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老太太这才掀着眼皮子搭话:“也好,给原老姐姐的院子,可收拾妥当了?”

“早已经收拾妥当了,那边东良一写信回来,我立马就让人收拾了院子,有东良的提点,我也稍微知道些老太太的喜好,布置的院子啊,保准老太太喜欢。”马欣荣说道,原老太太侧头,对宁老太太这边说道:“你这儿媳,一看就知道是能干的,妹子你可是有福气了,又会说话又会做事,我都恨不得抢过来当自己女儿了。”

说着老太太就有些低沉,若是自己的儿媳能懂事些…但随即想到当初马欣荣也是追到了白水城的,连初生的闺女都带了去,可见也是不靠谱的,心里那点儿喜爱立马就没了。

将来给孙子找媳妇儿,定要找那坚强懂事儿的。不会撺掇着丈夫上战场的,不会在相公出事儿之后就跟塌了天一样的。

晚饭准备的够丰盛,但架不住原老太太身子不好,吃了一半就有些撑不住了,被原东良送回去休息去了。

等原东良回来,该散的人已经散了,只剩下宁震一家子在明心堂等着。一进门,原东良就行了大礼:“不孝儿一去三年,不曾回来见父母,让父母为我担忧,实在不该,还请爹娘责罚。”

马欣荣当即眼圈就红了,伸手要拉原东良起来:“好孩子,娘亲知道,你在那边过的定不如在家里这般如意,瘦了这么多,该是吃了多少苦啊。”

原东良微微笑了一下,摇头:“并未吃苦,祖母对我疼惜的很,我一过去,就早早将自己的嫁妆,以及我娘当初留下的嫁妆给了我,让我自己打理,我并未吃苦。”

这话说着轻巧,十一岁的小孩子,猛然接手那么多的东西,不说原家原先早就盯着这些东西的人怎么想,就是铺子里的掌柜,庄子上的庄头,对原东良这个小孩子能信服吗?

用三年时间,来收拢这些人,原东良那日子,能过的舒心如意吗?

马欣荣更是心疼,坐在一边的宁念之也忍不住叹气,早想过,原东良此去,就是和别人抢夺地盘食物的,日子定不会好过,却不曾预料到,竟是如此不好过。

再者,一个男人家,打理两份儿嫁妆,也着实有些为难人了。

马欣荣这边还没搂着原东良哭呢,宁震就开始问了:“原家那边,什么情况?原老爷子没有照看你吗?”

“祖父自然是要照看我的,只是,几位叔叔都已成年,膝下孩子不少,我若是不回去,哪怕他们拿不到家主之位,也是能分一杯羹的,但我回去了…”原东良抿抿唇,微微低头:“那些叔叔帮着祖父打理军中事物多年,自然不会服我这个毛头小子的。”

顿了顿,又说道:“原家的情况,说起来也不算复杂,我爹是嫡长子,但祖母生我爹的时候,被人算计,是伤了身子才生下嫡长子的,我爹自幼体弱,不能习武。但我祖父的庶长子,却是身子康健,当年撺掇我爹的,也是这位。”

宁震皱眉:“原老爷子不是说,这事儿已经解决了吗?”

“是,一命换一命,但不凑巧的是,这位叔叔留下了孩子。”又有几位叔叔虎视眈眈,原东良的日子,确实是不怎么好过的。但原老爷子对他的爱护不是假的,吃穿用度,直接跟着原老爷子这边走。

那些人就是气的牙痒痒,也绝不敢在吃穿用度上面动手脚。出门在外,又有宁家给的人手,又有原老爷子的心腹,原东良其实过的并不算艰难。

但偷偷瞧一眼满脸心疼的宁念之,原东良就恨不得将情况说的再严重一些。

当然,说到自己的时候,定是要说没吃苦的,原东良笑眯眯的继续说道:“剩下那几位叔叔,也不成气候,有祖父在那儿压着,我并未吃苦,反而跟着祖父去了军营,现如今,已经收拢了一大半的人马,日后,原家也只能是我的。”

宁震是男人,虽然心疼儿子,却还是认真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切记本心,你当初是为了什么回的原家,现在也不能忘了,原家的兵权,你若是能拿到,那也不亏你少幼离家,你若是拿不到,也切不可以身涉险,万万要保重自己,不要让我和你娘担忧才是。”

“是,爹的话,我都记得的。”原东良笑着点头,说完了这些,就该说宁家的事情了,转头瞧着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宁安越,就忍不住挑挑眉:“这是二弟?”

宁安越往宁安成身后躲了躲,露出眼睛:“你就是爹娘一直念叨的大哥?”

第63章

宁安成倒是还记得原东良,笑眯眯的上前行礼问好,原东良抬手将人抱起来掂了掂:“吃胖了啊,不过,也长高了不少,现下开始读书了?”

宁安成还有些小害羞,不过有印象在,又看父母亲都对这个大哥十分亲善,别扭了一下,还是将小手搭在了原东良肩膀上,略有些羞涩的露出个笑容:“前年已经开始念书了,不过并未去书院,爹娘说我年纪太小了,等十岁了再去书院。”

当年原东良,也是十岁之后才去的书院。当然,那会儿很大一个原因是宁家才刚返回京城,白水城那边的书院,跟不上原东良的速度。而原东良的水平,又跟不上京城这边的书院。

现下宁安成就是双日跟着先生学文,单日跟着老太爷学武。不过,宁安成这性子,也不知道是像了谁,练武方面,着实没太大的天赋,倒是文学这方面挺有天分的。

宁震往日里也有些发愁,宁家是军功起家,他太爷,就是从火头兵干起来的,十来岁就跟着打天下。一直到现在,宁家唯一出的学文的就是宁霄。

不是宁震看不起亲兄弟,而是宁霄真有些太过于书呆子了。要不然,以宁家的地位,他不说早早混到二品了吧,居然连四品都混不上!放在外面,四品就是一州知府了,可放在京城,四品官是一抓一大把的。

宁霄从考中进士到现在,快二十年了,也就是从从六品升到了正五品。这个升官的速度,宁震往自家儿子身上一套,就有些头疼,没点儿本事,怎么能守的住家业呢?

可孩子还小,也不一定真就像了宁霄,读书读的脑袋都生锈了,万一,将来能改换门庭呢?倒不是说,在这方面避讳君王猜忌什么的,宁家虽然世代习武,但从来只忠于皇上,只做皇上手里的刀,所以,只要是明君,宁家就不用担心功高震主。

若不是明君,这天下,也从来都是能者居之,真逼到头上了,宁家也不会说,就甘心等死。

只是,从先皇到圣上,都是明君,有一个明君,就能保二十年太平,两个明君加起来就能保五十年太平。只要下个继位的,不是特别蠢的,或者是穷兵黩武的,基本上,还能再有五十年,加起来就是一百年了。

宁震这会儿还有仗打,这次打的北疆至少能平定十年。西疆那边有原家世代镇守,也不会出大的战事,东海倭寇是水军的事情,宁家从来没连过水上功夫。

往后,说不定就没仗打了。那自家孩子练武,出头之日是什么时候?

宁震和老爷子就这个问题商量了有小半年了,可到现在,都还没商量出来个什么结果。为人父母,自然是盼着儿孙平安的,若是宁安成在文这方面,确实突出,他们还是比较偏向转换门庭这事儿的。

但宁家多年积累的人脉,多年收集的兵书,多年攒下来的经验,若是不传下去,也着实有些太可惜了。

“嗯,十岁了再去也行,你现在年纪小,分不清人心好坏,去了书院,说不定就要被人骗了,等十岁了,能分得清好坏了,爹娘就不用太担心你了。”原东良笑着说道,宁安成使劲点头:“我知道的,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大哥,你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马欣荣也关心这个问题,一家子都盯着原东良,宁震也暂且放下了心里的各种思绪,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子说道:“我若是没记错,你还没考秋闱?”

“我是打算考的,只是爹也知道,我一看见书本就头疼,那边的书院,也比不上京城这边的,再加上我祖父想让我接管原家,所以,我也没空去看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原东良摊摊手,他根本就没空看书。

科举这事儿,不是说你想通过立马就能通过的。若是原东良这种不读书的人都能考上,那寒窗十年的学子们可就要悲愤死了。

“你之前还说要去太学念书呢。”马欣荣笑着说道:“现下好了,你大表哥他们已经去了太学了,你妹妹也要去太学了,唯独你,大约是去不成了。”

原东良摸摸自己的下巴:“太学可有武学院?”

“自然是有的。”宁震笑着说道:“你说起来,参加武举的话,倒是不用回西疆,朝廷五年一次武举,算算时间,还有两年,回头我考校考校你功夫,若是能行,我就帮你到太学问问,若是不行…”

原东良忙笑道:“爹不用担心,我肯定不会让爹丢人的。”

说了半天的话,宁震摆摆手:“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去休息,明儿等我下朝回来了,你去找我,我问问你功课。对了,你若是住在咱们家,你祖母那边,可愿意?”

原东良苦笑着摇摇头:“怕是不愿意,我祖母大约是…”叹口气才接着说道:“祖母中年丧子,您只看现在,原家还有好几个庶子,就能知道我祖母当年在原家的处境,虽说这些年祖父也有懊悔之心,只是,我爹是祖母唯一的儿子,而我祖父,并非只有我爹一个儿子。”

对原老太太说,儿子死了,就等于是自己也跟着死了,然后绝望之中,忽然回来的原东良,就是救命的良药了。可对于原老将军来说,若是原东良没有救回来,原家也不会传到外人手里。

当年,原老将军见到的原东良,若是不符合他的要求,他也会将原东良接回去,但却不会将原家交给原东良。在原老将军心里,最重要的是原家。

“祖母若是长时间看不到我,就会犯病。”对着宁震,原东良倒也不隐瞒:“她有些癔症,我也怕她吓到了别人,所以,过段日子,我和祖母就要搬出去。”

马欣荣跟着叹气:“我还想着,你若是一直住下来,倒能帮着我管管你弟弟呢,你都不知道,你弟弟现在调皮的要命,错眼不见,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宁安越在马欣荣身上扭来扭去:“娘,我才没有!我很听话的。”

“好好好,你听话。”马欣荣敷衍的拍拍他,招手示意原东良坐在自己身边:“你若是搬出去,正好,我前段时间买了个院子,这是地契,给你收着,丫鬟婆子什么的,我也给你安置了一部分,剩下的,你祖母若是能打理,我就不插手了,你祖母若是精力不济,我让念之去给你收拾收拾,你看怎么样?”

原东良也不推辞,笑嘻嘻的将地契收起来:“我就知道娘对我最好了,回头我问问祖母,看她觉得怎么样,等过段时间,我们再搬出去,好不容易回来,我还想在爹娘跟前多尽孝几天呢,只要爹娘不看见我觉得烦就好。”

宁震忍不住又催了一次:“有话明儿再说吧,时候不早了,东良也早些回去休息。”

原东良起身,给马欣荣行了礼,又抬手揉了揉宁念之的头发,这才出门。宁念之也弯腰拎了胖弟弟:“娘,那我也先回去休息了,你们也早些睡。对了,明儿早上我想吃红豆糕,娘让厨房多准备一些呗。”

“知道了,赶紧去休息吧。”马欣荣笑着说道,看姐弟三个出门了,才起身,到宁震身边帮他解开扣子:“这天气也越发的暖和起来了,什么时候你休沐,咱们一家子出门游玩一天?”

宁震仰着脖子说道:“好,再有四天休沐,你先准备了东西,咱们去大觉寺转转。”

出了院门,宁念之将胖弟弟交给宁安成:“你带着弟弟回去休息吧,明儿带你们去逛街。”

宁安越大喜,不过,被宁安成拽着,没能成功扑到宁念之身上,只能委委屈屈的被哥哥拽着走。

第二天一大早,宁念之刚起床,听雪就笑眯眯的进来:“大少爷让人送了箱子过来,说是给姑娘带的礼物,姑娘要不要看看?”

宁念之这才想起来,昨儿原东良还说带了礼物呢。忙起身,随意的洗刷一下,就去开箱子。半人高的大箱子,里面层层叠叠的堆放着各种东西。

西凉那边,比较崇信佛道,箱子最上面,就摆了一层的小佛像,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全都是拳头大小,木雕的,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听雪在一边看着,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么随意的将佛像放在箱子顶端可以吗?

宁念之倒是不意外,原东良就是个不信鬼神的,做出这样的事情很正常。拿开佛像,下面一层就是各种首饰,这个比较贵重,有一半是象牙雕刻的,还有一些是金银的,都很有西凉那边的特色,和京城的完全不一样。

听雪在一边恍然大悟:“还有一箱子衣服呢,大少爷刚才让人送过来的时候说,先看这个箱子里的东西,再看衣服,这首饰是不是和衣服配套的?”

宁念之点点头:“大约是,你去开了箱子,我瞧瞧,今儿要带着安越他们出门,好看的话就穿这个了。”

听雪有些犹豫:“可大家都没见过,不会觉得很怪异吗?”

“没见过是他们见识少。”宁念之浑不在意,拿着象牙雕刻的簪子往头上比划了一下:“我觉得好看就行了,咱们又不是不穿衣服出门了,管别人说什么呢,快去快去,我看这一套就挺好看,拿衣服过来配一下我看看。”

听雪无奈,只好叫了映雪过来,两个人将装着衣服的大箱子给拽过来,将里面的衣服一套套都给拎出来,铺在软榻上让宁念之挑选。

第64章

宁念之并没有特别喜好的颜色,只要好看,通通可以穿。原东良还算是了解她,准备的衣服各种颜色都有,大约也是想到了会穿出门,所以样式有些改良,并非是完全的西凉那边的款式,而是略略带了些京城这边比较流行的柔婉。

最后宁念之选的是一套桃红色的衣服,配上乳白色的象牙首饰,衬得面如桃花,娇嫩可人。穿着新衣服去给马欣荣请安,马欣荣连连夸赞:“真不愧是我闺女,长的就是好看。”

到老太太那边,宁宝珠看着也眼红:“大哥就是偏心,这样好看的衣服,就只有你一个人有,我的大约都是让别人去买的,华贵倒是有了,就是不太合身。”

要么就是大了,要么就是小了,要么就是太夸张了,穿不出门,得改一下才能穿。

“咱们俩本来就不一样高啊。”虽然只差半岁,但宁念之就是比宁宝珠高了大半个脑袋,宁宝珠没话说了,她也不是小心眼的,反正原东良本来就是和宁念之一起长大的,感情比和她的深厚是应当的,吃这种干醋简直就是无理取闹,真说起来,那自家亲大哥宁安和对自己也比对宁念之好啊。

人都有亲疏远近的嘛,原东良本来就是长房的人。

于是,小姑娘又开心了:“不过这衣服挺特别的,和咱们往常穿的不一样,等咱们去太学的时候,就穿这样的衣服去好不好?”

“太学有发衣服的,都得穿一样的。”宁念之毫不留情的打断她的美梦:“穿这样的衣服,先生会让你罚站的,你若是想去晒太阳,我倒是不介意和你一起站一会儿。”

宁宝珠嘟嘟嘴:“太学就是这点儿不好,穿戴都得用太学发的东西,不能用自己的。”

“首饰不是能用自己的吗?穿一样的,到也省了攀比的心思了。”宁念之倒是不怎么在意,看上面马欣荣已经和老太太说完话了,就过去打个招呼:“祖母,这好不容易考完了试,我前几天也答应了弟弟,要带他出门玩的,今儿正好有空,我们去给祖母买好吃的好不好?”

老太太佯装不高兴:“你们自己想出去玩儿就直接说,还打着给我买东西的名义去,我就缺那一口吃的吗?”

“祖母疼爱我们,我们自然也要孝敬祖母,出去玩儿也要给祖母带礼物才是。”宁念之笑眯眯的说道,宁宝珠也有些意动,扑过去抱着老太太的胳膊撒娇,老太太这才笑眯眯的点头:“出门转转也行,好不容易考完试,也轻松轻松,这样,我给你们个零花钱,你们看中了什么,随意买。”

说着,让丫鬟去拿了钱匣子过来,一人给塞了一张银票,数额不大,但好歹是老人家的一番心意,宁念之和宁宝珠赶紧道谢。

老太太又说道:“正好呢,庄子上前段时间送了梅子过来,你们顺便绕个路,给你们小姑姑送两筐过去,看看你们小姑姑身子怎么样了,若是能行,回头我去瞧瞧她去。”

宁霏年前就怀孕了,到现在也有五个月了,很是喜欢吃酸酸的东西,老太太特意让人送的梅子。宁念之前天早上尝了一个,那酸的啊,简直吃不下去。

“好,我们也有一段时间没见着小姑姑了。”宁念之笑眯眯的答应了下来,陪着老太太吃了早膳,正打算出门,又正好遇见原东良过来请安,听说她们要出去逛街,忙说道:“正好,我也很久没来京城了,跟着你们一起,一来能照看一下你们,毕竟,两个小姑娘带着两个小孩儿,实在是让人不太放心,二来,我也想买些东西,一起好吗?”

老太太不管这些闲事儿,只摆手说道:“你们看着商量,就怕她们小姑娘去的地方你不感兴趣,你们男孩子逛街,不就买一些古董玩具什么的吗?她们就喜欢买些胭脂水米分,万一你觉得无聊,倒是可以带着安成他们上西市那边逛逛。”

原东良笑着点头:“我倒也不太喜欢古董那些,我就随便转转,看看京城这些年有没有什么大变化。”说着,转头看宁念之,宁念之自然不会拒绝,只笑着说道:“去也可以,不过,你可是当大哥的,等会儿呢,我们要是看中了什么…”

原东良很上道,爽快点头:“那是自然,能为妹妹出力,我很荣幸,那咱们出发?”

于是,几个人出门。原东良翻身上马,瞧见宁安成一脸羡慕的盯着他,一弯腰,将人捞起来放在自己身前,宁安越顿时不乐意了:“我也要骑马!大哥你不能偏心!”

“不是大哥偏心,是你太小了,抓不到缰绳,你看,你二哥就能抓到。”原东良笑着说道:“抓不到缰绳,一会儿马儿跑起来,你就要滑下去了,摔一下很疼的,坐马车的话还可以吃点心。”

宁念之指挥着丫鬟将宁安越抱上马车,拽着他头发扯了两下:“难道安越不喜欢姐姐了吗?不愿意和姐姐做伴儿了吗?”

小胖子还是很心软的,见宁念之一脸伤心,忙安慰道:“大姐别伤心,我陪你,但是等会儿大姐要给我买好吃的才行,我喜欢吃肉!肉肉肉!”

宁宝珠忍不住哈哈笑出来:“小胖子,还吃肉呢,再吃你就走不动了。”

“才不会!”宁安越反驳,和宁宝珠叽叽喳喳的吵嘴。

到了宁王府,让人将酸梅子抬进去,男孩子们在外面等着,宁念之和宁宝珠一起进去看宁霏。宁霏正懒洋洋的捧着肚子在晒太阳,见她们两个进来,只是招招手,示意她们到她身边去。

然后,就忍不住皱眉了:“念之你穿的是什么啊?这么难看!你出门之前,就没让丫鬟给你看看的吗?”

宁念之也不高兴,索性不搭理她。宁霏说了几句,不见宁念之答话,更不高兴,宁宝珠赶紧来打圆场:“大哥回来了,给我们带的礼物呢,我也有,不过我的稍微大了些。还带了很多别的礼物,也有小姑姑的,我们让人送了过来,小姑姑等会儿也看看喜不喜欢。”

宁霏不屑:“野蛮之地的东西,不登大雅之堂,给我送来还占地方呢。”顿了顿,又说道:“什么大哥,你们两房可是分开序齿的,你大哥就一个。”

说着,斜睨宁念之:“她愿意喊个野种叫大哥是她自己的事情…”

没等宁霏说完,宁念之就起身打算走人了,她不好和个孕妇计较,反驳回去,宁霏定是要说什么肚子疼心口疼的,就是为了不让老太太念叨她,她都不能计较。可又不能白白受气,所以走了两步,又转头看宁霏:“小姑姑怀孕了,宁王妃也没说让谁来伺候宁王世子?”

宁霏脸色瞬间拉下来了,宁念之哼哼了两声,转身出门。宁宝珠正打算起身去追,却被宁霏给拽住了:“让她走!整日里恨不得用下巴看人!小小年纪,竟敢说出那样的话…等我下次见了大嫂,定要好好问问,好歹也是国公府的嫡女,如此教养!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宁宝珠是很有良心的,当即皱眉:“小姑姑,是你先说错话的,大姐气不过才问了一句,若是大姐的教养不好,小姑姑你的教养就很好了?”

宁霏气的脸色通红:“好啊,一个个都翻了天了,这么和长辈说话!谁教的!”

“皇后娘娘给的唐嬷嬷教的。”宁宝珠老实的说道,拎着裙子转身:“小姑姑,既然你身子好得很,那我就不耽搁了,回去也有话和祖母交代了,你有了身子,就好好歇着吧,我先走了,回见。”

不等宁霏反应,就出门去追宁念之了。宁霏气的都坐不住了,她身边的嬷嬷忙安抚她:“夫人别生气,不过是两个小孩子。奴婢瞧着二姑娘和夫人也不怎么亲近,之前夫人说的事情,是不是再想想?”

宁霏冷哼一声:“不识好人心的死丫头!既然不愿意亲近我,那我也不用好心了,这事儿就暂且放着吧。只是可惜了,若是能成,可就是一门好亲事。”

那嬷嬷忙笑道:“二姑娘不领情的话,就是成了,对夫人也没什么好处。”

宁霏没说话,靠在椅子上盯着门口,好半天才问道:“世子爷昨儿晚上是在哪儿歇的?”

“书房。”嬷嬷忙说道,宁霏神色这才舒缓了一些,伸手摸摸肚子:“算他有良心,你让人好好盯着,若是有人敢接近世子爷,必须来回了我。”

宁念之出了宁王府的大门,站在马车旁边等着宁宝珠,姐妹俩刚打算上马车,就听见旁边有人说话:“哎,是你们啊,好巧啊,又见面了,还记得我吗?”

转头,就见三四个小孩儿站在宁王府门口,看那样子,像是刚到,正打算进去。有两个,挺眼熟的,之前姐妹俩一起逛街,曾遇到过的兄妹俩。剩下那两个,倒是没见过。

其中一个,十一二的样子,好奇的打量了她们两个一下,转头问道:“认识的?哪家的?”

“宁家的,曾有过一面之缘。”小男孩儿绷着脸说道,那小姑娘倒是挺高兴,蹦蹦跳跳的过来拉宁念之的手:“宁姐姐,你们也来宁王府啊?要回去了吗?留下来好不好?我们去宁王府玩耍?”

第65章

宁念之摇摇头,刚打算说话,那小女孩儿就瞧见旁边站着的原东良和宁安成了,眼神就带了些好奇:“这两个是你兄弟吗?你弟弟倒是和你长的挺像的。”

“这个是我大哥,这个是我二弟,我三弟在马车上。”宁念之笑着说道,又摆摆手:“我们今天过来,就是给世子夫人送些东西,世子夫人是我们小姑姑,眼下东西送完了,我们就不多留了。”

“留下吧留下吧,难得我们出宫一趟,竟是遇见了你们,咱们等会儿好好聊天啊。”小姑娘挺热情,抓着宁念之的手不松开,那小男孩儿招招手喊了一声:“瑶华,过来。”

小女孩儿挺听话,嘟嘟嘴就过去了。小男孩儿揉揉她头发:“宁姑娘说不定等会儿有事呢,不要耽误了宁姑娘。”说着看宁念之:“若是下次见了,定要给我们个机会,咱们一起喝个茶。”

宁念之笑着点头:“那是自然,那我们就不耽误你们功夫了,下次见。”

说完,转身就上了马车,原东良冲几个人点点头,也抱着宁安成翻身上马。等人走远了,另外一个少年才出声问道:“殿下和他们很熟?”

“也不是很熟,就是见过两次,不过,妹妹倒是挺喜欢宁家的两位姑娘的。”小男孩儿绷着脸说道,瑶华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我可喜欢宁家姐姐了,长的漂亮,说话风趣,人又温和。”

那少年微微点头,伸手示意了一下:“咱们进去吧,前些天,我祖父得了个白玉鹦鹉,十分的聪明活泼,我祖父稀罕的不行,整日里教那鹦鹉说话,现在那鹦鹉能说不少话呢。”

小女孩儿性子活泼,当即拍手笑道:“那咱们可一定要去看看。”

离了宁王府,宁念之还是有些不太高兴,宁宝珠捏着她手指安慰:“下次小姑姑说话,你就当每天见,你又不是不知道她那脾气,都被祖母宠坏了,什么事情都得她自己顺心如意了才行,才不会管别人的心情呢,或者,下次咱们就不来看她了,反正她现在也是宁王府的人了,和咱们没什么关系了。”

宁念之看她一眼:“倒是让你为难了,你今儿跟着我一走,明儿她说不定就要在祖母跟前告你的状了,到时候怕是二婶也要为难,祖母的脾气可是也不怎么好的。”

要不然怎么说是亲母女呢,不讲道理这一点儿,如出一辙。

宁宝珠撇撇嘴:“祖母也就是嘴上说两句,现下她…”顿了顿,到底是没说出更难听的话来,原本他们二房的日子和和顺顺的,但被祖母插了一手之后,现在连庶妹都出生了!

其实呢,要是没个对比,她也不会觉得这种事情有什么不对劲儿,因为打交道的人家,十家里面就有九家有庶子庶女。可偏偏,长房在那儿做对照,大伯大伯娘都一把年纪了还恩爱的不行,长房的几个孩子也都是一母同胞,友爱的不行,这两家放在一起,宁宝珠就觉得,自家那情况,实在是有点儿太烦人了。

到底是长辈,宁念之也不好直白的说都是老太太的错,姐妹俩沉默了一会儿,默契的换了话题,商量着等会儿要买些什么东西,宁宝珠的单子挺多:“这都三月了,咱们买个纸鸢,回头去放纸鸢啊,还有初春的衣服,还有鞋子,等哪天去踏青了可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