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烨今天喝了不少的酒,今天酒席上用的,都是酒坊里出的酒,酒劲挺大的。这时人都散的差不多了,骏烨就回到了东跨院。进了屋,看见妻子还坐在炕上呢。上前用秤杆挑起新娘的盖头来,露出晓彤精心打扮的容颜。

骏烨觉得心好像突然漏跳了一下似的,盖头下那如huā的容颜,晃huā了他的眼。什么都忘了,就这样一直的看着妻子。

旁边的丫头端过来合卺酒,骏烨和晓彤各执一杯,两人的手臂交缠,喝下了酒。旁边的丫头收拾好就出去了。

大郎倒是没有着急上炕,而是四处的看着。北方都是炕,所以炕底下不能藏人,唯一的也就是那几个柜子。挨个的打开看看,他可是有经验的,小舅舅成亲的时候,小四小五他们就是藏在柜子里的。检查了一遍,都没有,这才算是放心,往炕这边走过来。

晓彤好奇的看着骏烨的举动,有些不解,又不好意思问,只能憋在心里。骏烨上了炕,搂过晓彤“我去检查了一下柜子,我怕小四小五他们藏在里面。小舅舅成亲的时候,他们就那么干的。”

晓彤听见骏烨这么说,倒是吃了一惊,大眼睛看着骏烨。骏烨让晓彤的目光看得心里一热,凑过去就想亲晓彤的红唇。

正在这时,外面嘻嘻哈哈的传来了声音。接着,门被推开了,呼啦一下子,进来了好多的人。骏烨有些懊恼的拍了一下额头,忘了插上门了。不得已,只好放开妻子,下炕来。“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啊?”

玉娴笑嘻嘻的从后面钻出来“大哥,我们是来闹洞房的,你想跟嫂子亲近,就得过了我们这几关才行,要不然,今天晚上就别想入洞房了。”玉娴手里可是拿了不少的东西。

“玉娴,你一个女孩子家,咋还跑来闹洞房了?赶紧回去。”骏烨知道,这准是小妹的主意。只要搞定了妹妹,其余的人也就散了。

“大哥,你别想蒙混过关。今天我是非闹不可的,你也不想想,要不是我在里面帮着你们,你今年能娶到嫂子么?”玉娴才不怕呢,直接让旁边的人摆上东西。“来吧,第一关,吹鸡蛋。”这都是前世闹洞房最基本的东西,玉娴也不敢整太过火的东西,怕他们接受不了。

旁边就有人上前,把骏烨和晓彤都给蒙上了眼睛,拉到桌子这,对面坐着。“用力的吹桌上的鸡蛋,谁能把鸡蛋吹到对方那边去,谁就赢了,以后家里可就是那个人做主了。”玉娴在桌上撒了白面。

骏烨没有办法,只好和晓彤两个人配合着。“我数一二三,咱们俩一起吹。”骏烨数着一二三,然后两人一起使劲往桌子上吹,一下子,桌上的白面就全都跑到了两个人的头上去了。

大家看到这个样子,全都哈哈大笑。骏烨感觉到不对劲,就把蒙眼的红布扯下,一看对面晓彤的头上,整个都是一层面粉。想来自己头上也少不了,真是哭笑不得。

“恭喜大哥和嫂子,白头偕老。”大家齐声喊道。

晓彤也把红布扯下,看见了骏烨的样子,就明白了。这时听见大家这么说”满脸通红。

玉娴才不管那些呢,指挥着大家把新人拥到了炕上,然后拿出了一个橘子,这还是方昕从京城里带来的呢。“嫂子,你咬住了橘子,然后让大哥用嘴把橘子皮扒掉,然后喂给你吃。这叫大吉大利。”

这下子,晓彤的脸就更红了,低头不敢看众人。骏烨明白,今天要是不按照玉娴说的做完,这些人是不会离开的。于是就按照玉娴说的,把橘子让晓彤叼住,自己用嘴去咬橘子皮,一点点的把皮咬掉。最后弄了一瓣橘子出来,想要喂给晓彤。

“不许用手,用嘴。”大家都在那喊着,原来这些人看热闹也看上瘾了。

骏烨没辙,只好用嘴叼着橘子瓣,送到了晓彤的嘴边。晓彤赶紧张嘴咬住了橘子瓣的另一头,然后吃进嘴里。这个过程中,两人的唇互相贴了一下,两人都是心里一阵狂跳。

方氏她们这些女眷,本来是在那唠嗑的,忽然春杏进来“太太,您快去看看吧,玉娴小姐领着少爷们,正在闹大少爷的洞房呢,闹得可厉害了。”春杏不过是个小丫头,哪里见过这样闹洞房的,赶紧跑来告诉了方氏。

方氏一听,无奈的笑了“这个玉娴,我说她这几天怎么这么老实,原来是在这憋着坏呢。走吧,去看看,别闹的太过火了。”大家全都下了地,往东跨院走去。到了新房一看,骏烨和晓彤两个人,都是一头的白面。骏烨正在那喂晓彤吃橘子呢,旁边的人还问:“橘子甜不甜?”

碧莲一看这个情景就忍不住笑开了“姐,你家玉娴真是太厉害了,她怎么想出这些招的啊?你看看这新郎新娘的,倒真是白头偕老了。”旁边的人也全都笑开了。

方氏拨开前面的孩子,走了进去“玉娴,你又淘气,瞧你闹得。行了,也该差不多了,该让你大哥他们休息了。”说着,就拉着玉娴要往外走。

“娘,等会儿,还有最后一个。”玉娴挣开了母亲的手,跑到炕前。手里拿出一颗糖来“大哥,你要把这颗糖喂给嫂子吃哦,这叫甜甜蜜蜜。”

骏烨无奈的看着玉娴“小妹,你给我记住了,等你成亲在,看我怎么闹回来。”

“大哥,你忘了,我是女孩子,是要嫁人的,到时候看你上哪闹去。”玉娴敢这么闹洞房,就是有这个依仗的,要不她哪敢啊,以后还不得让人家给报复回来啊?

骏烨这时才明白,真是有些欲哭无泪了。只好再依着妹妹的话,把糖用嘴叼着,喂给晓彤。这糖可不是橘子瓣那么大,玉娴特意弄的小块的。这一下,两个人就结结实实的亲在了一起。屋里的人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方氏赶紧的把孩子们全都撵了出去“好了,都快出去吧,累了一天了,都回去睡觉。”自己也忍不住乐了。“玉娴,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

第二百二十三章新媳妇敬茶

方氏笑着斥责了玉娴两句,玉娴丝毫不在乎。伸了一下舌头,做个鬼脸,然后才跟大家一起出了新房。大家边走边在谈论刚才的事情,都笑的不行。

吴氏眼泪都要笑出来了,把玉娴叫到身边,“你说你这个鬼丫头,你咋就能想出这么些个鬼主意来啊?还什么白头偕老,大吉大利,甜甜蜜蜜的,名字挺好,一个比一个作弄人都狠。你让晓彤明天怎么好意思见咱们啊?”

“姥娘,不都说新婚三日无大小吗?不闹多没劲啊?像小舅舅成亲的时候,我们都没闹,太没意思了。”玉娴倚在姥娘身上,开心的说道。

“就你歪理多,等你这套让人家给学去了,那些被人闹的新人,还不得骂你才怪呢?”方氏瞪了一眼女儿。

“那有啥?反正我也听不见。”玉娴转了一个圈,“好开心啊。”喊完一嗓子之后,就赶紧的往后院跑去。再不跑,还得挨训。

“越大了越没个正形,就这样,以后咋嫁出去啊?”方氏摇头叹道。

“嫂子不用担心,我看玉娴这样挺好,要让玉娴给我当儿媳妇吧。”林景玉的媳妇笑着说道。

“那可不行,我早就跟姐姐定好了,玉娴是我家的儿媳妇。”璧蓉在一边说道。

“弟妹,你看,玉娴根本就不愁嫁,有的是等着的呢。”曹文远的妻子笑着对方氏说道。

方氏也笑了,“多谢各位的抬爱,玉娴的婚事,还得她自己做主,别人说了不算的。时候也不早了,咱们还是早点歇着吧,这几天连累的大家都跟着受累。”

众人也都说累了,各自回房间休息去了。

初七早晨,佟家人今天破例的没有早起,直到辰时,才听见各个院子里面有动静。方氏其实早就醒了,躺在炕上不愿意动弹,“这阵子,可真把我累够呛。终于是把婚事办完了,以后,我也就能省点心了。二郎要读书,一时半刻的是不会说亲的,剩下的小,也没那么快,应该能清闲几年。”

云松搂着妻子,“你还忘了那两个小的呢,哪有你清闲的日子?以后还有的忙呢。”

方氏愣了一下,“可不是,我咋把两个小的给忘了,他俩也够我忙的了。突然间觉得自己老了,我现在也是要当婆婆的人了,一时间还有点不得劲呢。”方氏坐起来。看了看小六和小七,“多亏这两个也是省心的,不哭不闹,我还能轻快不少。”手一伸,小六尿了。赶紧从被子底下拿出干净的衣服和褯子来,给小六换了衣服,又垫好褯子。另一边的小七醒了,小腿直蹬。“快,把小七抱去放水,他有尿了。”方氏手里还在给小六穿衣服呢。

云松赶紧起来,抱着儿子到了马桶那,果然就把了一泼尿出来。把好尿,赶紧的把小七放到了被窝里。方氏已经给小六弄好了,再回头给小七穿上了衣服。“行了,也都该起来了,今天新媳妇还得敬茶呢。”

云松夫妻把衣服穿好,被褥收拾起来,这才开门。丫头已经把洗脸水什么的弄好了,赶紧的洗了一把脸。

如今家里人多,早晨的饭摆在了正房的花厅里。吴氏她们陆陆续续的都来了,骏烨扶着晓彤,也从外面进来。

晓彤今天换了一身红色的家常衣服,倒是也挺好看的。一见屋里这么多的人,就有点不好意思了。来到云松和方氏的面前,行礼一礼,“爹,娘。”

“哎,好好,赶紧坐下先吃饭。吃完饭,我给你介绍一下咱家的人。骏烨,快领你媳妇坐下吃饭去。”方氏笑的合不拢嘴。佟家也没有没那么多的规矩,没必要在新婚第二天就让媳妇伺候着。

骏烨领着晓彤坐在桌旁吃饭,晓彤低声问道:“不用我伺候爹娘吃饭吗?”

骏烨摇头,“咱家没有那么些规矩,你只要吃饱了饭就行,别饿着了。”说着,就给晓彤成了碗粥,又拿了两个包子,一小碟咸菜。“吃吧,不够我再帮你盛。”

晓彤接过粥碗,然后一点点的喝着粥,眼睛不时的看向方氏,看她真的没有不高兴,这才放心的吃饭。

方氏自然也把晓彤的样子看在了眼里,“晓彤啊,你就当这是你自己的家就行了。该咋地就咋地。咱们家没那么多的规矩,怎么随意怎么来。以后也不用伺候我们什么,那都是一些折腾媳妇的老例子,咱家不兴那套。”

晓彤听了,赶紧点头答应,心里也很开心。幸亏嫁到这来了,要是嫁到那事事都讲究的家里,新媳妇的日子可是不好过的。

早饭简单,大家一会就吃好了。丫头们进来收拾了桌子,然后又把椅子摆好。吴氏还有云松夫妇都坐在主位上,一旁的春柳拿来两个垫子,铺在地上。这是要让新人给长辈敬茶了。

晓彤和骏烨跪在垫子上,给吴氏和云松夫妻都磕了头。晓彤从春草的手里接过茶碗,起身倒了云松的身前:“爹,喝茶。”

云松赶紧接过茶碗,喝了一口。“好。”也没再说别的。

晓彤端着另外一碗茶,给了方氏,“娘,喝茶。”

方氏接了过来,喝一口之后,就放到桌子上。从身上拿出来两个大红包,“来,这是我和你爹给的,拿着。”

晓彤接过了红包,放到一旁的丫头那里。

接下来,方氏就给介绍这屋里的人。从吴氏开始,曹家的,林家的,瑾瑜碧莲,方昕夫妻,方昀,还有璧蓉,挨个的都见过,每个人都给了一份见面礼。方氏又说:“骏烨,你一会儿带着晓彤,去老宅那头一趟,昨天你爷奶没在咱家住,回去了。今天带着媳妇去给磕个头,还有你大爷爷和二爷爷那里,也得去看看。这都是长辈,不能没了礼数。”

骏烨听了,点点头。

长辈见过了,还有平辈的呢,玉娴他们也挨个的上来跟嫂子见礼,这平辈只见,就不用什么见面礼了。大家原来也就认识,唯独曹家和林家的几个孩子没见过,骏烨一一给引见,这一屋子的人,也够晓彤记的。

人都见过了,大家就坐在一起闲聊。曹家和林家说好了,明天就要会府城去了,云松一个劲的挽留,曹翰墨就说:“云松啊,这也快要过年了,家里忙的很。我们这次,几乎全家都出来了,真得回去了。等天暖和的时候,我一定还来,到时候别忘了领我去上山打猎去。我还就不信了,我就打不到猎物?”

“成,舅舅什么时候来,云松都是高兴的。到时候一定带舅舅上山。”云松赶紧点头答应。

方氏那头也劝佟世馨,“姑,难得回来一趟,就多住几日吧。”

“不了,家里也有事呢,你姑父的身子不太爽利,要不他也来了,我这有点不放心,得赶紧回去看看。”佟世馨比那年来的时候,要显得老多了。

“姑既然这么说,我也不好强留,和舅舅他们一起走,我也能放心点了。如今世道有点乱,不太平,人多最好。”方氏说道。

方氏看晓彤和骏烨在那坐着,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了,就说道:“你俩也不用在这陪着我们,愿意出去走走,就去老宅子那头看看。拎点东西过去就是了,让立秋媳妇给准备。”

骏烨赶紧拉着晓彤出去了,这一屋子的长辈,他俩呆在那,真是浑身不得劲。晓彤红着脸想要挣开骏烨的手,骏烨轻声说了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晓彤听了,也就不再挣扎,任他握着自己的手,往外走去。

屋里的人正在聊着天呢,忽然外面春柳跑进来,“太太,外头来了几个人,说是京城里来的,来找昊宇少爷的娘亲,门房那里不知道怎么回事,让我来回一声。”

方氏听了,觉得莫名其妙,和璧蓉还有方昀互相看了一下,才说:“昀弟,你陪我出去看看吧,璧蓉就先不出去了。”说完,姐弟两个就往外走。到了大门外,果然有几个人,骑着马来的,其中一个,正是璧蓉庄子上的管家。一见方氏和方昀,赶紧上前,“方爷,原来您也在。我家小姐在吗?京里出事了,得让小姐赶紧回京。”

方昀一听就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原来璧蓉的父亲,苍宇皇朝的左相,方晟睿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大夫说可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老相爷唯一的心愿,就是离开前能看看自己的女儿。所以庄子上的人这才骑快马来报信。

方氏听了这个消息,就说到:“一会儿见了你家小姐,慢慢说,别吓到她。璧蓉在这块一年了,好不容易身子养的挺好了,这又出这么个事。万事以璧蓉的身体为重,昀弟,我看这次你陪着璧蓉回去吧,别人我也不放心。”方氏怕璧蓉哀恸过度,会伤身子,所以让方昀跟着。

“行,姐,你放心吧。”几个人进了屋里。把消息告诉了璧蓉。方璧蓉一听父亲重病,就差点昏了过去,哭得像个泪人似的。方氏看这个样子,赶紧的帮着把东西都收拾了。也不让他们再耽误,赶紧的上了马车,往京城赶回去。!!!

第二百二十四章酒坊出事

二月末的北方,依旧是入目一片雪白。在沿江村往镇上走的路上,一前一后两匹马在飞快的跑着。

“昊宇哥哥,你倒是快点啊。”一个身穿红衣的女子,骑着一匹雪白的马儿,正在不停的催促着马儿快跑。这女子一张俏脸白里透红,显示着她的青春与活力。柳眉杏目,琼鼻樱唇,是个难得的美人,看样子,也就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娉娉袅袅的豆蔻年华。

“玉娴,你慢点,马儿跑的太快了,小心危险。”后面是一个男孩子,十六七岁的年纪,剑眉星目,温文尔雅。此刻正有些担心的看着前面的女孩。

原来,这两个人就是玉娴和昊宇。如今的他们,已经长大了,玉娴今年十四岁。自从六年前,昊宇的娘亲回了京城之后,方昀也几乎常住京城了,一年也就偶尔的回松江河镇几次。倒是玉娴和昊宇两个,也经常的往京城跑,所以玉娴的医术也算是没有落下。玉娴已经接手了济世堂的一切,每个月都会到济世堂去,把所有的账目什么的弄明白,今天这是刚从济世堂往回走。

“昊宇哥,过一阵子咱们还要去京城吧?”玉娴放慢了马速,和昊宇并肩往前走。“其实我最想去看看师父说的那个药会,不过,好像是秋天才办的,到时候记得提醒我,咱们去看看。”

“这阵子应该不会去京城的,我娘的病强多了。家里眼看这又要忙了等春耕之后咱们再去吧。这个时候路不好走,都是烂泥。”昊宇看这眼前这如花般的女子,因为刚才的纵马飞奔,现在双颊粉红,眼睛明亮,那一双如水的双眸,吸引这自己的全部目光。怕被发觉,赶紧收回了目光。

“也是,京城那边比咱们这暖和的多呢哪像咱这,还满哪都是雪呢。那咱们就等春耕完事再去京城吧,那时候没什么事,可以多呆几天,陪陪师父和姨母。”玉娴也觉得现在出门不是好主意。“昊宇哥,姨母真的把那些产业都交给你打理啊?那你岂不是要回京城住着了?现在不用怕昭武侯府了吗?”

“嗯,昭武侯投奔了二皇子,如今皇帝却是当初被贬到边关的三皇子。听说三皇子一即位,就惩治了不少当初投奔别的派系的大臣,其中昭武侯首当其冲。这三皇子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丝毫不会顾忌什么前朝重臣之类的。如今朝堂之上,非常需要新的官员来补充,所以皇帝才会今春加一科春闱,为的就是选拔良才。二哥这会儿已经快要放榜了吧,也不知道考的怎么样了?”二郎前年参加乡试,得了举人的功名。去年老皇帝驾崩,取消了春闱,所以就没能参加会试。没想到今年皇帝会加开恩科,所以二郎和博文早早地就进京了。

两个人边走边聊没多会儿就到了沿江村。如今的沿江村也有了不小的改变,几乎家家都是砖瓦的房子了。这几年,酒坊里不断地推出新酒卖的也越来越远。村子里当初入股的那些村民,如今也都富裕了起来。不过,唯一不太和人意的就是那个钱知县被调走了,现在的这个知县姓魏,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趁着朝廷大乱,没人管,使劲的在这捞钱。

各项的税赋都涨了不少,双甸县的百姓都怨声载道。而沿江村因为酒坊是云松的名头所以是不用交税的所以才能免于交税。这可把那个魏知县给气坏了,动不动的就来找点茬。

回到佟家看门的陈伯出来把马匹都给牵到马棚里去了。玉娴和昊宇直接往内院走,到了内院的正房就看见两个小男孩在门口那来回的跑。“小六,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