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终于起来,金桂拿来裙衫,姜蕙眼见红的红,绿的绿,皱眉道:“总是清明节呢,穿那么艳,你给我把那柳黄色双绣虫鸟的襦衣拿来,还有那条钿花裙。”

金桂依言给她拿来穿上,笑道:“还是姑娘自己选的好。”

那是,想她在曹大姑那儿学得东西,全是打扮的,怎能不好?就是有些风尘气,她自己也知,总是会刻意改一些。

她吃过早膳便出去了。

日头还没出来,风一起,吹得人浑身发冷。

刚到厅堂,就听见姜琼的声音:“阿娘,怎么走那么早,咱们还与阿荷说好了,今日一起去的。”

胡氏不好明说,只得道:“等会人多挤在一起,多心烦,我会派人去金家说一声的。”

老太太知她的意思,却没有说话。

她还在想金佑安这事儿,总觉得她应该不会看错人。

当年姜济显与金老爷是同窗,这金老爷人就很好,很老实,而金公子在应天书院念书,平日里也看不出哪儿不对。

她想,还是再看看,或冷下金家一下也好。

姜家长孙女终身大事,是得谨慎些。

故而一家子老早早的就出去了。

路上果然不是很挤,他们很快就出了城门。

清明踏春,多数人都会去红玉河,来回一个多时辰,既不会疲于赶路,也领略了风光,可谓一举两得。

三个姑娘家这会儿正坐在一辆马车,车里放了点心茶水,姜琼磕着瓜子道:“我原本还想带鱼竿来红玉河钓鱼,娘非不准,大了便是不好,那么多规矩。”

姜瑜道:“姑娘家便得有个姑娘家的样子。”

“是了,是了,不然不好嫁人!”姜琼斜睨姜瑜,“姐姐越发像阿娘了,也是,过不了多久便做人媳妇了呢。”

姜瑜被她说得脸红,啐道:“别胡说,不然我告诉阿娘去。”

姜蕙没说话,把半块点心塞进嘴里,看姜瑜一眼,只见她脸红虽是红,却不曾有娇羞,想来还未喜欢那金公子。

其实说起来,宋州人杰地灵,又有应天这样闻名越国的书院,金佑安要不是考上举人,还真算不得什么。

不过也就是这一项,才使得老太太看重,念书么,能为什么,也还是个功名。

姜琼看她只顾吃,打趣道:“阿蕙,你嘴儿不停,小心长胖了,到时候我姐姐又要说,不好嫁人。”

姜蕙一笑:“是了,是了,我少吃点儿。”她坐在车窗旁,此时掀起帘子问,“我第一次去,那红玉河一到清明,当真人多?”

“当然多了,都出来玩儿的,到时候我带你去见见其他家的姑娘,你才来这儿不久,除了金荷,一个都不认识呢。”

“那自是好了。”她笑问,“听说宋州公子也俊俏,是不是?”

姜琼挑眉道: “你如何问这个?姐姐又要说了,说咱们姑娘家,不能提及男儿的。”

姜瑜气了:“你们说好了,我才不管!”

那二人哈哈笑起来。

行得会儿,马车缓缓停下。

三个姑娘下得车来,姜蕙往前一看,只见是红玉河到了。

说是河,便真是一条河,宽约三四丈,也不知有多长,一眼看不到尽头,河两岸种了春柳,此时已发了新芽,嫩绿生出来,带着清新的春意。

再旁边,便是一大片草地,中间有个亭子,里头已经有人坐着在下棋了。

姜琼兴奋道:“幸好咱们来得早,可以选个好地方!”

她熟门熟路的,快快往前走去。

老太太道:“莫急莫急,小心摔了,这丫头!”

老爷子则跟姜济显说话:“听说今儿何家也来,何老爷子爱吃茶,一会儿我叫人送些明前茶去。”

姜济显道:“阿爹莫操心,何老爷子前不久回老家探亲去了,再说,何大人也不喜这些,贸贸然送东西,反倒不好。”

“也罢,你总是清楚。”老爷子笑笑,这二儿子虽不是原配所生,可如今却是姜家的顶梁柱,姜家也是第一次出了个入仕的,这叫老爷子无比骄傲,也最为看重姜济显,一切期望都放在他身上,“老二,你做事我没有不放心的,但凡要疏通的地方,你尽管与你娘说一声。”

姜济显道了声好。

老爷子便慢悠悠往河边看垂柳去了。

姜琼已经吩咐下人选好地方,把案几设下,摆了瓜果点心。

胡氏抬眼间见前方一辆马车停下,面上一喜,等到马上女眷缓步下车,她迎上去,口中笑道:“何夫人,没想到那么巧,这儿遇上了。”一边招呼女儿,侄女儿来问好,“快些来见过何夫人,和何大姑娘,何二姑娘。”

那何夫人一张鹅蛋脸,从眉眼看,年轻时应也是生得不错的,只现在不过三十来许,头发竟已花白了一片。

见到胡氏,她有几分轻蔑,听到姜家姑娘来问安,见多了一人,目光便落在姜蕙脸上,谁料这一眼却使得她心头像被大鼓敲了一下似的。

第05章

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含笑问胡氏:“这莫非是你侄女儿?”

“正是,才来家中的。”

胡氏朝何家两位姑娘看了一眼,暗道可惜,这何家竟连一个男儿也无,两个姑娘也是庶出,莫非正如传言所说,这何夫人竟无法生育?

可惜啊,可惜,若有个相当的公子,阿瑜嫁到何家可不是好?何大人出自名门,何夫人更是出自侯府,宋州没有比他们家更显赫的了!

何夫人笑笑,问姜蕙:“你几岁了?”

“回夫人,十三。”姜蕙也抬头看她,目中有打量之色。

她一双眸子长长的,像是水做成似的,光华璀璨,何夫人瞧得一眼,只觉胸口发闷,面色冷淡下来道:“你们且忙去罢。”

她往前走了,两个庶女跟在后面,看起来战战兢兢的。

姜蕙嘴角一挑,她来宋州,最大的目的便是会会这个何夫人,当年姜家遭逢大难,可不是她一手安排的好戏?

不止如此,还逼得母亲投河,家中最后只剩下她与宝儿。

想起那年之事,痛入骨髓,姜蕙暗地里咬了咬牙,朝那三人背影看去,问姜瑜:“两位何姑娘瞧着都不爱说话。”

姜琼抢着道:“哪里呀,她们是怕何夫人,何家家教很严的。”

“那你们寻常会来往吗?”

姜琼摇摇头:“不曾,难得一见,何夫人很清高,看不起人。”她撇撇嘴儿,“也就阿娘喜欢请她们来。”

听到女儿说自己坏话,胡氏瞪她一眼:“小姑娘懂什么,我还不是为咱们家着想,走罢,还愣着干什么!”

姜琼不比姜瑜,姜瑜十五岁了,甚为懂事,姜琼与姜照乃龙凤胎,今年才十岁,正是天真浪漫的时候。

姜瑜忙拉着妹妹走,一边道:“你啊,说话小心些。”

几人刚回,就见到金荷正等在那儿,一见到她们,笑道:“你们来得真早,瑜姐姐,我带了糯米藕来了,你快来尝尝。”

这般热情,姜瑜更是不好意思,小声道:“娘说早些来不会挤,对不住呀。”

金荷道:“没什么,夫人说得对,是早些好呢,不然城门口好些车的,来得早,也能挑个好地方。你们这处就好,前头有树挡着遮阴,旁边就有河景看,真漂亮。”

“那是我挑的。”姜琼喜滋滋。

一番话哄得谁都高兴。

金夫人与老太太说话:“知道您胃最近不好,我做了南瓜龙眼羹来。”

她取了个瓷碗,细心放上调羹。

老太太笑了:“难为你记得,你手巧,做什么都好吃,听说这次还带了腌肉?咱们家那几个丫头委实是不像话啊。”

“反正佑安跟阿荷也要吃的,倒没什么。”

胡氏皱眉,甚觉心烦,看到姜蕙在旁边,眼睛一转把她叫来,从袖中摸出块玉坠道:“阿蕙,你去问问金公子,可是他掉的?”

姜蕙眼睛都差点瞪起来。

一次利用不够,还想两次?

她心下恼火,但终是没说什么,小声道:“二婶,我上回听到金家丫环说话,好似金夫人在当铺当了东西。”

金家捉襟见肘,金老爷是个县丞,想做县令不易,金夫人四处打点,没少花费,加之金佑安在书院念书也是要花钱。又见她们女眷不管是做客,还是出来,身上都无贵重之物,姜蕙便想可能是当掉了。

胡氏眼睛一亮,立时换了副脸色,夸她:“阿蕙,你真是聪明呀。”

她在看金夫人时,心里又有了底气,抽空与老太太道:“金家穷得都当东西了,阿瑜真嫁过去,那不得过苦日子?不说这个,他们金家便是想娶阿瑜,连聘礼都出不起呢!娘,你莫被金太太哄骗了,难道咱们家嫁女儿,还得倒贴他们钱不成?”

老太太听得一怔:“还有这事儿?”

“娘难道看不出他们家穷?金公子现在只是考上举人,又不是做官,以后要三五十年考不上,如何是好?阿瑜嫁过去,连个下人都养不起,上得伺候公婆,下得服侍相公,还有个小姑子,这金荷年纪也不小了,他们家还能拿出嫁妆来?”

胡氏很能借题发挥。

老太太果然也犹豫起来,一开始听说金公子人不老实,现在又知道穷成这样,那确实是个事儿。

她抬眼看去,只见前头草地上踏春的人家陆续而来,鲜衣怒马,衣香鬓影,再回头看看金太太,看看金荷,当真是不能比。

她微一沉吟,跟胡氏道:“你莫急,容我再想想。”

胡氏看有转机,眉开眼笑。

姜蕙坐在案前喝茶,姜琼已经吩咐几个婆子燃炭烤肉了。

不久,浓郁的肉香味徐徐飘来,引人口水,姜蕙吃得几块,也颇觉美味,看来金太太的手艺还真是不错。

“可惜宝儿不在。”姜瑜想念那个漂亮的好像白雪堆成的小堂妹了,“她很小时就爱吃烤肉,那时候咱们在鄠县,经常吃罢,你可还记得?”

不等姜蕙回答,姜琼抢着道:“我也记得,那时候祖父一发令,大伯就杀整羊来烤,那个更好吃。”

姜瑜嫌她凶狠,那小羊多可怜啊,可她还一副馋相。

姜蕙笑道:“你们走了之后,阿爹也常弄的,宝儿现正是白白胖胖。”

“好想见见她呢。”姜瑜道,“都快要两年不曾见了。”

姜蕙眼睛一转,轻声道:“堂姐,我前不久跟祖母提了这事儿,想让阿爹阿娘跟宝儿一起来,不知道祖父会不会同意。”

“啊,是吗?”姜瑜惊喜,“那再好不过了,你放心,等会儿我与阿爹阿娘也说一下!”

“那多谢堂姐了。”

“客气什么,咱们本就是一家子,人多热闹呀。”姜瑜拍拍姜蕙的手。

金荷一直听着,此刻拿了烤好的肉给姜瑜:“瑜姐姐你人真好呀,难怪哥哥说,就没见过比瑜姐姐更温柔的,也最有风度,不似有些人家的姑娘,仗着父亲是官儿,便看不起这个,又看不起那个。”

姜瑜脸红:“我哪有这么好。”

看她又在不遗余力的讨好人,姜蕙这回懒得理,只要老太太对金家介怀了,这门婚事自然成不了,她只消提醒胡氏便行。

这金姑娘嘛,就当看个笑话好了。

姜蕙低头吃肉,喝凉茶,十分快意。

见自家妹妹埋头不停,姜辞走过来道:“阿蕙,你肉吃多了,小心胃不舒服,倒是夹一块给我吃。”

姜蕙噗嗤笑了:“是你馋罢,说得好像关心我,你那边没有吗?”

“我什么都还没吃呢,二叔带我与阿照见了几位大人,现在才回来。”

男人与女人不同,女人们聚一起吃东西谈笑,兴许就真只是如此,可男人家里一旦有入仕的,便复杂起来。

虽然姜辞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已经被姜济显灌输了不少官场常识。

“真是辛苦哥哥了!”姜蕙便给他夹了块烤肉。

姜照也过来。

因是堂兄妹,没什么顾忌,两个少年就坐在旁边,金荷这是第二次看到姜辞,上回匆匆一面只觉他生得不错,这次再看到,才发现比印象里要俊多了,修眉凤目,温文尔雅。

她暗道,听说姜家大太太脸上有块很可怕的疤痕,十分吓人,怎得她孩儿个个都那么出色?

她很是不明。

吃得会儿,几人也饱了,姜琼活泼开朗,拉着姜蕙道:“走,咱们去散散步,你看那头好些姑娘,我带你去见见。”

她与胡氏说一声。

胡氏道:“帽儿戴好了,别失礼。”

金荷道:“我也一起去。”

四人就往东边走。

此时河边已是好些人,不过她们四个姑娘一起走出来,在晨光下,在春风里,裙衫飘飘,黑发微扬,很是引人注意。

好些年轻公子纷纷侧目,目光一一落在姜蕙的身上。

她不似旁的大家闺秀这般走路,只见她莲步轻移,一摇微摆,身姿风流,端是看个背影,就令人遐想。

已经有人忍不住询问这是谁家的姑娘。

听得耳边议论,姜琼轻笑道:“定是在说你呢,大美人儿!你走路好看,女夫子都说不知如何走的,叫她教也教不来。”

这是在曹大姑那儿学得狐步,非得像她这样的,曹大姑说媚在骨子里,才能浑然天成,不然旁人学了风尘气甚重,也是不合适的。

不过女人都喜欢被人夸赞,姜蕙也一样,她从帷帽里往外看去,果见有不少公子正朝她看,什么神色都有。

她起先高兴,但忽地又厌烦起来,当年在玲珑轩,这等目光见多了,却也叫人恶心,她快步往前走去。

谁料将将走在柳树丛,却见对面立着一个年轻男子,身着淡紫色云纹夹袍,一双眼眸幽深如墨,她的脚步慢下来。

好似隔了一世似的,姜琼在前面道:“阿蕙,你怎么了,走那么慢?”

姜蕙猛地惊醒,她走过去,与他擦肩而过。

第06章

拂动的面纱下,露出她小巧的下颌,肌肤白如雪。

穆戎鼻尖闻到一股冷香,似芙蓉,恰如她这人,瞧得一眼,便觉掩不住的艳色从周身透出,如无边春意。

何远见状,识趣的上来低声道:“禀殿下,这姑娘是姜家大房的姑娘,像是才来宋州的。”

穆戎诧异:“你如何知道?”

何远嘿嘿一笑:“那些公子刚才互相打听,属下也是听说的。”

“不过一个女子罢了,”穆戎挑眉,“如今耳朵却灵敏,本王叫你查的事情如何?”

“周王确实暗地里招募了大批盗匪,至于旁的,属下还在查证。”何远垂手而立,有些疑问,迟疑道,“殿下,您当真要在应天书院念书?”

“应天名扬天下,想当年父皇邀请蒋大儒来宫中,他直言拒绝,父皇也不曾生气,今次既然来了,何必浪费机会。”穆戎转身往回走去,“反正父皇也准许。”

何远暗道,皇上真真是宠极了这三皇子了,旁的皇子哪里好到处走动?

周知恭凑上来:“殿下,您不再看看了?要不属下弄些鱼竿来,那里好些人在钓鱼呢。”

“算了,下回再来。”

穆戎正当走,却有学子来搭话,一时又走不成。

四个姑娘此时已到河边,姜琼转过身,指指那个方向,惊讶道:“你们刚才看到没有?那个公子长得真俊。”

姜瑜眉头一皱。

这妹妹就是一惊一乍的改不了。

金荷笑道:“我看到了,真是少见,也不知是谁家的公子,不过咱们姑娘家,不该说这些的。”

姜瑜点头:“可不是。”

她们叽叽喳喳,唯有姜蕙很是沉默。

她着实没有想到会在这儿遇见穆戎。

原来这一年,他竟是在宋州的,不过她上辈子不曾重生,故而一直留在鄠县,等到事发时,早已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