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爹咱娘忙着给做寿衣寿材的,她自己的儿子,竟然偷了家里的钱跑了,女儿也不管她。你看咱大姑和二姑,从奶奶病了之后,就再也没来,还不是怕让她们伺候吗?奶奶对她们好,因为他们是亲生的,可是就是这些亲生的,却是对奶奶不管不顾的,老人能不伤心吗?奶奶这是转过弯来了。唉,人啊,总得受了教训,才知道谁是最好的。幸亏二叔三叔还不错,要不然,他们老两口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大郎边走,边慨叹道。

一路走到佟家,白天再一看这地方,简直就是一片废墟了。

“唉,这要是再重新盖,还不知道的多长时间呢。这帮子坏蛋,杀了他们就对了。”1小三恨恨的说。

面前全都是残垣断壁,被火烧的漆黑一片。这要是重建的话,得先把烧剩下这些清理出去。“来吧,咱们进去看看,还有什么能用的,小心点脚底下。”大郎拉着玉娴,大家一起进了废墟之中。云松在后面也跟了过来,云枫和云桦被陈立秋给换回家吃饭了。

走在一片废墟之中,云松的心里也很难过。这房子是他们分家后的住处,这里面的东西,都是云松重新收拾过的,云松对这个房子的感情还是很深的。看着看着,眼前就有点模糊了。玉娴在前面招呼了云松一声,云松赶紧跟过去。

“爹爹,我娘说咱家的银子全都是你放的,你还能找到地方吗?”玉娴看着父亲。

“能,我亲自放的,咋还能找不着?走吧,咱们去把银子起出来。”云松领着孩子们去正房的东屋,找银子去了。在东屋套间里,方氏原来放梳妆台的地方,云松摸索着起开了一块砖。砖下面是泥土,云松把泥土慢慢的扒开,露出一个坛子来。这还是有一次方氏让云松弄的呢。“还好我当时藏得深些,没啥大事,好了,这就是咱家的家当了。”云松把坛子捧出来。里面大概有不到一千两银子。

大郎帮着把坛子抱出来,放到一边。“爹,这些钱可能不够吧?

咱们要重新盖房子,还要置办里面的东西,如今咱们连被褥和衣安都没了呢,这啥都得重新准备,可得不少钱呢。我看这些不能够。”

玉娴在一旁笑了“大哥,你忘了,还有我呢。我手里还有同仁堂两年的分红,有七千两,怎么也够咱们用的了。挺过了这一阵子,咱们就会好的。…,

“也是,不管咋说,也比咱们刚分出来的时候强。好了,咱们四处看看,还有什么东西能用吧。…,大郎想了一下,觉得也对。

玉娴回到自己的西屋去看了看,烧的也挺厉害,柜子什么的,全都烧没了,地上的木榻,也都烧成了灰。玉娴走到放木榻的地方,想了想以前坐在上面看书写字时的惬意。站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刚想往外走,感觉脚下不对劲,那石板有点翘的感觉。难不成底下不平?还是怎么回事?玉娴弯下腰,仔细的看看这石板,似乎底下是空的。石板太沉,玉娴弄不动,就喊小三过来“三哥,你来,帮我、

把这石板搬开,我要看看底下。…,

小三和昊宇、博远几个过来,1小三慢慢的把石板掀了起来。玉娴往石板下一看,下了一跳,底下竟然是个大洞。“三哥,把旁边的石板都掀开。”这石板比东屋的大很多,以前玉娴没注意,现在看来,

是故意弄这么大,好盖住底下的大洞的。1小三依照玉娴的话,把石板掀开,总共掀了四块石板,别的地方就是实心的了。

几个人细细的打量这这个洞口,四块石板的长度,一块石板的宽度,在一边竟然还有台阶可以下去。“这恐怕是以前房子的主人弄的,咱们下去看看吧。”玉娴沿着台阶往下走,后面小三和昊宇他们全都跟着往下走。这台阶似乎不少,玉娴边走边数,大概走了五十多级台阶,才到了底下。前面是一堵石墙,玉娴看了,心里倒是很高兴,越是设计的精巧,说不定里面就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东西。“三哥,去把父亲,还有大哥他们都叫来,留一个人在外面看着,别让外人进来,这里面不知道有什么,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小三也明白,赶紧转身上去了。不一会儿,云松和袁青云都下来了,大郎和小四小五都留在上面看着。云松还带了蜡烛进来,是刚才从黄家那边拿的。大家都站在石墙之前“袁伯伯,你来看看这机关在哪。我弄不明白。”玉娴把地方让给袁青云。

袁青云仔细的看了看这石墙,又满哪的找了一遍,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一个凸起的石块,用力按下去,只听得吱呀呀的声音,石墙竟然分成了两半,这不是石墙,而是石门。石门一开,大家慢慢的往里面走。袁青云拿着蜡烛走在前面,他功夫好,万一有什么意外,还能应付几下。众人全都跟在后面,一步步小心的走了进去。

里面竟然是一个石头做的通道,石壁光滑无比,而且很干燥,看来里面应该有通风口。众人慢慢的往里面走,大概走了有十来丈的距离,前面又是一堵石墙。袁青云又找了半天,找到了机关。这次,用力按不好使了,他有试着拧了一下,果然,门开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宝藏

石门一开,所有人看到里面的情形,全都被震撼的目瞪呆玉娴站在云松的后面,瞪大了眼睛看着里面。

只见里面是一个很大的石室,大概有五六间房子的大小。墙壁上有几个鸡蛋大小的珠子,在发出柔和的光芒,照的整个屋子都很亮。石室的地上,摆满了一个个樟木的大箱子。在一边的石墙上,还有几个架子,架子上摆了一大些的玉娴叫不出名字的东西,估计每一样都价值不菲。而另一边,则是一大排的兵器,还有盔甲什么的。在石室的正中央,有一个白玉的平台,平台之上,有一个小木头匣子。

袁青云提醒了一句,“小心,里面或许有陷阱。”然后慢慢地走了进去。云松领着大郎他们,跟在袁青云的身后,小心翼翼的往里面走。一路进去,并没有任何的异样。玉娴走到那白玉台边上,拿起那个木头匣子,发现这是一个金丝楠木的盒子,并没有上锁。玉娴打开盒子,里面并没有射出什么暗器之类的东西来,只是有几本书呈现在玉娴的眼前。玉娴拿起上面的那本,翻开来看,里面竟然写的是一些字母。玉娴仔细的看了一遍,竟然是汉语拼音。

玉娴慢慢的拼着读下去,发现这是前朝的那位大能人所写。里面记述了一个人,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到了唐朝后期的渤海国,他利用前世学过的东西,迅速的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后来篡夺了渤海的皇位然后又挥兵南下,直接统一了整个中国。这个人前世是一个机械学和化学的双料博士,毕业后被送到了兵工厂里做秘密研究,在一次新武器的试验之中,意外死亡,来到了这个时空。他就是一个军事狂人,等他统一了全国,又开始了海外的探险。后来当他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儿子们全都继承了他那狂热的军事野心,热衷于开疆拓土,而对已经得到的国家全然不在意。他只能派人,在多方寻找之后,找到了一个龙盘虎踞的风水宝地。在那里盖了一片房子,把自己最小的孙子派人送到了那里,当然还有一大批的金银财宝。他非常热衷于收集一些兵器,多年征战所得的兵器,也全部都送到了这里。当然同时送来的,还有他多年来在这个时空里所发明的所有物品的配方和图纸,这是他经历无数次失败,利用有限的条件,发明出来的东西。

玉娴看到这里才明白,原来自己家住的房子,竟然是前朝皇帝的藏宝库。玉娴推测,这间石室的位置,大概正好就是二进的院子底下。没想到,自己家人竟然在宝库上面,住了这么些年。玉娴又翻了翻下面的几本书同样是拼音,但是记载的却是各种火枪、火炮还有挺多东西的配方和设计图。玉娴不禁感慨这位能人,在这个科技不发达很多东西都缺乏的年代,竟然能制造出那么多的先进的东西出来。盖上盒子,玉娴还是把盒子放到了玉台上。

云松和袁青云领着孩子们,四处的看着。他们打开了几个箱子,里面都是金银和各类奇珍,云松根本就没见过。小三倒是对那边的兵器挺感兴趣的,走到放兵器的架子,拿起一对大锤双手握锤这分量竟然正好合适。小三的力气,那可以说是力大无穷了一般的兵器都不太趁手,没想到在这里尽然有这么合适的一对大锤。于是非常爱惜的看着,“师父,我想要这对锤行吗?”

袁青云也来到了兵器之前,看到小三拿的大锤,也是十分喜爱。从小三手里接过来,竟然拿不住,“这锤好沉啊。”赶紧又还给了小三。“你若是喜欢,就拿着吧,一般人是拿不起来这锤的,你能拿的动,说明你和他有缘。”

云松领着孩子们也过来了,孩子们各自看中了一件兵器。“这里的兵器,都不是一般的东西,是真正的神兵利器。

你们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爱惜,别辜负了它们。”袁青云说道“爹爹,袁伯伯,这里的东西,暂时还是不要动的好。此刻咱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保密,赶紧的把房子盖起来。如果我们就这么把东西拿出去,恐怕会惹来杀身大祸的。”玉娴说道。一个国家的财富,绝对是非同小可,这比薛瑾瑜家的金矿更加吸引人。

“也对,咱们还是先出去吧,东西全都不要动。走吧。”云松听了玉娴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再者,这些也不是他们自己挣来的东西,拿着心里也会不踏实,还不如放在这里面得了。

众人也没多说什么,都跟着云松一起出来了袁青云找到了机关,把两道石门都关闭,大家沿着台阶走了上去,上面大郎和小四小五正在那守着呢,一见众人上来,就问道:“爹爹,下面有什么啊?”

“大郎,先别问。今天咱们发现密道的地事情,千万不要说出去,知道吗?”云松正色的跟孩子们说起这事。

“爹爹,你放心就是,我们都不会往外说的。”大郎看见父亲的脸色,知道里面说不定有什么大秘密,心中暗自警醒,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你们也得记住了,小四小五,以后不许提今天的事情。”小四小五全都点头答应。

袁青云和小三把那几块石板全都按原样放好,大家这才从废墟之中走出来。玉娴看了一下家里的房子,这才发现,原来这房子是用水泥盖的。墙的外面是用三合土抹的面,所以以前没看出来。有的地方,墙面的土掉了,玉娴才发现里面的玄机。

“爹,咱们的房子,重新上房盖就行了,对吗?”玉娴看见墙体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损伤,应该不用全部重建。

“嗯,主要就是房盖那些木头结构的,全都烧毁了。墙体本身是砖的,应该不用重建,只是重新安窗户就行了。咱们的去找几个木匠,赶紧的把木工活全都干出来,家里所有的家具,也需要不少的功夫呢。”当初全都是房子里带的,自己真的省了老多功夫了。“行了,咱们找人来清理一下,然后安排重建的事情吧。”

大家都出来了,心里对房子的损毁程度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云松赶紧去找人清理院落,大郎则是去找木匠,还有买木料,家里的木料,这次全都给烧了。只在黄家那头,还有一些,可是不够用的,家里所有的家具还要打呢。

方氏在老宅那头养着,春梅在第二天中午就醒了,方氏一听春梅醒了,赶紧让黄英扶着去看了春梅。只见春梅趴在炕上,脸色苍白,没有半丝血色。“春梅,你觉得怎么样了?”方氏坐在炕边上,拉着春梅的手问道。

春梅虚弱的说道:“太太,你别担心,我没事的,就是后背疼,不敢动而已。太太没事就好,也不枉我挨了这一刀。”

“好孩子,你说你是咋想的啊?就这么扑上来,你若是真的不好了,你让我心里可怎么过意的去啊?”方氏说着,就有点要哭了。“好好养着,等你好了,我正式的收你做女儿,以后你就是我亲生的女儿了。”

“多谢太太,春梅自从被佟家买进来,不再挨打受气,已经心满意足了。如果不是小姐和太太,春梅恐怕早就让哥哥给卖进齐府,被人虐待死了。春梅的命是太太给的,如今也不过是还了当初的救命之恩罢了,太太不必放在心上。”春梅毕竟是重伤,才说了这回话,就有些受不了,玉娴在一边看着,赶紧让母亲先别说了。方氏起身,“你好好养着,药都用最好的,保管不会留下毛病。一切等你好了再说。我先回去了。”黄英扶着方氏就走了。

玉娴在那又给春梅把了一下脉,然后让春杏把药给喂上。“春梅姐姐,你好好的养着,啥也别寻思,养好了伤再说。家里开始修房子了,大概有个半月二十天的就能差不多了,到时候,咱们回去养着。”玉娴有嘱咐了春杏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就出去了。家里现在忙得很,酒坊那头的事情也耽搁了,云松哪里还能顾得上酒坊啊?再说村里人也都在这头帮忙呢。

接下来的日子,佟家又开始热阄了,每天往家里买木料还有修房子要用到的一些东西。云松在院子外搭了一个棚子,先给木匠用来干活。大郎从镇上请来了十来个木匠,有做房子的梁柁的,也有做窗框门框什么的,还有的做家具。这样干的能快些,立秋的媳妇管着这些人的伙食问题。百度搜索,提供本书txt下载。

云松就领着人往外清理垃圾,房子里基本都是烧过的木炭或者灰而已,这些可是肥地的东西,直接都送到了地头上,等着给庄稼施肥算了。村子里的很多人都来帮忙了,佟家这样,也没法管饭,大家都各自回家吃。弄的云松有些不好意思,说等着房子修好了,再请大家来喝酒。大家都劝云松不要介意这些,赶紧把房子盖起来是正经。!!!

第二百一十章乡亲

佟家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重建的事情,自然这端午节也顾不得了。吴氏在第三天知道了消息,领着璧蓉赶过来。一看佟家现在的样子,吴氏心疼的不行,听说女儿在佟家的老宅,就赶紧去了老宅。

秦氏正在家里帮着做些衣服呢,佟家人的衣服全都被火烧了。秦氏拿出来多年积攒下的布匹,先给孩子们做衣服。一见吴氏来了,赶紧下地迎接,“亲家,你也知道信了?快,进屋坐,玉娴娘在屋里呢,他如今身子沉。”

吴氏也有点不太适应秦氏的转变,不过也没说什么,笑着进了屋。“嫂子,你这是在做什么呢?满炕的布匹?”

“玉娴娘他们所有的衣服都被烧了,就剩身上那么一套衣服,哪够换洗的?我这不就想着给他们都做几件衣服,要不然可咋整啊?”秦氏把布匹往一边划拉了一下,“亲家先坐着,这弄的有点乱。”

方氏在里屋听见了吴氏的声音,于是下了地,来到外间,果然是吴氏和璧蓉过来了。“娘,蓉儿,你们怎么过来了?”

“还说呢,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让人去告诉一声,你还拿我当你娘啊?你看你,这么大的肚子,要是有个差错,可怎么办啊?”吴氏看着女儿的样子,心疼的不行。璧蓉在一旁赶紧拿出帕子,递给了吴氏。吴氏接过帕子,擦了下眼泪,然后又说道:“你还是到我那去吧,亲家的身子也不好·你在这,她还得分神照顾你。”

秦氏在炕上依旧不停手的缝制这衣服,听到这话,就说道:“亲家,要我说,不如就在这吧。云松他们正在重新修房子呢,过一阵子也就差不多了。玉娴娘在这,云松每天干完活还能陪她一会儿,心里也安稳。要是到你那·他心里就又得再牵挂一份,玉娴娘毕竟是已经有八个月的身孕了,我看这肚子,倒和当初怀小四小五那时差不多,弄不好还是两个。要真是那样的话,说不定会提前生,还是在我这吧,这边找大夫什么的也方便。亲家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再说还有丫头呢。”秦氏说着·手里的活也没停下,依旧飞针走线的在那缝衣服。这件衣服是大郎的,已经快要做完了,秦氏缝了最后的几针,剪断了线头。“玉娴娘,你看这件大郎穿着应该差不多吧?”秦氏的针线,真的是非常的好,虽说中风之后,手不如以前那么灵活,这衣服的针脚·依旧是很细密。

方氏拿起衣服看了一下,夸赞道:“二婶,你这针线真的是太好了·针脚细密,比我做的可强多了。大小应该正好,谢谢二婶了。”说起来,佟家的孩子还没有一个穿过秦氏给缝制的衣裳呢,没想到,现在倒是穿上了。

吴氏看秦氏如今的样子,心里也是不太适应,不过·总归是好的·也就不太在意了。吩咐身边的丫头,回西江村拿些布匹过来·佟家大大小小也有二十多口呢,光是秦氏的那点布·哪里够用的。方氏听了,赶紧说道:“娘,不用了,也就是十来天的事,等房子修好了,我们再慢慢的做就是了。”

“房子修好了,还有不少的东西要做呢,被褥、枕头、窗帘、幔帐,有你忙活的。趁着现在空闲,还不能做点就赶紧做些?再过些日子,你就要生了,到时候光忙你都来不及。再说了,还得给孩子做些衣服小被之类的吧?”吴氏瞪了方氏一眼。“就是可惜了你家那些布料了,有不少都是咱们从京城里买回来的。如今上哪找去?”

方氏细想了一下,可不是怎么的,之前给孩子做的衣服被子什么的,这一把火全都烧成了灰。如今自己离生产也快了,还真得准备一些呢,也就不再拦着。“娘,我这脑子都白给了,忘了这个碴儿。还真就得赶紧预备着呢,这几天光想着修房子的事了。”

吴氏和璧蓉领着丫头也加入了做衣服的行列,先把要做的衣服都裁好,然后吴氏和璧蓉就进了里屋,陪着方氏,一边说话一边做衣服。秦氏领着几个丫头在外间忙活,大家商议好,先每人给做一套衣服,然后赶紧给小孩子做,谁也不知道方氏啥时候生产。

正在那忙着呢,外面来了好多的人,正是柱子媳妇,春生媳妇,还有赵家的媳妇她们,五六个媳妇们各自手里拿着一些东西,就进了院子。白露赶紧出去迎接,众人都进了屋子。方氏从里间出来,“呦,你们这倒是齐整的啊。”

“嫂子,我们也没啥能拿的出手的,不过是家里人的几件旧衣服。你家现在这样子,现做肯定来不及,嫂子别嫌弃,留给大家先替换着穿穿,总得有个换洗才行啊。还有一些粮食什么的,佟婶子这里,恐怕粮食也没那么多,总得先对付先这阵子再说。嫂子也别说啥谢不谢的,要不是你们家领着我们生豆芽,做豆腐什么的,我们也挣不到钱。咱们街坊邻居的,不讲究那么些虚头巴脑的,不过是互相帮扶罢了。”柱子媳妇替大家说出来心里话。

旁边的媳妇也都跟着附和道:“是啊,嫂子,你就安心的养着,啥也不用寻思了,有咱们这么些的街坊领居在,房子很快就能修好,咱们不会眼看着你家这样不帮忙的,那不咱们干的事。”

方氏看着众人,心里一阵激动,眼泪就要往下掉。赶紧拿了帕子擦擦,“谢谢各位妹子了,我也不说啥了,今后有我们佟家挣钱,就领着大家一起干。”

大家嘻嘻哈哈的一边说笑,一边帮忙做衣服。中午的时候,秦氏留大家吃饭,众人都不干,各自回家去了。下午的时候,周氏和张氏也过来了,她俩也是拿来了一些粮食和肉蛋之类的东西。

张氏还抱着骏礼,如今骏礼也快要两生日了,长得虎头虎脑的,挺精神。跑到方氏的面前,非常清楚的叫了一声大娘。方氏不敢抱他,旁边的白露把他抱上了炕,骏礼挨在方氏的身边,“大娘,不哭,骏礼长大,盖房子。”童言童语的,都得大家全都笑了。

“秀英,淑珍,你们两家也不宽裕,不用往这送东西了,大郎进镇上买了一些回来。虽说是家都烧着了,银钱什么的倒是没啥损失,还是够用的。”方氏看全都是自己家人,也就没瞒着,省得大家跟着操心。

“嫂子,就是买,也不是那么方便的。咱们就在跟前,有事你就说话,一点粮食啥的,我们还是拿的出来。你啊,就少想这些吧,好好地把孩子生出来就行。”淑珍坐在方氏的身边,摸着方氏的肚子,“嫂子,你这肚子可够大的,比我那时候大多了。”

旁边的周氏和秦氏等人就开始议论方氏的肚子,纷纷猜测是不是双胞胎。因为有小四小五的例子在前头,说不定还真是一对双呢。太阳偏西了,吴氏和璧蓉领着丫头都回西江村了。周氏和张氏也都各自回家,干活的人一会儿就要回来了,得赶紧做饭了。

日子就在忙碌之中过去,村里大多数的媳妇们都来看了方氏,各自拿着一些生活必须用的东西来,方氏都让玉娴做了记录,以后别人家有事,都得还礼。镇上的岳老板那里,也听说了,一家几口,都来看望了方氏。林氏看见了佟家的样子,心里暗道好险,若是自己领着女儿再多住几日的话,说不定就赶上这场大火了。即便是人没有什么损伤,可是这担惊受怕的,也够受的了。

方氏让人把云松找回来,双方定下,今年入冬给大郎和晓彤办婚事。现在才五月,离入冬还有些日子,倒是来的及。临走的时候,林氏留给了方氏二百两银子,方氏不收,两人推让了半天,最后方氏才收下。

“弟妹,生孩子的时候,可千万别忘了给我捎个信儿去。”林氏走的时候叮嘱方氏。

送走了岳家人,方氏把银子给了秦氏五十两,“二婶,这些您先收着,你们二老也不容易,留点养老的银子吧。”

“赶紧把你的银子收起来,我们有房有地的,哪里用什么养老钱?如今寿衣寿材的,你们也给预备好了,就是哪天一口气上不来,也不能光着身子走了,还要那么多的银子干啥?以前把银钱看得重,一文钱也想攥在手里不放松,结果呢?还不是让人惦记着,全都给拿走了。如今我们这样也挺好,够吃够喝的,没有余钱去拉拔哪个,倒是看清了自己养的都是些什么畜生。你们要是觉得不过意,以后就经常过来陪陪我也就是了。人老了,总是想起以前的事来,我以前对不起你们啊。”秦氏坚决不收银子,说起来以前的事情,后悔的不得了。

方氏看她的样子,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就把银子全都收了起来。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第二百一十一章方氏产子

五月末的时候,佟家的房子终于修好了。所有的墙面都重新抹了一遍,云松听取了玉娴的意见,把外墙用水泥全部挂的面,内墙用的白灰,这样重建的屋子,就和新的一样。窗户也用了最新的东西,玻璃。采光好,还不容易起火。所有房间都用玻璃安的窗,光是买玻璃的钱,就用了一千多两银子。这还是玻璃已经从京城普及过来了,要不然huā两千两也不一定能买的到。

安上玻璃的屋子,顿时显得亮堂了太多,玉娴看着挺满意的。不过的赶紧做些窗帘是真的,要不屋里有啥,外头都看得一清二楚了。

新房子开窗透了几天的气,里面略微干了些,木匠做的家具也差不多了。六月初三这日,云松一家搬进了修好的新家里。看着崭新的屋子,方氏一时间有点不太适应“玉娴,我怎么觉得这不是咱家了呢9”

“娘,这就是咱家,只是更漂亮了而已。娘,别愣神了,咱们还得赶紧的做一些东西呢。被褥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窗帘、幔帐,还有各种小垫子,靠枕什么的,都没有呢。这些东西还得你领着丫头们做出来,我可不懂。”玉娴看母亲的样子,觉得挺有意思的,赶紧安排了一大堆的活给方氏。

方氏已经怀孕九个月了,玉娴看她的样子,随时都有可能要生。

所毕不过是转移母亲的注意力而已不让她太过伤怀了。春梅也集下地了,一个月的调养,伤口已经愈合了,只是身体还是虚的很。

因为冬天大郎要成亲,所以把原来的一些地方做了些改动。袁青云带着孩子们住到了外院的东跨院里,那里加盖了不少的房子,足够大家住了。原来住的院子留给了大郎,准备成亲后住在那,也加盖了一些屋子。

外院的西跨院留着给陈家人住着,以后可能还会添下人,这个院子住几家人还是够用的。内院的西跨院留给了春梅和春杏,方氏要收春梅做义女,自然是不能再让她在身边伺候了。大郎在镇上的人牙子那里,又买了两个丫头回来伺候方氏。

玉娴被安排到了后院去住了,她也大了应该自己有个院子了。

黄英和白露跟在玉娴的身边都搬到了后院去。以前都是在后院酿酒的,如今有了酒坊,也就不用再放到后院了。玉娴从此也有了自己的闺房了。

云松看妻子安排完毕,就问道:“孩子他娘,你光是给大郎留了院子,二郎他们呢?咋没有他们的院子啊?”

“二郎他们,要是有出息的话,就不可能跟咱们住在一起。

要是没出息就在咱家旁边再给他们另盖房子就是了,反正这一大片的空地呢,再妾四个大点的院子也就是了。你现在根本就不用操心这些,说不定以后他们在哪呢。”方氏笑云松。

“也是,就算他们都在村里也该给他们分出去,省得一大家子在一起,闹哄哄的。”云松一想也是。儿子多了,到时候儿媳妇在一起,还不得互相攀比。人多事就多,还不如让他们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去。“到时候给他们一家买些地再盖上一个院子,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看他们自己的能耐去。不过,等玉娴出嫁咱们可得好好的陪送些东西,田地、铺子、宅子、银子,哪样也不能少了,咱家能有今天,全都是玉娴的功劳。”云松对女儿的偏心,此刻显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