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电光火石之间,如意在到与不倒之间做了片刻的挣扎,终究跌坐在了水里。

冬天的水刺骨的冰冷,就是寻常人都受不住,何况是一个刚出月子的产妇,要是稍有不慎生了重病,命都能搭上。

嘉城长公主慌忙叫人扶如意,如意一咬牙干脆装着没坐稳的样子整个人摔倒在了水里,这下可真是把嘉城长公主吓坏了,又生怕闹大了惊动了皇上,自己也跳进水里去拉如意:“这可如何是好。”

如意冷的直打哆嗦,嘉城长公主也好不到哪里去,嘴里不住的回话。

“怎么回事?!”这冰凉中透着怒火的声音吓得嘉城长公主也打了个哆嗦,转头就见李宣睿走了过来,淡淡的看了一眼嘉城长公主:“姑母。”这声称呼叫的人心里都发寒。

嘉城长公主张口想解释两句。

李宣睿把自己的大氅解下裹住如意,将如意整个人都抱起来,阔步离开,留下嘉城长公主一个人在水里瑟瑟发抖。

湿衣裳粘在身上十分的难受,如意不自在的动了动。

李宣睿低头看了一眼如意,如意立刻缩了缩脖子,好像是自己干了什么亏心的事情。

李宣睿有时候都会忘记,如意是那个神乎的天眼神女,他冷冷的道:“现在知道难受了?”

好吧,如意就知道什么事都瞒不过李宣睿的慧眼,她把自己缩成个球,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王爷可真是薄情,我都被人推进水里了,您还说这样的话。”

如意的本事,别人不清楚,李宣睿却最清楚,这种小儿科的阴谋要是如意不同意,谁都伤不到如意。

但李宣睿还是很生气,要是如意身子底子差,要是如意没有异于常人的本事,那现在的如意说是危在旦夕也不足为怪。

“以后离嘉城长公主远一点!”

如意连连点头,看着李宣睿漆黑的脸寻思着,这份愤怒里面有没有一点是因为嘉城长公主是找她给她儿子看不孕不育的,不过话说回来,她以前为什么没有感觉到李宣睿的臂膀这么有力,虽然她也不惧怕那些人找麻烦,但李宣睿能及时出现,让她感觉自己也是有人罩着的,这种感觉真的不错。

如意猫儿一样在李宣睿的胸前蹭了蹭,李宣睿垂眸看了一眼,如意的发丝也湿了几根黏在她白皙的面颊上,红唇挑着一个温暖的弧度,看起来心满意足的样子。

李宣睿眼里的寒光也散掉了大半,将怀里的人搂的更紧。

孟王妃的身影几乎淹没在一片白色中,身边有人在她耳边低语,但也淹没在了一片凄凉的哭声中,孟王妃垂了眼嘴角露出一丝稍纵即逝的微笑,但这一切都无人察觉。

如意躺在床上哼哼,李宣睿站在一旁冷峻的道:“她一向身子弱,这一次刚出月子就见了冷水,还不知道要怎么样?”

亲自过来的太后也一脸凝重:“谁知道会出这样的事,倒是委屈这孩子了,传哀家的懿旨,苏夫人暂时就在王府养伤,不用过来哭丧,等养好身子再说。”

如意只负责装病,李宣睿淡淡的声音清晰的传过来:“那怎么好?”

“王妃在前面该做的也就做了,少一个也没什么,皇上要是问起来,自有哀家来说。”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就没什么可扭捏的了,李宣睿道:“多谢太后。”

太后这才微微笑起来,朝着李宣睿点头,起身离开。

如意还所在被窝里思考晌午回去怎么才能吃一顿美味的素斋,想到高兴地地方忍不住在被窝里滚了滚,忽的感觉周围安静了下来,一睁眼就见李宣睿站在她的床头正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如意四下一打量见里面的人都打发走了,立刻堆起一脸讨好的笑:“多谢王爷厚爱。”

嘴上说她做得不对,结果还是帮着她达成了她希望的结果,当初之所以愿意跌进水里,就是想着能乘机偷个懒,有人不是想看见她生病么,那就叫这些人如愿好了。

不过李宣睿确实表现的不错,可以算的上体贴了。

如意拉着冷着一张脸的李宣睿:“王爷对我可真好,这些我都记得,您放心,我就休息几天,等皇后出殡的那天我一定会拖着沉重的病体出现的。”

这可真是好意思说出来,什么沉重的病体,分明就是生龙活虎,可不知怎么李宣睿却忽的想笑,但他深知如意的性子,给点好脸色尾巴就会翘上天,李宣睿只是微微挑眉:“行了,这些假话就不要同我说了,我送你出宫,不管怎样回去好好休息。”

如意连连点头,又去看李宣睿:“浩曦和绛珠怎么样?”

提起孩子,李宣睿的嘴角终于露出了点微笑,刚才他在皇上身边看见了浩曦,皇上竟然亲自带着浩曦,看上去不但喜欢而且十分看重,也不知道这孩子做了什么:“浩曦跟着皇上,绛珠那边有梦雪照看,这些事情你就不用操心。”

看起来一脸嫌弃的样子,分明还是担心她身子不好,真是个别扭的人。

不管怎么样,这些好意她照单全收。

李宣睿捡了干净的衣裳,一件一件给如意穿好,如意到有些不好意思:“王爷应该很忙吧。”

“知道我忙那就给我少找点麻烦。”说着把如意腰上的带子重重的系上。

如意识相的闭上了嘴,在不乱开口说话。李宣睿把外面一件素色的窄袖大衣给如意穿上,修长的手指在素面的丝绸上划过,竟然很有一种惊艳感,看的如意呆了呆,直到李宣睿用大氅裹住如意,又一把抱起,她才回过了神。

如意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我自己走吧。”

“能自己走出去,后面几天哭灵也就能来。”

好吧,她确实不应该开口说话,反正说什么都是不对。

如意被李宣睿塞进了软轿,李宣睿站在外面又打量了几眼如意的面色,终究放下了帘子,看了一眼外面跟着的小容,小容连忙道:“王爷放心,奴婢一定照看好夫人。”

李宣睿微微颔首。

直到如意走,李宣睿才转身离开,苏常胜连忙道:“王爷,要快去跪着了,不然只怕有人要说闲话。”

李宣睿微垂眼:“刚才具体是怎么回事?”

“奴才刚打听了,推夫人的那个宫人谁都不认识,不是嘉城长公主的人,现在早没有踪影了。”

这种并不会当即产生严重危害和影响的事情,会让人有一种无伤大雅的错觉,但若细想,这样做得人,心思却十分狠毒。

在外人看,如意最多就是受宠一些,却还不值得秦王府以外的人动手,所以有些事情根本不用查,结果就已经知道了一半。

那可是他捧在手里的珍宝。

皇后之死这背后掩藏的事情还在发酵,但目前谁也不敢就此揭开来说,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还是风平浪静,但实质上暗地里风云涌动。

李宣睿跪在了太子的身后,太子转头看了一眼李宣睿:“你倒是清闲。”

“我的夫人被人推进了水里,或许是哪个记恨我的人干的。”

太子一听这是在怀疑他的意思,冷笑了一声:“一个夫人而已,还不值得我动手!”

“有的人就是喜欢用些小事气人。”

太子气结,一想起跟在皇帝身后的浩曦就更生气:“放肆!”

此刻没人哭丧,灵堂里正安静的时候,太子的声音显得格外的清晰,众人的目光都转了过来,太子生怕又惊动了昭帝,只好强忍着沉默下来。

一整天的哭丧真的累人,小孩子没人太过计较,浩曦又跟着皇帝,累的也就是孟王妃几个,孟王妃眼睛肿着,嗓子也疼,喝了些茶水坐在踏上半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莲心心疼的道:“这还有好几天呢!”

可不就是这样。

但孟王妃现在顾不上自己,稍微休息就问起了如意的情况,莲心忙道:“人没见着,不过看样子应该挺严重的,回来的时候几个人扶着进去,桃花坞的人虽然不往外传消息但是脸黑的厉害,肯定是苏氏不太好。”

孟王妃瞬间就觉得自己有了力气,微微笑着点头:“叫人拿点人参去瞧瞧,就说是我的意思,别委屈了自己,要养好身子。”

莲心也笑起来,好像如意已经必死无疑一样。

72.第 72 章

青花瓷的小碗里盛着冒着苦味的汤药,如意的目光从汤药上掠过看向了莲心:“难为王妃这么费心。”

莲心淡淡一笑:“夫人劳苦功高,王妃说应该这样。”

为什么她就觉得这话里面有浓浓的讽刺?

如意到没有太计较这些,她端着药碗慢慢的晃荡,药汤晃出一圈圈的涟漪:“瞧姑娘说的,我有什么功劳,姑娘这样一说,我到不敢喝了。”

莲心抿嘴,留着葱管一样指甲的手指下意识的搓动,挺直了脊背,无形中露出了一种紧张的姿态:“王妃赏的东西,夫人只能一口不剩的喝光。”

孟王妃原来已经这么着急,连手段都用的这么直白。

这汤药她稍微一闻就知道这其中有问题,虽然暂时显不出来,但对于她这种产后伤风的人,无疑就是雪上加霜,要命的一招。

她虽然不惧,但是轻轻松松就把药喝下去也是不可能的,要不然孟王妃也不见得就相信,还会起疑心。

如意坐在床上,苍白着一张脸也不吭声。

小容上前道:“要不先放在这里,我们夫人坐的时间太长了不好。”

莲心一笑:“那正好,夫人喝完就休息,我回去交差。”

好像双方陷入了僵持的局面,各不让步。

莲心瞧着如意,心里飞快的思量着如何完成差事,不知道什么时候京城里兴起的自鸣钟,如意这里也有一个,滴滴答答的响着,像是在完成某种神秘的仪式,但也莫名的产生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在这短暂的沉默中,莲心觉得脊背满是汗珠,但她只要想起孟王妃的神色就又会觉得一片冰凉。

莲心一咬牙又开了口:“苏夫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要王妃亲自来,就不怕王爷对夫人心生不满?!”

如意脸上终于有了些表情,好像是下定了决心的样子,最终勉为其难的道:“多谢王妃好意。”

莲心睁大了眼睛瞧着如意把碗里的汤药喝的一口不剩,长长的透出一口气。

行了礼:“夫人觉得如何?”

莲心能坐稳第一丫头的宝座也是很有原因的,这份缜密别人就比不上,喝下去未必就全部吞下去了,开口说上一句话才能确保。

如意就偏不说话。

小容挡住道:“姐姐走吧,我们夫人要休息了。”

莲心深知不能太过了,虽然心里多少有些不放心,但还是退了下去。

莲心一走,如意就端了清水喝了一大口:“真是烦死人了!”

雀儿担心的道:“那药喝了没什么么?要不要现在就请个大夫进门?”

“王妃打的好算盘,现在哪里能请进门什么大夫,别反被钻了空子又粘上了什么恶心的事情。”如意说着又笑着转头看雀儿:“你的事情不准备和我说说?”

雀儿霎时红了脸:“夫人说的是什么?奴婢想起来还有些事情没做,夫人要是没事,奴婢就告退了。”

说着急匆匆的走了。

屋子里的几个丫头都笑起来,香草笑着道:“雀儿姐姐的好事近了!”

这个大家都知道,钟子墨有事没事总找雀儿,等着皇后的白事过了,如意就打算做主先把这事情给办了。

生活虽然总有那些烦人的事情,但终归更多的是那些让人觉得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事情。

孟王妃看着奶娘给小五儿吃完奶,孩子睁着大大的眼睛,像个又白又软的糯米团子,看的孟王妃心都要化了,她笑着抱起孩子,在孩子的面颊边亲了亲,小五儿软软的小手摸了一下孟王妃的面庞,孟王妃忍不住微笑起来。

莲心从外面走了进来,孟王妃收敛了笑意,叫奶娘把孩子抱了下去,自己轻拍了拍衣裳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事情可办好了?”

“都按照王妃的意思办妥了。”

孟王妃的嘴角微挑:“她可说了什么?”

“难缠的很,怎么也不肯喝,后来奴婢摆出了王爷,她才勉为其难的喝了下去。”

孟王妃淡淡的哼了一声:“说到底都一样!”说着缓缓的抚摸着手腕上的白玉镯子:“大少爷在宫里的动静打听的可清楚?”

“事无巨细都打探清楚了,早上进了宫就跟着皇上陪着皇上看一会折子,然后就去皇后的灵前跪一会,晌午快用膳的时候皇上会叫吴起年去接,用了晌午饭,会在乾清宫休息一会,醒来据说皇上会带着认字,然后再去跪一会,晚上就会跟着王爷一起回来。”

孟王妃手里的茶碗重重的磕在了茶几上。

没想到浩曦竟然这么受看重,这要是在年长几岁,还有别人什么机会?!

莲心应声垂下了头,王妃对苏夫人其实更多的是嫉妒,嫉妒能得王爷的宠爱,嫉妒能生儿子,嫉妒能有大少爷那样一个儿子,一个能得皇上喜欢的儿子所意味的太多太多。

浩曦身上青色的袍子外面罩着的黄色马甲都是他自己选的衣裳,在这种小事上如意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见,至于是否合适好看如意并不过多置喙,如果穿的不好觉得丢脸了他自然会换回来,不过浩曦的审美挺不错的,这样的颜色搭配在一起看起来清爽舒服,很有朝气,上了年纪的人一定喜欢,跪坐在如意的脚边给如意捧着药碗,如意端过去装模作样的喝了两口,就把药碗递给了边上的丫头。

“娘亲觉得怎么样?太医是怎么说的?”

这一本正经的样子,如意觉得还有点吃不消,轻咳了一声:“我自己就是大夫,到用不着找什么大夫,就是有点伤风,休息几天就好了。”但如意为了掩人耳目,故意把自己装扮的十分虚弱,明显这样的话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娘亲怎么能这么马虎?我明天跟皇祖父说一声,专门找个御医!”

这熊孩子,怎么这么犟,一点小孩子的样子都没有,这话说的,还让她觉得怯怯的,竟然就搬出了皇上。

如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在这个时候这样的事情跟皇上说,未免叫皇上说你不懂事,你一个小孩子一天管好自己就行了,娘亲自己能照顾自己,不用你操心。”

“这个事情例外。”浩曦认真的道。

如意气结:“我说的话你听不听,说了不用就不用了!”

沉默了片刻,浩曦仔细端详了如意片刻,忽的道:“娘亲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我去,这孩子成精了。

不过这样说如意到来了些性质,笑着道:“这话又怎么说?”

浩曦年纪虽小,但似乎已经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的面部表情,他尚且稚嫩但又和李宣睿及其相似的面庞上带着淡淡的一点笑意,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眼角稍微一挑有股莫名的气势,但说出来的话差点把如意气的吐血:“娘亲向来爱惜自己。”

潜台词就是如意命贵,要是真有什么,一定会请太医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声不吭的低调养病。

不过又不得不承认,浩曦确实分析的很准确。

如意莫名有种被戳穿的尴尬,只好拿出当娘的架势:“这样的事情你就不要胡乱猜测了,还要去宫里,你早点准备,再有,宫里不比家里,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小心,照顾好自己。”

“儿子知道了。”

李宣睿那边来了人接浩曦,如意看着儿子走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小容笑着道:“大少爷真是不同寻常。”

这是在嘲笑她这个当娘的吗?如意冷笑一声:“你别着急,等你生了儿子,我叫浩曦也教教他怎么做个不寻常的孩子!”

小容闹了个大红脸,匆匆忙忙的出了屋子。

李宣睿带了浩曦一直去了乾清宫,吴起出来接了浩曦,笑着道:“皇上刚才还在念叨小少爷呢!”

李宣睿看了一眼苏常胜,苏常胜忙上前给吴起塞了银子。

吴起笑的一脸灿烂:“秦王太客气了。”

李宣睿一直看着浩曦进了乾清宫自己才离开,浩曦进去的时候皇上正在和大臣说话,他便认认真真的在后面的暖阁写大字。

太子带着浩容进来的时候皇上正在手把手的教导浩曦写字,而且脸上是少有的慈爱和祥和,这样的神情太子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这让太子瞬间感觉到了压力,他带着已经八岁浩容上前行礼:“…浩容说是想请父皇帮他看看最近写的字有没有进步,所以儿臣就带他过来了。”

浩容很像太子妃,虽然继承了李家人的良好基因,但是终归有种阴柔的感觉,看起来并不如他本身的样子那样叫人觉得喜爱,但皇上上了年纪,心软了,也不想叫这个长孙觉得被冷落,就点头道:“那就一起过来,一会在过去。”

太子看了一眼浩容,微微颔首,很快告辞退下。

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坐在各自的位子写字,皇上批阅奏折,空气里浮动着暗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多了两个孙子,叫昭帝忽然就有了一种含饴弄孙现世安好的宁静感,分外的觉得享受。

浩容的目光不自觉的从浩曦身上掠过,落在昭帝身上,仿佛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又一次看向了浩曦,他的声音不大,但是昭帝也能听到:“听说浩曦年纪虽然小,但是字也得很不错,都说字如其人,我也来看看你写的字。”

浩曦带着对兄长的尊敬,但却也不卑不亢,自有风度:“长兄请看。”

浩容的注意力并没有在这上面,他知道该怎么说怎么样才能办好太子交代给他的事情,他只淡淡一看就开了口:“你这字是跟三叔父学的吗?看起来周正,但是对你来说太锋利太狠了一些,到不适合修身养性,你还小,可千万要明白,待人处事亲人之间可不能像这字一样狠毒锋利。”

明明就是在暗暗隐射王皇后之死这件事情。

73.第 73 章

昭帝的书房新摆了一口青花瓷大岗,里面有好几尾颜色鲜艳的鱼儿,书房安静下来的时候,有鱼儿跃出水面,溅起小小的水花,但也显得此刻的书房更为安静。

昭帝好像没有听见浩容说了什么,依旧低头在批阅奏折。

浩曦的脸上似乎看不出什么明显的情绪,他笔直的站着自有风骨,不急不躁:“不对一知半解的事情妄加评价,不对长辈含沙射影的侮辱,大哥的字不知道体现的是什么人品?”

既有气度又有自己的棱角,这样的年纪就有这样的风度和沉稳的气势,相比于此刻已经显露出愤怒的浩容,实在太难得太珍贵。

而且就如浩曦说的话,浩容本身肯定并不知道当时事情的真实内容,却还是开口说出来,本意就是为了打击另外一位长辈,为了自己的父亲能够在这场无形的战争中胜利。

亲兄弟亲侄子之间,怎么就忽的成了这样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气氛,如果照太子父子这样的行为和秉性,那以后一旦他驾崩,秦王还有浩曦还能有什么活路?

昭帝忽然就非常厌烦,不等浩容开口就道:“带皇长孙下去!”

浩容一下子慌了神:“皇祖父,孙儿,孙儿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眼见着再过几年就能成亲是个大人了,现在还一出事就畏畏缩缩慌手慌脚,一点皇长孙的气度都没有。

和一旁淡定自若的浩曦相比较,简直差的太远。

昭帝摆了摆手:“先下去吧。”

浩容苍白着一张脸退了下去,出了书房站在外面的廊下,眼里忽地迸出怨恨的光,一定是浩曦那个小兔崽子在皇祖父跟前说了什么,皇祖父以前可一直是最喜欢他的,现在竟然偏向那个浩曦!

昭帝看了一眼浩曦,想了想道:“你怎么看刚才的事情?”

浩曦顿了顿,看上去好像是在思考,片刻才道:“亲人之间即便有什么矛盾和冲突都是小事。”

竟然轻描淡写的把这事归类到了小事,而且措辞恰当,听的昭帝通体舒泰,昭帝忍不住哈哈笑起来,摸着浩曦的小脑袋:“好!不错!非常不错!”

浩曦只是有些腼腆的一笑,看的昭帝越发喜欢。

时间也差不多了,昭帝叫了小太监带着浩曦去灵堂,想了想又特地吩咐:“晌午的时候照旧过来。”

浩曦认真应是,大太监吴起跟了出去,朝着小太监吩咐:“你就在那边侍候皇孙,等着晌午的时候在跟着一起过来。”又朝着浩曦,眯眼笑道:“皇孙要是有什么事情,只管叫人来找奴才。”

浩曦笑着道:“您太客气了。”

吴起目送着浩曦走远,心里思量着皇上的态度,不由得又叹息了一声,太子的日子只会越来越不好过。

浩容站在假山后,瞧见那拐角过来的尚且稚嫩的背影,对一旁的小太监吩咐道:“用麻袋套住,狠狠的打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