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叫你看试试看就知道了,”林校替她拉拉衣角,并帮帮拍拍肩,人站在身她的身后,“是不是瞧着要好看一点儿?”

谢燕再得意地来回照镜子,照来照去,还朝林校挤挤眼睛,“这颜色我也喜欢,不过白色感觉不耐脏,好不好洗呀?”

“有专门的洗液,”林校连忙回答,恨不得把谢燕当成活招牌,但嘴上不说,“你看看,是不是要好看多了?”

谢燕也觉得比自己那件滑雪衣要好看多了,至少不显得雍肿,这年纪的女孩子除了念书之外,自然还会知道爱美,平日在学校只有星期一要穿校服,不穿校服的日子里自然是怎么好看就怎么穿,这件在身上的衣服她自然就很喜欢,颇有点不舍得下脱的样子,迟疑了一下,她还是问了句,“这衣服得多少钱呀?”

“两百九十九块,”林校从谢燕身上翻出里面的吊牌,递到谢燕的面前让她看,“比你身上的滑雪衣要贵一点儿,老板说了,新店开张,能打个折,七点五折,二百二十四块左右,可以略去零头,二百二十块就行。”

“这价钱确实不贵呀,”谢燕身上这件滑雪衣买了也是差不多两百块钱,跟这件叫什么羽绒服的一比,羽绒服也就贵了个二三十块钱,从数字上来看是不怎么贵,“我回去跟我妈说说,是不是给我的过年衣服就买这个。”

林校也不急着让她就买了,大家都是学生,哪里有这么多的钱自己就作主买了,就算是有钱买了,她还怕谢燕家里人对她有看法呢,就算是想让谢燕当活招牌,也没有想得那么的现实,“你要是真想买,我就把这件给先放着,不会给别人的。”

谢燕有点不好意思,“好呀——”

可一应了,她又有点犹豫了,“不过得看我妈,我带我妈过来看看,她出钱,得她看了才能行,你这里有没有适合我妈这个年纪穿的?也许她看了喜欢,也能再买一件都说不定。”

“男女老少的都有,”林校笑着说,“你要是有空就多来这里,我一个人也挺无聊,老板都不来,就我一个人看店呢。”

“好呀,”谢燕高兴地应声,“我要回家了,你呢?”

林校看看天色都暗了,今天是第一天,她也打算早点回家,“我也回家呢,反正今天没生意,估计晚上也没有什么生意,不过我这里晚上没打算开门,还是回家吃饭算了。”

自行车就停放在店门外行道树边上,她就骑自行车回家,跟谢燕一块儿,路过大庆路,两个人就分道了,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入夜的风特别的冷,吹在她手上,让她忍不住地缩了缩手,更是缩了缩脖子,还是闷着头往前。

赵霞也回了家,饭已经在电饭煲里,但还没有吃,她人在洗澡,每天干活回家,身上那鱼腥味鱼臭味就特别的大,不洗澡完全去不了这种味,就算是洗,身上还隐隐地有感觉。

林校将自行车钥匙往桌上一放就去洗菜了,双手再冷也是忍着,炒了个花菜,再弄了个蕃茄青菜汤,也就这么两样菜,刚放到桌上,就冲着卫生间喊,“妈,洗好了没,吃饭了。”

赵霞刚好打开门,头发都是湿漉漉的往下低水,她就用拧干了的毛巾使劲地擦头发,幸好头发短,擦起来并不怎么费事,身上穿着棉毛裤跟棉毛衫,头发擦得差不多了后就套上棉袄,“午饭在外面吃的吗?晚上还要出去看店吗?”

林校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午饭在店里吃的,晚上不要看店,妈,明天想吃什么,我下班回来买点菜?”

“家里还有洋芋奶呢,没必要买,要不我们明天晚上吃洋芋奶饭算了?”赵霞喝下热汤,又喝了一口,“要是我回来得早,晚饭就我来煮。”

林校点点头。

赵霞看看她,又有点迟疑,“寒假作业怎么样了?”

“还没呢,得回校拿成绩单时才有布置,”林校咬着咸鱼干,刚一咬,就觉得太咸,索性往醋里醮了醮再吃,“你可别担心我的成绩,我现在是非常有主意的人,你不用担心我呀。”

赵霞真的是不担心了,好像女儿一下子就成长起来,“那别耽误了回学校拿成绩单的事。”

“让我姐领吧,”林校并不在意,她知道差不多能得多少分,必然不会有什么意外,“我这里要看店呢,拿成绩单又不是什么大事,让我姐代拿一下也是一样。”

赵霞觉得也是,“妈也不指望你能挣多少钱,就盼着你成绩别掉了。”

林校点点头。

晚饭吃完,两个人就早早地睡了。

八点之前,林校就骑着自行车去店里,打开店门,又即将开始一天的冷清生意,唔 ,也不能说是冷清,更直白点说是没有生意,她趴在柜台那边,觉得有点冷,还是跟昨天一样挑了件穿身上保暖。

不知道空调买一个得多少钱,她在心里估算着,又一想店也不过是开短短的时间,买个空调等于是浪费钱,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林校,林校——”

她正有点无聊,就听到谢燕的声音,不由得往门外看去,来的不止是谢燕一个人,还有两个中年妇女,中年妇女长得还挺像,明显瞧着就是两姐妹,谢燕挽住胳膊的那个人估计是谢燕的妈妈,至于边上那么像的肯定是谢燕妈妈的妹妹吧?

她心里就这么一想,赶紧地就迎上去了,笑得甜甜的,“阿姨们好。”就她那张黑黑的脸,笑起来真不如白皙的脸那么甜蜜。

谢燕妈妈立马就拉住林校的手,眼里的笑意藏也藏不住,“是林校呀,我一天到晚就听见我们小燕提起你来,阿姨还是头次看到你,以前开家长会也见过你妈妈,就是不知道你长什么样,现在到是看到了,比我们家小燕要高一点儿呀。”

“是呀,是呀,”谢燕妈妈的妹妹也笑着,同样的热情,“你们真是有缘份,小学时是同班,初三时也是同班,现在高中了也是同班,都同班了。”

“妈,小姨,你们真是的,”谢燕在边上小声地说着,“你们快看看衣服嘛,说这些做什么呀,这么热情,会让林校难为情的。”

谢燕妈妈瞪一眼她,到不是生气,就是笑着瞪她一眼,“喏,真有你的,非得拉我们过来看看,你棉袄不是有好多件了嘛,还要买?不如买好看点的衣服。”

林校一听,就觉得不对味儿,不过她就笑着,并没有主动上前做生意,并脸上有点着急的谢燕眨了眨眼睛,让她别急着说。

“是呀,阿姨,我这里衣服样子是不太好看,”她慢慢地说,笑看着谢燕妈妈跟谢燕的小姨,她指指自己身上的这件,“就是穿着挺暖和,我也不太喜欢这样的样式,不太好看呢。”

谢燕妈妈昨晚就听谢燕一直提起这衣服,就怕女儿不懂事叫人哄去买衣服,钱花了没事,就是怕让同学哄了后买了衣服,听到这个话,她就看向林校身上的衣服,还拿手碰了碰,外头挺滑,瞧布料应该能防水的样子——

不过,更让她眼神一闪的是还挺薄,不像她买过的棉袄那么厚,突然间有点半信半疑了,“真的能保暖,就这么薄的?”

她这么一说,谢燕的小姨也跟着一摸一看,确实是挺薄,并没有那种厚实感,比她们身上的叫“滑雪衣”的棉袄都要薄很多,也能瞧得出来还挺贴身,还比滑雪衣要显身段。

“阿姨,你们可以试试看,”林校笑着说,“自己试了才知道,我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能是真的,你们试了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保暖,这里有好多款式,要不要看看再试试?阿姨?”

谢燕妈妈半信半疑地挑了一件试试,这一试,才晓得真的事,立马热情地叫她妹也跟着挑一件,当然,谢燕也挑走了昨天选的那件,三个人一共是挑了三件,这一算,林校就收得收七百多块钱——

她把零头给略了,直接收了七百块钱。

谢燕妈妈还挺满意这次买的衣服,本来还怕自己女儿是个傻的,叫同学哄了去,没想到这同学不光成绩好,讲话也挺实在,反正都要买衣服,不如买这样能保暖又能显得稍稍好看的衣服,保暖跟好看都齐全了。

“你同学都知道打工了,你会做什么呀?”谢燕妈妈“嫌弃”地瞅了一眼谢燕,“就知道天天在家里看电视吃零食。”

谢燕吐吐舌/头,“我这不是现在不需要打工吗?林校是家里不太好,她没得办法才出来打工,要是有办法,谁乐意寒假这么冷的天出来打工呀?”

她的话才说完,就被她妈给敲了一记脑袋,“说什么呢,她是家里条件不太好吗?”

“是呀,要不然她早就去县一中了,”谢燕的话里有点可惜,挽着她妈胳膊更紧了些,“她来二中读,二中给她免了学费的,她是这么跟我说过。”

“你呀,要是你考了一中,我是说什么也要送你去读的,”谢燕妈妈觉得有点小小的遗憾,不过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她听完就也抛到一边去了,并不会记着这个事,“她成绩比你好,你可得努力了,不知道这次期末考怎么样?”

“反正考都考了,成绩都在那里了。”谢燕往前大步走,难得这几天没听到人提起达成绩,没想到今天还是逃不过,“妈,快点,买点瓜子,我要吃瓜子。”

“行行,给你买。”

林校拿着七百块钱,开店以来收到的第一笔钱,让她有了点信心,生意总要慢慢开始,总不能期待一下子自己就发展大胖子。

第91章 091

有了七百块入账,总好过没有一点儿入账,万事开头难,林校也晓得这个道理,索性趁在银行下班之前将钱存入银行,再跑到菜场买了点五花肉,还有洋葱头,骑着自行车迎着冷风回家。

回到家,赵霞还没回,家里空荡荡,显得特别的冷清。

林校先是将洋葱头剥掉外层的干皮,再用刀小心地切开两刀,刚好分成四块,泡在水里去去辣,省得等会切开来当葱时辣着眼睛,然后才去削洋芋奶的皮,刀迅速地切个好几刀,切成挺小粒状,五花肉嘛用盐腌一会儿,等会煮起饭来才能特别的入味。

她别的不太会,这个可有一手,全都弄好了后再把饭连同材料都往电饭煲里一放,等着煮熟了就能吃了,等待的时候,她还是看电视,现在最红的电视就是《还珠格格》,就当是打发一下时间。

当电饭煲的指示灯跳到“保温”时,她就听到楼道里的沉重脚步声,连忙站起来去开门,果然见到已经回家的赵霞,也顾不着那些个鱼腥味,去接赵霞手里的东西,“妈,这么冷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刚好把手头的切切完嘛,”赵霞笑着说,脸上有着难掩的疲态,还是挺有精神的样子,跟在林校的后头走入屋里,见电饭煲那里已经跳到“保温”,“你回来的挺早呀,店里这么早就开门了?”

“没关门,是打烊,妈,”林校纠正她的话,将东西放入卫生间,洗了洗手才出来,“我再煮个汤,就可以吃饭了,妈,你先洗澡去。”

赵霞点点头,就去洗澡了,不止是洗澡,洗好了后再把东西都给洗洗,洗过了再晾在窗外才算是完事,跟林校一样子坐下吃饭,才入口,她就皱了眉头,不过很快地就舒展开来,“以后少放点盐。”

林校还没入口呢,这一入口,她才晓得自己可能是放错了,也许是把盐放了两次,根本没放味精?不由得笑出声,指指热水瓶,“要不要开水拌拌吃算了?”

“没事,咸是咸了点,可是香呢,”赵霞说的是实话,咸的东西是香些,“开水拌了哪里还能有味道,就是稍微咸了点,也不是太咸,还能入口呢。”

林校笑嘻嘻,她妈的话还是收了点的,并不是稍微感,而是确实有点咸。

还是开门做生意,一天都不能关门,林校天天迎着冷风去开店,比前两天好的是至少进来看的人要多了,不过没有试的人,林校陪着笑,一天下来,还以为今天生意又要成零了,没曾想,在她快关门的时候,真有几个人相伴过来了。

真让她喜出望外,这几个人都买了衣服,一下子就卖出去五六件,林校一下子就活跃了,恨不得一下子就将店里的衣服全卖完了,三天下来卖了□□件,她还是将预期的目标再往下降了降——

就在她将预期目标往下降的时候,生意竟然慢慢地好了起来,就像她最开始所期望的那样子,在她拿到成绩单之前,挂上的衣服已经卖了一半,小仓库里的是没动过,已经够她收钱收的手软。

成绩单是她姐林洁拿来的,拿来的不止有成绩单,还有她的奖状,还有奖学金三百块钱,都是放一块儿交给林校,林校正在店里吃饭,所谓吃饭不过就是泡了碗方便面吃吃,看到她姐把东西放在她面前,她还有点惊讶。

“姐,你怎么来了?”林校三两下把面给吃完了,“你饭吃了没,要吃点方便面吗?”

林洁是在学校食堂吃完饭后再出学校,到林校的店里时是大包小包一大串,见林校这店面开得有模有样,不由得眼睛发亮,“真是开起店来了?”

“是呀,”林校有点小得意,帮她姐把东西拉入后面的小仓库里,“你看看吧,有没有觉得很不错呀?”

林洁四下里看看,觉得这店跟边上的店也没有差,甚至要好点,看着挂着的衣服,不由得摸了摸,也有点好奇,“这么薄的,真的会保暖吗?”

“当然呀,你试试就知道了,”林校大大方方地拿下来一件递给她姐,是件白色的,她姐皮肤白,白色穿在身上会更好看些,“这件是长款的,肯定适合你,又保暖又好看。”

林洁还有点迟疑,“不会弄脏了吧?”

“哪里的事,”林校赶紧拉开她的手,将衣服袖子往她手臂上套进去,“姐,你信我的,你一试就知道怎么样了,回头我们一人一件刚刚好,带回家当过年衣服,也不用再买别的衣服,配牛仔裤就行了,更不用再想着搭别的裤子,还可以省一笔钱,再买双毛皮鞋就行了。”

林洁想了想还是试穿,长款的羽绒服刚好快到她的膝盖,几乎将她整个人都给罩住,似乎把所有的冷意都给挡在外头,跟这个一比,她身上这件薄薄的“滑雪衣”就跟纸片一样,完全是天差地别。

她还试着动了动手臂,合身,却不紧绷,也不显得雍肿,更重要的是保暖,脸上的惊喜一直未减,“真的是耶,阿校,这衣服真够保暖,世上还有这种衣服呀,居然真的有这种衣服!”

她在那里惊呼,林校就一直在边上听着,并挑出件深紫色的长款出来,“姐,你看看这件,适不适合妈穿?会不会显得更年轻点?”

“还合适啦,”林洁点点头,心情还是比较激动,就觉得心都快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一样,她一手捂着胸口,一手脱衣服,“阿校,那个顾景晟真的这么靠谱吗?这些东西你花了多少钱?”

林校知道迟早会面对这一问,也没打算瞒着她姐,“他还是挺靠谱,别看他年纪比我们都小,他家里好像挺厉害,我上次在杭州跟他碰过面,这家店呢,我跟他合开,把东西全卖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分账…”

“分账?”林洁听到这里才算是稍稍放心,她对顾景晟没有多少了解,也就仅仅知道那是她妹教过的一个少年,也更知道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生怕顾景晟后边有什么打算,或者顾景晟他家人有什么打算,她妹这么欠人情,好像是不太好,不过,她也算是稍微镇定了下,“他这么跟你合开店,他家里人没有意见吗?”

“他妈死了,他爸是顾伯平,”林校把何晟的家庭说了说。

林洁不是林校是重生的,根本不知道顾伯平是谁,听得一头雾水,“顾伯平是谁呀,我听都没听说过。”

“是我们镇上的有钱人,以前娶了顾景晟的妈,后来顾景晟的妈死了,他就回镇上建厂了,”林校说得头头是道,“顾景晟还在他外公家呢,听说他外公是什么挺了不起的人。”

“不是吧?”林洁觉得跟听天书一样糊里湖涂,“怎么跟电视剧一样,你不是要说那么顾伯平的娶了人家的女儿,就等着人家女儿死了占了人家的财产吧?阿校,你开玩笑呢,哪里有这种事!”

林校也跟林洁笑笑,笑得可真浮于表面,“姐,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什么嘛,你跟我开玩笑的?”林洁有点不敢置信,“那这店到底是?”

“这事是真的,我是跟顾景晟合着开店的,”她坚持这个“底线”,“你知道啦,有钱人家的孩子跟我们可不一样,他们没放在眼里的钱,在我们眼里就大了去,他就是玩玩的兴致,拿着零花钱就跟我一块儿开店了,店面都是他叫人弄好,货源也是他那边直接弄下来,我就等着卖,卖到开学为止…”

林洁生平就没认识过有钱人,更不知道有钱人是过什么样的日子,也不知道有钱人甚至是个高中都没读的少年能任性成什么样子,只得暂时信了林校的说法,“那你好好干吧,把账得算清楚点,什么东西都得算清,知道吗?”

“那是当然的。”林校完全没有异议,她也更想跟何晟分得一清二楚,“姐,我当然知道这个啦,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我当然要算得更清楚些。”

林洁对于这样的结果很满意,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待在店里跟林校一块儿看店,已经临过年,上街买过年衣服的人更多,一个人真是忙不过来,两个人才能看得过来,晚上关门的时候也往后延了一些。

晚上两个人回家的时候,赵霞早就回了家,早就洗过澡,饭菜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两姐妹回家来吃饭,眼看着时间过得飞快,两个女儿都没回来,她有点坐不住,索性就到楼下站着等。

来来去去好些个人,就是没见她的两个女儿。

赵霞有点心急,生怕两姐妹出什么事,再往外头走出去了点,一直站在路口等,路口没有什么可挡风的地儿,她站在那里任着冷风吹,吹得她很冷,她却是仿佛感觉不到冷似的,固执地站在那里张望——

慢慢地,才看到两个人影,一个推着自行车,自行车上载着东西,一个在边上走着,手里还似乎提着什么东西,人影越走越近,她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看,还往前跑,果然是她的两个女儿回来了。

“阿校,大洁?”她边叫着,脚下并没有停一步,“阿校,大洁?”

“妈——”

“妈——”

林校跟林洁也看到了她,更听了她的声音,连忙也加快了脚步往这边走,自行车载着林洁的被子还有一些复习资料,都牢牢地绑在自行车上,林洁手里提着的是三件羽绒服,怕放在自行车上掉下来就一直没提着。

“今天怎么这慢才回来?”赵霞想拿过林洁手里提着的袋子,“是不是生意挺好的?”

“妈,我自己提,你走着吧,”林洁跟她妈说,“是呢,生意挺好的,妈,你吃饭了没?我跟阿校晚饭还没吃呢。”

“我没吃,跟你们一块儿吃,”赵霞想帮着推自行车,林校也不让,她只得并排跟她们走在一起,“明天会更冷,可能要结冰,也可能要下雪,明天如果能早点回来就早点回来?”

“嗯。”

林校跟林洁一块儿点点头。

自行车停在楼道最底下那里,林校扛着她姐的被子就往上走,赵霞提着复习资料,总算是插上一手,林洁走在最后面,母女三人一块儿回家。

冷冷的夜晚,吃点热饭,喝点热汤,恐怕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过年前,店里的衣服都卖得差不多了,也就没留几件。

林校算了算钱,赚的并不怎么多,与她想象的赚翻天是有点距离,不过也不会亏,房租费,装修费都扯开,还有货源的成本费,运费啦,她都是找何叔要的数据,这么一算,赚了好几千块钱——

也算是赚的大头了。

她不止将房租等一切费用都给了何晟,还有赚的钱都一分为二划给何晟,由于不知道何晟的账号,她只好用邮政汇款给何晟,不管收不收,她还是得把这人情给还上,真的是欠人情不好欠,甭管他到底是不是想报达一下她当年的恩情,——她细想了下,最容易结仇的就是当年欠你恩情的人,她也怕她再跟何晟纠结下去,到时候这点恩情就转成了仇。

结亲不容易,结仇可容易了。

她还是悠着点比较好。

她算了算钱,不止她这几年的生活费有着落,还有她姐大学一两年的学费跟生活费都快有点着落了,把钱全攒起来,到时候一块儿都给她姐放着才好呢。

过年,娘仨人并没有回家,也并没有家可回,那个老家,已经不是她们娘仨的家了,以前是不想回去,现在是回不去了,坐在被窝里看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今年是个不一样的一年,国家发生着大事,人民子弟兵们到处抗洪救灾,而她呢,则是努力地奋发上进。

大年初一,谁也没有出门。

这一个年,她们过得非常的清静。

初二跟初三,林校带着东西回老家,林洁带着东西去外婆家,两姐妹分别去两个阿婆家里,值得林校庆幸的是并没在老家碰到林长富,据她阿婆讲,林长富初一时回来过家里,下午就走了。

林校并不想碰到林长富,主要是不想跟林长富起什么冲突,她怕自己的脾气忍不住,忍不住对林长富不是眼睛不是鼻子的,幸好他不在,她也不用有那么大的情绪波动,颇有点庆幸的意味。

“哟,你爸可不在,都没爸了,你还到这里来?”胡来凤吊着眼睛,不太高兴地瞧着林校,好像要替林长富打抱不平,“怎么都有脸来?”

林校回头看她,一脸惊讶的样子,“婶,你说什么呢,我怎么听不懂,叔,你跟我说说,婶她在说什么话呢?我的脸坏了吗,还是我爸真没了?”

林长贵站在那里,脸上并没有笑意,似乎也挺不高兴她的到来,一听她这么说,面上有点挂不住,“你这孩子哪能这么说话的?正月里哪里能说这种话,你爸好好的呢,说什么鬼话!”

林校还装无辜,指指胡来凤,“可是婶说我爸没了呀?”

胡来凤一瞪眼,眼睛里只看得见眼白了,“死丫头,你胡说什么呢!”

“婶你没胡说就好,”林校朝她叔林长贵那里一瞧眼,“叔,可能是我听错了,婶可是什么也没说——”

她这话,把胡来凤气得又白她几眼,见林长贵站在那里也没帮她说话,就来了劲儿,“都是你哥不争气,一点都不争气,都弄到这地步了,你要是跟他学样,也别进家门!”

林校才懒得理他们夫妻俩,跟着她一声不敢吭的阿婆进了堂屋。

作者有话要说:

第92章 092

等进了堂屋,阿婆才开口,还压低了声音,“你别理他们,你弟弟书念不好,现在打算跟他舅舅去学点手艺,你婶正烦着呢。”

“成绩有这么差吗?”林校明明早就知道还装作不知道的样子,露出讶异的表情,“阿婆他不是在他外婆家念书吗,怎么会念不好?不是说小时候背书很厉害,听过几次就能背了?”

阿婆叹口气,终归是自己大孙子,就脾气十足十地像极了胡来凤,明明长在外婆家,外婆家的舅舅跟阿姨还有表哥表弟们都是老实人,就他个脾气不好,跟胡来凤一模一样,“他哪里是会呀,能闭着眼睛背书,对着书看,到是不知道是哪个字了。”

还真是这样子,当年林校转校到新城小学时,她叔的大儿子也想从外婆那边转到这边的小学,转校有个考试,他数学跟语文都是不到二十分,新城小学没收他,他只得回了外婆家那边的小学继续读。

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强制留级这一说,他也就顺顺当当地升到初中,初一过后实在是不想读了,正巧他舅要去别个市刻模子,胡来凤觉得读不了书还不如学门手艺,所以就见到成绩好的林校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阿婆——”林校拉着她阿婆的胳膊,“他过年没来吗?”

“没呢,”阿婆露出些许遗憾的表情,“他今天就跟他舅舅走了。”

这事她上辈子也听说过,林校不知道她那个堂弟到底学了多少手艺,反正是越学越坏了,不过她就没打算捞人一把,人家用得着她来担心嘛,不是有胡来凤嘛,她确实性子有点凉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