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没事。”清荷摇了摇头,可是那眼睛还是不停地往外淌眼泪。

“真的没事?”关关眨眨眼,她从小就机灵,知道清荷这是不愿意跟她说实话。

清荷点了点头,仔仔细细擦了脸上的泪痕,又是勉强摆出个笑脸来。握了握关关的手,说:“我真的没事,好了,我要回去伺候二爷了。你……”

关关也无奈,清荷不愿意多说,她也不勉强,只好宽慰:“都是服侍主子们的,有时候受了委屈也是难免,受了什么委屈清荷姐你也别太往心里去了。要是心里难受,就找关关说说。”

清荷点头应着,就出了假山后头,往前院走了。

关关叹了口气,都是做奴婢的,不说自家主子心情不好的时候训斥几句,就算平时年纪大的妈妈们或者是资历高的丫头们也是经常欺负的。这些呀,关关都懂。她摇摇头,不去想这些,回去寻宁书。简单告诉宁书是一个丫头受了委屈,宁书也没有再过问什么。

却说当今圣上有心考考匡策的学问,把他留在宫里问了许多书本知识,又是问了些匡策打仗时候的事儿。匡策直接在宫里用了晚膳才出宫。于是,当匡策得知宁宗醒来这消息的时候已经暮色四合,远处的月牙已经攀上了天边。

“哦。”

得到宁宗醒来这消息时,匡策的表情很平淡。

一旁的丁纵有些诧异,匡策一直十分紧张宁将军的病症,更是每隔两三日就要去看望昏迷的宁将军,如今宁将军醒了,匡策为何并没有表现出特别高兴的样子?

不过过了一会儿,匡策还是说了句:“先不回王府了,去宁府。”

今日陪匡策进宫的丁纵微不可见的皱了下眉,寻思了半天,忽然跪下,刚想说话,就被匡策打断。

“这一次又是哪儿不舒服?”匡策停下脚步,转过身微微挑起嘴角居高临下地看着丁纵。

丁纵把头埋得很低,憋了半天憋不出话来。

匡策没在理他,直接往前走。丁纵心里犹豫挣扎,过了许久才咬咬牙追上匡策。他心里想总不会那么巧合就遇见吧?

夏季的傍晚最是凉爽舒服,宁书带着关关没有直接回吟书斋,而是顺着荷花池往小路对面的小花园走去。然后,她就遇见了刚好穿过竹林往绕宅小径走去的匡策。

宁书愣了下,垂在身侧的手几不可见的颤了一下。呆愣只不过是一瞬间,宁书就规规矩矩地行礼,喊了一声:“见过世子爷。”

宁书低着头,还微微向一侧侧过脸。她突然就想起来脸上的划痕,那划痕本来就轻,她也没在意,然而面对匡策,她却在意得很。

“嗯。”匡策应了一声,刚想走,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过身去看着身后的丁纵。

丁纵心里咯噔一声,低头拱手,问:“世子爷有什么吩咐?”

匡策默了一瞬,吐出“没事”二字,又转身继续往前走。丁纵松了口气,也不敢看宁书直接加紧脚步跟了上去。

宁书咬了咬嘴唇,心里替自己的大姐宁琴抱不平,她急急转身望着丁纵的身影,跺了跺脚。

宁书力气小,然而好像她这一跺脚惊天动地,连匡策也被“惊动”了。本来已经走出十余步的匡策又一次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脸上带笑。

匡策这个人,原本也是五官精致的人,可是几年沙场的历练,让他变得皮肤黝黑。又因为他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冷傲的气息,使得没几个人敢细细去瞧他的样子。而此时的他脸上挂着并不常见的玩味笑意,让那些杀伐的味道减轻了,逐渐明艳起来。

“若不知道的……”匡策勾了勾嘴角,“还以为宁三姑娘买通了我身边的人,意欲不轨。”

丁纵闻言,立刻跪下,道:“臣不敢!”

宁书心里惊了惊,脸上的惊愕逐渐被另外一种不明的羞辱之色代替。她咬了咬嘴唇,愤愤道:“世子爷说话当有分寸才好!”

然后低着头也不敢看他,又是跺了跺脚,转身小跑走远了。

“姑娘!”关关急忙对着匡策行了一礼,就去追宁书了。

望着宁书慌乱跑远的瘦小身影,匡策愣了一下,这一幕还真是似曾相识。

宁琴出嫁

宁宗的苏醒,对于宁家来说是一道天大的喜讯。原本死气沉沉太久了的宁府处处都是欢声笑语。宁书想了想,越发去听琴斋频繁了些。因为宁琴的婚约越来越近了。

宁书白日里看着宁琴总是那一副笑脸迎人的样子,可是宁书知道她这个姐姐心里头苦着呢。

这一日晚膳后,宁琴终于不用面对众人回了自己的屋子,脸上挂着的笑淡去了。过了一会儿宁书便过来了,还带着她自己做的几道小点心。

“我瞧着你晚膳的时候,就顾着照顾大伯了,自己也没吃多少,就给你送了点点心过来。”宁书打开食盒,将里面的几道点心拿出来。

精致的碎绒椰糕、红豆糯米丸子、酒酿莲子酥,还有一碗撒了葵花籽儿的清蒸蛋羹。

宁琴勉强挤出点笑容来,虽然没有什么胃口还是拿起一块酒酿莲子酥咬了一口。“你用亲自下厨做这些了,这些日子也是劳累你费心了。”

“大姐跟我还客气什么呢。”宁书把清蒸蛋羹往宁琴面前推了推,“那个太干,吃点这个。”

“嗯。”宁琴吃了两口就放下了勺子,道:“那日的事我都知道。”

宁书有点不明就里。

“我知道那天他来府上了,还撞见你了。”宁琴苦笑了下。

“大姐你……还是放不下。”宁书就握着宁琴的手劝慰,“大姐,再过几日就是大婚的日子了,不管你心里怎么想,嫁过去就还是把他忘了吧!你总要为自己打算打算,我瞧着那许家公子的人品也不像是差的。大姐你一定要收起心思来才好。”

宁琴叹了口气,道:“我知道,我都知道。等嫁过去了,我会好好尽一个妻子的职责。那一日你说的对,人呐,不能太自私了,我还有父母弟妹。我若做出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儿,那是要连累宁家的。”

宁书张了张嘴,忽然发现所有劝慰的话都有些多余。

关关在外头敲了敲门,说:“姑娘,姑娘!”

听见关关的略显慌乱的声音,宁书愣了一下,她便辞了宁琴回去了。一主一仆一路无话,等回了吟书斋,关关却“扑通”一声跪下。

“快起来,你这是干什么?”宁书惊讶了一下,赶紧上前去扶关关。

关关眼泪就淌了出来,带着哭腔说:“姑娘你就帮帮忙吧,你要是不答应奴婢就不起来!”

原本在屋子里的首秋和午秋对视一眼,都出了屋子。

“有什么事,把话说清楚了。该帮的忙我会帮,不该的忙也不是你跪着威胁我就能帮的。”宁书索性也不扶关关了,而是退后了两步,在圆桌旁坐下。

关关知道自己冒失了,她擦了一把眼泪,有些犹豫地开口了。

“姑娘还记不记得那一日在假山后头哭的奴婢?”

宁书点头。

关关继续说:“她是关关最初来府上的时候第一个帮奴婢的人!对奴婢可好可好了!就像奴婢的亲姐姐一样。可是她现在遇到了麻烦……”

宁书看着她,也不接话,只等她继续说。

关关心里挣扎了很久,终于还是说了出来:“她……她有了身孕……”

宁书皱了皱眉,丫头私·通这种事一直是大忌,不乱棍打死就是轻的了。这样糊涂不知自爱的丫头,她宁书可不愿意帮。

瞧见宁书脸上的表情,关关哭得更凶了。“姑娘,你就救救她吧!她也是迫不得己啊!”

宁书皱着的眉头就缓和了几分,询问:“有人胁迫?为何不告诉院子里的妈妈?而且她是在父亲院子当差的,我记得父亲院子里的陆妈妈一向很公正。她要真是有什么逼不得已的苦衷或是受了谁的欺负,告诉了陆妈妈,陆妈妈也会替她做主的。就算陆妈妈偏心了,禀告了父亲,父亲也会给她做主。”

关关有苦难言,这话她说不出口呀。

“有别的隐情?”瞧着关关这个样子,宁书又问。

关关一咬牙,说道:“清荷她不敢告诉妈妈,至于二爷……二爷他知道,还让清荷把孩子流掉……”关关又抹了一把眼泪,“可是清荷舍不得呀,而且流掉孩子多危险呐!”

宁书举着茶杯的手僵在半空,她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清荷那个丫头她还是有点印象,眉清目秀杨柳细腰,做事规矩,性子软柔……

宁书站起来,在屋子渡来渡去,一时心乱如麻。

瞧着宁书也不言语的样子,关关心里着急得很,又没有别的法子,只得继续抹眼泪。宁书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问:“多久了?”

“三个多月了……”关关有点吞吞吐吐。

怪不得这个孩子不能留,三个多月。那就是说怀上孩子的时候大爷已经回府了,若是平时随便纳一个妾都是小事一桩。可是在亲兄长随时都能丧命的时候,寻欢作乐甚至有了孩子……

宁书有点头疼。

关关跪着蹭过去,拽着宁书的裙角就求:“求求姑娘了帮帮忙,救救她吧!”

宁书甩开关关的手,有些烦躁地说:“帮忙?怎么帮忙?去求我父亲再纳一个妾?”

关关整个人愣在那里,就连眼圈里的眼泪都一同愣住了。她实在是太心急了,又想着自家三姑娘是个心善的人兴许就会去帮忙说说话。可是她怎么就忘了,清荷爬得是三姑娘父亲的床……

关关眸子越来越暗,她低着头,半天以后才抬起头望着宁书说:“是奴婢让姑娘为难了,奴婢知错了。”她深深磕了三个响头才慢慢起身,擦干了眼泪出去了。她要去清荷那儿看看她,今早上还瞧她吐得厉害,这时候不知道怎么样了。

*****

宁琴大婚的日子到了。

整个宁书张灯结彩,大红一片。虽然因为某些原因,宁府来客并不多,但是宁家人人丁本就不少,此时也是喜气洋洋一片。

宁书今日梳着双髻,发间插着一只洁白无瑕的莲花簪,身穿一身月蓝色的藕丝罗裙一大早就来了宁琴的屋子。而宁棋和宁画也是在的。三个姐妹和一大屋子的丫头帮着宁琴梳妆打扮,争取每一根发丝都放在应该在的地方,当真是精益求精。

“都说嫁衣是天下最最漂亮的衣裳,以前不信,今儿个见了大姐穿了才知道是真的!”宁画笑得很甜,望着宁琴的目光也是满满的羡慕。

“你呀!”宁琴捏了捏宁画的脸,“不要急,再过几年,你也会穿上的,到时候呀一定更美!”

“大姐你笑话人!”宁书羞红了脸,就躲在了宁棋身后。

宁棋让了开来,掩嘴笑道:“瞧瞧,平时说话最没遮没拦的,现在倒是害羞了。”

宁琴也笑着伸手点了点宁画的额头,笑道:“四丫头估摸着也是想嫁人了。”

“才没有!不和你们好了!”宁画红脸跺脚,一脸娇嗔。

站在一旁的宁书望着穿着火红嫁衣脸上带笑的宁琴,心里却酸涩得很。她心里清楚,这个大姐口口声声说自己想通了,其实根本就没有放下。

“辰时到了,大姐儿往前头走吧!”瑞月掀起帘子,先是给宁琴道了声喜,才这么说。宁老夫人担心今天事儿多,怕宁琴身边的人忙活不过来,特意拨了瑞月过来理事。

“嗯。”宁琴应着,回头望了望这生活了十六年的闺房,心里有些不舍。她这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

出了闺房,到了前头的屋子,家里的其他长辈都在。眼里含着泪的卢氏看见一身嫁衣的宁琴就迎了上去抱住了她。

“母亲……”宁琴抱着卢氏,声音里就有些哽咽。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你们娘俩可别哭哭啼啼啊!”宁宗硬撑着身体过来,他身体还很虚弱,两个大夫在他身后守着,他坐在轮椅上,望着妻子和女儿,嘴里说着这样的话,自己眼里却红了。

“姐姐!”奶娘怀里的宁珍挣扎着从奶娘怀里跳下来,扑向宁琴。

“姐姐,他们说你嫁去别人家了,以后阿珍就看不见姐姐了!”

宁琴就蹲下来抱住宁珍,“他们胡说的,姐姐永远都是宁家人,都是你姐姐。”

宁珍眨巴着眼,仰着脖子问宁琴:“姐姐说的可都是真的?阿珍以后还能见到姐姐?”

“那是当然。”

“好了好了,别误了时辰,该上轿了。”媒人在一边催促。

听见“上轿”两个字,宁琴心里哽了一下,然后不舍地放开宁珍,托着媒人的手往外走。就要跨门槛的时候,宁琴忽然停下,转身望着宁书。

一直望着宁琴的宁书就走了过去,握住宁琴的手。她什么也没说,这个时候什么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宁琴抱了抱宁书,在她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等我嫁过去,出入更方便了,一定留意你的婚事。”

宁书呆了一瞬,握着宁琴的手就又紧了几分。

宁府失火

宁琴一出嫁,宋氏第一个拍手欢庆。琴姐儿嫁了,这宁棋的婚事就可以摆上台面上说道说道了!之前府里那个情况,大爷又是因为匡策受害一直昏迷不醒,上头再顶着一个未出嫁的嫡姐,她就没法开口提宁棋的婚事。

宋氏最近因府里的事儿忙碌略感风寒,喝了服药,硬是忍着头疼特意起了个大早,给宁老夫人请安之后就留下了。

“母亲,你看棋丫头的日子是不是也该定了?”宋氏小心询问。

“嗯。”宁老夫人点了点头,“昨儿和王妃还找丫头暗中递了信儿,探探口风。毕竟府里最近事儿多,王妃怕贸然上门冒失了。”

闻言,宋氏大喜。

都是做过母亲的,宁老夫人怎么能不懂宋氏的心情,她就握了宋氏的手,笑慰:“你倒是不用太担心了,棋丫头这婚事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有那功夫,也好操心一下其他几个孩子的婚事。咱们宁家现在不比从前了,这孩子们的亲事就更得谨慎了。”

宋氏连声应着,又皱了皱眉道:“那秦家怎么还没有消息?”她的脸上有点不悦,“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家,咱们家的姑娘,就算是庶出嫁过去那也是抬举了他秦家。怎么?难不成瞧着咱们宁家凄清了阵子,他秦家反倒不乐意了?”

宁老夫也皱了皱眉,她本来就瞧不上秦家,不过是宁老爷亲自跟她开了口她才答应了下来。如今庚帖都递了,恰巧宁家出了点事,那边就没动静了,难道真的是巧合?

宁老夫人索性就说:“不用管他秦家,最近瞧着书丫头越来越懂事,嫁过去我还不舍得呢。再等个几日,等棋丫头嫁了,他秦家还没个声响,重新给书丫头物色个人家。”

“嗳。”宋氏应着,她原本极不喜欢江姨娘那一屋子的人,可是最近不知道是怎么了越瞧宁书越是舒服。好像那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都合宋氏的心意。

“我不是想说书丫头的婚事,是几个小子的婚事该物色物色了。”

宋氏笑着答:“媳妇儿都物色着呢,我瞧着刘家的小女儿的性子温软挺适合璞郎,还有孙家的嫡孙女也是不错!还有……”

宁老夫人摆了摆手打断宋氏的话,说道:“璞郎的婚事我不担心,你是个聪明的不会让自己亲儿子吃亏。”

“亲儿子”三个字让宋氏反应过来,宁老夫人说的是宁珏啊。

“就算宁珏那小子不是你亲生的,但毕竟是咱们宁家头一个孙子。而且,他毕竟是璞郎的长兄。我听老爷说前几日这小子给祥王跑腿去西江那块儿亲自抓到了要犯,算是立了个不大不小的功。指不定过几日封赏就下来了。”宁老夫人顿了一下,“他若将来有了好的前程,也是能帮助璞郎,帮助咱们宁家。”

“媳妇儿懂了……”

宁老夫人说了许多话,说完就有些累,宋氏瞧着就让她歇着,先走了。她回去的路上还一边走一边琢磨着:不是去做世子伴读吗?怎么还办起案子抓起凶犯来……

“二夫人救命!”

宋氏走在回去的路上,正想着家里几个孩子的事儿出神,猛然听见这么一嗓子吓了一跳。

“瞎嚷嚷什么!”跟着宋氏的大丫头暮春瞧着宋氏被吓了一跳,就训斥起突然出现跪在前路上的丫头。她一边儿训着一边儿上前就拉那丫头。拉拽那丫头胳膊的时候,才瞧清了那丫头的脸。

"清荷?"暮春愣了一下,她虽然和清荷接触不多,但是知道她是二爷院子里的一个二等丫头。

“二夫人救命!二夫人救命!救救清荷!清荷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二夫人的大恩大德!”清荷哭着连连磕头,白皙的额头碰在青砖上,很快就通红一片。

宋氏皱了皱眉,一边让暮春去扶她,一边问:“有什么委屈说来听听,别拿出这副要死要活的样子来。”

清荷却不肯起来,跪在地上拼命磕着头,额头碰在青砖路上,发出沉重的声响来,很快就红了一大块。她哭着说:“奴婢知道错了,不该不守规矩,可是孩子是无辜的!求二夫人念在奴婢肚子里的孩子是宁家子孙的份儿许他生出来……”

宋氏脑袋一下子大了,整个人向后踉跄了两步。

“夫人!”暮春急忙将宋氏扶住,“夫人身体要紧,别听这丫头胡说。”

宋氏很快冷静下来,令人将清荷堵了嘴拖下去关起来。而另一边的二爷宁宗却不在府上,去了一位好友家中小聚,今晚估计是不会回来了。

宋氏心口气愤不得发泄,这头疼就更重了。事情已经调查清楚,知道二爷原本没打算让这个孩子出生。可是如果事情一直在暗处,就算二爷今儿个不在府上,她也可以做主处理了清荷。可今儿个事情闹到了明面上,如今这事儿恐怕已经在府上各个院子传开了。她若真是趁今天二爷不在府上处理了清荷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说不定他日落下什么把柄。道不如等明天二爷回来了,先问过了他在处理。

“母亲,听说你头疼,可好些了?”宁棋进了屋子,初了茶壶见是热的,就给宋氏斟了杯茶。

宁棋是宋氏叫来的,她本来身子就不太舒服,如今又被清荷的事着实气坏了。想叫宁棋过来陪陪自己,说说话。可是瞧着宁棋规规矩矩倒了茶,又端坐在一旁的样子。原本想要诉苦的宋氏就说不出来话了,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这个女儿就对自己生疏了。

宁棋自然不敢亲近她,毕竟不是亲生的,所说一直生活在一个府上,也是一口一个母亲喊着的长大。她可不想节外生枝。她心里清楚,自己了解宋氏,了解原本的宁棋,了解府上大部分的人。如今她已经除掉了两个贴身的丫鬟,又彻底模仿了原本宁棋的笔迹。那个真宁棋又是个谨慎到顾虑这个顾虑那个,别说她不大可能说出真相,就算如今说出来也没人会信她。

先前她还谨慎着,可自打婚期定下了,她可真的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如此,整个宁府的人,她都想躲着!可是宋氏毕竟是她的母亲,她还是要谨慎着些。现在这个情况纵使她有多少个不愿意,按理都是得留下来陪着宋氏。

于是,她笑笑说:“母亲不必太过忧心了,今日女儿留下来给母亲解闷。”

宋氏这才满意地摸了摸宁棋的手,还是女儿好,烦心时候的小棉袄呐!

到了晚上,暮春就从柜子里抱出枕头和被子放在床上,之前宁棋就时常赖在宋氏的屋子不可回自己屋子,这里就准备了一套给她的被子枕头。

母女两个躺在床上,又说了许久的话,才逐渐睡去。到了下半夜宋氏觉得嗓子很痒,忍不住咳嗦几声。辗转反侧睡不着,一侧身看见自己的女儿睡梦中皱了皱眉。

外间守着的暮春听见声音悄悄走进来,将手放在宋氏的额头,惊讶说:“呀,许不是着凉了。”

宋氏摆摆手,示意暮春小点声。她动作轻柔地下了床,怕吵醒了宁棋。暮春便拿了外裳给宋氏套上,扶着她出了里屋。

“奴婢去给夫人请大夫过来。”

“不用了,把上次大夫开的药煮一碗给我就行。再把侧厢房简单收拾一下,我今晚先过去睡。没什么大毛病,只是不能把病气过给了棋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