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既然员工想要大干一场,三叶不但要支持,还可以给提供一些大致的方向,再让员工自己去折腾。

李九山就道:“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米做精致了,然后销往北方。”

三叶想了想,又根据前世里了解到的东西,就道:“我们的米确实是需要做精致了,我这里有个想法…”

三叶的意思是这一次的米要做精致了,而且要分档次跟级别,主要是分成是要送人的还是自家吃的,送人的就做得精致一些,每袋米五斤,真空包装,然后用礼盒包装,礼盒分为两个档次,十斤跟二十斤的,也就是说十斤是两袋,二十斤是四袋,价格还要定高一些。

还有一种做的也比较精致高档的就是属于可以送人也可以自家吃的,关键点在于小巧玲珑,适合偶尔单身的白领们,偶尔煮一下,或者是晚上只想自己吃的清淡一点的人群,而这种的包装是用精致的玻璃装好,里面会放上一根量勺,这样以后要吃多少米就心里有数了,而量勺的量则以一个成年女性的食量定的,如果是煮稀饭,一勺即可,煮干饭两勺,如果是男生则加倍,使用方便简单,这种包装的米,分为两斤跟五斤两种,当然了,价格也是最高的。

还有就是纯粹自家吃的,而且家里人口至少三个以上,这种包装是最简易的,米袋分为十斤、二十斤。

谁都知道最好吃的米是新米,新鲜二字就是其他的比不了的,所以三叶要做的也是新鲜,就是所谓的一锤子买卖,限量什么的,她的米本来就不多,尽管看着产量不小,但如果是卖出去就不够了,产量小既然要做大,那自然只能做新鲜了,反正三叶也不指着这个挣钱。

所以,三叶还有一个要求,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卖出,所以包装的事情要抓紧,弄好了以后就开始销售,人手不够的话,她可以招一些人过去帮忙,务必要保质保量完成。

而销路的话,三叶很看好京都市,而且三叶有个想法,除了自己家里留点销路,剩下的就全部销往大城市,特别是那简易包装的米,不往大城市卖,肯定要照成滞销的,所以还要有一个专门销售的人来帮忙。

好在三叶还可以假公济私一下,直接让禾阅的人各个大城市打开营销点,或者是直接自己开营销点,也省得让三叶自己去跑了,三叶自己知道自家事,她压根不适合做讲价的生意,让她砍价行,让她作为销售员去推广,三叶还真不行,要不崔明浩当初怎么那么羡慕三叶呢?能做大生意的没有一个不是口才好,费尽心力才能经营出一份大事业,而三叶呢,轻轻松松的就整出了一份大事业,虽然耗费了一些心神,但是却没怎么耗费脑子,甚至开疆拓土都有人主动代劳,怎么让人不嫉妒呢。

不过一时间要在各大城市打开销路并不容易,并且还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销售出去,因为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米就不新鲜了,三叶也要给人塑造一种假象:微笑农场只卖新米!

有了三叶的话,李九山就展开了行动,如果要新鲜,卖米的时间就很宝贵,丝毫不容浪费,所以花费了一天时间定下了包装,让人去弄了商标,然后在仓库里,当场把米装好,抽成真空的封袋,为此现购进设备来不及了,毕竟这不是后世什么机械都很普及的时代,三叶想了一圈,才找到人解决,就是康子琦,康子琦是做茶叶生意的,规模又不小,真空机是现成的,两个市又挨着,只要把那真空机拉来急用就可以了,等事后他们再自己购进。

第八十六章 忙起来

所以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搞定了,而包装的问题,袋子之类的比较好办,箱子也还好,就是玻璃瓶跟量勺不好定,好在还有时间可以先把米分重量装好,压成真空。

其实也是幸好,这会儿的茶叶抽成真空不像是后世的那种小包的茶叶,而是大包的那种,不然就不适用了。

至于专门的销售人员三叶想了一圈,找到了一个就是王曦,说起来王曦现在应该大三了,之前又跟着崔明浩锻炼过,事情交给他办,她很放心。

王曦接到三叶的电话自然亦不容辞了,而且这个是有抽成的,到时候做的好,挣的比书卡还多,现在在福凤省书卡泛滥,王曦的父母要不是还帮着王曦管理那一摊子活,早就另谋生路了。

而王曦也一直在禾阅里做,现在接到三叶的任务,乐意之至。

有了王曦,三叶也放心多了,很快王曦就展开了行动,微笑农场这边负责打包,王曦则趁着包装未好的时候,先联系各地的管理者或者销售员,还提供了一些销售计划,王曦的意思是第一可以去跟一些公司、机关单位接触,对于管理者们来说这些单位肯定是熟悉的,因为之前卖书卡肯定有接触过,所以对他们来说不难,还可以到每个公司里去走一下,给那些白领们宣传一下他们的米。

还可以联系超市,如果超市肯给个专柜,那自然是最好的,而且限时一个月,如果卖不出去的话,那些米就要撤回了,如果超市谈不妥,那就想办法自己开个专营店,最次的办法是禾阅的管理者们自己租个三轮车叫卖,还有除了这些以外,可以去联系一些公司,机关单位,对于这个禾阅的管理者们肯定很熟悉,如果他们愿意。

如果有愿意单独承担销售计划的,成为一个地方的微笑农场的负责人的,他的销售计划可以自己定,但是王曦这里要客户名单,如果不愿意懂成为一个地方的微笑农场的销售负责人的,也可以,销售计划可以由王曦制定,对方去执行,那好坏也由王曦承担,只是对方拿的提成会比较少,底薪也比较低,而地方总揽的人需要预设他可以卖多少,一旦有存货,就是一个月为期限,超过太多的话,是要扣钱的,销售计划由王曦制定的则没有这个烦恼。

最终大家都选择了总揽,因为这样的话,能挣的实在是太多了,底薪高,提成高,底薪一千,提成的话,则要根据他们卖米的价格算了,王曦这边会根据对方的市场以及运输成本给个最低价,他们能讲下来价格高,则挣的多,讲下来的价格低则挣得少。

有了王曦,三叶就不用操心销售的事了,因为听了王曦的计划,三叶发现人家做的只会比自己更加周全,想的比自己深多了,王曦甚至跟三叶说了,既然只卖新鲜的,那微笑农场的米只能卖一个月,也就是说一个月以后如果没有人买,那就全部撤回,撤回的米自家吃也好,送人也好,都行,而且要保持全国同步,同一天上市,同一天下架,虽然以后形成品牌的印象会比较久,但却是值得的。

王曦还有一个让三叶点赞的创意,就是如果有认可微笑农场的顾客想要买微笑农场的产品,因为微笑农场的产品不能长时间提供,也容易让人遗忘,但是却可以在产品上市的第一时间发短信通知对方,以防对方错过了购买的最佳时期,也能形成良好的宣传,而且还可以记录下一些购买者的生日信息,到时候可以给这些顾客发条祝福短信,如果有一些购买量大的客人,甚至他们微笑农场可以在对方生日的时候送些特产。

三叶前世读市场营销的时候也学过,这个就叫做消费者管理,三叶不知道王曦有没有学过,但是能想到这个,三叶是真的很佩服,最起码她是做不到的。

而三叶这边网店也给利用上了,专门在网店里设了一个卖米的横幅,点进去就有各式的包装米售卖,而且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过期不候。

如果要在各大城市铺展开的话,三叶的这点米量肯定不够,所以微笑农场首先选择的是一线城市,接着才是二线城市,也不是所有的二线城市都选,而是挑属于禾阅大本营的,然后就是感觉比较有潜力又能买得上价钱的城市。

挑剔的选了一下,最终选了十六个城市,其中南希市就占一个,剩下的十五个,包括三叶曾经呆过的西津市,包括三叶现在的京都市,还有崔明升的海都市等等,都选择比较偏北方的大城市大都市。

一些一线城市里禾阅是没有给囊括进去的,但是感谢之前三叶卖书发展的高中生销售员,不少考上大学的,考上一线城市的自然是有的,这些人现在还孜孜不倦的给禾阅打着工呢,所以卖米的销售员是现成的。

这些人考上大学也没有放弃赚外快,直接帮着三叶在外省开展业务了,不过模式变了个方式,禾阅囊括的业务城市里现在都是依靠邮局才收尾款,而这些没有囊括进去的城市里就是另外一种发展模式了,因为是属于他们自费经营的,为了留住这些人,禾阅是有进行一定的让利,所以如果有些囊括进去的城市的销售员想要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因为这样禾阅的资金也比较好回抽,不用自己先垫付,何乐而不为呢!

而京都市这边则有三叶呢,只让三叶负责一个城市,三叶哪里会不乐意,所以她没想过要去找什么机关单位,也没想去找什么超市的负责人负责专柜,而是打算直接在超市里租个地方,在那里卖一个月还不行吗?

当然了,三叶的这个主意也给了王曦启发,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到时候微笑农场的商标高高挂起,有进超市的就能看见了,能更好的宣传微笑农场。

第八十七章 赚钱

当然了,如果超市不肯,可以直接找超市底下一些商铺的店铺租用对方的地方,一个月而已,撑死了多付点租金就能解决了,有愿意自己去公司机关单位跑业务的也可以。

此外,微笑农场印了一些宣传册,还有一些传单,这些都是统一的,上面的图案及设计风格都是清新自然,让人看着就觉得很舒服,有些遗憾的是这些宣传册跟传单上面没有微笑农场的照片,因为之前没想过这一茬,所以忘记拍了,现在补拍根本不行,用别人的照片,三叶又不肯,最终就没有用照片。

十六个城市,有的大城市销量的压力比较大,预设是一万斤,有的只有五千斤,压力看似小,其实也不小,因为感觉销量不会太大,本来么,这个也是属于试水阶段,如果销量不错的话,三叶才会进行下一步考虑。

三叶这边直接找了学校附近的那个大超市,跟超市的负责人谈妥了,在里面给微笑农场设立一个专柜,里面专门卖米,京都市这边的消费水平不低,所以三叶给定了个高价,而超市则是拿提成,三叶这边的压力不小,她的销量是一万斤,一个月没卖完,三叶也是要按照规矩受惩罚的,三叶也跟对方说了,自己有空的时候是会过去做促销。

每个城市都有最低的销量标准,没有那个销量就会扣钱,扣多少要看对方完成多少任务了。

刚开始设立专柜的时候,三叶是有时间就往那边跑去做促销,然后难免会遇到同学,三叶总是说自己是在做兼职,大学生做兼职的也确实是不少,而且三叶还找了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何秀让她去帮自己发传单,周一到周五下午四点五十开始发一个小时的传单,一个小时二十块钱,何秀非常乐意挣这个钱,因为只要做一个小时一天都工钱都有了。

至于试吃什么的,自然是不用的,三叶直接用最精致包装的米打开一袋放在专柜台上,就是那种玻璃瓶装的,三叶打开让大家闻闻这个米香,基本上十个有九个就下手买的,也是因为三叶对准的都是白领群。

三叶的眼光不错,他们学校附近的超市有着庞大的白领群,有这个消费能力,而三叶针对的也是这样的消费者,所以她当时选的家庭简易包装的事最少的,更多的是要精品包装的,也比较能卖得上价儿不是?最重的,三叶也只选择了十斤重。

所以销量非常好,三叶不在的时候,闻着米香,自己拿着柜台上的宣传册翻一翻,也有不少人直接就买的,还有很多本来只是冲着有米桶来的,结果一吃这个米就知道好处了,都成了回头客的。

三叶在的时候,会拿出一个小本本,会微笑的问客户:“您好,我是微笑农场的促销员,我们微笑农场的米都是刚上市的,只有一个月的售卖期,一个月后告竭了,所以如果您认可我们的产品,还想要购买的话,是否愿意留个电话给我们微笑农场?届时我们新米上市就会发信息通知您!”

有的会当场留电话,有的则是成为忠实的消费者后再次来购买的时候会留电话。

刚开始留下电话的并不多,到后面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回头客多,购买的就多了,也有不少人趁机买去送上司,送朋友的,到后面,因为在其他超市没有这个米,还特意跑到中夏科技城这家超市来买米,没办法,健康太重要了。

要说三叶定的米价一点都不便宜,这个价格已经可以跟进口相媲美了,但越是大城市现在越注重健康,微笑农场的新米标注的是健康、新鲜,这就是大城市的白领们看中的了,尤其是他们很注重养生,自己煮个粥,如三叶推荐的那样,简单方便,还健康卫生,为此,三叶甚至隐形的带动了超市里的小型电炖锅的售卖,大家都被三叶的话给吸引住了,仔细想想,也确实是不复杂。

到后面,就造成了疯抢了,三叶不在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过来买,还依照着专柜上留的电话,真的编发短信到微笑农场专用的手机号上,这个号码也是全国统一的。

于是,刚刚过了半个月呢,米就都给卖光了,专柜也给撤下去了,结果本来还以为可以赶在最后一波买个十斤回去的都没有了,搞的没买到的人怨声载道,纷纷发信息给微笑农场问什么时候还有米,米自然是没有了,凡是这么问的,都得了一条很真挚的抱歉的短信回复,也承诺一旦新米上市,就会及时通知大家。

不光是三叶这边,不管是采取什么策略的,快的不到半个月那米就卖完了,早卖完的速度快啊,当即又预定了一批让人赶紧送过去,而晚个一两天卖完的最惨了,卖完就没了,钱没得挣了,大家可不想哭呗,不过这一次卖米,大家也挣了个盆满钵满的,最差的光是抽成也挣了两千多,合起来有三千,这个是不敢定价的,还有的没找专柜,自己算了算,租了个电动车自己骑出去卖的也有,刚开始定的价不敢高,后面看生意好,定的就高了,照样都给卖出去,挣了好几千呢,挣的最好的就是那些一开始就觉得市场前景肯定不错,定了高价的,挣的是最多的,比如京都市、海都市跟西平市,好家伙,光是提成就上万,可把大家给美的,而三叶这边挣的是最多的,因为她最知道形势,定的价格也是最高的,哪怕是扣掉超市给的提成也挣了一万三,再加上底薪一千,就挣了一万四千。

微笑小铺那里的销量也比较一般,送的居多,买的偏少,卖了二千斤,送了却近一千斤,谁让微笑小铺弄了个活动,买够多少钱送米呢!

而单买米的话,免邮费价儿高,价不高成本在那里,总不能白送吧?所以就弄成了不免邮费的,这样一来买的人一算,就觉得不划算了,这也导致了微笑小铺衣服的销量倒是暴涨。

第八十八章 卖米重要还是我重要

除了各地的销售以外,在当地的米如三叶他们之前想的那样买的人偏少了很多,大家都觉得这个米太贵了,因为即使是简易包装的,也是卖的三块钱一斤,都赶得上泰国香米了,大家都觉得这个价钱偏高,而且南天市土地并不少,自己农家也会种,只除了一些机关单位的白领会购买外,并没有什么销路。

所以十三万斤的米几乎都是销往外省的,不过李九山三人并没有因为没有卖掉米而不高兴,因为他们这一次在米被卖掉之前已经挣不少了,加上因为他们种的粮食出产的比上一次还多,三叶也给他们算了绩效的,比之前还多一点,再加上加工包装挣的,比上一次还多。

十三万斤的米卖掉,剩下的九千多斤就是留着自己用了,而这一次,微笑农场还是照着之前那样给当地政府送米了,这一次只送了二十斤,四十斤有点多,没打算正经卖米也就算了,打算正经卖米以后多少米都不够,哪里舍得多送,当然,米是少了,但是包装精致了,不管是自家吃还是拿去送人都拿得出手。

李九山也会做人,普通干部就二十斤,领导层送的比较多,六十斤,最高层的则是一百斤,这样总量比较少,还有个别的有厉害关系的部门也有多送,四十斤,比如说管理着农田补贴的,其实这个有没有都无所谓,也无所谓,但既然是应得的,没道理不要。

就这样,也送了近三千斤的米,剩下六千多斤,而崔明浩那边和崔明升那边各要了两千斤用来送客户,还拿了一千斤送家里人,家里人就省得买了。

三叶爸跟大叶他们也回家了,那边肯定要送些米过去的,而西平市那边也有卖,三叶直接托人送给柳荷跟三叶妈也很方便,北方的天气都冷,三叶算着就让人送了两百斤过去,毕竟除了柳荷跟三叶妈他们,柳荷的娘家还在呢。

三叶忙着卖米,不免就对做任务回来的高崎有些冷落了,高崎做了两个礼拜的任务才回来,仔细一算都快三个礼拜没看到三叶了,做任务的时候是日想越想的,偏偏还不能打电话,结果好不容易回来了吧,打电话问他家叶妹在干嘛,他家叶妹就说在忙。

第一个礼拜,高崎也就忍了,第二个礼拜高崎忍无可忍了:“叶妹,你到底在干嘛,好不容易周末回来你都不想我!你上次说要来找我也没有!”高崎很哀怨。

三叶给高崎哀怨的强调给震惊到了,手机都差点给惊掉了:“崎哥,我不是跟你说了我在卖米吗?”

“可是卖米有我重要吗?”高崎也不想表现的像个怨妇一样,可他都好几个礼拜没见他家叶妹了,结果他家叶妹一点都不想他,他能不表现得像个那啥吗?

三叶无奈的哄道:“崎哥,你别闹,我这边快卖完了,下个星期,下个星期我们再约好不好?”

“不管,我不管,反正这个礼拜你必须跟我约!”高崎表现的无理取闹。

三叶很无奈的叹口气,不过想想确实是好久都没有见高崎了,刚开始三叶想去找高崎,可惜高崎出任务了,上个星期好不容易回来了,她又忙着卖米确实是没功夫理高崎,而现在也快收尾了,其实也不大能用得上三叶了,现在来买的客户多数是回头客了。

所以三叶道:“那不然这样,我现在已经搬到碧园小区去住了,明天早上我们一起吃个早餐吧,早上稀饭你吃的习惯吗?如果吃不习惯你就要自带早餐了!”

“你煮吗?”高崎问,其实他很想说:不用明天早上,他现在就可以过去了。

“对,我煮,你要不要吃?先声明,我的手艺一般,你别太多期待!”三叶忙说道,她可真怕高崎嫌弃她手艺不好,那多丢人啊!

高崎当即点头:“要吃,要吃,你多煮点,你煮的,我能吃五碗!”高崎美滋滋的想:他家叶妹要煮早餐给我吃呢!开玩笑,傻子才不吃,他明天要去吃叶妹煮的爱心早餐呢!

三叶挂了电话,就一边卖米一边想着明天早上还是煮白粥好了,填的高崎估计不爱吃,不然三叶自己的话一般是煮红枣粥,这样的话就要配炒菜的,家里没菜还要现买,鸡蛋倒是有,那既然就不用买了,然后三叶又担心高崎这样吃不饱,想着再买点韭菜跟面粉,明早煎韭菜鸡蛋饼好了。

如果是三叶一个人早上就没有那么复杂,为了省事一般都是做甜的,加两颗红枣,不然也是白粥就着豆腐乳、榨菜这一类的,很少自己炒菜,懒呗!

但是有了高崎,三叶总会觉得招待不周,总担心做的少了,或者高崎吃不习惯,所以三叶看着什么都想买一点,最后连三明治都买了两个,就担心高崎如果吃不习惯的话,或者如果自己做的有问题就吃这个。

好在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有的,这方便三叶开小灶,她搬到碧园小区以后还是会自己炖个排骨汤什么的,然后去外面打饭回来吃。

高崎挂了电话就期待第二天的早饭,三叶这边九点左右看没什么人了,就顺便逛逛超市,在超市买了东西回家,她的车就停在地下的停车场。

于是,回去后三叶还要把东西规整了,最起码买的菜要先洗了,这样她明早起来省的洗菜了,蒜头先剥了皮,明天再拍碎,小香葱削了头洗了,韭菜也是把外面的那层加烧尾的枯叶给摘了,洗干净放在保鲜里,然后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加上水,定好了时间。

而三叶为了防止忘记明天少做什么,还列了个早餐的清单:白粥,豆腐乳,蒜蓉蒿子秆,煎蛋,韭菜鸡蛋饼,对了,还有糖蒜,三叶担心高崎吃不惯这些就买些北方有的腌菜,哦对了,还有豆浆,三叶担心高崎吃不习惯,刚才逛超市的时候顺便买了个豆浆机,还买了黑豆跟黄豆,明天早上三叶就打算打黄豆加黑豆豆浆,嗯,豆子还没泡上,现在去,现在去。

第八十九章 一起吃早餐

为了明天的早餐三叶也是很费力的,好不容易这些都折腾好了,都十点了,三叶也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早上,三叶六点半才醒来,随着这边天亮的晚,三叶的生物钟好像也跟着推迟了,而这会儿也不是夏天,三叶也就没去跑步了,这个天气实在是太冷了,三叶可跑不动,但是会早起走几圈,搬来这边住以后,小区里就有个让人专门锻炼身体走路的健身场所。

但是今天高崎要来,三叶要做早饭就没出去了,结果三叶刚刚换好了衣服,高崎就打电话说在她家楼下了,三叶:…不是约好了七点以后的吗?不过人都来了。

三叶只能先打开车库门让高崎进去停车,然后让他自己上来,然后赶紧去看稀饭煮好了没,然后三叶尴尬了,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平常就她一个人,怎么吃都行,水多水少不在意,现在把握住规律了呢,就能煮的刚刚好,可现在多了个高崎,米的量跟水的量三叶就把握不准了,结果稀饭煮的有些稠了,不过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只是三叶不喜欢吃这么稠的。

三叶给门开了个缝儿,就开始进厨房折腾了,先把泡好的豆子放进去,然后加好了水,盖上盖子就可以打豆浆了。

炒菜肯定是要留在最后的,豆腐乳先弄,这个简单,放在碟子里就好了,然后煎了两个鸡蛋,三叶用东西盖着,省的一会儿凉了,好在今天的煎鸡蛋三叶做的不错。

煎鸡蛋三叶喜欢吃跟水煮的差不多,就是用油煎出水煮荷包蛋的效果。

三叶刚煎了一颗鸡蛋,高崎就上来了:“叶妹!”

“我在厨房!”三叶回道,然后又打了一颗蛋下去。

高崎闻言,两眼闪闪发亮的走进厨房:“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三叶转头看了高崎一眼,摇头道:“没有!”然后有些忐忑的跟高崎道:“崎哥,那个,我稀饭煮的有些稠了,你喜欢吃稀的还是稠的?如果喜欢吃稀的,不然你还是喝豆浆吧,我还打了豆浆!”

高崎想都不用想的回道:“没关系,你弄什么我都爱吃!”让三叶心里顿时好受多了,没那么忐忑。

“你这个煎好了是吗?那我端上桌了!”高崎很主动的道。

“啊,好!”三叶问:“韭菜鸡蛋煎饼你吃吗?”

“吃!”高崎边走边道,把煎鸡蛋送上餐桌,高崎就倚在门那里看三叶,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幕很和谐顺眼,尤其是三叶围着围裙的样子,让高崎有种他们俩就是小夫妻在一起过小日子的感觉,美的他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

然后见三叶在搅拌面糊,就问需不需要帮忙,三叶忙道:“不用了,你去坐着就是了!有事我会叫你的!”被高崎看得三叶浑身不自在的,她都有些后悔邀请高崎来家里吃早饭了,麻烦不说,弄得她浑身不自在的,好吧,她也觉得有些小夫妻过日子的感觉。

高崎倚在门那里就是不走,他感觉这画面太好看了,让他舍不得挪开视线。

摊了一个韭菜鸡蛋饼,三叶担心会太淡或者是太咸了,就让高崎先过来尝尝味道。

高崎也不客气的尝了一口,说道:“有点淡了,还要再加点盐!”

三叶闻言,又加了一些,不敢加太多,然后拿起第二个问高崎咸了还是淡了,这回高崎说刚刚好了。

手忙脚乱的做好了早餐,三叶狠松口气,太折腾人了,还麻烦,结果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点,偏咸了,好在是就着粥吃还好。

一时间,餐桌就很丰盛了,又有稀饭又有豆浆,然后有炒青菜,煎蛋,韭菜鸡蛋饼,豆腐乳,还有糖蒜。

其实韭菜鸡蛋饼弄的不怎么好吃,没有加点去腥的,虽然鸡蛋饼有蛋香,但是腥气也很重,煎鸡蛋是三叶爱吃的没味道的,三叶一般都是蘸酱油吃,但高崎并不喜欢吃酱油,但是没说什么,青菜炒老了,不怎么脆,因为三叶担心没炒熟,就炒的有些烂了,高崎本身就不爱吃青菜,更不爱吃炒的这么烂的青菜,更别说偏咸了,平常碰上这样的,他连碰都不碰;稀饭呢,高崎感觉其实一般,但如果吃肯定要吃稀的,不喜欢吃这么稠的,高崎觉得这样还不如吃干饭呢,都没有什么汤水儿。

但是一路吃下来,高崎竟然觉得很合自己的胃口,韭菜鸡蛋饼不错,有鸡蛋香呢;煎鸡蛋蘸酱油其实别有一番滋味,而且叶妹煎的鸡蛋很嫩呢;青菜炒烂了怎么了?可以吃就行,咸怎么了?又不是让自己干吃,不是还有稀饭配吗?至于稠稠的稀饭?没关系,这样吃了正好不会饿!

黑豆豆浆高崎没喝过,倒是觉得挺新奇的,最后高崎吃撑了,凡是三叶动手做的,高崎都吃个精光,非常的捧场,反倒是三叶买的三明治跟糖蒜高崎没碰,当然了,高崎已经吃不动了,胃给撑到了,人生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被撑到啊,这个跟之前三叶怕浪费,帮三叶吃掉最后两尾虾可不是一个概念,这回他都感觉堵到嗓子眼了。

三叶本来很忐忑的,反正今天的早餐她不喜欢吃,蒿子秆她是喜欢吃,但是炒的这么烂她也不喜欢吃的,三叶很愧疚的看着高崎:“崎哥,不然我们去外面吃吧,这个菜都炒烂了,还这么咸,难吃死了!鸡蛋饼那么腥,粥还那么稠!或者不然你豆浆配三明治吧!”

“没事儿,没事儿你做的挺好吃的啊!这鸡蛋饼哪里腥了,不挺好的吗?有股鸡蛋香,我最喜欢吃鸡蛋饼了。这菜哪里烂了,就这味道,刚刚好!”高崎面不改色的夹了一大筷子,直接塞嘴里,然后连挖了两大口粥,好吧真的有点咸,更惨的是其中一个盐巴没散,差点没把高崎咸死!

闻言稍微安心了点,心里还是很忐忑就是了,然后等吃完了,三叶才意识到高崎吃的都是自己做的,然后就想到高崎之前默默帮自己的做的那一些,顿时又感性起来了,主动过去抱着高崎,感动的道:“崎哥!”

第九十章 你要吗

被三叶主动抱住,高崎高兴了:“叶妹!”

“你真好,崎哥!”三叶感性的说道。

高崎一听,顿时嘴巴又给咧开了,他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现在笑得有多傻,还故作淡定的道:“本帅哥一直都这么好,你才发现啊?该打!”其实别提有多兴奋了!

“是,都是我的错,都没发现你这么好!”三叶听了这话,忍不住笑。

高崎觉得就冲着这个,他撑的值!

吃了早饭,三叶起来收拾碗筷,也没多少东西,洗洗就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就体现了三叶的先见之明了,热水器虽然安在了浴室里,但是有一个管道通向了厨房,这个热水器三叶可是下了血本了,花了一万多买的米国的牌子。

三叶没抱着他了,高崎怅然若失,不过看着三叶收拾碗筷的模样,他越发的有种夫妻在过小日子的感觉了。

本来三叶是要送高崎离开的,不过高崎早上高兴,又没什么事,所以大手一挥:“走,我跟你一起去卖米去!”

这个高崎还真没体验过,所以兴致勃勃的,一出口就觉得自己这个主意甚好,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不耽误三叶干活,她就无所谓,不过看高崎那样子就不像是个卖米的,不过也无所谓就是了,三叶其实也不怎么像个卖米的。

最后还是三叶开着车带高崎去的,谁让高崎的车胎显眼呢,而高崎还想看一下三叶的车技呢,就不客气的坐副驾驶上。

然后一路皱着眉,三叶开车的时候,高崎倒是忍着没吱声,等到了地方,高崎才批评三叶,刚才开车哪里不对,首先方向盘要轻轻滑动,动作要小,不能甩,目光要注视远方,不能看近的,否则容易手忙脚乱等等。

三叶也不生气,一边点头,她也发现了自己开车的问题,高崎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早上到超市的时候是九点左右,高崎刚开始还只是在那里站着看,后来就能帮忙了,他在也省得三叶要拜托别人跟自己一起把米搬下来。

一天就这么忙下来,三叶估摸着明天米就可以彻底卖完了,俩人一起去外面的酒店吃了晚饭,高崎才开车,送三叶回去,然后还约定好了明天早上一起吃早饭,还让三叶做。

三叶有些犯怵,很想说出去吃,可看高崎那样显然是想跟早上一样吃她做的,想到早上高崎那么难吃都能吃下去,三叶心里一软,就应了下来。

这会儿才八点,高崎也舍不得那么早回去,三叶本来只是客气的让高崎上去坐坐,高崎也就当听不出三叶的客气话。

三叶对这个倒是没有意见,早上离开的时候自己熬了银耳莲子,正好高崎也可以喝一碗就当时夜宵了,这深秋燥的容易上火。

三叶一直犹豫着一个问题想问高崎,因着这米是自家的,能肯定是新鲜干净的,所以三叶一直想问高崎要不要贷一些回家,但是又担心高崎看不上眼,三叶前世看过一些小说听说还有特供的,想着不知道高崎他们家有没有这个特供的待遇,微笑农场能打的也就是健康、新鲜,米质也还不错,只是自己当作是宝,也不知道高崎是什么想法。

高崎喝着银耳莲子,对银耳感觉一般,但莲子这般的软糯他非常喜欢吃,又因为之前三叶没放糖,他只稍微放了一点点,不会太甜,比起早饭更合高崎的口味。

见三叶有些欲言又止的,高崎就问:“叶妹,你想说什么?”

三叶啊了一声,踟蹰了一下,然后问高崎:“崎哥,你,你觉得今天我们卖的这个米怎么样?”

“不错啊,很好,你早上煮粥也是用这个米吧?闻着很香!”高崎说道:“我还想着明天等你卖的差不多了,给我留几袋呢,我也要买一些拿回家里去。”而且对于高崎来说简易包装的米并不贵,跟他们家吃的差不多。

三叶闻言顿时高兴的点头:“不用,崎哥,我这边给你留了!”

“你刚才就想说这个?”高崎问。

三叶有些不好意思了:“嗯,我就担心你们看不上,因为这个米是真正的新米。从收割到包装不过是半个多月的时间。”所以她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了,只是一直犹豫,又没有时间跟高崎碰面,就没提,觉得人家什么好东西吃不到,还差自己这点东西吗?

不过三叶这点倒是想错了,高崎失笑:“怎么可能看不上呢!我们家吃米也是要外面买的,并没有跟常人差多少!而且就像是你说的,这种很明显的是自家产的,不但新鲜,吃着也放心不是?”他们家虽然有特殊的渠道买米,要的也是这种新鲜的农家的东西,越是在高层越感受到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隐患不小,所以想要吃健康、放心的食品都要走特殊的渠道搜罗,虽然三叶早上煮的太稠了,但味道确实是不错。

三叶被高崎说的心里舒坦:“我可不是这么想的吗?我觉得现在的高科技实在是太可怕了,真要算起来外面卖的东西都不能吃了,你说现在的奶粉都能有假,还加了三聚氰胺啊,为了挣钱,可真是没了良心,真不知道那钱他们怎么能挣得下去!我还听说菜是打激素的,虾听说是用的避孕药,猪肉呢,用的是瘦肉精养大的,还有很多东西听说加了塑料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相比之下,注水肉倒是好一点,危害性没那么大。”本来三叶是想说连油都有问题,但是转念一想,地沟油被爆发是很久以后的事情,现在说出来实在是太奇怪了,想到这里,三叶就觉得她好像该多点买地了,谁能保证现在从超市里买的油就是纯正的健康油,而不是地沟油呢!

高崎也赞同:“是啊,所以现在想要吃健康放心的食品不容易,你这个米多给我留一些,我带回家里去,顺便给亲戚送一些!”因为在部队里又是这样的身家背景,知道的消息只会比普通民众更多。

第九十一章 漏洞百出

只是高崎有些奇怪三叶是怎么知道的,他知道这些不奇怪,食品安全问题不少,自然会有群众举报,只是有些政府机关还在搜罗证据,因为做的太隐秘了,总不能只单纯的凭着举报就胡乱抓人吧?唯一一起比较大的就是现在被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所以高崎实在是好奇三叶是怎么知道的。

高崎暗忖着,问还是不问,后来一想还是算了,也许是三叶从哪里听来的吧,可高崎就忍不住回想起之前三叶包手机膜的时候,明明他手上拿的是国外新出的手机,可她竟然会知道,实在是太奇怪了。

只是三叶既然想要藏,高崎也尊重她的选择,就不打算问了。

三叶还自认为自己说的挺保险的,却不知道已漏洞百出。

三叶就问高崎:“那你要多少?”三叶倒是给高崎留了一千斤,这个数字是比照着崔家来的,当时三叶都想好了,如果高崎不要的话,她干脆就送崔明浩了,反正他之前也是买了一千斤送家里的。

高崎就问三叶:“可是我看你那边卖的都差不多了,你能给我匀出多少来?”

“我给你留了一千斤,你看够吗?”三叶道。

高崎闻言也有些小诧异:“一千斤?你哪里来的那么多?”这么多?高崎怎么感觉这不像是卖的,倒像是自家的呢,不然能说留一千斤,就留一千斤吗?

高崎细数了一下自己家的人,老爷子那里自然是要送的,吃不吃是老爷子的事,总不能因为老爷子能吃上特供的就不用送吧?而其他人家那里,跟自家好的也没几个人家,剩下的不大亲近,高崎就不大想送,不过如果连韩俊跟王洪云都算上的话,一千斤倒是差不多。

这也是因为每家吃的不多,这会儿又快入冬了,一家五十斤的米就差不多了。

高崎就点点头:“也差不多这个数!叶妹,多少钱,我给你!”

三叶就有些不乐意的道:“崎哥,你要是这么说,那我就不给了!”本来就是自家产的,还给什么钱?

高崎听了反倒是高兴,这说明什么,说明三叶跟他不生分呗,又想着反正现在的三叶也不差这点钱,也就没多计较了!

高崎也就不再推辞了。

时间到了九点,高崎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了,本来是盼着三叶能开口让他留下的,可惜三叶直接装作没看出来高崎的意图,更不敢随便客气了,谁知道回头高崎会不会顺着杆子往上爬,以他的个性极有可能!

第二天的早餐就没第一天丰盛了,高崎说不用准备那么多,让三叶只要把稀饭煮好了就行,然后配煎蛋跟炒青菜就很不错了,还有之前的腌菜。

这一次煮的粥就比前一天好多了,煎蛋三叶也问清了高崎的口味,煎了个焦的,高崎喜欢吃焦的,三叶担心高崎吃不饱煎了两个,还有前天晚上的三明治。

高崎不是不挑食,但他会看情况,有条件的时候挑食,毕竟有时候执行任务,多差的环境都有,而平常的时候自然是尽可能的吃好,**致了。

像三叶之前买的两个三明治都没动过,对高崎来说并不新鲜了,属于可以扔掉的了,可知道三叶的性格让她扔掉是不可能的,放那么久回头吃坏肚子怎么办?所以高崎自然就要代劳了。

三叶不知道这个缘故,还以为高崎要吃两个三明治才饱呢,还很贴心的留给高崎。

吃了早饭,高崎就按着三叶给的地址带人去拿米,就不跟三叶一起去卖米了,晚上也没功夫跟三叶一起吃饭,晚上他们家族聚餐,他正好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