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后成了皇叔的掌心宠上一章:第 53 章
  • 重生后成了皇叔的掌心宠下一章:第 55 章

理国公夫人之前就怀疑沈言卿是不是姜嬛派来败坏燕宁名声的。

只是还没等她动手,楚王就回来了。

“听王爷的话就是。就算没有王爷在,只凭咱们理国公府的势力,你给沈言卿几巴掌,端阳伯府也不敢说什么。”理国公夫人自然是护着燕宁的,只是却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她才念叨完了端阳伯府,没过两日,姜三老爷就热情又感激地请端阳来国公府上做客。

因为端阳伯也是晚辈,因此必然是要来给老太太请安的。然而端阳伯又算得上是长辈,因此到了老太太面前的时候虽然国公府里的几个女孩儿都在,老太太虽然觉得有些唐突,不过也没说什么。

燕宁正跟阿静一左一右陪着老太太说话呢。

阿兰订了亲,正在一旁和理国公夫人与姜二太太一同看自己的嫁妆还有什么缺漏。她倒不觉得自己看自己的嫁妆有什么不好意思,反而还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什么百子千孙的帐幔吉利得很,多要两床,石榴花开寓意这么好,自然也是要的……她完全不害臊,一向清冷的姜二太太都觉得自己生的这丫头脸皮这么厚也不知随了谁。

正在这个时候端阳伯来拜见老太太,听说是端阳伯,阿兰几个小姐妹都忍不住好奇地看向门口。

因为端阳伯府和理国公府来往不多,因此她们还没有见过这位名扬京都的传奇人物。

能叫眼高于顶的长平长公主下手抢人,直到如今还在孜孜不倦地争宠,那必定是一位世所罕见的美男子了。

年少的女孩儿自然都对端阳伯的风姿十分好奇。

果然,当端阳伯走进门来的时候,屋子里顿时寂静了一瞬。

小姑娘们的呼吸都停滞了。

阿兰看着笑着进门的端阳伯,都忍不住在心里说了一句怪不得。

怪不得长平长公主抓着他不松手呢。

果然是难得的美男子,说句冠绝京都也不为过。

无论是气度还有俊美的容貌都是她生平仅见不说,这端阳伯瞧着年纪不过二十七八的样子……听说他府里的姬妾众多,也不知道谁占了谁的便宜。

阿兰和阿静自然是看见了这样俊美的人物十分腼腆,然而燕宁上一世却见惯了端阳伯的。

这位前世的公公和她的交集不多,端阳伯不喜沈言卿,自然也不喜欢燕宁这个儿媳妇,因此每次看见燕宁都冷冰冰的。只是无论端阳伯为人好坏,那张脸都是俊美到了极致的。其实叫燕宁说,无论是沈言卿还是沈言江,虽然都是很出色的年轻人,然而容貌都没法儿和端阳伯相提并论,他这样的俊美,也的确能叫人理解为什么见惯了世间美色的一位公主也要千方百计嫁给他。

嫁给这样好看的男人,做梦都会笑醒吧。

只是如果是个对自己无动于衷甚至厌恶的美男子,那只怕如长平长公主那样,没有片刻清闲了。

姜三老爷见众人都在,便笑着请端阳伯进来。

端阳伯优雅端贵,含笑上前给老太太请安,之后又对一旁偷看自己的小姑娘微微一笑。

那一笑,仿佛刹那昙花,优雅动人。

阿兰和阿静默默地收回了目光。

本来觉得很好看的男人,只是一想到这是沈言卿他爹,就觉得一盆冷水泼到头上,完全心动不起来。

这段时间因为沈言卿纠缠燕宁,她们都烦死沈言卿了。

“母亲,今日我承了伯爷的帮扶,不然差事只怕都要出了错漏了。”姜三老爷本来就是个庸碌人,在朝中的官职也不怎么样,每天小心谨慎的,不过还是时常出错。

所幸他的那职位没什么打紧的,而且又出身理国公府,因此有了错漏也只是被人挑出来说道几句也就算了。只是做男人的,在外如果总是出错岂不是很丢脸?姜三老爷如今女儿要嫁人,儿子都要下场了,自然憋着一口气希望自己能做个能被人敬重的父亲。

只是还是差点火候。

今日的错处不大,不过如果没有端阳伯在一旁提醒,他又犯错的话,自己在衙门也会被人背地里嘲笑,很丢脸。

端阳伯热心,叫自己免于丢脸,姜三老爷自然很感激他。

等他和端阳伯说了几句话,顿时就觉得端阳伯是个极好的人,一时相见恨晚。

他觉得端阳伯对自己十分亲近,因此把端阳伯当做了自己的朋友,请他来府上坐坐。

端阳伯就来了。

“那真是多谢伯爷了。”老太太看着俊美优雅,气度雍容的端阳伯便笑着说道。

“您说这话就过于客气。”端阳伯便笑着说道,“姜贤弟的差事已经办得极好,只是我平白多一句嘴罢了。”姜三老爷是个什么能耐的人,老太太心里有数。

见端阳伯十分客气,这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老太太便在心里揣度了片刻笑着说道,“伯爷能记挂他,就是他的幸运了。说起来,咱们两家也不算是不熟悉,去年的时候长公主时常来咱们府里做客,今年的时候,贵府公子也时常来寻我们家的老四。”沈言卿打着请教姜四老爷的种种旗号,纠缠过燕宁几次,令老太太勃然大怒,叫姜四老爷以后少把沈言卿给放进府里来。

她一提长平长公主与沈言卿,端阳伯的嘴角便微微抽动了一下。

就算是抽了抽嘴角,他依旧是光彩夺目的美男子。

只是看起来他俊美风流,然而此刻提到长平长公主,就叫人忍不住想到端阳伯府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一时美男子的光彩都褪色了几分。

“长公主……是有心人。”端阳伯嘴角泛起了淡淡的笑意,见几个女孩儿坐在一旁,顿了顿便笑着对老太太问道,“这都是您府上的孩子?都十分出色。”

他虽然这么说,然而眼睛却敏锐地落在了燕宁的身上。燕宁正默默地转着被掩在袖子底下的翡翠镯子目光放空,一抬头就见端阳伯正含笑,带着几分慈爱地看着自己。那种慈爱的笑容是燕宁从未在端阳伯身上见过的,她吓了一跳,觉得端阳伯这怕不是病了吧?

“她们还小呢。”老太太云淡风轻地对小姐们们说道,“给伯爷请个安,你们先出去玩儿吧。”她就觉得端阳伯府出来的一个个都是麻烦,因而不动声色地叫几个小姑娘都出去。

燕宁急忙和阿兰与阿静都出去了,回头,却见端阳伯似乎带着几分满意的目光回头看了自己一眼。这一眼很怪,燕宁觉得莫名地有些不自在,急忙跟着阿兰走了。她也不知道端阳伯在老太太的跟前坐了多久,因此晚上的时候也没有去老太太的屋子吃饭,只陪着理国公夫人吃晚饭。

自从三位表哥都不在京都,大表姐也嫁给十皇子之后,燕宁就几乎每天都陪着理国公夫人吃晚饭了。

因为她大舅母的身边如今也只剩下她一个孩子了。

理国公夫人自然是高兴的,而且或许是想叫燕宁更明白道理一些,她时不时地在吃饭的时候给燕宁说一说如何管束下人,如何理事的事,还有一些闲杂小事的禀告也当着燕宁处理。

虽然理国公夫人心里打算把燕宁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的幼子,不必做长子媳那样处处管家十分劳累,可是至少理国公夫人也希望燕宁学会管理自己和未来夫君的小院子。她也不这样明说,不过燕宁聪慧,耳濡目染之下也能学到几分。

理国公夫人觉得只要这几分就已经足够了。

只要燕宁不会被人蒙蔽糊弄,日后嫁人的时候再陪嫁几个能干忠心的婆子就差不多了。

不过燕宁倒是真的学会了一些管家理事的规矩,还有记账看账本的事。

上一世的时候,她也在理国公夫人跟前这么学过一些,不过嫁人之后没有她发挥的余地,因此慢慢地都忘了。

如今见得多了,她就又都捡了起来,倒是瞧着学得很快的样子。

理国公夫人见燕宁十分明白,不由心中也很欣慰,只是等一个婆子拿着账本有些不安地进来,理国公夫人便微微皱眉。

理国公从公中的账面上提走了两万两。

两万两银子,就算理国公府豪富,可是一次提走这么多也叫人警醒,理国公夫人便翻看了账本一番对那婆子问道,“国公爷说了做什么用没有?”

那婆子摇头紧张地说道,“国公爷拿走的都是银票,说是有用就拿走了,咱们也不敢问,免得国公爷不快。”这整个姜家都是理国公的,自然不可能一个奴仆为了银子就询问理国公拿这银子做什么。

理国公夫人的手指轻轻敲点了桌子片刻便说道,“这件事我知道了。你该怎么记账就怎么记账。”她不动声色,也不见恼怒,燕宁只觉得心里莫名生出痛恨,急忙转着手腕上冰凉的翡翠镯子,在那婆子出门之后说道,“一定是拿去给那母女俩了。”理国公肯定是拿去给楚氏和姜嬛了。

理国公夫人见她气鼓鼓的,便笑着说道,“多大点事儿,不过是两万两罢了。”她不叫燕宁为区区两万两不开心,只是心里却在想理国公到底想干什么。

这家伙自从老太太生辰之后就老实得很。

老实得叫理国公夫人心里都越发戒备起来。

每年老太太生辰的时候理国公都要为楚氏母女闹腾,可是这一次完全没有动静,却叫理国公夫人觉得他似乎在筹谋什么。

燕宁也发愁。

她不记得上一世理国公拿走了两万两银子的事,也不记得这个时间到底理国公干了什么坏事了。

她觉得自己上一世的那些记忆都在慢慢地变得无用起来,如今都想不到会发生什么,可是还有一件她没有想到的事在姜三老爷夫妻之间展开。

晚上夫妻幸福温馨地相拥而眠的时候,姜三老爷突然提到了阿静的婚事说道,“阿静年纪也渐大了,你对她的婚事还没有个章程?”

叫姜三老爷说,之前上门相看阿静的那几户人家真的不错了,妻子却横挑竖拣的,叫姜三老爷十分郁闷。不过今日见到端阳伯,他倒是想到了一个人来,便急忙推了推柔情蜜意腻歪在他怀里的妻子低声问道,“如果你挑花了眼,那不如我来挑一个?”

“谁家的孩子啊?”姜三太太脸上笑容满面地抱着丈夫问道。

她能独占丈夫,一直是她觉得最幸运的事,自然与丈夫的感情极好。

见她脸上带着笑,心情不错的样子,姜三老爷心情也好了几分,便急忙说道,“你觉得沈家大郎怎么样?”

“谁?!”姜三太太听到一个“沈”字,顿时脸色一变。

被长平长公主羞辱之后,她就对“沈”字十分厌恶。

“就是沈家那个刚刚回来的阿江。年纪轻轻就在楚王麾下做事,前途无……”姜三老爷之前见过沈言江,本就对他印象极好,今日遇到端阳伯,顿时把这事儿想起来了。

虽然是庶子,可是……

“我不答应!”姜三太太还没听完就一把把丈夫推开,翻身而起,气得浑身发抖,脸上的笑容早就不见了踪影,指着诧异地坐起来的丈夫骂道,“这世上还有你这样作践亲闺女的父亲没有?!你竟然想把金尊玉贵的嫡女嫁给一个庶子!”

第81章

姜三老爷刚刚好悬没被推下床,因此此刻惊骇地看着对自己这样尖锐的妻子。

妻子总是对他柔情蜜意的,虽然有些小争执,可是夫妻之间的争执,那还算叫做争执么?

不过都是夫妻之间的逗趣儿罢了。

可是此刻看着姜三太太,姜三老爷只觉得妻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不过想到妻子到底是为了女儿才如此,又想着妻子在国公府里不怎么出门,因此大概不知道沈言江的能力,因此对一个庶子有很大的误会,姜三老爷急忙抓着妻子的手说道,“你先别生气,先听我说。”

他飞快地在姜三太太恼火的目光里说道,“我提到阿江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觉得他真的很不错。当初他送阿宁回府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年纪轻轻被楚王委以重任,护送公主与阿宁回京,这是被王爷信任啊!而且阿江听说在蜀中颇有军功,年纪轻轻就能够成为王爷信任的人,说一句前程似锦也差不多。而且你今日看见了,沈兄也是个温和的人,日后看在我的面子上,会善待咱们的阿静,不会叫阿静受委屈的。”

“他是个庶子!”就算把沈言江说出花儿来,可是姜三太太一想到丈夫要把女儿嫁给一个庶子,就觉得无法容忍。

“庶子怎么了?英雄莫问出处。”姜三老爷便皱眉说道。

“不行,我绝不答应!”姜三太太看着丈夫的不以为然心中难受,不由含泪,声音锋利地说道,“我这辈子就吃着出身庶女的苦,难道还要叫我的女儿再嫁给一个庶子,一辈子不如人了不成?”

她自己出身庶女,按说只能嫁给门当户对的大家族的庶子,一辈子缩着头在嫡婆婆手里讨生活。可是她不认命,不想要在嫁人之后还低人一等,得在夫家嫡出的同辈妯娌大小姑子的面前卑躬屈膝的日子,因此才使出浑身解数嫁给了姜三老爷。她好不容易摆脱了自己只能嫁给庶出的命运,怎么能叫阿静反倒继续延续嫁给庶出的这种生活?

嫁给沈言江,就是端阳伯府的庶子媳,这样卑微,姜三太太怎么可能答应。

而且沈言江也没有好到叫她觉得可以做出牺牲。

这世上青年才俊多得是。

“你不答应?那你给阿静又找了个什么婚事?”姜三老爷见她依旧不肯答应,不由十分气闷。

“阿静出身国公府,是姜家的嫡出的姑娘,堂姐又是十皇子妃,什么好人家嫁不得?”见姜三老爷无奈地看着自己,姜三太太便咬着牙说道,“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老爷也快点死了这条心!想叫阿静说给沈言江,除非我死了!”

她说了这样决绝的话,见姜三老爷沉默着没吭声,心中顿时一紧急忙追问道,“老爷与端阳伯这样亲近,难道你已经……”已经对端阳伯提到两家结亲之事?

“怎么可能。我到底是女孩儿的家里,怎么可能主动提到结亲之事。只是我想着阿静温柔贤惠,如果嫁给沈言江倒也好。如今沈言江就在王爷的跟前站住了脚,他这样年轻,日后必然是会有更大的前途的,说不得一方主将也做得。这样的身份,难道还配不上阿静不成?”

姜三老爷说没有提过阿静的婚事,姜三太太顿时松了一口气,继而冷笑着说道,“老爷好大的口气!这天下才俊这样多,哪里轮得到一个端阳伯府的庶子出头!不过是王爷面前缺个跑腿儿的,因此才叫他露了脸,我瞧着也没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而且他是个庶子,庶出的能有多大的出息。”

姜三老爷有心想说你也是庶出的。

只是他到底与妻子夫妻恩爱这么多年,因此没舍得。

为了家里的人他可能和妻子置气,可是沈言江到底是外人,他怎么可能因为沈言江就和妻子吵闹不休。

“总之,如果老爷一定要阿静嫁给这沈言江,那索性先杀了我吧!”姜三太太见他露出几分犹豫,就知道他是心疼自己的,便脸色威胁地说道,“叫阿静嫁给这样的庶子,日后被人嘲笑,我还不如直接先死了,闭了眼眼不见心不烦!”

她这样激烈地反对,姜三老爷便叹气说道,“你今日相不中阿江,日后可别后悔。”

他是揣度日久才觉得沈言江是个不错的人选,一则瞧着端阳伯的意思十分看重沈言江,就算长平长公主不是个省事儿的主母,可是只要有端阳伯看着,阿静嫁进门也不会吃多少苦。更何况阿静如今嫁给沈言江,算是在沈言江尚未崛起的时候,这都说糟糠之妻的情分是会被人一辈子记得的,在沈言江没有显贵的时候嫁给他,以沈言江的性子,日后就算是发达了,也绝对不会忘记自己妻子陪伴自己经历的辛苦的岁月。

虽然阿静是姜家嫡女,可是三房却并没有多少能耐,姜三老爷知道自己是个平庸的人。

能嫁给沈言江,这些好处都在后头。

只是见妻子不答应,他也不愿意因为这些事争执起来,闹得彼此脸上都不好看。

强扭的瓜不甜。

而且如果传出风声去,说姜三太太看不上沈言江,这不是跟沈言江与端阳伯结仇么。

“我可告诉你,这件事不许你和阿静说!”姜三太太见丈夫如同从前一般对自己妥协了,顿时洋洋得意地叮嘱。

“我知道了。”姜三老爷也不可能会把这件事说给阿静,

虽然知道女儿懂事,不过他觉得到底婚事上还得谨慎一些。

“阿江的确是个好的。”姜三老爷可惜地说道,“也不知日后便宜了谁。”

“谁会看上他,去和长平长公主别苗头。”姜三太太吃过长平长公主的亏,自然知道那是个厉害角色,哼了一声,见姜三老爷没有坚持这婚事,顿时心满意足,抱着丈夫的手臂换了脸色,笑吟吟地对他说道,“你放心,阿静的婚事,我心里有数。”

她是阿静的母亲,而且教养女儿的事,姜三老爷还是觉得更应该托付给妻子,因此迟疑地答应了一声,把这件事放下不提也就罢了。夫妻俩约定好了这件事不会说给阿静听,自然阿静是全然不知自己的婚事就这么被提起了一次,她不知道,自然国公府里的小姐妹也都不知道。

燕宁自然也不知道的。

不然,她如果知道,只怕都要觉得姜三太太傻掉了。

沈言江人生得英俊,又年轻有前程,难道就因为身为庶子,就被人轻视了不成?

自古以来被人看重的不在出身,而是在为人还有能力上不是么?

不过她不知道沈言江被三房提起,倒是沈言江又在宫里被十一公主提到了。

打从去年沈言江护送十一公主和燕宁回到京都又回去蜀中,十一公主时不时嘴里就蹦出沈言江的事,这一次她神神秘秘地对进宫来和她玩儿的燕宁低声说道,“你知道么?我听父皇说,要提拔沈言江去京郊大营,而且封他到了从三品。”

十一公主比划了一下纤细雪白的手指,这一下连燕宁都愣住了,瞪大了眼睛问道,“从三品么?这,这是可以每日上朝的了。”从三品,就有资格天天去上朝了,虽然位置靠后,不过却也十分风光了。

就显赫如理国公府,能每天都去早朝的也只有理国公与姜二老爷两个人而已。

沈言江虽然只是武将的从三品,比文臣的差得远了,大概上了朝每天也没有他说话的份儿,可是,可是能在朝堂上当背景板,那也很了不起了。

“真的么?”

“真的,我也是听父皇身边的內侍说的。既然那些內侍能透出话来,可见父皇也没想瞒着谁。”十一公主脸色微微扭曲了一下,不知为什么,心里竟莫名地有一种十分骄傲的感觉。

她觉得自己这种感觉颇为古怪,急忙咳嗽了一声,在燕宁微微泛起潋滟的眸光里含糊地说道,“就……內侍不止说了沈言江一个人的封赏。我,我不就是只认识沈言江一个么。”她可不是专门去打听沈言江啊。

“我没问公主为什么要打听沈……”燕宁想了想,觉得沈言江如果真的被封赏,那就是大官了,便继续说道,“沈大人啊。”

“是么。”十一公主抽了抽嘴角,见燕宁懵懂地看着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又飞快地解释说道,“其实我就是觉得姑母要气死了。她一心打压沈言江,可是如今她却压不住了。那端阳伯府里头的形势都要变了,也不知道她在家里砸了多少瓷器。”一想想长平长公主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或许在端阳伯府狂怒却无法改变的样子,十一公主就觉得满意了。对于这位眼高于顶的姑母,十一公主没什么好感。

长平长公主连李贵妃都不放在眼里,那就更别提早就失宠了的王美人了。

因此从前长平长公主在宫里对王美人不屑一顾的种种,十一公主也能记住一二。

“原来公主只是因为解气么。”燕宁呆呆地说道。

“是的。”十一公主一本正经地说道,又觉得自己本就是这样。

不然……她又为了什么这样在意沈言江呢?

十一公主想到这里,忍不住心虚,又觉得坐不住了,霍然从御花园的石凳上站起来拉着燕宁说道,“今日的天儿这么好,咱们再走走。”她目光闪烁,霍然之间觉得自己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可是又觉得自己的心里并不是慌乱,反而带着几分羞涩。

这种情绪叫十一公主越发想要在御花园里散散心吹吹风,且见燕宁也被自己拉起来,她便笑着说道,“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宫里的花朵儿开得最好了,层层叠叠的,咱们一块欣赏欣赏,倒是能圆了你今年没去踏青的遗憾。”

每年豪族贵女们都去京郊踏青。

去年的时候燕宁去了,也是那一次在这一世第一次撞见了沈言卿。

今年踏青的时候楚王还没回来,燕宁哪儿有精神去踏青啊,因此她没去,倒是因阿蓉嫁给十皇子,身份尊贵不说,如今在京都之中声誉极好,因此今年阿静倒是能跟着去了。本来也有四房表妹阿若的帖子的,不过姜四太太不叫阿若去,阿若也就没去。此刻燕宁见十一公主提起,便摇头说道,“我本来也不喜欢热闹。如果不是去年王爷去了春华园,我也不会去的。”她抿嘴笑了。

十一公主看着年长一岁,越发婀娜妩媚的燕宁,感慨地说道,“你倒是只记得叔祖啊。”

“这有什么不对。要把王爷时时放在心上才可以啊。”燕宁眨着一双潋滟的眼睛认真地说道。

十一公主认真地琢磨了一下这句话。

她觉得这句话很对。

可是却又觉得这句话哪里怪怪的。

“那你今日进宫,是专程为了我么?”十一公主突然嘴角抽搐着问道。

燕宁羞涩地摸了摸自己的手腕儿。

“能进宫又见到王爷,也见到公主,这不是很好么。”她听说楚王今日进宫面见皇帝,其实……也没有觉得自己一定能见到楚王,因为楚王未必会往后宫来。

可是万一呢?

自打楚王回京这么些日子,楚王一直在整顿人马,之后皇帝把京郊大营重新交到楚王的手中,听说还把宫中所有禁卫的权柄给了楚王,也就是说这京都内外,除了皇帝就是楚王说了算,这是多大的信任啊,楚王离开了一整年,有许多的公务要交接处理,自然忙得什么都顾不上。

可是……他还叫副将何泽给理国公府送过来好几车的东西。

都是滋补之物。

显然,楚王是觉得燕宁瘦了,怪可怜的,因此送了滋补之物给燕宁补补。

因此燕宁觉得自己的心里暖暖的,不敢打搅楚王做事,因此就想着进宫,如果能见到楚王一面就好了。

“我,我就想远远儿的看王爷一眼就好了。”燕宁急忙对十一公主说道。

她眼巴巴的,可怜可爱,十一公主觉得这句话也哪儿哪儿不对,只是又觉得没什么问题。

“那行,咱们就在御花园里逛逛,或许能听到叔祖一些消息。”见燕宁这么懂事,都不敢打搅楚王做事,十一公主就觉得燕宁太纯良了一些。然而她正在拉着燕宁的手逛园子的时候,却见另一侧的路上,正快步走来一个眉头紧皱的秀丽少年。

这少年一眼就看到燕宁与十一公主,眼睛微微一闪,长袖翻飞,翩翩而来,走到了燕宁的面前一双眼底带着几分审视,望了燕宁许久才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来说道,“燕宁,没想到你今日进宫。是因为……”他顿了顿盯着燕宁不高兴的眼睛问道,“因为大哥的事么?”

燕宁看着试探地看着自己的沈言卿。

“走开。”现在楚王回来了,她可是不怕沈言卿的。

十一公主拦在燕宁的面前,看着沈言卿皮笑肉不笑地问道,“怎么,在外头纠缠阿宁不行,现在跑到宫里来纠缠她?人要脸树要皮的,阿宁这么讨厌你,你还能厚着脸皮靠上来,你的脸皮什么做的啊?”她却突然皱了皱眉问道,“什么大哥?你说沈言江?”

一想到长平长公主对沈言江母子干的那些坏事儿十一公主就有气,只是她虽然身为公主,不过在皇帝的面前没什么宠爱,这一年半载的突然有些体面,也只不过是因为与燕宁亲近,皇帝就多看了她两眼罢了,因此沈言卿笑了笑,温和地说道,“公主的话令人惶恐。”他风度翩翩,从不恶言相向,然而却显然没有把十一公主放在眼里。

燕宁气得胸口起伏,一双漂亮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怒火。

“好狗不挡道,你没听过这句话么?”她冷冷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