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司长,我们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嘛,让小夏说说她的想法,说不定就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邓司长你还不知道吧,小夏是康奈尔大学的高材生,周诚就是跟着小夏去参加了威尔逊酒店赞助康奈尔大学的比赛颁奖,才会碰巧救下威尔逊先生…报纸都登了嘛,威尔逊先生把奖杯亲自发给小夏,对不对?”

宋志承什么意思,到底是认真帮腔,还是说风凉话?

周诚看了宋志承一眼,这人话里有话。

邓昌兴身体往前倾了一些,有些惊喜:“哦?小夏也认识威尔逊先生?”

邓昌兴想的肯定是人情那一套。

夏晓兰根本没想过这个套路:

“认识是认识,但不太熟!邓司长,我要说的不是威尔逊先生,而是刚才加价的买家,我知道他们的来历——他们来自东南亚,却不是东南亚人,开口加价的那人是香港琤荣集团的二公子杜兆基,不知道您是否听过香港琤荣集团,先前琤荣集团还给京城的大学捐款,华清大学独得500万捐款,用此成立了‘琤荣奖学金'。”

竞争的买家不是东南亚的,而是香港的?

在美国人手不够,消息也极为闭塞,邓昌兴还真不知道和华方竞争的买家是香港人。

夏晓兰说的话也挺有意思,说这个香港琤荣集团,却又提什么向华清大学捐钱成立奖学金的事。

看似无用信息,难道真的无用?

不不不,最有用的就是这个了!

香港那边的集团公司,有恐惧97香港回归的,现在就要转移资产跑路的。

也有想亲近华国政府,想平安过渡到97以后的…跑路的、抗拒华国政府的集团公司,才不会给华清大学等高校捐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弹,说明这个琤荣集团是持有亲近的态度!

邓昌兴一直都没正眼看过夏晓兰,就是个格外漂亮的小姑娘嘛,是周诚的对象,在美国这边留学。

宋志承的女儿宋明岚也在纽约留学呢,经常过来看望宋志承,瞧起来也没什么特别。

但夏晓兰说了这几句话,邓昌兴就知道她不是普通小姑娘了。

点破了东南亚买家的来历,还说了杜家的态度——呵呵,这话还听不明白,邓昌兴也不可能成为这次考察团的带队干部。

不要和杜兆基他竞什么价!

100万美元,甚至超过100万美元的加价,邓昌兴和宋志承都承受不起!

但知道杜家的态度,邓昌兴可以另辟蹊径啊。

邓司长会怕什么弯弯绕绕的人情吗?

他根本不怕!

只要不叫他多掏真金白银的美元买单,邓昌兴是什么都不怕的。

邓昌兴这才对夏晓兰正眼相看,沉吟了一会儿,忽然问夏晓兰:“小夏,你在康奈尔大学的课业忙不忙,能不能抽几天空,来给我们当一当谈判的翻译?”

大使馆派来的翻译一脸懵逼。

——他没做错什么呀,这就要被邓司长给退回去了?!

1451:大家立场不同了!(1更)

邓司长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谁有本事就派谁上。

发现夏晓兰说话有见地,马上就把夏晓兰从自配车、自出油费的临时司机升成了谈判翻译——他甚至都不知道夏晓兰的英文水平如何呢!

翻译好委屈,想哭唧唧,希望夏晓兰能自己心里有数主动拒绝,哪知夏晓兰一口答应下来:

“领导都要求了,我肯定要请假的,那我明天开始就跟着您行动啦?”

不加入,怎么能帮得上周诚?

不加入,要拖住杜兆基也不趁手嘛。

得让杜兆基觉得他自己有希望买入生产线,时间白耽误了,最后却落空。

不是夏晓兰坏,是大家立场不同!

邓昌兴连说了几声好,夸夏晓兰和周诚是天作之合。

翻译委屈也没用,邓昌兴觉得这翻译不够机灵,起码没有夏晓兰有用!

夏晓兰昨晚本来就住在考察团下榻的宾馆,不过是她自费,今天再到了宾馆,邓昌兴就说要把夏晓兰的房钱走公账…邓司长现实的如此可爱,夏晓兰能说啥。

邓昌兴是个行动派,说要回房间去把这次谈判的资料给夏晓兰看,宋志承也跟着走了,瞬间只剩下周诚和夏晓兰。

“你能请假?”

周诚也没想到他媳妇儿一口答应了要当翻译,心中感动,又替晓兰担心。

夏晓兰点头:“康奈尔的春季学期是5月就放假,这学期最难的一门课就是麦卡锡教授的《结构要素》,我们参加cw设计比赛的作品,就算这学期《结构要素》的大作业,剩下的科目并不难,直接回去参加期末考试就行。”

和现在华国大部分大学不同,康奈尔建筑学院一年是四个学期。

夏晓兰来当交换生正好是春季学期。

1月中旬开学,到5月8号开始就是期末考试周,大概在5月15号考完放假。

5月下旬则是要毕业生举办毕业典礼的时间。

等到5月底,夏季学期就开始了,有3周、6周、8周等课程时间可以选,什么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做梦呢!

夏晓兰顺便给周诚解释了一下。

周诚明白了,他媳妇儿不是忽然兴起在邓昌兴面前表现,而是故意要引起邓昌兴的注意,就是为了加入谈判。

“你提醒邓司长,是要让他通过杜琤荣给杜兆基施压,拖一拖时间?”

夏晓兰颇为光棍儿点头,“是啊,我帮杜兆辉浪费下他弟弟的时间,杜兆辉帮我在香港打听花瓶买家,等价交换很合理嘛。”

杜兆辉恐怕不会这么想。

周诚觉得他媳妇儿简单粗暴的做法很可爱。

可爱的他想使劲揉揉脸蛋。

“刚才那个就是杜兆辉的弟弟,是杜家二房的儿子,他身边的秘书挺眼熟的。”

“是小叶,我们在火车上从人贩子手里救的那个女同志,你忘啦?”

这么一说倒挺像的。

周诚对其他女人又不关心,叶小琼现在是精明干练的女秘书模样,和火车上哭哭滴滴的受气包形象有差距,能觉得眼熟就不错了,哪能一瞬间对上号。

不过人的际遇还真说不准,去年还差点被人贩子拐骗,连火车票都买不起,如今就变成了香港豪门少爷身边的女秘书…从沪市到香港,香港又跑到美国,这个叶小琼爬的还真快!

叶小琼应该是认出他了。

不知道对谈判有什么影响。

周诚不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一套,他和晓兰虽然帮过叶小琼,叶小琼现在肯定是站在杜兆基那边的:

“你还是对她防着点,你要帮杜兆辉,你俩的立场就不同了。”

夏晓兰刚点头,邓昌兴和宋志承拿着一叠资料又跑回来:

“小夏,来来来,一起研究下。”

邓司长这个实用主义干部呀,哪还有之前夏晓兰的无视,态度很亲切热情嘛!

夏晓兰和周诚相视一笑,俩人都翻起了邓昌兴拿来的资料。

因为是宋志承所在的国企要引进,宋志承还要充当解说员,时不时给夏晓兰解释——汤宏恩带刘芬和夏晓兰去香山别院时,宋家哪个看得起母女俩!

宋志承的夫人和女儿都不和刘芬、夏晓兰说话的,哪个晓得风水轮流转,这么快就转到了夏晓兰和宋家人有交集,宋家人还需要她帮忙的时候。

让宋志承怎么想?

莫名其妙有点嫉妒汤宏恩的好运。

估计汤宏恩的霉运在下牛棚那几年就使完了,老爷子提拔他,也要汤宏恩自己有那本事往上升。

说运气不好谁信。

中年再婚,半道捡了个继女回去,居然还是个脑子好使有本事的。

被邓司长和宋志承拉着讨论了好几小时,一直到晚上九点,这俩人也没啥好说的了,总算肯放夏晓兰和周诚单独待一会儿。

俩人没结婚,邓昌兴他们不可能安排两个未婚同志住一个房间嘛,反正两个年轻情侣呆一个屋肯定有人要瞎想,夏晓兰和周诚还只能在宾馆的公共区域聊聊天。

拉拉小手就很不得了啦,不能太亲密刺激那些古板的老同志。

这不刚独处没一会儿,居然又有人来找夏晓兰。

“在宾馆外面等我?我不去,请她进来!”

大晚上的,纽约治安又不是很好,这还不是高档酒店,一个挺破的小宾馆,夏晓兰自己一个人是绝对不会入住,有周诚在身边她才安心。

拒绝出去,来找她的人只能进来。

却是叶小琼!

周诚指了指走廊入口,“我去那里抽根烟,你俩聊,有什么事就叫我。”

在美国也不是随时想抽烟都行。

公共场合基本都是禁烟区,想抽烟要去专门的区域,可能是单独的房间,可能是走廊某个拐角。

周诚去的地方,能抽烟,还能确保这边有什么危险他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虽然叶小琼看起来柔柔弱弱,谁也说不准呀。

夏晓兰指了身边的椅子:

“小琼,你坐下慢慢说,这么晚来找我,是有事吧?”

他乡遇故人本该高兴,不过重逢的场合没那么单纯的话,叶小琼来的目的也不会太纯粹。

周诚的提醒犹在耳边,夏晓兰自己也心中有数。

叶小琼咬牙:

“晓兰,我知道自己这样说太冒失,但你能不能帮帮我?”

1452:不能丢掉这份工作?(2更)

“哦,你说来听听,想要我帮你什么忙?”

猜到了叶小琼的来意,夏晓兰这时候也不失望。

大家立场不同,叶小琼又不知道夏晓兰在帮杜兆辉,想凭之前的一点香火情,有枣没枣都来打两杆嘛,万一夏晓兰会特别爽快的帮她呢?

叶小琼其实有些难堪。

毕竟她接受的教育教她要有风骨,求人帮忙算什么风骨。

何况夏晓兰又不欠她,反而是帮过她,她现在要让夏晓兰为难——

“你今天也看到了,我在琤荣集团的二少爷杜兆基身边工作,现在二少想要买生产线,华国的考察团也想买,我…我想请你帮帮忙。”

夏晓兰唇边含笑,鼓励叶小琼继续说下去:

“然后呢?你们是不是听说,美方公司想要把生产线卖给华国考察团,因为周诚的缘故,你就想来让我帮忙,希望华国考察团能放弃竞争?”

实话通常不会太动听。

夏晓兰虽然在笑,说话不委婉,大实话就更不好听。

叶小琼低着头,“对不起,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我不会来跑这一趟。杜二少真的很需要买下生产线,我也很需要这份工作…”

夏晓兰轻轻哦了一声。

那意味声长的语气,羞的叶小琼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小琼,你的个人能力很强,这么短的时间都能成为杜二少身边得力的女秘书,你能获得二少的看重,在香港其他公司肯定也能找到工作。我知道杜二少肯定需要这个生产线,你也觉得自己需要杜二少给的工作,那你有没有想过,华国考察团需不需要这个生产线?”

凭什么叫华国考察团放弃?

不买这个生产线,杜兆基可以买别的。

美国对华国内地限制诸多,对香港那边却很宽和!

华国考察团能买到的价钱合适,技术合适的生产线可能就这一家,好不容易的机会呢,要让给杜兆基,别说邓昌兴和宋志承会发疯,就是夏晓兰也不可能同意。

她虽然时常以奸商自称,大是大非还是能分清的。

像这样买生产线的事,一件两件的看不出什么影响,十件八件凑在一起,对华国真的一点影响都没有?

让夏晓兰把全部家产捐出去支援国家建设她办不到,但有能力帮忙的时候,她不会拒绝!

就算不和杜兆辉等价互助,她也是愿意帮忙的…叶小琼不想丢工作她能理解,今晚过来这一趟,她就不太能理解了。

只有叶小琼的工作才叫工作?

像邓昌兴这么拼,不也是要完成工作么。

夏晓兰的几句话,奚落的叶小琼抬不起头。

她张了张嘴,想告诉夏晓兰她的情况,却发现不知从何说起。

说自己特别不容易,有大仇要报?

说自己不能丢掉杜兆基身边的工作,因为日日夜夜煎熬着,好不容易获得杜兆基的信任,她没信心再复制一次在琤荣集团的非正常晋升速度?

她说了,夏晓兰又如何能感同身受。

“对不起,我好像不该来这一趟,如果我让你失望了,我很抱歉!”

叶小琼站起来鞠躬。

直到她走出宾馆,夏晓兰也没叫住她。

这就是真的不可能帮她了。

叶小琼自嘲一笑:

“我居然活成了自己都瞧不起的样子,可悲可怜又可耻!”

她当夏晓兰是恩人,现在却跑来恩人面前丢人现眼,脸丢了也罢,事情也没办好,回去要如何面对二少?

“还以为你拒绝了也会鼓励她几句。”

结果特别快就打发走了叶小琼,他也才抽完两根烟呢!

夏晓兰摇头,“我鼓励她做什么,我看她心里有主意的很,叶小琼已经不是咱们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受气包了,能在杜兆基身边站稳脚跟,她变化很大!”

如果叶小琼不说认识她和周诚,杜兆基又怎么会让叶小琼过来跑这一趟?

叶小琼选择来了,那不管开口说了啥,有一半都是叶小琼自己的意思。

至少是抱着侥幸心理,夏晓兰会再一次帮她。

那不好意思呀,注定要让小叶同志失望了!

上次在香港,夏晓兰就隐晦提醒过叶小琼,杜家不是太平地方,一个公司小职员不要掺和进杜家的争产中,叶小琼还是一头扎进这个旋涡…夏晓兰能有啥办法?

路是自己选的,奢望高回报,就要承担高风险。

那时候夏晓兰也不知道自己会同意帮杜兆辉,这下好了,她和叶小琼立场是对立的。

夏晓兰嘴上说的洒脱,语气好像还有点气呼呼的,周诚伸手揉她的脸:“好了,为别人的事生什么气,路是自己选的,前面是康庄大道还会悬崖万丈,你还能替别人预料?”

“我不是生气,我就是觉得原本瞧着挺不错的一个女同志,这改变的也太快了。”

夏晓兰说的要不好听点,小叶这举动有点不要脸呀。

生意场上尔虞我诈没毛病,做人是不是要有点底线啊。

反正夏晓兰就不可能跑去找别人,张口就要别人放弃竞争,不管有恩还是有仇的,人家凭啥要同意啊?生产线这事儿,可是关乎着近千万美元的生意,买到手又能创造多大的利益,心里能没点数?

夏晓兰要是开这个口,必然是要给别人等价补偿。

她习惯的双赢,甚至是多方同时获利,大家都不吃亏,生意就有的谈嘛。

叶小琼张口就要让华国考察团吃亏,放弃竞争生产线,却没说拿什么来弥补华国考察团的损失…办事么,不该是这样。

周诚赶她去睡觉:

“拒都拒绝了,还想那么多,你可要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去当翻译呢。”

夏晓兰重重点头,“我可要好好翻译,一定要让杜二少觉得自己有希望,他想搞定你,邓司长要是给力点,直接把杜二少的后援给端了,想必杜二少会很失望。”

至于叶小琼会不会因此丢了工作。

不可能要叫夏晓兰负责嘛。

她又不欠叶小琼的。

丢掉工作,也只能说杜兆基小肚鸡肠,不是适合跟随的“良主”!

1453:陷入僵局(3更)

第二天夏晓兰就以翻译身份跟着周诚他们去谈判了。

情况真是不太妙。

美方的负责人埃尔默先生没有答应杜兆基,态度却有点敷衍了,邓昌兴非常想把购买合同敲定,埃尔默则有点推诿拖延。

邓昌兴和宋志承忧心忡忡,在午餐空隙说道:

“他们这是反悔了?”

夏晓兰很无奈,“杜二少直接加价100万美元,谁会和美元过不去?没有当场反悔就不错了,留给了我们活动的时间!”

要么就跟价,考察团这边也多出100万美元,这就和杜兆基追平了,有哈罗德的人情在,不卖给华国考察团不可能嘛。

但加价又是邓昌兴绝对不可能的答应的。

本来值870万美元的生产线,非要花970万美元买回去,谁来承担多出来的100万美元?

宋志承所在的国企也不能接受!

邓昌兴作为对外经贸部经手此事的干部,做不了这个主。

邓昌兴十分焦急,他已经把消息传回国内,到处找人希望能和琤荣集团的董事长搭上话,华国考察团加不起100万美元,只有让杜兆基主动放弃竞价…邓昌兴肯定会给琤荣集团一些补偿。琤荣集团是不是真的亲近华国么还不确定,但邓昌兴已经知道,琤荣集团不仅给京城几个大学捐过钱,在鹏城也有正在投建的项目!

阿弥陀佛,小夏给的信息很正确,这就有的谈了嘛!

邓昌兴把剩下的汉堡塞进嘴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拖就拖,看谁拖的过!反正考察团其他人开始了下一个行程,我们几个就留在纽约耗着。”

考察团其他人已经到别的城市去了,留在纽约的,还真的只有周诚、邓昌兴和宋志承,并不耽误考察团的行程计划。

拖着正好,正好能给他时间联系上琤荣集团那边。

邓昌兴心想,当儿子的还能不听老子的话?杜琤荣若是发话,杜兆基就不能在这边瞎加价了吧!

夏晓兰也是这个想法。

这就是一场拉锯战,杜兆基着急引进生产线,华国考察团也不可能放手。

那就看谁拖得过谁,哈罗德要还周诚的“救命之恩”,那个埃尔默先生明明很心动杜兆基的报价,却也没答应——只要周诚不说华国考察团不买了,埃尔默先生是不会和杜兆基达成协议的。

“看来我要多请几天假了。”

夏晓兰笑着说,邓昌兴想明白了,也不像刚才那么焦急了:“这次真是麻烦小夏了,你的翻译水平也很厉害,我看不输给大使馆安排的专业人士。”

这就是邓昌兴的无脑夸了。

夏晓兰的水平是比一般华国人强,毕竟是拿过英语竞赛大奖的。

但和专业的翻译比是不如的…邓昌兴觉得夏晓兰用起来顺手,是因为夏晓兰更擅长掌握商业谈判的节奏,如何揣摩对方的心态很重要,她感受到了,得通过自己的翻译,让邓昌兴和宋志承等人也能更直观感受到,这对谈判很有帮助!

“邓司长,等我们和埃尔默先生那边达成了意向,就需要律师介入了把,考察团在这边有没有熟悉的律师,没有的话…”

没有的话,她也是能介绍下的。

华国人就不习惯律师这玩意儿,在建国后很多年,大家都没有“律师”这个概念。

直到1979年提出了改革开放后,慢慢和外资外商接触,有了这方面的需求,在1983年的时候,鹏城司法局才向粤省司法厅呈报了要成立鹏城市蛇口工业区律师事务所的报告。

粤省司法厅特事特批,“蛇口律师事务处”挂牌成立!

到如今,也就两三年时间,有事找律师仍然不是华国人的习惯,包括许多能出国的干部和国企领导,找律师要花钱的,大家都不愿意花这个钱——节约小钱,导致了不少恶果,在对外经贸活动中被骗,已经不是个例了!

外国人也很奸诈的。

有正规的合同都想找漏洞,何况不那么正规的。

邓昌兴不知想到了什么惨痛的往事,表情凝重:

“肯定要找律师,这个钱不能省!”

听小夏的口气,连律师也认识。

看,能干的小姑娘就不仅是一方面能干,邓昌兴看着夏晓兰的眼神很欣赏。

这世道哟,就是这样,能干的小伙子才能找能干的小姑娘,强强联手…不公平吗?哪里不公平了!不管男女,自己不够优秀的话,怎么找优秀的对象?优秀的对象总不可能从天而降,像“扶贫”一样去拯救普通男、女青年呀!

夏晓兰自然不知道邓司长在开什么脑洞。

就是吃完午饭再回去取车时,碰见了杜兆基带着人刚到停车场。

这一次,杜兆基身边跟着的人不少,却不见了叶小琼。

叶小琼真的被开掉了?

那杜兆基手脚可真够快的。

夏晓兰什么都没说,杜兆基也没搭理他们,径自带人上楼。

双方都想买生产线,既然谈判陷入了僵局,那就要各凭本事了!

周诚低声道:“叶小琼丢不丢掉工作,不关你的事。”

“自然不关我的事,我在想姜妍是不是快到美国了…”

姜妍来了,之后于奶奶和她妈会到,事赶事都凑到一起了,真希望杜兆辉能快点找到花瓶的香港买家,总要给于奶奶支撑下去的新希望嘛!

“谈判进入僵局了?”

哈罗德自己这边有一堆烂摊子要处理,就没去管华国考察团买生产线的事,他都已经打过招呼了,想来也是一件很容易办的事。

不料横生枝节,另一个买家死活不愿放手,竟然一口气加价百万美元。

“是的,先生,谈判进入了僵局,如果您不加大帮忙的力度,mrzhou所在的华国考察团可能就买不到生产线了。”

艾伦管家指出这一事实。

哈罗德不置可否,“买不到,那就是他们实力不够,我能让他们有这个机会,已经是在还人情。”

还想获得更多?

可以呀!

那个周诚自己来求他嘛。

毛头小子态度高傲的很,百万支票都不收下,现在谈判进入僵局了,估计很很后悔没有收下支票吧?

另一个买家继续加价的可能性不大,华国考察团要是能多个100万美元,顺顺利利就买下生产线了!

1454:请认清现实,这是美国(4更)

周诚和夏晓兰并不知道哈罗德当时给的感谢支票金额是多大。

就算知道是上百万美元,也没啥好后悔的。

有赚钱的本事就不用担心将来没钱花。

现在是资产远不如哈罗德威尔逊,毕竟人家掌握的是威尔逊家族多年积累的财富。

但抓住华国改革开放的机会,夏晓兰也不觉得自己永远只能小打小闹!

哈罗德在暗搓搓的等着周诚和夏晓兰上门求他出手相助,两人压根儿没有这个打算,注定要让哈罗德失望。

夏晓兰向学校请了假,考试周即将来临,也没什么课要上,大部分学生都自要自己复习了。

只要等8号回学校参加考试就行。

这边是跟着周诚他们去美方公司日常打卡,看看埃尔默拖时间,看着杜兆基一天天焦虑,时间过得非常快。

5月3号,姜妍到达了美国。

姜家人真是说到做到,没有人管姜妍,她是自己来美国的。

也不知道中途转机时,她连手臂都不太能抬起,是怎么搞定了两大箱行李的托运…也只能求助于机场服务了吧?

夏晓兰觉得惨,却没把这点同情表现出来。

因为姜妍自己不觉得需要被同情,她表现的十分刚强,看见周诚和夏晓兰来接机,她依旧还是从前的态度。

“夏晓兰,谢谢你,替我联系医生。”

“不客气,举手之劳,你是推开周诚才受的伤,这是我应该做的。”

两个女人就这么说过一句,彼此都没再提这件事儿。

周诚说给姜妍安排了住处,让她先到住处休息,姜妍摇头:“我不累,什么时候能见到贝尔曼医生?”

不亲自和医生见面,确认她的情况能治疗,姜妍不放心。

夏晓兰忍不住插话:“美国这边的有名气的医生行程都很满,确定了你3号能到,我们替你预约了贝尔曼医生最快的会面时间是5号。周诚说的没错,你先到住处把行李放下,休息一天倒倒时差,5号就能见到贝尔曼医生了。”

人在国外就老实点,都说了人离乡贱,看人家邓昌兴一个司长,在国内也是级别不低的对外经贸部的干部,到美国后为了买到生产线,还不是求爷爷告奶奶要去美方公司赖着。

克劳斯能帮忙找到贝尔曼医生,是因为克劳斯本身就小有名气,同在医学圈子里。

难道克劳斯还能命令贝尔曼医生把手头上所有事放下,姜妍哪天到,就要哪天第一个给姜妍诊治?

克劳斯有脸说这个话,贝尔曼医生也不会听的,大概率会让克劳斯有多远滚多远,没有姜妍这个病人,人家也不会缺业务!夏晓兰希望姜妍早点认清现实,这里不是华国,在美国他们这些华国人都没有特权!

周诚说话,姜妍不同意。

夏晓兰一开口,姜妍就无话可说了。

车上的气氛瞬间很尴尬,姜妍偏着头望着窗外,从机场一路往市区开,自然是越开越繁华。

姜妍也是第一次来美国。

以前对美国的印象来源于一些资料,真正看到了纽约的高楼大厦,她才感觉到差距。

也不知她在想什么,被夏晓兰说了几句,总算是老老实实听从安排了。到了住处放好行李,说带她吃饭,她也跟着去。

自然是夏晓兰和周诚吃什么,姜妍就吃什么。

不过为了照顾姜妍,她这刚到美国的第一餐,夏晓兰和周诚还是刻意找了家中餐馆…不是华人街的那种小馆子,店面很讲究,进门一个大玻璃橱窗里挂着一件黄色的大龙袍,随随便便点几道点心都不便宜。

一叠春卷4小块,居然就要5美元!

也就一口一个那种大小吧,三个人怎么也要上几盘点心再要几道热菜吧?

精致有档次,一顿吃个100多美元轻轻松松,在纽约也算高消费!

夏晓兰和周诚作为先到纽约的半个东道主,请刚到纽约的姜妍吃这样一餐,真的是一点都不失礼——像邓昌兴那样带团出国考察的干部,还没混到这个招待标准呢,姜妍确实不可能挑出什么毛病。

事实上,姜妍也就吃了这一顿,自己都觉得太贵,主动要求入乡随俗,周诚和夏晓兰平时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姜妍也依样画葫芦。

夏晓兰并不是给姜妍下马威,她有意如此,是想让姜妍尽快适应美国生活。

平时在哪里吃饭,哪里坐车,消费如何,姜妍要做到心中有数。

毕竟姜妍在美国的治疗,陆陆续续的也要花一年时间,姜家无人照顾她,护工是在医院照顾的,日常生活还需要姜妍自己适应!

这样“教学”了一天,还没见到贝尔曼医生,姜妍已经过得十分充实了。

终于到了3号,夏晓兰和周诚,载着姜妍去见贝尔曼医生。

到了之后想让姜妍填表,接下来是一系列检查,贝尔曼医生要准确掌握姜妍的身体状况。

“初步来看,她的身体素质非常不错,应该能承受接连的手术,这个病人我愿意收下。”

“太好了,贝尔曼医生,谢谢您!”

夏晓兰都怕贝尔曼医生见过检查报告后说不能治,那姜妍的伤就比较麻烦了,贝尔曼医生已经是挺有名的专科医生,再往上找,只剩那种贵到吐血的私立诊所!

周诚忍不住强调了一下,“贝尔曼医生,她的职业是军人,她希望经过您的治疗后仍然能继续自己的职业,请您一定要尽力医治。”

姜妍自己听到贝尔曼医生肯收下她,也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谁想当半个废人呀,能治好伤比什么都强!

“这边我一个人能应付,你和夏晓兰是不是还有自己的事,你们就忙去吧。”

贝尔曼医生在几天后会替姜妍做第一手术,她倒不是关心夏晓兰忙不忙,而是知道周诚跟着考察团出国,一直守着她等着做手术不太现实。

周诚和夏晓兰还真的不轻松。

生产线的谈判拖了好几天了,邓昌兴终于找人联系到了杜琤荣。

杜琤荣会不会帮忙?

杜兆基又是否听从吩咐。

很快,僵局就要被打破,不是考察团胜出,就是杜兆基赢。

想到8号的期末考试,夏晓兰也对周诚说:“谁赢谁输,是该有个结果了!”

1455:一物降一物(1更)

“杜兆基那个扑街,买什么生产线,吃屎还差不多。”

杜兆基能掏出970万美元买生产线?

杜兆辉想不骂娘都忍不住,按照现在美元和港币的汇率,这是7000多万港币啊!

杜兆辉之前把家底掏干净都凑不齐这么多钱,杜兆基说买就买,到底是杜家三房姨太凑的钱,还是老头子私下给的…反正杜兆辉很不爽。

夏晓兰能把杜兆基买生产线的事搅黄了最好,不能搅黄也要让杜兆基那个扑街多在美国呆些日子。

杜兆辉现在一天跑三趟深南大道,像地主老财巡视自己田地一样,去看正在兴建中的电子广场。

地基打好了就很快。

地基难在哪里里,不是地下四层的稳固性,而是鹏城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夏天容易受到台风暴雨的影响,外旱没关系,内涝呢?

一到夏季台风过境、暴雨频发,电子广场地下停车场,正好能汇聚这一片区域的雨水,成为深南大道最大的人工蓄水池!

这池子又不能用来养鱼发财,只会把整个广场泡在汪洋水域中,想想在地下停车场游泳的画面也好刺激。

这是夏晓兰的设计,唯一没有考虑完全的。

地下四层的车库,她已经把排水系统设计的非常高标准,然而在1986年,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都不完善,电子广场的排水,不能有城市排水系统的配合,十分功夫瞬间就自废七分!

幸好夏晓兰还有个好老师。

有名的臭脾气茅大炮,哦不,茅康山老同志,捡了个关门弟子回家,被关门弟子反过来一步步的套深了。

要面子,能给茅康山挣面子。

要里子,是送钱又送房。

茅康山只能榨干自己一把老骨头里的油水,才能对得住小徒弟的孝顺。

夏晓兰的设计有缺憾,没关系,老茅同志咬牙给补救!

给霍沉舟设计写字楼的时候,夏晓兰就爱整地下车库,好像十分笃定将来华国的小汽车会暴增,连宽敞的大马路牙子都不够停放,非要和地下停车场较真…茅康山不能说服她,又怕将来地下停车场变成蓄水池,提起设计者的名字全是骂声,一边让夏晓兰搞好排水,一边给鹏城市政府写信。

写的是对市政规划的建议。

数据详实严谨,让鹏城市政府赶紧规划全市地下排水系统,说什么地下搞得不好,地面修的再风光都没用。

城市规划,是一门很高深的学科。

市政基础设施要听规划局的,规划局却要听专家的。

茅康山就是这样的专家。

他写了一封怕不能引起重视,接二连三给市政去信,一封接一封的,终于把他自己写成了鹏城市政规划的顾问——茅康山还不爽呢,他哪有那个空呀,还干这个活。

还是宋大娘劝他,“你当这个顾问还能让别人听你意见,不当这个顾问,人家想先建哪里的排水就先建哪里的,暴雨把电子广场淹了晓兰多难受?”

金沙池的房子要等6月底才交付。

但送给茅康山的那一套,夏晓兰特意嘱咐过让舅舅刘勇给装修好了,家具家电都要配上,不让二老费心那种程度。

所以金沙池小区一边在收尾,茅康山的那套房已经叮叮哐哐开始装修…茅康山都被夏晓兰的贴心孝顺给收服了,更何况是宋大娘。

一起生活的大半辈子的老夫妻,宋大娘还不知道怎么治茅康山?

既然在意晓兰这徒弟,那拿晓兰出来压茅康山准没错儿!

就这样,茅康山捏着鼻子去当顾问,第一个要确保深南大道这边不会被淹——有这样的好事,杜兆辉嘴巴都笑歪了,看着地基打牢靠后,地面的建筑以几天一层的速度在往上窜,心里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毫无疑问,电子广场是杜兆辉自己的第一个事业。

以前做的活儿都是替琤荣集团在做,电子广场是完完全全属于他的,这样奇妙的感受,促使杜兆辉每天衣着光鲜往灰尘漫天的工地跑。

最不爽的只有一点,帅气的发型都需要啫喱来打理,涂了啫喱去工地特别吸灰尘,逛一圈整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精心打造的帅气荡然无存!

今天杜兆辉没去巡视工地,他要回香港。

现在回香港简单了,不用坐飞机,直接从罗湖出关就行,唐元越帮他约到了邱爷,杜兆辉就回港见一见。

夏晓兰把这种互相帮忙叫做“等价交换”,杜大少显然不这么想。

能叫他放下土老财巡视工地爱好的,最近也就这么一件事。

顺利过关,杜兆辉很快到了唐元越说的地址。

邱爷好大的排场,别墅里养了二三十个马仔,个个都精悍的很,看样子很不好惹。

“果然和杜家半斤八两,还装文化人。”

杜兆辉在心里吐槽。

一个中年人现身,穿着黑色唐装,穿一双黑布鞋。

“邱爷,久仰久仰!”

杜兆辉抱拳打招呼,用的还是道上那一套。

唐装中年男人笑了笑,“久闻杜少大名,幸不得一见,鄙人是替邱爷办事的柴海,杜少有什么吩咐对我说也行。”

杜兆辉脸色不太好了。

他还以为自己多少算一号人物呢,最近在鹏城也经常被人捧,跑来见一个古董贩子,居然只配和对方手下说话?

什么邱爷邱孙子,摆谱也过了头吧!

柴海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儿,这些豪门大少个个都傲气的很。

“杜少见谅,邱爷最近并不在香港,您也知道做我们这一行的要天南地北的到处搜寻上等货物,唐总传话过来,怕耽误杜少的正事,邱爷才吩咐让我接待杜少。”

做到老大位置,还要自己去搜寻货物,杜兆辉一百个不信。

想转身就走,又惦记着夏晓兰让他查的花瓶,到底是一物降一物,杜兆辉捏着鼻子和柴海东拉西扯半天,才说明来意:“是这样的,家父就快过寿,我想寻摸一个古董送上,这才上门打搅。”

这下换柴海不爽了。

这些豪门大少折腾人啊,要买古董自己参加拍卖去,就位这点屁事都要见一见邱爷?

心里骂归骂,柴海等人做的就是香港有钱人的生意,自然不会得罪杜兆辉,脸上还要赔着三分小心:“古玩这一行包罗万象,不知杜少有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我也能根据您的喜好推荐一番,既是杜少要,有些货我们可能不上拍,先让杜少选。”

杜兆辉把传真掏出来:

“有啊,我十分中意这个花瓶,一见难忘,你们能不能帮我找到!”

1456:露水情缘更进一步(2更)

传真又不是彩色的。

清晰度不够,花瓶也就能看个形状和大致的图案,细节是一点都看不出…就这花瓶,还能叫杜大少一见倾心?

柴海瞬间明白了,买古董是假,杜兆辉这是上门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