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年初,两人就商量起自己能为这场灾难做些什么。

  写实名信,肯定不行,两个中学生的话不会有人相信的,还有可能引发后续的麻烦。

  写匿名信,是最可行的方案,然而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不能怪有关部门,也不能怪国家,毕竟全国上下有那么多专家,还有那么多“神棍”。要是有关部门都把他们说的话当真,国家不就乱了套了?

  但是这信,她们还是必须写,并且尽量写得有理有据一些,让他们看不出是小孩子写的。

  信发出去后,果然石沉大海了。因为早就有心理准备,所以她们两个也没感到特别失望。

  她们知道,既然灾难无法避免,就只能在灾后重建上尽一点自己的心意了。除了准备好的捐款外,她们还打算购买一些物资,比如方便面、帐篷之类的东西送到灾区。

  当然,这些都是五月十二日之后的事情。现在开始购置这些东西,只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她俩都是北方人,在四川没什么亲戚,也没有什么信可报。不过叶蓁蓁想到,她们可以在网上发帖,说不定就有人相信了,然后逃过一劫了呢?

  吕烁兰有些犹豫,怕有人会查到她们身上。

  叶蓁蓁想了想,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上网查了教程,然后去淘宝买了一些匿名IP,测试使用OK之后,才开始在网上发帖。

  几乎各大论坛她都发了帖子。然而帖子要么沉的很快,要么就是以“散播谣言”的罪名被论坛管理员删除了。就连叶蓁蓁的账号和IP,也几乎都被封掉了。好在这些都是她的马甲,不会耽误什么事情。

  做完这些后,她们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待了。

  十二号当天,学校里一片风平浪静。远在四川的地震,当然不会震到他们这里来,可两人一整日都觉得惶惶不安。

  一整天过去了,学校里没有人任何人说起地震的事。

  直到晚上放学,回到家后。叶蓁蓁和妈妈遛完狗回来,看到爸爸正在客厅看社会新闻,新闻里正好在播报地震的事情。

  叶蓁蓁连忙抱着球球坐了过去。妈妈却没过来,只是站在玄关随口问了句:“哪儿地震了?”

  叶壮志没看妻子,仍旧盯着电视屏幕说:“四川的什么地方,没听说过。”

  “严重么?”妈妈轻描淡写地问。

  “还挺严重的,据说有7点几级呢!”

  叶蓁蓁刚开始一听还觉得不对,后来她才想起来,地震刚发生的时候,震级测的还不是很准,过了好几天才一点点地升上去。

  “七点几级?那是大地震咯?”赵秋月这才意识到这场地震的严重性。她也换了拖鞋,坐了过来,和叶蓁蓁父女俩一起看起了新闻。

  “天啊,竟然死了这么多人,还失踪了那么多…”赵秋月皱起眉头,捂着心脏说:“太可怕了!”

  “你看着吧,这才开始救灾没多久,等过几天,死亡人数肯定更多。”叶壮志像个美分似的说:“这也就是在咱们国家吧,七点几级的地震就死这么多人。要是在人家发达国家,比如日本,肯定不会死这么多。”

  “爸爸,话不能这么说。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经常发生地震,防震措施肯定要好一点的嘛。”

  叶蓁蓁访日那几天,还顺便接受了一场防震教育,参加了地震演习。不得不说,从地震预防、震前教育来说,日本的确是比较发达的。听老师说起,他们的门窗、桌椅,都是防震设计的,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

  不过叶蓁蓁比较有信心的是,在救灾这一方面,解放军叔叔要给力多了…

  但是一想到那些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军民,叶蓁蓁就又感到揪心的疼。

  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都知道,这几天看新闻,是要准备好纸巾的。

  她现在光是想想,就忍不住泪目了…

第172章 救灾

  救灾

  第二天上学后, 果然好多同学都知道了地震的事情,在下课时间里私下议论。

  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 大家都还没意识到灾难的严重性。有人说是有“爆炸性新闻”, 其实他们心里大多都是麻木的,并不认为死了几千人、几万人有什么可怕。

  毕竟,地震和死亡都是距离他们那么遥远的事情。

  灾难没有发生在身边, 没有亲身感受到死亡,就永远都不会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尤其是对这群没心没肺的初中生来说。

  上学下课、应付老师和作业、课后打打游戏,这才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

  直到14号,关于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 就连学校老师也开始在上课时间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同学们才开始意识到, 这场灾难有多可怕。

  教语文的张老师怀着孩子, 正是母性泛滥的时候。说起地震中那些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母亲,还有为了别人的孩子,牺牲自己生命的女教师, 张老师几度哽咽了。

  说到最后,语文课快下课的时候, 好多同学都被张老师给说哭了, 张老师自己也是用纸巾边擦眼泪,边走出了教室。

  老唐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一幕, 就问班长:“是因为地震的事儿?”

  班长点点头。

  老唐也点点头,没说什么,神情有些凝重。

  没过多久,学校就开始组织大家捐款了。

  以前学校也组织过捐款,比如资助山区贫困儿童啊什么的。不过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是很积极,有人捐一块两块,最多也就是捐十块二十块的。

  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零用钱有限,还有同学说他自己就是贫困儿童,别说资助别人了,还想让人资助自助他呢,所以干脆不捐。

  可是这次不同。全班同学,无论是家境好的,还是家境差的,大家全都捐款了。少则十元、二十元,多则五十、一百。

  叶蓁蓁记得自己前世是捐了一百元的,不过现在她手里的钱多了,肯定不能只捐那么点儿。

  妈妈给了她二百,她自己又添了三百。主要是班级里捐的最多的也就是一二百,她要是捐的太多了,难免惹麻烦上身。

  反正社会上现在还有很多捐款的方式,想要为救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总是有办法的。

  但愿…他们的钱真的能全都用于救灾吧。

  晚上打开电脑,登陆企鹅时,叶蓁蓁发现好多同学都把头像换成了“天佑中国”,或者“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之类的图片。

  签名大多是一排蜡烛,写着“逝者安息”、“一路走好”这样的句子。

  打开QQ空间,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围绕着这场地震。空间还出了一款免费新皮肤,是黑色的背景,燃着一排蜡烛。

  叶蓁蓁轻叹一声,把自己的空间皮肤也换成了这个。

  周末,叶蓁蓁和吕烁兰又通过社会上的一些组织,捐了一些物资去灾区。她们两个毕竟是“小孩儿”,手里的钱有限,也就是尽自己的一份心意罢了。

  不过她们发现,都到了这个时候了,社会上竟然还有一些骗子借机行骗,发国难财,真是令人气愤不已。

  好在大部分老百姓的三观还是正的。接下来这几天里,几乎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关注灾区的最新情况。所到之处,人人都在讨论灾情。

  语文课和政治课,同学们几乎都是哭着上完的…

  语文课连着的常常是老唐的英语课。因为大家还沉浸在语文老师讲的救灾事例中没有走出来,要么默默流眼泪,要么就趴在桌子上无心学习,大大耽误了英语课的上课进度。

  老唐刚开始还忍着,后来就忍不住了,让大家打起精神来。

  “不是地震了,就代表天都塌了!震的不是咱们这里,你们就应该好好学习!”

  老唐的话道理上是对的,可在情感上,难免让人觉得太过冷血,无法接受。

  班里好几个同学立马跳了出来,说老唐“冷血无情”,甚至还有人质疑她“是不是人”。

  老唐怒了,拿着教棍就冲了下去。

  可是最后,她谁也没有打,而是突然回过头,哭了。

  班级里一片死寂。

  过了许久,老唐把眼泪擦干了,才回过头来对他们说:“你们以为我对这场灾难就无动于衷么?我把我这个月的工资都给捐了!可是你们要知道,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你们在这里不好好学习,就是在浪费生命,是对那些死去的同胞的不尊重!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中有多少人,想像你们一样坐在教室安安稳稳地读书,可是他们再也不能了!”

  老唐的话说完,好多男同学都咬住了嘴唇,女同学们则是干脆哭成了一片。

  其实,虽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不喜欢学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毫无良心。

  老唐的话,对他们触动很大…

  在这之后,课堂的气氛虽然还是有些沉闷,但好歹能够继续下去了。

  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中共决定将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1]

  叶蓁蓁所在的实验中学也降了半旗。

  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共同起立,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2]

  叶蓁蓁和全班同学一起站在教室里,为遇难同胞默哀。

  默哀的情景和她记忆中的差不多,只不过气氛要更庄重、更悲怆。

  这场天灾,让这群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是第一次深切的意识到,自己是个中国人,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同胞。

  哪怕是万里之外,素昧平生的同胞遇难,都会让他们感受到切身的悲痛,与难过。

  然而社会上总是难免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因为这几天是全国哀悼日,几乎所有的娱乐活动都被禁止了。综艺节目、电视剧停播,换成了铺天盖地的社会新闻、赈灾报道。

  互联网上,几乎各大网站、社交媒体都变成了黑白页面,大型网络游戏暂停运营三天。这让一些游戏迷极为不满。

  他们在网上破口大骂,口出狂言,说什么“不就是死了几个人么,还耽误老子玩游戏”之类的话,引得大批网友攻击。

  叶蓁蓁没什么游戏瘾,当年她也就是为了了解姜旭光玩过几把CS。她是真的无法理解,国难当头,为什么还会有人为了几天不玩游戏,而对无辜死去的同胞破口大骂。

  最近几天除了平时的上学、回家看新闻之外,叶蓁蓁还在学校和社区排练,准备义演。

  义演的舞蹈很简单,叶蓁蓁很快就学会了,并且在广场、电影院等场所参加了几场演出。

  筹到了多少钱,叶蓁蓁也不知道,反正这东西就和捐款一样,只是一份心意而已。他们都是些没什么权力的小人物,能做的也就这么多。

  话说,叶蓁蓁的新书本来计划在五一后不久就上市的,上市时间正好赶上大地震。不过叶蓁蓁早就知道会发生这种事,就让编辑想办法拖到了六一。

  现在小慈天天跟她念叨,说叶蓁蓁有先见之明。

  发生了这种事,谁还有心情买书啊?

  就是拖到六一,都很悬…

  不过,人们总是擅长遗忘的,尤其是一些并非真心感到悲痛,只是跟风悲痛的人。

  哀悼日结束后不久,大家的生活便渐渐回到了正轨。叶蓁蓁注意到,好多QQ好友的头像已经从和地震相关的,换回了平时的,只不过大多数人都还比较低调,没有用什么搞笑的图片。

  在这段时间,好像笑,都是一种无形的罪责。

  时间进入六月份,叶蓁蓁的新书《皇子奋斗日常》终于上市了。

  这年头网络还不发达,不时兴搞什么预售。所以对于销量,叶蓁蓁和小慈都不是很有信心。

  不过出乎她们意料的是,这本书卖的很好,甚至比之前的基本还要好!

  叶蓁蓁和编辑一起总结了一下,最后得出结论,这次新书大卖应该归功于两点。

  一是他们出版社在地震之后,决定从5月12日起,将2008年度所有图书所得的1%将捐献给灾区。许多人可能原本是可买可不买的状态,见到买书之余还能捐助灾区,就买了。

  二是因为…没错,小慈终于如愿以偿,以叶蓁蓁的年龄为卖点,在新书上面印制了一条显眼的腰封,让所有读者都知道作者今年只有十几岁,是“天才美少女作家”。

  诚然,书写得好很重要,但这种策划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虽说叶蓁蓁觉得说自己是“天才美少女作家”很羞耻,但看到自己的书卖的不错,她还是感到挺开心的。

  不过没过多久,公司就收到了许多反馈,说想知道“天才美少女作家”长什么样子。因为实体书是有塑料保护套的,打开后他们才发现里面没有作者的照片。

  摔!

  说好的美少女呢!

  照片在哪里?

  好多读者表示自己被“骗”了。

  没有办法,编辑只能在取得叶蓁蓁许可的前提下,在公司的官方空间里上传了一张她的照片。

  毕竟这个年代还没有微博嘛。

  照片公开后,没有引起太大的水花,不过先前闹着要看照片的那批读者,现在又开始闹着想见作者本人了。

  也就是让她开签售会。

  现在叶蓁蓁已经出过三本书,虽然算不上什么资深作家,但开签售会的资格还是有的。

  在公司内部讨论通过后,编辑就把开签售会的想法透露给了叶蓁蓁,问她怎么想。

  叶蓁蓁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会不会冷场啊?”

  不是她多虑,虽说“叶生”这个笔名现在也算小有名气了,但真的是很小很小的名气,她怕自己的读者不够死忠,嫌麻烦,不肯去签售会。

  万一到时候签售会上只有她自己和一堆卖不出去的书做伴,那可就尴尬了…

  “不会的,你放心。”小慈很有信心地告诉她,“公司都会给你安排好的,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开。如果到时候买书的人比较少,我们就用广播宣传,或者打折促销,总会有人来买的。毕竟你是‘天才美少女作家’嘛!”

  “天才美少女作家”这个梗,小慈似乎怎么都玩不腻。

  这话,叶蓁蓁真是没法接…

  “那我和妈妈商量一下。”

  赵秋月两口子得知后,两人都表示支持女儿开签售会。

  他们才不担心什么冷场不冷场,他们只是觉得,这是个露脸的好机会。女儿要想红,就应该多展示自己才对。

  “签售会在哪儿开?”赵秋月问。

  “在北京,还有咱们市。”估摸着公司也对她的粉丝群不是特别有信心,所以目前只暂时定在这两个地方开,没有像那些名作家一样搞什么“全国售书会”。

  “那成啊,”叶壮志说:“蓁蓁,你不是怕到时候去的人少么?在咱们市开的时候,可以把咱家亲戚全都叫去,给你撑场子啊,那样就不怕人少了!”

  叶蓁蓁:“…”

  这不就是“托儿”么?

  真难为她爸爸,都把这一层给想好了 、

  “不用了爸爸,我的读者大多都是年轻人,您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婶婶他们都叫去,会显得很奇怪的。”

  “那我和你爸总得跟着你去吧。”赵秋月说:“尤其是去北京那场,不能让你一个人去。到时候妈妈负责照顾你的饮食起居,你爸负责给你录像,就这么定了。”

  叶蓁蓁听着妈妈的分工,忽然有种自己是小皇帝的感觉。

  自己在家里,还真是“众星捧月”啊。

  虽然她并不想让爸爸跟着去录像…不过她好像…并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样子。

第173章 售书

  售书

  和爸爸妈妈商量好之后, 叶蓁蓁就把他们的意见转达给了编辑。

  小慈很给力,给她争取到了报销北京往返火车票的福利, 不过监护人的车票只能报一个人的。就算是这样, 叶蓁蓁也已经很满足了,毕竟他爸爸妈妈原本打算完全自费陪她去来着。

  六月的一个周末,叶蓁蓁一家三口下午请了半天假, 一起坐火车去北京。

  叶蓁蓁不喜欢坐火车,觉得又慢又不方便。不是她歧视火车,但就说这候车室吧,有好多农民工躺在地上,和机场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再加上前世她在火车上丢过东西, 叶蓁蓁对坐火车就更是没有好感了。

  但是她爸爸节俭惯了,坚持要坐火车, 买硬卧, 就因为便宜。最后还是在妈妈的坚持下,他们才订了软卧票。

  “软卧的钱都快赶上机票了!”都上了火车了,叶爸爸还在抱怨。

  叶蓁蓁和爸爸顶嘴说:“那您为什么不干脆订机票呢?”

  “机票还要加燃油税!一个人又贵一百多!你们那个出版公司不是只报火车硬卧的钱么!”

  “人家给报销硬卧的钱就不错了呀!”

  叶壮志一想也是,就没再说什么。

  软卧的车厢是四人一间的, 除了叶蓁蓁一家三口,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孩和他们住同一间。

  因为有外人在, 一家三口都觉得有些尴尬。晚上很早, 叶蓁蓁就洗漱完上了床。

  很久没有和外人同处一室过夜了,对方还是个异性…这天晚上,叶蓁蓁睡得非常不踏实。

  她迷迷糊糊地想着, 国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需要用身份证实名买票了来着?似乎从那个时候开始,车厢就开始按照性别分了。现在都是男女混住的,实在是不方便啊…

  第二天一早,叶蓁蓁没有休息好,灰头土脸地跟着爸爸妈妈来到预订好的旅店住下。

  因为有爸爸这个节俭小能手在的缘故,别说像上次来北京那样住星级酒店了,就是连锁酒店,爸爸都嫌贵。

  来北京之前,爸爸在网上订了这家旅店。旅店的位置挺方便的,距离市中心不远,附近也有地铁站。就是环境一般般,看起来好几年没装修过了。

  当然了,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他们订的标间,一张大床加了一张小的单人床,一晚上才一百多块钱。

  他们打算在这里住两晚。签售会是周日上午举行的,原本出版公司的计划是让叶蓁蓁周六晚上来,周日早上到了直接就去签售。

  不过前世的经验告诉叶蓁蓁,长途旅行过后一定要休息,洗好澡打扮好自己之后,才能以最佳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她可不想毁了自己“美少女作家”的人设!

  好在爸爸妈妈也觉得,好不容易来一趟北京,不应该那么匆忙。所以两人都同意周五下午请假,早一点到北京。

  上午他们放好行李,在旅店附近吃了点东西后,一家三口先睡了个午觉。

  下午,他们去雍和宫逛了一圈,拍了几张游客照,在外面吃了个晚饭,就直接回宾馆了。

  这天晚上,叶蓁蓁早早就洗澡睡觉,准备迎接明天的签售会。

  不知道为什么,叶蓁蓁的心情很是平静,并不觉得多么激动…

  签售会嘛,给读者签签名,和他们照照相就可以了,叶蓁蓁还是有经验的。

  临睡前,她忽然想起自己前世粉过的爱豆。人家开粉丝见面会的时候,嘴角总是挂着亲切的笑容,用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含情脉脉地看着粉丝,因此而圈粉无数。

  她明天也试试看?

  第二天一早,叶蓁蓁一家三口就爬了起来,穿衣洗漱。

  平日里叶壮志总是穿得很随意。有一回他去学校接叶蓁蓁,还被同学误认成了叶家的司机。为了避免今天他再被误会成叶蓁蓁的“摄像师”,临出发前,叶蓁蓁特意为爸爸选了一套衣服,保证他在大众面前不会太过丢人。

  至于妈妈嘛,她妈妈美着呢,不用她操心。

  叶蓁蓁自己选了一套粉白相间的连衣裙,这个颜色活泼可爱,很适合她这个年纪,又比较上相,相信她的选择应该不会错。

  果然到了活动场地之后,编辑看见她就是眼前一亮,直夸她比前两年更漂亮了。叶蓁蓁笑着道谢,也礼貌地夸回对方。

  很快,她就见到了自己即将签名售书的地方。

  今天这里似乎有一个什么展会,很多作家都在这里签名售书。他们出版公司租了两个摊位,两个摊位都是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