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这明显是在拉拢吏部的臣子。

恰好又赶上官员的评核,最近进京的各地督抚官员很多,赵王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明景帝发觉他捧起来磨砺太子的赵王有些不受控制,也有些得意忘形。

他还得继续让赵王在前面顶着,而且赵王也是他的亲生儿子,可以给赵王点教训,明景帝还没心思废了赵王。

皇后仰头看着天上的弦月,不去理会神色一变再变的明景帝。

这时候,她不说话是最好的。

明景帝就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皇后太聪明,太过为难赵王。

他可以随便摆弄捶打赵王,绝不愿赵王被皇后玩弄。

这就是皇帝!

曾经让她心动为之付出一切的皇帝。

皇后唇边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嘲笑后宫里依然对皇上痴情的女子,嘲笑依然为自己的儿子争宠献媚的宫妃。

同样嘲笑她自己年轻时的无知单纯。

真希望晋王对苏家丫头能始终如一,让这座华丽的皇宫多一分真正的人情味儿。

她自己得不到,别人能得到她也是很开心的。

翌日大朝,明景帝当着众多臣工和皇子王爷,功勋宗室的面宣布,太后不日要去五台山清修。

刘御史一脉和周次辅着实有些意外。

他们可从没听太后说起过,五台山赶不上慈宁宫,尤其是在太子闭门读书,诸皇子争夺最为关键的时,太后去了五台山犹如断了赵王一根臂膀,苏贵妃怕是没法再给赵王更多的支持了。

“诸臣工有异议?”

“臣等不敢。”

明景帝见温驯的臣子,方点点头:“太后一心为先皇,朕苦劝无用,只能应允。”

晋王看了朱洪涛一眼,可以开始了!

早就等着信号的朱洪涛声音洪亮的开口,“陛下,臣有事启奏哇。”

刚想迈出步伐弹劾苏逸的御史们停住了,成王幺子又再闹什么?同朱洪涛一起奏事,太丢分了,还是等一等吧。

第七十七章 违礼

成王幺儿朱洪涛的纨绔胡闹以及好色之名满朝皆知,在朝廷站着的人多以正人君子或是辅国能臣自居,看不惯朱洪涛。

有不少人露出鄙夷之色,暗道成王怎么敢带个二百五上朝?

莫非成王已经昏庸到分不清局面的地步?

今日朝堂上必然风起云涌,许多积累必然在今日爆发,成王就不怕把自己的宝贝儿子牵连进去?

明景帝高坐在龙椅上,见朱洪涛亦有头疼,看在成王的面上,他又不好堵住朱洪涛的嘴,“你有何事?”

在朱洪涛眼里,吃喝玩乐才是大事,谁也没指望朱洪涛说出有见地的话。

“臣昨儿听说了一件大事。”

朱洪涛夸张的挥舞双臂,表示他听说得大事有多大,晋王在旁握紧了想打人的拳头,用不用这么夸张?

朱洪涛偏偏是他的人,为他办事。

有得必有失,有得必有失,晋王默默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朱洪涛非常满意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得意洋洋的说道:“他们都不敢同陛下说实话,我不怕的。”

只有二百五才会当着朝臣面上眼药,何况这眼药上得并不高明。

精于算计或是老谋深算的朝臣一个个嗤笑,完全把朱洪涛当做猴戏看。

晋王此时心里却有不满意了,朱洪涛是他的人!

倘若苏臻真在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晋王这人心眼比针鼻儿大不了多少。

晋王登基后绝对饶不了此时太明显嘲讽朱洪涛的朝臣。

“永安侯世子苏逊和弟妹通奸,被人撞破,产下孽种不说,还企图逼死侄女。”

朱洪涛声音极为洪亮,连金銮殿外的御前侍卫都听得清清楚楚。

明景帝面如铁青,这事儿他能不知道?

可朱洪涛却当众说出来,朱洪涛果然是没长脑子的。

“这是朝堂,商议国家大事的朝廷,朱洪涛…这等私事你不该在此时说。”

明景帝狠狠腕了朱洪涛一眼,警告道:“你退下去。”

朱洪涛却道:“臣知道是朝堂,他们能说,臣就说不得?”

他也没等明景帝再说话,直奔御史中间,抓住几个怀里揣着奏本的御史,撕扯起来,“别装了,我帮你拿给皇上看。”

明景帝按着额头,眼看着朱洪涛同诸多御史扭打到一起。

他阴沉着脸,闹吧,闹吧,他倒要看看背后是谁推动的。

正好趁此机会试试苏逸。

海事衙门寄托了他太多的期望,这些年国库空虚,明景帝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着太平。

开海禁这等至关重要的大事,他必须得选个最忠心,最妥当的人。

苏逸有能力,然在开海禁上,明景帝更重视忠心两个字。

他可不想开了海禁,肥了勋贵功勋,或是便宜了自己的皇子。

这也是他在给晋王赐婚时犹豫得最重要的原因。

朱洪涛最近练武有一定的效果,他跟打了鸡血似得把御史统统调教一顿,抢来奏折,高声道:“臣早就听说他们打算把这事说给皇上听,但臣觉得他们说得都是假话。所以臣想陛下证明,只有臣是忠心的。”

颠三倒四,自由发挥!

晋王胃部隐隐有不适,真该告诉他怎么做才对。

他没插手就是怕明景帝起疑心,朱洪涛纨绔久了,倘若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谁相信后面没人指示?

朱洪涛不可能装傻充愣了二十年,他没那心机。

明景帝果然没有怀疑有人指使朱洪涛,怒道:“你给朕安分点!”

虽然动怒,但却没阻止朱洪涛,这其中的意味可就深了。

本来搞过串联的朝臣一个个偷偷窥视明景帝,同时向三皇子赵王看去。

赵王一脸诧异,朱洪涛…他从未看得起的垃圾竟然还能有雄起的一日?

一番同御史的撕扯,朱洪涛的衣服裂开了口子,袖子断了一半,他不在乎形象问题,扯了扯身上的破碎衣服,这都不算事儿。

晋王突然记得曾经朱洪涛曾经裸着身体从画舫中跳下去,据说当时他喝多了。

他对朱洪涛的脸皮厚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臣念给陛下听。”朱洪涛感觉半拉袖子实在影响自己发挥,直接撤掉露出半拉的膀子,“陛下钧鉴,永安侯世子言行不端,不易为再为世子。”

“这本是永安侯世子虽遭人算计,然做大错以成,实在难以胜任世子的位置,恳请退位让贤,只求家宅安稳,闭门读书,再思为陛下尽忠。”

朱洪涛抬头道:“这折子写得的好深奥,他的意思是永安侯世子造成大错是因为被人算计?没了世子的位置,家宅就能和谐?还是说有人害他的性命,让他不敢为陛下尽忠。”

“陛下,臣读书少,真不明白哇。”

晋王突然觉得胡搅蛮缠的意外也不错。

明景帝抬手扶额,不忍看朱洪涛的样子,赵王等人面色极是尴尬。

朱洪涛又举起一份,“哈,这份写得最有趣,是弹劾苏逸的哦。说苏逸是伪君子,欺骗陛下,背地里却男盗女娼,无所不用的争夺世子的位置。”

他恍然大悟的拍着脑袋,“原来读书多的人都是这么说话的,陛下,臣长见识了。”

“这位御史,你怎么忘了,苏逸他当年敢带着母亲弟弟远走,如今他又要做晋王殿下岳父了,还会在意苏家的爵位吗?”

“苏家上下都同赵王殿下很亲近,苏逸…难道帮着赵王,不帮女婿晋王?”

朱洪涛突然感到一股寒意袭来,猛然反应过来,坏了,怎么把晋王扯进去了?

人不能得意忘形啊。

他现在补救还来不来急?

晋王…我真不是故意的哇。

成王暗自吐槽,这呆萌蠢货没救了!

“父皇,儿臣以为忠心可鉴,断然不会如御史所言故意陷害苏世子。苏世子犯错就是犯错,再找再多的借口也无法掩饰其罪行。”

晋王在心里默默的叹息一声,朱洪涛一番话虽是有猪队友的嫌疑,但却彻底让明景帝放心了。

何况晋王本身就没打算置身事外,只在背后设谋,哪有当面保护岳父得苏臻真的感激?

他要让朝臣们都明白一点,晋王你们惹不起,晋王的岳父你们同样惹不起!

明景帝看着义正言辞的晋王,“你到是不避嫌。”

“正礼为重,礼法为上,儿臣只说出该说的。”

晋王在礼部观政,强调自己遵礼法到是让人挑不出明面的错来。

礼是王朝的根基,违礼,那就是大错。

礼部虽是没实权,但却是六部最最清贵的衙门。

任何想成为阁老的人都不敢得罪礼部,否则庭推就过不去。

“苏逊违礼,逆伦常,背人伦,儿臣恳请父皇严惩不贷,义正视听,以安民心。”

晋王躬身,轻声说:“儿臣最近读唐史,盛唐衰亡在于不遵人伦礼法。”

这话绝对有震撼的作用,苏逊的事情不单单是勋贵的腌臜小事,已经上升到礼上了。

明景帝想到了玄武门,想到了女主天下,更想到了唐玄宗夺了儿媳入宫…进而有了安史之乱。

他儿子不比李世民少,有野心的儿子比李世民更多。

他不能不多想啊。

第七十八章 毁劵

每一位英明的君主都曾经磨砺太子,挑选适合的继承人,然而大多数君主都失败了。

明景帝虽然自负却也明白,前面的皇帝失败,他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他自知比不过李世民等青史留名的皇帝。

明景帝的目光深邃,隐含一股让人猜不透的深沉,看了看遵礼法的晋王,又看了看一头汗水仿佛不知该怎么收拾残局的赵王,更有幸灾乐祸的皇子王爷。

算上还在闭门读书却隐隐有插手此事的太子,一个个都不让他省心。

比起赵王,太子,以及幸灾乐祸时刻准备落井下石的皇子,明景帝对晋王更有好感。

晋王遵礼!

礼就是规矩,体统!

也是为人处世的正身之本。

诚然晋王有私心维护自己未来岳父,可晋王光明正大的斥责永安侯一脉,比在背后耍手段,串联后宫,且把手伸向后宫的人强太多了。

猛然记起皇后昨夜说得话,一个个都在忙什么?安安静静的不好吗?

明景帝隐隐有几分苦涩,忙什么?不就是忙着争夺他屁股下的皇位?

他以为太后和苏家足够明白,哪里想到正是他的纵容,让他们完全忘记了他的底线!

是该敲打一下苏家了。

“永安侯,这本是你的家事,但已经闹到了朝廷上,晋王又说到了礼,朕也学学圣人,无不可明言之事。”

“臣…”

永安侯一脸的羞愧,不说别的,今日这么一闹,苏家百年清誉算是彻底的毁了。

以前因他扶正妾室,以及娶了两位夫人,已经被人诟病,再把通奸的事张扬开,他彻底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他本是极要脸面的人,便是做错了,也不愿意被别人为此议论他。

因此他恨晋王,恨朱洪涛,也恨瞒着他暗自串联御史的刘氏。

正是因为这些人,他才好像没穿衣服似的暴漏在众人面前。

“臣治家不严,臣有罪。”

永安侯不愧是跟着明景帝最久的人,今日的打击让他稍稍有几分清醒了,皇上是要扶苏逸上位了,怕是对赵王…也不像看起来的宠爱寄托厚望。

他除掉侯爷朝冠,披头散发,呜咽道:“臣没面目见陛下,恳请陛下为永安侯爵位另择人选。”

好一招以退为进!

为保住世袭侯爵,永安侯放弃了刘氏,甚至放弃赵王。

明景帝目光闪了闪,“爱卿何至于此,子孙中出几个不争气的也是难免的,总有争气的人能光耀永安侯门楣。”

晋王暗自捻动手指,林家的事怕是瞒不住,他既然答应林世子就不能失信于他。

倘若明景帝把永安侯爵位给了苏逸,苏臻真又成了林家外孙女,明景帝一定会尽力破坏苏臻真嫁给他。

永安侯爵位是所剩不多的开国世袭勋爵,在明帝国勋爵体系中无比重要。

晋王慢慢的勾起嘴角,他们以为重要而已,他的真儿曾说过,永安侯爵位让人恶心!

就因为爵位,苏逸只能带着母亲离开帝都。

因为爵位,苏臻真总是提防着被刘氏算计。

他们都想要爵位,倘若夺爵毁劵,那些为爵位兢兢业业的人脸色一定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