯格对自己手中正在拍摄的《紫色》可谓是给予了极大的希望。

商业导演有钱有名,但玩不转艺术;艺术导演没钱没命,却又大奖。这是好莱坞圈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规律,也是一个让彼此都能安心的平衡。

而如今这个平衡被米格就这么轻易的打破了,他还是如此的年轻与俊美。对他冒酸水的人有多少可想而知,大概一路能从纽约排到洛杉矶。

米格能只是被这样黑,都算是大家给威廉和萨巴蒂诺面子。

尼尔在电话里长叹了一声:“如果米格日后有什么需要的,好比开个声明,站个队什么的,记得告诉我,我这边二十四小时为你开机服务。”

“我这边的剧组也是,等你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为你特意提前开拍最后一集。”

《成长的烦恼》步入正轨后,也算是进入了边拍边播的传统流程,只不过他们提前拍的集数多一些,剧组工作人员都很放松,平均一周半一集的拍摄速度,是很多同期开始播放的美剧剧组所无法想象的悠闲。

威廉和温蒂的工作完全掉了个,温蒂在电视剧的摄影棚那边一步不离的跟着。威廉则开始为《壮志凌云》即将拍摄完成,开始准备后期制作的事情跑前跑后。

卢卡斯对米格又有钱又有奥斯卡的事情,虽然也酸了一下,但好歹是成名已久的大人物,心里调整的很快,毕竟如今他已经没办法当导演了,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放在了自己的公司和后期制作这个行业里,在威廉打电话联系时,喜悦超过了酸水。

毕竟谁不想和国家合作呢?卢卡斯觉得威廉把这么一个机会介绍给他,简直是再朋友不过了。

至于米格,谁还在意那个啊。

威廉的工作量即便如此了,还是有史以来的最低值,他甚至有空去英国,用萨巴蒂诺安排给他的人操作着,让自己名下的GeeAllen&Unwin出版社彻底退了市。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小公司做梦都想上市,积年累牍的大世家却在尽量避免上市,不想资产公开。

威廉虽然是个外星人,但对于地球各方面的文化,从小就是在他祖父身边耳濡目染的影响着长大的,虽然他名下的直接资产不多,但也在坚持着祖父的传统教育——公司不上市,打死也不上市。上市的公司只会是整个家族的边缘企业,不会与核心产业关联,甚至连触及都触及不上。

GeeAllen&Unwin出版社在英国是一家上市公司,之前出版社的拥有者雷纳把大部分股票以很低的价格友情卖给了威廉。

这一年来,威廉一直在想办法的购回出版社散落在外的股票,一力推行着自己的退市计划。

阻力不是没有,甚至是很多,但那些并不能阻止威廉的决心,也阻止不了他表哥给他的专业人士的行动力。

最终,在1985年的冬天,威廉得偿所愿,并且把分公司开到了美国,与FW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

并于1986年,策划上市了公司为之准备了差不多半年的第一本小说——《阿甘正传》。

作者是温斯顿.格卢姆,一部已经出版过好几本小说的专职作家,第二部小说《逝夏》还得过奖,可惜这本《阿甘正传》并没有得到多少出版业内的青眼,因为这是一部稍微有点资历的编辑就能感觉的到绝对不会畅销的小说。

温斯顿最后签约给了GeeAllen&Unwin出版的美国分公司,还是因为温斯顿在寄稿给FW出版,在FW出版的编辑即将退稿的时候,被威廉从中截胡。

在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并且给了丰厚的稿酬之后,双方愉快的签下出版和影视的一体合同。

“这部小说最大的商业价值就在于他的影视化。”这是萨巴蒂诺的原话。

威廉的2B250则告诉威廉,可以考虑把GeeAllen&Unwin出版的美国分公司就做成这样一个出版公司,公司出产量很小,但是出版的每一本都注定会被影视化,和作者签约时就会连出版和影视不同的版权都一起给钱。

很独特又另辟蹊径的经营方式,会很吸引想要把自己的作品搬上荧幕的作者。

美国的稿费很高,影视改编费更高,这一块已经被好莱坞圈炒的让人心痛了。但对于作者来说,特别是生活拮据的全职作者来说,这是个再好不过的行情,想卖影视版权的作者不要太多。

威廉的出版社如果能坚持这么做下去,一定会吸引很多作者。

最主要的是,这是一个其他出版公司无法效仿的独特经营方式。他们公司出版的小说,百分百会被影视化,哪怕是好莱坞巨头自己开的出版公司,都没有这个底气说他们出版的小说一定会被母公司拍成电影or电视剧。

但是威廉就有这个底气,因为他从一开始就会买下那些影视化商业价值大的小说。

自己拍自己公司的小说,不仅改编的版权费能少花点,还不用担心日后没题材拍,简直是一举数得。

不过,目前一切都还在畅想阶段,如今的现实是,《阿甘正传》上市后,果然没能成为畅销小说。_(:з)∠)_

威廉投资的账单上,第一次出现了…赔钱的状况。

“新公司,难免这样,你不要有压力。”萨巴蒂诺觉得该是他表现的时候,安慰失落的恋人什么的,他简直责无旁贷,顺便还能增加一下彼此的亲密值,替自己刷刷存在感。

但是…

“我没觉得有压力。”威廉并没有因为这个赔钱的事情而闹心,“我爸爸刚刚收购阿森纳的那几年,不知道赔进去了多少钱,但是他依旧乐呵呵的,因为他喜欢。我和妈妈很不能理解他,但现在我觉得我终于有点理解他了。通过这种方式来贴近我的爸爸,我觉得挺好的。”

“_(:з)∠)_你高兴就好。”这个年头,怎么连想和爱人亲近一下都这么难?!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夜行”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两个

感谢“楚昭羲”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两个

感谢“白羽浅浅”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两个

感谢“我已”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两个

感谢“叶”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

感谢“不轨良人”亲又扔了一个地雷

感谢“枝夏”亲扔了一个地雷

第162章来地球的第一百六十二天:

1985年12月16日,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独立电影《紫色》,在全美正式上映,票房意外的比专业团队预估的还要高上不少。

最终,《紫色》以九千万的票房,拿下了85年北美票房榜的第四。

票房冠军是威廉和米格合作的《回到未来3》,这简直是毫无疑问的,两千五百万的票房,为回到未来这一整部电影系列完美收官。本来打算低调一段时间的米格,不可避免的再次被推倒了风口浪尖。

污蔑米格的话,反过来掉过去的还是那么很单调的集中——他同性恋的身份被旧事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