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妹妹还是有些矮,没长大呢,现在还不到自己胸口这儿,再长个两三年,肯定就能到自己胸口了,到时候自己只要一低头…

“大哥你怎么流鼻血了?”宁念之惊讶的问道,赶紧将纸鸢的转轴递给丫鬟,自己急慌慌的拿帕子去堵原东良的鼻子,原东良本来打算抬手挡一下的,但瞬间开窍,微微蹲下身子,让宁念之的手在自己脸上忙乎。

“大哥你是不是上火了啊?”宁念之一边擦一边问道:“你抬起头,可千万别低头,哎,幸好这边儿有个泉眼,你等下,我去弄点儿水给你擦擦,让我看看,还流不流了?你有没有觉得哪儿不舒服?”

“没事儿,别大惊小怪的,估计就是上火了。”原东良赶紧说道,这么半蹲着实在是不舒服,索性就坐在草地上,宁念之拿着帕子去泉眼那儿洗了洗,回头给原东良擦脸。

原东良笑眯眯的,擦脸了,擦脸了!自己果然太机智,错过一次机会,立马就能等来下一个机会,还能把握住,以后就找到亲近妹妹的好办法了。

“真没事儿,你不用担心,我前两天吃了不少补身子的东西,都是爹娘太担心我,总觉得我在西疆受苦了,补太多了,就上火了。”原东良又解释了一次,伸手拉宁念之:“你也别忙活了,看,这不是不流了吗?来,坐着歇一会儿。”

宁念之左右看看,确实是没有再流了,这才打算在原东良身边坐下。原东良忙抬手,扶着她胳膊:“先别,等会儿啊。”然后,扯着自己的衣服下摆,在旁边铺平,然后才让宁念之坐下。

宁念之忍不住笑:“大哥,我衣服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脏了就脏了嘛,你这样一来,你自己的衣服不就脏了吗?”

“我衣服脏点儿没关系,你女孩子家家的,要是衣服脏了,就不太好看了,说不定等会儿爹娘还要以为你是在草地上打滚了呢。”原东良抬手捏捏她鼻子:“跑了大半天了,累不累?”

宁宝珠刚才领着几个弟弟去桃林里面捡桃花去,宁念之拽着纸鸢跑了大半天,还真有些累,揉揉额头,打个呵欠:“天色也不早了,一会儿就该吃饭了。”

老太太她们上了年纪,在后山转了转,看完了桃花,就回去休息了。马欣荣和二夫人跟着回去伺候,眼下,这地儿就只剩下原东良和宁念之了,还有两个丫鬟。

“嗯,晚饭吃什么?不如,我带你在后山打猎?”原东良笑着问道,宁念之摇头:“到底是寺院,就是不信神佛,也不好太过分,吃荤不说,还杀生,佛祖看见了定要生气的。”

她自己是信鬼神的,不过一顿饭不吃肉,她还是能忍得住的。

原东良认错态度良好:“是我鲁莽了,这都三月了,天气热起来之后,咱们到庄子上住两天,到时候我带你去打猎好不好?这两年你的骑射功夫没有落下来吧?”

“自然没有,说不定,还能赢了大哥你呢。”宁念之笑嘻嘻的说道,忽然一拍手:“大哥,原家的武功是不是和咱们家的不一样,你学了原家的武功吗?”

“嗯,咱们宁家是枪法为主的,原家是刀法为主,我学了一些。”原东良起身,却忘记自己的衣摆是在宁念之身下了,只站起来一半,就被扯的一个踉跄,身子一歪,就扑着宁念之过去了。

情急之中,生怕压坏了宁念之,赶紧将胳膊撑在两边,但到底是将人圈在身下了,正对面,一上一下,脸和脸的距离,只有两个拳头那么远。

若宁念之真的是小孩儿,那这事儿也不过是个意外。可宁念之心里住着的,是上辈子没能嫁出去的老姑娘。十五岁的少年郎,因为习武,和普通的白面书生不一样。

他比同龄的少年要高出来至少一头,蜂腰猿背,身材结实,看着就像是十七八。皮肤古铜色,阳刚之气特别盛,剑眉朗目,英俊潇洒。两辈子加起来,宁念之见过的男人不少,但亲近过的男人,除了祖父和亲爹,还有外祖父那一家子,就只剩下原东良了。

少年长的好,少年身材好,少年有男子汉气概,少年魁梧勇猛,少年稳重成熟,少年…是个让人很容易心动的少年。

于是,宁念之脸红了。她也不想脸红的,但这种事情控制不住,男人的气息洒下来,略带些急促,非常非常容易让人想歪的好吗?她又不是小孩子,分辨不出来男人女人的区别。

“念之…”原东良也是忍了又忍,心心念念好几年的人,刚见面就想抱着亲两口好吗?要不是他自自制力非凡,生怕坏了宁念之的名声,又生怕吓着了小孩子,更担心提前被长辈们发现了,将他们两个隔绝开,他们两个现在还小,尤其是他自己,还没能力能反抗爹娘和两个祖父,所以一旦被隔绝开,他也无计可施,要不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他早就亲上了好吗?

苦苦忍耐的时候,机会就忽然送上门了。原东良很认真的考虑,要不然,自己这会儿嫁妆胳膊撑不住了,落下来,做出意外撞上的样子来?但是,自己这体重,会不会压坏了妹妹?妹妹可才十一岁呢,压坏了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万一吓着她了怎么办?

“大哥,快起来。”他正犹豫呢,宁念之已经上手推了,做出脸憋红的样子来将原东良往上推:“压着我腿了,快起来吧。”

到底是担心妹妹的身子,原东良顺势往旁边一滚,翻身坐起来,伸手捏了捏宁念之的小腿:“有没有什么感觉?疼不疼?有没有压到了?”

宁念之撇撇嘴,自己起身走了两步:“刚才有些麻,现在好多了,没事儿的,又不是从高处撞下来的,大哥你也没事儿吧?”

“没事儿没事儿,就是刚才不小心忘记衣服还被你坐着了。”原东良笑眯眯的说道,使劲回想了一番,将话题扯回到之前:“来,你不是好奇吗?我给你耍一遍原家的刀法。不过,我之前都是学的宁家枪法,原家的刀法也才学了两年,招数是会的,却没多大威力。”

一边说着,一边顺手从地上捡了树枝,摆出起手式:“看好了啊。”话音刚落,树枝挥出去,原家也是驻守西疆好几代人了,能代代传下来,能在战场上用的刀法,必定是和宁家枪法不相上下的。

虽然原东良拿的只是树枝,但那挥出去的气势,还是不可小觑的。

一招一式,大开大合,带着几分杀气,宁念之都快看呆了。

“好!”正看的入神,就听旁边有人叫好,一转头,自家亲爹就站在自己身边,宁念之眨眨眼,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忽然就觉得有些心虚,爹爹什么时候来的?大哥耍刀之前的事情,有没有被爹爹看见?

咦,我为什么要心虚!不就是大哥不小心摔了一下,然后压住我的腿了吗?

宁念之抬手揉揉脸,根本不用心虚嘛。顿时理直气壮起来,抬头挺胸,继续看,这大刀耍的太好看了!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第72章

原东良将树枝收回来,这才抬眼看宁震,笑着行礼:“爹,您怎么过来了?”

“过来瞧瞧。”宁震绷着脸说道,原东良拿着树枝拱拳:“那爹觉得我刚才的刀法怎么样?”

“刀法还行,就是你练得不行。”宁震抬手比划了一下:“这个招式,容易有破绽,你看好了。”说着,宁震也从地上捡两个树枝,随手比划了两下:“转身要迅速,要不然,就容易被人从腰部拦截下来。”

原东良受教的点头,宁念之偷偷的做了个鬼脸,蹑手蹑脚的离开,打算去找宁宝珠。

等宁念之的身影一消失,宁震的脸色就沉下来了:“东良,你年纪也不小了,你妹妹才多大,你就敢…”

原东良忙摆手:“爹你误会了,刚才是不小心,妹妹还小,我不会吓着她的,爹,您就答应了儿子吧,儿子以后肯定会对妹妹好的,这世上,除了爹娘,就数我对妹妹最好了,将来妹妹嫁给我,定不会受苦受累的,我也绝不会让她伤心的。”

宁震瞪他:“不管怎么说,你妹妹年纪还小,你以后少在她面前唧唧歪歪的,你喜欢她是你自己的事情,她不喜欢你,那就没戏,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咱俩先比划比划。”

原东良立马苦了脸,次数多了,这所谓的比划,其实就是挨打,他早有经验了好吗!

眼瞧着天色暗下来,宁念之领着一群弟弟妹妹回来,晚膳还是寺院准备的素斋,虽然比不上中午的桃花宴,但也是色香味俱全的,尤其是那素鸡,做的跟真的一样。

上午爬山,下午放纸鸢,这一天过下来挺累的,吃了饭,跟着老太太念了一会儿的佛经,躺在床上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睡的死沉死沉了。

第二天一早,硬是被马欣荣拽着去听早课,一群和尚念经,嗡嗡嗡的,特别容易让人犯困。若是换个地儿,宁念之说不定就直接睡过去了,但这会是在佛堂里,宁念之只能强撑着,眼皮子一耷拉下来,立马就拧自己一把,居然将整个早课都撑下来了。

早课结束吃早膳,吃了早膳,两个老太太又要去放生池放生,这放生可不光是将活物扔到水池里就行了,还要念经。这一折腾,就又是半天功夫。宁念之没多大耐心,就领着宁宝珠去看百字碑。

等吃过了午饭,才浩浩荡荡的准备下山。下山可比上山轻松多了,半个时辰不到,几个人就都站在山脚下了。

上马车的上马车,上马的上马,就是从来都是精力十足的宁宝珠,都有些无精打采的:“上一次山,实在是太累了,不过,也很好玩儿,等咱们下次得空了,就再来一次好不好?”

宁念之笑眯眯的点头:“好啊,说不定等咱们去了太学,太学也会组织学生们上山呢,我表哥之前就说,他们先生带着他们出来踏青,然后回去得写诗和文章呢,回头你也写首诗我瞧瞧。”

“大姐就等着吧,我肯定能写出来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来的。”宁宝珠抬着下巴挺骄傲,逗的宁念之忍不住哈哈笑,前面两个老太太听着笑声,也忍不住跟着露出笑意来。

“说起来,还是老妹妹你有福气,儿孙满堂,又孝顺,你万事不用操心,每天自自在在的,再没有比你更轻松的人了。”原老太太略有些羡慕的说道,哪儿像她啊,中年丧子,家里老不死的又不耽误纳妾生孩子,半辈子都是闹闹腾腾的过来了。剩下的半辈子,则是绝望着过来的。

幸好,幸好,宁家夫妻是好人,救了她孙子一命,也免了她身后凄凉。

“哎,儿女都是债啊。”宁老太太心里得意,脸上却要挂上点儿愁色:“就说我那闺女,没出门的时候吧,天天惦记着以后该找个什么样的人家,这出了门呢,又担心她怎么还不生孩子,等怀了孕吧,又担心若是女孩子被他们家里嫌弃了怎么办,这天天担心,哪天都不是个头儿。”

原老太太笑着拍拍她的手:“你就放心吧,有镇国公在,你那闺女肯定不会吃亏的。说起来,你这两个孙女儿,可真是我见过的长得最漂亮的小姑娘了。”

宁老太太忍不住笑,想到宁念之的那个姻缘签,又压低了声音:“老姐姐,不瞒你说,我这大孙女儿啊,从小就机灵活泼,聪慧懂事儿,最是讨我们家老头子喜欢了。”

原老太太眨眨眼:“这么好的姑娘,将来也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家的小子。”

“可不能便宜了谁家的小子,我这大孙女儿,不是凡人,我就等着她光耀门楣呢。”宁老太太笑着说道:“我家金尊玉贵养出来的姑娘,那可是有大福气的。”

原老太太只笑着点头,心里也有些发愁。她眼睛不好,不代表心里不清楚。她大孙子在西疆的时候就整天妹妹长妹妹短的,一听说能回京,若不是顾忌她这老太婆的身体,怕是要日夜兼程的赶过来了。

到了京城,进了宁家,连一杯茶都没喝呢,就要先去太学接了宁家姑娘回来。十次去宁家,有九次非得见了宁家大姑娘才行,若说是兄妹之情,也没见着那臭小子天天将宁家的小少爷带在身边啊。

原本她还想着,若是臭小子真能娶了这宁家的大姑娘,也是好事儿一桩。一来宁家确实是养大了自家臭小子,本就亲近宁家,她这个老太婆,年纪也大了,早晚有走的一天的,臭小子没爹没娘,外祖那边也没本事,若是能找个靠山,她走的也安心一些。

二来,她这些天瞧着,那宁家的小姑娘也是个开朗大气的。这辈子,她最厌烦的就是黏着相公离不开的女人了,当年若非是那不懂事儿的儿媳非得跟着去,又怎么会连累了康明,孤身一人逃走和带着大肚子的媳妇儿一起逃走,哪个更容易一些?

若是她能老老实实的留在府里,何至于她的大孙子居然丢了十多年!稍微出一点儿差池,怕是这孩子早已经被野狼吃掉了,又怎么会被狼群养大?

想到那儿媳,老太太就恨的牙痒痒。都怪她,当年看康明身子不好,就非得给他找个读书人家的姑娘,非得要温柔如水,非得要添香。这才害了儿孙一辈子,轮到孙子的时候,她定不会要东良再去娶什么人家的姑娘了。

宁家也是军功起家,宁家小姑娘又跟着爹娘在白水城住了那么多年,性子开朗大气,身子也养的好,也定是个坚强刚硬的。若是哪天,东良要上战场,至少,这宁家的姑娘不会拖后腿。

可现在看来,宁家老太太估计是不会答应了。

原老太太叹口气,算了,有缘无分。回头得劝劝孙子,这京城里,适龄的姑娘也不少,说不定会有更好的。

两个老太太各怀心思,再加上马车摇摇晃晃的,也有些犯困,索性就都闭上眼睛休息了。

马车刚到家,陈嬷嬷就迎了过来:“三公主带着个小孩子来找两位姑娘,奴婢听着,那小孩儿应该就是八公主了,说是知道咱们家姑娘考上了太学,特意来送礼物庆贺的。”

马欣荣眉头就忍不住跳了跳,那老和尚说的几句话就又窜到心里——得遇贵人,一飞冲天。

能被称为贵人的,定是要比他们镇国公府身份地位更高的。这皇家的人,可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了。之前,念之好像也说过,和宝珠一起逛街的时候,遇见过太子和八公主。

“都是些什么东西?”宁念之倒是不知道姻缘签的事情,兴冲冲的凑过来问道:“三公主我倒是没见过,我只见过八公主,大约是八公主缠着三公主非得来的。对了,三公主好像也是在太学念书?”

陈嬷嬷将东西拿过来,宁念之翻看了一下,文房四宝,不算特别出格,但皇宫里出来的东西,都是上上等的,比较珍贵。两套一模一样的,宁念之将其中一份儿拿出来:“让人给宝珠送过去吧,就说是八公主送给她的贺礼。”

陈嬷嬷看一眼马欣荣,马欣荣摆摆手,陈嬷嬷就亲自拿了东西送过去。

犹豫了一下,马欣荣伸手拉了闺女到身边坐下:“你喜欢八公主?”

“还行吧,小孩儿挺有意思的。”宁念之笑眯眯的说道:“有点儿自来熟,不过,年纪有些小,就是做朋友,大概也说不到一起,再者,我马上就要去太学念书了,八公主年纪不够,去不了,日后应该是没有太多的交集的。”

马欣荣没说话,闺女太天真,八公主虽然年纪小,但出身在那儿放着,她什么时候想去太学,还不是一句话的功夫吗?就算不能当太学正式的学子,也能跟着去听课什么的啊。

只是,这个贵人,到底是不是八公主呢?万一是自己想多了呢?

“娘,有事儿?”宁念之见她皱眉,就戳了戳她眉心:“是不是管家有什么烦心事儿?”

“那倒不是,就是有些累。”马欣荣拍她一下:“你先回房去休息吧,累了两天了,这几天也就别出门了,后天我给你办个赏花宴,请了你和宝珠的朋友们来玩儿,也庆祝一下你考上太学这事儿。”

宁念之忙摇头:“不是多大事儿,这样一来,倒像是炫耀了,前几天祖母不说办个赏花宴,请原老太太也认识一下京城里的人吗?定有人带了女儿一起来的,就单纯办个赏花宴吧。”

第73章

以前宁霏没出嫁的时候,宁家倒是还三不五时的办个什么宴会,请了适龄的小姑娘们来玩耍,或者是个宁霏相看人家。可自打宁霏出嫁,宁家就没办过宴会了,这请帖发出去,来的人还真不算少。

宁念之领着宁宝珠,跟在两个老太太身边。宁老太太那性子,一向是爱显摆的,她又是主人家,今儿还身担重任,要给原老太太介绍京城里的高门大户。从一早就开始不停的嘀咕:“这个陈家呢,还是可以的,他们家有两个姑娘呢,都是嫡女,姐姐性子温柔大方,妹妹活泼可爱,到时候你可以好好看看。”

来了人,宁老太太就赶紧笑道:“几日不见,陈夫人你还是这么漂亮啊,让我瞧瞧,这两个小丫头,也长高了不少啊,现在是十三岁了吧?也是大姑娘了,可有说了人家了?”

陈夫人领着两个闺女上前行礼:“她们年纪还小呢,我们家老太太的意思是,多留两年,毕竟,家里就她们两个贴身小棉袄,我们家老太太也是舍不得。”

“该是这样,多好的姑娘,不怕以后没人求娶。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原老太太,抚远将军原坤的夫人,我们家东良的亲祖母。”老太太笑眯眯的拉着原老太太的手介绍道,陈夫人一脸惊讶:“这位就是原老太太了?幸会幸会,早些天我就听说东良带着您来京城了,本来想早点儿过来拜访一下的,只生怕打扰了您休息,这才没敢上门,老太太精神矍铄,身子骨可还好?”

“好,我孙子孝顺,一回京,就求了镇国公,请了太医过来把脉,太医说,我身子骨好着呢。”原老太太笑着说道,视线在陈夫人两个女儿身上扫了扫:“我老婆子这个年纪了,也不求活多大岁数了,只求我闭眼之前,能看见我那孙子成家立业。”

说着,伸手招呼道:“东良,过来见过你陈家婶子。”

原东良上前行礼,陈夫人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点头:“原公子一表人才,将来必定能娶个贤妻,老太太不必忧心,您好好养着身子,将来指不定还能带孩子呢。”

这话原老太太喜欢听,笑的合不拢嘴,眼看着又有客人进来,宁老太太忙叫了宁念之:“你们小姑娘家家的,可以在一起说说话什么的,你可要照顾好了陈家的两位姑娘。”

“祖母放心吧,我和陈家姐姐很是要好呢。”宁念之笑着说道,拉了陈家大姑娘的手:“陈家姐姐,咱们去一边说话?”

陈家大姑娘笑着捏捏她脸颊:“一段时间没见,念之你又长高了一些,也变漂亮了,听说,前段时间还考进了太学?可真是要恭喜你了,我还给你准备了贺礼呢,你要不要先看看?”

“要,我最希望陈姐姐能送我一个帕子或者一个荷包,或者一个香囊了,陈姐姐的女红,怕是整个京城,都找不出比你更好的了。”宁念之笑着说道,宁宝珠也过来凑热闹:“陈姐姐陈姐姐,我也靠近了太学了,贺礼有我的吗?”

“少不了你的,你姐姐是越长越高,越长越好看,你怎么是越长越胖呢?”陈二姑娘在一边抢先答话,伸手捏了捏宁宝珠的脸颊:“你看,脸颊都圆润了不少,你说,是不是你们姐妹俩,吃的饭都长在你身上了?”

“才不是,我这才不叫胖呢,我娘说我正张身子,现在胖一点点儿没关系,这叫圆润可爱,等再长两年,就会慢慢瘦下来的。”宁宝珠撇撇嘴,斜眼看陈二姑娘:“我就知道,你是说不出来什么好话的,但我不和你计较,一段时间没见,你倒是长高了,不过,还是没有陈大姐姐高。”

两个人都属于性子比较活泼的,虽然说话的时候都是损人的,但嘀嘀咕咕的,也比跟别人说话的时间长。

一会儿来一个,一会儿来一个,大约都知道原老太太在宁家,有不少人是带了自家的晚辈的,女孩子一下子就变成了十几个,男孩子也不少。

当然,马家来的人不少。原东良刚回京的第二天,上午就去马家拜访过了,几位表兄弟都已经见过一面了,这会儿再见,你一拳头我一巴掌的,生疏感瞬间就没有了。

“你小子,我之前不是给你写信,说让你给我带一头大象回来的吗?”马文瀚气势汹汹的问道:“结果倒好,你就给我弄个大象的木雕,要真跟大象一样大就好了,竟还是巴掌大的!”

马文博在一边忍不住笑:“大哥你也真是的,那大象那么大,又是西疆那边的特产,弄到京城,还不一定能养得活养不活呢,那么大,万一死在半路了怎么办?”

“怎么办,吃肉呗。”马文昭笑嘻嘻的说道,伸手打算圈住原东良的胳膊,这一抬手,立马就无语了:“我说,东良,你这小子在西疆是吃了什么东西?怎么长这么高了!”

原东良也忍不住笑,马家的几位表兄弟,他和马文昭是同岁的,马文瀚和马文博都是兄长,马文轩和马文才马文彦都是弟弟,但因着岁数差的不算太大,兄弟见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尤其是马文昭,两个人一起上的学院,同一个先生,感情更要好一些,说话也就更随意一些。

“我时常习武,自然就长的高了,我听外祖父说,你们之前考试的时候,因着学业紧张,连习武都耽误下来了,吃的少,又要劳心劳力,还没有习武,自然就长不高了。”

原东良忍着笑摸了摸马文昭的脑袋:“以后,不如你喊我表哥?”

马文昭立马就炸了:“我就知道你小子存心不良,等着吧,我比你大,你应该喊我表哥!”

原东良摸摸下巴:“说起来,我好想真比你大,之前我爹娘收养我的时候,因着不知道我具体年龄,就将生辰定在了收养我的那一天,后来我祖父找过来,这才说到,我生辰应该是五月份的,你是六月的生辰,我比你大一个月呢。”

马文昭瞪大眼睛,半响,转头看马文瀚:“这弟弟一下子就变成哥哥了?”

“反正他也没叫过你哥哥。”马文瀚毫不留情的揭露事实真相,抬手拍了拍原东良的肩膀:“这次回京,是打算过段时间再走呢,还是不打算再回去了?”

“我爹的意思是,两年后有个武举考试,让我留在京城参加,原家那边,我祖父的身子硬朗着呢,估计再撑个二十年不成问题,我不用着急回去。”

原东良想了想,招招手,将兄弟几个聚在一起:“我说,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混进太学念两年书?我爹不打算帮我这个忙,只说让我去青山书院,但大表哥和二表哥都在太学,两个妹妹也去了太学,就我一个人去青山书院…”

马文昭使劲捏他一把:“我也还在青山书院呢。”

马文昭年纪小,上一次的秋闱轮不到他,所以,这会儿还在青山书院打转。马文才和马文彦也郁闷:“虽然我们年级小,但表哥也不要总是忘记我们啊,我们两个也还在青山书院呢。”

原东良尴尬的摸摸鼻子,还真将两个表弟给忘记了。

“我告诉你,别想歪招了,既然姑父说没办法,那就是真没办法了,太学招收学生一向比较严谨,除了皇亲国戚,剩下的都得参加考试,至少是秀才。”

马文博摇摇头,正打算说点儿什么,又有客人过来,原东良又被原老太太叫过去见人,马文昭站在原地,摸摸下巴:“这小子,这么想去太学,我看着他也不像是喜欢念书的人啊。”

马文瀚转头就瞧见表妹正领着两个小姑娘出来,挑挑眉,脸上就露出点儿笑容。他比宁念之大十来岁呢,已经定好了人家,马上就要成亲了,自然比马文昭这个不开窍的明白,既然不喜欢念书,还心心念念想去太学,那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只是,想着,马文瀚就又忍不住皱了皱眉,这事儿,姑父和姑母知道吗?表妹年纪还小,现在说亲也太早,但万一,原东良没注意做了什么,坏了表妹的名声…

心底藏了事情,等原东良闲下来了,就迅速将人拽到一边:“你小子,是不是打着什么主意的?”

原东良一头雾水:“大表哥你说什么?”

“你那么想去太学,是为了什么?”马文瀚皱眉问道,原东良心下一突,看马文瀚的眼神就带了几分戒备:“大表哥,你可是要成亲的人了,你万万不能做出对不起大表嫂的事情来啊。”

马文瀚哭笑不得,伸手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严肃脸:“我可告诉你,你自己想要什么,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你万万不能伤害到别人,不能走外歪路知道吗?”

原东良抿抿唇,过了半晌,挑眉:“既然大表哥看出来了,那我也不隐瞒了,我想去太学,确实是为了守着我妹妹,这事儿,爹也知道。而且,大表哥也太小看我了,我可是爹娘养大的,哪怕是我自己受伤害,我也绝不会用伤害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对妹妹,尤其如此,哪怕我死,都不会让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马文瀚盯着他,眼神对眼神,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兄弟我也帮不了你,你自己多多努力奋斗。”

说完转身走人了,原东良简直无语,你帮不上忙就不要瞎问啊,问半天警告半天,却帮不上忙!简直浪费时间嘛。

“原少爷,老太太找你。”正郁闷着,丫鬟又过来喊,原东良忙应了一声,转身去大堂。见他进来,原老太太忙招手:“这就是我那大孙子了,以前他跟着镇国公他们在京城,想来你们也是见过的,不是我说,镇国公夫妻俩品性高洁,我这孙子之前能跟着他们,那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东良,这是安国公夫人,来来来,刚才不说我还不知道呢,原来,咱们两家也算是亲戚,安国公夫人的娘家堂姐,是你娘亲的表姐,你也是要叫安国公夫人一声姨母的。”

原东良忙上前行礼,安国公夫人拉着原东良的手,眼圈微红:“真没想到,咱们竟是一家人,当年我也是见过你母亲的,那真是温柔如水的一个人儿,只可惜…”

原老太太脸色变了变,但也没开口,她自己娘家没多少助力,儿媳妇娘家也不显,东良连个正经的外家都没有,这来了京城,也只能依靠宁家,若是能多一门走动的亲戚,以后说不定也能帮上什么忙呢。

“一转眼你就长这么大了,这眉眼,和你母亲可真像。”安国公夫人不太知道原家的事情,毕竟,庶子将嫡子逼出府,最后嫡子和嫡长媳双双殒命的事情,不是什么好事儿,原老将军一力给压了下去。除了武将这边多多少少能猜出来一些,文官这边,不太关心这事儿的,就有些不清楚了。

夸赞了原夫人半天,安国公夫人从身上拽下来个玉佩:“之前也不知道你是我外甥,就没准备什么礼物,这个你先拿着,回头我再给你补上一份儿。”

“姨母不用破费。”原东良忙推辞到:“能找到一个亲人,我已经很是高兴了,可不能要姨母的东西。”