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改了几份了?”

“十七份,我们做到第二十一套了。”林美说。

“改过的都抱过来吧。今天看能不能给你们过一遍。”赵老师显然没什么耐心一套套慢慢讲,他问大家:“都是自己做的吧?”

大家纷纷点头,赵老师夸了句:“我在那里就想你们是不用我操心的。”

这一句就把大家给夸上天了。连林美心里都特别舒服,因为赵老师看着她也说了句:“班长和班委们也都辛苦了,把班里管得不错。我过来听老师们都是夸咱们班的纪律好,我不在自习课上也没说话的,来的人还都特别齐。”

林美带着几个人分几趟把卷子都抱回来,然后发下去。赵老师拿着林美的卷子讲,让她跟同桌一起看。

“我们来看下,咱们先从后往前讲,我先带着你们把大题过一下……”

赵老师回来后,军心大定。

董老师特意过来看了趟,两人像对老朋友一样站在走廊上说说笑笑。周围的学生都躲着他们走,稀奇古怪的看他们俩。

关于赵老师和董老师不合的事,真不算是什么秘密。

林美从他们俩身边经过,听到赵老师说:“……还是麻烦你了啊。”

董老师:“都是工作。你身负重担啊,我们这些人只能替你打打下手了。”

“哪里哪里,离了你们也是不行的啊。”

……

这哪里是说话?简直是刀光剑影。

林美在这段时间还知道了一件事,也算是赵老师当上副校长后“飞扬跋扈”的证据之一。省一的办公室跟附中不同,附中是一个年级一个办公室,各科老师共用。省一是按学科分,也就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一个教研组一个办公室。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这四个主科的办公室都在五楼,为的是离三年级近,老师们上课方便。物理教研室原来在四楼。

但事实上楼层越高,老师们越是怨言大,上下楼多累啊。

赵老师当了副校长后就主张把物理教研室和英语教研室都挪到一楼来。然后他成功了,强硬至极的把教研室搬下来了。

听说董老师因为这事挺不开心的。他有关节增生,上下楼苦不堪言,上课又是一站一节课,所以当时他也想把语文教研室给挪下来。

可一楼的腾出来的空教室只有两间,一个给物理,一个给英语。英语教研组的戴老师是有病需要照顾,可赵国栋身强力壮的,除了肝有点不好,那是喝酒喝的,他的腰和腿都没事啊。剩下的都是年轻老师了,跑上跑下多方便啊。

据说赵老师当时回绝的理由很那啥,他说董老师五楼不算远,那生物化学地理历史这些老师的办公室还在别的楼里呢,上个课要走半个校园,人家都没叫苦,董老师说这个就……啊,是吧?理亏啊。

理亏不理亏的,反正董老师跟赵老师的梁子是越结越大,最后人人都知道了。

但赵老师回来后,倒是第一个跟董老师的二班商量下,怎么提高两个班的成绩。林美被叫到办公室时就看到董老师跟赵老师站在一块,戴老师天都这么热了还是穿着薄毛衣,捧着热茶杯坐在椅子上。还有教数学的卫老师和教政治的顾老师。

这几个老师全都教着一班,他们也都是各科教研组的组长。一班所得到的资源是最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来都是因为赵老师想让一班和二班联合起来,尽量给他和董老师手里的好学生再提高提高。至于剩下的班里当然也有尖子生,赵老师决定去问问看,愿意来的就自习课过来一起补。

林美过来时,老师们都已经商量完了。

几个老师都有挺严肃的,跟赵老师打个招呼就走了。

赵老师还在跟董老师说悄悄话:“……今年的题可是不简单……”

董老师面色深沉的点头,说:“那你给房招弟说了没?她怎么说?”

房招弟是化学教研组的组长,但年纪太大今年不肯带班,所以哪个班都不教。赵老师和董老师一直想请她出山。教得好就是好,给学生点拨一二也行啊。

赵老师摇头说:“她说不想带班。”

董老师以手掩口轻轻说:“把她骗过去,看到学生她也就不走了。就叫她讲二十分钟,一周二十分钟,也就半节课。”

赵老师顺杆爬得很快:“那你去叫吧。我去过好几次了,她都知道我想干嘛了,你去,她没防备。”

董老师看赵老师的眼神就是“你真黑啊,又被你坑了”。

林美站旁边当了半天壁花。等赵老师和董老师商量完了,赵老师跟林美说:“回去班里通知一下,让大家都别说。今天晚自习咱们去2号楼上。七楼的视听教室,让大家吃过饭就过去。”

林美表示明白。董老师也要走了,“那我回去也跟我的班上的人说说。”然后他看了眼林美,对赵老师说,“你的学生像你啊。”

赵老师双眼一亮,笑呵呵的送走董老师,回来问林美:“我不在的时候还有什么事?”

林美的眼神略一游移,就被赵老师看出来了。她只是觉得自己当时护卷子的行为吧,有点不够光明正大,还有点小犯上。

不过扛不住赵老师问,她就说了乔老师想办兴趣小组的事,当然没说她故意曲解了乔老师的意思,让兴趣小组流产了。至于董老师常来自习课仿佛是想找他们做卷子的事,这个怎么说?根本没法说,没一点证据。这么一看还是董老师高明,乔老师就年轻多了。

“哦,兴趣小组。”赵老师点点头。要是乔老师真的想办,他是没有意见的,但是一班不参加,三班想办就办吧。

乔老师是个很有想法的老师,工作积极性很高,不然也不会当上三班的班主任。赵老师对自己手底下的兵还是爱护的,正好他这边还想瞒着人,把学生去别的教学楼开小灶,这一想兴趣小组也不坏啊。

赵老师被启发了。

一年级在还有二十多天就要期末考试的时候,由赵老师牵头办了一个自由结班对的兴趣小组。以班为单位,两个班或三个班自由组合,让学生们可以自由的交朋友,互相帮助,促进学习。

一年级很多班的班主任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想抢着跟一班或二班结班对,结果却听说提建议的就是赵老师和董老师,而且他们已经第一个结成班对了。连活动教室都申请好了,就是2号楼七楼的视听大教室。

乔老师不死心,跑去找赵老师说让三班也参加进去吧,反正视听大教室可以坐不少人呢。

学生中间倒是更关心别的,比如听说二年级和三年级都用过视听教室,听说那里有空调,有很大的投影仪,上英语课时放电影看起来跟电影院一样!爽极了!

由于现在虽然已经是六月了,但白天热死人,晚上太阳下山后还是有点冷的。林美在班上提醒大家到时最好多带一件外套,别着凉。

赵老师通知可以带书,最好带上笔记和笔,到了以后要注意纪律等等。

六点半吃完饭,寝室里的人只剩下林美和周罄、黄苓。三人吃饭前去洗了个澡,快长到肩头的头发现在晾起来有点费劲了,这会儿才半干。

黄苓说:“那今天就在视听教室看新闻了?”

林美盘腿坐在床上,正在叠衣服,嗯道:“赵老师说七点去,那边能看电视。”

“你们说这兴趣小组是干什么的?”黄苓奇怪,现在马上就要期末考了,不复习搞这个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

“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林美道,她才不信赵老师真是想办什么兴趣小组呢。

等三人都打理完了换上衣服,这才出发。林美出来前带了一件夏天的空调开衫,怕有人犯病开空调,说不定会冷。

外面还有几分暑气,但小风一吹还是挺凉快的。

2号楼在他们教学楼的西侧,平时很少有人来,因为这里大多是老师在用,有很多办公室和会议室。视听教室在七楼,而且还没电梯。这会儿2号楼里难得的热闹起来了,很多学生往这里涌来。

慢慢上到七楼,已经有人到了。视听教室的门大开着,赵老师和董老师正在讲台上摆弄投影仪。

这个教室是个向下的坡型,讲台在最下方,有四面大黑板可以上下互调。投影仪的幕布卷在上方,电视是悬在左边。

跟赵老师打了声招呼,他说:“来了?别坐后面,就坐前头,一会听得清楚。”

董老师蹲在下面好像在接线,反驳道:“有话筒,坐哪里都行。”

赵老师好声好气的继续跟林美她们说:“坐前头,离黑板近,看起来不费力。”

在这个大教室里,学生散着坐好像一下子就没那么多了,其实两个班加起来将近一百四十个人。现在来的多数都是一班的学生,

林美把书包给周罄让她帮忙带过去,她站在门口说,“一班坐这边,本班的最好坐到一起。”

很快一班的学生都坐到一起了,教室里成了分明的两半。二班的学生现在就到了十几个,过了一会儿,二班的班长就带着人浩浩荡荡的过来了。原来他们班是先在班里集合再一起过来。

位置已经空好了,二班也坐了下来。

投影仪终于弄好了,赵老师和董老师都累得满身是汗。果然赵老师让开空调了,“温度调低点。”

林美就知道会有这种事,她先调到二十五度,等教室里凉快了之后才调回到二十八度。大教室比较阴凉,已经有学生觉得冷了。

林美穿上开衫,回头看看女生们说:“要是冷就现在回去拿衣服。”

有几个女生实在受不了就跑去拿衣服了。

赵老师把电视打开了,现在已经七点二十了,他说:“先看新闻。一会儿就开始上课。”

然后投影仪的布幕放下来了,布幕上开始不停的轮图片,好像赵老师和董老师在确定顺序什么的。底下的学生就不看电视了,都在看投影仪。

新闻一播完,两个播音员一起向观众道别,赵老师啪的就把电视关了,然后跟大家说:“我跟你们董老师,费了这么大的劲,搞这个兴趣小组,就是想给你们提高提高。今天晚上是你们董老师给你们讲一节,卫老师给你们讲一节。我呢是明天。”

董老师继续在后面调整投影仪,布幕好像有点不对

“咱们一班的学生是理科好,因为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你们就很重视物理课。但高考不会只考物理,趁这个机会,你们也跟二班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你们有些什么不足,好好弥补一下。”

他再转头对二班说,“二班的同学呢,你们董老师也是这个意思。你们的文科好,但逻辑思维这一块就有点欠缺了。一会儿老师们在上面讲着,会叫你们起来回答问题,也会叫人上去板书,就跟平时上课一样。老师会尽量每个班挑一样的人数上台,到时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别的同学是怎么学的。你们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才能天天进步。”

赵老师说完,一班的人很给面子的鼓掌!带动的二班也跟着稀稀拉拉的鼓起来。看二班的可能都觉得有点可笑。

董老师终于把投影仪弄好了,过来用力拍了下赵老师的背,拍得赵老师阵呲牙咧嘴,“行了,知道你受欢迎。那谁还没来,我来讲吧?”

赵老师连连比着“请、请”,一转头也坐下来了。

董老师放好图片,让人关灯,开始带着大家声情并貌的读课文,董老师让人起来读课文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深情一点,你要理解原文,理解作者写这篇时是什么心情”。董老师上课每次都会让大家通读一遍课文,他总说“多读一读,没坏处”。

大家齐声用最深情沉重的声音读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

☆、第57章

赵老师和董老师搞的这个,其实就是变相复习了。林美他们只上了一晚上的课就全明白了。

就是这“兴趣小组”中讲的题倒是挺新鲜的,估计就是赵老师这次出去的成果了。

别的班级倒是老老实实的搞兴趣小组,听说是让几个班的学生各自三五成群结成学习小组,比如你的数学好,你来帮大家辅导数学,他的英语好,他帮大家讲讲英语这样。

乔老师的班没有插到一班二班中来,赵老师再三考虑还是拒绝了,一是怕人太多不好管;二来,他对二班的纪律还是放心的,因为董春河这人他熟啊,别看是个老好人的脸,事实上谁的意见也不听,就认准他自己是老大。二班早就让他管得没脾气了。乔丽这方面还是差了点火候,而且年轻老师太想让学生出成绩,有点急功近利的意思——见好处就往上冲,很少考虑后果。

他听别的老师说,乔老师这个班不敢提问,老师在上头一提问,下面的学生都争着回答问题,还有人爱抢话,很容易让课堂纪律失控。而下课老师也没法走,总是被围着不停的问问题,有时都赶不及去下一个班上课。

积极学习的态度是很好,但太积极了。

2号楼七楼视听教室成了一班和二班新的上自习课的地方,来给他们上课的都是顶级的好老师。连三年级的老师也被赵老师骗来一个,还有一个年纪很大,头发雪白还烫着像老上海的那种摩登卷发的老太太,看着要有六十了!

赵老师在教室里一个劲的跟他们:“嘘——”让他们不许出声。她跟董老师说说笑笑的进来,一看满屋子的学生和赵老师,马上回头指着董老师慢声慢调的大怒道:“好啊!你个董春河!你把我骗来给你的学生上课!”

董老师顶着那张老好人的脸笑呵呵的轻轻推着她进来,赶紧把门关上说:“房老师,房姐,这不是学生们都盼着您给他们上一堂吗?他们好多都听过您的大名呢!一听说您不教了,那叫一个失望啊!咱们不能让学生伤心对不对?”

大家自动自发的给这位老教师鼓起了掌。

房教师露出一个温柔的笑来,嗔了董老师一眼,再瞪赵老师,指着他点了点,“肯定是你出的主意!逼着人家老董去骗我!”

赵老师呲牙一笑,看着就像奸商坏人,他摊着双手喊冤:“完了,什么坏事都是我干的。董春河这人没这么好,跟谁说都不信!”

董老师还是笑呵呵的,有点小得意。天生一张憨厚的好人脸真没办法。

房老师答应上课,赵老师赶紧去搬凳子给她坐,又让大家千万别说话,别打扰房老师。

房老师拿着话筒说:“我什么也没带,你们老师就是这么把我骗来的。我就给你们串一串吧,能听懂多少算多少。”

都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房老师真讲起课来语速很快,但她真用四十分钟就把高一化学给串完了。她串完后,林美只觉得这四十分钟像是一晃眼就过去的,听完脑袋前所未有的清楚。她甚至有种冲动巴不得能再多听听!这老师要是一直教他们,那可太好了!

但房老师讲完就准备放话筒走,赵老师和董老师赶紧堵着门。

房老师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她把话筒拿起来说:“你们还想不让我走啊!”

通过话筒,这句话整个教室的人都听到了,学生们集体轰笑起来。

房老师笑眯眯的指着学生说:“听听,听听,学生都笑话你们了。快让开,课我也上过了,再想让我教别的,今天我是什么都没带啊。”

董老师说:“那下回您什么时候来啊?让老赵接您去!”

赵老师连连点头,“我接,我接。”然后拐董老师,“房老师就住咱们学校后头!”

房老师是省一的老教师,学校后头第一批职工分房的六幢楼里就有房老师一份,跟老教学楼就隔一道围墙。

房老师没办法的笑了,她说:“我算是明白了,我要是不答应你们,今天是不是就别想出去了?”

董老师:“都看您,随您。也是学生们舍不得您啊。”

最后房老师还就真成了他们的老师了。每周过来一天,给他们讲一节课。

但就像赵老师和董老师“算计”的那样,房老师忍不住,她来了一天后,就忍不住还想来。后来一天天的,房老师有时吃完饭出来散个步,散着散着就进来看看。

大家也都养成习惯去视听教室就带着化学的课本和笔记。主要还是赵老师提醒他们:“房老师未必哪一天来,这个可不好碰。你们最好天天带着化学的东西,有什么问题到时碰到房老师能问,不然人家来了,你什么都没拿那不可惜了吗?”

房老师为人温和。有的学生跟她熟了以后就问她为什么不带班了?

“就是,房老师要是教我们就好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是个老师都会教课,但教得好不好,真心是只有学生知道。上过房老师的课后,自然就觉得他们现在这个教化学的常老师课上的不够系统性,不够连贯。当然,能给一班上课,她本身的教学水平是无庸质疑的。但房老师就是游刃有余,常老师就给人很用力很用力的感觉。所以两个老师的课一比,上常老师的课就太累人了。谁都喜欢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上课啊,老师总是吓唬人,把课堂气氛的紧张感提得高高的,注意力是集中了,可心累啊。

房老师就笑呵呵的说:“家里人不让我教了啊。我也该退休了,早就该退休了。”她五十岁的时候就该退了,学校不放人。现在都六十六了,女儿都生气说再教下去,她就再也不理她这个妈了。

重要是房老师自己也觉得力不从心了。哪怕只带一个班,精神也跟不上了。不能耽误学生啊,她想了想就退了。不过人退了,心闲不下来。所以偶尔给三年级出出练习卷子,现在还多了这个差事,房老师以前吃完晚饭不喜欢散步,就想在家闲着,连电视都不想看。结果现在她一放下筷子就出来散步了。

房老师的个人魅力太大了,简直就是所有人心目中那种为学生奉献一生的好老师。大家上过她的课后,几乎都被她折服了。然后就对现在教化学的常老师暗暗滋生了不满。

常老师年约四旬,戴一副眼镜,一头短发不烫不卷,是一个一看就非常严肃的不好惹的女老师。她上课从不许人说废话,也不听人解释,提问不会就出去站着。她也算是个“暴君”老师,但跟赵老师不同,她的这个“暴君”风格带给大家的只是不安和害怕,班上除了化学课代表程燕大概没人喜欢她。

林美就感觉到最近的化学课上,课堂气氛有点怪怪的。应该说过于沉闷了,以前虽然紧张,但大家因为还是想听课想认真学,所以感觉上比现在更积极一点。现在常老师在课堂上反问,下面很少有应和的,好像老师在台上唱独角戏。

林美有点紧张,这个气氛就像充气的气球,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

所以当一天化学课上到一半时,常老师再□□问没有人回应,她拍掉手上的粉笔末,说:“是不是不想听我上课了?”

林美心道“果然来了”。

班上的气氛这才陡然一紧,大家的耳朵好像齐刷刷的都竖起来了。虽然教室里仍然是一生安静,但跟刚才相比……

“这回是都看我了。刚才我说了半天,没一个人看我。”常老师有些疲惫的按着讲台,长长叹了口气说:“你们不想学,我不逼你们。你们是一班,是咱们省一的招牌。从多少年前起,每一届的一班都是咱们学校的重中之重,所有的老师都盼着你们在高考上能考个好成绩……”

常老师语重心长的给大家灌心灵鸡汤,但听了一会儿后,大家的注意力又散了。没办法,这种话听得太多了,何况学校的荣誉确实很重要不假,可他们学到现在都是为自己学的,拿父母的期望来刺激都未必管用,何况用学校和老师什么荣誉?

一班准备去留学的也不止梅露一个。现在他们还坐在教室里上课,好像是因为学校不批上半年就退学这种事。赵老师也不让走,说必须上完一整年,明年想干嘛干嘛,他才不管。但现在班里如果有学生离开,会给别的学生造成影响,这就不行了。

学校不放人,梅露他们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就不来上课了。只是他们有多少心在课堂上就不好说了。

梅露听着随身听,磁带放的是美式口语练习。上头常老师提高声音说:“有的学生,现在还在听随身听!”她赶紧拿下耳机。

常老师说了半天,见底下的学生还是满脸麻木,也不想多说了,转头去继续板书:“接下来看这个……”

常老师发脾气归发脾气了,大家并不在意。程燕有点生气,跟同桌抱怨过大家都不听课,都不认真,常老师都发火了等等。

但大家确实对常老师没多少感情,自然也不会关心她是不是生气。要是她不想跟他们上课了,大家也并不紧张。有房老师在呢。

手握房老师这个法宝,大家对程老师的课都成了应付。虽然作业也认真做了,上课也都来听,只是大家的学习习惯开始向房老师靠拢,复习顺序也跟着房老师来了。

常老师想在最后这十几天里给大家串一遍,她是从前往后串。她说前头的学得时间久了,怕大家忘了,所以从头来。

房老师是从后往前串的,她笑着说不知道你们学得怎么样,后面的刚学没多久印象还深,我就给你们从后往前来啊。

这么一来,大家跟着房老师的顺序走,自然就跟常老师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常老师很快发现了,然后程燕“告密”了。于是下回上课,常老师就平静的说:“既然你们是从后往前复习的,那我也给你们从后往前复习吧。”她半句没提大家对她的阳奉阴违,而是顺着大家来了。

这样一来,大家就觉得有点对不起常老师了。

人人心里有杆秤,是对是错,心里都有数。他们怠慢常老师,在心理上让她坐“冷板凳”,实在有点对不起她。虽然房老师确实比她讲的好,但这么冷酷的对待常老师,大家都有点愧疚。

常老师很快跟上了房老师的速度,跟着房老师的课给他们讲。等于是他们白天听常老师讲的,晚上再听房老师过一遍,这种方式确实不错,有种大餐连吃两顿的感觉。

班上的气氛是变好了,可赵老师把林美叫去了,问她是不是最近班上对常老师有什么意见。

林美马上说没有啊,最近班上气氛好极了。

赵老师马上问:“那之前呢?”

之前……

之前是有点小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林美是自己领会来的,她怎么能把自己想像中的东西跟赵老师说?她又没钻到所有同学的心里去看他们在之前对常老师是不是看不起,在后面对常老师是不是有愧疚?

林美只能说化学课的课堂纪律绝对没问题,大家作业都按时教,上课没有迟到,下课没有早退,跟老师没有发生冲突。不过可能最近大家复习得有点累了,上课时有点没精神。

赵老师点点头,把她送出去道:“在班里多跟大家聊聊,常老师是个好老师,你想啊,我能坑你们吗?给你们找来的老师都是最好的。房老师今年六月就该退休了,现在手续正办着,接替她当上化学教研组组长的就是你们常老师。你们常老师还是房老师的学生呢,现在还时不时的去她家吃饭,跟房老师跟一家人一样。”

林美尽职尽责的把关于常老师和房老师的“八卦”传播到班里来。班中对常老师的认同倒是更大了,只是他们这边热呼起来了,常老师倒像是还没解开跟他们的心结,来上课还是冷冰冰的。

其实她冷冰冰的倒好,不少人包括林美都觉得,常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课,期间不需要调动课堂气氛跟大家互动问“你们懂不懂”这种话,或者一个问题找好几个例题来让大家理解,真不用,一个就够了,第一个听懂了后面的纯属多余,浪费时间,还容易跑神。现在她的课堂的连贯性反而变好了。也就是说,大家更喜欢她现在讲课的方式。

高中的化学,林美看其实都是要背的,别的就没什么了,一点都不复杂。她更喜欢房老师和常老师现在的方式。

赵老师去找常老师谈心,程燕则是在寝室里哭,说大家太对不起常老师了,让常老师这么伤心。林美才听说原来常老师可能在他们身上失去信心了,想辞了化学教研组组长一职,打算推举别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