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好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一般,一拍脑袋:“我忘了!饭还在火上!”

说完,忙啪嗒啪嗒跑出去了。

大叔不好意思地说:“你看这孩子,总是丢三落四的,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人家一下子就能够记下来的东西,她好几天都记不下来,所以成绩差得要命。”

孙静言笑了笑,不知道怎么答话,当然人家大叔也只是想抱怨抱怨而已,并没有盼望着孙静言能给解决的想法。

大叔倒是对自己家的事情记得很清楚,从角落里找到了几张课桌,说:“课桌是有的,学校里每个学期都会淘汰掉一些,有些烂的不成样子了,有些的还能修修。我就想不明白,你们只是在上面读一下书,写一下字,怎么能把课桌折腾成那样。”

大叔不知道,学校里还有人打架呢。

孙静言问:“只有这几张吗?”

大叔说:“还有一些,只是都是烂的,没法用。”

“能修吗?”

“能是能的,要点时间。”

孙静言点了点头,又问:“您是想卖还是想出租呢?”

其实孙静言想租,因为出租肯定比买便宜,而且等到补习班办完了,课桌也没地方去,还不如租了,到期了就还回来,省钱省事。

大叔将几张还算完好的桌子拖了出来,说:“你们是想租还是想买呢?一般这桌子,没人要的话,我们就劈柴烧了,也值不了几个钱。”

学校买一套桌子得上百,最后坏掉了,就是不值几毛钱了。

孙静言便不客气地说:“我想租,大叔您想开什么价?”

大叔以前也没做过这个生意,想了想,说:“租的话,也好,一套桌椅一天一块钱?”

孙静言摇摇头:“有些贵了,大叔,我们都是小学才毕业,还没怎么赚钱,您能不能优惠点?”

不是孙静言想占人家便宜,人家困难,他们几个学生也不容易啊。

大叔有些为难,但是想到这几个孩子跟自己女儿年纪差不多大,读书却这么好,又听话,暑假还办补习班,估计也是为了补贴家用,家境估计也没有多好,于是便干脆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一张课桌五毛钱一天吧!”

一下子就直接降价一半,确实是挺给面子了,孙静言看了其他人一眼,见他们没有异议,便答应下来说:“好的,大叔,您先帮我们把桌子都找出来,我们看看可以要几张。”

大叔便去自己的“垃圾堆”里翻桌子了,灰尘还不少,几个人连忙站出来了一些。

孙静言四下里看了看,屋外堆满了垃圾,屋内也是如此,不过屋内是以报纸废纸旧书之类的、不能沾水的东西为主。

那些纸还按照旧书废报纸和其他纸片纸箱之类的分开堆放,乱中有序。

看到书堆中有《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之类的,孙静言就忍不住走了过去,翻了几下。

书已经泛黄陈旧了,上面还有许多污渍之类的,纸张也已经变得陈旧不堪。书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版本。但是里面字迹清晰,排版工整,看上去应该是正版的。

看到孙静言在翻那些书,大家也忍不住凑过来。

这些小学生里,大多数是不知道这些世界名著的,估计要到初中高中,课本中有了选段,老师们有了介绍,才会知道。但是程颖慧却很知道。

“这些都是世界名著啊,真没想到,这种书也有人卖啊!”程颖慧拿起两本,啧啧称奇。

“这些书都是世界名著吗?”

孙静言点头说:“确实是世界名著,而且大多是正版的。”

除了一些世界名著,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书,什么如何说话,如何营销之类的,原来这种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垃圾书这么早就有了。

“如果你们有喜欢的话,可以买两本回去看看,这里应该挺便宜的,比书店里便宜多了。”孙静言补充说。

喜爱阅读的人,已经捧着一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了。

不一会儿,大叔又拉了好些课桌出来了,有好的有坏的,有些坏的是桌洞没了底,有些是桌腿断了,有些是上面的桌面没了。坏的各有特色。

作者有话要说:小时候一直觉得,收破烂的人家里,就是宝藏,什么都有…

而且好喜欢逛旧书店啊,那些好书,四五块一本,买的时候一点都不心疼。

第9章 不受控制了

大叔插了一把汗,问:“这些桌子,够你们用了吗?”

孙静言看了看,问:“只有这些坏的了吗?”

“是啊,如果不是坏了,学校也不会扔了这些桌子啊!”

这话倒是很有道理。

孙静言走过去,看了看那些桌子,问:“大叔啊,这坏了的桌子我们肯定没法用,您能想办法修好吗?”

这位大叔只有一只手了,要修缮肯定是不太行的,所以可能要找别人帮忙才可以。

大叔点头:“如果你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修。我女儿会修。”

孙静言十分意外,“您女儿?!”

难道就是刚刚那个看上去十分消瘦而且头发蓬乱的女孩子?

大叔露出笑容,说:“是啊,你别看我只有一只手,生出的闺女,却是有一双巧手呢!”

孙静言忙收起惊讶的表情,说:“真是没想到。如果这样的话,就太好了,我们确实需要好些桌子,最好能有十多张。”

除了一对一的课程,还有一对二和一对三的课程,合上的课肯定要便宜一些,但是老师赚到的钱也多一些。当然,上这样的课的时候,也会累一些。

虽然现在只有七个老师,但是七张课桌是不够的。

那大叔一口答应下来,说:“这个当然可以了。这几张好的,你们先拉过去用,这边修好了,再给你们送过去。修桌子也要几天时间。”

孙静言说:“这个可以理解的。”

说好了桌子的事情,程颖慧帮着另外几个人问:“大叔,你家的书怎么卖的啊?”

大叔看了一眼,说:“哦,那个书都是论斤卖的,比报纸和烟盒箱子之类的卖得贵一些,所以就分开放的。你们想买书啊?”

程颖慧点头:“是啊,我们都想买几本,您看这怎么卖合适啊?”

大叔说:“我这儿以前倒是有人来买过课本,几块钱一本,这书也不是课本,没那么要紧,你们要是喜欢,轻一点的两块一本,重一点的三块一本,你们挑自己喜欢的就是了。”

大家没想到会卖这么便宜,忙答应说:“诶!好!”

大家围着这一堆书挑挑选选的,孙静言也凑热闹挑了几本。

孙静言本来是喜欢看书的,读书期间也时常省下吃饭的前来买书。后来上班了,钱赚得多了,反而没时间看书了。越是没时间看书,人反而越加浮躁了。

在读书的年纪,应该沉下心来,好好看一下这些经典,一本书能够流传几十年上百年,总是有打动人的情感,总有让人醍醐灌顶的智慧。

大家一起买了十多本书,大叔一下子就先赚了几十块,比直接论斤卖赚的多一些,大叔也十分高兴,笑呵呵地说:“好,好,难怪你们能够给别人补习,原来都是爱看书的好学生。”

对于大叔这样不太了解学习的人来说,爱看书的人,总是显得厉害许多。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孙静言请大叔帮忙把几张好的桌子用他的三轮车送到了开班的地方,孙静言自己掏钱给了大叔几块钱的辛苦钱。这补习班还没开始赚钱,孙静言手头也很紧啊。

回到家里,天色已经快要黑了,尹爱莲果然满脸不高兴:“怎么回来这么晚?家里一堆的事儿没人干呢!在外面浪的开心啊?”

阴阳怪气的语气,让孙静言感觉很不舒服,不过这些她都能够无视掉,这么多年的销售不是白干的,大大的提升了忍耐力。

“今天下午出去找干活的地方去了,人家看我成绩不错,干活也还利索,就让我试了一下。管人事的对我很满意,但是要明天等老板来了才能做决定。今天来晚了,也是在帮着人家做点事。”

尹爱莲被孙静言堵得说不出话来,只好转而骂孙静言蠢:“人家让你干活你就心甘情愿啊?不知道找个理由回来啊?人家也是看你傻,才把你当保姆使了。”

孙静言已经十分明白尹爱莲的逻辑了,反正外面的人没有一个好的,大家都是想从你身上谋好处,如果人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要么是还没动手,要么是你蠢,没看出来。

其实,尹爱莲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来自她自己的日常经历。

作为卖菜的小贩,遇到的也是斤斤计较的媳妇和老头儿老太太,人家能够为了一毛钱两毛钱掰扯半天。但是孙静言很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坏心眼的人,也有好心眼的人,有些人一分一毫都要计较,有些人几千几万都不放在心上。有时候,也是因为人所处的阶级,决定了只能够接触到什么样的人。

孙静言淡淡地说:“我不表现一下,人家怎么会用我这个小学才毕业的学生?而且我还要带着连胜去。”

尹爱莲便说:“怎么我说一句你就顶一句?还没开始赚钱呢,就了不得了是不是?翅膀硬了不听我这个当妈的话了是不是?”

孙静言无奈,这个流氓逻辑,谁能够接招啊?她重活一世,依旧没有办法破解这个逻辑。

好在这个时候,孙二华回来了。

听到了门口的响动,尹爱莲才暂时放过了孙静言,忙着去帮丈夫的忙,把大门打开,让三轮车进来。

孙静言去了屋里,将买的书放好。

此时孙连胜在屋子里玩一个游戏机,也不知道他是从哪来的。

“连胜,你们过两天是不是就要去领成绩单了啊?”

孙连胜头也不抬:“是啊!”

“到时候帮姐姐一个忙,姐姐给你两块钱买糖吃,可以吗?”

孙连胜听到有钱可以自己买吃的,立马就抬起头,问:“真的吗?帮什么忙?”

“到时候我再跟你说,现在要准备吃饭了。”

一家人好不容易准备停当,开始吃晚饭。

孙静言先主动说:“今天我出去,找了个培训学校,暑假的时候他们的学生尤其多,老师们忙不过来,又不想多花钱雇人,所以找个临时工,我要的钱不多,干活也还算不错,所以可能会留下来。我还要明天再去试用一天,如果老板觉得可以的话,就可以干活。”

孙二华问:“你昨天才说要打暑假工,今天就找到事情干了,速度还蛮快嘛。”

孙静言说:“那还是因为我把成绩单带上了,人家看了毕业考成绩,觉得我不错,才肯用的呢!如果能够在那儿干活,他们包中午饭。”

这样的话,就能够不回来吃午饭了。这个还是要提前打预防针。

尹爱莲忙问:“如果连胜跟着你去,他们也包他的饭吗?”

孙静言说:“当然不会了,连胜又没在那儿上班。所以到时候可能工资会少点吧。我会跟人事说,连胜吃饭的钱从我的工资里扣。”

尹爱莲这才放心了,嘴上却嫌弃地说:“就你去上班,本来就没几个钱,还要花钱给连胜买午饭,恐怕到最后,就是免费给人家干活了。”

孙静言不在意地说:“就算是不赚钱,但是补习学校氛围好,还有空调吹,我自己能长点见识,连胜也能去做点作业之类的,省得每天在大太阳底下晒着。”

尹爱莲不满地说:“那岂不是我得回来做午饭了。”

孙二华帮女儿说话说:“到时候反正就咱们两个人的饭了,你简单点做,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本来夫妻两人的计划是把姐弟二人送到乡下的奶奶家住着的,那样的话,孙静言也不能给家里做饭了,尹爱莲一样要负责做饭。

这事儿就这样算是说定了,就算是尹爱莲再不高兴,也拦不住孙静言出去干活了。

尹爱莲心情非常不好,她总感觉,这个女儿越来越不受自己的管教了——当然,在尹爱莲自己看来是管教,实际上是控制。

过了好一会儿,尹爱莲才说起另一个正事儿:“今天接到路桥中学的招生老师的电话了,说如果静言去路桥中学读书,可以免借读费。”

路桥中学是孙静言所就读的小学的直升中学,路桥小学办学质量还算可以,但是路桥中学就不一样了,办学规模小,老师教学水平一般,每年能够考出上市一中的学生,就不错了。

而借读费,则是因为孙静言家的户籍不是在这里,而是在老家,所以她算是借读生,借读生自然就要收一笔借读费,这个借读费一般是一两百块,多了的话,很多学生家长也不愿意出了。

孙静言没研究过这个,所以也不知道这个借读费是教育局规定的,还是学校收的。不过每个学校都会收,但是金额会有些差别。

作者有话要说:借读费我就被收过,后来有因为成绩还不错,排到了前面多少名,又被免除了,总之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第10章 招生工作难

孙二华听了十分高兴,说:“这是好事啊,就能够省下一两百了。”说着又冲孙静言姐弟两个说:“你们看看,读书好,还能省不少钱呢!我们家里不需要你们两个赚钱,但是能省钱就很好了。”

孙连胜自顾自吃饭,不理会孙二华,孙静言给面子地点头,问尹爱莲:“妈妈,那你答应他们我去路桥中学了吗?”

尹爱莲说:“还没,哪能那么快答应。”

倒不是尹爱莲多有远见或者多有见地,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过人吹捧的她,在听了招生办老师的电话之后,就忍不住要拿腔拿调一些,没有当场答应下来,而是说,要考虑考虑。

孙静言松了一口气,默默地想,尹爱莲倒是难得歪打正着了一回。

上一辈子,孙静言就是上的路桥中学,路桥中学的烂,孙静言的那三年是深有体会。

幸好,那个时候孙静言挣扎着考进了一所还不错的高中,在高中苦读了三年,终于考上了一个二本,成了个大学毕业生。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有无数次的时候,差点误入了歧途,差点就像许多同样出身的女孩一样,成为了厂妹,成为了超市货架员,成为了餐馆服务员。

当然,孙静言并不是歧视这些职业,这些女孩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挣扎出自己的阶层,依旧像父母辈一样,拿着极低的工资,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嫁个不可靠的男人,却不能离婚,最后孩子又是一个轮回,这样的人生,孙静言是无法接受的。

如果再次进了路桥中学,孙静言当然不怕自己考不出来,只是,她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因为错误的选择而增加了难度,走了弯路。

如果这次能够选择一个更好的初中,相信她能够以更加简单快捷的方式,走向自己想要的人生。

于是孙静言说:“妈妈,你做的很对,不要一口就答应了,不然别人还觉得我这个区第一名来得多容易呢!我打听过了,上一届的时候,区第一去了集贤中学,也是免除了借读费的。而且集贤中学里,如果能够考到年级前几名,不是有奖学金,就会免除部分学费,但是路桥中学我可没听说有这样的政策。”

对于尹爱莲来说,最大的诱惑,莫过于能够省钱了。如果能够赚钱,那就更好了。

如今的学校,为了争夺更好的生源,优惠政策大同小异。路桥中学和集贤中学的政策也差不多,只是因为学校管理层的问题,路桥中学落实的不是很到位,比如说,就算是年纪前几名免除学费,也是要先把学费收上去,再发放下来。对于困难的家庭来说,开学前还是免不了要为学费的事情发愁。

尹爱莲忙问:“真的嘛?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孙静言敷衍说:“同学说的,现在大家都在商量去哪所中学呢。”

尹爱莲也不多纠结这个消息的来源了,而是说:“明天我去打听一下,看看是不是真这样,要是集贤中学比路桥中学还好,咱们就去集贤中学。”

孙静言点了点头。

晚饭后,孙静言跟孙连胜商量了一下,让他跟着自己去上班的事情。

“你们那儿好玩吗?”

“应该挺好玩的,有很多小孩子来补课。”

“那不好玩,我不去,我才不补课。”

孙连胜真是一点学习的兴趣都没有。

孙静言故意说:“人家才不给你补课呢,在那里补课是要交钱的,你又没交钱,谁给你补课啊?”

孙连胜顿时放下了心来,说:“这样啊,还有别的吗?”

“嗯,学校可以吹空调,不会像家里这么热,而且如果你跟我去上班,我可以每天给你买个冰淇淋吃。”

“真的吗?我要火炬!还要大头爷!”

孙静言说:“火炬和大头爷,每天只能够选一个。”

“每天?每天都可以吃?”

“你跟我去学校,就可以每天都吃一个,如果没去学校,或者只去了半天,亦或者,你在学校不乖,闹得我没法好好干活,那就没有了。”

孙连胜有些纠结,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尹爱莲也不是经常给他买好吃的,一天一个火炬或者大头爷这样的冰淇淋,可能性几乎没有。每次买冰淇淋,就是买一袋八条,可以大家分着吃,八条哪有大头爷好处,哪有火炬好吃?

孙静言继续说:“而且,如果你做的很好,特别突出的话,比如说帮我干了一些活儿,我还能额外给你奖励。”

“给我什么?!”孙连胜两眼亮晶晶的。

“可以奖励你钱啊,或者给你买拼装吊车的玩具。”

孙连胜更加心动了,这是在家里待在所没有的机会啊!

孙静言也不多劝,拍了拍他的脑袋说:“你先好好想想吧,自己替自己做决定。不过你要好好考虑,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就很难有了。”

孙连胜纠结死了。

第二天,孙静言一大早起来,做完了早饭,吃完了饭,时间还不到八点,就出门了。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到了学校,拿出纸和笔开始写大字,内容就是招生了。

为了节约成本,连宣传的大字和贴条之类的,都要手写。

孙静言到了没多久,其他的人也陆陆续续到了,大家都带来了自己之前说好的东西,锅碗瓢盆都不少。

程颖慧不仅是带来了一个电饭煲,还带来了一个小砂锅:“这个砂锅是我奶奶闲置的,奶奶听说我们要在学校做饭,就把这个找出来给我了,说可以煮汤喝。”

孙静言看了看那个不起眼的小砂锅,说:“程奶奶真好,下次一定要当面谢谢她。”

程颖慧笑嘻嘻地说:“我奶奶说盼着你再去我家呢!你的手艺不是挺好的吗?我真想快点尝尝。”

孙静言让大家把东西放进厨房,说:“今天做不成了,煤气还没买呢。咱们要早点出去宣传,等会收了钱,就去找卖煤气的,租一个煤气罐灌煤气。”

大家都纷纷点头,然后挽起袖子帮着孙静言写宣传语之类的。

大约九点多的时候,孙静言见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便安排说:“李威,陈唯,你们两个辛苦先抬桌子下去,找个人多又阴凉的地方摆好,我们马上就下去。”

李威和陈唯二话不说,就开始干活,两个人抬着一张桌子蹬蹬蹬下楼去了。

孙静言和剩下的女生搬着凳子,带着写好的宣传语,跟了上去。

到了小区里,大家找了一个十字路口的大树下是,虽然此时太阳日渐高起,但是还有不少人在树底下乘凉,毕竟微风徐徐,比在家里开空调开风扇要省电许多。

虽然大家还有些害羞,孙静言却已经大大方方地让两个男生摆好桌子,然后开始将那些宣传语立起来,将大字黏在桌子上。

男生们搬了好几张桌子下来,排成一排,然后桌子前面就粘了一排字:小学暑假班招生。

这样子,就一目了然了。

然后,一张介绍此次小学补习班的优势的大字报让左边的一个人提着,介绍课程和收费的一个人在右边提着。

这么一弄,虽然看上去十分简陋,但是好歹有了个样子。

不等其他的人调整好状态,孙静言就开始喊起来:“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走过路过都来看看呀~小学生暑期班招生啦~z市w区最优毕业生为您的孩子补习功课啦!”

女童声嘹亮声高,穿透力强,一下子就被许多人听到了,大家都忍不住侧过头来看这边。

孙静言喊了几声,虽然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但是很显然大家都没什么兴趣。

见没什么人前来咨询,大家都有些气馁,边上那个皮肤黝黑的女生忍不住说:“好像没人感兴趣的样子,咱们是不是招不到学生了。”

孙静言说:“不会的,我们肯定能招到学生的,现在才开始几分钟?不要轻言放弃。”

说着,有继续喊了几声。

这样子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大家士气逐渐低落了下去,唯有孙静言还在努力喊着。

路过的人们,虽然有人好奇驻足看了一下大字报,但是没有人咨询。

就在这时,一个胖胖的阿姨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广告扇摇啊摇,问:“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学生?毕业考考了多少分?还敢说是最优毕业生?”

被气场强大的成年人一发问,其他几个人都镇住了,不敢出声,孙静言立马说:“阿姨,我们考的都是区里前几名,当然是区里最优毕业生了,不信您看我的毕业成绩单,两门都是满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支持,么么哒~求收藏求留言哟~

第11章 有了大单子

那个阿姨有些怀疑,接过了孙静言的成绩单,看了看上面的成绩,顿时换了一副语气,说:“还真是满分啊!”

程颖慧见好不容易有人上门来了,忙鼓起勇气,帮着补充说:“是唯一的一个满分。数学附加题和语文作文也都是满分。”

虽然小学题目在大家看来是最简单的,但是有孩子读书的家长都知道,小学的考试考满分真不容易,特别是这毕业考。

阿姨将成绩单放在桌子上,说:“那这位同学真不错,你们的呢?”

大家的成绩单都放在桌子上,虽然没有孙静言的满分,但是大多在110分以上,在小学毕业生里面,绝对是优秀的行列了。

看完大家的成绩单,这位阿姨还有些疑虑,说:“虽然你们的成绩都不错,可是你们也都是小学才毕业,这样的话,我们还不如多花点钱去找老师补习呢!”

孙静言不慌不忙地说:“阿姨,您也看了我们的广告,知道我们的招牌是什么,就是学习方法。去外面的补习班,当然可以将有些没弄懂的东西弄明白,能够短暂的提升成绩,可是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等新学期开学了,又回到以前的学习状态,成绩不还是一样没进步?我们虽然知识不如老师们渊博,但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办法。阿姨,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呢,与其直接把鱼给人家,不如教会人家自己捕鱼,就能永远有鱼吃了。您说,读书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

这位阿姨被孙静言的说辞给说动了。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笨,都会觉得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可是,在学校里,老师们不会教学习方法,都是教的知识。学习方法不对,孩子们就容易赶不上学习进度,就容易学习成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